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常数列是收敛数列吗否一定无界

在数学中,无穷、无界和发散是三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首先,无穷是指数学对象的大小或数量无限大,例如正整数的集合就是无穷的。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某个无限大的量看做是无穷。其次,无界是指数学对象没有上限或下限,例如正实数的集合就是无界的。最后,发散通常用来描述序列、级数、函数等的行为。如果序列或级数的和在某个极限下不存在,或者函数在某个点处无定义或者趋于无穷大,那么我们就说它是发散的。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无界可以导致无穷,而无穷和发散则不一定相互包含。例如,一个函数可以在某个点处趋近于无穷大但仍然是定义良好的,这种情况下函数就是无穷但不发散的。至于你提到的数列的例子,如果数列中的某一项是无穷大的,那么这个数列就是无界的。如果这个数列后面的无穷多项趋近于某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有极限的,而不是发散的。如果无穷大的项出现在前有限项中,那么这个数列仍然可能有极限,也可能没有极限,这取决于后面无穷多项的行为。
无界数列一定发散,这点是非常肯定的。不过未必每个学过数列的敛散性的朋友,都知道其中的道理:为什么无界数列就一定发散。无界数列指的是没有上界或没有下界的数列。即数列既没有上界,也没有下界,称为无界数列;数列有上界,但没有下界,也称为无界数列;数列有上界,但没有下界,依然是无界数列。反过来说,有界数列必须同时具有上界和下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就是:设{an}为数列,若对一切正数M和正整数N,总存在正整数n0>N,使得a_n0>M,则数列无上界;使得a_n0<-M,则数列无下界;使得|a_n0|>M,则数列既无上界也无下界。教材上一般给出有界的定义,然后用否定定义的方法来说明数列无界的。再来看看发散数列的定义。当数列不收敛时,就发散。同样的,教材一般也是通过给出收敛数列的定义,然后用否定定义的方法来说明数列发散的。如果要给出发散数列的定义,那就是:设{an}为数列,对任意的数a,总存在正数ε0,对任意正整数N,总有n0>N,使得|a_n0-a|>=ε0,则数列{an}没有极限,这时就称{an}为发散数列。设{an}是无界数列,求证{an}发散。证明:不妨设{an}无上界,则一切正数M和正整数N,总存在正整数n0>N,使得a_n0>M,对任意的数a和某正数ε0,要使|a_n0-a|>=ε0, 由|a_n0-a|>=a_n0-|a|,可以使a_n0>=ε0+|a|,只要使ε0=M-|a|,就有|a_n0-a|>=ε0,即{an}发散。你觉得上面这个证明过程怎么样呢?它其实是有瑕疵的。因为ε0是正数,因此必须保证M-|a|>0. 而M是任意正数,也就是说,它可以无限大,是一个无穷大的数。要使M-|a|<0,|a|就要比无限大还大,它自然也是一个无穷大的数。当{an}收敛于无穷大时,它也是发散数列的一种。因此并没有矛盾。类似的,也可以证明{an}无下界时的情况。综合起来,就是{an}无界的三种情况下,都发散。教材上一般是用反证法来证明的。也就是说,教材上通过证明收敛数列有界,来反证无界数列发散。但我们自己证明一下,对掌握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有帮助。归纳起来:无界一定发散,所以无界是发散的充分条件;发散未必无界,所以发散不是无界的条件;收敛一定有界,所以有界是收敛的必要条件;有界未必收敛,收敛不是有界的条件。有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向老黄提起咨询。教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必连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