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外资企业撤离中国

我们必须知道的是:肯德基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麦当劳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都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现在它们的退出,同样也应该算是标志性事件,只是这标志背后的含义,比较耐人寻味罢了。

  本文所描绘的,是外资从中国撤离的全景图。你们将看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与外资有关的全行业数据。在这些数据中,你们或许能够感受到一股切肤的悲凉,然后尝试改变。而改变,才能带来希望。

  首先,是各位小清新市民最关注的房地产投资领域的数据。2014年是外资投资房地产开发的峰值年,总额为639亿人民币。然而从2015年开始,外资就从地产开发领域迅速撤离,当年度地产开发领域利用外资总额仅297亿。这不算完,2016年1-11月累计,外资进入地产开发领域的金额仅仅只剩下132亿,预计2016年全年的数据也只不过是140亿上下。

  仅仅两年时间,地产开发领域的外资使用规模,就从639亿,剧烈下降到140亿,降幅高达78%!这意味着2016年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地王潮,基本上就是中国人在自嗨,外资避之唯恐不及。而地价泡沫爆灭的结果,也将由完全由中国人自己承受。

  而整个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使用外资的峰值年份发生在2011年,当年度的数据为5087亿人民币,此后就迅速下降。2013年降到4304亿,2015年下降到2854亿,2016年11月的数据为2078亿,预计2016全年外资投入固定资产领域的资金规模也就是2270亿左右,较2011年的峰值年份,足足下降了55%。

  无恒产者无恒心。外资在数据上已经失去了在国内购置固定资产的兴趣,甚至连商品房地产的泡沫盛宴都不愿意参与了,当然更加不愿意投入资源在厂房改造、机器设备升级之上。

  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外资工业企业的经营数据。考虑到2016年的数据仅公布到11月份,为方便对比,其余各年的数据同样取11月份数据,这种数据对比结果与全年数据对比也没什么差别。

  2013年11月,中国的外资(含港澳台)工业企业总数为5.72万个(这是外资企业家数最多的年份),销售收入21.80万亿人民币,其中6.47万亿的收入来自于出口。到2016年11月,外资企业家数只剩下5.18万家,较2013年减少9.4%;销售收入22.76万亿,看起来与2013年基本持平,然而出口规模下降到了5.44万亿,较2013年足足下降了15.9%

  最麻烦的是,外资企业的“应收账款”(也就是货卖出去了,钱没收回来)一直在持续上升。2013年11月外资企业的应收账款3.33万亿,与总销售收入的比值为15.3%,到了2016年11月,应收账款额增加到4.05万亿,与总销售收入的比值上升到了17.8%,这算是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最高值。这些应收账款有多少会最终变成坏账,这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事。

  然后,再让我们回归到中国使用外资的数据上。如上图所示,从2011年到2016年,国内实际使用外资的规模一直维持在11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上,这意味着外资从2011年开始,已经不再扩大对中国的投资规模,此后各年也就是勉强维持而已。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打着对外直接投资旗号的资金规模正在迅速放大。这部分的资金的背后,也就是外资在出逃,实业在撤离罢了。2011年只不过600亿美元,到2016年11月已经放大到了1617亿美元,较国内实际使用外资的规模高出了足足479亿美元。这也是在利用外资方面,中国第一次出现负值!投入到国外的资金规模,首次超出国内的用资规模!

  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于我们这种还有上亿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亟待从贫瘠的农村转移到城市的生产流水线的国家来说,这种情况简直是匪夷所思!

  中国,贫穷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凭什么向外投资?凭什么向外转移工作岗位?我们哪来的底气?我们到底打算怎么应对穷人的饥寒,怎么缓解失业贫民的痛苦?

  宏观数据说完了,再来说重大个案。首先是金融领域。到现在这一刻,外资已经基本上算是撤离了中国各大上市银行。

  2009年瑞银和苏格兰皇家银行退出中行,2013年高盛退出工行,美银退出建行,都曾引起舆论大哗。然而到2015年德意志银行退出,2016年花旗银行撤出,减持建行,已经是无声无息,甚至都不太有人知道。渣打和花旗这两个深度介入了中国金融改革全过程的外资银行,则在全面收缩在华业务。

  曾经我们试图依靠引入外资来打造一个金融帝国,然而到现在这一刻,我们固然还做着金融强国之梦,然而外资早已弃我们而去。

  工业生产领域,几乎所有的知名外资服装品牌和运动品牌均已关停国内的直属工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迪达斯、耐克和优衣库。然而不仅是直属工厂,代工企业同样在加速撤离中国。

  譬如在香港上市的,年销售收入超过550亿人民币,其代工的品牌包括阿里达斯、耐克等主要运动品牌。2009年裕元集团在中国大陆的生产线占全球生产线的接近一半,但到2015年,中国大陆生产量占比仅剩25%,而在越南的生产量占比则高达42%,在印尼的生产线占比为32%,均超过中国。

  本土代工企业同样在加速迁移,东莞规模最大的本土鞋业代工企业,绿洲鞋业,最时期工人约3万人,现在压缩到不足1万人,并已将主要生产线搬到了越南。深圳最大的鞋业代工企业赐昌鞋业,原先有4万名工人,现在不足5千人,而目前赐昌鞋业在越南工厂的员工已超过5万人。

  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领域,中国2016年还是世界第一大国,然而三星和均已宣布了工厂迁徙计划,三星肯定是要搬往东南亚,而富士康甚至是要搬到美国去的。如果这俩也撤离的话,那中国也剩不下什么了。

  就在今年的1月10日,2004年就进入中国的全球硬盘生产巨头希捷科技宣布关闭苏州工厂,并将产能整体迁移到了泰国。目前希捷在国内也还有个无锡工厂,从现在各方的强硬表态来看,估计离关停也不远了。

  此外,关于希捷这事必须要说的是,希捷将新的硬盘生产线基本上都放在了泰国工厂,国内的苏州和无锡工厂的生产线就没改造升级过,所以现在就算全面关停,希捷也没啥可心痛的,算是企业运营中的一次正常换血,淘汰落后产能而已。然而,对于这两个工厂的5千员工来说,就意味着失业,或许已经根本没有了从头再来的机会。

  消费领域,乐购这类外资零售商退出中国都算不上新闻,离奇的是,肯德基和麦当劳均已全面退出中国业务。目前国内的肯德基和麦当劳门店,都只不过是特许经营,说白了就是内资企业向麦肯付一笔品牌使用费罢了。

  我们必须知道的是:肯德基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麦当劳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都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现在它们的退出,同样也应该算是标志性事件,只是这标志背后的含义,比较耐人寻味罢了。

  我用这样一组数据来结束这篇文字:2013年,在外资(含港澳台)企业就业的人数达到峰值的2963人。然而到2015年,外资企业就业人数已经下降到2790万,降幅5.8%。这意味着有173万原本还算得上体面的职业人在2015年已经失业。在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就业持续萎缩的今天,这些人很难再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

  2016年的数据现在还没有公布,我相信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或许,又多了以百万计的失业人口,正在街巷中饥寒而又绝望的游荡。他们抬头看着你们映在窗上的身影,眼睛里闪烁着的,只能是仇恨的光。然而,无论你们是爱国小粉红,还是民主小清新,你们只会异口同声的告诉我:“我问过我亲戚我朋友我同事了,他们都要买房买车呢,日子都过得很好呢,绝对没有人失业呢!”

纺织服装外资企业逐渐撤离中国

时间: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摘要:  2011年以来,由于国内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成本不断提高,纺织服装外资企业逐渐撤离中国,转移投资东南亚等劳动力低成本的国家。

  2011年以来,由于国内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成本不断提高,纺织

外资企业逐渐撤离中国,转移投资东南亚等劳动力低成本的国家。自2012年开始三资企业进出口家数由以前的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2013年

服装进出口三资企业由2011年的28893家减少到28063家,两年时间减少了830家企业。

2012、2013年三资企业进出口家数同比分别下降了1.6%和1.3%。今年1-4月,三资企业进出口共21264家,同比下降2.76%,较去年跌幅扩大了1.5个百分点。其中,中外合作企业家数下降最快,同比下降9.7%;外商独资企业家数下降最慢,同比下降1.5%;中外合资企业家数同比下降6.3%。数据表明,纺织服装外资企业正在加速撤离中国。

  2011年以来,由于国内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成本不断提高,纺织

外资企业逐渐撤离中国,转移投资东南亚等劳动力低成本的国家。自2012年开始三资企业进出口家数由以前的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2013年

服装进出口三资企业由2011年的28893家减少到28063家,两年时间减少了830家企业。

2012、2013年三资企业进出口家数同比分别下降了1.6%和1.3%。今年1-4月,三资企业进出口共21264家,同比下降2.76%,较去年跌幅扩大了1.5个百分点。其中,中外合作企业家数下降最快,同比下降9.7%;外商独资企业家数下降最慢,同比下降1.5%;中外合资企业家数同比下降6.3%。数据表明,纺织服装外资企业正在加速撤离中国。


外资企业撤离中国或致4500万人失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外资在中国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仅为1211.97亿,对比11年3269.81亿这一数字,短短五年时间便下跌了62.94%。

另外,2月16日,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为120亿美元,同比下跌14.73%。这更让 " 外资撤潮说 " 重新成为热门话题。权威的解读认为月度数据不代表长期趋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每一次都涉及到人数众多的裁员。

根据官方估算,全部企业吸纳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4500万。而外资的不断撤出,可能将影响这一庞大就业人群的生计 !

为何行业收入要突破4000亿大关,快递员却选择出走外卖?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974.4亿元,同比增长43.5%。在中国快递业将要突破4000亿大关时,为何一线快递员的利益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快递员远没有外卖员收入高,更不用提工作的幸福感了。

面对压力,部分快递公司选择采取加盟方式进行经营,以节约成本。除了采用直营模式的、EM S等公司,主要通过加盟开展业务的“三通一达”的快递员不少是外包用工,这些员工收入较低,享受不到足额的“五险一金”,加之工作强度大,一方面留不住快递员,即使在岗的也容易出现配送不及时、缺乏积极性等问题,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人社部:职工可确保十七个月的支付


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影响百姓的切身利益。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84万亿元,总支出2.58万亿元,当期结余2600多亿元,累计结余3.67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主要问题是统筹地区之间不平衡。当前养老省级统筹,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高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差异比较大。造成这一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口的抚养比不一样,高的省份人口抚养比10∶1,即10人养1人;低的省份人口抚养比是1.2∶1,负担不一样。

超八成留学生学成后归国发展

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较2012年增长14.49万人,增幅为36.26%。当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为58.48%。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人数比例从2012年的1.46:1下降到2016年的1.26:1。逾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逆差”逐渐缩小。

2016年度,逾九成留学人员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国,其中赴英语国家的留学人员比例为77.91%;攻读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七成(本科生30.56%、硕博研究生35.51%)。


来源:本文综合包装地带(ID:s8p_cn)、正和岛(ID:zhenghedao)、吴晓波频道等导读:2016年来,房价疯狂上涨,煤碳、钢铁、造纸业一路狂飙。在一片“涨、涨、涨“的狂潮之下,运营成本节节攀升,企业税负越来越重。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五来,中国的制造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现状也令一些中小制造业的老板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实业从业者下一个发财机会究竟在哪里?生意难做,最后...

2016年来,房价疯狂上涨,煤碳、钢铁、造纸业一路狂飙。在一片“涨、涨、涨“的狂潮之下,运营成本节节攀升,企业税负越来越重。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五来,中国的制造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现状也令一些中小制造业的老板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实业从业者下一个发财机会究竟在哪里?生意难做,最后两月是传统旺季,本以为可以赚点钱过年,谁知道原材料疯涨,各种辅料也比拼着涨价,运输成本上涨,人工工资也...

-----------普惠金融·扶持小微------------平安证券销售交易事业部总经理杨敬东此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超高净值人群中,60%在海外配有资产,但由于海外配置受限、不熟悉海外资产等原因,这部分人群海外配有资产的金额并不算高,一般占其总资产仅10%左右。杨敬东指出,这部分人群目前投资的特点是“重储蓄、轻投资,非金融类资产占比高,投资类别较集中”。据杨敬东介绍,平安证券对高净值客户...

2月5日下午,知名钟表企业在华的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清算解散,并和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声称“终止解散”行为得到了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批复,也向人社部门提出了报备。程序上看,西铁城的公司解散与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处置的不错。近几年广东发生了不少公司解散清算与外资生产型企业撤离中国的案例,大量存在漏缴社保、经济补偿不到位等现象。而西铁城的解散行为不仅在相关政府部门备案,补偿金...

【千策咨询智慧分享】感谢您关注千策咨询专业分享平台※※※※※※※※※※※※※※※※新世纪以来,中国一直被誉为"世界工厂",庞大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资源和相对成熟的基础设施,从世界各地吸引了大量的资本。然而现今,关于外资是否正从中国撤离的话题,正引发激烈的争论。中国外贸的决战是否已经开始?外资出走敲响警钟,波及中国4500万就业岗位就在近两年,关于外资从中国撤离的消息屡屡被曝光。值得关注的是外商在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