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菩萨玉净瓶中的柳枝掉了怎么办为什么放柳枝,这柳枝可不简单

【精品】民俗作文300字集锦八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俗作文300字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民俗作文300字 篇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一大早,奶奶和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她们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装进去,再放进去蜜枣、花生,用粽叶把它 们整个包好,最后拿来一条绳子把它捆绑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粽子煮好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粽子,妈妈还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楚国时,有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 原,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连续几次写出改革朝纲的奏折呈给皇帝,但是昏庸的皇帝不但没有采纳屈原的正确主张,还把他拘禁起来……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屈原以死抗争,毅然跳下汨罗 河。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人们,人们纷纷赶来用苇子叶卷成一个尖尖的小筒往里面装上糯米,包成一个个粽子,丢进河里喂鱼儿,希望鱼儿们不吃屈原的尸体,为了世代纪念屈原,人们就把每年的五月 初五,也就是屈原跳河的日子作为端午节,以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的方式永远纪念屈原,听了端午节的来历,我不禁流下了晶莹的泪……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很有意义,因为我不仅吃到了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民俗作文300字 篇2  我继续为大家介绍傣族。  在西双版纳有很多民族,傣族是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着自己的文字。傣族不像我们汉族有 百家姓,他们那里女的姓玉,男的姓岩(ai)。如果生在地位比较高的就姓刀,比如西双版纳自治州的州长刀琅 英女士就姓刀,因为他们没有百家姓,所以他们的名字经常重复。  接下来我来介绍傣族的智慧,大家一定听说过吊脚楼吧。什么叫吊脚楼呢?吊脚楼就是第一层不住人当仓 库,第二楼才住人。进到吊脚楼里讲究“一脱二摸三不看”。就是进客厅要先脱鞋,然后要摸一摸吉祥如意柱 ,傣族都信仰小乘佛教,所以如果你看了人家的卧室就把他们的灵魂带走了。傣族人非常聪明,他们为了防止 毒蛇进入,就把柱子弄成四四方方的,可见傣族非常聪明。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民俗作文300字 篇3  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的时候,家户户都会去请年菩萨,用来请求来年平安、顺心、如意。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在那个时候拜上几拜。而且都会买好烟花爆竹,请完菩萨就放。那场面可了,烟花的灯光映着人们欢乐的脸庞,照着人们内心的喜悦。  在请年菩萨之前,当然是最繁忙的准备福利了。福利的要求很多:猪头1个;猪尾巴1条、公鸡1只、连1条,这样可以象征连年有余,还要有酒、茶等,放福利的桌子最好是要八仙桌。注意,福利放完了,一定不能放椅子或其他坐的东西,做这些事情的必须都是男的,女的不能参加。参加请年菩萨的人最好净身,再把水果等放在床上,放上蜡烛台和香炉,同时放鞭炮和烟火,烧元宝。等这些全部都结束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猪头肉,其乐融融。
过年时参加一些民俗活动,比如:剪春花,舞狮子,祭祖,还有这里的请年菩萨都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五千年的习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让中国的传统习俗传播得更久更远,让世界各地的.人都想了解和研究我们的文化历史。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方式将以前的民俗发扬出去。我们作为中国新时代的领航者,应该做好传统文化传播人的职责。民俗作文300字 篇4  喜欢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没一个不热闹的,大人们在家里忙着包饺子,小孩们在门外乐得放鞭炮。  我这个小皮猴最喜欢过年,就是因为一到过年我可以尽情地放烟花爆竹!  记得有一年过年时还下了一场雪,那雪地放鞭炮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一大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就把我吵醒了。不久我去外婆家拜年,还见到了哥哥。于是我们哥俩就商量着买了一大包鞭炮去外面玩了。  来到雪地上,我和哥哥把小烟花放在地上点着,这种烟花点着就会转圈,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发出绚丽的光芒,把雪地映得格外耀眼。我们玩得兴起,在雪地上排起一排的烟花,一块点燃了,拿仿佛金黄、橙红的菊花,粉红的杜鹃,紫色的蝴蝶兰,红色的绢花似的烟花使白茫茫的雪地成了一个五彩的世界。吸引了正在这儿走亲访友的大小孩子,人人惊呼着,脸上乐开了花。  我们又抓了一团雪,把鞭炮放进雪团中,鞭炮爆了,雪团也炸开了,点点雪花飞溅开来,好似空中又下起小雪花了。我和哥哥大叫着,欢呼着,开心极了。来到小河边,河面有点薄冰,我们就把点燃的鞭炮扔在冰上,把小河的笑容炸了出来……  这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千门万户曈曈日”啊!我喜欢过年,我喜欢过年时的声声爆竹响!民俗作文300字 篇5  “咚呛呛,咚呛呛……”  伴着锣鼓声,一年一度的社火大赛开始了!  “看,那个是断桥。”“那个是孙猴子扛芭蕉扇。”“那个是许仙和白娘子。” ……  老太太们争这说。  噢,又来了一队社火,这对社火真可笑,一位船夫在划船,船里面坐着一个女人,那女人身子扭来扭去,真可爱。这时来了一个丑婆娘,要简别着一个烟锅,手里拿着一把扫帚,一阵小跑跑到了船夫跟前不停地打船夫,船夫东躲躲西藏藏,丑婆娘就是打不着。  “看城关一小的社火队。”一个人说。  我回过神,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们的腰鼓队。  打腰鼓的学生,一会儿踢腿,一会儿转圈儿,一会儿跑跳,一会儿打鼓。他们虽然在打腰鼓,但在打腰鼓的同时,也加了一些舞蹈的动作。  后来,又有一只大黄牛过来,他的头转来转去,连眼睛都滴溜溜的转着;观音菩萨也请来了,她身穿白袍,左手拿着玉净瓶,右手拿着柳枝站在荷花中央;几个穿这各种颜色衣服的仙女,一手提着花篮,一手不时的向地面撒花;孙悟空扛着金箍棒,看他那威风的样子,肯定是又除掉了一个妖怪……  “咚呛呛,咚呛呛……”民俗作文300字 篇6  傣族又称摆夷族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民居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居大有不同。傣族的居民建筑以竹楼为主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具或其他物品。  傣族人的服饰也很有特色。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女子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的小吃也有当地的特色。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傣族还有许多特色烧烤如,香茅草烤鱼,是一道傣族风味菜。一般先将洗净的鱼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后置于火上烧烤,烤后鱼香四溢。真是让人垂涎挂齿!  傣族最重要的节日要数泼水节了,泼水节其实是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举行。民俗作文300字 篇7  普天之下,总不乏奇人异事。在我们身边就有这类人存在,那一天我见到拉一个身坏绝技的刀削面师父。  那一天,我路过一家拉面馆,拉面师父正在拉面的动作震住了。不知是店里的那位客人点了刀削面。师父正在削面,那动作之快。令人震惊。削出来的面,更是薄如纸。  不知是做久了,熟练了,还是别的什么。只见拉面师父神色从容,动作敏捷。他手里的削刀,被他运用的极为灵活。不得不佩服的是,一快简单的削刀,一堆面粉,在他的手里,居然可以削出一片片大小差不多,却有薄的如纸蝉翼般的面鱼来。师父左手抓着面团,右手拿着削刀。不停地削着,右手在面团上一划,出来的面鱼小巧可人,落在高汤里,活像畅游在水中的小鱼。也许,这就是它被称为"面鱼"的原因吧。消出来的面鱼,两头尖尖,中间则宽宽的,一点也不失谐调。乍眼一看,锅里已经有满满一锅的面鱼了。令人胃口大开,真想赶紧品尝这美味,呵。没一会儿功夫,一碗刀削面便出锅了。远远的,就已经闻到了刀削面的味道。我想,这碗刀削面一定不矢为一碗美味。  看了山西刀削面的做法,不禁对拉面师父佩服至极。民俗作文300字 篇8  我家是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是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了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民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精品】民俗作文300字集锦八篇】相关文章:【精品】民俗作文600字集锦9篇04-16【精品】民俗作文400字集锦7篇04-14【精品】民俗作文300字集锦9篇04-07【精品】民俗作文300字集锦五篇03-25【精品】民俗作文300字集锦8篇03-20【精品】民俗作文300字集锦7篇03-09【精品】民俗作文400字集锦八篇04-13【精品】民俗作文600字集锦6篇04-07【精品】民俗作文400字集锦九篇04-06【精品】民俗作文300字集锦6篇03-18
为什么说《封神演义》最难能可贵的是构建了中国古代神仙体系?——刘焕的书房公元220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久却败走麦城,身首异处。死后关羽凭借忠义,被民间神话为“关公”、“关帝”,俨然成为被人们崇拜的神仙。中国的神仙中,关羽一直被人质疑出身,因为他只是东汉末年的将领,却堂而皇之成为神仙,确实不够格。中国神话的天然缺陷几年后,随着孙权的称帝,吴国正式建立,太常卿有得忙了,不过最近他却在奋笔疾书,写他的《三五历记》这本书。这个人叫做徐整,很多人没听说过他,三国游戏也不会刻画他,他对于星象、历法都很感兴趣,尤其感兴趣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他意外地发现,中国古代神话太薄弱了,基本上不成体系,而且还自相矛盾。甚至他发现了一个中国神话巨大的漏洞:中国神话,连创世之神都没有。任何民族的神话,不管是否是宗教,却有创世之神。基督教有上帝创造世界的传说,创世纪的故事家喻户晓。可是,中国神话居然没有创世纪的神话。最早提到有着开天辟地意味的是《庄子》,这位大才子不屑于讲述神话,却善于引用神话,意外保存了很多神话故事,庄子说: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故事比较无厘头,说的是两个好朋友,遇到了一个大朋友,名字叫做浑沌,此人还是中央的天帝,这个浑沌人很好,但是他没有七窍,也就是说,没有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这两个好朋友就自作主张,拿着凿子,去给浑沌开窍。一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浑沌,经他好朋友这么一凿,却被弄死了。这个无厘头故事乍一看没有什么逻辑,如果浑沌连七窍也没有,它是怎么生活的?它为何会是中央天帝?这个怎么也说不通。所以徐整不满意于这个故事,他决定给中国神话一个新的创世之神。他从山越传说中找到了灵感。山越一直崇拜着盘瓠,是一条狗,传说有一年,王后娘娘忽然得了耳痛病,整整痛了三年,百般医治,没有效验。后来从耳朵里挑 出一条金虫,形状像蚕子,大约有三寸左右长。虫一挑出来,耳痛病居然刹时间就好了。王后觉得奇怪,便用瓠篱盛着这条虫,又用盘子盖着。哪知 道盘子里的虫忽然变成一只龙狗,遍体锦纹,五色斑斓,毫光闪 闪。因为是从盘子和瓠篱里变出来的,所以取名叫做“盘瓠”。大王见了这狗,非常欢喜,行坐随身,寸步不离。后来有个王作乱,大王向群臣说道:“若是有人能斩叛王的头来献,我就把公主嫁给他。”群臣都不敢去冒这生命危险。话说这天,宫廷里忽然不见了盘瓠,大家都不知道这狗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一连寻找了好几天,都无踪影,大王深以为怪。却说盘瓠离了宫廷,一直走叛王军中,叛王一见这狗,高兴非常,向左右臣僚说道:“大王怕快灭亡了吧!连他的狗都撇下他跑来投奔我。”于是便高烧火炬,击鼓撞钟,举行宴会,为这个好征兆作乐庆贺。那天晚上,叛王喝得烂醉如泥,睡在中军帐中。盘瓠便趁这时机,猛去咬下叛王的头,叼着它风快地跑回大王王宫来。大王看见爱犬衔了敌人的头跑回宫来,不禁大喜过望,便叫人多多拿些剁得细细的肉来喂他。但是盘瓠怎么不吃。大王心里难过,想了一想,便向盘瓠说道:“狗啊,你为什么不吃东西呢?莫不是想要得到公主为妻,恨我不践诺言吗?并不是我不践诺言,实在是因为狗和人是不可以结婚的啊!"盘瓠登时口吐人言,说道:“王啊,请不要忧虑,你只要将我放在金钟里面,七天七夜,我就可以变成人。”大王听了这话,深觉诧异;果然将盘瓠放在金钟里面,看它怎么变化。一天、两天、三天……到了第六天,期待结婚的多情的公主怕它饿死,悄悄打开金钟一看,盘瓠全身都变成了人,只留一个狗头没有来得及变,从此再也不能变了。于是盘瓠从金钟里跳出来,披上大衣,公主则戴了狗头帽,他俩就在皇宫里结了婚。成了南方很多少数民族的祖先。这个故事大家都有所耳闻,大同小异地流传在中国南方瑶、苗、黎等民族中。盘瓠是一条神犬,南方少数民族为何要崇拜它?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徐整明显是从盘瓠的故事中得到了启发,编撰了盘古的故事。《三五历记》写道:“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这就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了。后来,盘古还被附会成死去后四肢化为了五岳,因为头颅是泰山,所以泰山为尊。所以说,盘古其实是三国时期徐整编造出来的神仙人物,他的历史,甚至还不如关羽长。说到中国古代神话,最出名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黄帝战蚩尤、刑天舞干戚、愚公移山、共工头撞不周山、嫦娥奔月这些故事,这些故事,大多见于《山海经》。《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就是女娲造人最早的记录。《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就是精卫填海最早的记录。《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就是夸父追日最早的记录。唐人成玄英《庄子·秋水》疏引《山海经》轶文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这就是后羿射日最早的记录。《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这就是黄帝战蚩尤最早的记录。《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这就是刑天舞干戚最早的记录。也就是说,这十个著名神话传说,除了“嫦娥奔月”最早见于西汉《淮南子》,“愚公移山”和“共工头撞不周山”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列子》,盘古开天辟地是三国徐整所创作外,其余的6个神话都源于《山海经》。《山海经》相传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所作,西汉末年刘向整理。上古时期的神仙大多出自这里,其余的神仙,在屈原的楚辞和宋玉的文章中,零星出现过。大家说,所以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神仙体系就是:十大主神:盘古、女娲、精卫、夸父、后羿、黄帝、刑天、愚公、共工、嫦娥,这十个。如果我是不懂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我就会说,中国神话十大主神就是这些,中国神话热门题材就是夸父和精卫,不信看看中国神话题材电视剧和动画电影就知道了。大家说,对吗?肯定不对。这是因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书,并不是一部历史书,很少讲述故事,所以这里面的很多人,都是片段式记载,而且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比如说夸父,我们只知道他追日的故事,他是什么神仙?掌管什么?和女娲、黄帝之间什么关系?我们统统不知道。这就说明了徐整编造盘古神话的必要性,如果没有盘古神话,我们连创世神话也没有。也就是说,中国神话和其他民族神话比起来,其实是欠缺的,只有零星片段,没有神仙体系!这里的中国神话特指中原汉族文化,特此说明一下。中国神话只存零星片段的原因,鲁迅先生著的《中国小说史略》里列举了三点:一、是因为中国民族的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大自然的恩赐颇丰,很早便以农耕为业,生活勤苦,所以重实际,轻玄想,不能把往古的传说集合起来熔铸成为鸿文巨制。二、又兼孔子出世,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实用的教训,上古荒唐神怪的传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绝口 不谈,因此后来神话在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不但未曾光大,反而又有散亡。三、是神鬼不分的结果。古代的天神、地祇、人鬼,看来虽然 有分别,实际上人鬼也可以化做神祇,人神淆杂,原始的信仰便 无从蜕尽,原始的信仰保存,新的传说便经常出现,旧传说受了 排挤僵死了,新传说正因为它"新",也发生不出光彩来,实在是两败俱伤。这是鲁迅先生说的三点理由,首先,中国农业发达,只要辛勤劳动就会丰收,所以中国古代就相信人定胜天。大禹治水与诺亚方舟,两次截然不同的行动,大洪水里隐藏着东西文明的秘密。同样一场大洪水,东西方对此的解读是不同的。西方人认为,洪水是神的旨意,乖乖听从上帝话的人能活下来。所以西方历史从此进入了神权的时代,中世纪,神权凌驾王权之上,卡诺莎之耻的国王甚至要向教皇下跪,西方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而中国人却觉得,洪水就是大自然的灾害,只需要讲究办法,就能治理水。人不是洪水的奴隶,人是洪水的主人。既然人能战胜洪水,还需要神干什么?所以,中国古代自然就是能者居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其实隐藏在最初的神话中,谁能治水,谁就被大家推举为国王。中国古代就缺乏宗教诞生的土壤,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虽然是神话,但是在河南和土耳其都有相关的考古发掘,虽然它们可能并非地域广大,甚至可能只是局限为一省,后期才会渲染夸大,但却反映了东西方的思维差异。从“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中,反映了西方的神本主义思想和中国的人本主义思想的不同。所以说,第一点既是中国文化的优点,注重实用性,也是缺点,那就是中国文化缺乏一神教诞生的土壤。所以说余秋雨说过:佛教文化进入中华文化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融合行为,中华文化自古早熟,唯独欠缺宗教文化,佛教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但一旦补上,以后就不会再吸收外国文化了。所以说,中国缺乏一神教土壤、孔子不喜欢怪力乱神、儒家喜欢费尽心思把神话变成信史。这三点其实是相通的。所以,中国这片大地上,诞生了儒学,儒学讲究实用性,儒学不喜欢怪力乱神,儒学不是宗教,但也因此造成了中国神话体系上的欠缺。什么是神话体系?中国古代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拥有世界上记载时间最长久的信史,甚至周边的印度、越南等国如果想知道历史上的事件,就必须翻看中国史书典籍才行。但是中国的神话却并不是很丰富,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神话缺乏故事性,很多神话比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其实更像是一个人物介绍,缺少引人入胜的故事。唯一一个还算精彩的故事,是张华《博物志》中的乘槎泛天河。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楂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这一段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具有悬疑色彩的一篇了。有个人居住在海边,每年农历八月左右就看到有一些神秘的筏子飘来,又神秘地飘走,这些筏子飘到哪里呢?这个人突发奇想,第二年,他趁着筏子飘来的时候,自己登上了筏子,顺流而下,一开始是大海,后来不知道是什么河水,九死一生后,看到了城池,居然看到了宫阙,有一个人牵着牛在喝水,看到他,大惊失色,说,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啊。这个人回去后,才知道,筏子飘向了天宫,自己看到的人就是牛郎,原来每年筏子七夕的时候飘来。这个故事极具浪漫主义美感,在七夕当天听到,别有一番风味。第二,中国神话不成体系,《山海经》里也有,“楚辞”里也有,《淮南子》里也有,但都是一些零碎的资料,分散在各个著作中,没有系统条理。那么,其他的神话有体系吗?当然有,不仅有丰富的神话体系,更有严密的神仙体系。比如说印度,印度教神话就有着丰富的神仙体系,印度教神话,保留在《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史诗中,也就是说,古印度历史书找不到,神话书倒是不缺少的。首先,神话必须要有主神,主神是一个神话体系的顶点,统领众神的最高存在,甚至带有王权的特征。主神一般是宗教神话中必备的,比如基督教神话的主神是上帝,伊斯兰神话的主神是真主。一些并不是宗教的神话中也有主神,比如希腊神话主神宙斯,北欧神话主神奥丁,大家都很熟悉。印度神话,也就是印度教神话的主神有3个,即梵天、湿婆和毗湿奴,梵天是创造之神,湿婆是破坏之神,毗湿奴是维护之神,这三个神一同管理世界。所以印度教神话就诞生了十二主神,分别是:创世之神梵天、破坏之神湿婆、维护之神毗湿奴、除魔神罗摩、智慧女神沙拉史瓦地、难近母杜尔迦、战争与和平女神帕冉玛希瓦、财神象头神、太阳神苏利耶、北方之神毗诃特、火神阿耆尼、舞神娜亚。这十二大主神一同构成了印度教神仙体系。知名度更高的希腊神话同样是十二大主神,分别是:众神之王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农业女神得墨忒耳、战争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光明之神阿波罗、月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爱神阿芙洛狄忒、火神赫菲斯托斯、炉灶女神赫斯提亚、神使赫尔墨斯。巧合的是,印度神话和希腊神话同样是十二个主神,而且里面女性比例不小,印度神话中有4个女人,希腊神话中有6个女人。后来希腊神话延续到公元前146年,随着古希腊文明被罗马文明征服,也进入了罗马文明,罗马神话对希腊神话全盘接受,只是改为了罗马人的名字。罗马神话十二大主神是:众神之王朱庇特、天后朱诺、海神尼普顿、农业神增爱、战争与智慧女神米内尔瓦、光明之神阿波罗、月神狄安娜、战神玛尔斯、爱神维纳斯、火神伏尔甘、炉灶女神维斯塔、神使墨丘利。罗马神话堪称对希腊神话最直接的模仿,基本上全盘照搬,只是改了个名字,甚至太阳神阿波罗连名字都没改。只不过罗马文明延续了600年之久,对西方影响更大,所以更加家喻户晓,比如说美神维纳斯,大家都知道,但是希腊神话的名字阿芙洛狄忒,就不一定知道了。同时,因为古人对于天上的星座很好奇,也把它们比作神仙,所以英语中的太阳系主要行星名字就是用罗马神话十二大主神命名的。木星就是主神朱庇特Jupiter,海王星就是海神尼普顿Neptune、火星就是战神玛尔斯Mars、金星就是爱神维纳斯Venus、水星就是神使墨丘利。土星源于罗马神话中朱庇特的父亲萨坦Saturn,天王星是罗马神话中的天空之神Caelus,被除名的冥王星源于古罗马神话中冥王普鲁托Pluto。可以看出,十二大主神中有5个就是五颗行星命名的由来。但是这并不是罗马人命名的,而是古希腊人命名的,罗马人不仅改了希腊人神话的名字,也把行星的名字给改了,却一直沿用至今,也是讽刺。那么,既然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那么中国神仙体系肯定也丰富,下面对照印度神话体系和希腊神话体系,我们发现至少需要这些主神:众神之王、天后、战神、爱神、火神、灶神、财神、舞神、太阳神、月神、海神、智慧女神、农业神。综合这两大神话,一个神仙体系应该有13个神,才能涵盖基本的功能,就像一个政府,至少应该有六部、吏部组织部门、户部民政部门、礼部宣传部门、兵部国防部门、刑部司法部门、工部建设部门,只需要这六个部门,加上监察机关就可以组成一个完备的政府机构,这是必不可缺的。同样,这13个神也是不可缺少的,至少前10个应该必不可少。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神仙体系中,这些神仙是谁?如果我们手头只有一部《山海经》和《淮南子》,还真的说不上来,因为这些书中的都太细碎了,也找不出这样职能的神仙。那么,上古既然没有这些神仙,古代怎么命名五大行星的呢?很简单,用五行,五行对应五个颜色,古人看火星是红色的,就用“火”来命名,木星是青色的,就用“木”来命名。如此简单的命名方法。秦汉时期,中国神仙体系还找不到这些主神。但是今天我们知道了,中国神仙体系中的十个主神是这些:众神之王玉皇大帝、天后王母娘娘(中国文化中不一定是夫妻)、战神杨戬、爱神太阴星君(月下老人)、火神华光大帝、财神灶神赵公明、海神四海龙王、智慧女神九天玄女、太阳神太阳星君、月神嫦娥。其中,中国没有舞神。那么,这些神仙有几个是《山海经》中的呢?应该说除了太阳神后羿(太阳星君)和月亮神嫦娥,以及西王母在《山海经》出现外,其余的都是新面孔。那么,这些神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原来,中国神仙体系大多源于道教神话。陶弘景的伟大借鉴前面说过,中国的农业文明造就了实用性的文化,因此,中国缺乏一神教诞生的土壤。所以,儒家不是宗教。同样的,道家不是宗教。儒家和道家、墨家都是学说,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说。但是道教是正儿八经的宗教。那么,学说的道家是怎么变成宗教的道教的呢?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 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开篇就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黄巾军起义的领袖是张角,他利用了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宣传他的学说,叫做“太平道”。只不过张角和老子李耳不一样,老子有编制,图书管理员。张角却是要造反的,所以他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宗教是最能组织这些人力的,所以他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规和符箓,凡是入教的,必须喝烧了符箓的神水。随后,张角还设置组织部门,在河北构建了36方的组织,每一个方大的多达万人,就是靠这几十万人,张角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发动黄巾军起义,给东汉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了,黄巾军起义失败了,但是东汉政府的统治基础也发生了动摇,后来的曹操和刘备都出自平定黄巾军的队伍中。张角知道了一个宗教需要有的教规和教义,但是他这个人水平有限,弄出来的更像一个草台班子。既然是宗教,那么就要有神仙。张角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也就是说,这个太平道的神仙是黄天、黄帝和老子三个。到了东晋时期,张道陵的天师道、张角的太平道和张修的五斗米道这三个正好融合成了一起,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道教了。只不过,道教还缺乏一个神仙体系。这方面,南朝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居功至伟,他从小痴迷于神仙之术,“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36岁时,隐居茅山,投师于著名道士陆修静门徒孙游岳门下,因为陶弘景出身士族名门,精通儒学,颇览佛经,同时又对道教执着追求,所以名声斐然,连梁武帝都经常去山中请教他,所以被人们称为“山中宰相”。陶弘景改革道教,充分吸收了佛教的教规和教义,既然佛教是完备的宗教,那么“抄袭”一下佛教,道教就也可以变得完备。所以,陶弘景最大的贡献就是模仿佛教神仙体系,创造了道教的神仙体系。那么,佛教神仙体系是什么呢?佛教自从东汉传入中国后,正好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中广泛传播,这个来自于印度的宗教一下子就填补了中华文化欠缺的一神教部分。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佛教神仙体系的图。这就是佛教的神仙体系。分为五个等级,这种等级制也是神仙体系必备的。第一等级,佛。第二等级,菩萨。第三等级,罗汉。第四等级,护法。第五等级,阎王。这五个等级大家是比较熟悉的了。细分的话,佛又分为三世佛,菩萨又以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知名,罗汉主要有十八罗汉,护法神中又以天龙八部最为出名。天龙八部,大家熟悉的是金庸小说名,也是佛教词语,其实是佛教的八类护法神,而且里面很多神仙其实是印度教神话中的,佛教把印度较神话中的神仙都变成了自己的保安。天龙八部其实是八类护法神,即天神、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伽,这八类神仙乍一听比较陌生,其实很熟悉。一些词语也是汉语中经常用到的,比如母夜叉形容凶狠的女人,修罗场就是用凶神恶煞的阿修罗来形容的。前面说的印度教神仙大梵天和帝释天都变成了天神,即佛的天字号保安。乾达婆是香神,紧那罗是歌神,两者经常一起舞蹈,就是敦煌壁画的飞天。至于迦楼罗,它还有一个更加出名的名字,就是大鹏金翅鸟,民间传说岳飞就是此神鸟化身,所以名叫“飞”,字“鹏举”。扯远了。话说,佛教传入中国后,确实是降维打击,佛教神话中有上百位神仙,这些神话一下子就把中国神话的什么夸父、精卫等打的找不着北。陶弘景模仿佛教神仙体系,也做了道教的神仙体系。前面说了,佛教神仙体系有五个等级。第一等级,佛。第二等级,菩萨。第三等级,罗汉。第四等级,护法。第五等级,阎王。模仿这五个等级,道教神仙具体划分如下:一、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这个是陶弘景独创的,这个等级应该还高于佛,陶弘景加上了一个最至高无上的神位。只不过,当时的名字还不是很霸气,只是叫玉清、上清、太清,后面的名字是后世演变的。到了唐宋时代,才有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这三个名字。二、玉皇大帝,斗姆元君,四御,太乙救苦天尊,王母,伏羲,神农,燧人氏,共工,祝融。类似于佛教中的佛等级。三、五方五老,金母木公,五帝、雷祖,九天玄女,黎山老母,三官大帝,太阳星君,太阴星君,慈航真人,福禄寿三星,镇元大仙,北极四圣,太白金星,酆都大帝等等。类似于佛教中的菩萨等级。比如图下的九天玄女。四、二郎神,三霄娘娘,碧霞元君,妈祖,保生大帝,金花娘娘,金顶大仙,药王神,文武财神,赤脚大仙,北斗七星君,南斗六星君,东斗五星君,西斗四星君,中斗三星君,四天师,五星君等等。类似于佛教中的护法等级。五、四灵二十八宿,王灵官等元帅,六丁六甲,雷部部署、三台星君,四值功曹,六十甲子神,月老,五岳大帝,十殿阎君等等。六、三十六天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十二生肖神,四海龙王,井龙王,五龙神,九江水帝,五湖大神,四元帅,山川河海之神(隶属承天效法后土皇帝氏)千里眼,顺风耳等等。七、钟馗,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瘟疫神,日夜游神,四大真人、北五祖、南五祖、北七真,三矛真君,花神,民间诸神等等。八、酆都诸圣,五方鬼帝,罗酆六天宫真灵,判官,孟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等。这几类的地位比佛教中的护法神还要低点。有的说法中把东西南北五方帝单独拿出来,叫做“六御”。中央玉皇大帝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这样就共分为九类。可以看出,陶弘景确实很有本事,他把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神仙都拿了出来,模仿佛教的五大等级,也给他们定下了九大等级的神仙,此后,中国的道教神仙体系因此就形成了。陶弘景确实是一位超前的天才。那么,说到这里,这和本文的主题《封神演义》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从陶弘景创立中国道教神仙体系后,道教神仙和佛教神仙就不断融合,历经了唐宋明数百年的融合,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比如下面四类神仙,哪个是佛教的?A、二郎神B、哪吒C、四大天王D、千里眼答案就是哪吒和四大天王,这两类神仙都是佛教神仙,而二郎神和千里眼则是道教神仙。可是,在百姓心目中,二郎神和哪吒早就在一起了,都是姜子牙的徒弟,分什么佛教道教呢?这体现了中国文化三教合流的包容性,如果是一神教国家,上帝和真主是没有办法融合的。所以说,明朝的神魔小说,要么就是佛道两套神仙体系并存的,代表作就是《西游记》,孙悟空一方面受玉皇大帝管,一方面受如来佛祖管。要么就是把佛教神仙和道教神仙进行了融合,明代的《封神演义》就是把流传千年的道教神仙和佛教神仙做了一次大融合,同时把他们都给了编制,大规模入编了。这里举个例子,比如说佛教的佛和道教的真人,在别的宗教看来,是完全不能融合的,但是《封神演义》做到了。燃灯佛,在佛教中是竖三世佛的过去佛,《封神演义》直接把他改为了燃灯道人,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之首,又变成了道教的神仙。再比如说观世音菩萨,这是众人皆知的,佛教菩萨。结果《封神演义》中把她变成了慈航道人,也变成了道教神仙。当然了,不能苛责中国人,印度佛教徒不也把印度教主神帝释天变成了佛教护法神,天字号保安吗?那么,《封神演义》肯定不能出现佛教和道教了,所以作者独创了“截教”和“阐教”这两个教名用以对立,至于佛教和道教神仙,全被包罗进去了。所以,有网友制作了这张神仙体系图,也有一个更简单的版本。可以说,从夸父、精卫等碎片式的神仙到现在的神仙体系,佛教和道教都贡献了很多,《封神演义》也贡献了很多。鸿钧老祖的三个弟子就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元始天尊是阐教创始人,坐下十二大弟子,即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其中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分明是借的佛教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此外,燃灯道人、姜子牙和申公豹也是这一辈的弟子,哪吒、杨戬等是下一辈的弟子。通天教主是截教创始人,因为是反派,所以正统道教不承认他是灵宝天尊,毕竟三清不能有一个是反派。坐下弟子有雷公电母、财神赵公明、无当圣母等,也是阐教的主要敌人。因此,加入了《封神演义》,我们最终得出了中国神仙体系。一、创始元灵即盘古二、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三、六御中央玉皇大帝妻:王母娘娘,又称为西王母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四、五方五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中央黄极黄角大仙五、中央天宫仙位表千里眼
顺风耳
金童
玉女
雷公
电母(金光圣母)
风伯
雨师
游奕灵官
翊圣真君
大力鬼王
七仙女
太白金星
赤脚大仙
广寒仙子(娥仙子)嫦娥
玉兔
玉蟾
吴刚
天蓬元帅
天佑元帅
九天玄女
十二金钗
九曜星
日游神
夜游神
太阴星君
太阳星君
武德星君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金吒
木吒(行者惠岸)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巨灵神
月老
左辅右弼
二郎神杨戬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萨真人
紫阳真人(张伯端)
文昌帝君
天聋
地哑六、三官大帝天官
地官
水官七、四大天王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广目天王八、四值功曹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黄承乙
值日神周登
值时神刘洪九、四大天师张道陵、许逊、邱弘济、葛洪十、四方神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十一、四渎龙神黄河
长江
淮河
济水河神十二、四大元帅马元帅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赵元帅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关元帅 关羽十三、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十四、五德真君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十五、五岳大帝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十六、五斗星君东斗星君
西斗星君
中斗星君
南斗星君
北斗星君十七、六丁六甲六丁为阴神玉女:丁卯神司马卿
丁已神崔巨卿
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六甲为阳神玉男 :甲子神王文卿
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
甲辰神孟非卿
甲寅神明文章十八、南斗六星君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十八、北斗七星君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十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二十、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庞煜、刘俊、荀雷吉、毕宗远;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二十一、九曜星君金星
木星
水星
火星
土星
罗睺(蚀星)
计都星
紫判
月孛星二十二、十二元辰君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十三、二十八星宿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奎木狼、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二十四、三十六天将蒋光
钟英
金游
殷郊
庞煜
刘吉
关羽
马胜
温琼
王善
康应
朱彦
吕魁
方角
耿通
邓伯温
辛汉臣
张元伯
陶元信
荀雷吉
毕宗远
赵公明
吴明远
李青天
梅天顺
熊光显
石远信
孔雷结
陈元远
林大华
周青远
纪雷刚
崔志旭
江飞捷
贺天祥
高克二十五、地上天仙表姜子牙蓬莱三仙: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又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是唐阳城;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黎山老母、镇元子龙王:东海龙王敖广
南海龙王敖钦
西海龙王敖闰
北海龙王敖顺
井海王二十六、神霄派诸神紫微北极大帝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神霄八帝,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北极四圣天蓬元帅(猪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雷使者等。天佑(猷)元帅翊圣元帅玄武元帅,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真武大帝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二十七、阴曹地府北阴酆都大帝五方鬼帝: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地藏菩萨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阴曹将、臣: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二十八、西天灵山仙佛表三世佛:南无过去、现在、未来 ;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竖三世佛: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世的弥勒佛横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四大金刚: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五方佛: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八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
目犍连神通第一
阿难陀多闻第一
优波离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大迦叶头陀第一
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十八罗汉托塔罗汉
探手罗汉
过江罗汉
芭蕉罗汉
静座罗汉
骑象罗汉
看门罗汉
降龙罗汉
举钵罗汉
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
开心罗汉
喜庆罗汉
挖耳罗汉
笑狮罗汉
伏虎罗汉
沉思罗汉
骑鹿罗汉十八伽蓝美音
梵音
天鼓
叹妙
叹美
摩妙
雷音
师子
妙叹
梵响
人音
佛奴
颂德
广目
妙眼
彻听
彻视
遍视二十诸天日天(又名日宫天子)
月天 (又名月宫天子)
大梵天
多闻天
金刚密迹
鬼子母神
帝释天
持国天
大自在天
摩利支天
(大)辩才天
(大)功德天
增长天
散脂大将
婆竭龙王|韦驮天(战神塞犍陀)
坚牢地神
广目天
菩提树神
阎摩罗王如此庞大的神仙体系,就是中国古代神仙体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萨玉净瓶中的柳枝掉了怎么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