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永清县核雕谁家核雕加工好!

原标题:永清桃核雕刻代表人物:70后的核雕大师!

贾俊忠,1976年出生于永清县双营村,永清核雕大师,永清核雕行业中桃核雕刻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立意高远,极富神韵。在整体设计上,构思巧妙,浑然天成;在细节刻画上,既高度写实,又取舍恰当;在刀法运用上,干净沉稳,潇洒苍劲。贾俊忠的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作者对文化、对艺术、对人生的深切感悟,都拥有各自独立的灵魂,是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桃核雕刻:《西游记之通天河》。作者:贾俊忠。规格:长4·4cm,宽3·4cm,厚2·0cm。

此件作品表现的是西游记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龙马在取经归来后,乘巨鼋再渡通天河的场景,四人乃至白马、巨鼋俱神态各异。乘鼋渡河八百里,虽不见巨浪,却能从四人神态中聆听到滔天之势;故地重游十四年,虽未述前景,却能从各自感慨中感受到一路艰辛。此件作品因表现的是取经归来,也包含着功德圆满的祝福。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曾对此件作品进行报道。

1993年,贾俊忠进入廊坊市永华道桃核工艺品雕刻厂学习雕刻,师从孙秀华。贾俊忠天资聪颖,刻苦努力,很快就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1997年,贾俊忠回到家乡成立核雕工作室,独立创业,带徒授艺。近年来,贾俊忠不再经营企业,专心于核雕创作,完成了大量艺术精品。

桃核雕刻:《雷霆万钧摆件》。作者:贾俊忠。

此件作品刻画的为雷神。雷神,俗称雷公,是古代汉族神话中主管打雷之神。《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后来雷神的形象不断演变,渐渐形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搜神记》载:“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作者以桃核为载体,把雷神形象传神地展现出来,观其形,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生双翅,双目如电,脸赤如猴,尖嘴獠牙,锐不可挡,足如鹰颤,手如厉爪,左手执钺,右手执槌,赤蛇攀附,羽翼翸张。颇有“山雨欲来,雷霆万钧”之意,在中国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之神,以桃核雕之,实为祛邪、避灾、祈福之上品。

——著名核雕评论人宋涛

贾俊忠的艺术造诣源于他的广泛学习和深入思考。自上世纪90年代,由于工作关系,贾俊忠能够接触到很多来自北京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都成了他创作过程中的参考。他经常出入于北京潘家园,观察每一件艺术精品,因为当时的价格还很便宜,见到特别喜欢的,他还会买上一两件。另外,他还购买了大量拍卖会艺术品图册进行研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广泛深入学习,使贾俊忠大开眼界,并逐渐领悟到,“古人作品追求的是思想和境界,粗犷中带有神韵,一件好的作品不在于它的复杂程度有多高,反而简练的更难。因为简练的更需要作者去动脑筋,才能做出它的神韵。”同时,他认为,“一件好的作品离不开传统和民俗。古人的作品都是从民俗而来,所以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个故事都能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与追求。只要把这些传统,加上我们的理解与感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就是真正的艺术品。”“雕刻技艺只是基本门槛,最重要的是精神意境,只要真正融入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并且深切理解它,我们的创作源泉就不会枯萎,就能出真正的艺术品。”

这几件作品中的明王,在佛教中的身份为佛的“忿化身”,作品中的明王造像生动传神,头戴骷髅冠,獠牙外翻,裸胸袒腹,怒目圆睁,龙蛇攀附,绣带飘扬,手执法器,肌结毕现,以狰狞之势行驱邪扶正之意。

贾俊忠也是我国当代的核雕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2014年至2016年的核雕代表作包括《八仙过海》、《钟馗戏鬼》、《麻姑献寿》、《通天河》、《四大金刚》、《封猴挂印》、《赵公明》、《福禄寿》、《魁星点斗》、《金翅大鹏鸟》、《明王》、《济公》等。

(消息来源:畅游永清)

    【核心提示】他16岁学习核雕工艺,先后师从永清县民间雕刻大家杨恩奇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周雪官,学成至今教授学员500余人。他无偿教授37位残疾人,帮助他们创业、就业。在他27岁时,成为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清县核雕”的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他首次参赛,至今获得近40个奖项,他开启了“冀派微雕”艺术的先河,他就是永清小伙子张习连。

张习连正在打理核雕手串。

张习连的核雕作品《核舟记》。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永清县别古庄镇后刘武营村,走进冀派微雕有限公司下的分工厂——冀派微雕艺术文化体验中心,采访了张习连。

    1980年,张习连出生于廊坊市永清县别古庄镇赵百户村,家中以种地为生,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想着能早日挣钱,为父母减轻一点负担。机缘巧遇下,他拜永清县民间雕刻大家杨恩奇为师,从此开启了他的核雕人生。这一年,他仅仅16岁。

    杨恩奇是别古庄镇后刘武营村人,上个世纪70年***始从事雕刻,他的核雕作品曾用来出口,为国家创外汇。后来,杨恩奇在镇上开了个小工厂,慕名而来的学生有很多。张习连自小爱好画画,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他的雕刻技艺是杨恩奇学生中较为出众的一个。半年后,张习连就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核雕了。

据《廊坊日报》报道,永清县核雕已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永清县,核雕技艺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不仅带动了全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更给地方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近几年,永清县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县域内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建设。在积极引进、扶植文化产业项目的同时,还初步形成了结构分布合理、设施功能齐全、惠及辖区百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走进永清县别古庄镇后刘营村,道路两旁,各种各样的核雕制作及销售招牌目不暇接,这足以见证核雕生产在这个小村的重要位置。走进“习连冀派微雕艺术工作室”,在展厅里陈列的核雕艺术品吸引了不少观赏者的目光,《十八罗汉》、《三国人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而在“伟派工艺”核雕工作室,“点晴”后的核雕人物更是让观赏者大开眼界。“伟派工艺”的创办者王千月、王千星发明了为核雕人物“点晴”的独特工艺,人物“点晴”后,面目如生,让观赏者在不禁感叹雕刻师精湛技艺的同时,也见识到这方寸的橄榄核上竟能雕出大千世界。

永清县核雕艺术主要位于别古庄镇,现有核雕加工400余家,从业人员10000余人。主要经营橄榄核、桃核、蜜蜡、青金石、绿松石等高端材质的微雕作品,以及竹木牙角雕类的文玩艺术品。下一步永清县将以别古庄镇后刘营村为中心打造品牌项目“核雕小镇”,让这项技艺惠及更多的百姓。

位于永清县经济开发区的中国文化服装博览园是永清县文化产业的另一代表性园区。该项目由中国服装博物馆、中国时装创意基地、中国时装发布中心、中国服装展览中心、中国服装文化主题公园、“永清霓裳曲”大型实景演出广场、“丝绸之路展示馆”和古文化街等板块组成,是河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之一。

除此之外,燕南春白酒文化产业园、远村香菊产业、永立乐器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在永清遍地开花。

在县城居住的居民闲暇时候可以到文化活动广场上遛弯儿、跳舞,在村里居住的村民可以到文化站参加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现如今,在永清县,居民的文化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

在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永清县始终坚持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兴建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协调共建单位、整合辖区资源,加快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结构分布合理、设施功能齐全、惠及辖区百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永清县具有国家级三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电影公司1个、评剧团1个、贾广建艺术馆1个、李兰亭纪念馆1个、文化活动广场2处、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文化大院31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基层服务点386个,已达到全覆盖。该县成立民间花会组织61个、秧歌广场舞队772 个、业余剧团12个、高跷4道,以及梆子、评剧、书画、摄影、戏迷俱乐部等协会俱乐部10余个,参与人数3500多人。

[作者:赵然 责任编辑:夏振兴]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