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亚太地区有哪些次区域经济上海合作组织2018峰会,比

会议讨论了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及区域间的合作、以及有关机制和手段等3个议题,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
会议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简称《茂物宣言》),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提出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会议讨论和制定了旨在实现《茂物宣言》的行动方针,并为区域内的长期合作构筑框架。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行动宣言》(简称《大阪宣言》),通过了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大阪行动议程》。
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通过了实施贸易自由化的《马尼拉行动计划》,批准了指导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
会议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等问题。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联合起来》。
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加强增长的基础》、通过了《走向21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和《吉隆坡技能开发行动计划》等文件。
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奥克兰挑战》,并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竞争和法规改革的原则》和《妇女融入亚太经合组织框架》等文件。
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全球化、新经济、次区域合作、经济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和石油价格等问题。 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造福社会》和《新经济行动议程》。
会议通过并发表了《领导人宣言: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上海共识》和《数字亚太经合组织战略》等文件。与会各成员领导人还利用午餐会就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反恐声明》。
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等文件。
会议的主题是“在多样性的世界,为未来建立伙伴关系”。 会议结束时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决定加强伙伴关系,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保障民众和社会免受安全威胁,并能从自由开放的贸易中充分受益。
会议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重申通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促进发展。与会领导人围绕会议主题“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主要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人类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釜山宣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世贸组织多哈发展议程谈判的声明》、《亚太经合组织流感大流行防控倡议》等文件,承诺通过釜山路线图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茂物目标,尽力弥合区域鸿沟,缩小差距。
会议通过了旨在实现茂物目标的《河内行动计划》。与会领导人还签署了《河内宣言》,呼吁成员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稳步实施《河内行动计划》,以实现茂物目标。***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发表《悉尼宣言》,重点阐述了各成员就气候变化、多哈回合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人类安全和亚太经合组织建设等问题达成的共识。***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的主题是“亚太发展的新承诺”,将讨论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区域经济一体化、企业社会责任、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议题。
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新加坡宣言》指出,APEC共同目标不变,即通过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支持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与繁荣。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横滨宣言》说,APEC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切实行动推动亚太自贸区的建设。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盛大开幕。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也是中国2018年第二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而"上海五国"机制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以中国为一方和以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的关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的谈判进程。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作为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成立于2001年,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已成为世界上影响巨大的综合性区域组织,在国际上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在成为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地区发展的积极因素。

冷战结束后,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加紧就边界地区信任和裁军问题举行谈判。1996年4月26日和1997年4月24日,五国元首先后在上海和莫斯科举行会晤,分别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这是亚太地区首份多国双边政治军事文件,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此后,五国元首年度会晤形式被固定下来,轮流在各国举行。从1998年至2000年,先后在阿拉木图、比什凯克、杜尚别召开五国峰会。杜尚别会晤时,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应邀以客人身份与会。会晤内容也由加强边境地区信任逐步扩大到探讨在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各个领域开展全面互利合作。由于首次会晤在上海举行,该机制被贯以"上海五国"称谓。

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国"成员国元首和乌总统在上海举行会晤,签署联合声明,吸收乌加入"上海五国"机制。15日,六国元首共同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在"上海五国"机制基础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宣告诞生。

●第一次峰会-上海峰会 ●第二次峰会-圣彼得堡峰会

●第三次峰会-莫斯科峰会 ●第四次峰会-塔什干峰会

●第五次峰会-阿斯塔纳峰会 ●第六次峰会-上海峰会

●第七次峰会-比什凯克峰会 ●第八次峰会-杜尚别峰会

●第九次峰会-叶卡捷琳堡峰会 ●第十次峰会-塔什干峰会

●第十一次峰会-阿斯塔纳峰会 ●第十二次峰会-北京峰会

●第十三次峰会-比什凯克峰会 ●第十四次峰会-杜尚别峰会

●第十五次峰会-乌法峰会 ●第十六次峰会-塔什干峰会

●第十七次峰会-阿斯塔纳峰会

习***主席:"在“上海精神”引领下,本组织不仅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机制建设方面也迈出历史性步伐。如今,上海合作组织拥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是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祝愿第十八次上合峰会完美结束,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能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祝祖国权繁荣昌盛!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工商峰会上的致辞

(2018年3月30日,越南河内国家会议中心)

尊敬的洪森首相、通伦总理、亨利班提育副总统、巴育总理,

河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生机勃勃的活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六次领导人会议在河内举行,是次区域合作的一次重要活动。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一定能取得成功,为次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越方倡议下,今年GMS领导人会议期间首度举行工商峰会。这是一次创新安排,对广泛听取次区域工商界看法建议、调动工商界参与次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湄公河次区域也面临着发展机遇。我对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借此机会,向工商界朋友们传递三点信息:

第一,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将继续为全球和次区域国家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去年底举行的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划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进一步作出全面部署。

我们将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动中国经济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我们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2017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服务业比重上升到51.6%,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7.5%。未来,消费、服务业、新兴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质量将更高,动力将更足,结构将更合理。中国将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稳定动力源,也将为次区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空间。

第二,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全球和次区域国家提供更多机遇。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有力宣示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我们将以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总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外国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

中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但首先是对周边国家扩大开放。中国开放的脚步声,大家会率先听到。中国开放的红利,大家会率先分享。今年11月,中国将在上海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各方分享发展机遇提供新的平台。明年,我们将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次区域国家和工商界积极参与,推进全方位合作,共享合作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开放应该是双向的、相互的。中国对别的国家开放,也希望别的国家向中国开放。国际贸易中出现一些分歧和争端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应通过平等协商,坚持依法依规,寻求合理解决,谋求互利共赢。任何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都是开历史倒车,不仅没有出路,还将反受其害。

第三,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促进次区域国家共同发展。次区域六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利益相融,合作优势得天独厚。作为次区域的重要成员,中国同各国发展息息相关,命运与共。中国是柬、缅、泰、越第一大贸易伙伴,是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2017年,中国与次区域五国贸易额已达2200亿美元,人员往来约3000万人次。截至目前,中国对次区域五国的投资达到400多亿美元。中国提供的优惠贷款、产能合作专项贷款等支持次区域国家20多个大型基础设施和工业化项目,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工,“一带一路”建设在次区域不断开花结果。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中国人的一句家常话,表达的是最朴素的情感。中国的发展依托的是周边,首先惠及的也是周边。中国将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深化同次区域国家关系,发扬伙伴精神,深化政治互信和务实合作,共同促进本地区发展和民众福祉。作为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我们欢迎次区域国家优先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工商界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次区域要获得更大的发展,你们的贡献必不可少,你们的智慧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次区域在发展的快车道上又快又稳地行进,为亚洲和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