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歌词找到有一套性价比还不错的房子,各方面都还算满意,但是楼上是群租户,我可以买吗?买了是自住的

     人的运气好坏是说不定的。我们家就是如此。好不容易感觉住进府东家园这么个品质高尚(现在有些房地产商都是如此宣传他的产品)的小区,谁料到,我家楼上一百五十来平方米,居然住进去八九户人家!

    事情起因是因为阳台下水道的漏水。我们发现阳台下面有些水痕,就到楼上通知房东,希望装潢时注意做一下防水。谁知道敲开门以后,只见泥水工在干活,并且干的是一些粗活,也就是简单地拿砖头把房间隔开。我们数了一下,一共隔成八个独立的小房间。也就是说,至少要有八户人家要住进去。

     我们通知了温州市房产物业管理公司在府东家园的办事处人员。几天后,碰到他们,他们说,我们没办法,他们是拆迁户。拆迁户就没办法的吗?他们的意思是,他们有些吃不消。一共和物业联系了五次,或者***或者上门或者通过对讲机投诉,他们居然干脆没有了回音。也不知道他们拿去我们每年四千多块的物业费在管理什么。

    我只好自己再去楼上敲门。门是敲开了,几个男人和几个女人在里面,我说你们阳台漏水了知道吗?他们说,我们只是放了空调的下水管道在漏洞那里,就会漏到楼下吗?我说都已经漏下去了。我问你们这么多人住在这里,是怎么一回事?那人回答说,是我弟弟把这个房屋租过来的,然后隔开来,出租给其他人。

     原来真是群租。那天的晚报不是报道说府东家园率先禁止群租的吗?刚开始,我还想当然,以为是某一个工厂单位把房屋租下来,给职工当宿舍。

     我找到了温州晚报高敏9月4日刊登在一版的《府东家园率先禁止群租》报道,原来完全是自娱自乐自欺欺人。

     那报道说:群租扰民,一直是市民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在目前无明确规章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其他住户的合法权益?市区的府东家园最近出台一项新规定,率先在我市各住宅区中实行禁止群租的做法。

 府东家园"群租禁令",主要体现在《府东家园临时管理规约》和《府东家园业主手册》上。这两份住户约定明确规定"禁止以向数人出租为目的分隔房屋空间"、"房屋承租人再次出租,而形成群租情形的,业主应立即终止租赁合同"。"我们对规约、手册的理解是,禁止群租。"该小区物业负责人如是称。

 不过,由于对群租现象目前尚存有法律空白,府东家园"临时管理规约"与"手册"又缺乏强制力,"群租禁令"的执行力有待检验。据该小区物业人员介绍,前两天,有五六名外来人员准备合租该住宅区的一套住宅,遭到物业服务人员阻挡,对方于是报警投诉。为不激发矛盾,物业只得暂时让他们入内群租。这两天,该小区物业一边与该套住房的业主沟通,督促业主解除租房合同,一边通知辖区派出所,查实群租人员的身份。保安人员则对群租者实行进出登记,晚上提醒他们别影响邻居休息。

 "在依法的前提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劝离群租者搬出府东家园。"该物业负责人透露。他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让小区的业主,不受群租影响之苦,生活得更舒适。

 群租现象给小区的消防、治安、环境卫生等方面带来严重隐患,影响小区业主生活质量。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认为,府东家园作为我市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此举值得其他小区学习,各职能部门、小区业主与物业共同努力为消除群租扰民现象找到一条新途径。

 10月08日的温州晚报,又发了一篇袁寿省、潘振恺写的《140平方米房子租住着30多个男女》:

 市区这种群租群居现象较为普遍,不论新老住宅区,随处可见租一套房子,再分隔成七八个小房间,以较高租金转租。"包租客"产业孳生治安、消防隐患

 花一两千元租来一套房子,再分隔成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小房间,分别以五六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租金出租给他人居住……在市区,这种像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一样的群租群居现象,不知觉间已滋长开来,并大有继续发展的势头。

 记者在市区对此进行多天的调查采访,结果发现不论新老住宅区,随处可见这种群租群居现象,甚至有一套仅1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居然租住着30多个男女。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二房东从业主那里大量包租房子,从中牟取暴利,每套转租出去每月可以赚取三四千元甚至更多的差价,这种"包租客"产业日渐形成。

 群租群居现象带来的弊端不少,本报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昨天,记者与鹿城公安分局五马派出所民警徐顺趋等一起,来到群租群居现象较普遍的市区信河街和飞鹏巷一带走访。在飞鹏巷一幢今年刚交付使用的大厦13楼某室,我们敲了半天的房门,终于有人慢悠悠地开了防盗门。进入房门,墙壁上一溜的电度表较为醒目,仔细一数一共是9只。"你们不用看了,这说明里面有9个房间!"租住门口第一间的女士说。

   这名女士是市区人,因房屋拆迁,她每月花了600元从"包租客"手中租了个房间,已入住好几个月了。她耳闻目睹了这套房子里面的奇闻轶事。本来,房客们来自天南地北,谁也不知道谁的真实身份,也不会干涉别人的隐私,但天天居住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又基本上共用一两个卫生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了。比如,女房客们正在上卫生间解手或洗澡,男房客一来,不管里面有没有人在使用,一脚踹开卫生间的门,弄得里面大声惊叫,但又不敢责怪唐突的房客。这名女士还说,这里住着的房客,大都是外来的年轻男女,有的整天无所事事,有的昼伏夜出,有的打***总是神神秘秘,有的开口就是骂骂咧咧,一天之中不是声音此起彼落,就是听见大门开开关关,从来不会停歇过,很难睡个囫囵觉。

陪同的片区协警介绍,就在这个居室里,前不久还闹出了笑话。一名单独居住的男子上网聊天时,没料跟另一个房间的一名已婚女子聊上了,双方知道都住在这里后,一来二去就勾搭在了一起。不久,女方的丈夫发现妻子情况不对劲,一个深夜从外头回来,结果捉奸在床,当场跟男的狠狠地打了一架,夫妻俩嚷着要离婚。结果再也住不下去,这两家房客于前不久都另觅别处,先后搬了出去。

 这幢新楼房因距闹市区较近,群租群居现象非常严重。记者在13层就发现了两套房子被群租出去,再走访其他楼层时,基本上都有套房被群租。

 记者在市区江滨路的墨斗、八仙楼等住宅区多座大厦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个被群租的套房内都是电线乱接乱搭,房间用易燃木板相隔开来,许多房客都在居室内做饭,过道只容人身穿行。这样的住处,不但环境卫生较差,还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遭遇火情,人员撤离成了大问题。

 黄府巷64弄一套200余平方米的两层老楼房,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逼仄的楼房共被分隔出15个房间,除几个在市区打工的男青年外,大多居住着外来的年轻女人,看样子各种身份都有,有商店的营业员,有公司的职员,也有夜总会、KTV的服务人员,总人数达40多人。这里,大多四五个人同居一室,更有甚者七八个人挤在一起,衣裤胡乱晾晒,地上随处可见丢弃的啤酒瓶、烟蒂、旧报纸和方便面袋子,一片狼藉。有些居室内使用电炉做菜烧饭,有的则用电磁炉吃火锅,烟雾弥漫开来,呛得人咳嗽不止。

 住在隔壁的胡姓老大爷向记者诉苦,这座楼房的周边都是老房子,住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居民,楼房里终日都是人员进进出出,每个夜里都不会消停,而且总是把声音弄得特别响,根本无法让人入睡。更急人的是,里面吃喝过后的空酒瓶空罐子等,都扔到墙外来,经常清晨起床时发现过道里丢着旧报纸包着的粪便,臭气熏天。胡大爷曾有好几次过去,要求租住人要注意卫生,结果每次都遭到他们的瞪眼,谁也不理睬老人。
在五马辖区采访时,像黄府巷这座楼房有这种状况的不在少数。租住楼的邻居无不对此有着满肚子的怨气,但又敢怒不敢言。

 市区涨桥头某幢楼房的二楼租住给了一楼一家叫阿胜饭庄的外地人,里面住着饭庄的十多个服务人员,扰得邻居鸡犬不宁。邻居张大妈多次向市长专线投诉,随后向辖区内的房管所作了反映。房管所经过了解后,告诉张大妈再忍耐一下,这个房东已准备将房子卖给他人了,到时饭庄里的人将会搬出去。几个月后,出租房里还是这么吵吵闹闹,张大妈遂再次投诉。房管部门经了解才知,原来房东已将房子卖给了阿胜饭庄的小老板,那些服务人员就这么长住下去了,弄得她再也没了法子。

 除了遭受骚扰,邻居还会遭遇群租房客的偷窃。市区广信大厦前不久就发生过一次入室盗窃案,一名租在五楼的外来人员,深夜里沿着外墙攀爬到四楼,进入一户人家进行偷窃,幸被及时发觉,向派出所报了案。

已日渐成为"包租客"产业

 群租群居现象的日渐突出,跟我市外来人员较多有直接的关系。

 经多方了解,记者掌握了有关"包租客"的信息。一名来自衢州的王姓女子,是"包租客"里的一个典型事例。她于10多年前带着一批衢州保姆来温州,自己当起了经纪人。因起先没地方可住,她就租了一套房子,叫来施工人员将房子分隔出多个小房间,专供尚未找到雇主的保姆居住。渐渐地,她发现,做这个"二房东"是条较好的生财门路,于是跟丈夫一起在市区寻找房东的出租房,等租房合同一签后,叫来施工人员进行简单的装修,隔出小房间租给外来人员。现在,据公安部门的初步了解,她仅在市区五马、莲池、大南等辖区,就租有数十套房子,当起了"包租客",自己不但在小南门的闹市区买了套几百平方米的房子,还在老家承包一座山和一家店,通过"包租"赚了不少钱。

 "嗅"到这个商机的不仅仅王女士一人。市区有部分房介所的经纪人和一些常年在温州打拼的外来人员,都纷纷转向"包租客"这一行业,其中许多人都当起了老板。这些人都拥有固定的房屋装修和施工人员,待跟房东的租房合同一签,施工人员就马上进场,仅几天时间就将房子分隔开来,到处分发名片,吸引外来人员来承租。

 这几年,虽然市区房价居高不下,但房屋出租价格相比之下是较为低廉的。就在地处闹市区的大南、五马辖区一带,一套150平方米左右的套房,每月出租价也仅2500元左右,新城、黄龙等不在闹市区的地段,一般仅在2000元上下。"包租客"们将房子租下后,都会分隔许多个小房间,其中带卫生间的小房间月租金1000元左右,余者也达六七百元,这样下来,"包租客"转手租出去,一套房子每月可稳赚三四千元甚至更多。高昂利润的诱惑之下,"包租客"也就越来越多了。

 "包租客"们平时的工作就是寻找房源的信息,并将改装后的房子租出去,然而定期上门收租金。"包租客"的商业嗅觉无可厚非,但这种现象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是不得不引起重视的。

 这种群租群住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租住者人多身份复杂,经常发生偷窃、斗殴以及藏匿犯罪分子等不法行为;房内通道狭窄,电线乱搭,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租居人员日夜来往频繁,搞得邻居寝食不安,妨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房子被人转租,大多违背房东的意愿,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

 曾有不少房东,当初租房时不知对方是"包租客",待发现房子被擅自改装后,便要求退租,但大多数遭到"包租客"的拒绝,认为合同已签,他们也是进行"合法改装",令房东无可奈何。在广场路一新建楼房,前不久还发生房东要求退租遭拒后,跟"包租客"发生打架一事。

 由于经常有人投诉,五马派出所前不久对广信大厦一套出租房在多次劝说退租而无果后,组织人员进行了强制拆除。结果,"包租客"将此提起诉讼,认为派出所这种行为缺乏法律依据,侵犯了他们的权益。

 五马派出所所长徐孟松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包租客"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进行从严管理,出了问题谁能负责得起?

 群租群居已成为文明城市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存在着诸多的社会性问题。"包租客"自身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有关部门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在解决外来人员租住问题的同时,切实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只有群防群治,才能使问题得以较好的解决。

1. 你租的第一套房,你还记得吗?它是什么样的?你们是如何相遇?

毕业季来了,有很多关于毕业生的话题产生,原本的是围绕毕业,聊聊你毕业后租到的第一套房子,有哪些小心酸,有哪些小幸福。

不过现在把题目放宽一些,不仅仅局限于毕业,让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聊一聊你人生中第一次的租房。

比如,租到了什么样的房子?经历几次波折?遇到了什么样的房东和中介?你租到的房子又是怎样去精心布置,为它做了什么?

当然也不限于住的,包括创业的有志青年租的小办公间,打工夫妇租的餐饮小店,都可以来说说。

在此我们先分享一些租房的往事:

(以下内容来源于豆瓣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感谢原作者创作。)

看到这个话题突然有点心酸。

那天和部门的同事吃饭,聊到毕业后租房子和找工作的事情。同事A说,第一套房子是男朋友帮忙找的;同事B说,刚毕业的时候,和爸妈在宾馆里住了好几天,后面她找到工作去上班了,是她爸妈找的房子。

想到自己,一路走来还好有我朋友的陪伴,房子也是和她一起找的。我读的大专,大二暑假有几个单位和学校有校企合作的关系。那时想着放假也没啥事就去上两个月班,存点钱。于是就好几个同学一起去面试了,一行人里加上自己有四个人玩的比较好,我和其中一个朋友(毕业以后一直在一起的朋友,同事兼室友,)顺利通过面试,留下上班,另外两个就去找了家卖包包的专柜兼职。

接着就找了一间一个月1000的短租房,那是我们租的第一套房子。那套房子原来是租给别人做托管的,暑假小朋友们放假,所以就用来短租。我们住的那间房间没有床,只有一排柜子,我们想着就住2个月没啥大不了,就每个人带着学校宿舍1.2的草席在地板上整齐的铺好,每个人占着一个床位,刚刚好。因为只是租两个月,大部份的行李都还放在学校,所以一点也不拥挤。生活还过的很惬意,偶尔还会做做饭。不过就是洗澡需要互相等等,还有就是距离上班的地方太远了,每天需要花两个小时时间在上下班的路上,而且晚上得上班到9点,到家一般都得到11点了,说不累是假的,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很快,过了两个月时间。需要做决定是否回去上课,因为是校企合作,所以如果第三年没有回去上课,只要在企业表现良好,就也可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我们在回学校和留下中间纠结了很久,后面决定留下了。

一是因为那那时候的同事相处的很好,他们也都希望我们留下,而且头两个月表现不错,工资还挺高。加之大三搬到了旧校区,在六楼,洗澡还得到一楼提热水,或者在一楼的澡堂洗。想着住宿条件不好,就不愿意回去了。

决定留下,就得重新找一套房子,一起住的人也从原来的四个人缩减到了两个人,我和现在的室友。因为短租的房子马上到期,所以房子找的很着急,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脚都磨出水泡了,终于找到一间相对不错的房子,一个月1200,两个人均摊,一人600。

房子在八楼,没电梯,想想那时候每天要爬八楼,也真的是很累。外墙和楼道比较破旧,但是里面有翻新过,还是很干净的,地理位置也很不错,每天都可以走路上下班。在这房子住了一年,和隔壁屋女生的生活还有卫生习惯不契合,加上后来她妈妈也过来也过来一起生活,就有更多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我们就着手找第三套房子了。

第三套房子俩人已经分开住了,一人一间房,但是房子是隔套的,面积相当小。我那间房间没有窗户,房间面积只容得下一张床和一个柜子。另外一间房间稍大点,但是窗户外边没有防盗窗,住在一楼总是觉得很危险。那房子除了房租便宜,地理位置好点,没其他优点了。从住进去开始,每天都在想着搬家,特别是半夜被外面噪音吵醒,或者因为房间太小,空调吹的头痛欲裂的时候,非常的想搬家,但是最后还是撑过来了,住满了一年才搬的家。

目前搬到新家还不到半个月,现在这套房子才算是真正的家,宽敞的大厅,房间,厨房,卫生间,阳台。。。每天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刷着牙在大厅里懒散的踱来踱去,真的非常惬意。中午和室友一起在家做饭,听着音乐,吃着饭的感觉真的很美丽。除了房租贵点,每个月2600,没别的缺点了。

想想这应该会是我们两个合租的最后一套房子了。因为大家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朋友已有了一份稳定的感情,不出意外明年应该会结婚了。而我,要么就继续自己一个人,要么可能会有新的机遇吧!每想起这些就很难过,因为害怕要一个人生活,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长大是一件让人害怕的事情~

毕业后租到的第一套房子

还没毕业就来北京实习的时候 爸爸的一位朋友看似问候实则也没帮我什么忙 一个娇生惯养的男生第一次一个人从西安来北京坐飞机订酒店坐黑车坐地铁东南西北面试 遇到骗子还傻乎乎信 不想找中介自己在百度页面的58上看租房信息 打***过去都特么是中介 一个下午好像在大屯路地铁站那边吃饭打了几个*** 最后幸运的打到一个北京女生家直租 第二天百度查路线地铁公交还坐过站(我这辈子对路可能有执念永远坐不对)是通州土桥还有挤公交四十分钟到一个村子 是类似那种四合院 可是很一般那种砖瓦房 一共三家 我自己一个床 门还是坏的后来加了锁 给我拿了个风扇插排 自己挂了个窗帘 床是一半坏的塌了 还送我被子褥子用 (因为那会儿我单***匹马一个背后一身衣服来北京面试 不知道谁给的勇气 可能是第二次来吧 以为自己驾轻就熟实则我就是啥笔 时间是15年八月左右)房东叔叔阿姨还蛮好 房东姐也很强势的好吧 人生中第一次一个人租到房子 一个月500 真的超级便宜 很开心 对了 那会儿我在朝阳门实习上班(微笑)

09年大学毕业后租的第一套房子,850元的两室一厅,大概60多平,是90年代的教师职工宿舍,楼高七层,我们住在二楼。当时在实习的我和大学同学静合租一间房,住在隔壁的是大学同学的堂姐,她和我同名同姓。

刚毕业那年,留在同一个城市的同学有很多。有四波人住在同一条街上,这就增进了我们聚会的机会。常去的地方就是以前的老电视台,班上的两个男生和同校的学长租了一间三室两厅的大房子。当时,对于刚毕业的我们来说,那简直就是豪宅。于是谁过生日,谁谁来了,周末休息,我们都会去那里。人多的时候半个班的人都来了,男生掌厨,女生负责洗菜洗碗,大家毫无所惧地畅聊,拼酒。偶尔还会去附近的烈士公园散散步。

那是太难忘的一段快乐时光,尽管工作碰壁,工资没着落,但似乎都无法阻挡我们怀揣的决心。

2014年 底薪2300 花了1800租了一套两室一厅房子 13楼 大且简单 公司摊1200和闺蜜一人再付300 俩人总一起上班 下班 有着24小时说不完的话和永远做不完的梦想 那时候生活那么简单 不求多顺风顺水 只求受委屈了 有个人站在身后无条件给予支持 后来 基本都是住着公司分配的房子 已经找不到那种简单轻松呢 现在每个月还是会固定去她的地盘 简简单单吃顿饭 说些话 仿佛 这样就可以把逝去的青春留的更久一点……现在 坐在一家小店 等着她来赴约 这种感觉好极了 就如她所说 只要你还单身着 每个月还有你随时陪我吃顿饭 彷佛单身并未那么可怕… 偷偷期许着 人生中最后一次伴娘 新娘会是你 在此之前 我希望 我们仍旧眼中有光 活出自己的模样……

租房是从群居到拥有自己的房子之前的一种过渡生活,但是总会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事情。

找房子前就开始担心找不到房子,自己即将睡大街;好不容易几经折腾找到一个合适的,又嫌租金太贵,超出自己的预算未来几个月岂不是要吃土?

如果你是跟别人合租,那还得担心舍友是什么样的人?性格怎样?好不好相处?会不会与自己三观不符?那岂不是很伤元气?

虽然只是简单的租房,但是一日三餐、茶米油盐都要自己去筹备,但是一些生活用品又不能配置太多,女生喜欢买买买和囤囤囤的那些小东西在搬家的时候简直是个噩梦,扔了又太可惜,带走又是累赘,太纠结……

不能买太多的装饰,因为要担心房东喜不喜欢这样的改造,万一房东不喜欢你捯饬的结果,后果岂不是很严重?

每个月都要按时交纳房租水电,要不然房东就天天找上门催债,要是不小心拖延几天,恨不得将你扫地出门?

租房的时候万一家里的哪个东西坏了,房东要么就是没好气的过来修理,好像是你故意弄坏似的,要么就是一拖延好长时间不来修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搬家的时候是最糟心的,尽管已经扔掉很多没用的东西,但是收拾起来的东西还是像个小山丘一样压在你面前,于是你需要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来回回收拾,打包,装运,再拆包、再收拾,总感觉有收不完的东西。

我想每一个租过房子的人都会面对上述的一些烦恼,大大小小,各不相同。

毕业三年半,在外租了3年的房子,前后辗转两个不同的小区,历经三个春夏秋冬;不一样的格局,不一样的楼层,不一样的室友。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悲催,为何这么久还是过着如此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仔细想一想,在无尽的折腾中,自己也不算一事无成,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

开始学会面对形形***的人,和不同的房东打交道,和不同的舍友相处,和不同的邻居沟通;

开始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一日三餐该吃什么?生活中还缺少哪些东西?什么时候该交房租水电?

租房这件事让我从那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女孩变得愈来愈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也越来越从容和淡定。

以前遇到事情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求助父母亲人,现在的自己更加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不管好的坏的,都希望能自己独立消化!

也许这就是生活本身,而我,也慢慢地看清了生活本来的样子,渐渐地摸清了它的套路。原来它与我曾经想像的生活是那么的不一样,当然也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于是我们就在这样的生活里慢慢成长起来!

此时的我,已经搬离租住的地方,结束了长达三年在外租房的生活,很感谢这段时间遇到的人和事,尤其是前后跟我一起合租的两个舍友,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和包容!这段租房的经历因为你们的存在而变得与众不同!

最后愿每一个租房的人都能遇到一个好房东、一个好室友,最重要的是努力奋斗,早点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上面选取了一些,希望看到文章的你们可以留言给我们,告诉我们你的租房经历,只要你写了,我们就会放出来,再次感谢这些原作者。

2. 相比房价,高昂的房租更会增加负担吗?如果房租一直涨,你会考虑买房or继续租房

接着“租房”这个话题,就不得不再谈谈租金,这两个谁也离不开谁。

租房的永远希望找到一个称心的,便宜的,交通方便的房子,房东则总是考虑着要不要涨房租,有些房东盯着周边房租变化,每年签合同的时候都会涨一涨。而把房子交给中介打理的,中介为了多拿中介费也会想方设法地建议涨房租,房东自然没意见。当然也有一些直租的房东,他们不靠租金生活,他们只希望有一个懂得爱护房子,保持干净整洁且稳定的租客,哪怕租金低一些也无所谓。

从去年的统计数据和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全市商品住房成交 17.7 万套,同比减少 45.6%。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 4.3 万套,同比减少 26.5%;二手住房销售 13.4 万套,同比减少 49.8%,几乎少了一半。同时,单北京住房租赁累计交易量约 246.8 万套次,比上一年增长 22.3% 房屋的租金还在涨,平均租金 75.6 元 / 平方米 / 月,较 2016 年上涨 2.4%。你怎么看房价稳住了,租金却涨了?

北京租金上涨是正常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租售比不合理。持有住房出租,连买房投资的利息也赚不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承租人划算,房东不划算。房租也是一种价格,应该供求双方说了算,房租太低,租不养房,就不会提供租房供给了。加上去年一些特殊事件,比如大兴大火之后清理违建,这几年的治理群租,整治地下空间等,使租赁市场的房源品质得到了提升,所以,出现了房租上涨。

另一方面,房租较低的一个原因是低成本购房的比重比较大。很多房改房、职工福利费、拆迁安置房等,当初买房的成本很低,所以房租也低。随着商品房的不断增加,高成本购房高品质的租赁住房的增加,房租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万科翡翠书院的房子,90平米就能租到一个月1.5万元。说明,租赁市场不仅有低端需求,也有中端高端需求。不能把租赁市场只定位于低端需求。高端需求的带动也会提高市场的租金水平。

18年从南到北房租涨声不断,幅度几百到上千不等。而2017年北京人均工资水平,为9240元。按北京社保公积金缴费比例扣除后,实际月收入甚至不足7000元。

即使拿出一半收入来租房,也只能租到6环外偏远位置的小一居,或者近郊的主卧、大单间。负担之大可想而知,面对高昂的房租,这年头,谁不精打细算,我们还是节省日常开支吧,不只是美德,更是实际。

不过,租地铁房是明确的选择,只有节省了通勤时间,才能让工作更有效率和激情,在五环外的地铁租一套房子,根据上班工作地铁选择方位,选房并不难!

找房时要正规中介,别贪图小便宜,当你的房租低于周边时应该考虑是否有“猫腻”,谢谢。

房价取决于限购/限价政策、地价、开发商资金状况等,北京的住房需求角度更多源自本地改善型需求和全国购买力推动(新进京的人,六个钱包买房)

房租取决于新增人口中较低收入群体,目前还只是少数过渡型需求,什么时候房价涨到绝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只能租,两者的关系可能会更紧密些

这所谓的是:房价一天一天的涨,房租也水涨船高,也一天一天地涨,你买不起房,难道还租不起房?除非你不用住。所以说,房子看中就要买,越早买越划算,不然你就是房东的搬运工。

房租也有上涨及挤出低收入群体入市的趋势。

总的来说,房租的上涨是必然趋势,要想摆脱租金上涨的困扰,还是那句话,有钱还是买房吧,没钱就只能先受着了,归根到底就是这一个字限制了我们。

不管过往艰辛或者快乐,回忆应是美好的

愿租房的你们能遇到一所称心的小屋

也能尽快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