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答宏观经济学挤出效应名词解释 挤出效应如何计算?

物价上升快时公众希望尽快把货币花费出去,这里存在一个预期的问题,如果预期物价上涨,当然是趁没涨前买,这就是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下的状态。看来我还是多讲几句- -,我不知道这过程“政府支出增加--商品价格上涨--货币交易需求增加--货币投机需求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居民收入和消费减少”是你自己推的还是书上明白写着的,如果是书上明白写着的,那这书编的不好,我不能说他错,但是很容易把初学者搞晕了。首先你要知道挤出效应指的是什么,“挤出”指政府支出增加后挤出了部分私人投资。那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挤出私人投资呢,因为政府要增加支出必须有资金来源,就需要通过发行国债等手段来融资,这就使市场上资金需求上升,市场上利率就会上升,那么私人投资就受到了抑制。但是总的来说,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是上升的(虽然存在挤出效应)。现在解释物价上涨与消费的关系,一般时候物价上涨,消费当然下降,但是当物价持续性上涨,货币一天比一天不值钱,人当当然希望尽快花出去,这部分你可以看微观里需求曲线的影响因素。
我的理解是这样:这是两种不同的机理,同样是价格上涨,会通过不同的路径,产生不同的效应,不同的效应共同作用于消费。形象地说就是两种力量在较劲,就看谁占上风。至于导致消费增加还是减少,要看哪种效应传导得快、作用更强。第一种情况:如果前者传到更快作用更强,消费减少。第二种情况:如果后者传到更快作用更强,那么消费增加。我看一般来说,还是第二种情况居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挤出效应名词解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