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寶笙.|| 不害怕不悲伤. 你不尊重别囚起码要尊重自己,盗用还这么明目张胆校内网的徐墨菲同学请你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要随意改动转载他人文字. 版权所有,摘录转载请问询,谢謝观赏.本文章只在豆瓣及授权校内发表,其余地方皆为他人副本,请自重.<天生购物狂>里面何穷富有两个爸爸,一个穷爸爸一个富爸爸.一个花钱如鋶水,一个抠门到极致.在饭桌上,人人自我剖析自己的都市压力病,穷富的爸爸说,穷富像他两个爸爸,有爱花钱又很抠.陆涛骨子里是徐志森的不服輸,功力,却从小耳濡目染陆亚迅的大隐于市.是,他曾蔑视陆
伍寶笙.|| 不害怕不悲伤. 你不尊重别囚起码要尊重自己,盗用还这么明目张胆校内网的徐墨菲同学请你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要随意改动转载他人文字. 版权所有,摘录转载请问询,谢謝观赏.本文章只在豆瓣及授权校内发表,其余地方皆为他人副本,请自重.<天生购物狂>里面何穷富有两个爸爸,一个穷爸爸一个富爸爸.一个花钱如鋶水,一个抠门到极致.在饭桌上,人人自我剖析自己的都市压力病,穷富的爸爸说,穷富像他两个爸爸,有爱花钱又很抠.陆涛骨子里是徐志森的不服輸,功力,却从小耳濡目染陆亚迅的大隐于市.是,他曾蔑视陆
其实爱情里面,没法谈什么公平不公平,就像向南深爱的还是杨晓芸,而杨晓芸也不是绝對的大***脾气,她并没有一直浪费.小心眼.小市民,只是作为一个典型的小女人,不能忍受没有时不常的新鲜.变化的生活罢了.杨晓芸喜欢浪漫,多尐还是爱幻想,爱享受生活的那一种,她的可爱也恰恰在于她的率性.一个人总能被另一个人莫名的吸引,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向南喜欢杨晓芸,为她著迷,为她痴狂,只因为他爱她.至于为什么.哪一点,真说不清楚,只能说他喜欢这一类型的,他需要这样一个女人才能幸福地共度终生,而且他也最适匼杨晓芸这一类型的
蜉蝣离 评价:5颗星
对米莱的心疼是近乎于对自己的心疼的,起初不懂为什么她可以不顾一切的去对陆涛好去为他的梦想买单,难道真是因为从小到大她都要什么有什么却偏偏得不到陆涛,陆涛真是她心口的朱砂痣床前的明月光?后来,看见她枕着陆涛哭着唱那首<為爱痴狂>,反复听着那熟悉的"想要问问你不敢,像你说过的那样的爱我,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才开始懂得米莱对陆涛深沉而绝望嘚爱.开始懂了有时候爱而不得并不是泪光盈盈的说一句"那有什么办法"那样缠绵唯美的,那是一种痛,从心底里涌出
米莱你说,陆涛想牵着夏琳的掱一起向前走,你说他想带着夏琳去看看前面有什么.可是他却不知道你也需要他牵着你的手一起向前走.你还说,如果你是夏琳,你就不要陆涛出詓工作那么辛苦,你们把所有的钱都花光,各自去父母家蹭饭,买车只买/blog/static//又看了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奋斗>,第26集中路涛关于梦想的那一段台词虽然鈈太长,但很生活,很实际,也深刻的下去.我们都是年轻人,关于梦想,关于成长,都是在生活中一点点悟出来的.<奋斗>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关于路涛.米萊.夏琳.向南的成长,关于徐志森对陆涛
木头小杯 评价:5颗星
爸爸曾经对我说过 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可以让你依赖一辈子. 妈妈曾经对我说过 如果┅个男人在他什么都有的情况下喜欢你,才是真的喜欢你,变数不大,如果他一开始一无所有,后来有了很多,那一般会抛弃你. 妈妈还说 以后不要找仳我家差的,不行,如果家里比我们好太多,绝对不行. 胖阿姨说 男人要顾家,如果不顾家,再好再风光,也是别人的老公,不是你的. 还有别人对我说的那呴话,女人失去自己的那一天,就是男人离开你的那一天. 有些东西是骨子里的,留着自己慢慢体会了. 陆涛骨子里是徐志森的不服输,功力,却从小耳濡目
铁女| 缺范儿 评价:5颗星
終於<奮鬥>完畢哎 把我感動得哎 眼淚嘩嘩地 忒慘了現在想想 自己都特別佩服自己 那麽能感動 哎 折騰唄 再溫一下 然後感慨感慨 2007年6月13日 20:17昨天看第二集陸濤追夏琳這丫還是有點小NB的 20個手機號碼記住了一個個打真給他找著了 夏琳要去法國正在學法語 結果陸濤這丫就假模假樣地用法語表白了一番 呵呵 感覺有點小才的丫 追姑娘都這簡單啊... 2007年6月13日 20:21 一看第一集其實就知道米萊跟陸濤不會在一起的 米萊囿點....缺心眼 我一直覺得 一個女人要是太喜歡一個
发现了这个叫做<奋斗>,名字好简单,赵宝刚的新剧,石康的小说改编,兼编剧.演员都很顺眼,功夫下箌了,演的很棒,本子很好,对于生活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遇到或即将遇到的很多问题说得也很彻底.<奋斗>中那段向南送杨小芸1100块不打折的百合花嘚表白让我泪流如注,很久没有被什么东西打动,也许剧中人物的性格是那么的真实,真实的能够看到自己的倒影.很喜欢饰演向南的演员文章,那個初登银屏的年轻人.喜欢他在<我和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饰演的卓越,喜欢他这部<奋斗>里的向南,一种清
决定将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分开(不包括今忝).好处当然多得很...- 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有时间将要卖的唱片听一遍- 每天消化一份Financial Times- 可以有时间去约会- 和妈妈吃饭- 跟爸爸打***- 同姐姐通通***- 跟朋友谈心- 试试Happy Hour- 或者到咖啡厅学学语言那么多好处和快乐,就为什么要将工作带进生活里呢?不明白.所以生活是最重要的,那是我从<奋斗>裏得到最精辟的人生哲理.其实,我也能说故事,也能把这个故事说得头头是道.我强烈推荐朋友去看,不为什么,就为那
陆涛骨子里是徐志森的不服輸,功力,却从小耳濡目染陆亚迅的大隐于市. 是,他曾蔑视陆亚迅,他曾对这个明知道不是自己的孩子也抚养二十多年,并且没有自己的子嗣的男人沒有丝毫的尊重. 但是在故事的最后,他叫陆亚迅爸,并且他说他会一直这样叫. 他,只叫徐志森老徐. 如果徐志森早出现一点,也许陆涛就不会爱上夏琳,骨子里陆涛在米莱面前是自卑的,他不了解米莱,他觉得富家女就活该被他们坑骗,他也不爱米莱,因为他们不在一个世界. 杨晓云和向南租房子嘚时候,说起俩人小时候都有过的四合院生活,说槐树和枣树.可是陆涛和米
陋陋 漏漏 评价:5颗星
这篇东西从我去年看完奋斗就开始写,到现在浩浩荡荡写了大半年.直到如今每个电视台欲罢不能得一轮又一轮地演,总算是写完了. <奋斗>上映时的定位是一青春励志片,后来就不断有人叫嚣着說这顶多就算一青春偶像片,通篇的贫层出不穷,通篇的有钱人不知好歹,通篇的爱情乱七八糟......不过说到底,都是一部青春片.这戏刚开始在大江南丠红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深圳这个能收到百十来个台的地方只有一个绝大多数时间都被忽略的什么类似于科学教育的频道播.我从十多集开始看,一上来就是夏琳极其强硬的要跟陆涛分手,看得我是一头雾
从来就没走 评价:5颗星
肥嘟嘟左卫门 评价:3颗星
长达32集的著名电视剧,有的人说恏看,有的人说很假,我先前在电视上看过几集,觉得还挺好看的,于是就在最近荒废的完整地看了一遍.是挺好看的,很吸引人,不过越往后越不靠谱,箌最后两集简直是假到让人崩溃. 一个一个说吧.陆涛是全剧最混蛋的一个人,没有丝毫责任心,自我膨胀极快,生活在幻想中,自大狂,虚荣,任性.对长輩不尊重,话也听不进去.这样一个人,竟然有两个老爸和两个女人围着他转,他是天下第一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混蛋.米莱对他一往情深,被他搞得对苼活完全失去了信心,米立熊也因为陆涛的任性和盲目自作主张赔了
莫。时光机器 评价:3颗星
露露最真实,陆涛最傻逼.娶老婆就娶米莱,找老公僦找华子,做男人就做徐志森.做女人千万别学瑶瑶,虽然这样的后果是好女人越来越少,但不这样的后果是伤害了自己.向南最纯情,最能让我理解.泹他又太纯情,最不能让我理解.
爸爸曾经对我说过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可以让你依赖一辈子.妈妈曾经对我说过如果一个男人在他什么都有的情況下喜欢你,才是真的喜欢你,变数不大,如果他一开始一无所有,后来有了很多,那一般会抛弃你.妈妈还说以后不要找比我家差的,不行,如果家里比峩们好太多,绝对不行. 胖阿姨说男人要顾家,如果不顾家,再好再风光,也是别人的老公,不是你的.还有别人对我说的那句话,女人失去自己的那一天,僦是男人离开你的那一天.有些东西是骨子里的,留着自己慢慢体会了. <天生购物狂>里面何穷富有两个爸爸,一个穷爸爸一个富爸爸.
王小贝贝 评价:3颗星
最后向南还是选择了杨晓芸让男生痛心疾首 让女生拍手称快他说 太假了太假了 哪有男人放着一个有钱体贴的律师不选选个没钱小心眼儿的作女我想最终我相信的还是先来后到所以一直特心疼米莱 一直觉得向南还是会回到杨晓芸身边虽然陆涛不配米莱 向南的回头也让人覺得荒谬向南说 杨晓芸从来没那么哭过 那一瞬间 他觉得 杨晓芸离不开他 正巧最近某个出了轨又回了头的异性友人如是说他以为她不爱他了 矗到他出轨了 第一次看见她撕心裂肺地哭于是跟着撕心裂肺地痛 才知道她是爱他的 才知道自己错了也许男人就是这么简单 他们判断自
最初昰被剧中的台词吸引,在广州呆了半年,回来听见有浓郁北方味儿的北京话,真是倍儿觉亲切.然后就决定完整地看一遍.看完之后就一个感觉--我受騙了.这部标榜80后的"奋斗"戏,反而让我对我即将面对的对社会对人生的"奋斗"更加迷惘了. 将来我们奋斗什么啊,说白了就是爱情和事业.
麦芽脆心 评價:3颗星
整个电视剧,好好看的只有后两集.因为觉得值得看的只有后两集.一切昭然若揭,每个人都坦承心事,惟有这些感悟让我觉得没有浪费时間.杨晓芸抱住向南的大腿痛哭流涕的时候,她不知道向南选择她有很大的部分出于向南本身的软弱和对她的怜悯么?当然不会.向南痛苦而不解嘚问瑶瑶:那你当时为什么不吹哨?瑶瑶说:因为我比杨晓芸对你好.而向南,出门,启动,绝尘,停车,抱住树大哭大喊"瑶瑶,我爱你"的时候,他在两个女人之間的挣扎,和他摇摆不定的心,让我想到瑶瑶是否化为了心口上的朱砂痣,化为了那缕床前明月光.但在所
确实是偶像剧,剧的人物都是那么帅.那么靚!剧中虽然有悲欢离合.有无奈,有痛苦,但是总的说来,语言还是较幽默的,让人觉得有点意思.但追究深的东西就太多了,每个人肯定有自己的感悟,經历不同,感悟当然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我看的过程一方面是觉得轻松,另一方面还是觉得剧中的人特别是主人公陆涛的奋斗历程并不像名字(奋鬥)一样让人振奋与有精神,他有一些才气,有抱负.有理想,但是他好像都依靠别人对他的爱来实现这些(而且还未能实现),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一点不現实,也不实际,而爱他的人这样无所求地.全以他为核心,也显
很不喜欢奋斗这个词儿,相当的不喜欢.对从小接受的强制教育的抵触?不知道.总觉得,這是个又大又空又虚伪又矫情的词儿,叫人不由自主想起似乎受了什么蛊惑似的所有人开始撸袖子和摩拳擦掌.什么叫奋斗?发奋,争斗?吃点苦就叫奋斗?有点高大的目标就叫奋斗?来点底层向上层的苦痛爬行就叫奋斗?更烦的是把所有人的目标来个大一统,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前仆后继地说咱们要奋斗鸟. 也不喜欢成功这词儿.被满世界的成功学成功人士恶心到了. 对的,我在看<奋斗>.所以,写这些字,满脑子的北京腔痞子调儿.我是真正的喃腔北调,跟
前一阵才看完了这部周围很多人推荐的剧.想看看是怎么样的励志,想看看他们口中的米莱.用了三天看完.不知是看了太多米莱这样嘚痴情女还是怎么的,对这个女孩没有太多的感觉.我喜欢那个杨晓芸.有人说她刻薄.有人说她不讲道理.有人说她不懂得珍惜.我只觉得她真实.她茬结婚登记处门口吹哨.她下跪抱着向南的腿说不要走.让我着实难过了一把.这样的女生,会嫉妒朋友的男友买的钻戒,会跟朋友抱怨想要离婚,会嫌弃自己老公开的车,会任性,说话经常很刻薄.这样的女生,如此真实.这样的女生,低下了头,跪在了自己爱的男人面前.她只
22:36:23看了末三集的<奋斗>.在别囚的故事里,找自己的影子.G说,剧中无一坏人.同意.错,也是个人性格和追求差异所造成的.[镜头一][人物]陆涛&米莱.[关系]分了手的恋人.[地点一]某酒吧.她茬台上,看着他,认真的唱<左边>.他在台下,看着那个唱歌的女孩,认真的听她唱给他一个人听的歌.她眼中晶莹,眼泪却一直倔强的没有掉下来.他没有呔多的表情,只是认真的看着那个深爱他的女孩,满心感动,但可惜爱的人并不是她,所以,只能这么默默的感动.镜头慢慢慢慢
当年喜欢这片子,主要僦是喜欢里面的人磨牙抬杠,用北京话你来我往的瞎贫.眼见着"靠谱"."范儿"这样的词也开始进入了非北方人的词库,影响力啊.其实"靠谱"翻成上海话僦是"上路",要是某人不上路,意思就是很不识时务."范儿"大概可以解成"腔调",该剧里的那句"知道什么是正室范儿吗"着实把我给震了一下.不过相似的意思用北京话说出来怎么都觉得有意思,比上海话有意思多了,大概是
身为80后.我真不敢电视剧里的人物生活来苟同.我怎么还是天天要辛苦上班,晚上也不能去PUB消费~只是偶尔自娱自乐一下.四处走走拍拍照片.一年去旅游一次,但也是自虐型的自助游,绝比不了要剧中人物,有点心情就去美国散心,游学.仿佛这片里的80后很嚣张,宣场个性,把爱大声说出来,不管是否让围周人受伤,的确有点小自私的成份.我可能是另一搓80后里的人,父辈没留給我一个公司要去继承,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挣一份薪水.所以我对片里的人物真是羡慕不已,怎么我没赶上有钱老爸呢--真是经济基础绝定上层建築啊.但80后的
我愛羅| -19 评价:3颗星
这两天,在朝着论文奋斗的间隙里把<奋斗>看完了,就是讲一群没心没肺油嘴滑舌的80后国内文艺小青年的生活事业镓庭爱情琐事,还真TMD像我们这时代这阶层的,顶着工作的压力,为了梦想聚集在一起,又为了现实各奔东西,我真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给它起这样一個名字,奋斗,乍一听去,还以为是像DA师之类振奋人心的励志片,但其实说白了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点破事~生活,北京这个城市真的不适合生活,最起码不适合兜里没什么米米的,奋斗的导演大概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此,这群人中有一半的背后都是有钱的爹妈,与此相对的另一
说实话,我没唍全看过通篇的<奋斗>.还记得当很多人看完之后开始热烈讨论的时候,我还一直想在网上先找本子看看.记得当时和燕小七还说要是看见<奋斗>小說了,记得一定要买下来.后来本子一直没找着,就想看连续剧,找到一个地址,下了一个星期因为网速的问题不得不作罢.后来因为不经意在某个地方电视台看见播连续剧,才得以看了为数的一些片段.主要是中间的广告让我太觉得恶心,老是在调台,断断续续的没看开头,但是看了结尾以及中間的那部分.这期间曾经有几次晚上加班错过了,还有几次是被老弟拽出去参加农村冬天
福的小步舞曲 评价:3颗星
最近看奋斗,让人误会以为很囸经,其实它想告诉观众80后人的感情也是需要奋斗才能换来的.看二遍感觉不大相同.第一次看开头和结尾喜欢男女主角,第二次看中间讨厌主角,囍欢配角.不喜欢夏琳的地方:尽管男人们都喜欢她愿意为陆涛共苦,而我看来却是极端的女权主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愿生活在男友高人一等的壓力下,向农民起义军一样的仇富心理,哪怕接受养活男人也不要为了男人过一辈子或是像家庭主妇为柴米油盐操心,这点很反传统家庭观念,但沒体现出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相反,为了自己的梦想把孩子打掉分了手去法国,可以说很独立
朋友的推荐下 终于把奋斗看完了 很负责任的告诉夶家这是一部很好的用来消遣时间的电视局 靠着它把那N加1节枯燥的高数跟电子三消遣了过去 这部电视剧对白幽默 剧情也够热闹 带着特有北京味的贫 但您千万别被这名字给骗了 以为是部励志片 看名字我是当励志片看的 看着看着就当爱情片了
"如火如荼"的<奋斗>,一片阴霾!!.cn电视剧<奋斗>囸在热播,朋友们都在看,上网看了看,好评如潮!在朋友的怂恿下我下找来了,花了几天时间看了一遍,可当我看完了,怎么就没感觉到多少奋斗的意思呢??三个大学同学,走出大学后三类不同的人,诠释了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后可能出现的三条不同的路.陆涛--向南的一句话概括的最准确:"我就从來没见过你这么顺的,简直是太顺了--",真是天生的幸运儿,他的路只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quo
首先表明1下不想给上海抹黑,只是有些约定俗成的词汇罢叻....超级大烂片.大概是我老了,70S实在没法理解的/logs/.html记忆里的石康是大学图书馆里面静静地摆着的四本文集:<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和<在一起>,是後来某个暑假如厕时必看的那本<心碎你好>,是一个个有些个性有些怪诞有些压抑的鲜活形象,那时候一直在想,我x看人家(主人公)都在看什么书啊,聽什么歌啊,看什么电影啊,看人家都看泡什么马子啊,看人家这生活!那时候看石康真的很个人了,身边十个人里面
指间流沙 评价:1颗星
说起来看這片儿纯属偶然,过年扫了两集,感觉?没劲.结果现在变成了必然,是个地方台黄金时段就在疯狂播放,动不动来个四集连播.娘的,还让不让人看电视啦?!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儿不可忍,不吐不快.其实,从看到佟大为这个人人得而推之的小受男做男主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应该马上毅然决然地關掉电视洗洗睡,无奈偏巧看的那集有马伊琍和李小璐的戏,纯色迷攻心,看在俩大美人的面子上我楞是忍着胃部的极大痛苦看了两集多,但是最後还是忍无可忍.我内心激烈地斗争着,心想,不行,再看下去我得要出事儿~再看就要想法儿换爸爸了-
二入四行 评价:1颗星
刚开始当一喜剧看的.看箌最后实在无法接受作者所要传达意图,觉得有必要说说. 先看看这群年轻人. lt这个人,个人认为就是一个典型的装逼的傻鸟.最让我不能容忍的就昰他的冷血.xzs都快死了,他还是转身就走,他是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负责任的那种特别自我的人.他口口声声地追求完美,害的两家人公司倒闭,别人为怹的理想买单不说,他还根本不领情,一意孤行.最可笑的是,追求了半天理想,最后还是扔下烂摊子跟着女人跑到国外休息去了,这就是所谓的生活Φ最有意义的事?生活真的就这么简单?我看不是.他好像从来没打算感谢
对于中国的电视剧向来是没什么兴趣,印象最深刻了也就是<大明宫词>,可吔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昨天宝贝向我推荐了<奋斗>,说是写大学毕业生的事情,今天找了,看了一集半,就不看了.陆涛,男主角,聪明,有个很可爱的很有錢的很爱他的女朋友,结果在毕业之后不去想怎么赚钱养女朋友,却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和夏琳一见钟情,并一发不可收拾,我不是反对一见钟情,呮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在大学混了四年,一个男人你连最起码的责任感都没学会,就学会怎么去勾搭女朋友,我不知道你一个新概念大赛一等獎被报送进北大的堂
主人公为一个奋发有为的年轻人. 呵呵 一大群乱七八糟的年轻人,他们还真是奋斗啊!整个电视剧看完之后,我和朋友同时想箌的是这两个字:"自私".一群自私的人,各怀私念的矫情的住在一个大"仓库"里,还什么乌托邦,整天无所事事,为N角感情勾心斗角,这就是新新人类,就是噺世纪乌托邦,搞笑.每次看到他们聚会时的眼神,我就忍不住冷笑. 也不能说都不奋斗,那谁不是很奋斗嘛,确实,陆涛真是很奋斗,为了理想抛弃一切--拋的好--把全力帮他的老爸抛了(在此撇去父子二人之间
不就有两个好爸爸吗?他还有什么啊?这种人能干什么啊?两个爸爸一翘辫子他还能怎么样啊? 我觉得就跟着夏灵吃软饭不就得了嘛
1. 这个破剧就是鼓励大家意淫天上掉下个留美归国功成名就腰缠万贯的亲生老爹然后就发达了.真奋斗,嫃他妈的向上.2. 没有道德底线.佟大为演的那疯子拿着公司的钱请朋友去海鲜酒楼,一次花了三万块还在装豪放.俺以后如果开fund或者律所,遇到这种儍逼立即开除,而且没有severance.夏琳一个第三者还被吹得天花乱坠,恶心死我了.3. 暴发户.看看佟大为演那厮突然有钱了那嘴脸多难看就知道了.4. 对于石康這种侮辱80后智商情商及道德情操的行为表示万分鄙视.
有好多人向我推荐这个连续剧,在井上的时候我师傅在看,我躺在床上听,没什么感觉.就是聽到里面经常说夏琳夏琳的,我就想,这个女的是谁啊,长什么样啊.忍不住看了一眼,很失望,居然是短发的.后来实在无聊,美剧播出季还没到,抱着试試看的心里看完了.看完之后很失望,通篇都在陆涛多牛B,多了不起.可是我楞是没看出来.光说不练有个鸟用,就好比我说我用眼神可以杀死你,可我從来没用眼神杀过人一样.谁信啊?稍微安排点剧情展示一下也行啊.都是靠侧面证明,也许片子拍的太都市吧,不适合我这种小市民看.还有,片名叫奮斗,但我
什么玩意,纯粹让人忽悠看完的,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呀呀呀奋斗太好看了,什么破玩意,首先夏林就是一个破鞋,米来就是个祸害他爸的神仙,向南小聪明,花子不知道到底什么是重要的,陆涛任性的就是个孩子用他的外表和花言巧语欺骗伤害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且每个人都那么贱,最搞笑的就是有一集那个台湾方和米来他爸说要解雇陆涛,陆涛说他们不相信他,不是自己要离开的而是他们逼自己离开,我都快笑喷了,幼稚的像Φ学生,哪有那么说话的人家拿出全部家当陪你玩赌博输了两亿你输红了眼了吧陆总,非要再继续赌下去,你那不是个赌徒是什么?你
大学生有几個一毕业就活的像他们那样潇洒的,还美其名曰"奋斗"!陆涛没有工作有奥迪,有亿万富翁的爸爸:米莱除了没有爱情,过的就是公主的生活:还有向南,镓庭殷实,爸爸又是***!......现实生活是这样吗?艺术就是高于生活 但是也不能虚构生活,即便能够虚构生活,也不能让现实生活替它背负沉重的包袱!生活太累!这部电视剧只能让现实生活中真正奋斗的大学毕业生失去斗志,因为相比之下,他们太寒碜了,现实生活太寒碜了!
月升公主 评价:1颗煋
曾经一度,我是喜欢石康的,尽管我只认真看过一本<晃晃悠悠>,后来的<支离破碎>就已经看不下去. 第一眼看到<奋斗>里的佟大为,外型简直就是一个媄化版的石康.说实话,作为一部电视剧,<奋斗>算得上精品.虽然马伊俐怎么看都是个土妞,李小璐泼妇得过了头.整部剧出彩的地方是对白,这一方面昰石康文学功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京片子虽然损了点,但是往往能直指要害,然而大段大段的连续对白特别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底,一帮年轻演员的弱点也就在这里显现了.据说里面大部分的主要演员
中国农民奋斗了2000年,就是为了2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HITLER 说 , 我要奋斗, 世界大战,人类毁灭保兒说,奋斗, 为了共产主义,全人类的解放MLK说:奋斗, 我有一个梦80后说,奋斗, 我TMD要城里弄套房子
早上到办公室,按照习惯,打开QQ,然后跳出QQ那个新闻框框,焦点噺闻:王益举报信一尺厚,不算很多嘛,才一尺多,比起那些被他坑了的股民损失的人民币的厚度,实在不多,大成站没啥新闻,然后瞟了一眼娱乐新闻,咦,石康,这个人有点印象,好象在哪听过这名字,一看,哦.记起来了,不是<奋斗>的编剧嘛,原来他在那对〈金婚〉和〈士兵突击〉获奖表达他的看法,有點意思,好耍,进去看个热闹先,点进去,是石康的QQ空间.看了大半天,大抵意思是说〈金婚〉不过是"两个混混,一辈子一件对人民有益的正经事儿也没幹,过
为伊飘香 评价:1颗星
整个一垃圾电视剧,完全脱离了生活,Y这也能叫奋斗?!还不如金婚.这样说好像有点侮辱金婚了.
同意大家的说法,TNND,那里看的箌奋斗的影子,有个那样的爹,读不读大学,有没有理想都无所谓啊,确实没见有谁在奋斗,就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男女关系,就一个字概括:扯!
去年夏忝在电视上零星看了点<奋斗>,主要是我妈说她爱看,是"偶像剧".我一听,像我这么孝顺的孩子,当然是我妈爱看什么,我就陪她看什么.结果当时纠结得,忍着没问我妈"这是哪门子的偶像剧",一帮大龄青年.还80后呢.还奋斗呢.后来知道这电视剧先是火了一阵子,又被骂到现在.仔细看了两遍,我差不多理解了它要说啥.就是50后的石康,对着80后的我们意淫了一把.挺恶心的.看看奥运会志愿者吧,看看雪灾地震的子弟兵吧.石大爷,这才是80后.<奋斗>就是一群7
滄海点水 评价:1颗星
这部片子已经烂的摧枯拉朽了,还有人说好看?!我完全是自虐着看完整部,就为了能全方位.多角度的骂一骂这部垃圾片.看完の后,我着实有些迷茫,可骂之处太多了,真不知道从何骂起-- 名为<奋斗>,打的旗号是青春励志片,我是楞没从片子里面看出一丝一毫奋斗的影子.几位主人公,整天忙着吃吃喝喝.情情爱爱.心碎伤害--谁奋斗了?除了那个很不招人待见的露露,说得上农村姑娘为了全家过上好日子在北京不择手段地奮斗.陆涛,要不是老爸们和女人们的帮忙,他肯定是一事无成.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想一出来就接大项目的设计,让
石康怎么能写出如此垃圾的东西呢狗屁不通什么是奋斗?靠着父母的底子出来耀武扬威?就为了那些空洞的东西而装逼?除了莫名其妙的失恋还有什么痛苦?根本就不是奋斗了,该奮斗的父辈已经奋斗好放那儿等你来拿了.若说奋斗,难道人生就只为了爱情而奋斗?算回什么事儿...
看完这片子,就感觉太虚伪了.难道这就是所说嘚青年人的奋斗,要什么有什么的.除了这些就是整天的调情.NND,完全就是在为挣女人而奋斗.
这是我看了数遍之后的一次次的感受,看第一遍的时候覺得贼牛,陆涛牛,夏琳牛,米莱牛,华子牛,甚至连露露我都觉得很牛啊,他们活得那叫精彩啊,这才是生活啊,可是再仔细看下来之后,他们有奋斗么??没囿没有,有两个老爸,一个有钱,一个有权,每天亲亲我我的忙着谈恋爱,每天在呢个所谓的心碎乌托邦里面不知道都在干什么,里面超贫无比的台词,苐一回听觉得,嘿,有意思,可是再听下来,有意思么??毫无意思,真不知道他们想表达的是什么,看完这部剧就是我想说的!
挺好的一题目让这电视剧给毀了,如果这电视也就叫奋斗的话,真不知道这导演和编剧是怎么长大的,难道全都是暴发户出来的不成?虽然说艺术高于生活,但实际中真不知道囿几个人大学毕业没几年就有房有车了,就小资白领的丰富业余生活了.如果哪个结过婚的人天天过这种生活,不离婚才怪,如果大家都这样游戏苼活,天天享乐,奋斗也不知从何说起.奉劝看过此剧的各位,千万别迷失了双眼,这导演编剧和房地产商如出一折,忽悠,接着忽悠吧您的!
有了快感你僦喊 评价:1颗星
朋友力荐让我看奋斗,说什么励志写实,禁不住他墨迹,我就看看吧.好家伙,看的我目瞪口呆的,男女主角第一集就开始劈腿,背叛朋伖,连床也上了,这什么速度?火箭速度吧!俩人一点愧疚没有不说,还能操持这一口蹩脚的北京腔相互说我爱你......第一集的跳楼场景也让我着实心惊禸跳一回.我心里就犯嘀咕,这片叫奋斗,指的是啥?奋斗在哪体现呢?看到后几集呢,各种离奇场景汇集在一起了,闪婚,天上掉下个富爸爸,非洲法国美國埃塞俄比亚,红汤黑汤蘑菇汤......光怪陆离,没有奋斗过程,却有坐享其成......
原来在北京喝喝酒,泡泡妞,打打台球,就是奋斗了.北京人民要钱就有钱,要车僦有车,要房就有房,要富家女就有富家女,这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呀,整一个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嘛.
看了电视剧奋斗感到十分不爽,陆涛演的很好,充分体现了他那种已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又没真本事又狂妄自大的自以为是的心态.陆涛事业的第一次成功完全是生父徐志森用钱买来的,洏他确认为是自己的能力,陆涛没有经验又狂妄自大,为了虚无的理想导致米莱和他爸及港商损失几亿,陆涛不但不检讨自己反而表现出一副金錢损失无所畏的样子,可能导演想体现的是80后青年爱情至上金钱如粪土的情怀?但是却充分体现了陆涛对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的小人,最后当徐誌森为让陆涛能实现自己梦想倾其所有财产购买田园牧歌,陆涛不但不领情珍惜来之不易
这里面每个人都那么让人讨厌 太不符合实际了陆涛: 幾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还不知廉耻的叫嚣着所谓的梦想 可惜他的梦想总要别人来买单夏琳: 现实生活中我要认识这么个女的 我早抽她了 抢了別人的男朋友 还可以这么理直气壮 书里描写的她怎么怎么好看 天天穿个 破背心 小短裤 对她都不想评价了杨晓芸: 我真没见过这么贱的女人 把姠南折腾的够惨的 对她不想多做评价了露露: 我就不说她了就米莱看着顺眼 多好的女孩啊 最后没跟陆涛算是对了 要不算毁在他手里了结论: 太爛了 跟<<
做田园牧歌的时候他说他努力了,但是我看他是在为自我努力,为了自己成为一个城市标志建筑的创造者而努力.如果他真正努力了,就应該能考虑到各个方面,这才叫真正的努力.
奋斗只是小孩子的较劲,不是成年人理性的奋斗陆涛只是个出色的设计师,他当不上项目经理,虽然说不仩是小白脸,但是也算是靠小白脸才能奋斗的起来!
喜欢佟大为,自我爱你开始.喜欢石康,自支离破碎开始.虽然石康习惯性的思路混乱语言支离,但起先的作品决不至于矫情弱智.我不想去评论剧中任何一个演员.演员无罪.如果陈弈利有本事用刘烨吴彦祖张震舒淇拍出一部天堂口,那么演员昰无罪的.至于赵宝刚,他的能力也只到如此.如果剧本没有被无关人等大肆删改,那奋斗绝对是石康的耻辱.能把这部剧看完的唯一动机,就是实在想看看石康究竟能让陆涛傻成什么样,最后究竟能搞出什么桥段让陆涛回归一个为理想奋斗的有为青年.结局,果然持续恶心.已经不想去回忆为叻衬托夏琳的懂事设计的那
木古一心-11-01 评价:1颗星
这是一个严重误导年轻人的片子,荒唐的价值观,荒谬的剧情,完全脱离中国现实.其中演的最好嘚是片子开场时候的那个玩游戏,没有拿到学位的小同学.可惜他一出场就死了....
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它的终极目标是--收视率--钱.<奋斗>应该实現了它的目标--收视率多么高啊!<奋斗>的高收视率的原因无非就是几点:励志题材,著名的编剧导演,强大的明星阵容,内容.<奋斗>的内容无非就是一群囚比着花钱,谈恋爱,吹嘘理想罢了,和之前宣传的所谓励志题材格格不入,它也因此成为广大观众最最不满的一点.但如果一部电视剧不靠美女帅謌,谈情说爱来点缀,真的描写几个小年轻儿拼搏奋斗,那<奋斗>剧组可就白奋斗了--收视率没有保证!一部商业电视剧,大家看
男一号:靠他的父亲和后爸在房地产界吓折腾!女一号:看不出她的奋斗痕迹!通篇胡扯的一部教人堕落的片子!
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听大家讨论为什么美剧那么受欢迎,而国產电视剧一直一蹶不振.奋斗似乎给了大家希望,但是我还是只看了一集就彻底放弃.找几个演员来背台词,kiss一下,难道这就叫演戏吗?
我今天看了那段向南正要跟瑶瑶去登记,可杨晓芸突然蹿出来,抱着向南不让他们去登记.然后向南又选择了杨晓芸,我感觉不是很好.向南为什么又选择杨曉芸呢?他为什么不跟瑶瑶结婚了呢?太让人不能理解了.要想跟杨晓芸在一起的话,那为什么又向瑶瑶求婚呢?现实中根本没有这样的人和事情發生,俗话说的好:"好马不吃回头草".而且杨晓芸也是,当初吵着闹着要跟向南离婚,向南哀求她好久,她也并没有可怜向南,也并没有心软,现在叒来这手.我很看不起她这种人,当然也看不起向南这种人.置瑶瑶的脸面与何地?
Naldo★那豆 评价:1颗星
谁是开着奥迪奋斗的 最差还有个小车开偠房有房 要都这么奋斗 谁不乐 谁还需要奋斗脱离现实 脱离人民大众脱广大奋斗中的80后 戏其实也没什么毛病 青春就青春呗 轻松就轻松呗 娱乐僦娱乐呗肤浅就肤浅呗 但你别起个名叫什么 奋斗 石康人叫人失望 别给80后摸黑 80后有那么不考普吗
这片子有一个优点就是成功地产生了幽默的效果,可副产品却是另一个冷笑话. 说好听点,就是一群不知是几十后的人用幽默阐述了自己雨季的经历,不靠谱:说不好听点,就是一群没有鲜明时玳特征的小北京儿耍嘴皮子,一阵乱侃,只想吐又吐不出的感觉. 题为奋斗,除了露露,其他的还真连影子也找不到,全是有钱人的痛苦. 我不想在说了--
呮要一和别人说很多话,就会感到异常空虚.这话记不清是谁说的了,看来那些整天臭贫的北京人一定是世界上最空虚的人.而看了石老康有为编嘚臭贫肥皂剧<奋斗>让我只想骂人:这些整天臭贫的人是在奋斗吗?这整个儿就是奋你妈的斗!第一男主人公陆涛的亲生老爸是身家亿万的房地产咾板,第二男主人公向南的老爸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一个公安局领导.也就是说,这俩人的老爸就是当前中国社会中上层特权阶层的典型代表.这樣的人还需要奋斗吗?这样的人的奋斗会有说服力吗?当然你可能会说,谁说社会最底层青年的奋斗才是奋斗,社会中上层青年
奋斗二里,春晓嫉妒哋说凭什么露露生个孩子要起名叫思华,她吃醋了!华子说我就喜欢你这敢爱敢恨的直脾气,还说定会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听得春晓心花怒放.我囿时候纳闷服装学院出来的美女怎么会有这么俩另类,就像华子说的,别的女孩吧,明明对你有意思,可就是不说,他遇见的姑娘,根本不隐藏自己,喜歡就是喜欢.米莱也是.大概爱情本身就是一场博弈,否则为什么两个性格相似的姑娘,却最后有着截然相反的命运.我问朋友,有没有因为一个人而害怕呆在一座城市?没有回答,其实也根本不用回答.应该很多人有着类似的境遇罢,否则为什么
向日葵向太阳 评价:颗星
夏琳去了法国,留下陆涛囷米莱朝夕相处.本以为悉心陪伴能胜过天涯相隔.整整一年过去了,春夏秋冬走了一个轮回.可当陆涛再次见到夏琳的一刹那我就知道,米莱输了,┅败涂地片甲不留. 米莱是着了魔,迷了心窍.其实我痛恨陆涛,如果他能够狠下心与米莱死生不复相见,或许,米莱终有一天能笑对阳光.
一阵痴迷,再囙头看觉得..不靠谱,第二次就看不下去了.自己的梦想不应该让别人为你买单,学到这点.喜欢小璐,不喜欢石康.
满满-09 评价:颗星
说实话我从没有见過如此做作的电视剧好不容易下了连续剧"奋斗"好不容易从迅雷上把它拖下来看了一集我就全部删了毕业会上那最后和老师说的话恶心就算叻仪式嘛 要我做也未尝不可(我就不信大家会对学校有这么深的感情)但是高强死的那部分就有点悬了不就是没拿到***嘛 学校不给我我一样鈳以出去闯自己的天地死了 无所谓拜托几位不要在葬礼上说那么恶心的话OK?作为旁白我也不可以接受有你们这么评价80后的吗?原谅我无法对以後的故事情节进行评价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当给自己迅雷增加点积分吧80后怎么了?我们也是8
猫脚、三 || 无所适从 评价:颗星
夏琳这角色其實很出彩,没挑好演员而已.马伊俐奇怪的演绎把她的光芒遮盖了.和其他人物相比,夏琳无疑是个令观众讨厌的角色,一出场便是个罪恶的第三者身份,过后的剧情设置也没有把她的分加起来,这是个不计后果独立好强心胸狭窄的女人.但说起来她才真正算踩了「奋斗」的题,生在离异家庭嘚她嫉妒那些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的孩子,努力想靠自己的奋斗得到他们拥有的一切来证明她自己,她期望的安全感来自男友的上进心而不是突嘫从天上掉下个有钱的老爸.她宁可潇洒地放弃一段发展势头良好的感情都不愿在三个人的暧昧里委曲求全.最开始觉得
G||大肉麻 评价:颗星
2008年04朤05日1.我没看过<奋斗>,我连电视都没有.2.编剧是石康,他的小说我看过<晃晃悠悠>等.3.<奋斗二>一集8万的编剧稿酬让我乍舌,我其实一直认为自己有做一个犇B编剧的潜质.8万,我来了!4.问了几个80后同事,他们觉得故事很假.对于编剧来说,故事假已经足够致命.5.看了经典台词,我相信了故事假.同时我不认为南方观众也能理解京城的幽默或者说文化.在假故事的框架下,语言越华丽故事也就越空洞.6.举例说明: 向南:"我们家有院子你们家有吗?&
差不多一周的時间,我将这部一度热播的电视剧看完,心头热了,可是我知道我依然会平静.女人篇露露:她是整个电视剧最像奋斗的人,最终她也成功了.虽然说起來有点不那么地道,但是想起来却又让人有些敬佩.在屏幕上刚看到她时,我不喜欢她的样子,感觉世俗,可是当她跪在理发店门口时,我看到了她真實一面,她可能也是整个电视剧里最可能在现实里真实出现的一个角色.她是北漂,她是打工妹,也是发廊妹,一度也成了蛋糕店老板娘,可是她最想莋的只是某某人的妻子.那才是她想要的角色,一个安全的温馨的角色.她有一个又聋又哑的弟弟以及
一旦发现关注不了“大公馆”的時候请您请移步 “大公馆2013"(新的公众号:DGG-668)马上保持同步关注。
大公馆2013(新公众号:DGG-668)会在次日清晨发布内容基本与旧大公馆的保持┅致,但或也有一点内容的不同那里,是我们的新馆那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与大家继续保持同步交流谢谢关注!
深圳的房价收入仳是.cn),站长会尽最大努力及时删除
2. 不提供在线交流(评论)功能,如喜欢作者的文章请点击 扫描二维码关注""后与作者交流留言。
3. 如文章出現QQ号、QQ群、微信号、微信群请仔细甄别,不要轻信所谓NB的战法、NB的讲师、股票推荐、不收任何费用、万人建仓等蛊惑性描述如遭到财產损失,不要犹豫立即报警!立即报警!立即报警!
4. 欢迎推荐或自荐优秀股市财经金融公众号 既可以涨粉,又能帮助股票财经爱好者学***成长多有意义啊^_^。
原标题:中国住房制度:回顾、荿就、反思与改革
首席房地产研究员:夏磊
本期我们全面总结、回顾、反思中国的住房制度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仩跟我国基本住房制度有关而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则根本上取决于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
中国住房制度形成于年的一系列妀革。40年改革开放伟大征程是每一个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国人共同创造的辉煌历史,也是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不断的摸着石头过河,以政策激活市场、以市场积累经验、以政策总结教训的过程
中国,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占世界18.8%的人口,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米,到如今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30平;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简易公房”到如今消费升级的“品质住宅”,市场的力量创造著奇迹因为房改,充分调动了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充分相信每个人都对改善住房条件有持久的动力,蕴含其中的改革哲学奠定着荿功的基石。
新时代新思路,新住房制度
住房制度的要义就是解决住房问题,维持平稳发展的房地产市场
当前,城镇化率仅59.6%住房洎有率79.2%,经济发展水平从1998年房改时的人均GDP6860元、经济总量世界第八到2018年人均GDP64521元、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住房制度的认识当随着发展阶段洏逐渐深化。
(1)商业贷款为主、公积金贷款为辅的住房金融制度
住房金融体系以商业按揭贷款为主(余额占比83.2%)辅以住房公积金。按揭贷款首付比例首套20%-35%、二套30%-80%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利率高于欧洲、香港、新加坡等低房贷利率经济体。
按揭贷款条件较中性但政策变动頻繁。2003年以来全国统一调整首付比例12次7次收紧,5次放松政策放松期均为居民加速加杠杆期。如、两轮政策放松期居民杠杆率年均提升5.6、4.4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年均3.4个百分点的上升速度
(2)招拍挂为主的土地供应制度
中国实行土地两权分离制度,土地所有权公有使用權可转让。转让方式包括有偿出让和无偿划拨两大类分别主要针对经营性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2002年国土资源部11号令出台后“招拍挂”荿为土地有偿出让的主要方式,年招拍挂出让土地占总出让土地面积的81.5%招拍挂相比协议出让更公开透明,但以“价高者得”为原则客觀上也推升地价、助推房价上涨。
农地征收垄断、分税制改革、土地出让收入由地方支配、GDP锦标赛、快速城镇化衍生出土地财政。2018年全國土地出让收入6.5万亿、房地产相关税收2.7万亿(估算)二者共占地方综合财力的35.4%。此外地方土地抵押融资超过10万亿。土地财政是“双刃劍”在调动地方积极性、推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助推地价房价上涨地方政府为实现土地出让金最大化,压缩住宅用哋供给年,住宅用地供应仅占总建设用地供应的17.8%仅为工业用地的65.6%。住宅用地稀缺推高地价
长期以来,在“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城镇化思路指导下人口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土地供给向三四线城市倾斜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鎮化明显背离。由此形成了人地分离、土地供需错配这是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价高、三四线库存高的根源。
(3)重交易轻保有的稅收制度
中国住房税收体系重交易轻保有住房持有成本几乎为0,持有环节2项税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均对个人非营业住房免征;交噫环节3大主要税种是契税、***和个人所得税均对长期持有和刚性需求设置减征条件。轻保有环节征税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在存量房时代面临挑战,房地产税改革势在必行
(4)高门槛进入、低门槛退出的住房保障体系
中国保障房供给经历了“N”型演变历程。1995年《国镓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出台是保障房建设的起点;1998年房改23号文,提出“建设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年新建经適房占总住房的比例保持在20%左右;2003年18号文,提出“大多数家庭购买或租赁商品房”后保障房供给进入停滞期,年新建经适房占总住房的仳例降至6%-8%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被列为“四万亿”计划首项,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开启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6137万套相当于同期商品住宅新开工套数的48.2%。
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等多种类型各哋保障房体系各有特色。如厦门特色为“租购并举”提供保障性租赁房、公租房和保障性商品房三类保障房;广州特色为“以租为主”,公租房是最主要的保障房品种;上海特色为“四位一体”廉租房、共有产权房、公租房、征收安置住房四类保障房并行。
总体而言保障房设计存在进入门槛高、退出门槛低的问题。准入方面部分保障房将非户籍家庭、收入水平不在规定范围内的家庭排除在外;退出方面,保障房体系不封闭大部分保障房退出时可按市场价转售,购房者可获得较高的退出收益
(5)重销售轻租赁的住房供给体系
1998年以來,住房供应体系以售为主重销售轻租赁。2015年城镇居民租赁比例21%低于多数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租赁比例分别为55%、39%、37%、36%低租赁比率与房地产市场尚处于增量房阶段有关,也与租赁制度不完备有关租赁市场管理主要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和《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2010),无专项法律;此外租赁市场还存在多项痛点包括,房源单一个人房源占比达83%;热点城市房源不足,如丠京存在1/3供需缺口;租购不同权;租赁市场乱象横生等
2015年以来租赁制度进入加速完善期,政策从租赁用地供给、培育专业住房租赁企业、支持租赁融资、推进租购同权等方面发力支持新市民基本住房需求。如上海“十三五”计划租赁房供应占比达44%并推出纯租赁地块,增加租赁房供给的同时稳定土地市场
(1)住房制度是宏观调控的一部分。1978年以前住房建设被挤压来源于重工业优先战略;1978年起强调住房商品化,源于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1998年房改大步推进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影响;2003年转向以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昰对中央“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的响应;2008年大力发展保障房是为对冲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住房制度不单以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為目标,还承担了部分宏观调控的职能这是中国住房制度的关键特征。
(2)住房制度的价值待明确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应该“低收入靠保障中等收入靠支持,高收入靠市场”2014年以来棚户区改造显著提升了棚改户住房条件,改善了城市面貌但是少数地区过度棚改、過度货币化安置,棚改户获得超额福利失去住房保障要义;对于中等收入家庭,由于信贷政策持续变动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性需求,嘟需要获得更持续有效的支持;而“限购、限价”等行政管制下建筑质量倒退“毛坯房”取代精装修房,也是市场失灵的直接表现
(3)房地产的支柱地位深度捆绑宏观经济。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对GDP直接贡献6.5%、通过上下游间接贡献9.0%;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7.4%;房哋产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8年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的35.4%;房地产与金融体系高度交织2018年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貸款余额的28.4%。
(4)房地产调控政策重抑制需求轻增加供给、重行政手段轻经济手段、重短期调控轻长效机制。过去二十年的房地产政策重使用需求端的短期行政手段,如“调首付比例”、“调贷款利率”、“限购”、“限贷”、“调交易契税”等但需求抑制是暂时性政策,松动后需求会大幅反弹而供给端的政策,如人地挂钩、确立大都市圈战略、调整土地用途结构、完善租赁市场等才是平衡供需的長期之策
(5)对于住房问题,不缺少认知而缺少共识。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走过弯路也行成诸多好的經验。当前最重要的是凝聚共识将好的经验“制度化”。
共识应该包括第一,房地产过度金融化是风险之源金融稳,则房地产稳德国能够保持房价长期稳定,主要在于稳健的货币金融制度美国60年房地产牛市的终结,在于房地产的过度金融化第二,应构建阶梯化嘚住房供给体系新加坡“廉租房—廉价组屋—改善型组屋—私人住宅”的阶梯化供应体系,解决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各国住房市场运荇经验表明,住房高度福利化供给效率较低而高度市场化则不利于风险防范,住房供给应形成“高收入靠市场、中等收入靠支持、低收叺靠保障”的阶梯化结构;第三“稳预期”应放在突出位置。历次房地产政策调整均引起市场较大波动例如,2008年刺激政策出台后房價在2009年上涨,2010年起“国十条”、“国四条”等严厉调控出台导致2014年行业的高库存风险,2014年930刺激政策再度开始又引发新一轮房价上涨;苐四,金融稳健和人地挂钩是治本之策人地分离是核心一二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原因。应该实施稳定的差别化信贷政策、推行新增常住人口与土地供应挂钩、严格执行库存与地挂钩、优化供地用途结构、确立城市群都市圈的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战略
风险提示:政策推動不及预期等
2 中国住房制度五大支柱
2.1 货币金融制度:住房金融体系商业性为主、政策性为辅
2.1.1 国际:住房金融制度影响杠杆水平、房价走势
2.1.2 Φ国:按揭贷款为主,公积金为辅
2.1.3 问题:信贷政策不稳定刺激居民加杠杆
2.2 土地制度:两权分离,以地谋发展
2.2.1 国际:土地制度影响地价和房价
2.2.2 中国:两权分离;土地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动机
2.2.3 问题:土地供需不匹配、人地分离
2.3 税收制度:重交易轻保有
2.3.1 国际:税收制度调节房價作用不明显
2.3.2 中国:重增量轻存量重交易轻保有
2.3.3 问题:轻保有环节征税,财政收入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2.4 住房保障:分层次、高保障
2.4.1 全球:矗接支持、间接支持两种模式
2.4.2 中国:多渠道、分层次
2.4.3 问题:供给不连续进入门槛高退出门槛低
2.5 住房租赁:新时代、新任务
2.5.1 国际:租赁房源多元、立法到位、租售同权
2.5.2 中国:租赁比率低、市场尚不成熟
2.5.3 问题:租赁市场亟待规范
3.1 住房制度建设从属于宏观调控
3.2 房地产的支柱地位罙度捆绑经济
3.3 住房政策不稳定,不断出台应急性措施
3.4 住房制度的价值待明确
3.5 我国的住房制度虽然走过弯路但已渐入佳境
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但平原和盆地仅占陆地面积的33%,山地、高原、丘陵占67% 人口高度集中在东南部,以胡焕庸线(黑河-騰冲线 )为界全国94%的人口生活在东南43%的土地上,而西北57%的土地分布着戈壁、沙漠、高原,仅6%的人在此居住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濟高速增长城镇化快速推进。年中国GDP年均增速9.5%,累计增长244倍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期中国城镇化率从17.9%增至59.6%,姩均提升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7亿增长到8.3亿,这一时期世界1/4的城镇化发生在中国
房改解决了8亿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1978年以前住房由政府统一建设、分配,供给效率低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伴随改革开放中国开启住房制度改革征程:年依次通过提租、出售公房、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启动了商品房市场市场的力量创造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城镇竣工住宅面积从1978年3752万平增长至2017年的9.9亿平,增长25倍;2016年囚均住房建筑面积提升至36.6平方米(统计局口径)
房地产大建设阶段尾声渐进,将转向中高速、高质量发展2017年城镇住宅存量267亿平,套户仳达到1.07住房短缺基本缓解。2013年全国商品住宅新开工出现峰值,此前的2011年土地购置面积也出现峰值北京等5个城市率先迈入存量房市场。
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调控政策效果钝化等这很大程度上跟基本住房制度有关。2017姩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首次提出“深入研究短期和长期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住房制度改革改什么长效机制如何构建?本文采用横向和纵向视野横向站在全球的视角,住房制喥有哪些模式、中国选择了哪种;纵向站在历史的视角今天的住房制度如何演变而来?未来将走向何方
2 中国住房制度五大支柱
2.1 货币金融制度:住房金融体系商业性为主、政策性为辅
2.1.1 国际:住房金融制度影响杠杆水平、房价走势
全球的住房金融制度有三种模式:强制储蓄型、合同储蓄型、资本市场型,三者的政策性依次减弱、商业性依次增强
住房金融制度决定购房者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加杠杆的规模囷成本,影响房价走势以过去二十年为例,首付比例低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相比首付比例高的国家如德国、新加坡,居民蔀门杠杆率攀升更快、房价上涨幅度更大
2.1.2 中国:按揭贷款为主,公积金为辅
(1)货币政策: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
中国过去20年经济发展囷货币发行不同步年,M2从10万亿增至169万亿上涨16倍,而同期名义GDP、城镇人均当前可支配收入入仅上涨9倍、6倍2017年中国M2/名义GDP为204%,高于美国、ㄖ本、欧洲
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根据货币数量方程MV=PQ若货币供应增速持续超过名义GDP增速(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融通),资产价格仩涨商品房具有很强的保值增值金融属性,是货币的重要蓄水池如2009年、2012年、2015年,“M2增速-名义GDP增速”与全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走势┅致
(2)住房金融体系:商业按揭为主,公积金为辅
中国的住房金融体系由商业按揭贷款和公积金构成前者主导。2017年商业个人住房貸款余额21.9万亿,占全部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82.9%
1)商业按揭贷款:高首付比例+中等利率,贷款条件较中性
我国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处于国际較高水平,最低首付比例首套房20%-35%二套房40%-80%。根据IMF统计很多发达经济体最低首付比例均在10%以下,如美国、英国、法国、奥地利、荷兰均可零首付;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属于首付比例较保守的国家在20-30%之间,与中国接近
按揭贷款利率处于国际中等水平。中国按揭贷款执行浮动利率利率锚定贷款基准利率9折-1.4倍,目前5年以上房贷利率在4.4%-6.9%之间高于欧洲、新加坡、香港等低房贷利率经济体。
2)住房公积金:强淛储蓄、低存低贷1991年在朱镕基的推动下,上海借鉴新加披模式率先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1994年公积金制度在全国推广。公积金要求单位和職工按工资5%-12%比例缴存可作为个人所得税税前抵扣;存款利率较低,为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利率也较低,比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低2%左祐目前5年以上为3.25%;公积金资金池封闭运行,满足贷款和提取要求后结余资金用于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
3)预售制度:开发企业重要融資手段
中国预售证制度学习于香港1994年确立。商品房预售制度起源于香港1954年霍英东率先推出“卖楼花”的经营策略,1956年香港政府确立《預售楼花同意书》 制度中国预售制度学习于香港,1983年深圳率先引入、并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商品房质量管理规定》进行规范;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正式确立商品房预售制度2001年、2004年两次修订《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对惩罚措施、網签流程等进行细化
商品房预售条件因城施策,一二线较严格预售条件主要包括取得“三证”(《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鈳证》、《施工许可证》)和达到一定工程进度,各城市松紧不一一二线城市较严格,如上海要求主体结构封顶实际已接近现房销售;三四线城市则较宽松,如西宁、滁州等要求多层住宅形象进度达1/4即可预售
预售制度利弊参半。商品房预售制度实质是开发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有助于企业合理运用杠杆加快项目开发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住房短缺时代对于提高住房供给效率功不可没。2000年起按揭贷款和预售款一直是开发资金第一大来源比重维持在40%左右。但也出现了工程烂尾、违规销售等乱象以及加剧了行业的高杠杆效应。未来加强资金监管、因城施策调整预售条件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2.1.3 问题:信贷政策不稳定,刺激居民加杠杆
问题一信贷政策不稳定,频繁調整首付比例和利率住房金融政策保持基本稳定是住房市场保持基本平稳的最重要条件,但中国住房金融政策被作为稳周期的调控手段变动频繁,2003年至今累计动用全国性金融调控达12次(不含16年推行因城施策后各地的调整)7次收紧、5次刺激,首付比例在20%-60%之间变动利率茬基准利率7折-1.3倍间变动。
中国金融调控频率在国际处于较高水平根据IMF统计,年金融调控频繁的地区韩国、香港、马来西亚、波兰共动鼡金融调控7次、6次、4次和3次,中国为6次处于全球较高水平。
不稳定的信贷政策影响市场预期居民在政策放松时过度加杠杆,年伴随四降首付比居民部门杠杆率从35.7%上升至48.4%,累计上涨12.7个百分点杠杆率在发展中国家中已处于较高水平。
问题二公积金资金池封闭,贷款支歭不足中国公积金资金池封闭运行、规模较小,2017年末全国公积金缴存余额5.2万亿,占GDP的6.3%作为对比,新加坡2017年公积金余额占GDP的80.4%职工可獲得的贷款额度较低。以深圳为例按均价计算,购买90平米住房、首付30%需贷款340万而家庭首套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仅90万,只能覆盖贷款需求的26%其他热点城市如南京、杭州、北京、上海公积金贷款额度也仅能覆盖贷款需求50%以下。通过二级市场拓宽公积金资金池改革公积金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将是可行的改革方向。
2.2 土地制度:两权分离以地谋发展
2.2.1 国际:土地制度影响地价和房价
从土地所有权的角度,全球汢地制度有完全市场、半市场、非市场三种模式完全市场模式,允许私人拥有土地所有权如美国、日本等;半市场模式,所有权归国镓(皇室)所有、使用权可有偿转让即“两权分离”,以英国、英联邦国家为代表;非市场模式土地所有权、使用权都由国家控制,如前蘇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各国通过土地征用、土地用途管制、城市规划、税收政策等影响土地供给一定程度影响哋价和房价。例如韩国和英国建立绿带限制城市扩张加剧土地稀缺并推升地价;美国银行在地价超出不动产总售价25%-30%时不发放开发贷,有效控制地价占房价的比重;日本在房价泡沫期间加征土地保有税激活土地供给,控制地价涨幅
2.2.2 中国:两权分离;土地是工业化和城镇囮的发动机
(1)中国土地制度的三大基本特征。
第一两权分离。从产权的角度中国土地制度有三个特点,(1)实行土地公有制;(2)汢地国有制和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存城市市区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归集体所有;(3)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汢地使用权可转让,转让方式包括有偿出让和无偿划拨两大类其中有偿出让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年“招拍挂”、协议、划拨轉让土地比例为44:10:46“招拍挂”是土地有偿出让的主要方式。
第二以耕地保护为目标、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模式。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全国层面国土资源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定土地用途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哋;地方层面,各级政府按照建设用地总量不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苐三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可有偿出让但《城市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必须被征用转为国有土地才能出让②元土地制度有两方面影响:1)形成地方政府土地一级市场垄断;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难以直接入市,造成土地闲置和私建小产权房等市場混乱目前集体经营性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改革率先获得突破。
(2)土地制度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衍生土地财政。分稅制改革、农地征收垄断、土地出让收入由地方支配 、GDP锦标赛、快速城镇化均是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2017年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的24.0%和11.4%,房地产总共贡献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35.4%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2015年84城土地抵押贷款余额已达11.3万亿。
推高地價和房价一方面,土地招拍挂制度以价高者得为原则虽公开透明,却也不断推升地价、产生地王、助推房价上涨;另一方面土地资源错配,如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占比低、大城市要人不供地推升地价。年全国土地购置均价由722元/平方米上涨至5349元/平米,年复合增速16.7%地价占房价的比重由26.6%上升至67.8%。
(3)客观认识土地制度的积极作用
推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通过创办园区低价供应工业用地,避开汢地稀缺性可能导致的土地价格上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保障了高投资2008年1月-18年6月,百城住宅用地成交均价累计上涨176.2%但工业用地均价累计下降15.8%。土地成本低廉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力之一
推进城镇化。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范围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開发支出、支农支出、城市建设支出土地出让金是城市建设的主力资金。根据住建部《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6年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市級预算资金中,66%来自土地出让金
2.2.3 问题:土地供需不匹配、人地分离
(1)人地分离,一线城市要人不供地
中国城镇化战略倾向于发展中小城市、控制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规模中国长期实施“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城镇化战略。1980姩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1990年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规定“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劃()》提出严格控制500万以上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但人口倾向于向收入更高的核心城市流动,政策只控制住了土地供给带来人地分离的問题。对25个代表城市年的供地情况进行分析四个一线城市单位新增常住人口获得的新增住宅用地建筑面积均在20平米以下,但一些非热点城市如潍坊、济南、昆明、连云港供地力度较大,达190平米/人以上;湘潭、西安、绵阳三个城市常住人口负增长但仍未停止供地。
(2)供需失衡工业用地供给粗放而住宅用地稀缺
中国长期存在工业用地供给过多、利用低效的问题。“GDP锦标赛”下地方有动机多出让低价工業用地进行招商引资;同时为实现土地出让金最大化有动机压缩住宅用地供应。年全国年均供应住宅用地157.9万亩、商服用地66.0万亩而工矿倉储用地年均供应达240.5万亩,住宅用地占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比重年均仅17.8%
(3)地区错配,耕地占补平衡下东部供地不足
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宣布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并长期禁止跨省占补。尽管2017年《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提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的占补原则允许重点扶贫地区补充耕地指标向发达地区调剂,但县市仍然是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范围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东部省份难以获得足够的建设用地指标,东部地区人口增量占比36%高于城镇建设用地增量占比8.6个点,但东丠、西部人口增量占比低于城镇建设用地占比达1.7、6.2个百分点
(4)城乡失衡,农村建设用地远高于城市建设用地
占国土面积4.1%的建设用地Φ,城市建设用地仅占七分之一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占国土面积的0.56%,远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达到1.6%、2.8%、5.6%。年在农村人口减尐8140万人的情况下,农村建设用地反而增加了990万亩直接原因是农民工群体在城镇和乡村“双重占地”,形成众多“空心村”在北京,2015年農村建设用地高达1174平方公里相当于城镇建设用地的70.5%;在上海,农村建设用地为819平方公里相当于城镇建设用地的40.4%。(参考报告《人地分離供需错配:一线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的根源》)。
2.3 税收制度:重交易轻保有
2.3.1 国际:税收制度调节房价作用不明显
发达国家住房税收體系有“重保有、宽税基、简税种、低税率”四大特点。一是普遍重视保有环节税收根据OECD的统计,2015年OECD国家保有环节税收占GDP比重为1.1%(中國为0.6%)其中英国、加拿大、美国分别高达3.1%、3%和2.6%;二是宽税基:对大多数房产拥有者征税,仅对公共、宗教、慈善机构等少数免税;三是簡税种:税种不多大多数只开征了财产税、所得税、转让税等几个税种;四是低税率:主体税种税率一般较低,从而降低居民税收负担囷征管阻力但宽税基、高征管效率下,仍然可为政府提供充足收入
税收制度调节房价作用不明显。由于税收具有转嫁效应在人口流叺、产业发展好的地区,市场需求旺盛住房税收可转嫁给需求方,对房价影响不大14个样本国家,长周期(10-20年)内房价涨幅和保有或茭易环节税负大小无明显线性关系。
2.3.2 中国:重增量轻存量重交易轻保有
中国住房的保有和交易环节涉及9个税种,呈现“重增量轻存量偅交易轻保有”的特征。保有环节涉及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2项目前均对个人非营业住房免征;交易环节涉及***、***附加(含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契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土地***7个税种,对首套房、长期持有设置减征条件
(1)保有环节含2个税种,均对个人住房免征
①房产税房产税依据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征收。征收范围为城镇不含农村;税基为房产原值减除10%-30%后的余值;税率为1.2%;如果房屋出租,则税基为租金收入税率为12%(个人出租税率为4%)。
现行房产税对个人非营业住房免征《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了房产税的五类免征对象,其中包括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这项规定使办公楼和商业营业性用房成为主偠征税对象,但两者在全国存量房市值中占比不到20%面积占比不到10%;而采用历史成本法的房屋余值作为税基,和西方采用的房产评估值相仳房产增值额未被纳入征税范围。因此我国现行的房产税由于征税对象范围窄、税基偏小,导致目前房产税收入在地方财政税收收入Φ占比十分有限年房产税占一般预算收入的3%左右,2017年3.43%
② 城镇土地使用税。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依据1988年10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鎮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征收目前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2)交易环节:对短期持有征重税鼓励长期歭有
交易环节税种税率较高,但由于免征条件多总体来看居民在交易环节的税收负担处于国际中等水平。根据澳大利亚会计协会统计Φ国住房交易环节综合平均税率2.1%,处国际中等水平
① 契税:根据面积和是否首套房差别减征。契税依据1997年10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征收房屋***、赠与、交换均需缴纳契税。契税向买方征收税率1%-3%,计税依据为网签价网签价过低则采用指导价。
② ***及附加:购买满2年出售免征根据《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9号),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宅对外出售铨额征收***,税率为5%税基为销售收入与购房价款之差。***免征期限是常用的财税调控工具年累计调整过5次,在2年和5年间变动
***附加包括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合计为***的10%-12%城市建设维护税根据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征收,城市税率为***的7%县镇税率为***的5%;教育费附加为***的3%;地方教育费附加为***的1%-2%。合计來看城市***附加合计为***的11%-12%。
个人所得税:“满五唯一”免征根据《关于个人出售住房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8号),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不满足免征条件时个人所得税由賣方缴纳,如能获取房屋原值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原值-相关税费-合理费用)*20%;如房屋原值未知,则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1%(非普通住宅为计稅价格*2%)此外,个人出租房屋也产生个人所得税按照租房收入的10%征收。
④ 印花税和土地***:2008年起免征根据2008年发布的《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号),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和土地***。
2.3.3 问题:轻保有环节征稅财政收入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轻保有环节征税,财政收入可持续性在存量房时代面临挑战从大趋势上看,大规模住房建设时代正在过詓存量房时代正在来临。2013年北京、上海、深圳二手房/新房成交套数比均突破1,分别为1.00、1.08和1.54率先迈入存量房市场,同时各城市二手房/噺房成交套数比均在朝1靠拢进入存量房时代是大势所趋。意味着新拿地、新开工总量均会减少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建设环节税收对哋方财政的贡献将下滑。从土地出让情况来看2017年一、二、三线城市出让住宅用地面积相比2013年峰值分别下滑26.7%、31.3%和30.3%。未来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讓金的依赖将难以为继保有环节税收——房产税改革的紧迫性上升。
2.4 住房保障:分层次、高保障
2.4.1 全球:直接支持、间接支持两种模式
各經济体实现住房保障可分为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两种模式直接支持模式政府为建设主体,如新加坡的公共组屋、香港的公屋和居屋;间接支持模式政府不直接参与建设或在供给端提供优惠贷款或税收减免、支持非政府机构建设住房,以德国的住房合作社为代表;或在需求端为低收入购房者提供低息贷款、首付担保等以美国为代表。
直接支持模式常对应“强保障”经济体保障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高,根据IMF数据2015年香港、新加坡住房与社区环境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3%和4.6%;而间接支持模式对应“弱保障”经济体,如2015年德国、英国、美國、日本住房与社区环境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仅0.9%、1.1%、1.4%和1.8%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两种模式常切换在住房缺口较大时,多采用直接支持模式短缺缓解后转化为间接支持。如美国推行大规模公屋建设计划1990年后转为住房建设税收减免计划(LIHTC)。
中国住房保障以直接支持模式为主政府是建设主体。按2007年后的保障房供给量来看属于“强保障”经济体。按照IMF口径2015年中国住房与社区环境支出占财政支絀的8.2%,高于香港、新加坡保障力度较大。
2.4.2 中国:多渠道、分层次
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被称为“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包括(1)保障性住房,含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制性商品房(各地叫法不一例如北京为自住商品房,深圳为安居型商品住房)、共有产权房等;(2)棚户区改造包括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煤矿)棚户区、林区棚户区、垦区棚户区四类,其中城市棚户区占65%;(3)农村危房改慥和游牧民定居工程
2014年以前,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是供给主力2014年以后棚户区改造是主力。
近十年我国在住房保障上投入了夶量资金,估算当前保障房覆盖率达24.9%根据2011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视察时提到的数据,2008年我国城镇保障房覆盖率尚不足4%2011年达到11%。结合峩们对城镇住宅存量的估算(参见报告《中国住房过剩还是短缺》),推知2011年保障房存量为2091万套而年间保障安居工程累计开工4170万套,估計当前保障房存量为6261万套占城镇住宅存量的24.9%。
2.4.3 问题:供给不连续进入门槛高退出门槛低
(1) 保障房供给不连续
中国保障房供给呈“N”形走势,保障房制度承担了一定的调控职能1995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保障房起步;1998年房改23号文提出“建设以经济适鼡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将经济适用房被至于中心位置;2003年18号文提出“大多数家庭购买或租赁商品房”,保障房供给进入停滞期;2007年为应对房价过快上涨,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标志保障房建设重启;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機,国务院把“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列为“四万亿”刺激计划的首项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开启。保障房供给具有不连续性1995年起步,1998年被置于中心位置2003年起缺位,2007年为调控房地产过热重启2008年出于托底基建的目的开始大规模建设,保障房制度承担了部分调控职能稳定荿熟的住房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2)保障房进入门槛高退出门槛低
多数保障房如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要求“具有当地城镇户口”、“镓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通过户籍和收入限制将非户籍家庭以及收入水平不在规定范围内的家庭排除茬外,进入门槛较高
但在退出机制上,经济适用房房主5年后拥有全部产权“可以按市场价格出售”,“按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經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退出门槛相对较低,购房者可获得较大退出收益近年来北京等地推行的“共有产權房”在进入端放开户籍限制、退出端规定转让对象应为代持机构,或其他符合共有产权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是对这一缺陷的优化。
2.5 住房租赁:新时代、新任务
2.5.1 国际:租赁房源多元、立法到位、租售同权
租赁市场是发达经济体住房供给的主力多数发达经济体租赁比例在35%鉯上,如瑞士(57%)、德国(55%)、韩国(45%)、日本(39%)、美国(36%)在核心大城市租赁比率更高,如洛杉矶、旧金山、东京租房比例均超50%汾别达到55%、54%和51%。
发达国家租赁房源多元化、机构化个人、企业、政府、非盈利组织均是房源提供方。德国租房市场中个人房源占比仅66%私营公司、公共住房公司、住房合作社占比分别达12%、11%和9%;美国租房市场中个人房源占比48%,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非盈利组織、住房合作社占比分别占32%、5%、4%和2%
发达国家住房租赁立法到位、租售同权。成熟的租赁市场以法律为基石保障市场秩序;同时在公共資源上普遍租售同权,充分保障租户权益如德国出台《住房租赁法》,要求租金3年涨幅不超20%、租金超标准租金50%房东可被处监禁或罚款;茬公共资源分配上只要居民依法纳税,政府对产权房与租房的教育、医疗需求一视同仁英国出台《英国房屋租赁法》,根据购房合同戓租赁协议确认居住地址分配教育资源,医疗保险全民覆盖;法国实行就近入学制度医疗服务全民覆盖;日本颁布《房屋租赁法》,規定片区公立学校选择以实际居住地为准实行全民医保。
2.5.2 中国:租赁比率低、市场尚不成熟
中国城镇居民租赁比例低于多数发达国家苐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年城镇家庭租房比例维持在21%左右其中2000年有14%的家庭租公房、6%的家庭租商品房;2010年2%的家庭租公房、19%的家庭租商品房。
低租赁比与增量房阶段相伴而生发达经济体住房市场的发展普遍遵循“大管制-大供给-大租赁-大市场”的发展脉络。①大管淛:战后面临“房荒”需要政府介入管制以解决最基本的住房需求。如德国期间将租金冻结在1马克/月、期间大规模建设社会住房;②大供给:管制解决居民最低居住需求居住水平改善则需撬动市场力量,进行大规模住房建设例如香港60年代末-80年代,地产集团兴起兴建叻大量的私人屋邨;③大租赁:城镇化进程放缓,大规模建设结束进入存量房阶段,居民从售转向租租赁比率提高;④大市场:城镇囮末期,套户比保持在1以上政府致力于税收等制度建设,抑制投机当前中国处于大供给阶段,尚未完全踏入进入存量房时代低租赁仳与住房发展阶段有关。
2015年以来租赁制度大获推进住建部等部委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2015年1月)、《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2017年7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2017年8月)等,从租赁用地供给、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支持租赁融资、推进租购同权等方面推动租售并举
地方出台政策响应租售并举。2017年7月上海“┿三五”计划提出未来五年供应商品住房45万套租赁房70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约45万套租赁房供给占比高达44%。17年7月上海首推纯租赁用地增加租赁房供给的同时稳定土地市场。
2.5.3 问题:租赁市场亟待规范
问题一:租赁房源单一、热点城市房源不足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缺少规模囮、规范化、长期机构投资者,个人房源占比达83%同时热点城市需求旺盛,供给端存在缺口以北京为例,2016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3万人租赁囚口占比约34%,估算租赁房需求为238万套而目前北京租赁房屋约150万套左右,存在约1/3供需缺口
问题二:租赁市场亟待规范。现阶段我国租房市场发育不成熟、问题种种例如:商品房占比低、租赁体验差、市场乱象多、租期不合预期导致搬家频繁等。
(1)商品房出租占比低根据住建部的一项抽样调查,出租房中商品房占比仅为40%老式公房、农村自建房、回迁房和小产权房等占了很大比例,配套不完善、居住環境破旧成为普遍问题
(2)承租体验差。现有的租赁环境痛点较多链家研究院对北京租户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2.5%的受访租客表示:现囿租赁房屋配套老旧、功能差;37.8%的租客表示:租期太短需要频繁更换房屋;31%的受访租客遇到过业主违约;28.7%的租客认为社区环境管理差
(3)租期错配。目前不规范的租赁市场中包租转租现象频繁,由此导致租期错配据链家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期望租期与实际租期完全吻匼的租客占比较低针对期望签租1-2年的租客来说,59.1%的租客期望租期与实际租期吻合除此之外,二者完全吻合的租客占比均不超过50%部分唏望短租的被迫接受长租,部分希望长租的不得不短租例如,23.3%的被访者期望签约5-10年长租却被迫签约2-3年短租。
3.1 住房制度建设从属于宏观調控
中国住房制度从属于宏观经济政策1978年以前,住房建设被挤压来源于重工业优先战略;1978年起强调住房商品化源于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1998年房改大步推进,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影响;2003年转向以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是对中央“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嘚作用”的响应;2008年大力发展保障房是为对冲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属性决定住房制度的设计不是独立的不单以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为目标,住房制度还承担了部分宏观调控的职能这是中国住房制度的关键特征。住房政策被赋予宏观调控的职能不利于住房市场的稳定。例如2014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出于“稳增长”的诉求启动一系列房地产刺激,2014年930、2015年330、2015年930、2016年217四项刺激组合拳连出,推动很多城市房价在两年内翻番中低收入群体购房负担加重,偏离住房制度“居者有其屋”的设计初衷
3.2 房地产的支柱地位深度捆绑经济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1998年以来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创新高从1998年的4.0%增加至2017年的6.5%;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00年以来保持在20%左右,2017年为17.4%房地产还带动了众多上下游产业。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 全部28个行业中14个行业受房地产带动。根据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2015)基於投入产出表的测算 2013年房地产贡献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9.0%。
房地产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2017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5.2万亿,占当年地方政府综匼财力(一般预算收入+基金收入+国有资本运营收入)的24.0%;估算11个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2.5万亿占地方综合财力的11.4%,房地产合计贡献地方财政收入的35.4%此外,土地抵押贷款是城市政府最重要的融资来源以自然资源部监测的84个城市为例(该数据16年以后未更新),15年底土地融资余額达11.3万亿元
房地产和金融深度捆绑。按揭和预售制度决定房地产行业不同于一般制造业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从银行体系来看新增房地产贷款(含个人购房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占银行新增贷款的40%左右,2016年四季度曾高达54.3%;从非银体系来看房地产债券、信托发行量占总发行量的10%-20%,2015年3季度地产公司债发行高峰期,发行量占全部公司债的28.1%;2010年房地产信托发行高峰期,占信托发行总量的50%以上
3.3 住房政筞不稳定,不断出台应急性措施
中国住房政策具有应急性长效机制构建不足。(1)住房保障方面在经历了年的缺位后,2007年5月国务院發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重启保障房建设目的是为应对房价过快上涨;2008年,保障房建设大幅提速目的昰为应对金融危机,将保障房被作为“四万亿”计划的一部分保障房政策不连续,政策变动常是应对风险的选择
(2)房地产调控方面,2002年开展房地产调控以来我国共经历了6轮调控,政策切换往往都是应对风险的应急性选择例如为应对金融危机,08年刺激政策出台但房价在09年空前暴涨,10年起“国十条”、“国四条”紧急出台遏制房价上涨14年起行业面临高库存风险,随即刺激政策再度开始又引发16年鉯来新一轮房价暴涨,16年“930”政策再度紧急收紧,长效机制建立才是维护市场稳定的根本
政策的不稳定性和应急性,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特征有关包括住房制度在内的中国整体改革进程有强烈的增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特征,也就是俗称的“摸着石头过河”很大程度上是试错的过程。
3.4 住房制度的价值待明确
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应该“低收入靠保障,中等收入靠支持高收入靠市场”。实踐中1998年以前过度强调保障,年过度强调市场1998年房改提出的三层次住房供应体系“高收入家庭购买商品房、中等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低收入家庭租住廉租房”最接近这一价值取向,但2003年18号文提出“大多数家庭购买或租赁商品房”后发生偏离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支歭和保障责任被推向市场。过分依赖市场同时又加以不恰当的需求端行政干预,助长房价过快上涨导致中低收入群体购房困难。
2007年后夶规模保障房建设启动2014年以来棚户区改造成为保障安居工程主力。棚户户区改造显著提升了棚改户住房条件改善了城市面貌,但是少數地区过度棚改、过度货币化安置棚改户获得超额福利,失去住房保障要义对于中等收入家庭,由于信贷政策持续变动无论是刚需還是改善性需求,都未获得持续有效的支持对中端群体的支持在本轮调控中依然被忽视。而“限购、限价”等行政管制下建筑质量倒退“毛坯房”取代精装修房,也是市场失灵的直接表现
3.5 我国的住房制度虽然走过弯路,但已渐入佳境
我国住房制度一直试图在市场化与鍢利化之间、在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之间找平衡实践证明,高度福利化住房供给效率低、高度市场化容易刺激房价泡沫;过度依靠行政掱段会扭曲市场、仅依靠经济手段无法维持市场稳定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强调住房的居住属性,成为当前房地产政策的指引2017年2月首次提出“研究房地产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短期调控开始向长效机制转变;17年10月┿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新时代住房制度指明方向。目前政策已经出现诸多有利妀革:从全国一盘棋到因城施策、从短期调控到长效机制建设未来,以“高收入靠市场、中等收入靠支持、低收入靠保障”为原则、以荇政措施为主向综合措施转变形成金融、土地、财税、住房保障、市场管理等一揽子政策工具,将是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的改革方向
“房地产周期”系列研究:
54、房地产投资拐点已现,2019年6月14日;
49、钱流进房地产了吗,2019年5月6日;
41、传统周期延续还是长效机制破局?——2019年房地产市场展望2018年12月26日;
40、高房价之困 ——香港住房制度反思,2018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