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下中原消费金融合作的平台有哪些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举措?

一、背景桂林银行率先在全国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打造集金融、政务、便民等服务于一体的“三农”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出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目前,桂林银行金融服务已全面嵌入广西“产供销储运”各环节、贯穿居民生活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奶瓶子”,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桂林银行首家“跨境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暨防城港市首家“绿色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成功揭牌。二、具体工作举措(一)率先构建完善的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桂林银行在全国率先提出做“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率先成立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在总分支行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部,并形成了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方案,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服务乡村振兴机制。(二)构建新型服务渠道体系,打通金融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通过在行政村设立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以下简称“服务点”),并建在口碑好、威望高、有影响力的村民家中,让金融服务精准直达村民;在乡镇设立小微支行,作为县域支行和服务点的联结纽带,并按照“1+4”人员配置“三农”客户服务团队,实现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营业,有效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桂林银行服务民营小微。(三)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乡村振兴新动能。针对县、乡、村三级地区,制定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在县域一级,聚焦县域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定制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在乡镇一级,聚焦培育和扶持禽畜养殖、有机种植、加工制造等“专精特新”小微企业,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打造多样性、差异化的乡镇经济生态;在村一级,制定“一村一策”“一品一案”,大力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如聚焦粮食安全强化对粮食产业信贷支持,主动为宾阳县、上林县等水稻种植基地以及广西蔬菜、畜牧、渔业等设施农业授信,全力保障全区“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其中今年以来累计向广西23个主要产粮区投放涉农贷款105.69亿元。围绕种业振兴,支持广西某渔业育种创新,通过“银行+企业+农户”特色渔业扶贫模式带动下游养殖农户共同致富。(四)完善金融科技体系,着力补齐数字乡村建设短板。强化科技赋能,依托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为客户提供多元、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一方面,依托“助农终端”为村民提供小额取款、现金和转账汇款等基础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运用征信、反欺诈、大数据等技术,开发“产业富农贷”,通过授信风险模型完成客户准入,结合线下尽调确认授信额度,实现贷款申请、签约、放款线上化。此外,协同中国银联将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下沉县域及以下地区,通过推广POS机具、云闪付APP收款码牌,助推农村支付数字化转型,有效降低农村用户的支付成本。桂林银行给予金平村整村授信1000万元。(五)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和技术手段创新,推动乡村信用环境持续改善。一方面,针对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依托门槛低、纯信用、更便捷的“首次贷”“信用贷”等产品,累计协助10余万农户完善征信。另一方面,运用供应链思维,帮助链属上下游客户完善信用体系,通过核定“微链贷”授信额度,为产业链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免抵押信贷支持。此外,通过强化银担合作,与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批量担保业务,运用“集贷保”“见贷保+微链贷”等产品和模式,拓宽涉农贷款担保渠道。(六)构建乡村治理支撑体系,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通过深化政银企合作,帮助村民实现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社保代缴、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纳、预约挂号、远程视频问诊、创业就业咨询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助力破解我国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同时,依托服务点开办金融夜校和小课堂,将反洗钱、防非法集资、反赌反诈、消费者权益保护、存款保险等知识送下乡,进一步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目前,已在全区开展超10万场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有效提升了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七)构建新农人成长体系,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持续引进农村金融专业人才,将近5000名乡村振兴“服务专员”充实到一线,并通过集中培训、线上考试、视频直播学习、月度例会等方式,提升全行超6000名服务点站长的知识及技能水平,让其成为熟悉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三农”专业人才。联合广西近10家核心龙头企业设立乡村振兴就业创业实训基地,与科技、农业等部门合作开设农技讲堂,把种养技术和管理经验送到田间地头。桂林银行服务乡村振兴。三、取得成效(一)构建了广西乃至全国最完善的金融服务网络,有力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截至2022年6月末,桂林银行已在广西12个地市设立分支行149家、小微支行569家,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6671家,在广西发起设立村镇银行6家,金融服务覆盖100%的县域、60.24%的乡镇和54.07%的行政村,相当于每2个行政村、每2个乡镇就有一家桂林银行服务网点,辐射超2000万农村人口。(二)大幅提升了“三农”领域信贷投放,为建设壮美广西注入新动能。近两年来,桂林银行聚焦县域铝、锰、石材等优势工业和畜牧养殖、水果、糖料蔗等特色产业,加大对重点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支持力度,累计投放县域贷款超1000亿元;通过精心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区)超350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三)构建起“三农”综合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桂林银行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助力公共服务下沉,截至2022年6月末,依托服务点累计挂牌成立社保代缴点6234家、退役军人创业就业驿站970家、自助医疗服务点319家、警银共建服务点893家、农家书屋871家、红色驿站200家、红十字博爱驿站200家,构建起集金融、政务、便民等服务于一体的“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为村民提供金融服务。四、工作展望未来,桂林银行将继续紧跟国家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营小微、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以更深的情怀、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来源:桂林银行(责编:陈露露、许荩文)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海报新闻记者 周琛 河南报道  “在手机上申请贷款,1万元的资金五分钟就到账,中原消费金融真是帮了大忙,让我提前圆了装修梦。”山东泰安的陈先生激动地说。  如此便捷操作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中原消费金融立足专业化消费信贷功能定位,持续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形成与商业银行等消费金融主体形成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在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科技赋能 让普惠金融“触手可及”  郑州、武汉、西安、南宁、广州……屏幕上巨大的中国地图被不断闪耀的小白点逐渐点亮。  5月23日,“探寻出彩河南竞进密码”2023 全国主流融媒体看河南深调研采访团一走进中原消费金融,就被中庭巨大的破壁系统监控大屏吸引。  中原消费金融副总经理邵航向采访团记者介绍:“地图上白点亮起,就意味着相应地区有一名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在中原消费金融办理了一笔消费贷款业务。”  邵航介绍,破壁系统等200余个科技支撑系统均由中原消费金融科技团队自主研发,打造出公司数字化升级的“组合拳”,增加了用户的触达率与渗透率,满足了更多用户的金融需求。  而这只是中原消费金融在普惠金融和数字科技深度融合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自成立以来,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延伸服务触角,创新业务模式,通过用更多维度数据来挖掘、服务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人群,从而有效缩小城乡、地区、行业的之间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消费金融更好惠及民生。  河南省委、省政府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兴省战略列为“十大战略”之首,创新已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中原消费金融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让普惠金融在深度、温度和精细化程度上实现质的提升。  目前,在服务地域上,中原消费金融已覆盖全国;在服务客群上,城市新市民、广大农村用户等均在其服务范围内;在服务场景上,中原消费金融链接了装修、教育、旅游、出行、生活服务等100多个消费场景,大大提高了消费金融的可获得性。  截至目前,中原消费金融服务用户超过1960万,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真正成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满足消费新需求 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经济稳健运行的“压舱石”。疫情过后,我国消费复苏按下“快进键”,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在此背景下,中原消费金融打造了行业领先的自营产品体系,为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客户群体推出相应的产品,有效地满足了消费新需求,为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加速商品和服务消费潜力释放注入动力。  针对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群体,中原消费金融推出了主打线下大额的柚卡APP,通过专属客户经理服务有效连接市场需求和服务供给,提升客户需求满足能力和服务效率。  针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群体,中原消费金融除了主打线上以小额、分散为原则的中原消费金融APP之外,还在普惠通APP上线了H5全流程普惠金融产品,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中低收入人群面对消费存在“盲目性”“冲动性”的情况,中原消费金融创新性地推出了“贷款冷静期”服务,首次借款用户可享“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用户在首次借款的前7天内提前还款,不收取任何费用(包括利息)。  “7天无理由还款”为国内金融行业的首创之举,是给借款人加设了一个征信的安全阀,既为其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审慎评判,又为部分冲动消费者提供了一次无偿的撤回权利。这种避免非理性信贷的措施,从产品创新层面深度切入,培养了公众对理性借贷的认知。  诠释企业责任助力乡村回馈社会  作为河南唯一一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原消费金融在中原银行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始终扛稳责任、永担使命,将企业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有机融合,持续打造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现代金融企业责任体系,彰显了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担当。  中原消费金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为探索“金融+乡村振兴”新载体,中原消费金融搭建了“消费帮扶+科技赋能+金融服务+英才行动+公益助力”五位一体的服务乡村振兴路线图,组建了“乡村振兴赋能小组”,带着创新思路、数智技术等帮扶手段深入乡村,为乡土产品找销路、为乡村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乡村振兴赋能小组”先后走进了淮河湾土咸鸭蛋生产养殖基地、信阳叶家茶园、滑县大子厢后街村、焦作温县葡萄园等地,通过设计赋能、品牌联动、数字化大棚改造、消费帮扶等手段助推销售升级,把田野沃土变成金融服务“热土”。  了解到乡村学校书籍及美术课程等资源配置不足,中原消费金融发起了“梦想的书架”公益活动及“乡村里的童画”美术课。希望通过捐献图书、上美育课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阅读、沟通、审美等软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2020年6月份以来,中原消费金融公司携手各地政府机构和爱心人士,先后在南阳市内乡县、商丘市柘城县、许昌市襄城县、鹤壁市淇县、济源市王屋镇、郑州市登封市、洛阳市新安县等地30多所乡村小学建立了30多个爱心书屋,捐赠篮球、围棋、象棋、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体育教学用具、书包、文具盒等文具共计200套,捐赠图书近10万册。  未来,中原消费金融将始终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奋勇争先挑大梁,矢志扎根中原、深耕中原、依靠中原、服务中原,着力提升金融支持的精准度、覆盖面、获得率,勠力同心、踔厉奋发,向着“两个确保”勇毅前行,为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原消费金融合作的平台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