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职位,几千人应聘,这个职业一度被网友称为“中国最舒服的工作”
“我在酒店”——自从去年3月开始从事新的职业之后,这便成了庄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她所从事的工作——酒店试睡员,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是旅游业界的一大新鲜事儿。 酒店试睡员,顾名思义,就是试住酒店,体验酒店的价格、服务、环境等多个方面,在调查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成报告,并交由公司在网上发布,提供给网友作为出行参考,每月最高可获取万元薪酬。这一由旅游网站去哪儿网提供的职位,一度被网友称为“中国最舒服的工作”。因此,自2009年底招募试睡员活动开始以来,每一批都能收到几千份应聘简历,求职者涵盖酒店工作人员、导游、自由职业者等各行各业。 “事实上,我们的工作与大家想象中的不完全一样。在酒店入住期间,观察每一个细节,包括床垫软硬、空调冷暖、网速快慢、下水道是否畅通、淋浴水流是否合适等,用相机或DV记录下真实情况,并在体验完之后48小时内完成尽可能详细的体验报告。”与庄菁一同成为首批酒店试睡员的张与墨说,这其实是一份需要高度耐心与责任心的工作,“对酒店作出点评只是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 “整个试住过程都是以暗访的形式进行,以免酒店对我们‘特殊照顾’。”张与墨说,在应聘试睡员时,他们使用的都不是真名,正是为了避免在以后的试住过程中被酒店方认出。为了尽量客观公正地对酒店作出评述,张与墨与她的同事总是尽量用最少的词汇表达出最多的信息量,并少用带有感***彩的词汇。“一直以来,《孤独星球》就是这么做的。”张与墨提到的这本书,风靡全球,被称为“背包客的圣经”。 酒店点评系统的先锋 2006年年初,英国经济连锁型酒店Travelodge招聘睡眠顾问,负责测试自己公司各酒店房间的舒适度。“这成为我们推出‘酒店试睡员’项目的灵感来源。”去哪儿网副总裁张泽说。据介绍,过去,品牌酒店也会经常委托协会、专业人士或者评估公司对自己的酒店进行暗访,以此监督品牌质量。如今,酒店试睡员的出现,将过去评价结果“只限内部知晓”,转变为“公之于众”。“在这背后,是从被动消费到品质消费的酒店消费理念的转变。”去哪儿网副总裁戴政称。 据去哪儿网公关经理陈艳艳介绍,到目前为止,已有3批共7名酒店试睡员产生。“他们成为了我们酒店点评系统的先锋。”戴政这样表达他们举办该活动的初衷:“酒店试睡员们对酒店的点评,不仅能为游客出行提供入住指南,对中国酒店行业而言,也能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 点评公正性如何保证 酒店试睡员的诞生,吸引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酒店业界的普遍关注。引入这样的用户评价机制是否合理,各方褒贬不一。部分业者甚至担忧,这样的选拔会否成为一场秀,仅靠几名试睡员能否形成一个强大的评论系统,成为酒店品质的“试金石”。此外,评论机制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尤其是虚假点评,或是来自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都会给用户带来误导。对此,专家指出,必须构建一个专业的点评模式,这样,酒店试睡员作为消费者与酒店之外的第三方,既对自己的职业素质负责,也对雇佣方负责,才能保证点评的公正性、客观性。 也有许多酒店经营者对试睡员的出现表示欢迎。“酒店试睡员可以在消费者和酒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锦江之星市场总监陈文哲认为,他们的深入点评对高品质酒店而言,将起到提升其品牌知名度的作用。 2010版饭店星级标准发布时,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副司长刘士军曾指出,星级标准更多地从硬件设施上对酒店作出评定,而服务态度、细节设施等软指标的界定还是难题。中国饭店协会会长助理张明厚表示,目前《饭店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国家标准正在起草。消费者对酒店消费细节的及时反馈、酒店内部的软***务等很难通过硬性框架进行约束,成为该标准起草的难点。“酒店试睡员完全以顾客的身份进行客观公正的体验评论,可以把各类酒店的软***务以多角度、细节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张明厚指出,这种评价的广泛性、及时性、真实性对于标准的制定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