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产生有抓手(喻)思维难得之喻什么意思思?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介绍
邢秀凤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摘 要】语句品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部分教师只关注语言表达的局部效果,对其在“文本”这一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缺少挖掘和分析,致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都缺乏对文本的整体认知和把握。纠正该偏差的关键在于要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思想和重要抓手,关注语句本身在文本系统中的作用与意义,以及与其他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将语句纳入由原有的文本系统延伸出的次生系统中进行品析,帮助学生进行丰富深刻的解读,使得语句品析深入高质,遣词造句顺畅恰当。
【关键词】系统思维;语句品析;文意贯通;多维连缀;系统链接
笔者曾听过一节作文课,课上教师要求学生修改他们自己写的一段文字,使其更具体。按要求修改后,学生作文的篇幅加长了,也有了肖像、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前后语句反而不通顺了,全文内容表达也不顺畅了。然而,教师只看到学生作文写具体了、篇幅变长了,就给了五颗星,全然没感觉到修改对文章逻辑的破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平日阅读教学中往往只关注语言表达的局部效果,对其在“文本”这一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缺少挖掘和分析,致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都缺乏对文本的整体认知和把握,文意理解和表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纠正这一偏差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思想和重要抓手进行语句品析。
一、系统思维促使语句品析由浅表低效走向深入高质的内在机理
萧红在《火烧云》一文中写道:“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很多教师觉得此句中的“烧”用得特别好,并将其与“红”作比较,认为“烧”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动感和一直绵延的态势。这样的语句品析在语文课中很常见,也能帮助学生积累语句。但总感觉浮于表面,没有说透,原因就在于品析仅停留于句子本身,未将其与整篇的文意以及因语句、文意而拓展出去的资料等进行联系。学生只知道“烧”的表达效果,但无法体会其在传达写作意图等方面的好处。这便是语句品析缺乏系统思维的结果。语句品析强调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思想和重要抓手,主要基于以下内在机理。
第一,系统思维是指对认知对象互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体现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即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有了系统思维的指导,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内在规律才能被认识清楚,思想才能全面而深刻。语句品析也只有在系统思维指导下,才能明确品析对象在整个文本系统中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系统思维让人们不仅对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有了清楚的认知,还能明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人类的思维方式多种多样,然而不论是演绎思维、归纳思维、类比思维,还是逆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所有类型的思维都是在一般和特殊这两个不同视角之间进行有逻辑的组织和转换的。如果这种组织和转换是单向的、线性的,那么思维往往处于低水平状态,因为它只关注到了某个局部或被束缚于某种定式之中;相反,如果这种组织和转换是多维的、非线性的,那么思维水平便处于高水平状态,因为它关注到了各种一般和各种特殊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和相互的作用。系统思维指导下的语句品析,能将品析对象与文本中的其他语言单位进行自觉的链接,形成多维多向的思维空间,保证语句品析深入且高质。
第三,系统思维不仅对本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作用有了清楚的把握,更对本系统延伸出的次生系统及其各组成部分的未来发展形成鲜明的认知和预测。即系统思维指导下的认知,能在横向的空间轴和纵向的时间轴上不断地延展,使思维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语句品析会从文本这一系统延展至次生系统,使学生能基于文本又突破文本,在更高层面获得重要的认知,在反复阅读品析中不断充实和提升自我,真正提高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可见,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语句品析能站在高位,俯瞰文本每一个局部的语言单位,寻找到各局部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并对各局部语言单位之所以如此组合做出丰富而合理的解释。该文本系统也能够延伸出更大的次生系统,使语句品析更具溯源价值,更加多维深刻。
二、系统思维促使语句品析深入高质的路径方法
根据上文的分析,系统思维指导下的语句品析所涉及的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句所在的文本系统,二是由此拓展延伸出来的次生系统。一般来说,次生系统是立足于文本系统的某一方面而形成的。如果说文本系统是“这个”,那么次生系统是与“这个”相关的“这类”。系统思维指导下的语句品析需特别关注三个维度:一是该语句在整个文本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二是该语句与文本中其他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三是该语句与次生系统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上面所举《火烧云》中的“烧”之例,正是因为未能在这三个层面进行品析,故而流于浅表且低效。下面仍以其为例,就如何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思想和重要抓手进行语句品析展开阐述。
(一)文意贯通:品析语句在文本系统中的作用与意义
语文课中着力品析的语句,一般是能在全文起贯通文意作用的关键语句,能连缀起文章内涵、情感、意境以及言语形式等。其贯通文意的方式多为铺垫、呼应与提升等。通过品味关键语句在文本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学生能清晰把握文本系统的逻辑而不只是获得一些浅表、零碎的信息。
《火烧云》中“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比“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红到东边”好的原因,不仅在于“烧”字呈现了火烧云的颜色、动感和一直绵延的态势,还在于若不是“烧”而是“红”,则后文所写内容都将无法存在,无法贯通。具体而言,其贯通文意的作用与意义至少有三点。
一是“烧”字体现了颜色、形态之丰富且充满变化。“红”虽然也体现了晚霞的颜色,但只有一种颜色,“烧”则不然,不同物体、不同材料在燃烧时的状态都不一样,火焰的颜色和形状会发生变化。因此,若此句用“红”,则后文所写关于火烧云所有的颜色和形状及其所有变化都将无法成立。
二是“烧”字体现了变化速度很快,使文中关于变化之快的语词运用恰当且自然,如“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一时”等。正是因为这些语词,作者观察和想象出的各种颜色和形态及其变化才能够巧妙组合在一起,使文章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三是“烧”字的运用使火烧云的整个变化过程非常完整且具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节奏之美。如开头一段“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其节奏是比较舒缓的。中间对因“烧”字带来的火烧云变化之快的各种描写,其节奏显然是比较紧凑的,大有目不暇接之感。而到文章结尾时所写的“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其节奏又回归到了舒缓。
可见,在品析“烧”字及其所在语句的运用效果时,必须考查其具有的全篇缘起、铺垫和枢纽作用,从而贯通文意。
(二)多维连缀:关注品析对象与其他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运用系统思维的又一重要意义在于明确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可以互相作用,并在互相作用中认知新的内涵和意义。就文本系统而言,作者所运用的关键语句必然能对文中其他语言单位的作用做出诠释,文中其他语言单位也必然能对关键语句起到支撑作用。因此,系统思维指导下的语句品析,要将所品析的语句与其他语言单位进行多维连缀,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而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意义。
《火烧云》中“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一句处于第二自然段。细细品析该语句,便可发现其与文本其他语言单位之间多维的链接和连缀。
第一,因为是“烧”,所以就有一个从烧得较慢、比较柔和到烧得绚烂再到消失的过程,这才有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这样的文章架构。“上来了”“下去了”都是相对于太阳东升西落而言的,因此才有“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而非“从东边一直烧到西边”之说。唯有如此,火烧云的整个变化过程才能体现得真实。
第二,因为“烧”经历了由柔和到绚烂又到消失的过程,所以人们最先感受和关注到的是身边的人和事物。如文本第一自然段所写的“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喂猪的老头儿”“小白猪”“老爷爷的胡子”等。直到“烧”字的出现,天空才变得无比绚烂,才使作者将描写的视角从身边的人和事物转向天空中的景象。
第三,因为是“烧”,所以其烧得最旺的时刻才最值得描写。从文本内容组织角度看,“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一部分详写,其他部分略写,这就是作者对文本做出的非常自然的详略安排。
第四,因为是“烧”,所以这一过程中的颜色是丰富多彩且变幻无穷的。为此,文中采用了“ABB”“半A半B”“水果名+颜色”“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等描写方式,并且连用四个“一会儿”,表现了火烧云颜色之丰富和变化之迅速。
第五,因为是“烧”,所以其形状也是丰富多彩且变幻无穷的。文中描写了“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的形象,而且马是跪着的,狗是跑着的,大狮子是蹲着的。马温顺地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狗十分凶猛,大狮子很威武镇静。它们的消失方式也不同,马是“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狗是“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大狮子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第六,因为是“烧”,这种景象在平时比较少见,所以文中才时时穿插描写了兴奋喜悦的人们,如“笑盈盈”的喂猪老头儿、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的乘凉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人、“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的人和希望天空等待一下的“那些爱好它的孩子”等等,这使文章在写景的同时处处表现出人的活动和情感。也正是因为“烧”,作者才有足够的时空去想象各种情景,将火烧云的色彩、形态和人们的喜爱等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文章的主旨立意和写作形式都体现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特点。
可见,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思想和重要抓手进行语句品析时,就会对文本中的各个语言单位进行多维连缀,寻找各语言单位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其纳入“文本系统”,从而获得对文本深入高质的理解。
(三)系统链接:将语句品析纳入由文本系统延伸出的次生系统中
系统思维的指导意义还在于对系统本身的灵活定义,即系统思维下系统的内涵和外延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文本对于某一语句而言是个系统,但文本对于由其延伸出的更大的系统而言则是个局部。系统的这种相对性和其中要素的自由组合性,使语句品析有了不断丰盈和拓展的空间,进而将语句和文本放在更广阔的次生系统(所谓的次生系统,既可以指向文本内涵,也可以指向言语形式;既可以是文学规律,也可以是文化现象;既可以是某个宏大的类别,也可以是基于小视角的某个点)中进行观照,探寻它们之间的异同和更为深刻的意义。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新的系统中更好地把握文本中语句使用的独到之处和独特效果,感受其在体现文本主旨方面的适切性。
《火烧云》写的是夕阳晚霞。而描写夕阳晚霞,角度和方法可以是很多样的,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浑然一体,有“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的生活气息,有“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的辛勤劳作,等等。在古代文人笔下,夕阳多给人凄凉、失落、沧桑之感,常与游子、思妇、思乡、怀古等相关,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归帆去棹残阳里”“衰草残阳三万顷”等等。而在现代人眼里,基于信息技术和交通的发达以及观念的转变等,夕阳的象征意味有了改变,如“最美不过夕阳红”。所以面对夕阳晚霞,人们会更多地涌起赞美等感情。因而,在现代文章中多描写夕阳晚霞之下的自然景色,如峻青在《海滨仲夏夜》中所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可见,当我们将《火烧云》一文及其“烧”字的运用效果放在以夕阳晚霞为主题的诗文这一次生系统中进行观照,便可发现不管是在主题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上,《火烧云》一文在浓墨重彩地描写夕阳晚霞,以白描形式记叙晚霞下人与物的变化以及自然渗透人们的快乐情绪等方面都是别具一格的。
如上,我们若以系统思维作为指导思想和重要抓手,在语句品析过程中关注语句本身对于文本所起的贯通文意的作用与意义、与其他语言单位之间多维连缀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并将其纳入由文本系统延伸出的次生系统中进行有效链接,就可以获得丰富立体深刻的、能够激发和培养文化自信的、独立且具个性化的解读,形成关注整体的系统观,使得语句品析深入高质,遣词造句顺畅恰当。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1.11
-扫码
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维难得之喻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