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曲线斜率与ad曲线斜率的计算式是什么?


斜率计算:ax+by+c=0中,k=-a/b。直线斜率公式:k=(y2-y1)/(x2-x1)两条垂直相交直线的斜率相乘积为-1:k1*k2=-1。曲线y=f(x)在点(x1,f(x1))处的斜率就是函数f(x)在点x1处的导数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斜截式y=kx+b 当k=0时 y=b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点斜式y2—y1=k(X2—X1),当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存在非零截距时,有截距式X/a+y/b=1对于任意函数上任意一点,其斜率等于其切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即tanα(1)顾名思义,“斜率”就是“倾斜的程度”。过去我们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时,教科书上就说过:斜坡坡面的竖直高度h与水平宽度l的比值i叫做坡度;如果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度,那么;坡度越大<=>α角越大<=>坡面越陡,所以i=tanα可以反映坡面倾斜的程度。现在我们学习的斜率k,等于所对应的直线(有无数条,它们彼此平行)的倾斜角(只有一个)α的正切,可以反映这样的直线对于x轴倾斜的程度。实际上,“斜率”的概念与工程问题中的“坡度”是一致的。(2)解析几何中,要通过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来研究直线通过坐标计算求得,使方程形式上较为简单。如果只用倾斜角一个概念,那么它在实际上相当于反正切函数值arctank,难于直接通过坐标计算求得,并使方程形式变得复杂。(3)坐标平面内,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但不是每一条直线都有斜率,倾斜角是90°的直线(即x轴的垂线)没有斜率。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要对直线是否有斜率分情况进行讨论。曲线的上某点的斜率则反映了此曲线的变量在此点处的变化的快慢程度。斜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仍可以用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即导数来描述。导数的几何意义是该函数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f'(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单调增,曲线呈向上的趋势;f'(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单调减,曲线呈向下的趋势。在(a,b)f''(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的图形是凸(从上向下看)的;f''(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的图形是凹的。扩展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斜率,它是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为什么说它重要,下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从课标的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它的几何意义表示为一条直线,一次项的系数就是直线的斜率,只不过当直线与X轴垂直的时候无法表示。虽然没有明确给出斜率这个名词,但实际上思想已经渗透到其中。在高中阶段对必修一以及还有必修二当中都讨论了有关直线问题,选修一还有选修二也都提到了与直线相关的一些问题。上述列举的内容,实际上都涉及到了斜率的概念,因此可以说斜率这个概念是学生逐渐积淀下来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第二个,从数学的视角,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理解如何刻划一条直线相对于直角坐标系中X轴的倾斜程度。首先就是从实际意义看,斜率就是我们所说的坡度,是高度的平均变化率,用坡度来刻划道路的倾斜程度。也就是用坡面的切直高度和水平长度的比,相当于在水平方向移动一千米,在切直方向上升或下降的数值,这个比值实际上就表示了坡度的大小。这样的例子实际上很多,比如楼梯及屋顶的坡度等等。其次,从倾斜角的正切值来看;还有就是从向量看,是直线向上方向的向量 与X轴方向上的单位向量的夹角。最后是从导数这个视角来再次认识斜率的概念,这里实际上就是直线的瞬时变化率。认识斜率概念不仅仅是对今后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今后学习的一些数学的重要的解题的方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个,从教材这个视角看。(1)从大纲来看,教材在处理直线的斜率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首先讲直线的倾斜角,然后再讲直线的斜率,之后再来引入经过直线上的两点的斜率公式的推导;从新课程标准来看,可以看到人教版A版的教材是先讲直线的倾斜角。然后再讲直线的斜率,只不过在处理上,是以问题的提出的形式来说。首先是过点P可以做无数条直线,那么它都经过点P,于是组成了一个直线束,这些直线的区别在哪儿呢,容易看出它们的倾斜程度都不同,那么如何刻画这些直线的倾斜程度呢。以直线l与x轴相交时,以x轴作为一个基准,x轴的走向与直线l向上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定义为直线l的倾斜角。之后讨论了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然后提出日常生活中与倾斜程度有关的量,让学生们来自己举例子,比如身高与前进量的比;再比如说进二升三与进二升二去比较,那前者就会更陡一些。如果用倾斜角这个概念,那么我们会看到坡度实际上就是倾斜角α的正切值,它就刻画了直线的一个倾斜程度,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倾斜角不是90度的直线都有斜率。由于倾斜角不同,直线的斜率不同,因此可以用倾斜角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然后引导同学们去探索如何用过直线上的两个点来推导有关直线的斜率公式,同样在这里牵扯到有关的倾斜角是0度到90度、以及倾斜角是90度、还有90度到180度不同取值范围的斜率的表达形式。再来看人教版的数学时,在这里再次提到了直线的斜率的概念,但只不过是在总复习题B组当中涉及到有关斜率的提法,此时用向量的方式来再次提到斜率公式的引进。第四个,物理学习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时需要运用其求解,推算。第五个,斜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推导,理解公式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参考资料:斜率的百度百科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斜率就是倾斜程度,斜率一般用k表示,斜率k值为直线与x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若直线上任意两点为(x1,y1)、(x2,y2)则直线斜率k=(y2-y1)/(x2-x1)。直线平行于y轴,斜率不存在,平行于x轴,斜率为0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斜率等于对边比上斜边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
斜度是物体或地形的倾斜程度,通常用角度或百分比表示。斜度的最简单计算公式如下:斜度角度=垂直高度/水平距离×100%1.斜度角度通常用度数表示,可以表示一个物体或地形的倾斜角度。在计算时,需要先测量出物体或地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然后将垂直高度除以水平距离,得到的结果再乘以100%即可得到斜度的百分比。2.例如,如果一段道路的垂直高度为5米,水平距离为40米,则斜度百分比为:斜度百分比=5/40×100%=12.5%3.这说明这段道路的倾斜程度为12.5%,即每行进40米水平距离,垂直高度上升5米。4.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场合下,我们也会用斜率来表示斜度。斜率是指通过两个点的斜线的倾斜度量,通常用比值来表示。斜率的计算公式为:斜率=(y2-y1)/(x2-x1)其中,(x1,y1)和(x2,y2)分别为两个点的横纵坐标。斜率的单位通常为“/1”,表示斜率的单位长度是斜线长度的多少倍。5.总之,斜度的最简单计算公式为斜度角度=垂直高度/水平距离×100%。需要测量物体或地形的垂直高度和横向距离,然后将垂直高度除以水平距离,得到的结果再乘以100%即可得到斜度的百分比。而斜率则是通过两个点的斜线的倾斜度量来计算的,通常用比值来表示。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m曲线斜率与ad曲线斜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