请问下公司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内容问题

伊朗核问题谈判达成协议,14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联合国中心,各方代表进行合影。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维也纳7月14日电 伊朗核问题六国(、、、、中国和)与伊朗14日终于达成了历史性的全面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协议。六国和伊朗通过一年半多时间的谈判,为解决延续了12年的伊朗核问题达成了政治共识。

  据了解,伊核问题协议包括解除对伊朗制裁及其行动计划、核技术合作、对协议实施的监控、对伊朗核能力的设限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草案等关键方面的内容。

  协议实施后,对伊武器禁运最长将可维持5年,对伊弹道导弹技术转让禁令最迟在8年后取消。国际核查人员不能随意获得授权核查伊朗敏感设施,包括军事基地。伊朗有权对国际核查人员的核查要求提出异议,一个由伊朗和六国人员组成的仲裁机构将对有关争议作出裁决。联合国安理会将于7月底通过决议批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协议将在获得安理会批准后90天内生效。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与伊朗签署了一份路线图,以澄清过去以及目前存在的有关伊朗核计划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说,一旦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定伊朗核计划属于和平性质,对伊朗的制裁将立即解除。伊朗外长扎里夫称协议的达成是“历史性的时刻”,同时承认协议“并不完美”。莫盖里尼说,伊核问题最终协议的达成,开启了“国际关系的新篇章”。

  最后一轮有关全面协议的谈判持续了17天,先后错过了6月30日和7月7日两个谈判期限。13日24时,即第3个谈判截止期限前后,双方终于在对伊武器禁运、国际核查人员权限等棘手问题上达成妥协,扫清了全面协议谈判的最后障碍。

  西方国家担心伊朗借核计划发展核武器,希望通过达成一项全面协议将伊朗核计划严格限制在民用范围,并大幅度提高其透明度。伊朗则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要求西方解除对其实施的空前严厉的制裁。

  根据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2013年11月达成的阶段性协议,伊朗同意在2014年7月20日前就其核计划作出妥协,西方国家则相应减轻对伊制裁,各方同时寻求通过谈判达成全面协议。由于分歧严重,各方将谈判期限延长至2014年11月,后又推迟至今年6月底。今年4月2日,六国与伊朗达成一项伊核问题框架性解决方案,为最终达成一项全面协议确立了基础。

  多次在艰难场合、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

  旷日持久的伊核谈判曾多次遭遇挫折,甚至出现失败危险。中国一直是伊核问题谈判的建设性参与者,特别在伊核谈判最后阶段持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多次在艰难场合、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为伊核谈判持续注入新动力和坚定信心。

  在今年6月伊核谈判出现复杂局面时,中国外交部长出席中俄伊三国外长会晤。他针对谈判形势表示,谈判进程进入最后阶段,形势显得更为错综复杂。在此情况下,各方应保持定力,保持耐心,保持谈判进程,争取如期达成全面协议。王毅特别提出了推进谈判的四点中方主张。

  在谈判的最后关键阶段,中方表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已经近在咫尺,各方要为最后阶段谈判提供政治动力,为遗留的一些重要问题探寻政治解决思路。

  7月9日,正在俄罗斯乌法陪同习***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王毅外长应约与美国国务卿克里通***。克里向王毅通报了伊朗核问题谈判的最新进展,对中方在谈判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赞赏,并就谈判最后阶段的焦点问题与王毅交换了意见。

  13日上午,王毅再度抵达维也纳参加伊朗核问题最后阶段谈判并向中外记者表示,六国外长再次聚首维也纳,目的就是为了结束这场谈判。伊核谈判不能也不应该再拖下去了。

  中方在伊核问题上的主张以及在伊核谈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美国、伊朗、俄罗斯等代表团的一致赞赏和肯定,得到了国际舆论的赞许。

  中国在伊核危机和伊核谈判中的表现充分说明,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而非挑战者,是国际秩序的建设者而非破坏者,是国际秩序的贡献者而非所谓“搭便车者”。

  据新华社7月14日电

  若伊朗回归国际原油市场

  伊核问题协议达成,西方国家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全部或逐步解除,作为原油供应和出口大国的伊朗将会给本已承压的全球供应市场带来新的冲击。

  分析普遍认为,一旦伊朗制裁被取消,伊朗的原油供应将为市场带来额外约100万桶/日的原油供应量。伊朗石油部副部长曼苏尔?莫阿扎米说,如果西方解除对伊朗的制裁,该国原油出口总量将翻一番,从现在的120万桶/日增至230万桶/日。

  不论回归速度如何,伊朗对于全球原油供应格局的改变是非常可观的。国际油价走入下行通道已逾一年,期间布伦特原油从每桶115美元滑落到今年1月最低时的大约47美元。这一年中,国际原油供应大国普遍“很受伤”,但最终的胜负尚未分晓,而伊朗回归更是会给这些原油供应国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OPEC内部成员将会为产量配额较劲。目前,在和伊拉克开足马力生产的情况下,OPEC原油产量连续数月超出3000万桶/日的限额,伊朗供应回归更是会加剧这一“限额”的紧张程度。

  第二,俄罗斯用户群体或遭分流。彭博社认为,伊朗回归国际原油市场,最大的输家不是沙特,而是俄罗斯。由于俄罗斯和伊朗出口的原油等级类似,在美国和欧盟对伊朗颁布石油禁运令后,俄罗斯获得了不少伊朗在欧洲和亚洲的传统用户,成为主要受益者。伊朗供应回归将直接冲击俄罗斯出口,这对俄罗斯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第三,美国意图加入全球竞争,原油出口禁令或有松动。在这一轮原油熊市中,美国页岩油表现出了超出市场预期的韧性。美国页岩油革命带来了美国原油产量的蓬勃增长,使得这个传统的原油进口大国也动起了原油出口的念头。近来,美国有意取消长达近4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而伊朗的回归则会对美国出口形成竞争之势。

  对于此后的油价走势,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表示,一旦伊朗达成协议,油价仍存一定的下行空间,不过考虑到利空已有提前释放,油价应当不会崩溃式下坠,布伦特在50美元/桶附近应能获得较强支撑。

  据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责任编辑:HN666)

中东棋局的关键一子终于落下。今天(14日),经过近10年的谈判,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达成历史性协议,后者同意限制核计划,换取国际社会减轻制裁。至此,伊朗与美国主导的西方势力长达12年的对抗终现松动。国际原油市场率先做出反应,美国基准原油报价在短时间内下滑了1.2美元。

欧盟高官与伊朗外长宣布达成协议

综合外媒报道,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与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于当地时间14日在维也纳宣布,伊朗和伊核六国就伊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

据新华国际客户端消息,该全面协议由正文及五个技术附件组成,五个技术附件分别涉及核、制裁、民用核能合作、联委会及实施等五方面内容。以下是部分要点:

——伊朗重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寻求、开发和获得任何核武器。

——成功落实全面协议将使伊朗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相关规定下完全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伊朗的核计划也将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他签约国受到同样对待。

——伊朗将把离心机的数量削减三分之二,从约1.9万台减少至6104台。

——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将再持续5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可以在24天内进入伊朗境内被认为可疑的地点。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实伊朗核计划的和平性质后,联合国、美国以及欧盟将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和金融制裁。

——如果伊朗方面违反协议,相关制裁将在65天内恢复。

——伊朗有权对国际核查人员的核查要求提出异议,由伊朗和六国人员组成的仲裁机构将做出裁定。

——伊朗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将重建,仅用于和平目的。

另据外媒此前披露的草案内容,伊朗还同意15年内将铀浓缩浓度限制在不超过3.67%的范围内,联合国对伊朗的弹道导弹制裁将保留8年。

据悉,全部文本将从14日起向公众开放,新决议案将立即递交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协议将在安理会批准后90天内生效。如国际原子能机构证实伊朗执行所有商定步骤,欧盟将同时解除对伊的经济和金融制裁。

伊朗外长扎里夫表示,协议是经由艰苦的努力才达成的。他表示,这份“双赢”的协议结束了“一场没有必要的危机,同时,为讨论影响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开启了天地”。扎里夫承认,虽然最后的协议并非完美,但这仍是“历史性时刻”。

莫盖里尼则表示,这次协议的达成,显示了“外交手段、协调、合作可以克服数十年的紧张和对抗”,“翻开了国际关系的新篇章”。

伊朗自1979年与美国交恶以来,第二次直播了奥巴马讲话

美国总统奥巴马、伊朗总统鲁哈尼均在第一时间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奥巴马认为,该协议“切断”了伊朗获取核武器的各条路径,他同时警告国会,如果想要阻拦伊核协议,他将对国会的决定予以否决。鲁哈尼认为,协议满足了伊朗主要核谈目标,开启了伊朗与世界关系的“新篇章”。

伊朗国家电视台还直播了奥巴马的讲话,此举自1979年两国交恶以来共两次,上次是4月2日伊核框架协议达成。

而就在西方媒体将“历史性一刻”写入新闻之际,同日,一直反对伊核协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协议是个“历史性错误”,因为伊朗将会获得大笔资金,继续在区域和世界范围内进行恐怖侵略,“伊朗将会获得一条通向核武器的稳妥之路”。

此外,伊朗在海湾地区多年来的对手沙特和阿联酋均悄然表达了担忧之意,认为伊朗在与西方达成和解后,实力增强,将会打破区域平衡。

内塔尼亚胡在最新开设的波斯语推特账户(此前只开了英语版)上写道,无尽的美元将会为恐怖主义和侵略买单,而不是医院和学校(大意)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经过马拉松式谈判,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14日在维也纳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新华国际客户端了解到,这份全面协议包括一个主要文本和五个技术附件。以下是新华国际客户端综合外媒报道梳理的部分要点:

  ——伊朗重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寻求、开发和获得任何核武器。

  ——成功落实全面协议将使伊朗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相关规定下完全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伊朗的核计划也将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他签约国受到同样对待。

  ——伊朗将把离心机的数量削减三分之二,从约1.9万台减少至6104台。

  ——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将再持续5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可以在24天内进入伊朗境内被认为可疑的地点。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实伊朗核计划的和平性质后,联合国、美国以及欧盟将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和金融制裁。

  ——如果伊朗方面违反协议,相关制裁将在65天内恢复。

  ——伊朗有权对国际核查人员的核查要求提出异议,由伊朗和六国人员组成的仲裁机构将做出裁定。

  ——伊朗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将重建,仅用于和平目的。(记者杜健,编辑朱东阳,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