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主板会注册制吗后主板还是10%涨跌幅吗?


今天是全面注册制改革后首批主板新股上市交易之日,也是全面注册制下相关交易新规正式启用之时,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又一个重要的关键节点。
全面注册制下交易制度改革改了哪些?尤其是主板实施注册制后交易制度有何变化?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应该熟知。我们一起来细数。
变化一:主板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主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起,主板涨跌幅限制仍为10%,保持不变。另外,主板新股改为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后,交易所披露其上市首个交易日买入、卖出金额最大的5家会员营业部的名称及其买入、卖出金额。
创业板和科创板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依旧维持此前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规定。
小提示:
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情形还包括:
a、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退市整理股票首个交易日。
b、退市后重新上市的股票首个交易日。
变化二:主板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
对于无价格涨跌幅限制股票,盘中设置30%、60%两档停牌指标,盘中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的,各停牌10分钟。
小提示:
a、证券开市期间停牌的,可以继续申报,也可以撤销申报;复牌时对已接受的申报实行集合竞价。
b、停牌时间跨越14:57且须于当日复牌的,于14:57复牌,并对已接受的申报进行复牌集合竞价,再进行收盘集合竞价。
变化三:“价格笼子”制度进一步完善
对于主板而言,增加了“价格笼子”制度,即限价申报除了新增2%有效申报价格范围要求,同时还增加10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的安排,取其中的孰高值(孰低值)。
具体规定如下:
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和买入基准价格以上10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的孰高值。
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和卖出基准价格以下10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的孰低值。
买入(卖出)基准价格,为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最高买入)申报价格;无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最高买入)申报价格的,为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最低卖出)申报价格;无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最低卖出)申报价格的,为最新成交价;当日无成交的,为前收盘价。
主板“价格笼子”制度在借鉴之前科创板和创业板已有“价格笼子”的规定基础上,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总体来看,“价格笼子”制度对偏离市场价格较大的高价买单和低价卖单进行限制,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拉抬打压等异常交易行为,防范价格大幅波动。同时,此番部分上市板新增的10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的安排,给予了低价股必要的申报空间。
举例说明:在连续竞价阶段,投资者计划买入主板股票X,若此时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申报价格为10元/股,那么,“买入基准价格”为10元/股,“买入基准价格的102% ”为10×102%=10.2元/股,“买入基准价格以上10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10+10×0.01=10.1元/股,10.2>10.1,故投资者的买入申报价格就不得高于10.2元/股。
小提示:
a、要充分理解主板“价格笼子”的计算公式的含义,重点理解孰高值(孰低值)的含义。
b、A股的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1元人民币,因此对于A股而言,上述10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其实就是0.1元。
变化四:沪市主板增加两类市价申报方式
沪市主板增加本方最优价格申报和对手方最优价格申报两类市价申报方式,同时允许市价申报用于无价格涨跌幅限制证券,并引入市价申报保护限价等。
沪市科创板、深市以前就有上述两类市场申报方式,此番继续得到保留。北交所的市价申报方式中也包含本方最优价格申报和对手方最优价格申报。
小提示:
注意理解沪市主板增加的上述两种市价申报的含义:
a、本方最优价格申报,即该申报以其进入交易主机时,集中申报簿中本方最优报价为其申报价格。本方最优价格申报进入交易主机时,集中申报簿中本方无申报的,申报自动撤销。
b、对手方最优价格申报,即该申报以其进入交易主机时,集中申报簿中对手方最优报价为其申报价格。对手方最优价格申报进入交易主机时,集中申报簿中对手方无申报的,申报自动撤销。
变化五:沪市优化风险警示板异常波动指标
根据改革后的具体规定,沪市风险警示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2%的,属于异常波动。交易所分别公布该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累计买入、卖出金额最大的5家会员营业部的名称及其买入、卖出金额。
沪市改革前的规定为,风险警示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5%的,属于异常波动。
深市主板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规定,具体规定为,ST 和*ST主板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2%,也属于异常波动的一种情形。
小提示:
简而言之,沪市是将风险警示板异常波动的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由±15%调整至±12%。
变化六:股票严重异常波动规定
股票严重异常波动规定也被列入最新的交易所相关制度规定中,此番沪市主板就新增了相关规定。
以沪市主板为例,股票竞价交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严重异常波动,交易所公布严重异常波动期间的投资者分类交易统计等信息:
a、连续10个交易日内4次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2023年修订)第4.4.11条或第5.4.2条第一项规定的同向异常波动情形。
b、连续10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00%(-50%)。
c、连续30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0%(-70%)。
d、证监会或者交易所认定属于严重异常波动的其他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沪市科创板、深市主板和创业板目前也有关于股票严重异常波动的相关规定,具体规定与沪市主板上述规定绝大多数地方相同,个别细节上略有差异。
小提示:
要大致了解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值的计算公式。
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值=(单只证券期末收盘价/期初前收盘价-1)×100%-(对应指数期末收盘点数/期初前收盘点数-1)×100%。如期间内证券发生过除权除息,则对收盘价格做相应调整。
变化七:新增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
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进行程序化交易的,应当符合证监会的规定,并向交易所报告,不得影响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
小提示:
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进行程序化交易,影响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情形,相关规定可认为是可能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的异常交易行为。
变化八: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纳入两融标的
将此前注册制股票上市首日纳入两融标的、存托凭证参与融资融券等规定复制到主板,主板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自上市首日起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
小提示: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及其关联方,在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承诺持有期限内,不得融券卖出该上市公司股票。
变化九:扩大转融通证券出借券源
借鉴科创板、创业板等改革实践经验,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的投资者配售获得的在承诺持有期限内的股票可参与证券出借。
小提示:
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不得通过与转融券借入人、与其他主体合谋等方式,锁定配售股票收益、实施利益输送或者谋取其他不当利益。
变化十:优化转融通证券出借申报机制
转融通接受申报时间方面,沪市延长了接受申报的时间。接受出借人申报时间调整为每个交易日9:15至11:30、13:00至15:00。接受借入人申报时间调整为每个交易日9:15至11:30、13:00至15:10。
申报数量方面,沪市转融通将申报最低单笔申报数量从“不得低于1万股”下调至“不得低于1000股”;深市转融通也对证券出借的单笔申报数量上下限进行优化调整,将单笔最低申报数量全面调低至1000股,单笔最大申报数量全面调高至1000万股。
小提示:
转融通还引入市场化约定申报机制,包括市场化的出借费率、出借期限。
费率方面,通过约定申报方式参与证券出借的,出借人与转融券借入人可以协商确定出借费率。
期限方面,以沪市为例,通过约定申报方式参与证券出借的,出借期限可在1天至182天的区间内由双方自主协商确定。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读创/记者钟国斌  4月10日(下周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只新股挂牌上市。从此,中国股市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沪深交易所日前表示,目前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上市时机已经成熟,将于4月10日举行首批企业上市仪式。首批10家企业去年净利均正增长  此次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分别为陕西能源(001286)、南矿集团(001360)、江盐集团(601065)、柏诚股份(601133)、海森药业(001367)、中电港(001287)、常青科技(603125)、中信金属(601061)、中重科技(603135)、登康口腔(001328),也是全面注册制下主板首批过会企业,其中中电港为深圳企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家,数量最多;其次是批发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各有2家。此外,建筑安装、医药制造、电力行业各1家。  从发行价来看,10只新股发行价主要集中在10元/股至20元/股之间,发行价最高的为海森药业,为44.48元/股;最低的为中信金属,为6.58元/股。  从发行市盈率来看,除中信金属以外,9只新股发行市盈率突破了核准制下23倍限制,且多数集中在25倍至40倍之间。其中,陕西能源发行市盈率最高,达到90.63倍。  从发行结果来看,首批10家企业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均逾千万户,由于网上发行初步有效申购倍数超过100倍,均启动回拨机制。在回拨机制启动后,中签率在0.023%至0.186%之间。  从募集资金规模看,主板注册制首批10只新股募资总额为212.11亿元,实际募资总额超过预计募资总额。其中,陕西能源募集资金72亿元,对比此前公司预计的60亿元,超募12亿元。而南矿集团和中信金属实际募资额则低于预期。  业绩方面,据记者统计,过去一年,首批10家企业中有3家营收规模超过百亿元,中信金属年营收达1191.75亿元;增幅方面,仅有1家营收同比下滑。报告期内,10家企业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陕西能源归母净利润为24.72亿元,同比大增511.95%。  值得关注的是,3月29日,上交所主板新股海通发展(603162)上市首日下跌11.81%,打破了主板市场十年新股上市首日不破发纪录。主板核准制新股的罕见破发,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于主板注册制新股破发的担忧。  主板注册制首批10只新股上市怎么走?大涨还是破发?  深圳新里程(002219)总经理赖戌播认为,当前A股市场气氛比较好,主板注册制首批新股上市可能受到追捧,新股上市首日可能获得更高的涨幅溢价,部分低价股的表现可能更加亮眼。主板注册制新股首日涨幅可能一步到位,且上市首日破发的概率比较小。  “注册制下新股一定会出现破发,但首批上市企业破发可能性不大。”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首批新股定价都在四数区间下限,还打了折扣,一些还折扣较大,这也降低了破发概率,预计涨幅也难以超出预期。交易规则有变投资者需注意什么  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如何把握新股投资机会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业内人士提醒,全面注册制下,沪深主板交易规则变了,投资者参与主板注册制下股票交易,需高度关注、积极适应交易机制变化,充分了解相关风险点,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根据新的交易规则,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开始涨跌幅限制为10%;主板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两融标的……这也意味着新股上市后股价波动较大。  王骥跃认为,主板注册制新股追高风险极大,由于前5日无涨跌幅限制,在高位追入的投资者,次日就可能出现暴跌。在注册制新股上市初期,投资者交易时需理性参与。对于主板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  华泰证券投顾发展部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投资者要重视融资融券机制的改变,融资融券交易使得投资者可以对标的股票进行“双向交易”,这样的制衡机制能够抑制资产价格泡沫产生,同时降低市场风险的非对称性,提高价格发现效率和市场稳定性。  除了交易规则变化,全面注册制下,新股定价完全市场化,投资者打新风险骤增。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教授、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全面推行注册制之后,也意味着打新会成为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打新中签者将不能再“躺赢”。打新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投资者在打新的时候,要加强对公司基本面研究,如行业前景、盈利增量、经营目标等,必须有选择地打新,不能盲目“凡新必打”。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加载中...APP专享直播1/10热门推荐
收起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板会注册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