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怎么缴纳

  9月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的有关政策问题。

  新个人所得税法将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而减除费用(通常称为“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等部分减税政策从2018年10月1日起先行实施,意在尽早释放改革红利。

  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缴纳个税怎么算?

  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依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缴纳税款。

  两部门《通知》对先行实施5000元“起征点”进行了具体规定。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 并按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

  怎么理解这个规定?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分析出其中的双重减税:“两部门发布文件明确了2018年第四季度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新税法在执行层面贯彻落实的第一步。该政策的关键点在于:

  一是由原每月35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了每月5000元;

  二是适用新的税率表,由于新的税率表拉大了中低收入的税率级距,意味着同样一笔收入按原税率表适用更高税率的,现适用新税率表之后可能降低了税率。

  这两项政策通过加大扣除、降低税率,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看看最新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注意税率表里有一栏“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

  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何根据这个税率表计算自己应缴个税呢?其实,在8月31日,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算了:“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此次改革的减税效果,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假如某个纳税人的月工薪收入是15000元,每月可以先扣除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再扣除三险一金、企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等现有的扣除项目,还可以扣除此次新增加的专项附加扣除。如果不考虑我们此前的现有的扣除项目和这次新增的专项附加扣除,仅考虑一项,即基本减除费用来计算,按照现行税法,每个月需要交税1870元,计算的公式,即15000元的收入,扣除起征点3500块钱,之后乘以适用的税率,适用的税率是25%,减去速算扣除数1005块钱,最后应交税1870元。这是现行税法算出来。

  按照修改后的税法计算,只需要交税790块钱,计算公式是月收入15000元扣除这次提高起征点5000块钱,之后乘以对应的税率10%,减去速算扣除数,即210块钱,最后是790块钱。现行税法和修改后的税法计算交税比较以后,每月少交税1080元,税负减轻58%。如果再考虑其他扣除项目,以及这次新增加的专项附加扣除,那么税负还会进一步减轻。”

  李旭红强调,10月1日起,不但“起征点”提高给个人带来减税,低档税率的扩围也带给中低收入人群直观的减税效果。新个税法扩大了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由1500元提至3000元),原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原税率为20%的所得(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以及原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的税率降为10%。原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的税率降为20%。

6月19日个税改革修正案草案正式提请人大会议审议,这次草案将个税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那么新个税法实施后月薪1万的需要交多少税呢?相比个税改革之前节省了多少钱呢?今天希财君就来帮大家计算一下。

一、个税改革之前月薪1万交多少税

根据现行的个税法,月薪1万首先需要扣除五险一金,这里以长沙为例:

也就是说,月薪1万的小伙伴需要缴纳404.5元个人所得税。

二、个税改革之后月薪1万交多少税

这次个税改革不仅将起征点从3500元调整至5000元,而且增加了专项扣除,并且调整了低档税率级距。

假设专项扣除为1000元,那么实际需要交税的工资为.5-97.5元。

根据个税改革后的税率,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一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为68.9元。

相比个税改革前一共节省了404.5-68.9=335.6元,降幅接近83%,可以说力度是非常之大了。

总结:经过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2018个税改革之后月薪1万的小伙伴只需要缴纳69元左右的个人所得税,当然每个人的专项扣除情况不一样,这里希财君就不拿出来讨论了。总之相比个税改革前降幅的力度是非常之大的,大家可以好好期待下咯。

   看到报道,杠杆游戏才想起,7月28日,是“个税改革意见征集”的最后一天。在为期一个月的征集时间里,社会各界反馈意见超过13万条,关注度远高于同期征求意见的其他三部法律草案。

  不过,2011年个税修法时,中国人大网收到的意见建议超过20万条。原因可能包括当时意见征集时间多一周,我看到财新的记者,敏锐发现这一点。赞。

  意见征集结束后,央视在总结性探讨分析对话中提到,个税起征点,是否可以各地不同?这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对此,杠杆游戏觉得难度比较大,我们的国情如此,你懂的。

  但各地因地制宜决定是否减免、返税,倒是可以——既维护了法律和中央的权威,又可以作为各种招商引资、抢人才的优惠政策。

  这不是杠杆游戏今天想说的重点,说来说去,个税起征点无疑才是公众最关心的。虽然意见征集已经结束,但修法会议毕竟还没有召开,今天杠杆游戏想做最后一次建议:

  希望个税起征点至少高于5000元,哪怕6000元也好。我想多少是个意思,不该是难事。

  1个税已沦为工薪税,不大幅提高起征点,对改善收入分配,反倒非常不公平

  还记得今年两会时,许家印、刘永好、董明珠等代表委员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至万元。对此,杠杆游戏极为赞同,虽然这不太可能。

  作为经济(地产)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作为企业家的许家印,比其他人更能理解,目前个税很大程度上已经沦为工薪税——对改善收入分配,实际反倒是非常不公平。

  许家印以恒大为例,“我们去年交税420亿,其中缴纳个人所得税22亿。我们有12.7万员工,如果把起征点调到一万元,就有10.2万人免交个税,占恒大员工数量80%。这个占比是比较高的,全国工薪阶层的薪酬水平和比例,应该也是差不多这样。”

  换句话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大幅提高到一万元以上能让全国80%的工薪阶层免交个税,这个惠及面就特别广,就能实现低收入人群少交税,高收入人群相对多交税。

  7年前,北京房子均价2、3万/平米,现在是6、7万/平米——实际,这个价格只能买很差或者很偏的房子。

  过了7年,个税起征点准备从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按照这个比例,个税起征点如果最终真的是5000元,显得是不是有些低?这样比当然是不完全合理的。但至少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5000元的起征点显得有点低。

  当下,我国个税的实质情况是,低收入者也被要求纳税,中等收入者更是成为缴税主力,高收入者则因为收入来源较为多元,往往可以逃税。

  这一情况,杠杆游戏认为,必须改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征收模式也将从现行分类征收,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模式。

  上述计划和动议很有价值。但归根结底,最关键的是,起征点必须大幅提高,然后说其他才有意义。

  至于抵扣,以及考虑家庭实际负担后征收个税,从操作上说,目前还有难度。最简单、粗暴,对大部分群体受益最多的方式,就是得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

  2除了个税起征点至少应该高于5000元,还应设计起征点动态调整机制

  很多专家说,个税制度设计应该按照家庭征收、房贷、房租、教育、医疗等抵扣,最大程度降低穷人的税负。

  对此,杠杆游戏是同意的,同时我也要说,在我国这些事情也是不容易的,道理大家都懂。

  这不仅增加个人报税琐事,也提高征税成本。

  从国际趋势看,大部分国家其实不是在搞综合税制,而是简化个税,大部分国家都变为单一税率。因为家庭为单位课税,真的太复杂,征税成本高、效率低;而真的富人有办法避税,反倒苦了中产阶级。

  美国不正是这样,这方面学美国反倒错了。美国家庭为单位的个税综合税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避税者也花钱,最终穷人缴税,富人避税,反倒没起到劫富济贫的意义;再者,这个制度其实对家庭婚姻观念产生了错误导向。

  不仅如此,中国金融和个人税收透明度很低,配套体系其实无法支撑综合税制。

  单一税制个税,当然也有缺陷,但只要执行低税率的单一税制,不仅扩大税源,还简化征收程序,多赢。更多公民缴税,不仅财政受益,每个人也更知道自己是纳税人,更明白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过于复杂的税制(包括抵扣方式),对于穷人不公平,不仅增加穷人抵税麻烦,抵扣总是要自己提交资料的吧;同时也让部分人群反倒可以正大光明逃税。

  所以说,不管搞不搞抵扣、综合征收,首先起征点必须提高多一些。其实,不管怎么提高,社会都是有意见的。没有意见是不可能的。可取的办法是,起征点应该有个动态调整的机制和公式。

  毕竟,我们不能老在这里讨论起征点,浪费舆论。而且立法是大事,也不可能每年立法提高一次起征点。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根据每年的物价、家庭各种支出,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的花费变化,制定出一个个税动态的调整机制和公式?

  希望这次立法修正,可以考虑杠杆游戏和很多朋友的这个建议。

  3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对拉动消费、对刚需及住房需求改善,减轻中产房奴负担很有意义

  有人说,个税占财税收入比重不高,对政府部门影响不大,所以说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各级政府来说不该是多大困难。杠杆游戏理解这一言论的目的,但客观地说,目前个税总量和在财税中的占比,其实已经不低。

  我们来看最2017年的财税数据:
  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567亿元,同比增长7.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44360亿元,同比增长10.7%;非税收入28207亿元,同比下降6.9%。
  1.国内***5637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改征***下降5.7%。
  2.国内消费税10225亿元,同比增长0.1%。
  3.企业所得税32111亿元,同比增长11.3%。
  4.个人所得税11966亿元,同比增长18.6%。
  5.进口货物***、消费税15969亿元,同比增长24.9%;关税2998亿元,同比增长15.1%。
  6.出口退税13870亿元,同比增长14.1%。
  7.城市维护建设税4362亿元,同比增长8.1%。
  8.车辆购置税3281亿元,同比增长22.7%。
  9.印花税2206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亿元,同比下降14.6%。
  10.资源税1353亿元,同比增长42.3%。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4910亿元,同比增长14.2%;土地***4911亿元,同比增长16.6%;房产税2604亿元,同比增长17.3%;城镇土地使用税2360亿元,同比增长4.6%;耕地占用税1652亿元,同比下降18.6%。
  12.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税收收入944亿元,同比增长8.5%。

  看完这一组数据,应该惊呆了吧。个税实际已经成为***、企业所得税、进口***消费税、出口退税之外,我国第五大税种!

  如果杠杆游戏继续分析数据,结果更惊人。2011时,我国个税收入6054亿元,占当年全部税收收比6.8%。如今,2017年个税11966亿元,占当年全部税收比8.29%。

  对了,2017年个税同比增长18.6%,只比资源税、进口货物***、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增速低,和耕地占用税增速持平。

  这增速难道不该降一降?同时,个税占财税收入总比例,6年时间提高这么多,也不应该啊。哪怕目前保持2011年时的占比,也可以为中产阶级们多省下2000来亿元。

  实际起征点如果提高到1万元,远不止少这么多。

  即便就省下2000来亿元,对于拉动内需、消费升级,显然是大有好处的。总而言之,根本上的原则是,要减税。

  只有减税才可以有更多的社会消费,才有更好的生活,增进全面福祉。相反,如果可以减税的钱是政府如期收走,他花这比钱的效率不会比公众更高。你懂的。

  还值得一说,我国房奴主要收入水平都在一两万元以下,如果个税起征点大幅上调到大几千、一万元,每个人可以节约几百到一两千元个税不等。

  不要觉得这点钱不多,各位杆友不少也有房贷,大部分房贷其实都是几千块/月,高一点的一般也只有一万来块/月(少量城市的新房奴例外)。如果个税可以省这么多,是不是房贷负担感觉好多了。

  如此,无论对于刚需,还是改善性需求家庭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一定程度上说,这对于房地产销售也是有益的。

  当然,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对于购房需求的绝对影响倒不会很大。毕竟,需要房子的始终需要房子,不会因为个税这点变化而放弃或增加购房可能。

  但无论如何,提高了起征点,至少可以减轻他们的供房负担。如今房价这么高,提高个税起征点,等于是政府让利,帮房奴一把。何乐而不为?

  小结:杠杆游戏尤其记得,7年前的个税修法,当时起征点讨论比今天更激烈。当外界都以为会是3000元时,一开始的草案也是这么考虑的,最后,临门一脚,彼时的最高层充分考虑公众意见,提高到了3500元。

  虽然只增加了500元,但算成百分比提高了近17%。何况,考虑当时的居民收入,多提高500元起征点,不低!此等惠民之意,希望今年能够重复。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