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公主的丈夫是什么出身?与和尚通奸,撺掇丈夫争夺爵位

唐朝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儿,她也是她父皇最疼爱的女儿。对于高阳公主,最有名的就是她和辩机的故事了,这件事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有哪些呢?高阳公主和辩机在高阳公主15岁的时候,李世民精心为她选了一个驸马,他是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虽然房遗爱是宰相的儿子,可是高阳公主一点也不喜欢他,所以在洞房花烛夜后,房遗爱就再也没有进过公主的闺房了。高阳公主喜欢打猎,在一次出猎的途中,她遇到了一个叫辩机的和尚,他不过二十出头、文雅俊秀,正是高阳公主喜欢的类型,所以高阳公主对他一见钟情,辩机也很喜欢她,之后他们一个忘了自己的皇家身份,一个忘了自己还有佛家戒律,缠在了一起。不知道为何,房遗爱一直在为公主和辩机掩盖着这件事,他甚至可以帮助他们私会,因为他时常会出面接辩机到府中,之后还会为他们放哨。当然,房遗爱这么做,公主也没有“亏待”他,她允许他和府中的侍女明来暗往,在父皇面前,她时常会说房遗爱的好话,所以在很多不知情的人的眼中,他们是恩爱的。可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高阳公主和辩机的事最终还是暴露了,唐太宗知道后非常生气,他下令腰斩辩机,这令高阳公主很伤心。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虽然故事荒唐,却也令人伤感。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儿子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之间的奸情是后人十分津津乐道的事,当时这件事也在唐朝传得沸沸扬扬的。有传言说,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曾生下了儿子,那么这个孩子是谁,他后来去哪了呢?高阳公主和辩机剧照在真实的历史上,高阳公主的儿子不止一人,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是不是辩机的孩子。其实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恋情不被认可的原因,除了他们的身份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和尚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高阳公主那时已经嫁给了别人,她的丈夫是名臣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只是高阳公主并不爱他。但是,关于高阳公主的后代,有记录的还是她和房遗爱的。房遗爱有四个孩子,但是都没有名字,他们都住在齐州一带,可是对于高阳公主爱的辩机,即便他们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爱恋,可是子女并无记载,所以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儿子或许是一个谜。在真实的历史中,辩机和高阳公主的结局是很悲惨的,因为他们的奸情被发现了,所以唐太宗十分生气,下令腰斩辩机,而高阳公主也因此恨极了父亲,所以后来她想尽了办法想要替辩机报仇,之后她和丈夫房遗爱企图谋反,可是事情最终暴露,高阳公主被赐白绫自尽,而她的孩子们势必也受到了牵连,据说他们都被流放到了岭南,对于他们之后的下落,史料没有再提及了,或许这就是受牵连皇族的命运。高阳公主是个怎样的人自《武媚娘传奇》开播以来,剧中的高阳公主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或许是她的身上有太多的谜了,因为她堂堂一个公主,竟然会爱上一个和尚,那么高阳公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高阳公主剧照根据《武媚娘传奇》中高阳公主中的种种表现,会发现她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公主,当她的父皇将她许配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后,高阳公主不愿意嫁,为了抗婚还准备去跳河。是武媚娘的及时出现,平息了这场风波,还让高阳公主成功地嫁了过去。不过高阳公主即便嫁给了房遗爱,她也没有和房遗爱好好地过日子,因为她根本看不上房遗爱,也看不上房家。电视剧中高阳公主不满自己的婚姻,这和历史是一样的。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可能是在过度的宠爱之下,高阳公主才会被惯坏了吧,不然她的性格估计也不会这么叛逆了。众所周知,古代的女子的婚姻很少有自己可以做主的,即便不满意也无法反抗,但高阳公主可以,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人,这个人绝对不是为人懦弱、庸碌无能的房遗爱,所以她能让自己的丈夫自洞房花烛夜之后就再也没和她同床,也能让自己的公公婆婆对她下跪行礼。高阳公主还是一个喜欢刺激的人,她喜欢游玩,喜欢打猎,她也是在一次打猎中认识了辩机和尚,并爱上了他。纵观中国的历史,像高阳公主这样“胆大”的人,估计也就她了吧。房遗爱和高阳公主房遗爱为唐太宗的第十七个女儿高阳公主的驸马,房遗爱是著名大臣房玄龄的二儿子。在唐玄宗时候,房遗爱受到了唐太宗的宠爱,官至高位,可谓春风得意。高阳公主剧照有一天,抓到了一名小偷,搜查时发现了一个金枕头,一盘问知道这是在寺庙偷的。审问之下,得知这金枕头是玄奘法师的高徒辨机和尚的,原来是高阳公主赠与辨机和尚的,唐玄宗得知高阳公主居然私通和尚,大怒之余,将辨机和尚处以腰斩。高阳公主因为这件事,对唐玄宗怨恨,唐玄宗也因为这件事不再宠爱高阳公主。唐玄宗死后,唐高宗李治即位,房遗爱被贬至房州担任刺史,两人密谋发动政变,打算废掉李治,改拥立李元景为帝。他们联合其他人,名将薛万彻,柴令武及他的妻子巴陵公主等人。但是事情不机密,被长孙无忌发现,唐高宗下令让长孙无忌审查此事。长孙无忌借此机会将李恪也牵连进来,含冤而死。房玄龄生前与长孙无忌是对头,长孙无忌借助这个机会,将房玄龄的后人都清算了,房遗爱的兄弟三人也受到牵连被流放。直接参与这件事的人,也都被刺死了。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的这次谋反,惊动了唐朝的高层,牵连宗亲甚多,对唐朝的影响是极大。武则天上台,因为宗亲被灭太多而没有人有能力阻止,长孙无忌最终也死在武则天手下,也算一报还一报吧。高阳公主为什么会害武媚娘《武媚娘传奇》是一部主要讲述武媚娘的人生历程的电视剧,其中有一个角色叫高阳公主,她和武媚娘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可是她最后却害武媚娘,高阳公主为什么会害武媚娘呢?高阳公主和武媚娘剧照高阳公主之所以会害武媚娘,是因为她要借武媚娘之手帮她报仇,而她要帮助他报仇的人是她的爱人辩机。当时,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儿,所以李世民给她找了一个好人家。所以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成了高阳公主的驸马,但是十分有个性的高阳公主并不认可她的这段婚姻,她不爱她的丈夫,也不爱他的家庭。直到有一次,高阳公主去打猎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个和尚,他叫辩机。那时辩机温文儒雅、博学多识,软弱无能的房遗爱根本不能和他比,所以高阳公主在和他交谈之后,爱上了他。高阳公主想都没想,立刻命仆人把自己的枕头和被褥拿来了,然后马上铺在了辩机的僧舍,辩机没有抵住诱惑,于是一场艳遇就这么开始了。但是后来,他们的事情暴露了,唐太宗知道后大怒,将辩机腰斩,从此,高阳公主的心中充满了恨,她很她的父皇,恨他所有的一切,当时朝中的大臣都觉得武媚娘是女主武氏,都离她很远,所以高阳公主为了报复大臣,就想让武媚娘留下来,所以她将武媚娘的公主杀了,通过此计铲除了皇后,所以,武媚娘只是高阳公主复仇的一个棋子而已。--免责声明--
《唐朝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唐朝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唐朝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唐朝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唐朝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唐朝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这篇文章828la37412。【结语】:唐朝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公主是个奇异的群体:在物质方面,她们不仅身具皇家的尊贵,还手握经济实权,在唐朝前中期,公主除了食封制的收入外,还有皇帝平时的赏赐,另外加上出嫁时的嫁妆与夫家的产业——她们是真正的有产阶级。但是更重要的是,唐时期儒佛道交织,精神世界自由斑斓,而且李唐王室在胡化风俗影响下,对女子的教育并不像后期以及以后那些时代那样束缚,而给予她们更为广泛的自由空间。
《新唐书》说她:“主负所爱而骄。”她的时代,是大唐盛世。她的父亲,是当世明君。她的身份,是天朝公主。她的富有,是无数田业。她的宠爱,是“礼异它婿”,她是高阳公主,太宗最宠爱的公主。
史书这么形容她的丈夫:“次子遗爱,诞率无学,有武力。不喜欢学问,只爱武力。父亲一向宠她爱她,到头来却要让她嫁给这么一个不如意的男人。
于是,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她没有足够的智慧开解命运的纠结,却有足够的能量怨恨人生——因为自己也不知道该怨谁,那么,就谁都怨。
反观她以后选择偷情的那个男人,却以渊博的学识、优雅流利的文采而知名,据说承远祖隐逸之士的血统,自小志向高远,专心学问。十五岁时,出世为僧,在大总持寺成为道岳法师的弟子。至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之时,便以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的资格,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是时辩机的年龄约当26岁。也因为跟随唐玄奘在弘禅寺院译经,以帮助玄奘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而名噪一时。
摆在她面前的敌人,第一位便是自己的“弟媳角色”——丈夫的身份与地位。
嫁给这样一个男人也就罢了,居然还是老二,能继承房家身份与荣誉的,是长子房遗直——“主骄蹇,疾遗直任嫡,遗直惧,让爵,帝不许”。
自然对于唐朝公主来说,皇室尊严与儿媳身份就是一对矛盾,很多公主在出嫁以后不行姑舅之礼(也就是不向公婆行礼),以公主身份自贵,不尊重家族里的长辈。高宗就曾经为此单独下诏进行劝谏。
显然,对于高阳来说,突然降为一个家族的儿媳、弟媳,是让她最先不适应。对于高阳来说,自己贵为公主,自己的丈夫居然继承不了正统,这显然是不能忍受的,她表现出了不满。房遗直显然得罪不起这位高贵的弟媳,主动提出来让出爵位(其实包含着让出宗祧的意思),而太宗的回答是,不许。
正在穷途茫然之际,命运给了她第二次挑衅的机会。
一个明媚春光的下午,在她与丈夫游猎途中,她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他叫辩机。
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新唐书(卷八十三)》)
在少不更事的少女眼里,这是韩剧式的浪漫邂逅,是帅哥与美女、佛教王子与天朝公主的爱情相逢;
在成年女性眼里,这是陈冲版的《诱僧》,是情欲的禁忌与胶着,是突破礼教束缚欲望突围;
在男人眼里,这显然是一场不要钱还倒贴的、让人羡慕的艳遇;
在宗教徒眼里,这是一场意外的劫难与遗憾,显然,放在辩机的师傅面前,高阳真是个妖孽。
有时候真不知道这样的比较是否高看了高阳与辩机这段爱,只知道起码对于辩机,是无辜而纯情的,他可不是什么好色贪花的野和尚,少年时期是出于对佛法真心的尊敬与仰慕,弃绝尘俗而修行,在佛祖的圣化下希望寻找心灵的净土。可是,就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遇到自己人生不能承受之重——一个公主,一个美丽的公主,还有她的夫婿。
高阳勾引辩机的动因,在一个心理不平衡的女人眼里,身边的男人这样可鄙,疼爱自己的父亲这样“不公”,只有破碎一切、报复命运、报复自己才能让她产生快感。恰好此时,一个好的道具出现了,一个英俊的男人,而且那个男人是个有才有貌的和尚。
如果,辩机只是一个英俊的男人,也许只会引起高阳的兴趣,但是辩机不仅仅是一个英俊的男人,而且是个和尚,还是个持守清规戒律而才华横溢的和尚,这就足够引起高阳意外的征服欲——禁忌,是那样充满了诱惑的魅力,征服这个男人,仿佛也就戏弄了父亲所给予的命定(婚姻),同时也将是自己魅力的证明。生活如此平凡无味,也许在可以超越禁忌的情感搏杀里,她才能体味生命的那么点激情。
《册府元龟》记载了唐玄宗开元二年七月的一道诏令,说很多官家跟僧道往来频繁,包括自家妻妾都无所顾忌,于是产生了很多丑闻,因此以后,禁止官员随便接纳僧尼道士在家里住——这条诏令从反面揭示了唐代贵族家庭蓄养僧尼,妻妾与僧尼自由来往的风俗。激情过后,辩机选择了逃避。
贞观十九年正月,唐玄奘得到御准,在弘禅寺院译经,需要助手。他申请去了。他要离开这个女人的势力范围,离开她所给予的温情,他知道,那不是他应该驻扎的地方。可怕的是,高阳公主还投入了真感情,因为,辩机世界里的那份清凉、纯白、庄严,让她忍不住去踏人,去掀翻,甚至去亵渎。是辩机的陌生与禁忌,成全了她的叛逆。可是,他现在要走了,以很多神圣的名义(许多男女分手时,“我为你好,你为我好”之类的废话不必说了),她舍不得。于是,她送了他一个致命的枕头。
高阳送给辩机的,是一个缀满珠宝的枕头,有个好听的名字——“金宝神枕”。这是充满暗示性的东西,效果就像现代情人之间送的名牌避孕套,意味着只有两个人能见到的私人亲密。
高阳的意思大抵是让辩机一看见它,就想起两个人之间的枕间生涯——―如《西厢记》里,红娘抱着莺莺的枕头送她去见张生,“鸳鸯枕,翡翠衾,弓鞋凤头窄,云鬓坠金钗”;也是《洛神赋》前序里的“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
高阳想让辩机记一辈子。辩机要了吗?要了。他不能不要。如果推辞,高阳会给他别的,男人对曾经的女人总有那么几分心软,尽管不爱了情面还是要给的,他接受了。但是,他显然没有藏好,过了几年居然让小偷偷去了。
在与辩机私通的岁月里,她多少平定了那份不安稳的心。从婚姻不如意开始,她本来到处挑衅,突然发现辩机这个挑衅很有意思,于是深入地玩了下去,并且为了玩得更好,她聪明地采取了防范措施,堵住丈夫的嘴。
史书上说:“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
其实,房好歹也是高阳的丈夫,唐朝尽管开放但毕竟也是男权社会,没有一个有尊严的男人能忍受自己头顶着绿帽子到处跑,而房遗爱居然忍了,而且据说还能提供便利。
只能证明这个男人根本不把高阳看作妻子。他更把她看作主子,看作能给他带来荣华富贵的工具,所以,他欣然接纳了公主补偿性的赏赐——两个美女,并且,也接纳了公主的金钱贿赂。对于他来说,丈夫的尊严大不过皇室的荣耀,现世的享受显然比那些虚幻的气节更加实在些。
辩机在的时候,高阳终于略微平稳了那份叛逆的动荡,可是辩机走了,带走了她的寄托,又还给了她的寂寞,她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房家长子房遗直。
房玄龄薨,公主教遗爱与兄遗直异财,既而反谮遗直。(《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
高阳让丈夫房遗爱去闹分家。如果真要分家,高阳是要吃大亏的,她有自己的“食封”,每年税户都要给她交钱交绢,她给丈夫的封口费就能达到“亿计”——这样的有钱人是最能分家的那个。因为中国实行的继承制度,是“诸子平均”,而且更为要命的是,对于负责主祭祖先的长子长孙加一份田产——这就意味着一旦分家,房遗直会以长子的名义占有大量的田产。
我们看史书后一句“既而反谮遗直”——原来她的计划是分家以后,诬告房遗直贪图财产,故意分家以侵占。
而《唐律疏议》卷十二《户婚律》规定:
“同居应分,不均平者,计所受,坐赃论,减三等。”——多占家产与偷盗之罪是等同的。
这下我们可以明白了,高阳的计谋并不是要分家,而是要在皇帝父亲面前给房遗直泼脏水,让太宗以为房遗直是个贪财的小人,为了侵占财产,故意以分家的方式“合理性”占有。
她了解自己的父亲,这样“分家”以后,她,高阳公主自然暂时会吃亏。可是他房遗直敢主动“分家”,那就是欺负公主,就是让皇帝吃哑巴亏——皇权尊严不可侵犯,太宗是聪明人,而聪明人最忌讳的,就是被聪明人戏弄。
《新唐书》这样记载:“遗直自言。”
如果高阳计谋得逞,太宗必然对房家长子印象打折。按照常理或者按照高阳对于房家人的推想,房遗直应该是沉默的——她是公主,而且这样的诬告表面看来也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是想分家产而多占一些产业而已。高阳自己觉得自己了解父亲,但是并不认为房遗直了解,在她眼里,房家都是些面瓜。
要知道,在一个臣子的眼里,没有比得罪皇上更严重的事情了。房遗直还不想那么快就去见刚去的老爹,他宁肯得罪公主,也不能让皇帝对他心怀成见。他干脆主动告诉了太宗。
太宗什么反应呢?《新唐书》上说“痛让主”,《资治通鉴》亦言“深责让主”。都是重词,而且后面都紧接着变化语:“自是稍疏外”,“由是宠衰”。
不久,长安城里出了一件大事,御史审盗,审出一个惊天的秘密丑闻——一个小偷的赃物里检查出一只皇家枕头,而枕头的来源,是译经高僧辩机的房间。
结果辩机很快跟审案的御史说,这是高阳公主赐予的。
要说唐朝贵妇偷情或者跟和尚道士的私通,其实数不胜数高阳与辩机的事情如果是私下里处理,也许不会这么严重而惨烈。可惜,那只枕头惹祸了,它经过了小偷的放大,又经过了御史的放大,满城鼎沸,成了公众面前的一件桃色新闻——公开侮辱皇家颜面可是非常严重的罪过。
太宗大怒。
女儿不懂事也就罢了,居然去跟一个和尚私通,而且这个和尚还是自己从前深为赞赏的。满朝文武、满城百姓面前,皇家颜面何存?房家颜面何存?太宗大怒,辩机被判腰斩,“杀奴婢十余”,高阳彻底失去了父亲的爱。
她的辩机死了,她心里唯一的寄托,现在也烟消云散了。现在,是一无所有、一无所剩。那个一向疼爱的父亲不仅让她嫁给了不爱的人,还杀死了她唯一的爱人,包括,身边朝夕相处的侍女。
父亲也不再见她,她的眼泪不管用了,也不再理会她的悲伤。本来最疼爱她的人,却亲手把她推向了地狱,她突然感到了人生的崩溃。
不久,太宗去世了,她视之为仇恨目标的那棵大树轰然倒塌。这个世界,辩机去了,父亲去了,极爱的和极恨的,极恨的和极爱的,都离她而去,只留她,孤单单。
而正在这个时候,她的丈夫出现在她面前,提出了一个恳求,希望她看一下宫内“機祥”,她答应了。
她买通宫内宦官“伺宫省機祥,步星次”,看宫中天象,预测宫内的天机,并把自己的占卜结果告诉房遗爱……其实一切的一切,都是皇亲国戚们某些不满的发泄而已,其实并没有事实上的谋反行为。
可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件事,让闹剧成了悲剧。
关于这件事情,《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
“高阳公主谋黜遗直,夺其封爵,使人诬告遗直无礼于己。”
房遗直是个聪明人,高宗上台,正要杀人立威,二弟却跟那些不满的皇室往刀口上撞,那个骄横的弟媳妇又天天跟些和尚道士鬼混——这也就罢了,居然还找宫里人看什么天象,这将会发生什么,房遗直心里很清楚。
当时高宗把这件家庭纠纷案交给长孙无忌审理,结果审成了政治案。他们的怨言成了谋反的铁证,涉案的主犯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要被判死刑,牵连的李元景、高阳、巴陵等要被赐自尽。长孙无忌根本不是要处理家庭官司,而是要趁机歼灭政敌。
长孙无忌找到房遗爱让他诬陷李恪。因为长孙跟李恪是有深刻矛盾的,《旧唐书》记载,太子承乾得罪,太宗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现在长孙掌权,自然想除掉这个眼中钉,“以绝众望”。
他以为,他的诬告可以换来苟生,可惜他想错了,跟薛万彻们一样,他同样被押赴刑场,同样被处斩而高阳公主被当成从犯赐自尽。
高阳接到了赐死的诏书。死亡终于让她彻底清醒,生命之不能承受的,是太过轻易地得到,是太过自我的放肆,是无以贯穿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她这辈子,太轻,太轻。
(正文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阳公主的丈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