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古尔邦节的内容是什么风俗

宁夏古尔邦节
  宁夏古尔邦节,又称“大节”,阿拉伯语“尔德 .艾祖哈”的音译,即“牺牲”或“献牲”之意,故也称“宰牲节”,宁夏南部山区等地的回族称为“大尔德”,云南等地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宁夏古尔邦节风俗习惯
  宁夏古尔邦节前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在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的服装,欢乐地奔跳。
  节日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在宁夏古尔邦节节日中,穆斯林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人,都要宰牲祭献真主。按规定一人宰一只羊,七人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祭献。各家所宰的牛、羊、驼,必须是完好 无损,不瞎不跛,所宰牛、驼、羊等的血液粪便以及食后的骨头等残余物,都要深埋。
  节日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后,穿上节日的盛装,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之后走坟,回家举行宰牲仪式,宰的牛、驼、羊肉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分送亲友和贫孤之人,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回民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在聚礼中,大家要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萨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回族当中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做:“当不了月回回,总得当个年回回。”这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忙,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要参加。即使你不懂回族的风俗习惯,那么,你也得随俗。
  2016年宁夏古尔邦节放假通知【官方】
  宁夏古尔邦节,又称“大节”,阿拉伯语“尔德 .艾祖哈”的音译,即“牺牲”或“献牲”之意,故也称“宰牲节”。那么2016年宁夏古尔邦节会放假几天?具体哪几天放假?下面yjbys小编就来告诉你宁夏古尔邦节放假的具体情况!
  宁夏政府办公厅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便于各地、各部门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5〕18号),结合实际,现将我区2016年部分节假日放假调休日期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6日(星期六)、2月14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5月2日(星期一)补休。
  五、端午节:6月9日至11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12日(星期日)上班。
  六、开斋节: 7月6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3天。7月3日(星期日)上班。
  七、古尔邦节:9月11日至14日放假调休,共4天。9月10日(星期六)上班。
  八、中秋节: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日)上班。
  九、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12月27日
  
  
  【宁夏古尔邦节】相关文章:宁夏回族歌舞08-22宁夏银川旅游攻略10-292016宁夏住房公积金07-30宁夏创业扶持政策08-28宁夏特色美食07-06宁夏固原的特产11-08宁夏创业好项目09-25宁夏论文发表的刊物10-01宁夏成考报名要求05-31宁夏租房补贴申请条件03-23
穆斯林的古尔邦节习俗  古尔邦节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穆斯林的古尔邦节习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  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一年365天或者366天,与公历基本相同。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354天或者355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先知穆圣入主麦地那的第二天(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元旦。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  古尔邦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害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为有此渊源,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有的还宰牛、骆驼、马(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家里实在太穷的也得宰杀一只鸡。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现在的城市穆斯林只好在市场上购买宰杀好的牛羊肉了。  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盛大的节日也是主妇们的手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  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大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墓地去祈祷,怀念并祝福死去的亲人。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聚礼之后,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奈依(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萨满舞。  维族古尔邦节习俗  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  古尔邦节前,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节日的早晨,人们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杀牲血祭。至于是宰牛杀羊还是杀鸡杀鹅,这由各家的经济实力来决定。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把大块大块的连骨肉炖到锅里之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等,准备迎接客人。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近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近邻和长者拜节。在这种礼节性的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的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之外,其他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在维吾尔民间礼俗中,一般是不允许男女混杂的。  这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的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族古尔邦节习俗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尔德?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宁夏南部山区等地的回族称为“大尔德”,云南等地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麦加朝圣,朝觐的最后一天,开始举行庆祝活动。  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相传,伊斯兰教的古代先知之一——易卜拉欣夜间梦见真主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对真主的虔诚。  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个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点皮。  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下决心吧,顺从真主的命令。”  易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劲宰时,真主受感动,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从那以后,穆圣就把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规定为宰牲节,这就是传说的“古尔邦”的来历。  我国回族人民的古尔邦节,就是根据这一宗教来历内容,长期发展演变的一种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多重复合的内容,已与单纯的宗教节日有了很大的区别,而且主要内容已不再是宗教内容。现在我国回族人民不论信教与不信教,都按照各地不同的习惯,欢度古尔邦节。规模一般较大,多以村、乡、镇、巷等为单位进行,有的地方按照传统习惯要过三天,有的地方只过一天。  节前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在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的服装,欢乐地奔跳。  节日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  回族当中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做:“当不了月回回,总得当个年回回。”这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忙,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要参加。即使你不懂回族的风俗习惯,那么,你也得随俗。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回民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在聚礼中,大家要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色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我国穆斯林在斋月吃肉、在古尔邦节宰牲的这种习俗,过去是普通中国人所诧异的,而对伊斯兰教义有正确认识的唐人杜环在《经行记》中,特别点出这两件事,说是“食肉作斋,以杀牲为功德”。  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互有异同。有些地方除了参加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新疆地区的回民在古尔邦节,无论男女,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新疆农村一般还举行叼羊、对唱等活动,对唱时,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特别爱唱《花儿与少年》等歌曲。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唱“花儿”。  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在古尔邦节,一般都要举行招待会,邀请回族知名人士、阿訇等人参加。我国政府还明文规定,古尔邦节给回民放假一天,并给城镇户增供羊肉、香油、优粉等,予以特殊照顾。【穆斯林的古尔邦节习俗】相关文章:穆斯林餐桌礼仪10-12穆斯林的葬礼课文读书笔记07-29《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篇11-04800字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0-29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好句赏析12-10《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2000字01-16《穆斯林的葬礼》高中读后感1500字11-1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的读后感1500字01-26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000字5篇12-06《穆斯林的葬礼》1000字读后感8篇10-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尔邦节的内容是什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