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福布斯中国前100名富豪400富豪榜:超过四分之三富豪财富下跌,谁是最大黑马?


  长春集团总裁林书鸿,乃台湾商界之重量级隐形富豪,但因公司不上市,很少在媒体曝光。在《福布斯2022中国台湾富豪榜》,林书鸿以69亿美元身家排名台湾第五大富豪,可能有不少人都不知道他的来历。  94岁高龄的林书鸿,已交棒三年了,但他仍每天工作行程满满,仍紧盯新能源电动车、碳中和、5G及半导体等科技前沿,堪称传奇。
  94岁的长春老总裁林书鸿跻身台湾第五富豪,身家69亿美元
  福布斯2022中国台湾富豪榜前十大富豪  《福布斯2022中国台湾富豪榜》日前发布,2021年因华利集团A股上市,让“藏身田间无人知”的鞋业巨头张聪渊一举成为“台湾首富”。今年,他身家财富虽缩水了12%,仍以121亿美元卫冕“台湾首富”。  台湾排名第二的富豪是国泰集团的蔡宏图、蔡政达兄弟,上榜身家105亿美元。与他俩是堂兄弟的富邦集团蔡明忠、蔡明兴兄弟,以96亿美元身家,成为排名第三的台湾富豪。  台湾第四大富豪是旺旺集团的蔡衍明,上榜身家71亿美元。  长春集团老总裁林书鸿,堪称今天福布斯中国台湾富豪榜上“一匹黑马”,这位94岁高龄的台湾商界之重量级隐形富豪,被业界称为石化业“不老超人”,以69亿美元身家跻身台湾第五大富豪。  因为化学品价格飙升,长春集团联合创始人林书鸿的身家财富比2021年一下子增加了21亿美元。“水涨船高”,长春集团另一位已故的联合创始人郑信义之子、郑正和郑信爱二人的财富,也因为财富激增16.5亿美元,以43美元身家跻身台湾第14大富豪之列。
  广达电子董事长林百里  全球电子业“代工大王”、富士康老板、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今年上榜身家68亿美元,为排名第6的台湾富豪。在台湾排名第七的富豪是康师傅方便面幕后老板、顶新魏家四兄弟(魏应州、魏应交、魏应充、魏应行),他们的财富身家为64亿美元。  半导体封测行业,这二年因芯片荒景气大好,全球封测巨头日月光集团的张虔生、张洪本兄弟,以60亿美元身家为台湾第八大富豪。日月光张氏兄弟的母亲,祖籍浙江温州乐清,来台湾后靠建筑业起家,其家族的宏璟建设,也是横跨两岸的房地产开发商。  台湾第九大富豪是广达电子的董事长林百里,上榜身家55亿美元,他是台湾岛内IT产业的开创者之一。  排名第十的台湾富豪,是昔日大润发的老板、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樑,他上榜身家为54亿美元。尹衍樑也是南山人寿的幕后老板,他的儿子尹崇尧现为南山人寿副董事长。  台湾富豪榜与香港富豪榜对比,有一个神似之处,那就是每年上榜的几乎都是“老面孔”,很难有新人挤进富豪榜之内,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两地的财富阶层固化较为严重,普通人很难逆袭有“出头天”。  今年的福布斯中国台湾富豪榜上,终于有“新面孔”出现了,那就是2000年到苏州昆山陆家镇投资建厂,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台商老板李水波,他以7.65亿美元身家成为富豪榜上最末位的富豪(注:排名第50)。新莱公司生产不锈钢部件,主要用于半导体及疫苗等洁净应用领域。
  94岁高龄的石化业“不老超人”——长春老总裁林书鸿  长春集团创始人、总裁林书鸿  在台湾商界,94岁的长春集团创始人、总裁林书鸿,被称为石化业“不老超人”,虽然长春集团已经启动交棒3年了,他每天工作行程仍是排满满,生活也一样充实,工作、运动和享受三餐美食,都没有落下。  长春集团,是台湾规模第二大的石化集团,仅次于王永庆、王永在兄弟创办的台塑集团。  长春集团成立于1949年,其创始人为林书鸿、郑信义、廖铭坤三人,旗下核心企业为长春人造、长春石化、大连化工,除了台湾,在大陆、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均有生产基地,在两岸共有6个工厂,其中有3个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设在大陆。  由于林书鸿一向注重稳健经营,也较保守,公司一直不上市,也被视为台湾商界重量级之隐形富豪。今年福布斯中国台湾富豪榜上,林书鸿跻身台湾第五大富豪,让普通人感到突兀,可能是外界对他的过往了解不多缘故。
  长春集团总裁林书鸿  1949年,刚从台北工业学校(注:即今天的台北科技大学)毕业的三位年轻人,决定合伙创业,他们三人的起步资金仅有新台币500元,成立了长春集团之前身——长春人造树脂厂。这三个年轻人就是长春集团创始人廖铭昆、林书鸿与郑信义。  长春人造树脂厂,是台湾第一家生产塑胶的工厂,最早时生产电木粉。1952年后,他们成功开发尿素成形材料,从此,台湾开始不再依赖从国外进口热塑性橡胶了。1953年,长春关系到台湾经济发展的产品耐水合板接着用尿素胶水研制成功,一举令台湾在此产品领域称霸全球。  1964年,长春石化成立,这是长春集团第二家核心公司,他们利用苗栗出产的天然气生产甲醇。1979年,长春第三家核心公司——大连化学成立,生产醋酸乙烯单体。  恍然间,长春集团已历经73个春秋岁月,它也是台湾石化行业时间最悠久的公司。现年94岁的长春集团老总裁林书鸿,他是台湾石化业第一人,也是台湾石化业最资深的掌门人,“不老超人”即由此而来。
  长春集团三位创始人廖铭昆、郑信义和林书鸿  天下最难写的一个字,就是“合”字,否则就不会有那句经典的台词——“不要和你最好的朋友开公司”。  林书鸿与长春集团另外二位联合创始人廖铭昆、郑信义,他们是老同学,从1949年合伙创办长春到今天,三家就一直合在一起,从未分家散伙。即便廖铭昆、郑信义二位已经故去了,但其后代仍在与林书鸿合伙创业,时间长度超越了70多年,这不是一个奇迹吗?  当年,林书鸿将合伙结盟的公司命名为“长春”,就是寓意“三人日日努力,企业长长久久”。  长春集团和王永庆家族的台塑集团一样,在企业管治上都运用“总管理处”机制,集团总管理处下设执行长(CEO)、财务长(CFO)、技术长(CTO)和营运长(COO),直接管理各部门,并向总经理(总裁)报告,事实上等于“集体管理”。  廖铭昆、郑信义和林书鸿三人,均低调、朴实,他们合伙创业的长春“三结义”为人称道。  2013年12月25日,林书鸿带着第二代接班人和媒体见面,他就是已故长春创始人之一廖铭昆儿子廖龙星。当时,林书鸿自愿不做董事长,并将自己担任的董事长职务交棒给“长春三结义”之一的廖铭昆之子廖龙星,退而担任长春集团总裁至今。  当年,另一个联合创始人郑信义尚在世,担任集团副总裁,还有另一个副总裁是陈显彰。林书鸿开玩笑地对大家说:交班的原因是他们三人(即林书鸿、郑信义、陈显彰)年纪加起来260岁,年纪太大了,现在交班都太慢了。他表示,新任董事长廖龙星学识、语文能力都不错,也很认真,交给他很放心。再说,他们几个老人也还会在公司上班,有什么事还可以商量。
  2018年,林书鸿(右)获得“潘文渊奖”  林书鸿生于1928年,现年94岁,年纪虽然很大,但他每天仍关注与石化业息息相关的碳中和、5G、电动车等话题。长春集团此前布局的两岸铜箔产能,已经被各大电动车供应链所运用,除了此前通过日本松下打入特斯拉供应链,宁德时代也是长春集团的客户。目前,长春的铜箔产能占全球市场占有率35%,年产能为17.28万吨。  林书鸿早就预期,电动车趋势已经形成,因疫情而延后的电动车商机,有望在2022年爆发。目前,铜箔除了大量应用在PCB产业,以及电动车锂电池,5G通讯也是极为看好的领域。目前,长春集团研发的薄度仅6微米的铜箔,已经成功打入了全球前五大锂电池供应商。  长春集团铜箔生产基地,分布在台湾的苗栗,江苏的常熟,还有辽宁的盘锦市。顺达提及,长春集团也是台湾第一家生产可生物降解的PBAT及PBS聚酯工厂。除此之外,外界也关注长春集团研发的汽车用安全玻璃中间膜、液晶电视用的PVA偏光膜,以及5G电路板、光学树脂TCDDM等。  除了上述提及的长春集团在大陆的生产基地,在福建漳州、江苏扬州仪征化工园区,长春都投资生产电子级双氧水等产品的电子化学厂,而这些投资都是聚焦台积电南京工厂和光电面板化学品的需求。  鲜花须有绿叶衬托,台积电在半导体芯片制程上独步天下,但没有没有像长春这样供应链配套,它也玩不转的。
  林书鸿  林书鸿,有台湾化学界的“爱迪生”之称,他也是台湾的工研院院士。创办长春集团早期,他和廖铭昆、郑信义三人各有专职分工,各自分管工厂、财务和业务。后来,他们三人为了做好代际传承,各自安排一个儿子在集团担任主管职务。  比如,廖铭昆的儿子廖龙星、郑信义的儿子郑正,林书鸿的儿子林显东及外甥叶承轩,有人曾说他们从“三结义”变成了“三代同堂”。林书鸿一直坚持不让公司上市,他创设长春集团70多年也未曾亏过钱,他觉得公司上市容易被有心人士利用财务杠杆炒作。  林书鸿当年和老同学廖铭昆、郑信义就读于台北工业学校,是理工背景出身,当年三人毕业后各以1/3比例筹措500元创业,一直踏踏实实在做事。  林书鸿认为,廖铭昆是三人中最早辞世的,可能与他负责对外业务天天喝酒应酬有关;因此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但也不忌口挑食。在10年前,他开着12年车龄的老轿车,带着从夜市买来的400元新台币的手表,每天去游泳、打羽毛球。对于当时新潮的高尔夫球,他反而没有兴趣,觉得太耗费时间,比如陪家人。  林书鸿是大老板,他觉得在外面剪头发太花钱,就让妻子每隔2周帮他理发一次,还夸妻子剪头发“有艺术天分”。艰苦创业的林书鸿平时很节俭,一张木质办公室用了五十多年,连抽屉都快拉不开了,公文包一用就是10多年。年纪虽大,在80多岁时还每年背2个英文单词。  林书鸿很长寿,也活力十足,他以前通常每天4点起床,5点看新闻,然后是半小时体操暖身,5点50分到圆山饭店后山打羽毛球,每天运动1小时,全年无休、风雨无阻,台风天也转到室内运动。如果时间允许,他也会游泳;用餐后,他每天固定8点半上班,每天工作行程满满;每天晚上一般9点45分上床,最迟到10点15分睡觉。  林书鸿不喜欢在外面用餐,他喜欢家里的家常菜,一日三餐也不挑食。林书鸿身高180公分,瘦高身材,除了努力工作,努力健身,如果说享受什么“美食”的话,那就是吃甜食,他觉得这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前100名富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