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到家里洒净好吗如果到了美国之后还是不是出家人到家里洒净好吗?

2017-01-16 15:41
来源:
行愿文化
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出家了,人类会绝种吗?
在我国社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佛教的出家误解很大。
在国内,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常比喻说:如教师们教学生,哪里教人人当教员去,那岂不成了教员的世界吗?
学佛的有出家弟子,有在家弟子,出家可以学佛,在家也可以学佛,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在家也同样可以修行了生死,并不是学佛的人一定都要出家,绝不因大家学佛,就会毁灭人类社会。
出家与在家,既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为什么还要出家呢?因为要弘扬佛教,推动佛教,必须有少数人主持佛教。主持的顶好是出家人,既没有家庭负担,又不做其他种种工作,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弘扬佛法。佛教要存在这个世界,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他,所以从来就有此出家的制度。
出家功德大吗?当然大,可是不能出家的,不必勉强,勉强出家有时不能如法,还不如在家,爬得高的,跌得更重,出家功德高大,但一不当心,堕落得更厉害,要能真切发心,勤苦修行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为出家。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不婚嫁,西洋宗教也有这样制度。有许多科学哲学家,为了学业,守独身主义,不为家庭琐事所累,而去为科学,哲学努力。佛教出家制,也就是摆脱世界欲累,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所以出家是大丈夫的事,要特别的勤苦,如随便出家,出家而不为出家事,那非但没有利益,反而有碍佛教。有的人,一学佛教想出家,似乎学佛非出家不可,不但自己误会了,也把其他人都吓住而不敢来学佛。这种—学佛就要出家的思想,要不得。应认识出家不易,先做一良好在家居士为法修学,自利利他。如真能发大心,修出家行,献身佛教,再来出家,这样自己既稳当,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
与出家有关,附带说到两点,有的人看到佛寺广大庄严,清净幽美,于是羡慕出家人,以为出家人住在里面,有施主来供养,无须做工,坐享清福,如流传的“日高三丈犹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闲”之类,就是此种谬说。不知道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事情要勇猛精进,自己修行时“初夜后夜,精勤佛道”。对信徒说法,应该四处游化,出去宣扬真理,过着清苦的生活,为众生为佛教而努力,自利利他,非常难得,所为僧宝,哪里是什么事都不做,坐享现成,坐等施主们来供养,这大概是出家者多,能尽出家人责任者少,所以社会有此误会吧!
有些反对佛教的人,说出家人什么都不做,为寄生社会的消费者,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不知人不一定要从事农、工、商的工作,当教员,新闻记者,以及其他自由职业,也能说是消费者吗?出家人不是没有事做,过着清苦生活而且勇猛精进,所做的事,除自利而外,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信众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能修行了生死,使人生世界得到大利益,怎能说是不做事的寄生者呢?出家人是宗教师,可说是广义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说,出家人清闲,或说出家人寄生消费,都不对。真正出家并不如此,应该并不清闲而繁忙,不是消耗而能报施主之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997年5月,流行音乐界知名女歌手李娜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情况下突然选择了“退隐”。
入行10年来,李娜以广阔的音域、精湛的演唱技巧和极高的音色,演唱了《好人一生平安》、《青藏高原》等多首经典歌曲。
她还为16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演唱过200多首歌。 而且,这些唱功极高的歌曲,奠定了李娜在流行音乐界的地位。
李娜失踪后不久,就传出她在美国出家的消息,但至今关于李娜出家的原因仍是个谜。
李娜在演艺事业处于高峰时期,主张放弃名利去美国皈依佛门。 得知李娜出家的消息,母亲很着急,主动去美国催促女儿还俗。
但是李娜对妈妈的恳求漠不关心,没办法,妈妈只能含泪跟她住在寺庙里。
李娜现在出家25年了,她们现在怎么样?
01出身贫寒,“姐姐不在江湖,江湖上依然有姐姐的传说”这句天赐佳音,非常适合形容歌手李娜。
在当今的流行音乐界,人们倾向于用“高音”来衡量歌手的唱功和实力,而单纯用“高音”来衡量,只有韩红可能和李娜一样高。
1994年,李娜在电视剧《天路》中演唱了开场曲《青藏高原》。
此后,她以独特的嗓音和震撼的高音震撼歌坛,一举成名!
2001年,韩红覆盖李娜的《青藏高原》,将这首歌收录在专辑《醒了》中。 李娜出家已经四年了。
韩红的声音介于民族和通俗之间,与李娜的声音是异曲同工。
随后,韩红步入流行乐坛后,媒体称她为李娜的“接班人”。 足见当时的李娜在乐坛上有多大的影响力。
1963年李娜在河南郑州出生,父母是普通上班族,包括妹妹在内有4人。
李娜5岁时死了父亲,扔下母女三人,家庭的重担落在李娜母亲的肩上。
为了让两个女儿不受歧视,这个苦命的女人在丈夫去世后没有再婚,一个人辛苦地拉扯着两个孩子活着。
李娜和妹妹享受了母爱,但由于缺乏父爱,从小就变得非常敏感,自尊心下降。
尤其是妈妈为了照顾她和妹妹,看着逐渐衰老的脸和花白的鬓发时,李娜的心里更是充满了自责。
她很快就长大了,希望妈妈能一起分担家庭的负担。
1975年,李娜考上了河南省戏曲学校。 入学后,妈妈高兴得不知所措。 果然上戏曲学校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为了让李娜安心学习,母亲只能背着她一边工作一边打工。
当时,李娜是个非常能吃苦的孩子,每天她都是第一个来练功房练晨活,除了特殊情况,几乎没有中断过。
李娜的努力和付出不仅带来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得到了在学校教书的机会。
1986年,李娜报名参加豫剧表演大赛,得到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她也在这次比赛中一举成名。
李娜成名后,转入河南豫剧团。 在此期间,她不断地向豫剧名师请教和学习,唱功和身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进入省豫剧团工作后,李娜依然没有放弃对更高水平艺术的追求。
1986年,李娜因业务能力在省豫剧团尤为突出,转入河南省歌舞团。
在常人看来,从一个普通的豫剧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能进入省级歌舞团,足以炫耀一生,但李娜不甘心停留在此。
李娜加入省级歌舞团后,有过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但现实再次迫使她做出选择。
河南省歌舞团的工资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李娜养活母亲和妹妹的要求。
李娜性格单纯、敏感,面对原本平静的同事们为了评价角色、抢角色而胡闹的现实,她似乎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多年后的自己。
除此之外,豫剧作为地域性较强的传统戏曲形式,在大环境的持续冲击下,逐渐呈现出颓势。
1987年,李娜经过深思熟虑,作出了重要决定。 她去深圳南下学唱歌。
当时,深圳被誉为大陆流行音乐的前沿阵地,许多后来大热的著名歌手都曾去深圳寻找机会。
当母亲得知李娜将放弃去深圳发展的消息后,并没有太多阻碍女儿的选择,但李娜从她的眼中看到了担忧。
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李娜不得不无所顾忌地来到深圳,因囊中羞涩边打工边学习唱歌。
当时,深圳有很多音乐咖啡馆和歌舞厅,也为李娜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李娜在深圳打工时,认识了很多有唱歌梦想的年轻人,从他们嘴里知道北京的音乐环境更好。
因此,李娜决心为了音乐的梦想一定要去北京闯一闯。
1988年,她终于等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去北京参加了“如意杯”歌唱比赛。
李娜怀着兴奋的心情从深圳马上飞往北京,参加了这次对她的人生有巨大影响的歌唱比赛。
她以精湛的演唱技巧博得现场观众的欢迎,以绝对优势获得“通俗组合”第一名。
1989年,李娜又以《苦篱笆》走红。
02执着追梦,一举成名1989年,李娜出道元年,这一年为电视剧歌唱生涯。
1990年,张凯丽、李雪健、青天野领衔主要电视剧《渴望》,在央视播出后迅速引起巨大关注。
当时,李娜为《渴望》演唱的主题曲《好人一生平安》,也随着该剧的大热而家喻户晓。
“发生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巨浪就会唤起回忆。
当人们想起《渴望》的剧本时,也会想起这首歌的歌手李娜。 李娜从1990年到1993年连续三次获得该奖。
此后,在90年代的流行乐坛上,李娜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女歌手。
1991年,李娜的另一部力作在《嫂子颂》风靡一时。
小李娜高亢、嘹亮又极富深情的声音响起时,马上就能将观众代入到电视剧营造的情景之中。
李娜以独特的歌唱技巧,以及对歌曲的完美诠释,很快便在配唱影视剧歌曲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
1993年,而立之年的李娜举办了首场个人交响演唱会,这让她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
1994年,一部以修建青藏公路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天路》上映。
在该剧频频获奖之时,由李娜的主题曲《青藏高原》也一炮而红,并成为了李娜的封神之作。
李娜以高亢、亮丽的音域,外加独特的歌唱技艺,结合真情演唱的这首《青藏高原》,一举将她送上了流行乐坛的巅峰。
大红之后的李娜,成为了各大影视剧的“御用”歌手。无论是年代剧、古装剧还是生活剧,她的嗓音都能完美契合剧情。
几乎一夜之间,满大街都在播放李娜的歌曲,《女人是老虎》、《苦乐年华》、《苦篱笆》、《嫂子颂》、《好人一生平安》……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和李娜齐名的女歌手恐怕只有毛阿敏、韦唯和田震几人。
出名之后的李娜,像很多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母亲和妹妹。
李娜不仅将老家的房子重新进行了装修,让年迈的母亲过上幸福生活,还将妹妹送到国外去读书。做完这一切之后,她还在北京为自己购置了一套房产。
事业有成的李娜似乎什么都不缺了,但母亲看到已经三十多岁的女儿,不禁又开始替她操心起了人生大事。
03 遭遇情伤,剃度出家从小就非常懂事的李娜不想让母亲担心自己,她告诉母亲有合适的人一定会带回来让母亲把关。
1994年,31岁的李娜曾遇到过一个比自己大10岁的男人,这或许和她小时候缺少父亲的关爱有很大关系。
她特别想找到另一个能给自己安全感,可以让自己依靠一生的男人,但李娜却看走眼了。
李娜非常看中这段感情,不过二人在一起之后,经常因为一些琐事争吵,后来李娜才知道他居然有家室。
这对于从小就因缺失父爱而变得十分敏感的李娜而言,简直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好不容易从第一段失败的感情中走出来的李娜,没想到又遇到了第二个渣男。
他也是娱乐圈的一个知名音乐人,李娜曾以为自己得遇良人,但在一起之后她才了解真相,原来这个渣男也有家庭,李娜再一次被“小三”。
在两次情伤的打击下,让这个事业正处于巅峰期的女人备受打击。
即使李娜是万千粉丝追捧的女歌神,但她也想拥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1997年5月,李娜受朋友之邀前往位于张家界的天门山散心。没想到这次天门山之行,却让改变了李娜的人生轨迹。
李娜在天门山游玩时,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所有的尘世烦恼都烟消云散,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为此她下定决心“隐居”于天门山,并耗巨资在山中建造了一座小木屋。此后,李娜闭门谢客远离尘世纷扰,每天都去天门寺礼佛参禅。
李娜的一举一动,俨然就是一心向佛的居士所为。自从她隐居天门山之后,外界就再也没有关于她的任何消息了。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李娜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在事业巅峰期销声匿迹。
后来有传闻说李娜早已从天门山飞往美国,并在异域国度剃度出家了。
直到几年后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去美国演出,才在洛杉矶的一座寺庙中,看到了身穿一袭僧衣的李娜。
后来,姜昆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记录了这件事情,当年他看到李娜后曾激动地问道:“当初你唱歌那么有名,为什么要出家呢?”
目光炯炯有神的李娜平静地回道:“我并没有出家,我只是回家了!”姜昆听完李娜的话后,认为她真的“悟道了”。
其实,早在李娜抵达洛杉矶并剃度出家时,就已经通过越洋电话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和妹妹。
李娜的母亲得知女儿出家的消息后,在痛哭声中苦苦哀求李娜还俗,但李娜却并未听从母亲的劝告。
为了能让女儿尽早还俗,李娜的母亲带着妹妹一起飞到了洛杉矶。
见面后母女三人抱头痛哭,但李娜向佛之心十分坚定,最终也没有答应母亲还俗。
无奈之下李娜的母亲为了照顾她,只好含泪和女儿一起住在寺院中,一转眼25匆匆而过。
2022年,李娜的妹妹曾劝过已至耄耋之年的老母亲回国养老,但这位心疼女儿的老妈妈却执意要陪在李娜身边。
在这位老人家的心目中,即使小女儿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她却过上了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相反,大女儿李娜却始终没有还俗,她要继续陪伴在李娜的身边。即使时日无多也无怨无悔!
结 语李娜在事业巅峰期遁入空门,时至今日依然是个谜。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甘愿放弃名利出家呢?从李娜缺失父爱的童年和两段失败的感情经历中,或许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正因为“缺爱”所以她才渴望被爱,但终究是错负了感情,最终因为骨子里的敏感和自卑,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出家之路。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选择。对于李娜而言,出家未必不是最好的选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唐太宗李世民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出家为僧,就如现在的人,有的人志在投身军旅,有的人向往航空服务,有的人有心经商务农,有的人立愿开发工业,有的人希望讲学弘道。当然,也有的人发心出家学佛。出家的意义,如唐朝沩山灵佑禅师说:出家者,非为衣食也,非为生活也,非为安逸也,非为逃避也;出家者,乃为弘扬佛法也,普度众生也,了生死也,断烦恼也!当然,这并不是一般人所容易达到的目标。在西方,天主教的修士、修女,就如中国的比丘、比丘尼,他们大都是经由父母鼓励,希望杰出、优秀的儿女从事宗教救人救世的工作。反观过去中国,有些出家人属于小乘根性,出家只是为了逃避世俗,过着舒适安逸、不管世事的生活,这种人曾被佛陀批为焦芽败种,不是法器。及至现代,情况有了改变,很多有志的青年,舍亲辞家入佛,在佛教里,以弘法利生为职志,弘扬 人间佛教,佛教因此大有进展,广受社会重视。说到出家,确有分别。根据《大宝积经》所说,出家分有四种:一、身心俱出家这是指发心剃除须发,身披三事云衣,如法修行,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悲智双运,福慧双修,自利利人,自觉觉他的僧侣,是为身心俱出家者。二、身出家,心未出家有一些人,虽然身披袈裟,现了僧相,但他心里仍有世俗的烦恼、牵挂,乃至尘缘积压,不容易进入到清心寡欲的修道生活里。此等人虽然也有慈悲,也有行善,但未发菩提心,未立菩提愿,持戒、修道都不圆满。这种人只能说身出家,心未出家。三、心出家,身未出家这是指社会上,真正学佛的在家居士,他们参禅念佛,布施行道,护持佛法,利济群生,虽未着衣剃髪,但心已经出家了。像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像胜鬘夫人行大乘法,在宫中化导青年儿童,普度群生,令入佛道。像现在的国际佛光会,以及许多佛教在家社团,他们弘法利生,不比出家的专职僧侣差,这些人都可谓心出家,身未出家也。四、身心俱未出家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身既未接近佛教,心中也没有信仰佛法,只是在五欲六尘的生活中,贪恋世间,追求欲乐,不知提升性灵生活,不知重视内在修养,对于利人利世,缺乏热诚,对于自我享受,贪得执着,无所不用其极。此种人生,到了一期生命终了要结账时,恐怕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向未来报告!出家是世间各种生活形式之一,出家人不是逃避世俗,只是借助出家,希望达成自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愿。出家人的性格,有的人实修苦行,不乐世俗,也有的人为人类社会牺牲奉献,不计利害。一个出家人,能把人人喜爱的五欲六尘,弃如敝屣,一心一意从事佛法真理的传播,以慈悲智慧、道德真心来服务社会,修正自己,这种值得鼓励的行为,大家应该尊之、助之,才是和出家法相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家人到家里洒净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