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赠女道士郑玉华古诗翻译王炅妃赠道士李荣原文及赏析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风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  别有众中称黜帝,天上人间少流例。  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  佩中邀勒经时序,箫里寻思复几年。  寻思许事真情变,二人容华识少选。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  寄语天上弄机人,寄语河边值查客。  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  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不把丹心比玄石,谁将浊水况清尘。  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  青牛紫气度灵关,尺素赩鳞去不还。  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  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离别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  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  不忿娇莺一种啼,生憎燕子千般语。  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  落花泛泛浮灵沼,垂柳长长拂御沟。  御沟大道多奇赏,侠客妖容递来往。  宝骑连花铁作钱,香轮骛水珠为网。  香轮宝骑竞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  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里落梅花。  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  千回鸟信说众诸,百过莺啼说长短。  长短众诸判不寻,千回百过浪关心。  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邻咸自保,还辔归期须及早。  为想三春狭斜路,莫辞九折邛关道。  假令白里似长安,肯使青牛学剑端。  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龙飙去去无消息,莺镜朝朝减容色。  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  不分淹留桑路待,只应直取桂轮飞。  唐代的道士们,一方面养真修道,炼丹服药,企求羽化成仙,另一方面又经受不住世俗生活的诱惑,像常人一样,也谈情说爱。这两种心态的融合,使得道士的生活比起禁欲的佛门子弟来,就显得有些罗曼谛克。道士李荣和女道士 (亦称女冠) 王灵妃之间的爱情纠葛就有这种色彩。这在当时社会并不是什么有伤风化的事。所以,骆宾王才会写这首诗,代替京城长安的女道士王灵妃向道士李荣倾诉爱慕之情。从诗中“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两句可以得知,李荣当时在成都。所以,这首诗也写于咸亨初年骆宾王滞留成都之时。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部分。从开头到 “淮浦灵津符远筮”为第一部分; 从“自言少小慕幽玄”到 “修竹临坛几处斑”为第二部分; 从 “此时空床难独守”到结尾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王灵妃在京城长安的生活环境。作者用 “金阙”、“银宫”、“凤楼”、“灵芝”、“仙桂”等字眼描绘出一幅神仙境界,充满了仙气灵氛,并借助于这种境界烘托王灵妃身份的不同凡响与超尘绝俗。接着,作者特意点明: 在 “无数” “妖妍”的女道士中,王灵妃被众人推为下凡的天仙。言外之意是说: 像这样一位生活在 “仙居”中的绝代佳人难道不值得你李荣爱吗?  第二部分则从王灵妃的身世叙起,写其对李荣的思慕之情。她衷心希望能与李荣 “共百年”而不愿意 “遥期七夕”! 她对李荣 “一心一意”,笃于爱情,持“保终始”! 就是用 “投漆投胶”来比喻,也抵不上王灵妃对李荣的一片 “丹心”! 然而,李荣却恰恰相反,他用 “抱柱信”、“张京兆画眉”这样的誓言欺骗了王灵妃,“翻向成都骋驺引”——抛弃了王灵妃,一个人在四川成都街市上春风得意,尽情寻欢! 当日的誓言就像 “松蕣”那样脆弱。留给王灵妃的则是无穷的忧愁: 绿苔上阶,修竹斑斑! 给那充满了仙气灵氛的 “仙居”又蒙上了一层抑郁的色彩。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部分。  第三部分写王灵妃对李荣的思念。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以情观物,故物皆着“我”色彩的手法,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景物来展示王灵妃的痴思情态。对于王灵妃来说,任何景物都可以触发她对李荣的思念。“如雪”的“梅花”,可以象征她对李荣的一片冰清玉洁的真情; “如丝”的柳枝,可以勾起她对李荣的思念和柔情; 那“娇莺”的婉啭啼鸟就像她对情人的呼唤! 所以,她“不忿”; 那并头呢喃的燕子仿佛在向孤独的女主人炫耀自己的成双成对!所以,她感到一种“憎”恶; “朝云”、“旭日”、“迟晖”、“丽色”,这明媚的春光只能增添女主人的伤感。更其甚者,那些“侠客”、“妖容”,伴随着春天的脚步,递相往来,饮美酒、赏妙曲,竞逐繁华! 面对这情景,她羡慕,甚或产生了嫉妒! 但是,“西邻”之玉,“南陌”之金,都不能改变她对李荣的赤诚与忠贞。她盼望李荣“及早”归来,希望他珍视人生的春天,莫要让“九折”的“邛关道”阻碍了自己的归路,以至于祈求李荣: “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即便是你忘了我,也应该有封信吧! 在这一部分,作者用象征、暗示、比拟等种种艺术手法表现王灵妃对李荣的一片真情。全诗又在期待之中结束,收到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明代的王世贞在 《艺苑卮言》 中说: “宾王歌行,虽极浮靡,亦有微瑕,而缀锦贯珠,滔滔洪远,故是千秋绝艺。”这首爱情长诗,如果拨去笼罩在它上面的仙道色彩,可以看出它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功就在于: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西洲曲》 的特点,给人以清新、明丽的艺术感受。相关推荐
《塞上寄内》原文及赏析《绿珠篇》原文及赏析《定情篇》原文及赏析《望月怀远》原文及赏析《赋得自君之出矣》原文及赏析《闺情》原文及赏析《越女》原文及赏析《闺怨》原文及赏析《秋胡行》原文及赏析《伊州歌》原文及赏析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赠女道士郑玉华古诗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