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蛋白多肽水有什么功效营养素饮里面有个“记忆补充剂”是什么?


当前位置:
首页
全部分类
营养保健
其他营养保健
改善睡眠
回凤堂脑蛋白多肽口服液脑蛋白水解液记忆脑活力营养补充含γ-氨基丁酸GABA脑多肽蛋白液饮品 脑蛋白一盒装【30ml*8瓶】 富含γ-氨基丁酸
回顶部
一、怎样促进蛋白质吸收  1.粗粮、细粮要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口香的菜肴,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4.干稀饮食搭配: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能增加饱感,二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5.要适应季节变化:夏季食物应清淡爽口,适当增加盐分和酸味食品,以提高食欲,补充因出汗而导致的盐分丢失。  冬季饭菜可适当增加油脂含量,以增加热能 配制合理饮食的方法:  ①根据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劳动强度),确定每日总热能及营养需要量。  ②根据碳水化合物(占60%~70%)、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0%~15%)所占一日总热能的比例,分别计算其需要量。
③确定每日需用的营养素后,根据食物所含的营养素计划每日膳食。  ④根据经济及供应情况确定每日供给主食和副食的数量。  ⑤最后计算出全部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并与供给标准相对照。若相差在±10%幅度内,即符合要求。二、高蛋白有哪些食物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鸵鸟等;蛋类,如鸡蛋、鸭蛋、鹌鹑蛋等及鱼、虾、蟹等;还有大豆类,包括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它是婴幼儿食品中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此外像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蛋白质的含量均较高。由于各种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各异,且其他营养素(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也不相同,因此,给婴儿添加辅食时,以上食品都是可供选择的,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特产,因地制宜地为小儿提供蛋白质高的食物。  蛋白质食品价格均较昂贵,家长可以利用几种廉价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提高蛋白质在身体里的利用率,例如,单纯食用玉米的生物价值为60%、小麦为67%、黄豆为64%,若把这三种食物,按比例混合后食用,则蛋白质的利用率可达77%。三、蛋白质有哪些作用  1.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比如大脑发育的特点是一次性完成细胞增殖,人的大脑细胞的增长有二个高峰期。第一个是胎儿三个月的时候;第二个是出生后到一岁,特别是0---6个月的婴儿是大脑细胞猛烈增长的时期。到一岁大脑细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数量已达成人的9/10。所以0到1岁儿童对蛋白质的摄入要求很有特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关重要。  2.结构物质: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肌体衰退。  3.载体的运输: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红血球更新速率250万/秒)、脂蛋白——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还有转运蛋白等。  4.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白蛋白。  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6.抗体的免疫:有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七天更新一次。当蛋白质充足时,这个部队就很强,在需要时,数小时内可以增加100倍。  7.酶的催化: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要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  8.激素的调节: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生长素是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  9.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味觉、视觉和记忆。  10.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在大脑脑细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胶原细胞,并且形成血脑屏障保护大脑)  11.能源物质: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四、蛋白质性质  ①具有两性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性物质。  ②可发生水解反应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经过多肽,最后得到多种α-氨基酸。  蛋白质水解时,应找准结构中键的“断裂点”,水解时肽键部分或全部断裂。  ③溶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有些蛋白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鸡蛋白能溶解在水里)形成溶液。  蛋白质的分子直径达到了胶体微粒的大小(10-9~10-7m)时,所以蛋白质具有胶体的性质。  ④蛋白质沉淀  原因: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加入有机溶剂、加入重金属、加入生物碱或酸类、热变性  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如果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  这样盐析出的蛋白质仍旧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因此盐析是个可逆过程。利用这个性质,采用分段盐析方法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⑤蛋白质的变性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使它们恢复成原来的蛋白质。蛋白质的这种变化叫做变性,蛋白质变性之后,紫外吸收,化学活性以及粘度都会上升,变得容易水解,但溶解度会下降。  蛋白质变性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可溶性,也就失去了它们生理上的作用.因此蛋白质的变性凝固是个不可逆过程。  造成蛋白质变性的原因  物理因素包括: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X射线、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包括: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乙醇、丙酮等。  ⑥颜色反应  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例如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则鸡蛋白溶液呈黄色.这是由于蛋白质(含苯环结构)与*发生了颜色反应的缘故.还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对其进行检验,该试剂遇蛋白质生成紫色络合物。  ⑦蛋白质在灼烧分解时,可以产生一种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蛋白质。
生物知识点  在我们上学期间,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物知识点1  1,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平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类  3,参与构建和修复细胞的是蛋白质,因此处于生长发育期及处于术后康复期的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不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但是维持某些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的是维生素  5,缺维生素A 得夜盲症(傍晚看不清东西),应多补充玉米、胡萝卜、深色蔬菜  缺维生素B 得脚气病  缺维生素C 得坏血病(牙龈出血),应多吃新鲜的果蔬  缺维生素D 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  6,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把脂肪变成脂肪微粒,促进对脂肪的消化  7、糖类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口腔;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胃;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小肠;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酶(万能消化液),因此三大营养物质的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  8、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输卵管:精子、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的场所生物知识点2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主要元素(6种),基本元素  2.哪种元素占细胞组成的比例  3.B元素,Fe元素的作用  4.什么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1.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6种?无机化合物2种,有机化合物4种  2.哪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比例?哪种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比例?  3.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注意理解不同种生物含水量不同,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也不一样  4.无机盐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内。无机盐对生物体有什么作用?当生物体缺少了Mg2+、Fe2+、Ca2+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  5.糖类的作用?组成元素有哪些?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6.13页的表格熟记,区分哪些糖是植物所有的,哪些糖是动物具有的  7.脂类的组成元素?分类,以及作用  8.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通式如何表示,每个基团的中文名称如何书写  9.脱水缩合是氨基酸分子相结合的方式。理解脱水缩合的过程。肽键如何表示?什么叫二肽,多肽?  10.蛋白质的多样性指什么?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  11.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参见练习册  1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组成元素有哪些?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一个核苷酸包括哪3部分?核酸的分类以及分类依据是什么?  13.DNA与RNA的中文全称以及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  实验一: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两层磷脂分子和一些蛋白质分子,细胞膜表面有糖被。糖被的组成及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因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2.细胞膜的生理特性: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选择透过性膜定义?  3.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不耗能;无载体例:甘油,乙醇,苯,H2O,O2,CO2等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耗能;需蛋白分子作载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吞和外排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质:包括细胞基质和细胞器  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比较22页的图2-2和2-3有什么不同,找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特有的`结构分别有哪些?能够识别26-29页的彩图,并说出相应细胞器的名称  3.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含量比较多。  4.叶绿体的结构。存在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的酶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光合作用可以生成淀粉等有机物,因此,叶绿体被称之为“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5.内质网分粗面(上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两种,单层膜的细胞器,膜上有多种酶。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内质网又被称之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6.核糖体无膜结构,可分为游离在细胞基质中和固着在内质网上两种类型。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喻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7.高尔基体:单层膜,呈扁平囊状。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是蛋白质的“加工厂”。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8.中心体无膜结构,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在有丝_时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9.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10.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细胞核结构  ①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②核仁:细胞有丝_过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_的间期可清晰看到其形态  ③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仔细阅读32页讲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  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  §2.2细胞增殖  1.真核细胞_的方式有3种:有丝_,无丝_,减数_  2.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指的是从一次_完成开始,到下一次_完成为止。其中_间期占整个周期的90~95%,_期时间相对短很多。  3.无丝_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不能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例如蛙的红细胞  ★有丝_和减数_  一.有丝_:体细胞所采用的_形式  1.有丝_各时期的特征(以植物细胞为例)  细胞周期变化特征  间期完成DNA复制和相关蛋白合成,DNA含量加倍;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但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单体的形态  _期前期两消(核膜、核仁消失)两现(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  后期着丝点分开,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向细胞两极  末期三现(核膜、核仁重现,细胞板出现,细胞板不断延伸,最终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两消(染色体消失,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2.注意区分动、植物细胞有丝_的不同  3.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它指的是着丝点排列的那个平面;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最终将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有丝_特点:亲代细胞经有丝_得到两个子细胞,亲代细胞与子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DNA含量完全相同,即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有丝_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  5.理解有丝_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  二.减数_: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_形式  1.减数_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的间期),细胞连续_两次,减数_后,新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明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3.主要根据染色体的变化,来区分减数_的两个阶段  减数第一次_减数第二次_  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复制一次;同源染色体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部分染色体交换的现象无染色体复制;不出现联会、四分体  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一次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无变化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2n→n,减少一半n→2n→n  DNA含量2n→4n→2n2n→n  4.减数_与有丝_的比较  减数_有丝_  不同点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_两次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只_一次  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_时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等现象2.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  3.一个精原细胞_后形成4个精子或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3.一个体细胞形成2个体细胞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相同点1.细胞_过程中均出现纺锤丝  2、染色体在细胞_过程中都只复制一次  3.都出现有同源染色体  5.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变形作用形成4个精子由于细胞质不均等_;1个卵原细胞只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逐渐退化消失;无变形作用  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的间期;在减数第一次_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_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_时着丝点_,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3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  1.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限度  2.了解细胞的全能性。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就是细胞的全能性,因为植物细胞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克隆技术也是建立在细胞全能性之上的,因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含有保持其物种遗传性的全套遗传物质。  3.细胞癌变是由癌变因子所诱发的:①外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②内因:致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发生癌变  4.衰老细胞的一些特征要了解  实验二:观察叶绿体流动时,制作的是临时装片,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以保持细胞的活性。叶绿体是光合的场所,它的移动同光照有关。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_所选取的材料,是带有分生区的洋葱根尖,因为分生区细胞有丝_旺盛。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然后再换高倍镜观察。生物知识点3  1,遗传现象:亲代间的相似性  变异现象:亲子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变异)  2,性状:某种生物特征的总和(如人的身高)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高个子和矮个子)  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两种,隐形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  3,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的有效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精子两种为22条+X或22条+Y)  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卵细胞只有一种为22条+X)  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50%,取决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生物知识点4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4、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5、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性及行为方式等称为性状。  6、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并非都能遗传。有些性状可见,有些性状难以观察到。  7、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8、转基因超级鼠的研究: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9、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10、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用此技术培育出来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八年级下册生物学习方法  方法/步骤1:  第一,教科书要熟烂于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这往往是高频考点。  方法/步骤2:  第二,要选择一到两本辅导书(多了就没工夫看了)。  八年级下册生物学习技巧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生物知识点5  人类与生态环境  1、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生物囤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依赖于生物圈。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人口的过快增长必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目前,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可能提供的资源、能源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土地和淡水的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由此造成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局面。同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我们的环境污染加剧。此外,人口的大量增加,还给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1)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问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2)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特征  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动物和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完整的营养级结构,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当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时,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能通过自动调节恢复平衡。但若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生物知识点6  知识点一:生物圈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知识点二: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  (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  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我们可以得出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地球生机盎然的根本,很难想像地球上只有人类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身边的每一棵小草、每一个小动物,为生物多样性尽我们的一份力。生物知识点7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P36)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 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生物知识点8  1、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协调配合,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脑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  神经系统  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概括:反射和传导功能。  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3、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支配人体生理活动的司令部。  4、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与脊髓相连。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5、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神经细胞跟其他细胞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神经元的这些结构形态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7、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到兴奋。(说明: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完成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两类。  3、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一般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反射和反射弧不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且只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反射是一种生理活动,而反射弧是一种结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实现的。例如:排尿中枢受损,将不能排尿,只能采用人工导尿。另外,如果大脑控制排尿的中枢受损,将无意识排尿。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有传导功能,大脑能控制排尿。婴幼儿易尿床,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控制力差。生物知识点9  名词:
1、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语句: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2、肺炎双球菌的类型:①、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如果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3、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于R型经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转化因子)的诱惑,变成了S型)。  4、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5、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③结论:进入细菌的物质,只有DNA,并没有蛋白质,就能形成新的噬菌体。新的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不是从亲代连续下来的,而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说明了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③此实验还证明了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也证明了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7、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没有证明它是主要遗传物质)  8、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能自我复制③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④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9、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0、①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②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生物知识点10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参与的酶:唾液淀粉酶,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消化过程:蛋白质、氨基酸,参与的酶(胃液、胰液、肠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消化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肝脏),参与的酶(肠液、胰液)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生物知识点11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玻璃体、房水。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反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中枢骨传导有关的神经 (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轴突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神经  (2)功能:生物知识点12  高中生物教材出现的颜色反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不利于记忆和掌握,下面试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1 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  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注意: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需要水浴加热。  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 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  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  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 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要加热)。  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 碘液检测淀粉  原理:淀粉+碘液→蓝色  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  5 DNA的染色与鉴定  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  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  应用: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  6 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原理:RNA+吡罗红→红色  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注意: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  7 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  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8 线粒体的染色  原理: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应用: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  9 酒精的检测  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10 CO2的检测  原理: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在变黄。  应用: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11 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染色  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  应用: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2 吲哚酚试剂与维生素C溶液呈褪色反应  原理:吲哚酚即2,6-二氯酚靛酚钠,其水溶液为蓝紫色,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将其褪色。  应用:可用于检测食品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  13 亚硝酸盐的`检测出现玫瑰红  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应用: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4 脲酶的检测  原理:细菌合成的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PH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应用: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看指示剂变红与否可以鉴定这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15 伊红美蓝检测大肠杆菌  原理: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有机酸)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现黑色。  应用:用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  16 刚果红检测纤维素分解菌  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应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生物知识点13  X染色体隐性遗传  1、人类红绿色盲  ①、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②、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  2、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  ③、具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母病子必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①、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②、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  2、伴X显性遗传的遗传特点:  ①、人群中发病人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③、具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父病女必病)  Y染色体遗传  1、人类毛耳现象  2、Y染色体遗传的.遗传特点: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  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1、先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②、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  2、再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①、已知隐性遗传  父正女病――常、隐性遗传母病儿正――常、隐性遗传  ②、已知显性遗传  父病女正――常、显性遗传母正儿病――常、显性遗传  3、不能确定的判断:  ①、代代之间具有连续性――可能为显性遗传  ②、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各占1/2――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  ③、患者有明显性别差异  i、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ii、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iii、男性全患病,女性全不患病――可能为伴Y遗传生物知识点14  有机物的制造  知识点:  1、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上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叫气孔,它的`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思考:为什么气孔数目上表皮少于下表皮?  2、叶片中只有保卫细胞和叶肉细胞里含有叶绿体。  3、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合成。思考:为什么叶片的颜色上表面深于下表面?  4、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  思考:大棚作物在生长期间定时在棚内燃烧秸秆,以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燃烧秸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了增加叶片的受光面积,在栽种植物时通常要注意合理密植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额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生成有机物+氧气  6、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二: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三: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相对稳定.  总之,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它是食物来源,能量来源,并能维持碳氧平衡  7、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七上119页)。步骤、每步的目的、实验现象、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七上127页)。生物知识点15  1、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2、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步骤:暗处理、把插有天竺葵的两个小烧杯分别放入装有清水和25%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去,编号A、B组,放在日光下、酒精脱色、漂洗叶片、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3、光合作用表达式: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5、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不科学的原因是: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的空气。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6、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8、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1)对于活细胞而言,增强呼吸作用,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  (2)对于死细胞而言,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食物储存过程中保持干燥,降低温度,减少氧气浓度)。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9、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由于生物呼吸作用或者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吸收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对于碳--氧平衡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初一生物必备知识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蚕豆、大豆、花生。(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1)种皮:保护作用。(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8、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9、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①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②被子植物  10、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生物知识点】相关文章:生物会考知识点01-14生物知识点归纳12-18生物知识点归纳04-16生物知识点总结12-02生物高考知识点11-08生物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10-29生物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04-12生物的进化的学说知识点09-14生物选修一知识点07-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肽水有什么功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