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难吗有几个维度?


2023-09-13 16:09
来源:
恒朝同学发布于:江苏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绿色GDP[南京财经大学2022研]
答:绿色GDP是指各国用以衡量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损失之后新创造的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核算指标。大体上,绿色GDP =GDP-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损失-(预防环境损害的支出+资源环境恢复费用的支出+由于优化利用资源而进行调整计算的部分)。
绿色GDP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绿色GDP揭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成为新的发展观指引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指标。但目前绿色GDP在核算上还存在不少技术难题。
2基础货币[湖南大学2022研]高能货币[北京邮电大学2023研]
答:基础货币又称为货币基数,是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它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也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①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②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③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④初始来源唯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
3货币政策乘数[南京大学2019研]
答:货币政策乘数是指在财政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真实货币供给每增加一单位,均衡产出水平会增加多少单位。货币政策乘数为dy/dm= 1/ [k+h (1 - )ld],其中y为收入,m为货币供给,k为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h为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度,β为边际消费倾向,d为投资对利率敏感度。h和k数值越小,β与d数值越大,增加真实货币余额对均衡产出的扩张效应越大。一般来说,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乘数越大;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乘数越不确定。
4绝对收敛[南京大学2018研]
答:经济收敛一般分为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6收敛。绝对收敛是指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条件收敛是指在控制了稳态之后,初始收入低的国家或地区,相比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有更快的增长速度。6收敛是指地区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
绝对收敛意味着这种收敛是无条件的,穷国总应该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条件收敛是有条件的,条件收敛中包含了一些可控变量,如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率、人力资本以及政策变量、基础设施变量等。
5隐性失业[南京大学2018研]
答:隐性失业是指劳动者的就业不充分,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常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失业,如“冗员”和闲时的农民,或在自然经济环境里被掩盖的失业。第一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衰退时期,由于企业开工不足,即使未被解雇的工人也无法有效地使用,甚至在繁荣时期,过分膨胀的就业也会出现人员臃肿的现象。后一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隐性失业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最初是由剑桥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于1930年提出来的,她指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解雇工人,其结果就会使得许多工人不得不从事更加劣等的职业。
6非计划存货[南京大学2017研]
答:非计划存货也称为非意愿存货。存货是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待出售的成品的存量,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企业暂时持有的待售产品。企业要正常持续生产经营,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存货。符合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变动是意愿存货投资或计划存货投资,超过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存货变动就是非意愿或非计划存货投资。这部分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但不是计划投资的部分。因此,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就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但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指与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因此,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非计划存货的改变可以给企业提供市场供求不一致的数量信号,而计划存货的改变并不会给企业提供市场供求不一致的数量信号。
7.货币幻觉[东南大学2022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研;华东理工大学2015研]
答: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例如,若物价与货币收入以相同比例提高,实际收入不变,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消费,但假如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略了物价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情况就是消费者存在“货币幻觉”。
8.滞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研]
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是指经济生活中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总产量y和价格水平P。在短期内,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较频繁。它向左和向右的移动造成产量y的减少和增加以及相应的价格水平的下降和上升。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易移动,但是,来自外部的冲击可以使它从充分就业的位置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失业和价格的上升,即出现滞胀状态。
本文旨在学习交流与经验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恒朝学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级宏观经济学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