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中华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哪家好一险,来说下,怎么样?在保一险行业有什么竞争优势?

前言:邮年年好邮保一生a款是一款增额终身寿险,保单的有效增值保额每年以3.5%的利率复利,保险责任比较简单,为身故/全残保险金,支持减保、现金价值贷款。其中3年或5年交投保年龄最宽泛。中邮年年好邮保一生A款终身寿险是可以退保的。在投保后犹豫期内退保,保险公司在收到退保申请后,会全额退还已支付保费。案例演示郝先生今年40周岁了,他为自己投保了一份中邮年年好邮保一生A款终身寿险,分5年交,每年缴费10万元,基本保额为454400元。【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1、车险业务持续承压,产险结构正由“车险主导”转向“各险种百花齐放”1.1 车险“天花板”渐露,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作为我国大多数产险公司的“龙头险种”,车险在产险业务中占比长期保持在 70%上下,其经营情况与产 险公司整体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商车费改的逐步推进以及行业自律的不断 加强,车险业务的增速和利润贡献能力已大不如前。1.1.1 汽车消费持续低迷,保有量增速不断下降由于车险承保标的的特殊性,车险业务的发展与汽车销量紧密相关。2017 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速下行 和我国居民部门负债率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均有所下降,很大程度上抑制了 汽车消费,导致我国新车销量增速持续放缓,2018 年增速由正转负。同时,在摇号上牌、限行等政策要 求下,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接近饱和,已基本达到动态平衡。2019 年,受到国五国六标准切换提前透支 销量和消费者观望情绪的影响,全年新车销量持续低迷,且降幅由2018 年的-4.75%进一步扩大至-9.40%。在新车增速放缓的同时,我国汽车存量市场也并不景气。民用轿车保有量在经历前一阶段的高速增长后, 2011 年起增速持续下滑,2018 年增速仅 10.39%。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曲线走平,车险的市场空间趋于稳 定的大背景下,除了对每年新增客户的开发和持续维护,未来险企将对现存客户群体进行更加激烈的争 夺。1.1.2 商车费改持续推进,车险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三次商车费改,车险定价逐渐放开2001 年,受加入 WTO 以及国际车险费率改革影响,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拉开序幕。2001 年 10 月, 保监会在广东地区率先进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改革试点工作,允许保险公司自主制定车险费率。2003 年, 全国范围内废除统一车险条款费率,车险条款及费率由各保险公司厘定。此阶段改革欲通过激活产险公 司内在发展潜能,整顿车险市场乱象,但受制于经营观念的老化以及配套监管机制的缺失,车险市场陷 入过度依靠价格战和渠道返佣的非理性竞争格局,改革效果不达预期。2006 至 2007 年,为整治车险市场乱象,保监会陆续出台政策对行业条款和费率标准进行了规定,以进 一步改善市场竞争环境。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行业经营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恶性竞争明显缓解,但 车险行业再度进入相对统一的时代。第一轮商车费改随着 2015 年 2 月《中国保监会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和 2015 年 3 月《深化 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公布,商业车险第一轮大规模费率改革启动。此次改 革试点工作分批逐次进行,2016 年 7 月推广至全国。首次商车费改重新拟定了商车险保费计算公式并修改调整系数,修订了行业规范条例,拓宽了保障范围。 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此次费改放宽了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此次费改另一个调整方向是将费率与风险的关联性加强,无赔款优待系数浮动范围加大,使不同出险率 人群的系数差异增大。费改前后,“连续三年无出险”与 “上一年出险 5 次及以上”的无赔款优待系数 差距从 0.6 扩大到 1.2。同时,费改后保险条款增强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拓宽了保险责任,删 除了部分免责条款,明确了索赔方式,有利于增强消费者投保积极性。第二轮商车费改首次费改在全国推广一年之后,2017 年 6 月保监会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 关问题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放车险费率自主定价权,这标志着第二轮商车费改启动。第二 轮费改进一步放开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的浮动范围,同时细化了不同地区的执行标准,进一步 加大了险企的自主定价权。此外,本轮费改增加了对费用率和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率的监管,同时对渠道端费用的投入增加了限 制,降低了中小公司通过加大费用投入抢占市场份额的意愿,车险市场竞争更加看重服务和产品。大型 保险公司依靠在成本控制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中小险企只能通过寻找细分市场和差 异化竞争等方式加强自身竞争优势,保住市场中的一席之地。第三轮商车费改9 个月后的 2018 年 3 月,保监会继续推进第三轮商车费改,开放了四川等 7 个地区的系数范围,2018 年 4 月完全放开广西、陕西、青海三地自主系数范围。第三轮商车费改继续放开车险自主定价权,在部 分地区进一步扩大了自主系数范围,并在广西、陕西、青海三地试点完全放开自主系数范围。在商车费改不断促进车险价格市场化,让利消费者的同时,改革倒逼产险公司实现车险产品精准定价, 使行业逐渐放弃“费用战”、“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模式,转向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良性竞争,促进车 险行业可持续发展。在费改逐渐推进的背景下,车险单均保费不断降低,大型产险公司依靠市场份额优 势并通过规模化经营,在微利时代实现规模收入双升,而中小产险公司被迫走精细化和专业化道路。与 此同时,互联网保险依靠先进的产品思维、大数据实力以及扁平化管理等优势,在费改中逐渐实现弯道 超车,成为传统产险公司的新威胁。车险竞争逐渐恶化,费改效果不及预期随着三轮费改的持续推进,车险费率不断降低,车险单均保费有所下降,商车险平均折扣系数也低于之 前“七折令”的限制,投保人享受了更大的优惠,车险的投保率和保额水平也有所提高,费改取得了较 好的社会效益。而对保险公司而言费改效果并不甚乐观,2015 年首次费改后,车险行业综合成本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分拆来看,赔付率明显下降,费用率却在不断上升,与费改初衷有所背离。更令监管层关注的是,2018 年起,在赔付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险企为了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取更多的渠道资源,争取市 场份额,在手续费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使车险的盈利能力承压。此外,行业集中度也不断提高,大量 中小险企因为过度价格战和渠道高返佣而出现承保亏损。在车险行业监管持续推进的同时,行业自律也在不断加强。2018 年 6 月出台的《关于商业车险费率监管 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手续费等的报送要与实际使用一致,新车手续费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需 单独列示。在车险业务本身增速下滑的情况下,报行合一的实施对于险企又是一项不小的打击。在费用 的严格限制下,大型保险公司尚且可以依靠渠道优势维持承保盈利,而中小型险企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 缩,部分险企因此放弃车险市场,被迫寻求转型。1.1.3 科技飞速发展,车险市场将遇重大变革在保险行业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同时,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也将对车险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伴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已经逐渐进入商用阶段。我们判断,在无人驾驶技术广泛应用后,由于汽车驾驶安全性大幅提升,事故发生率会显著降低,车险保费空间可能进一步压缩,这要求险 企在保费收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同时,在无人驾驶技术普及后,部分交通事 故的责任主体将由驾驶员转变为汽车生产商,未来车险费用可能会包含进汽车价格中,车险将成为一种 责任保险,需求方变为汽车生产商。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打通产业链,汽车生产商甚至会依靠在技术 和定损方面的优势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这对传统车险业务构成巨大的挑战。目前,已经有部分汽车生产商及互联网寡头开始积极布局车险业务,上汽集团旗下“上汽保险”已经推 出智能车险管理平台“一车通保”,探索车主保险需求,试水车险市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曾 多次表示“特斯拉将推出自己的汽车保险产品”,未来险企将不仅仅面对行业内部的竞争,更有可能面 临来自跨行业对手的强大冲击。此外,2019 年 6 月 5G 牌照的发放,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 5G 商用元年。在 5G 时代,物联网将深刻影响 我们的生活与生产,基于车联网技术的 UBI 模式车险(Usage Based Insurance)也将很快进入主流车 险行列。与之相比,目前引起车险市场大震动的“商车费改”的影响甚至会变得不值一提,未来的车险 将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条款,而成为高度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产品。车联网风起时势必会影响整个汽车 保险市场。综合来看,未来产险企业的产品策略和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是否能够在这场风暴中抓住 机遇,应对挑战,对各大产险公司来说关键在于能否把握时机,提前布局。1.2 非车险“配角”戏份渐重,产险业务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车险市场空间不断承压的背景之下,加快非车险板块布局成为众多险企的破局之策。从保费数据可以 看到,非车险保费占比在经历近三年的快速增长后,从 2016 年的 26.24%提升至 2019 年的 37.09%并达 到历史顶点。意外及健康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和农险等几大非车险险种保费占比持续提升,成长空间打开。我们 认为,随着车险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变革,产险领域正在经历从“车险一家独大”到“各 险种百花齐放”的转变。2. 三农工作继续提质,农业风险管理备受关注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第一产业,其发展一直都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第一产业 GDP 持续高速增长,2018 年达到了 64745 万亿元,占 GDP 总量的 7%。2003 年以来,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2015 年达到峰值,2016 年后受种植面积和单产下降影响,产量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 60000 万吨的高 位之上。此外,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主要水果的产量也都在持续增长,农业领域发展一片大好。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农业作为天然的弱势产业,不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还经常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不可控因素而遭受的经济损失有扩大趋势。 我国农业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一直处于高位,2010 至 2018 年期间,仅 2017 年一年受灾面积小于 2000 万公顷,有三年超过 3000 万公顷。更需关注的是,农业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受不同年份自然灾害情况 影响浮动较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灾害事前预防能力仍严重不足。因此,在农业受灾事前预防难度大的情况下,做好农业生产的事后风险管理成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发 展能力的关键点。农业保险作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发展农险在有效分散和化解农业风险、 保障农业生产经营的正常有序进行、维持农民收入的稳定等方面意义重大。同时,农险属于 WTO 农业协 议规定的“绿箱政策”,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开展农业保险成为世界各农业大 国合理运用 WTO 政策、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增强本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农业大国, 在我国发展农险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前景广阔。3. 与国际接轨,我国农险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多元化渐行渐近3.1 经过多年发展,农险产品体系愈发完善农业保险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如经营目的区别、保险标的差异和保险责任不同等。根据经营目的 被区分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按照保险标的划分则可以将农险区别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 业保险;而从保险责任的角度看,农险则包含了产量保险、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和创新型保险。3.1.1 一主一辅,各司其职我国农险市场形成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以商业性农业保险为辅的产品体系。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 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而商业型农业保险的经营目的则在于险企效益 最大化。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尚未成熟,一些农业生产领域面临较大风险,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这 两个重要产业在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下,对应的农险经营通常存在赔付率高企现象,令保险 公司难以承受。政府介入以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出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与商业型农险相比,政策性农险的承保标的面临更大风险,这对承保公司的经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 此其通常由头部产险公司和专门成立的农险公司承保。该险种的保险标的只包括部分指定农产品,并在 特定范围内使用统一费率,同时为遏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制定了强制不足额投保的规则。相 比之下,商业性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种类繁多,投保人可以自取所需,自由决定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也 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和政策性农险相比,商业性农险更为灵活。3.1.2 两业并举,构建农险主干体系将农险按照保险标的类型划分,可以划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其中,种植业保险以农作物及林木为保险标的,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粮食作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蔬 菜园艺作物保险、水果及果树保险、林木保险和其他保险。区别于其他农作物,大部分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因此粮食作物保险通常以政策性保险 的形式存在。经济作物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来讲抗灾能力更差,生产过程中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致使经 济作物保险的费率高于其他种植业保险。蔬菜园艺作物保险的显著特点在于保险金额较高,这是由蔬菜 园艺作物生产高成本、高产值和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决定的。林木保险则具有明显低于其他种类种植业保 险的保险费率,例如林木火灾保险的费率一般只有 5‰到 10‰。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的农业结构使得粮食作物和普通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比相对下降,与此同时,牧草、温室大棚作物和一些特种 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给其他种植业保险业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养殖业保险以饲养的畜、禽和水生动物等为保险标的,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大牲畜保险、小牲畜保险、 家禽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和特种养殖保险。大牲畜保险和小牲畜保险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保险标的具有更强的生物性特征。大牲畜的活动范围通常 更为广阔,这就使得损失发生的原因五花八门,进而对大牲畜保险经营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家禽来讲,即使是相似种类的家禽也可能具备差异化显著的生产周期,因此不同种类的家禽保险其 保险周期差别较大。水产养殖保险与其他养殖业保险相比,道德风险更易发生并且难以防范,这由于水产养殖对象死亡风险 的大小与养殖管理中的防范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投保人对水产品是否精心管理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损 失率及死亡、流失情况,进而影响赔付率。3.1.3 责任覆盖面不断扩大,创新型保险将成发展重点从保险责任划分的角度来看,农险包括了产量保险、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和创新型保险。以农产品产量作为保险责任的产量保险是农险中最主要的产品类别,在市场中占比过半。2018 年起,为 了进一步增强农险产品吸引力,充分保障农户的物权收益和劳动收益,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开始探索开 展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保险标的暂定为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 物。成本保险将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作为保险责任;收入保险则将农业 生产产值作为保险责任。收入保险相较产量保险而言多考虑了农产品价格的因素,保险公司因此会承担 相对更大的风险。近年来,创新型农险发展十分迅速。不同于传统农险以农作物本身因灾害或疾病造成的损失作为保险责任,创新型农险大抵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价格保险,另一类是气象指数保险。创新型农险多为 商业型保险。农产品价格保险将农产品价格作为保险责任,包括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和农产品价格保险等。以生猪保 险为例,生猪价格指数一般以“猪粮比”作为参照系,即生猪出栏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当“猪 粮比”下降到一定数值之后触发赔付条件。但是,“猪粮比”难以准确反映当地生猪价格的波动,而直 接采用绝对价格作为理赔触发参数的生猪价格保险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从整体上看,农产品价格 大幅波动致使保险产品难以定价这一长期问题仍是险企的核心关注点。“保险+期货”的创新型价格保险模式是我国重点推行的新业务模式。在该模式下,保险公司基于期货 市场上相应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开发农产品价格保险。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农产品价格保 险来转移相应产品的价格风险。与此同时,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场外看跌期权 产品,以及通过自身农作物产量再保险渠道进行再保险,来对冲农产品价格下降和农作物减产可能带来的风险。最后,期货公司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下属风险管理子公司在商品交易所的期货市场进行 风险对冲,在期货市场的众多投资者中实现风险分散。气象指数保险通过将风力、降雨、气温、干旱、霜冻、洪涝等气象指标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指数化,使 每个指数都对应一定的农产品产量或收益,当气象指数达到约定触发条件时,由保险人进行赔偿。3.2 产品分析:互为补充,扩大保障范围我们以中国人保将玉米作为保险标的的三款农险产品(玉米种植保险、玉米种植成本保险和玉米收入保 险)为例,分析这三种农险在保险标的规定、保险责任和赔偿处理等方面的异同。可以看到,保险标的方面,三款保险区别在于玉米种植成本保险对标的玉米的种植规模做了明确规定, 特别说明承保玉米种植面积需在 30 亩以上,门槛相对较高。保险责任方面,玉米种植保险和玉米种植成本保险的保险责任都是自然灾害责任,不同点在于后者较前 者多了病虫草鼠灾害。玉米收入保险较其他两种产品差别较大,除了自然灾害责任之外,还包括收入责 任,即在保险期间内,由于玉米价格下降或产量降低造成玉米销售收入低于预期收入时,视为保险事故 发生,保险人负有赔付责任。赔偿责任方面,玉米损失率低于 80%时,玉米产量成本保险与其他两个险种的赔偿责任测算略有区别, 需要附加对应赔偿系数(如下表):当损失率大于 80%时,三个险种均视为全额损失。与其他两个险种相比,玉米收入保险进一步考虑了收 入责任,具体采用如下公式计算: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玉米种植保险和玉米种植成本保险除了在赔偿处理方面存在一定差别之外,其余方 面大多只有细微的不同。而玉米收入保险在引入收入责任之后,与前两种农险产品存在较大差异。4.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农险蓝海潜力巨大4.1 风险特征鲜明,对承保险企提出高要求农业保险除了具有互助性、分散和转移风险、防灾防损、科学性、契约性等保险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外, 还有诸多不同于一般财产保险的特点:1、标的的生命性。大部分农险标的是具有生命特征的动物或植物,其标的价值根据生物的生长、成长状 态不断变化。因此,农险的保险金额确定、定损时间和方式与一般的商业保险不同,险种的保额浮动和 二次定损等都是农险所特有。2、地域性。由于各地区在自然条件、生产条件、技术水平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上的差异,农险在险种类别、 标的范围、灾害种类、保险期限和保险费率等方面在不同地区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3、季节性。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生长环境和时间的严格限制,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与农业生产和经营 有关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季节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农险在防灾防损、承保、理赔等方面表 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4、高风险性和高成本性。农险具有明显的巨灾特性,一次农业风险事故的发生往往涉及多个县市甚至多 个省份,一旦发生,就会对农田以及牲畜造成大规模的损失。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极端天气和气象 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日益加大,农业灾害的经济损失不断加剧,农险的理赔压力也越来越大。5、政策性。由于农险的高风险、高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高费率,使得农民的有效需求和保险公司的有效 供给不足,单纯依靠市场运作难以有效进行。农险开展需要国家财政部门的补贴和优惠;同时要依靠相 关部门的努力配合和规范监督。6、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在短时间内对于投保标的甄别能力弱,难以评估风险,但是农户 对投保标的状况比较清楚,在高风险状态下,农户一般会选择购买农业保险。此外,部分农户在购买农 险后,对于风险的预防意识会有所减弱,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问题。鉴于农险上述特征所产生的承保高门槛,农险业务长期承受着供需两方带来的压力,业务开展长时间面 临瓶颈。对此,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上不断开拓思路,设计个性化产品更好地服务农户,农险产品的认 可度和服务广度均有提升。与此同时,国家对农险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4.2 政策之手效果显现,农险迎来发展机遇期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 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此后,监管层持续强调“大力发展政策 性农业保险”,相关政策逐步落地。种植业和养殖业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试点工作于 2007 年正式启动, 标志着我国农险进入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2007 年 4 月《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和 7 月《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管理暂行办法》 的出台,拉开了我国农险补贴政策的序幕。2009 年,森林保险正式被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至此 我国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的全覆盖。2010 年至今,财政部基本上每年都对农 险保费补贴品种和范围进行扩大,补贴比例也逐渐提高。目前,我国主粮作物保险保费补贴已经实现了全国覆盖,特色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基本实现在其主要产 区的覆盖,农险补贴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其中,中西部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分别达到 65%和 80%;东部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达到 60%和 70%。在上述补贴政策基础上,中央 财政对产粮大县的三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保险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总体保费补贴比例最高可 以达到 72.5%。2019 年 9 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2 年,稻谷、小麦、 玉米 3 大主粮作物保险覆盖率达到 70%以上,收入保险成为我国农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保费/ 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 1%,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达到 500 元/人。”截至 2018 年末, 我国农业保险深度约为 0.88%,保险密度 283 元/人,与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在新 的指导意见下,各地有望继续出台农险支持政策,农险补贴力度也会长期保持增长趋势,农险保费年增长率有望持续保持在 15%以上,甚至达到 20%,成为产险业务中极具增长潜力的险种。4.3 前期筑牢基础,想象空间打开2018 年我国全年农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 500 亿元,达到 572.65 亿元。截至 2019 年 10 月,农险保费已 经达到 605 亿元,全年保费有望迈上新台阶。同时我们看到,自 2007 年开始,随着我国农险保障范围 的扩大,风险进一步分散,农险的赔付率显著下降,始终保持在 80%以下,但由于每年自然灾害情况差 异较大,赔付率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虽然近几年受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又伴随农险监管力度不断加 大和赔付效率的提高,赔付率整体有上升趋势,但从中长期看有望保持相对稳定。我国农业保险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与保费增长趋势相似,2007 年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6 年保险深 度仅 0.04%,保险密度 2.65 元/人。在险企和国家地方政策的合力推动下,经过 12 年的发展,2018 年 保险深度已达 0.88%,保险密度达 282.7 元/人,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但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深度密度与 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8 年美国农业保险深度 5.94%,是我国的 6.75 倍,保险密度更是我国 的600多倍,即使将中美两国农业生产模式上的差异考虑其中,相比之下我国农险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速,农险这片蓝海在持续积淀之下想象空间已经打开,市场 规模有望实现数量级式扩大。4.4 黑天鹅事件爆发,或催生农险新机会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我国蔓延开来,截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全国已累计确诊新冠患者 42714 例。随着感染人数持续攀升,疫情形势的不断严峻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制造业和服务 业受到的冲击尤甚。然而考虑到我国人口和产业结构特征,我们认为此次黑天鹅事件或将催生农险行业 新的增长空间。短期来看,疫情爆发和控制疫情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造成持续性影响,使多数劳动力密 集型产业陷入停顿状态,年后一段时期城镇用工需求较往年可能会出现明显下降,大量节前返乡的进城 务工人员暂时滞留家乡,短期内推升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中长期来看,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业生产人员涌入制造业和服务业,第一产业从 业人数不断下降,叠加我国目前较低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我国耕地闲置问题愈发严峻,造成了农业生产 资料的严重浪费,农业生产面临较大压力。我们认为,在此次疫情爆发的背景下,政府或将加强第一产 业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引导劳动力向农业和农业相关产业流动,提高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参考非典时期情况,经历 2003 年上半年非典的肆虐后,我国粮食产量增量于次年达到新高,同比增长 9%。受此次新冠疫情影响,我们预计,2020 年农业从业人员将会有 10%-20%的增长,促进农产品产量额 外提升 7%~14%。2018 年,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总计 3.46 万亿元,占当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 53.44%,2015 至 2018 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5.57%,我们预计农业风险保障占比将在 2020 年达到 71.38%。按此比 例推算,2020 年农险业务将由此产生 5%到 10%的额外增长空间。此外,由于疫情期间的交通与物流管制,畜牧养殖业的饲料供给和加工销售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农产品 面临滞销,部分畜牧养殖业农户损失严重。我们预计 2020 年农险赔付率将有所提升,一定程度推升综 合成本率,但从长期来看,疫情进一步强化了农户农业风险意识,提高农险购买积极性,利好农险长期 发展。综上,此次突发疫情对农险业务而言,在短中长期都将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鼓励各产险公司将经营 重心向农险倾斜,农险品类也有望更趋丰富。4.5 科技赋能新农网,持续助力农险发展面对潜力巨大的农险市场,险企通过科技赋能,对内实现降本增效、管控风险,打造优质产品和极致服 务体验;对外输出领先的创新产品及服务,以科技驱动业务发展,增强保险产品在县域地区的渗透能力, 促进行业生态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升。1.科技助力降本增效。农险的保险标的范围大、数量多,承保勘探和定损需要大量人力成本,而科技应 用可以代替人力投入,同时实现业务开展的精准和高效。如在种植业保险承保过程中,通过无人机测绘 来进行勘探确定标的面积和状态,平安产险联合大疆在农险领域实现“无人机单兵作业”模式,农险作 业人员可单人半日完成 600 亩的查勘作业,作业效率提升近 40 倍,有效突破了传统农险推广中人力投 入多、作业范围小的局限,实现用更少的人力为农户提供更完善的农险服务。畜牧业上,智能芯片与大 数据技术的结合帮助险企持续追踪监测大量标的的实时状态,提前预警并进行事前防控,在降低风险发 生概率的同时协同提高定损效率。2.提高销售效率。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险企触达客户的效率,为营销提供便利。以往县域保 险产品的营销成功率通常由营销队伍的规模和经验决定,团队能力极大限制了营销效果。但现在通过应 用大数据分析,险企可以对目标客群实现精准用户画像,打破营销队伍的经验壁垒,大幅提高代理人队 伍产能。同时,通过各种智能移动终端,险企可实现客户经营支持、客户理赔协助、线上专业培训、实 时业绩查询、团队活动管控等多项功能,营销队伍管理更加高效。3.优化服务体验。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科技手段能够帮助险企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价值延伸。具体到 农险业务上,随着“5G”商用时代来临,物联网大面积投入使用,帮助保险公司持续追踪和监测用户的状态,及时提示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同时从承保延伸至其他增值服务。目前已有多家险企涉足 智慧农业,如平安的“生猪风控及溯源”项目,基于先进的 AI 和区块链技术,全面监控生猪繁育、屠 宰和流通全过程,100%全链溯源,同时提供多种产品,将保险服务嵌入企业管理与生产流程中,构建风 险减量管理新模式,实现险企价值链延伸。4.优化产品设计。保险公司可利用掌握的大量用户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县域居民的需求和 风险情况,优化产品设计、定价和营销各环节,设计出更加适合县域居民情况的险种,快速打开区县域 保险市场。同时,云计算将实现风控环节智能化,农险产品精算能力也将大幅提高,帮助险企有效控制 综合成本率。4.6 政策农险搭台,商业险种唱戏,协同效应逐步显现我国县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其在农业、健康、养老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 迫切需要合适的各类保险产品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过去有两大问题使险企“疏远”县域市 场:一方面城镇保险市场尚有大量保险需求未被满足;另一方面县域居民消费水平较低,风险意识不强, 致使多数险企对于县域商业保险市场不甚重视。但随着近年来城镇保险市场日渐饱和,竞争加剧,同时 县域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使各保险公司的目光逐渐转向县域市场,开始大力推进县域市场政策性业 务与商业性业务的融合发展,将县域业务从传统政策性农险向商业性农险、涉农产业保险和人寿保险等 领域延伸。虽然与城镇居民相比县域居民的保费支付能力较低、风险意识较弱,对于商业保险接受程度亦较低,但 是县域商业保险也有自身发展的优势。首先,我国县域是典型的人情社会和人脉社会,且人员流动性较 低,险企通过前期投入打开市场后,后期获客成本和渠道维护成本比城镇低,投入带来的收益确定性更 高,且容易形成同业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其次,县域业务大多数为分散性业务,业务的价值高且风险 相对可控,利润贡献能力更强。更不可忽视的是,国家政策对于“三农”问题持续高度关注,不仅对农 险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上升空间仍然巨大,购买商业保险的意识和需 求有望持续增强,县域商业保险市场前景广阔。5. 投资建议——农险业务门槛高,重点关注细分龙头21 世纪初期,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尚未放开,农险保费收入在财产险市场中占比长期处于低位。2007 年我国恢复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后,农险保费收入占比出现井喷,当年这一比例即从上一年的 0.56%升 至 2.60%,并于 2008 年进一步跃升至 4.74%。近十年来,我国农险保费收入占比稳中有增,于 2018 年 首次突破 5.00%,达到 5.32%。未来随着各大险企对农险市场的不断挖掘,并结合第一产业依然在我国 经济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实际特点,我们认为农业保险在产险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预计最高能达到 8%左右。农险市场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中国人保、中华财险和中国太保(含安信农险)等保险公司。近期农业保险 领域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叠加车险业务疲态渐显的现状使得农险这块蛋糕愈发诱人,农险市场竞争也愈 演愈烈。受此影响,头部险企农险市场份额整体略有下降,CR3由2014年的77.21%下降至2018年的68.57%。 尽管如此,中国人保在农险市场中依旧长期占据半壁江山。5.1 人保产险:农险板块优势明显,助力集团价值提升5.1.1 布局“广深齐具”,稳居行业龙头中国人保在农业保险业务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建国以来中国人保业务“城镇、县域全方 位拓展”的经营模式为公司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作为国内农业保险最早的探路者,中国人保 始终占据农险市场主导地位,依托自身强大的客群建设,积累了 1 亿余户次的县域客户信息,建立起覆 盖全国所有区县、大部分乡镇和乡村的基层网络,深度下沉的网络布局铸就了人保农险领域的巨大竞争 优势。另一方面,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财产险公司,人保产险与我国政府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在目前以 政策性业务为主的农险市场中,势必会获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人保在客群建设和政策支持两个维度上的明显优势持续巩固人保农险经营的行业龙头地位。2018 年, 人保农业保险市场份额达到 46.21%,超过排名第二至第八的保险公司农险市场份额之和。5.1.2 多点开花,业务优势全方位显现从历史数据看,人保产险的农险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并在近几年驶入增长快车道。公司农险保费收入增速 在 2018 年达到顶峰,全年同比增长 20.95%。2019 年上半年农险保费增速较 2018 年同期有所下降,但 仍处于历史高位。另一方面,由于产险市场环境出现微妙变化,人保农险保费占公司总保费的比例小幅 上升,截至 2019 年第三季度,人保农险业务收入占比在公司非车险板块位居次席,仅次于意外伤害及 健康险。产品方面,近年来中国人保构建了以中央政策性险种为核心,地方政策性险种、商业性险种和创新型险 种为补充的多维农险产品体系,总共覆盖 250 余个农业生产品种,农险产品数量总计超过 3100 个,大 幅领先同业。完备的产品体系使人保有能力为农户提供更加全面且精准的风险保障并持续优化客户体验, 进而提升综合竞争力,助力公司农险业务量增质优。成本管控方面,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公司一流的经营能力,人保农险综合成本率始终低于同期的非车险综 合成本率和财产险整体综合成本率。近年来,人保农险综合成本率稳定在95%左右,在同业中处于领先 地位。利润贡献方面,依托于农险业务的规模优势和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2019 年上半年农险业务在人 保非车险板块的利润贡献占比达到 25.47%,仅次于企业财产险。未来,随着农险业务得到长足发展,占 比持续提升,农险板块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贡献者。5.1.3 促进业务融合,下沉农网布局,推动集团价值提升中国人保农险业务的巨大优势为公司在县域地区其他商业保险市场的拓展起到了强力的推动作用。公司 助推农业保险和其他商业保险的相互融合,通过开发菜单式、组合式的综合保险产品促进规模庞大的农 险客户转化为具有多元化保险参与度的客户,进而激活县域地区的商业性保险需求。此外,在现有深度下沉的农网布局基础上,中国人保进一步织密了自身的基层服务网络。截至 2019 年三 季度末,人保产险在县域地区分别设置三农营销服务部 7700 个、三农保险服务站 2.68 万个、三农保险 服务点 31 万个,覆盖了全部区县、98%的乡镇和 54%的行政村。同时中国人保将基层乡镇村委会干部吸 纳为协保员,作为带头人领导规模达到 39 万人的县域保险基层销售服务队伍,通过其在县域地区强大 的影响力推动队伍融合,形成协同销售模式进而提高业务开展效率。在上述业务融合和基层服务网络建设的推动下,中国人保进一步深挖县域地区深层次多元化保险需求, 实现了县域地区综合保费规模的稳定增长。截至 2019 年 9 月底,人保产险借助农网平台实现保费收入 585 亿元,在公司整体保费中占比超过 17%。未来,随着中国人保进一步下沉农网建设布局和农网服务 队伍的不断壮大,叠加持续性政策利好推动,农险板块的强势发展将带动人保集团整体价值更快提升。5.1.4 农险未来增速值得期待2019 年上半年,人保农险保费增速同比放缓,受此影响,2019 年全年人保农险业务收入增速或将略低于 2018 年。但综合 2017 年以来人保农险板块迅猛的增长态势和自身农险经营的突出优势,我们认为人保 农险业务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持续保持可观增速。预计 2019 年至 2022 年人保农险保费增长率分别为 16.50%、20.50%、23.00%和 25.00%。另一方面,近年来人保产险整体经营情况稳中向好,2014 年至 2018 年保费年复合增长率为 11.33%。但近期疫情爆发,在全产业链均受影响的背景下,2020 年汽车销售量 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进而使车险增速持续承压;此外,根据非典时期经验,车辆运输意外险和责任险 等其他险种的销售也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预计 2020 年人保财险板块将遭受一定程度的短期 冲击,2019 年至 2022 年人保产险总保费增速分别为 11.25%、10.17%、12.80%和 11.65%。据此计算,人 保农险业务占比将在这四年中分别达到 7.20%、7.87%、8.58%和 9.61%。5.2 太保产险:安信农险持续发力,科技赋能初见成效2004 年 9 月,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在上海成立。2014 年 10 月 21 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受让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4.34%股权,太 保产险母公司太保集团间接持有安信农险 33.825%的股权。2016 年 8 月,安信农险增资扩股,太保产 险持股比例增至 52.13%,从此实现了并表经营。此后,太保产险的农险业务迅速发展,2018 年,太保 农险在农险市场份额达到市场第三,农险业务承保利润达到 1.25 亿元。2016 年以来,安信农险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经验为太保产险开拓农险业务提供了巨大支持,太保产险在农险业务上迅速发力,2016 至 2018 年农险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65.2%、43.6%和 54.9%,2019 年上半年 同比增长达到 48%,预计全年业务收入将继续保持高增速。此外,农险业务在太保产险收入中占比也不 断提高,农险业务收入占产险业务总收入比例从2015年的1.22%持续增长,至2019年上半年已达到5.56%, 成为继车险之后的第二大产险业务品种。太保农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基本保持在 96%左右,低于产险业务整体综合成本率和非车险业务综合成本 率。随着未来农险业务在产险业务中的占比不断增大,有望进一步拉低太保产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提 升集团产险业务的承保利润空间。从产品体系上看,太保产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不仅包含基础种植业和养殖业保 险,还包含涉农产业的财产、人身、责任以及物流保险,开发了较多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保险使用场景,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县域商业保险体系,给予农户更多的风险管理选择,也有利于公司实现交叉和组合售,促进政策性农险客户向商业性农险客户的转化。同时,太保产险顺应时代发展,在农险业务上积极践行“科技赋能”战略,将科技应用深入承保、定损、 理赔各个阶段,通过“太保 e 农险”建立起业内领先的农险运营管理体系,为农险业务未来的蓬勃发展 做好充分准备。2017 年以来,太保产险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在 2016 年增速仅 1.67%的情况下,2017 年、2018 年增速 达到 8.75%和 12.61%,展现出太保在产险业务上的强劲势头,结合太保产险 2019 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预计 2019 年增速有望接近 13%。随着转型 2.0 的持续进行,公司前期在队伍、科技方面的投入将逐渐显 现,助推产险业务持续发展,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太保产险业务保费增长率分别为 11.5%、12.8%、 13.2%。农险业务方面,并表安信后太保农险持续快速成长,2016 至 2018 年保费增速分别达到 65.2%、 43.6%和 54.9%。得益于农险的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以及安信农险的业务经验和口碑积累,太保农险将继续 蓬勃发展,2019年保费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在40%以上,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保费增长率分别为33.8%、 24.7%和 21.4%。同时,基于农险保费收入的高速增长,预计农险业务占比将持续提升,2019 年至 2022 年分别达到 4.49%、5.47%、6.08%和 6.57%,继续强化农险的产险第二大险种地位。作为一家综合性保险集团,中国太保通过收购安信农险在农险业务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并且已经在江浙 沪地区的农险市场积累了大量客户。我们认为,未来太保能够继续利用好政策红利,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上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并积极推进商业性农业保险客户的转化,整合寿险和产险业务在县域的布局,实 现政策性和商业性业务融合,不断拓展县域业务,在潜力巨大的县域保险市场中占得先机,通过农险业 务带动集团价值提升。5.3 中华财险:继续发挥农险领域传统优势,带动业绩企稳回升中华联合财险成立于 1986 年 7 月,其前身是由国家财政部、农业部专项拨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成 立的新疆兵团保险公司,是我国第二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后于 2006 年 6 月进行 改制,并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财险以农险起家,是国内最早开展农险试点的单 位,因此在农险经营服务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使其农险市场份额长期稳定于第二位。近年来,受农险市 场激烈竞争影响,公司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得益于前期积累的优势,截至 2018 年公司市场份额仍领 先第三名安信农险 5 个百分点。农险在中华财险业务结构中的占比长期位列次席,仅排在车险之后,对公司整体保费的贡献度保持在 15% 以上,在最近两年更是突破 20%。增速方面,近年来中华财险农险保费增速小幅回落,但仍高于公司总 保费增速,农险依然是公司整体业务发展的重要引擎。2018 年,农险占公司非车险比重达到 48%。预计政策红利叠加公司长期以来积累的农险经营优势将推动 农险规模进一步增长,进而带动非车险板块业绩持续提升。此外,作为农险领域先行者,中华财险在农险科技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建设了农业保险地理信 息技术联合实验室,科技赋能提升农险经营服务能力,推进农险数字化转型。同时运用无人机航拍、卫 星遥感等专业技术全方面提升公司勘察定损能力,并结合互联网技术上线“农险 E 键通”和“时空水印 相机”等业务,实现从承保到理赔的流程自动化。中华财险的农险业务增速在经历了之前数年的边际下滑之后,终于在 2018 年出现增速拐点。我们认为中 华财险将借助政策支持和行业趋势加快农险业务发展,预计 2019 年至 2022 年公司农险保费增速分别达到 9.00%、9.80%、10.70%和 12.00%。公司业务层面,近年来产险总保费收入增长逐渐放缓,尽管 2018 年保费边际增速由负转正,但增速下滑趋势短期较难扭转。结合 2020 年初的疫情冲击,我们预计 2019 年至 2022 年中华财险保费增速分别为 7.50%、6.00%、5.45%和 4.8%。综合上述情况,公司 2019 年至 2022 年农险业务占比将分别达到 18.84%、19.52%、20.49%和 21.89%,继续领跑其他非车险业务。随着农险市场空间的不断挖掘,中华财险在农险领域的优势有望持续显现。公司未来若有意愿直接进军 资本市场,农险板快的优异表现将为公司整体估值提供强大支撑。(报告来源:东兴证券)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旧定义重疾下架将近7个月。重疾险市场重新恢复了“百花齐放“之态,竞争之激烈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可还记得曾经的男性重疾天花板——国富嘉和保吗?对,那款男性比女性费率还便宜、下架后还被很多人念念不忘的嘉和保!现在,它的升级版——光武1号·嘉和保2021来了!同时相比高发轻症之慢性肾病(慢性肾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旧版的嘉和保(重疾新规前的产品),是缺乏这个病种的,但是那时候匹配的费率也是偏低的费率,也不能说它有多坑。这次嘉和保2021把这个肾领域轻症涵盖了,但是除了纯重疾的费率,其他保障内容的费率似乎不那么友好,可能也是“在价格和保障内容”做一个平衡吧。产品责任如下图:光武1号·嘉和保2021的产品优势有4点:一、中症/轻症、身故灵活可选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必选责任只有重疾保障,其它轻症/中症、身故、癌症二次,全部都是可选!没有强制捆绑,只有灵活附加,将保障选择权归还给用户,人性化又贴心!二、赔付比例高在赔付比例严重内卷的大趋势下,光武1号·嘉和保也是竞争力满满!你感受一下:纯重疾+可选责任1(轻症+中症+轻症/中症/重疾额外赔+轻中症豁免),60岁前!首次得重大疾病赔180%基本保额,首次得中症赔85%基本保额,首次得轻症赔45%基本保额!这么高的赔付比,市面上鲜少能看到!三、癌症二次责任2选1这个设定真的很有想法,再次展现了产品的灵活特点。同样是癌症二次赔,光武1号·嘉和保给了用户两种选择,任选其一即可!重度恶性肿瘤额外保险金:初次确诊非重度恶性肿瘤,间隔1年后确诊恶性肿瘤,赔付150%基本保额;若初次确诊为重度恶性肿瘤,间隔期3年后再次确诊(新发、复发、转移、持续),赔付150%基本保额;重度恶性肿瘤关爱保险津贴:若初次确诊为重度恶性肿瘤,间隔期1年后再次确诊(新发、复发、转移、持续),赔付50%基本保额,3次为限,最高150%基本保额。四、保额最高可达90万市面上的重疾险保额上限大多是50万,七八十万都很少见,想买高保额只能组合投保!光武1号·嘉和保,名副其实高保额,最高达到90万,满足几乎所有人的重疾需求!五、纯重疾市场费率优秀纯重疾责任,50万保额,30年交,保终身,30岁男性4610元/年,30岁女性4040元/年,保至70周岁,男性每年只要2740元,女性2295元。花2000多,便可以买到50万重疾保障,价格感人至极!尤其适合预算不多的年轻人投保,花更少的钱,便能拥有超高额的重疾保障。新品之“嘉和保2021”成人重疾险介绍:嘉和保2021,承保公司为国富人寿,总部在广西省。五、国富人寿公司简介:国富人寿成立于2018年6月,总部位于广西南宁市,是广西首家寿险法人机构,股东包括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NYSE:VIPS)等。国富人寿是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18年6月成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注册地位于南宁市,是广西第一家寿险法人机构,注册资本金15亿元。由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6%)、吉安新年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持股13%)、北京信中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2%)、湖北三峡华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2%)、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上海恒大建材市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广西名都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8%)等8家公司共同创立。偿付能力:2020年第三季度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00.03%中国银保监会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国富人寿再次获得A类评级,这是国富人寿自开业以来连续第八个季度获得A类风险综合评级。体现了国富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综合风险较低,可持续为保险消费者提供可靠保障。光武1号·嘉和保2021适合人群:1、追求保障全面、高性价比、重疾单次赔付的人;2、希望一次到位,拥有高额重疾保障的人;3、想加保的老客户们,纯重疾保障值得拥有;4、看中癌症保障的人,2选1,灵活度超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哪家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