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行一卡通三.湘.银.行,请问,是一个怎么样的企业?

2022-04-26 19:02
来源:
高跟鞋的旋律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红网时刻新闻4月26日讯(通讯员 汤思柔)4月26日,中部地区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三湘银行发布2021年度报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三湘银行全行总资产583.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74.88亿元,较上年增长28.82%,贷款增速高于全省16.6个百分点;各项主要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在湖南省民营企业百强中名列第63位。
2021年,三湘银行积极应对变化变局,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困难,全行上下奋发,开拓进取,经营持续向好,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成效。
坚持小额分散,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
三湘银行董事长唐修国表示,三湘银行始终不忘“把党和国家政策的阳光折射到实体经济中去”的立行初心,牢记“服务产业、发展普惠”的历史使命。2021年,围绕湖南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长沙22条产业链,实施“攻山头”行动,持续打造“供应链金融精品银行”形象,为湖南城乡居民美好生活赋能。不断打磨链贷、壹贷、快贷拳头产品,荣膺“铁马—最佳供应链金融中小银行”、湖南省融资创新考评项目“供应链金融奖”和“信用贷款奖”。截至2021年末,该行链贷服务客户超过4530户,累计投放59.37亿元,余额10.81亿元;经营壹贷服务客户超过1.12万户,累计投放66.34亿元,余额38.77亿元。抵押快贷,借力“云抵押”系统,全面实现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理,做到“产品标准化、手续简便化、体验极致化”。
五年来,三湘银行累计投放产业贷款2176亿元;累计向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普惠大众发放贷款2378亿元。
坚持惠农便民,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深入
2021年,三湘银行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产销的金融保障,切实惠农便民,为乡村振兴贡献“三湘力量”。2021年12月,在贷款额度紧张情况下,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优先惠农,向隆平高科下游购买种子的农户提供授信超2.5亿元,仅12月份1个月内发放贷款超过400笔,全部贷款客户适用优惠贷款利率,平均利率低于全行贷款定价200BP。
该行把助力产业兴旺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热情根植“三农”板块,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引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农业,扶持供应链做大做强。湘信链贷,无抵押、免担保,授信期限内可随借随还,服务县域生猪、禽类养殖行业客户1052户;截至2021年末,累计投放超过2亿元,在贷余额1.68亿元,在养殖饲料行业积攒了良好的口碑。与双峰县金融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推小农机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坚持数字化,技术型银行基础不断夯实三湘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夏博辉表示,三湘银行致力于“让银行成为一种随时可得的服务”,积极打造技术型银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2021年投入2.05亿元,五年累计投入7.68亿元。践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坚定走差异化、数字化经营之路,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2021年,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笔数线上化率突破99.9%,手指银行App下载量200+万次,实现“Sass+Pass”一体化服务整合输出破局。全面支持国产化,硬件设备国产品牌率97%,应用系统国产化率99.5%,基础软件国产化率93%,手指银行APP率先接入鸿蒙系统。持续擦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名片,获得发明专利正式授权17项、软件著作权111件,通过国际CMMI3级认证。坚持金融向善,责任银行形象日益彰显三湘银行始终坚持以党建红促进发展红,心怀感恩,回馈社会。2021年,普惠小微贷款规模69.83亿元,较年初增长37.6%,服务客户数11.23 万户,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49个百分点,最大化惠企利民。2021年缴纳各类税费1.86亿元,五年累计缴纳7.2亿元;全免25项服务费用、降低贷款利率,累计为客户让利超过2亿元。该行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资帮扶岳阳自强村、汨罗天井村、洞口青山村。为学子筑梦未来,设立“山茶花”奖助学金项目,资助里耶镇困难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困难;升级“三湘学子圆梦计划”公益项目,定向支持中南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该项目获评2021湖南(长沙)十大文明公益新闻事件。展望未来,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前方有新困难,但同样也有新机遇。诞生于湖湘红色热土的三湘银行,将以“二五规划”为指引,锚定使命愿景,坚定不移以特色化为发展之本,着力“服务产业,发展普惠”,创新发展产业供应链金融和消费供应链金融;以本地化为生存之基,扎根湖湘,深耕本土,更好地服务湖南市场主体;以数字化为动力之源,打造强数字基因、强数字金融人才、强激励约束的数字银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9-02-13 16:08
来源:
讯天科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2018年第十三届中小商业银行CEO论坛上,三湘银行行长夏博辉借用袁枚诗句作为演讲的主题。
成立才两年的湖南首家民营银行——三湘银行,仅有一个网点,资金客户缺乏,业务相对单一……虽有诸多“短板”,表现却相当抢眼:2018年末全行总资产315.2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零,税后净利润1.55亿元,业务规模和增速均居全国17家民营银行前列。
作为湖南金融改革的标本,三湘银行凭什么快速崛起?
战略差异化
高举“产业银行”大旗
2016年12月,由三一集团、汉森制药等民企发起成立的三湘银行在长沙开业。
这是中部地区首家民营银行,也是我省金融业推进改革的生动注脚。
从民营企业中走来,三湘银行可以从容回答“我是谁”,但“向何处去”并不好作答。
与传统银行比,不仅缺乏人才、经验、资金、客户,还在网点、负债、业务范围等方面受限。
三湘银行用了一年时间,反复探索,最终锁定目标:建设中国最好的产业银行。
“‘服务产业,发展普惠’是我们的核心战略。”三湘银行董事长梁在中介绍,区别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互联网化的首批民营银行,三湘银行是国内唯一依托于大型制造业并明确提出产融结合的金融机构。
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TMT、健康医疗、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湖南优势产业,三湘银行围绕核心企业,以供应链思维整合上下游客户群,缓解企业融资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这一差异化战略定位,为其赢得了宽阔的发展空间。
2018年国庆节前夕,随着第一笔隆平高科供应链下游经销商贷款投放到位,三湘银行供应链金融迈出新步伐。该行至今已为隆平高科289个下游经销商和农户经销商,通过在线供应链融资1.69亿元。
通过提供“股权+债券+贷款+代理+顾问”系列金融方案,克明面业、隆平种业、大汉物流、振邦集团等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三湘银行的服务。
三湘银行行长夏博辉透露,未来3年,该行将为省内民营企业提供不低于人民币600亿元的融资支持。
目前,该行已累计投放产业贷款344亿元。2018年末,该行总资产较年初增长329.09%,净利润同比增长292.64%。
发力金融科技
搭建“互联网+金融”开放平台
作为非互联网银行性质的民营银行,三湘银行受限于“一行一店”政策,通过大规模铺设网点获得客户的传统银行运营思路,显然难以行得通。
所谓“一行一店”,是民营银行在总行所在城市仅可设1家营业部,不跨区域。
搭上互联网快车,聚焦金融科技,这正是三湘银行得以快速发展的又一“法宝”。
该行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运用于实际业务场景,搭建“互联网+金融”开放平台,践行普惠金融。
登录三湘银行手指银行APP,“我要转账”“我要贷款”“我要理财”,手指一触即得,所见即所需。使用三湘银行卡,全球取款免手续费、转账零手续费。
同业网点,皆为所用。三湘银行持卡客户可在交通银行等54家银行的9708个网点办理通存通兑业务,在中信、海通等96家证券公司办理第三方存管业务。
该行与隆平高科联合开发的“惠农贷”,仅用43天即上线。该行开发的针对核心企业供应链下游经销商的信贷产品,单笔贷款从申请发出到准入,时长均值不到1小时,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98.61%,客户放款时间均值较传统模式提升97.92%,全流程时间均值较传统模式提升95%。
错位竞争,以小搏大,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在金融科技助推下,银行服务超越了网点的局限。”三湘银行行长夏博辉说。
至今,该行已向71.70万户普惠客户发放普惠贷款102.85亿元,普惠贷款余额56.47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42.84%,大幅领先同期成立的民营银行。
升级用户体验
深挖潜能提质增效
记者在三湘银行注意到一个细节:传统银行都将柜台签字笔用线固定预防丢失,三湘银行弃用线绳,将多支精美的签字笔摆放在柜台,客户自由取用,若喜欢,带走无妨。
中南大学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饶育蕾分析,“一行一店”的民营银行,用户体验才是获客的王道。在用户没有感知的情况下,润物无声地提升体验,能形成更持久的竞争力。
为持续升级用户体验,在战略定位差异化之外,三湘银行还形成了一套区别于传统银行的扁平化治理模式。
三湘银行建立了行长负责制下的“三首席机制”,取消副行长职位,行长下设首席风险官、首席产品官和首席营销官,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协作的风险管控、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金三角”机制。
致力于追求更快、更好、更简单的服务,三湘银行的发展潜能被激发出来——
成为全国第一家加入上海票交所、第一家在沪深交易所开立账户的民营银行;
在民营银行同业中率先推出电票、类永续债、股票(股权)质押、并购融资等多种业务;
开通“公司客户远程移动开户”服务,助力三一重卡创造线上销售纪录;
与154家同业机构建立授信关系,2018年获得授信额度607.06亿元,同比增加327.05亿元……
跳出自身局限和规避传统银行的压力,将业务触角嵌入各类生活场景,增强用户粘性,提高金融服务供给质效,三湘银行步伐铿锵,路径日渐开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湘行一卡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