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书法的艺术特征对书体演变有什么意义?

2020-06-19 18:08
来源:
大海之乡
(民生网讯)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就痴迷中国传统文化的刘俊坡发现了古老简牍上面那些尚未得到人们关注的汉字之美,穿越千百年的时光,那些散发着迷人的、独特的文字在刘俊坡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十年来,在这片空白的领域,刘俊坡以自己的韧性和悟性让简牍文化知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传承。
多部简牍知识著作在传统文化中传承
刘俊坡潜心简牍文化的研究与简牍书法的创作,各类著作二十余部。其中,所著《中国简书源流典集》(十卷)是21世纪中国简牍书法研究史上集大成式的学术著作和简牍书法工具书,是中国第一部探究简牍书法源流的工具书,也是一部展现着全新的文化视角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并重的工具书,是当代中国文字史、书法史和学术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所著《中国简牍书法文化》提出了简牍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源头所在的新命题,对简牍文化的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填补了中国简牍研究的空白,在思维深度和体系建构等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与《中国简书源流典集》成为简牍书法文化研究的第三个高峰的标志性著作;他所著《中国简牍知识辞典》是一部荟萃了简牍历史、发现、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性辞书,系统阐释了简牍典型内容、简牍墨迹知识、简牍常识等三方面内容,从资料的汇集到分类梳理、从分条列目到诠释解答,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简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百年简牍研究的一次浓缩;《秦简书法学习指南》填补了秦简书法的学习技法的空白。
俊坡简牍体列入国家字库
刘俊坡提出中国书法的滥觞期是春秋中期至汉文帝时期,并对期间的简牍墨迹进行分段研究,提出了“三体分段说”和“简牍母体说”,总结出书法演变的轨迹为“春秋或体”、“战国俗体”、“秦汉古隶”三个重要阶段,并以楚简为典范,对简牍墨迹的笔法提出了“简牍六法”的概念,六种笔法分别为:玉箸法、飘带法、蝌蚪法、柳叶法,垂露法,折股法。总结出简牍墨迹:“夸张绮丽、飘逸潇洒、诡异神奇”十二字风格特征。
2014年,字体被命名为“俊坡简牍体”正式进入国家字库,将古老的汉字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手法积极相融,将传统的经典与时代的审美取向及个人的审美追求相结合,促进了字体的创新,丰富了字体的种类。对简牍体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命题,把汉字书法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他所编写的《刘俊坡隶书字帖》共有9000余单字以汉代张迁碑和石门颂结体为构字基础,以简牍墨迹的蝌蚪法和玉箸法为书写造型元素,字体内敛外放,典雅自然,有着含蓄蕴藉的审美情趣。字体以拙补为主要基调,结体巧妙大方自然,不激不厉。整体效果显得沉雄厚重,灵妙朴素,既有汉代庙堂遗韵,又蕴含汉字审美自觉的浪漫气息;《刘俊坡简牍书法字帖》(五册)被中国青少年教育学院指定为青少年教育读本。
简牍艺术馆让简牍文化后继有人
2019年,由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建立的“刘俊坡简牍书法艺术馆”,让刘俊坡的“简牍文化”在学校绽放精彩。
他们建立“刘俊坡简牍书法艺术馆”,旨在给理工科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同时也为刘俊坡提供一个继续整理、挖掘藏在简牍背后的民族记忆的平台。
做简牍文化传承的先行者
他掀起了简牍书法文化研究的第三个高峰,著名艺术评论家王振德曾说:古往今来成功的书法艺术家,往往是中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践行者。记得现代学者型书法家马一浮在《对浙江大学毕业诸生的讲演词》中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受此论启示,本人认为刘俊坡可以称为是一位有思想,且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的书法家和学有所成的学者。他自觉将青春投入到很少有人涉足的简牍书法文化领域,从二十五岁在旧书摊儿偶然卖到银雀山《孙子兵法》影印本而与简牍书法文化结缘,直坚持研究并书写至今,不断获得妙悟与成就,可见其痴迷于执着的程度。他二十余年持续的笃实奋进又ー次印证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笔者试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评述。、刘俊坡在简牍书法文化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出类拔苯。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对中国古代简牍文字一见钟情,而后到各地捜集我国自1907年以来出土的简牍墨书文字,查阅各种有关简牍的资料和著述,经过ニ十多年攻坚克难,终于将近百年发现的140余处出土的简牍文字进行了综合性梳理和研究,大致找到了中国简牍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简牍书法创作的诸多规律,陆续撰写出一批笔记与文章,也逐渐在学术界产生了影响。2009年春天,刘俊坡被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聘为研究员。2010年被北京外国大学外交专业聘为客座教授,为其研究生班进行“中国简牍书法文化”的系列讲座。2011年6月新华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刘俊坡编撰的百余万字的煌煌大著《中国简书源流典集》,分为十卷本,将简牍书法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乃至近现代名家书法,一一进行比较,每字注明出处,使古今源流和书写笔画赫然在目,使读者耳目一新,受到教益与启示。随后他乘势奋进,又完成了《中国简牍书法文化》。该书以十余万字的规模,分五章二十节论述了中国汉字创制的源头与形成过程、简牍墨书的文脉传承、秦汉简牍的时代特征、简牍墨书与东晋以降诸多书体的血肉关联,以及简牍帛书的理法概述等课题,从而首次提出“简牍墨书是后世诸体书法的母体”、“简牍墨书是有别于官方政令的流通于人与人之间的俗体(或体)文字”等真知灼见,同时也论证了东晋王羲之帖学之前从商周至东晋桓玄约一千七百年间简牍墨书广泛应用的历史事实。此外,这部著作对简牍墨书进行的概念分类及书法技法的概括与总结,也都令人心悦诚服,使读者扩展了对简牍墨书的文化视野和审美境界。
鉴于刘俊坡《中国简书源流典集》与《中国简牍书法文化》两部著作的出版,人们有理由认定他是站在当代简牍书法研究领域高端的专家学者。纵观简牍文字出土以后的百年研究历史,大致出现过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应该是1930年由罗振玉、王国维合作编写的在日本出版的《流沙坠简》。该书以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发现并盗运至英国的789枚汉简为依据,进行了精心整理的考释,为世人了解汉简打开了眼界。第二个高峰应该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创作形态呈现于世人的成果应推沈増植融入简牍的行草书法作品和独树一帜的钱君匋汉隶简书。以著作形态呈现于世人的成果当为执教于厦门大学的吴孙权先生撰写的楚简研究方面的论述,虽是从文字学角度阐述的,却代表了上世纪中期研究简牍文化的学术水平。第三个高峰是本世纪近十多年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与刘俊坡这两部顺具研究质量和卷帙可观的专著相比,或偏于介绍,或只是报导,或资料叙述,或学习笔记,大多是零篇散幅、系统性的学术性研究探讨寥寥无几。因此,何香久先生称其《中国简书源流典集》是一部“具有拓荒意义的煌煌大书”,而此部《中国简牍书法文化》在研究深度与体系建构等方面较前部又是一个发展的跨越。毋庸置疑,刘俊坡这两部著作已经成为简牍书法文化研究的第三个高峰的标志。
一般说,一个民族的文明史,是从文化史开端的,而文化史又通常以文字史开端的。我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这是否说的短了一些?1987年12月《光明日报》公布河南省舞阳城北二十ニ公里的沙河故道,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相当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出土了几片带有契刻符号的龟板浮甲。经过C14测定,这几片甲骨契刻符号文字距今已八千多年了。比山东省莒县发现的五千年前的陶文还要早上三千年。不言而喻,墨书与竹简木牍的文字较甲骨难于传世,此乃书写或契刻的材料使然,所以简牍文字较甲骨文字的发现为晚。试想中华始祖伏羲氏作“八卦”时的第一笔,所谓“一画开天”,到底写在何种材料上?写在竹木上总比刻于甲骨容易,也比写在泥陶再去烧制容易。我们通过刘俊坡的研究成果,得知在陶文、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等契刻文字行世的同时,还有大量的简牍帛墨书文字并行于世。由此推断,先民用简牍帛书的历史有可能比一千七百年更长。《尚书》云“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即说明商汤的祖先(也就是生活于夏朝的商国始祖)就已经使用简牍典册了。简牍墨书使用的历史到底有多长?刘俊坡的研究成果留给世人以广阔的思考空间。他对简牍墨写文化的探讨,在中国文字史、书法史和文化史上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对其研究成果进行高度评价永远不会过分,这也是深化中华民族国学研究的必然途径之ー。
刘俊坡在简牍书法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坚持不解,成就斐然,是当之无愧的擅长简牍书体的学者型书法家。刘俊坡在研究简牍墨书之前,就已经具备相当扎实的文化功底和书法功力了。受父辈和师长影响、他从十多岁染翰临池,先后临写过四十多种碑帖,对隶书用功尤勤。他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一名会员书法家,无论从学术建树上,还是艺术创作上,都已是名副其实、不负众望了。众所周知,自1907年简牍墨书文字在敦煌面世的百余年间,许多书法名家都从简牍墨写中汲取营养,并进行了各自的成功的创作,如罗振玉、王国维、沈曾植、邓散木、商承祚、来楚生、钱君匋、孙其峰、王颂余、赵伯光、刘正成等人,莫不如此。但上述名家的书法创作,均是在其原先擅长的书体基础上,添加了简牍帛书的一些元素(主要是勾撤捺的特征),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简书创作。刘俊坡则别开天地,在完全意义上的简书意味上大做文章、大搞创作。他从古代简牍帛书的天地中寻觅创作灵感,从简牍典册文献中体味笔画、结体、变通的风格与趣味,从各地古代简牍文字的对比中进行颇具自己个性的遴选与组创,这与单纯模仿古代简牍文字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语。其简书创作的内容是书写自己喜欢的诗词文章或名言佳句,其书体以结字稍长而伸展自如的楚简为根基,同时融入敦煌、居延、银雀山等地汉简及马王堆帛书中的活泼灵动等元素,注重抒写自我的情性意趣和整幅作品的气势贯通。他以玉箸法的中锋用笔为主导,在书写中依据不同文字需要,酌用飘带、蝌蚪、柳叶等简书笔法。抑或是各种简书笔法的混搭并用,使创作达到纵横自如、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正如作家何香久为其《中国简书源流典集》作序时所说:“他对简牍书体笔法的研究之精细深入,是当代书法家中为数不多的人选之ー。化众简为我用,再以我法而化众简,从而形成了他那种活泼率意的简书风格。他的简牍书法用笔强而具文韵,务于简易而富于变化,结字厚朴而不失灵动。他习惯用中锋,以锋摄墨,以墨裹锋,意多于法,既保持了简书特有的拙朴,又开张有致,显得天真烂漫,古朴自然。”刘俊坡为楚简墨书总结的“夸张绮丽、飖逸潇洒、诡异神奇”的十二字风格,不仅对规范和弘扬当代简牍书风有现实作用,也是他自己创作的“夫子自道”和努力方向。在欣赏刘俊坡简书创作时观者们都会感到“书如其人”,其作品明显透出一种清新刚正之气。其气象若出水芙蓉、长空皓月、幽云出谷、清风拂窗,而无矫揉造作的媚俗之弊。其笔力似壮士之臂,力举千钧,钢筋铁骨,挥舞裕如,毫无软弱轻浮之态。其韵度宛如苏轼所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跌宕有致且风情万种。其境界亚赛李白所说“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开阔疏朗而又幽静诡奇。著名学者和书画大师启功评价其“书法极具オ情,有灵气,整体形式感好,具有金文汉隶情趣。悟性高,有潜力,在年轻人中是不多见的”。
性格决定命运,道路关系前程,学识充实内涵,修炼制约格调。愿刘俊坡再接再厉,更上层楼,永远成为当代中国简牍书法文化的继承者、守护者、践行者、创造者和弘扬者,不断为中国简牍书法的研究与创作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刘俊坡简介:
1967年10月生于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词作家。现为北京简牍书法艺术院常务副院长,《简牍艺苑》副主编,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河北大学、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高级职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责编:申圳(实习)
初审:任传坤
终审:谭鹏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河西汉简和敦煌写经对当代书法创作的断代史意义刘正成我想到敦煌就要讲敦煌。所以我专门做了一个新的课件,就是河西汉简和敦煌写经对当代书法创作的断代史意义。可能我们敦煌的人没有充分意识我们敦煌和河西的书法遗迹在我们当代书法史是上的意义怎么样。我提出来让大家进行探讨。我想讲三个内容,第一个是近古书法的三个转折点,我们在近古五百年书法是怎么发生变化的。第二个讲汉简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第三个讲敦煌写经对当代书法创造的影响,讲这三个问题。一、 近古书法的三个转折沙孟海先生在24岁的时候写了本书,叫《近三百年书学史》,他就是从晚明开始的,祝允明生于1460年,徐渭生于1521年,明亡于1644年,上延一百年就是四百年书学史了,加上二十世纪一百年,基车上是五百年了。因此我讲的“近古以来书法史”就是五百年书法史。 这个五百年中国书法发展是有完整的历史时期。如果我们不看那个五百年前面的变化,就不能了解当代书法的变化。第一个转折点:挂轴流行中、晚明书法艺术书写成为主流 第二个转折点:金石学兴起清代道光之后碑学书风成为主流第三个转折点:甲骨简牍出土破体书风成为当代主流1、第一个转折点:挂轴流行中、晚明书法的纯艺术书写成为主流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明代中晚期,挂轴流行。这个挂轴就是我们现在书法展览看见的这样装裱作品的形式,是五百年以前才有的,古代是没有的。这是明代中晚期在苏州地区建筑发生了改变,大家席地而坐,房子比较矮。在苏州的万历以后,房子升高了,那么形成了一个通屏,就把原来挂屏风的地方变成了通屏。于是出现了中堂调幅对联。我们今天要看书法,看见我们的挂轴的展览,这不是古已有之,是最近五百年出现的新形式。文震亨(1585—1645)《长物志卷五 书画十一 单条》中云:宋元古画断无此式,盖今时俗制,而人绝好之。斋中悬挂,俗气逼人眉睫,即果真迹,亦当减价。出现了以后挂轴以后,大家就风行了。斋中悬挂,俗气逼人眉睫,即果真迹,亦当减价。刚刚出现的时候,大家还不接受它。文人拿在手中把玩的书法,变成了墙上挂的书法,这个变化当时文人不能接受。古人是把书法拿在手上把玩的。到明代中晚期突然出现挂轴以后成为了一种新颖的形式。这是明代的一幅《杏园雅集图》也有挂轴的形式。古代是拿在手上欣赏的。如果说今天我们要研究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没有写挂轴,也没有写对联。一直到颜真卿、苏东坡、赵孟頫,他们都没有写过这样的作品。所以今天我们来理解传统的时候一定要看见这个装裱形式大小之变,小的作品变成了巨大的作品。王铎的一件大作品《洛州香山诗》,原来米芾这是一个小件作品,30公分高、40公分宽。而这个变成247公分,就是八尺的大幅。这个书法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看这每个字写得很清楚,清晰、笔法劲道,而这个写法有什么变化呢?这个字变成了一个墨块了,如果你不连续放在一块,你认不出来这是一个洛阳的“洛”字,这是“香山”的“香”字。这个作品由小变大以后,对书法的笔法、章法都引起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大家一定看,如果你要用现代米芾这个笔法,你要要求王铎的字、王铎的笔法就一无可取、一无是处。如果在古代,这样一个字,那就是一个废字。怎么废?一个字浸在一个墨块了。就是作品由小变大以后,在视觉管理上要重新处理,变成了今天这样的一种现象。如果把这种字原封未动放大的话,那是不好看的,因为他字小。放大以后,首先我说,以前用的狼毫写的,现在用羊毫写的。羊毫写是写不出狼毫这种笔法的。从章法来看,这个很值得一谈。作品中摇摇摆摆的,它要出现空间的、节奏的变化。那么这有很重的墨,这有很轻的墨,这有对应,还有空间的变化,就是发生在这个挂轴出现以后一种新的结字、笔法、章法的巨大变化。那么这个变化延续到今天,大家一定注意,宋元传统的时候就没有这种东西,而是这样的。怎么样把传统转换成这样的东西呢?一定要意识五百年前发生的书法创作的视觉形态的巨大变化。2、第二个转折点:金石学兴起清代道光之后碑学书风成为主流第二个转折点就是又过了将近二百年到了乾嘉时候,乾嘉时候因为刚才看了挂轴变大了以后我们发现了的泰山有经石峪,有四山摩崖,还有很多碑。这种大字是不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所以金石学家开始研究写篆隶,写大的碑派的书法。唐宋元没有多少人去琯和研究篆书隶书,这个时候发生的变化就是乾嘉时候,就是金石学影响到处理书法由小变大的这个变化以后,进入了金石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书法的形态。你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淳化阁帖》,而这个四山摩崖,阁帖很小,北齐的摩崖放得非常巨大。这种字正好是放在我们挂轴书法中间,可以很好地采用。所以这种书法在古代不认为它是书法作品。因为它放在那个地方一千多年了,也没有人关注他们。就是阮元、包世臣等金石学家发现了他们。所以我们碑派书法的兴起就是这个时候发生了。这是挂轴以后的第二个转轴。这种字就没法应用在大的书法作品里面,转换是非常困难的。
王铎晚年一日临帖、一日应索作书。他年轻的时候临帖都临得很好,为什么他晚年还在临帖呢?就是要把所有的小字变成挂轴的大字,非常地困难,就处于小大之变,所以出现了碑派书法。泰山金石峪的书法有时候一个字就有几公尺高,成为当时的书法家主要的取法的对象。这个写的篆书到唐代的时候,大家知道一个李阳冰,他就认为从李斯到他将近一千年时间,他是唯一的传人。当时认为篆书是神秘的、不可写的,不知道怎么用笔。但是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叫邓石如,他解决了写碑的技法问题,首先得写篆书。从他开始用羊毫写篆书破解了篆书的笔法的问题。所以开始他之前的,我们在学习李阳冰,李阳冰学习李斯。这将近两千年的传统在他手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到后来邓石如解秘了篆法,几岁的孩童也都可以写篆书,所以今天我们书法家、少年儿童写篆书写得很好,就得益于邓石如简易了篆书的笔法,篆书就不成为神秘的东西。篆书、隶书成为清代中期书法的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今天回头看王羲之、颜志卿、苏东坡,他们没有一个人写篆隶书,为什么呢?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把篆隶书认为是文人书法的主要题材。正是金石学的兴起、碑派书法的兴起开始书写篆隶书。发现一种新的书体的形态,就是我们这五百年发生的第二个重大的变化。那么这个变化再详细给大家讲一下。今天书法为什么有碑帖之争,就是还有第二个变化,大家还没有接受。比如帖学的圆隶小字变成碑学的方隶大字,赵孟頫的字就是圆笔为主。而赵之谦,清代的碑学大家,他写的字就是方笔。因为北魏的碑学都是方笔,这个方笔在大幅作品中间显得非常有力量,如果全部是用圆笔写的大字,形态就没有这么古拙、刚劲。所以圆笔小字变为碑体大字。
所以我们今天如果要把这个用赵孟頫的笔法来解读这个赵之谦的笔法,也就不可理解,为什么这个方法变成这样呢?就是因为这个碑学影响,这个大字,这时候变化圆为方。还有人讲了第二个变化就是道光之后碑学的中兴。道光之后碑学突然成为书法创造的主流,且代表性的书法家除了邓石如以外,还有赵之谦、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等取尘北魏、西周极有特征的一代碑派书法大师影响至今。
大家再看这个是赵之谦的,这个是吴昌硕的作品,康有为的作品,于右任的作品。于右任把这个碑派的笔法写草,所以他自称为碑体草书。就是这个时代就是说中国近五百年第二个转变时代。当然这个转变时代还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什么呢?明代中晚期以前,比如说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他们都写自家的书文。但自从明代挂轴出现以后,它就不是文人应用的作品了,它是人家要把它归买回到家里做装饰的时候用。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它是艺术雏形。因为这个买字的人晋商、徽商,他们要买他们熟悉的,你给我写一个什么熟悉的杜甫的诗、李白的诗,什么样的文章,这个创作就是纯艺术书写。挂轴出现以前的书写是实用主义的书写,但是从挂轴出现以后,包括碑体书法它创作的动机、创作的目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纯艺术书写。
所以到了清代以后,赵之谦他就不认为自己很好的小草成为书法,只认为挂轴是书法。
我们以前颜真卿、苏东坡他们是以他们的手稿,他们小的帖作为他们的书法作品。所以到清代赵之谦这个时候只认为这种作品是书法了。所以我们很好的法帖不成为书法了。
所以今天我们观察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如果没有在博物馆去观赏作品,仅仅拿着一本书来看,就不知道那个大小有什么变化,都印成一样大的16开纸或者8开纸的作品,也就不知道大小。这个大小之变引起了非常重要的书法变化。3、第三个转折点:甲骨简牍出土破体书风成为当代主流
我以汉简和敦煌的写经来讲第三个变化。我们现在就处在第三个变化。第三个变化首先在于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河西汉简的出土,包括敦煌写经的发现。引起了中国书法在最近一百年中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简牍出土了破体书风成为当代主流。这就是王懿荣发现安阳殷墟甲骨文,英国人斯坦因1907年来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1926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楼兰发现流沙坠,这些新发现的新的考古学的资料,新的出土影响了当代的书法。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今天的书法已经不是碑帖之争了,而是出现新的考古资料,出现以后发生了碑学以后更巨大的发现。本身这个变化也可能要在一百年以后、二百年以后看清楚。但是我们要前瞻性地看见这个变化。我们的创作就会把握这种变化的蛛丝马迹,为我们的书法的创作提供新的前瞻的眼光。
我说的这个发现就是甲骨文简牍的出土不仅是学术上的发现,也是书法大发现。就是我们这个学术上的发现,中国历史上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出土了在西汉孔壁出土了《古文尚书》才知道,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是怎么写字的。
第二次大的发现出土了《竹书纪年》出土以后知道我们中国的历史有编年第一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所以我们中国的历史称为三千年历史竹书发现的时候,这是第二次大发现。第三次大发现就是一百年,在我们这个安阳的甲骨文和我们流沙坠简、河西出土的汉简和这个敦煌写经的发现。这是中国历史上三次学术大发现,而这第三次是我们西部和中原的安阳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大变化。这个发现不仅了解了我们商史和更早历史的编年,而且了解了我们当代书法家重新有一种新的观念来写字。书法家写字是破体,什么叫破体?我也讲一讲。黄宾虹写的这个字它又像小篆,又像大篆,它就不是篆书的小篆的标准的写法,这就叫破体。他写的甲骨文的篆书的写法,他是考古学家,他写的这种篆书就和古代不一样。这种写法的篆书是在最近几十年这样出现写的。以前这个篆书李阳冰这个字是继承李斯的写法。李斯以后,一直延续到邓石如也是这样的写法。篆书写成这种形态是最近几十年来发生的。他们写篆书小篆就不是标准的小篆体。这个就是小篆的印刷体。现在这种篆书就是破体,它既是小篆,又是大篆。这个还有甲骨文,这就把书法的体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章草是史游《急就章》这个草书的标准。但是王蘧常取法的汉简,书写写潦草发生了变化。那么这种体就不是标准的章草而发生了变体。这也是甲骨文,这是清代邓石如的,他虽然是碑派的开山大师,但是他的篆书还是继承了李斯、李阳冰。而我们当代的书法家的篆书就发生了变化了。这个时间是破体的篆书。清代晚期的,就是甲骨文发现以前,汉简发现以前的隶书的写法。这种写法是什么呢?这是用了秦简的写法。就是隶书不是这样写的,不是东汉末年那样的写法,而变成了简牍的写法了。这个还吸收了砖文的影响,这个砖文也是我们西北出土的一些砖影响。这是王镛的北魏砖文书法。二、河西汉简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我认为河西汉简,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巨大的影响。我刚才讲了就是考古新材料、新问题,去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才为此时代学术新潮流。而这个学术潮流逐渐引起了我们隶书潮流的变化。
所以我们最近一百年的写法是古代所没有的,我来谈河西简牍、河西汉简的时候,先给大家提汉简、简牍的重要性。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原来我们误以为甲骨文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其实不是。甲骨文之前首先是有简牍,所以我们现在河西的汉简,那是早于甲骨文几千年的时间。这是我在甲骨文上发现这个“典”字。这个就是简册的造型,下面两个手捧着,这个“典”字。这个“典”字就证明我们的简册早于甲骨文。这个是我的好朋友朱清时院士从日本定制了一个显微照相机拍下了这个“典”字。
那么这个正好是这一段《尚书》记载的最好的说明,这个甲骨文就证明了这个简册在甲骨文之前。这个“册”字就是我们的竹简、木牍用绳子拴起来的这个照片。所以我们发现汉简以后找到了一个更古老的原始的书法的形态。这个“典”字,这就是“典”字,刚才甲骨文上面的字,下面用手捧着。河西汉简虽然是汉代,分了几个时期,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我刚才说的,竹简和木牍经过三千年已经化成泥土了。我们现在商代末出土的物器也是成了泥土了,必须要用凝固剂凝固起来才能出现一个车轮。那么竹简在考古发现中间就像泥土一样把它复制出来了。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竹简,我们就是两千年左右,包括我们现在的湖南出土的时候水里面泡着的那些竹简,也就只有两千多年时间。那么三千年以前的竹简它有待我们考古发现。如果我们三千年以前的竹简发现了,就相当于埃及人找到了罗塞塔石碑,就能解读我们中国的远古历史。但现在只留下一个疑问,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考古工作者能够发现三千年以前的简牍。我认为目前西汉禁碑的。到了东汉末年规范化的铭石体就是竹简,而河西汉简是规范化以前的二百年间年间的墨迹,不仅让我们十分清晰地看到手书的状态,也看到书体演变的进程。我就分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敦煌汉简这三个种类在我编的《中国书法全集》有两卷书专门写了秦汉简牍卷,就把它分成这样的类把它编出来的。我今天这个书没有带过来,《中国书法全集》的其中两卷就是我们河西汉简两卷。一百年以前的书法家看到的隶书或者学习隶书,就是汉代以来都是写这样的隶书,我们在2000年以来写隶书都是写法。这种写法就等于我们在写我们报纸上的印刷体,它是规范化的。这个叫铭石书。
书分三体,隶书铭石书就是规范化的隶书。所以我们以前临帖都临在这样的称为汉碑。但是这个时候发现新的东西了,居延汉简:西汉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这是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隶书简居延新简,这个是真正书写状态的隶书。这个书写状态就是什么呢?刻石是一种印刷体的隶书,现在是书写体的隶书。
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草书简,刚才是正书简。这是草书在东汉时间已经形成了,这是我们新的书写资料。
我们来看当代书法家河西汉简,感觉我们看的这种字。如果这种字不找到这种字的来源的话,你认为它是瞎写、胡写的。这是一个我们现在一个大书法家王蘧常(1900-1989)的简牍书法。这章草直接来源于我们的简牍,这是敦煌草书简。
你看,刚才看的东汉末年铭石书都是扁的。但是汉简这字写得很长,那么我们历史上的这个隶书的草书就写得很长了,来源就来源于我们河西的汉简。
这是一个现代中原书法家梅墨生的作品。这个作品也是来源于我们魏晋楼兰的木简(音),这个字都变得很长。以前标准隶书都是写得很扁的,没有人写得很长,这都是扁的,而且字和字距很宽。这个受到我们简牍的影响,把扁的隶书变成长的隶书。
这个是我们现代著名书法家钱君匋先生写得非常自由。这个字就像刚才汉简那个字,这些都来源于我们的河西汉简。
这是当代青年书法家陈杰在兰州大学的一个汉简书法展。当时的甘肃博物馆没有汉简,或者兰州大概两年以前办的展览,这个展览完全是今天一种流行的书风。这是我们现代书法家取法汉简的状态。
这是河西汉简的居延新简,这个字也比较粗放。这个就在我们敦煌附近,玉门关,玉门千秋。
我们甘肃已故的中原书法家赵正,他写的这个隶书,你看刚写出来的时候就知道他写的是汉简。如果汉简的比较,那么这种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书法就没有来源。这是青年书法家王金泉他的这个隶书,我认为他是武威礼仪简的影响,这种字,你看变得和我们刚才东汉的末年完全不同的书法。二、 敦煌写经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我再谈敦煌写经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1、北朝摩崖刻经是楷书形成史的一个标本系列敦煌发现了写经,上至两晋,因为我发现最早的一个佛经是西晋,下至宋元,其中大部分是唐代的写卷。是另一部楷书形成史的标本。在敦煌写经时候的书法,泛属规范的实用书写习惯,同时在左近形成了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也成为写经体。根据不同时期写经书法的特征,成为写经作品的断代最好参照。因为我们敦煌的写经可以说绝大部分是有纪年的。那么最后怎么断代呢?就是通过书法的方法,它的书籍演变的方法断代,这个是两晋时候的书写,还有唐代的书写。这就是通过书法研究来断代。《中国书法全集》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写经书法,就是写经书法的前面一部分。第二部分隋唐写经写本。就是我们有的是写经,有的是写本,这两个规范。上面说的部分就是西晋时期、南北朝时期这两个时期在这本书里面。西晋、元康六年开始南北朝时期。那么第三部分就是隋唐时期,这三个时期它的标准的一些书法写法,就是我们敦煌写经的很多断代的依据。当然在我们发现这个写经以前,那么书体演变,我们主要是通过北碑来发现的,就是乾嘉以后,碑学的兴起以后用碑来判定他的断代、书体演变,这是写经以外另一个辨别断代系列,就是北魏的摩崖刻经,你看它书法的形态演变,楷书从脱掉隶书以后,向楷书演变过程中间很多的实例。泰山金刚经,这种书法就是还存在很多的隶书的味道。这个铁山摩崖这种书法就是在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间发生的变化,楷书形成的过程。那么我们这个碑体这种书法影响了我们当代的写经,主要影响就是现代李叔同,他的抄经是用碑的方法来抄写的。他显然受到四山摩崖的影响,这是他比较特殊的,他有创造性地运用写经书法开创他的书法的风格故事。2、敦煌写经是另一部楷书形成史的标本系列更大的一部分,时间跨度更长的就是我们的敦煌写经,是另一部楷书形成史的标本系列。这个提法都是我现在提出来的。上起两晋、下至宋元,其中大部分是唐代的写经卷子。相对南北朝造像,摩崖等石刻书法以后,是另一部楷书形成史的标本。在隶书的法备普及以前,写经时候的书法快速、规范、实用书写习惯,同时作品形成了具有许多不同特征,被称为写经体。根据不同时期写经书法的特征,成为写经书法断代的最好参照。我就再看这个写经,刚才看了不是这个变化。现在再来看这个写经的书法怎么变成后来完全形成楷书。这是西晋的,就是我们今天最早的一部写经,就是西晋元康六年296年的《诸佛要集经》30)这个经现在存在日本。这个经是最早的,这个书法形态就是隶书初变写经。隶书刚刚发生变化,向楷书演变开始的这样一个写经。敦煌还有一个比较早的就是《《三国志步骘传》,西晋的写经。这也是隶书渐变,就是比刚才那个变化更向前发展。那么南北朝写经,时间再往后推,一百多年了,发生什么变化呢?隶体犹在的敦煌写经。就是我们河西的书法逐渐向楷书演变,隶体犹在,仍然看出是隶书的风味。
这个是南北朝的《大般涅磐经》,是又过了将近一百年时间。这种写经,就是隶意渐少的写经,逐渐看样子怎么样从隶书演变到楷书的过程中间,这就是标本。
这些是隋代的写经《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隋大业四年(608)这是又过了将近一百年时间和状态,变化下来看还是很慢的,就是楷书还有一些地方还是像隶书,这个落笔已经逐渐演变成楷书了。但有一些像这些还有隶书的意味,我就称之为楷书初成写经。
这个写经是唐代写经了,这是《妙法莲花经》,是武则天时代的,695年,就是又过了一百年。这个楷书完全成型了,这样的字里面基本上就看不出隶书的痕迹了,形成了标准。当然这个书法比中原的书法稍微晚一点,但是能看出他们要滞后一点,这种字就没有隶书的体式,隶书的点画也不存在了。我就把它称为楷书完成体。楷书完成了,完全成为唐代写经了。用这个方法既把写经和写经的断代是非常科学的方法。他的变化,如果你唐代写经说成是北魏写经,根本就不可能,没有这种隶书,完全楷书了。所以断代艺术方法见证了我们的学术方法有很大的作用。楷书完成体这个是开元时间就是比武则天的时间还要晚了将近一百年,要楷书完全完成,这样一个时代就是颜真卿他们以后的这种时代,就是我们现在看的现在的楷书、行书,就是这样一种形态,就是我们楷书完成的形态。那么现在看当代创作和这个的比较,我们来分析一下。3、当代写经体作品成为一种书法现象当代写经体作品成为一种书法现象。活字印刷发现和广泛应用前形成了一种实用书写载体的写经、写本,括我们敦煌文献里面也有《兰亭序》,我称为写本。所以我这本书叫《两晋南北朝写经写本》,就不完全是写经。由于产生佛教传播和推广在两晋南北朝时代,所以我们在最近几十年又把它称为六朝写经体,因为佛教是东汉末年传入中国,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极度的兴盛。那个时候的抄经留下一个写经体,也称为六朝写经体,就是两晋南北朝的六朝。六朝写经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写经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第一个快速书写的当时代的正体书法,它很容易变形,所以我们看写经都是很标准的,接近印刷体,很清晰,这是写经体的第一种特点。第二种特点是以旧经为抄写蓝本,抄经的时候就把原来的经放在上面照着抄的。所以书体和书写风格沿袭成风。从隶到楷书体演进过程,滞后于王羲之时代所形成的文人书写。
我们在文革七十年代发生的兰亭论辩,就是因为我们当时看见王羲之的书法和当时写经体不一样。就是写经体滞后于文人书法,引起了兰亭论辩。因为写经是实用,它的变化比较慢,它是根据一代代师傅传徒弟,徒弟再传徒孙这样来的。所以它的变化要滞后于我们的文人书写,这是它的主要特征。不能否认王羲之就是因为他是写经体这种书法和北魏书法更为先进、更为前沿的一种书法。所以他之所以称为书圣,他形成他的标准的楷书和行书。经体的第三个特点,由于写经僧或抄书手,写经是和尚抄经。抄书手是没有这个印刷术,以前什么官府都有抄书手。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所以审美追求以师承为上,所以有时代风格而少个人风格,这是写经体的一个大的特点。所以唐人抄经,你很难分辨出谁是谁抄的,加上80%、90%以上的抄经是没有留下是谁抄写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发现留下抄经手、写经师的名字。第四,写经体的朴素与文人书法的炫技相对恃,一边是文人炫耀他的技法,另外写经体被复苏,所以自敦煌写经和写本被发现一百年来,写经体反而成为现代和当代很多书法家风格追求并成为一种时尚。黄宾虹写经,刚才我叙述了写经体变化的过程,那么黄宾虹这个作品它就是变化之初,隶书初变的写经。这个是当代书法家刘灿铭,他这个写经就是模拟隶书初变的写本,很多隶书的味道。我看最初的那个《诸佛要集经》这种写经,这是南京的一个著名书法家,也到甘肃办过写经书法展览,我认为这些中国最有名的书法家都在用写经体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那么这个是我刚才说的第二个变化,叫什么呢?就是隶意渐少的写经,这是梁启超的作品。梁启超在楷书有他独特的风格,就是来源于对写经体的模仿。这个模仿已经不是隶书了,隶意渐少的写经,他的书法也来源于写经。邹涛他这个就是模仿第三个阶段,楷书初成的写经。所以这个字基本上形成楷书了。但是还有一些隶书的味道。这都是活跃在当代书坛的书法家的作品。
还有第三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重庆书法家李文岗的写经。他的写经基本上是楷书完成体的写经,他抄了《心经》。这个《心经》抄书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唐时候的很标准的楷书,我都是选一些当代书法家的作品,没有严格的统计。顺手把它挑出来就证明这种书法在当代的风行。这是辽宁的书法家叫张世刚,也获过奖的。他写的就是我说的第四个写经的变化时期,就是楷书完成体的写经。这个写经完全是唐人的书法、标准的书法。他一按然后一提,然后一按,这个笔法就没有任何隶书的味道。这是当代张世刚写经的书法,和刚才那个李文岗一样,楷书完成体的写经。结

1、河西汉简、敦煌写经书法的整理和研究,并延及甲骨文、楚简、秦简、吴简等新出土文字与书法史料,不仅仅是地域书风研究的问题,应该说还是新时期书法风格形成的一个标志性学术课题。我今天谈的河西汉简、敦煌写经,不是谈我们西北的地域书风,而是谈整个当代新时期的书法发展,在此基础上继承与创办书法创作形态,逐渐形成了新的书法风格范式叫破体书。它不是写规范的篆书、隶书、楷书,而是写在变化时期的作品,我称为破体书,我们现在书法家的作品,如果你仔细想想,没有书法家没有写破体。篆中有隶,楷中有行,行中有草,这就是当代书法最大的外在的特征。而这个特征除了甲骨文以外就是我们河西汉简、敦煌写经形成的,这个变化就主要发生在我们西域的河西这个地区。这就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书法创作的断代特征,就是破体。就是我们看见了汉简、看见了写经,变化中的书体,形成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断代史特征。另外我们在一百年、五百年以后发现这种破体就是我们这个时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书法形态,我们掌握这个形态就走在书法创作的前列,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列。2、敦煌学研究不能忽视书法艺术研究,在长达数百年跨度的书法文本中,不仅是中国中古时期书体演变的样本,对其艺术风格的界定实际上为大量无年款写经、写本的断代研究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实证,所以必须重视和采取具体措施把书法艺术研究纳入敦煌学研究的学术视野和有计划的工作中。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可加微信)————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QQ:19689887邮箱:cmlwf@126.com往期经典(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书画高清资料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名家访谈【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上)【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下)经典专题《石渠宝笈》特展布重量级展品抢先看!“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展览作品欣赏不爱江山爱丹青——宋徽宗 赵佶 书法专辑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国展学术论坛实况报道推荐展览事茗——东一书画雅集陈忠康精品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最全记录)"守正——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望岳——南岳纪游书画展傅志伟篆刻展山房写字——廖伟夫书法作品集

2022-12-24 12:15
来源:
姑苏城外念史书发布于:山西省
这一节我们说汉代的简册制度,要说到方方面面,就是一些琐细的具体问题:
一、中国很早就有竹木简牍
在我国纸张发明而未普遍作为书写材料以前,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木简牍。中国的文字,很直观地证明了中国早期就是竹木简牍。《尚书·多士》有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而实际上,甲骨文、金文中的“册”和“典”两个字的字形都以竹木简牍的象形存在:
(“册”和“典”的文字演变)
“册”的是简牍的象形,而“典”是放在几案上的册,是可以奉为经典供奉的简牍。
二、“汗青”
简牍因材料不同,称谓不同: 以竹子制作的称“简”;以木头制作的称“牍”。
竹简所用竹材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有用短穗竹、苦竹的。竹子按长短需要截下后,剖为竹片,然后削平竹节并刮光,再经过“杀青”或曰“汗简”一道手续即可用于书写。
所谓的“杀青”,《太平御览》卷六百六“简”一节引《风俗通》曰:“刘向《别录》云‘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汁也。吴越曰杀,亦治也。”简言之,“杀青”,就是将竹简用火熏烤,令竹内汁液渗出,状如出汗。“杀青”之后,竹子不容易虫蛀朽坏,制成的竹简即可书写。
(杀青)
相应的,木质的简牍,多用松、柳,亦有用松。木简的制作是将木片刮削平整,打磨光滑。从出土的一些木简看,书写的一面棱角分明,表面光亮有色泽,似乎涂有一层特殊的汁液,不同于背面,凡削改的字,墨痕往往洇化开来,那么,这层涂料应当是防洇化,防虫蛀、防朽腐的汁液。“汗青”一词词义不断发展, 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再后来,“汗青”又被借来代指史书。
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长度
汉代简册按不同的书写内容有一定的长度规定。
尺牍的由来:汉代的简牍,一般都是长23厘米左右,宽1厘米,厚0.2到0.3厘米。而汉尺相当于23.5厘米,也就是说,当时的简一般约长一尺,宽五分,厚一分。这类简用于普通的书籍和札翰、文牍,后世以 “尺牍”来称呼书信,即来源于此。
(赵之谦尺牍)
此外, 皇帝的诏书一般长一尺一寸。其中又分策书、制书、诏书、诫敕。其中特例为策书长二尺,短的也有一尺的,所用书体为篆书;三公以罪免亦赐策书,用隶书;
经典的长度为二尺四寸。即所谓的“二尺四寸,圣人文语。”
解说经义的传则用最短的简来写,仅长汉尺六寸。《说文解字》:“专,六寸簿也。”这里的“专”,指就是经传之“传”。
一般记事和诸子书籍长一尺。这就是一般的简牍长度,无甚特殊。以永元器物簿为例,简长即为23.2厘米,就是汉一尺。
(永元器物簿)
官文书所用简长二尺,称之为“檄”。插上雉羽,表示万分紧急,意欲其急行如飞。
最长的简长三尺,用于记书法律。
汇总一下,可以得到一张图:
(汉代简牍的内容与长度的关系)
四、各种简牍的别称
1、检。是文书信件表面的一片简牍。检要比所封简牍宽一些,检的上端或下端一般有一个凹处,然后填上封泥,泥上盖印。所以说,检基本相当于现代的信封。
(检)
2、楬。是作为标签的简牍。楬可以用来书写某种物品的数量、名称,然后系于该物品上面。所以说,楬基本相当于现代的标签。
(楬)
3、笺。一种短小的简牍,读书的人可以随时将注释系在相应的简上,以备参考。这基本相当于现代的书签,只是这个书签更多用于书写笺注,笺释。
4、棨。是发给高级官吏的凭证,或者是用于较大范围内旅行的通行证。1973年,甘肃金塔汉代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了一幅红色的帛,上用篆书写“张掖都尉棨信”(这个实物图片见前面的文章),可见,除了木质棨信外,还有丝织品的棨信。棨的作用,基本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
5、符。凭信,凭证。比如兵符。
(汉代的名刺)
6、谒;刺。以竹木为之,下部两边各削凹口,顶端或平,或削尖。一般情况是在一面自书姓名某某谨以琅玕一致问,另一面书所要谒见者。这基本相当于现代的名片。
因为我们系列文章的重点在于书法史,因此对于简册制度,我们只作梗概式的梳理,下一篇,我们说两汉的简牍书法。
(【跟着布丁读书法史】之26,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牍书法的艺术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