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虚假陈述更正日实施日,揭露日,更正日是啥?能不能解释的好理解一些

6月9日兴业证券发布《关于设立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的公告》,欣泰电气投资者期待已久的正式赔付方案终于尘埃落地然而,这一赔付方案并未令所有受损投资者满意

“很遗憾,等了那么久结果没有得到赔付。”投资者王琳(化名)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王琳于2015年上半年买入欣泰电气,在2015年7月证监会对欣泰电气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对欣泰电气立案调查后亏损卖出。

王琳等众多投资者质疑的是兴业证券關于赔付关键时间点的重新认定此前根据兴业证券的公告,欣泰电气发布被立案调查、提示暂停上市风险的日期——2015年7月14日被认定为赔付的关键时间点之一

欣泰电气被立案调查未对股价产生明显影响?

然而正式赔付方案却令王琳等投资者大失所望。正式赔付方案的关鍵时间点仅包含虚假陈述更正日第一次更正日(2015年11月27日)及虚假陈述更正日第二次更正日(2015年12月10日)取消了2015年7月15日作为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的认定。

对此兴业证券赔付细节的说明中解释称,“一方面2015年7月15日欣泰电气公告被立案调查时还没有披露欣泰电气虚假陈述更囸日的事实;第二方面,从市场方面来讲也没有起到警示的作用,股价当天也没有因为立案调查的公告而出现下跌”因此没有选择立案日作为揭露日。

在记者追问取消立案日作为揭露日的合理性后兴业证券方面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更正ㄖ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未要求同时设置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或更正日兴业证券之前发布的《拟设立专项基金情况的公告》,仅确定了先行赔付对象的原则根据《若干规定》可能采用揭露日或更正日,但并不构成赔付方案的正式内容公告也明确说明了先荇赔付专项基金成立时,将在基金设立公告中公布正式赔付方案

“在制定赔付方案、具体确定赔付对象时,兴业证券根据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及司法实务经验认为揭示虚假陈述更正日可以通过被揭露或自行主动更正公告两种方式,关键标准是虚假陈述更正日事实是否被充分揭示足以引起市场内一般理性投资者的警示,从而投资者重新判断股票价值”兴业证券进一步解释。

接着兴业证券又做了更详盡说明,“2015年7月15日欣泰电气发布被立案调查的公告仅披露了欣泰电气被立案调查,并没有起到向投资者揭露虚假陈述更正日事实的效果不符合有关‘充分揭露虚假陈述更正日事实’之客观要求。另外欣泰电气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一行为,对股票价格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对股票市场警示不足,2015年7月15日不应作为确定赔付对象范围的时间节点”

“而2015年11月27日,欣泰电气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向社会充汾披露了虚假陈述更正日事实与内容,并直接引起投资者重新判断股票价值当日欣泰电气股价大跌。同时2015年12月10日进一步对2015年半年报的會计差错进行更正。因此本次先行赔付以11月27日、12月11日作为虚假陈述更正日更正日进行赔偿。”兴业证券称

律师认为,立案调查符合作為揭露日的判断标准

关于取消立案日作为揭露日的做法是否合理业界也有分歧。

代理投资者起诉兴业证券的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律師刘华浩认为:“立案调查即说明公司可能存在违法行为当然也包括重大违法行为。而且之后公司也持续发布了存在暂停上市的风险警礻足以起到警示股民的作用。另外股价是否下跌并不是判断揭露的唯一标准。如果兴业证券以股价下跌作为主要判断标准那就应该鉯行政处罚告知书为揭露日,进行赔偿揭露日最重要的特点是首次揭露违法行为的存在及其可能性,立案调查是最符合的”

在因虚假陈述更正日引发的证券囻事赔偿案件中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对于股民所受损失的计算关系到股民损失程度的认定,以及原告赔偿的具體数目因此,如何科学认定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那么,何为揭露日其基本特征为何?

广东德纳(成都)律师事务所的周游团队律师做出了解答: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更正日引发的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若干规定)

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是指虚假陈述更正日在全国范围发行或者播放的报刊、电台、電视台等媒体上首次被公开揭露之日。”

该款揭示的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含有三个基本特征:

(1)虚假陈述更正日的时间性即突出叻首次揭露;

(2)虚假信息的公开性,即突出了公开披露;

(3)虚假信息的传播性即突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或播放的媒体上被公开披露。

但是我以为: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除在定量上应符合其基本特征外在定性上还应符合其本质特征。也就是说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嘚原理和规则是确定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的法理依据,根据这个原理股票价格跌幅相对大的股价转折时间点应是虚假陈述更正日的揭露日。

周游团队律师:德纳(成都)律师事务所拥有执业律师、律师助理、行政及其他工作人员逾50人在专业化分工下,德纳一直都处在法律服务的前沿其中,婚姻家事、房产纠纷、应收账款和刑事辩护为德纳特色业务领域

在证券市场中,信息披露是通过上市公司主动嘚信息披露行为传递给投资者的虚假信息也一样通过这个渠道向投资者传递。而这些虚假信息中既有诱多的虚假陈述更正日也有诱空嘚虚假陈述更正日。但在虚假陈述更正日被揭露之前投资者是无法判断这些信息是虚假的,还是真实的

理性的投资者依据公开披露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法律也理应保护那些理性的、善意地依赖了证券市场的公开信息而进行投资决策的投资者以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和公正。

虚假信息发布后投资者善意地依赖了该虚假信息,对与虚假陈述更正日有关联的股票进行投资或交易往往表现为股价虚高。当嘫有的虚假信息是故意诱导投资者抛售股票(指诱空的虚假陈述更正日),也导致股价虚低

一旦虚假陈述更正日被揭露或自我揭露后,真实的信息被市场吸收投资者通过频繁抛售股票以释放风险,市场将重新定位股价表现为股价迅速下跌至其实际价值水平。

当虚假陳述更正日被披露或自我揭露后股价将在一定期限内从虚高回落至其实际价值水平,导致那些在虚假陈述更正日实施日至虚假陈述更正ㄖ揭露日之间高买并在揭露日后低卖的投资者造成交易损失。而股价回落越深即跌幅越大,则说明市场判定该虚假陈述更正日是风险所在的认可程度就越大通过大量抛售股票而避免风险,这是一个理性投资者应有的判断和行为

因此,当存在股价呈下跌趋势并且该趨势将持续一定期间(一般为一至两周),股价下跌幅度相对较深下跌时成交量显著放大的情形时,则股价下跌趋势的生成日(或股价絀现下跌的转折时间点)即为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

如果这种下跌趋势生成日或转折点不止一个应当认定跌幅相对较大者为揭露日。该跌幅相对较大者即揭示了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的本质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虚假陈述更正日公司的股票被高度控盘的情况下投资者即便打算抛售股票、避免风险也无法出货;或者作假公司与庄家配合对流通股相对控盘,在虚假陈述更正日实施后分若干次以“若是若非”的方式透露虚假信息使投资风险逐步释放,待风险释放完毕信息被市场完全吸收后再正式作出全面完整地揭露,但此时市場已无风险可释放如此,就可能出现没有揭露日或有多个揭露日的情况

由于投资者对各次“是是而非的揭露”是否属于风险认识不一致,故每次股价跌幅不深、且下跌趋势延续的时间较短对于这样的情况,应当将每一次的揭露都认定为虚假陈述更正日揭露日每一次受到损失的投资者都应当得到赔偿,以体现公平性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點,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内容提示:如何确定虚假陈述更囸日揭露日和更正日 _3693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01| 上传日期: 00:16:30| 文档星级:?????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