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特色加盟行业连锁企业多少钱?

“小店”跑出大连锁,中餐多品类爆发!2023中国餐饮加盟榜TOP100发布
5月11日,CCFA新消费论坛——2023中国连锁餐饮峰会在长沙举行。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简称CCFA)联合美团打造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榜TOP100”正式发布,蜜雪冰城、汉堡王、书亦烧仙草等100个餐饮品牌上榜。双方共同编撰的《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2023》也于当日亮相。2023年是CCFA与美团第三年联合推出餐饮加盟榜,榜单以美团大数据为基础,从品牌实力、加盟门店经营情况、消费者认可度三大维度对七大餐饮品类的加盟品牌进行评估,旨在为餐饮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与决策辅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餐饮连锁化、规模化发展的进程,食品安全乃至企业整体运营与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加速提高。我们希望通过榜单和行业白皮书,为餐饮创业者提供更多参考维度,推动中国餐饮连锁加盟市场健康发展。“餐饮业快步走向万店时代,谋求创新发展成刚需2023年,中国连锁餐饮市场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白皮书显示,中国餐饮连锁市场的连锁化率从2023年的13.3%提升至15.0%,万店以上规模连锁加盟门店数三年占比翻倍,中国餐饮业正在快步走向万店时代。不过,相较于美国50%的餐饮连锁化率,中国餐饮连锁市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白皮书进一步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带来了更加聚集的消费人群与更高的消费力;同时,疫情下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对于合规意识更强、拥有更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连锁品牌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这些都为餐饮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持续生长,成为餐饮企业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小店跑出大连锁,中餐多品类爆发街头巷尾的各式餐饮小店,既是城市人情味和烟火气的重要展现,也彰显着城市的地域文化和经济活力。2023年7月,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进一步为餐饮小店的发展注入了政策动力。事实上,小店也是2023年最受欢迎的开店模式。榜单显示,单店投资额在20-50万的小型店铺类型较2023年同比上涨33.3%,较2023年上涨68.4%,成为最吸引加盟投资者的单店初始投资区间。小店经营相对较小的店铺面积、租金负担与人力成本,更适合小吃快餐与饮品入驻,同时快餐小吃与饮品还具备单价亲民、产品及服务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可复制性强等优势,有利于实现快速的连锁化与规模化,“小店”也能跑出“大连锁”。白皮书显示,连锁门店品类分布中,小吃快餐门店数占比近50%,稳居门店数榜首;饮品门店位居第二位,占比超过10%。值得一提的是,饮品品类的连锁化率连续三年保持高位,截至2023年,该品类连锁化率已达36.8%。此外,疫情也在客观上凝聚了国民的文化向心力,随着文化认同的提升,中式餐饮受到更多的认可与欢迎,展示出更好的抗风险能力,门店增速保持平稳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餐饮企业连锁化率同比增幅前十品类中,中餐占据了六成以上,其中北京菜以17.7%的涨幅位居第一。同时,中餐品类也加速朝着“品质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迈进。连锁品牌角逐下沉市场,数字化成趋势2023年,三线及以下城市连锁门店虽然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但保持着可观的增速,发展空间值得期待,这意味着下沉市场成为巨头加速布局的新战场。白皮书显示,2023年品牌下沉更加凶猛:蜜雪冰城、七分甜、沪上阿姨等大举进军二三线城市;国内快餐品牌快速崛起,老乡鸡于2023年初正式开放加盟,力图实现规模化复制和快速扩张。“下沉化”的另一表现是,特许经营中心由上海向其他省市扩散。榜单显示,2023年上榜企业注册在辽宁、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的数量均同比增加,其中,江苏、广东最为突出。需要指出的是,经历2023年疫情的洗礼,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意识到线上化、数字化经营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资本对餐饮项目有了更多的期待,餐饮连锁拥抱资本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动能。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王毅明表示:“餐饮行业连锁加盟模式的探索是一件需要长期有耐心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优质连锁品牌将自身积累的品牌势能、成熟管理模式、供应链能力等赋能给餐饮创业者和小微商户,促进餐饮业的繁荣。美团也非常愿意为这些餐饮品牌和餐饮从业者们提供支持。”作者:何易编辑:周辰餐饮行业连锁品牌篇:内资比肩外资尚需时日,第三方央厨率先崛起
■国内餐饮总规模稳中有升,企业“三高”问题日渐突出。我国餐饮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动力主要来自城镇人口消费拉动。疫情不造成严重冲击情形下,2025年餐饮收入有望超6万亿。目前,餐饮行业“三高”问题突出,即租金成本高、人工成本高、食材成本高,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餐饮工业化提供破题思路,但对门店规模有一定要求。中央厨房理论上可为餐饮企业带来10-12的利润提升空间,但并非适合所有企业。原因在于中央厨房建造需要大量投资,后期运营成本压力也颇重,当覆盖门店超过20家时,其经济性才逐步凸显。目前,国内个体餐饮仍是主流,连锁门店占比仅10%,且规模偏小。相对来讲,外资餐饮品牌在发展阶段、门店规模方面明显领先内资品牌,造成两者的经营重心不同,对中央厨房的选择亦有差别。■外资品牌模式成熟,倾向于自控供应体系,以适配其本地化运营。美式餐饮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历经百年发展,工业化程度高,商业模式成熟,成本控制业内领先。但随着美式餐饮品牌溢价优势衰弱,本地化运营的重要性凸显。外资品牌凭借门店规模优势,与众多本土供应商开展合作,搭建自控的供应商管控体系。■内资品牌规模偏小,优先考虑门店扩张,第三方央厨有望趁势崛起。中式餐饮工业化面临“烹饪技术复杂”和“地域口味差异”问题,仅火锅、烧烤、粉面,以及重调味的川菜、湘菜、卤制品等有望率先取得突破。内资品牌尚在规模成长阶段,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门店扩张。期间,自建中央厨房仅是少数门店已成规模的品牌商选择,而同时向多品牌供配的第三方中央厨房有望率先崛起。■经营建议及风险分析。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系研究院。正文餐饮行业未来可期,工业化有望破解“三高”问题1.1城镇化与消费升级尚在进行,预计餐饮行业规模稳中有升我国餐饮行业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达4.67万亿元(+9.37%),2014-2023年CAGR保持在10.86%。不考虑疫情短期扰动,什么因素是餐饮行业发展的长期推动力,是我们关注的首要问题。(2023年受新冠疫情冲击,我国餐饮业收入同比下降16.6%,减少至3.95万亿元。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稳定,2023年上半年我国餐饮总收入达2.17万亿元,增长48.6%,规模与2023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图1:我国餐饮业收入及增速(亿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招商银行研究院餐饮业依托于城镇生根扩散,我国城镇化的普及,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沃土。一方面,随着人口向城镇迁移,餐饮从业人员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另一方面,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城镇居民成为外出就餐的主力人群。虽然我国总人口近年来出现增长放缓迹象,但是我国城镇人口仍在持续增加,这将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第七次全国普查数据,202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比为64%,相较美国、日本等国家仍有提升空间。中国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预测,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2%左右,到205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接近80%,然后趋于稳定。伴随着城镇化率提升,城镇人口的增加将为国内餐饮行业未来10-15年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图2: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及增速(1979年至2023年,亿人,%)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商银行研究院图3: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注:各国城镇化率数据为2023年数据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2023-2025年新增城镇人口超1200万/年注:预测数据取自《“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及政策解读》,欧阳慧等,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商银行研究院城镇化提升带来新增城镇人口,是餐饮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更直接地,则是消费升级带来上述消费群体对餐饮支出的增加。针对2014-2023年我国餐饮企业营业额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是影响餐饮企业营业额的最重要因素。餐饮企业的营业额会随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提高而提高,即餐饮企业营业额会随着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图5:餐饮业收入与城镇消费性支出(亿元)注:城镇消费性支出=城镇人口x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招商银行研究院图6:餐饮业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支出增速(%)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招商银行研究院考虑我国城镇化与消费升级尚在进行时,我们认为餐饮行业发展前景可期。餐饮行业未来的市场规模如何,有哪些发展方向,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问题。经测算,我们认为2025年我国餐饮行业规模将超6万亿,年复合增速在6.5%左右。核心假设与测算过程如下:假设1:未来5年新增城镇人口1275万人/年,城镇人口年复合增速将不低于1.4%;假设2:2023年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恢复至2023年水平,未来4年年复合增速不低于5%;假设3:中国城镇消费性支出与中国餐饮行业收入继续保持5:1的比例;假设4:2023年疫情影响基本消退,全年餐饮收入规模与2023年持平。表1:我国餐饮行业未来5年的规模测算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测算1.2工业化可破行业“三高”难题,但对门店规模有一定要求“三高一低”(租金成本高、人工成本高、食材成本高、利润率低)的现象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痼疾”,餐饮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企业平均毛利率为50.1%,净利率为10.5%。餐饮行业的FLR比率,即食材成本、人力成本、租赁成本所占营业额的比率,直接影响可盈利空间。对餐饮企业的平均成本进行拆解可以发现,食材成本占比为35-45%,人工成本占比为20-30%,租金成本占10-15%,是餐饮企业的主要成本项,且这三项成本近年来呈持续上涨态势。2023年疫情的影响更是加速了餐饮行业的洗牌,中小餐饮企业在停业期间,难以承受租金、人工成本等刚性成本的压力,出现资金链断裂,只能选择闭店。在未来,租金和人工成本还将持续上涨,从而越来越多地对餐饮企业利润形成挤占,亟需降本提效的方法助力行业升级。图7:2023年餐饮各业态的主要成本项占比(%)注1:样本企业共100家,涉及门店25507个,品牌359个注2:选取占比超过10%的成本项,4项合计占比约90%资料来源:中国饭店协会,招商银行研究院图8:食材、人工、租金成本项上涨最快(%)注:样本企业共100家,涉及门店25507个,品牌359个资料来源:中国饭店协会,招商银行研究院餐饮工业化,即用工业化的技术和手段来经营餐饮。包括:在中上游使用中央厨房、预制菜来替代自行采购和厨师,在下游对菜品设置标准化操作流程、使用线上结算方法代替传统结算方法等,使得整个过程更加标准化、定量化。因此,餐饮工业化凭借压降成本的优势,在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节约后厨面积,降低租金成本。中央厨房能够解决菜品的初加工问题,不仅能够节约人工,更重要的是能够把餐厅的后厨空间节约60%出来,原本50平方的后厨,现在可能只需要20个平方,这样经营者就可以寻找更小的铺面,或者扩大前厅的经营面积。●降低后厨损耗率,节约食材成本。过去由于餐企每天的生意难以进行量化,在采购和初加工上面,无法做到精准采购与精确备料,导致后厨损耗率居高不下,行业的平均损耗率约为5~8%,有些餐厅的实际损耗率甚至超过10%,这一直以来都是餐饮行业的痛点。但是目前中央厨房已经能够实现“一日一配”和“一日几配”,而且送到店的产品已经是成品,门店只需要做最后的呈现环节。餐厅从理论上,具备把损耗率降低到1%以内的可能性,能够极大地节约食材成本。●提升出品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传统的餐饮后厨,从食材采购开始,到洗、切、配等初加工,再到客户下单后的深加工,出品效率严重受限于厨房的空间和人手。而央厨提供的产品几乎相当于成品,后厨人员只需要将菜品进行加热、混合,用专门的厨具做终端呈现即可,省去了出品之前的所有环节。这样一方面出品时间大大缩短、出品效率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提供同样多的菜品需要的人员大幅度缩减,对高技能厨师的依赖度大大下降,能够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图9:中央厨房的运作模式资料来源:红餐网,广发证券,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0:中央厨房有10-12利润率的提升空间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测算餐饮行业工业化如何推进,哪些企业适合发展中央厨房,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当前国内餐饮的工业化趋势明显,特别是中央厨房为餐饮企业带来的成本优势,但这并非适合所有的餐饮企业。主要原因在于建造中央厨房需要大量的投资,除了场地建设,设备购买等一次性建设费用,后期的运营成本压力也颇重。为此,我们尝试测算中央厨房的盈亏平衡点,多少家餐饮门店可以支撑起一个标准的中央厨房。根据我们的测算,当中央厨房覆盖的门店超过20家以后,中央厨房的经济性将逐步凸显。我们以常见的150平米,年收入500万元的门店作为单店模型进行测算。若假设25家门店时,中央厨房满负荷运转,则此时能每年为企业节省约355万的成本。可见,在一定门店密度和数量支撑下,建设中央厨房才能为企业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当餐饮企业的门店数量尚少,或拓展城市有限时,自建中央厨房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反而会给企业带来建设成本的压力,此时考虑租用第三方中央厨房以实现供应链效率提升,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详细测算请参考附录2、附录3)图11:中央厨房的盈亏平衡测算(万元/年,家)注:有无中央厨房的餐饮门店单店模型、中央厨房的成本模型请详见附录二、附录三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测算通过上述测算,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规模与发展阶段不同,对于工业化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大体可以将中国餐厅按体量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夫妻老婆店:目前暂无工业化需求。夫妻老婆店往往只有一家门店,规模较小,对于品质、质量、食品安全等要求较低,利润率水平也较低。这些特征导致其无法承担附加服务所带来的成本,对价格非常敏感,而且在考虑成本时并没有将店老板本人的人力成本计算在内。因此,夫妻老婆店主要以每天早起去当地菜市场采购食材为主。●小型餐饮连锁:对工业化有需求,但依赖度较低。这类企业往往拥有5-10家门店,有一定规模采购,对品质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向更大的连锁企业发展。但是,这类餐饮企业价格敏感度也较高,而且由于订单量较小,对于食材供应的要求、中央厨房的需求等也相对较低。●中型餐饮连锁:对工业化有需求,但自建成本难以分摊,更倾向于第三方中央厨房。连锁餐饮发展到约30家门店时,会开始建立中央厨房。中央厨房能实现口味和品质的标准化,并通过外包物流配送节省资本开支。由于工业化与供应链的投入是超前的,导致前期的成本较大,对于中型餐饮连锁而言,其门店布局尚不密集,成本较难分摊。●大型餐饮连锁:工业化的主要发起方,满足其成本、供应、扩张需求。餐饮企业达到较大规模时,采购量大且门店密集,会寻求集团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自建供应链体系。此外,大型餐饮连锁在配方、口味等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促使企业倾向于自建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心,以配合门店在不同地域的布局。图12:不同餐饮企业对餐饮工业化的需求资料来源:中信证券,招商银行研究院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成规模的连锁餐饮更有动力去独立推动餐饮工业化。目前,国内企业的连锁化率处于较低水平,且中外资品牌的发展差异较大。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2023年国内餐饮的连锁化率仅为10.9%(同期美国、日本的餐饮连锁化率均超50%),在过去10年累计提升不足3,连锁化率水平较低且提升速度缓慢。图13: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处于较低水平(%)注:若按照中国餐饮协会数据,连锁化率更低,2023年仅5%资料来源:欧睿国际,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4:外资连锁餐饮门店总数多于内资(家)注:总店作为一个直营店处理,控股店按直营店统计。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招商银行研究院餐饮企业发展可分为产品创新,规模成长,品牌运营三大阶段。相对来讲,外资品牌在连锁化方面有先发优势,20世纪末进入国内市场后,一度保持高增速。近年来其连锁门店总数已超过内资品牌,进入品牌运营阶段,而内资品牌更多仍在规模成长阶段。针对两者在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下文将展开分析。外资品牌规模领先,倾向于自控供应体系,以适配其本地化运营战略外资餐饮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已经历长期发展,其连锁模式更加成熟。这不仅体现在连锁门店的规模更大,更体现在连锁业态经营的工业化程度更高,门店管理更加精细。考虑到美国餐饮规模约5.5万亿,与中国餐饮规模最为接近,且美式餐饮品牌发展领先,在我国餐饮前5大公司中占据3席,下文我们将以美式餐饮为例,对外资品牌进行分析。图15:中美市场相当,企业规模差大(亿元)注:数据选取时间为2017年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烹饪协会,美国餐饮协会,美国连锁协会,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6:国内市场,美式餐饮品牌相对领先(%)注:数据选取为2023年系统销售额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百胜中国招股说明书,海底捞官网,星巴克官网,招商银行研究院2.1外资品牌历经发展百年,工业化程度高,连锁经验丰富纵观美国餐饮行业发展路径,餐饮工业化助力连锁快餐品牌迅速发展,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工业化提升与人口增加,为个体餐饮提供发展沃土。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迎来工业化高峰。1880年前后,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国。二战后,美国婴儿潮带动人口爆发性增长,速冻食品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提升和人口增加为餐饮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城镇化率提升,连锁经营模式流行。随着美国城市结构由市区生活进入郊区生活,且汽车普及率提升,人们外出就餐更加方便。美式快餐巨头纷纷在20世纪50-70年代成立。餐饮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快速扩张,并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快速成长,集中于70-90年代上市融资,迅速抢占美国本土市场。随着本土竞争的加剧,20世纪末美国餐饮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镇化进程末期,注重消费升级的休闲餐饮快速发展。随着90后一代的成长,居民饮食消费习惯发生改变,61%更偏好健康食品,51%更偏好环境友好型食品。伴随餐饮消费习惯的变化,快捷休闲餐厅逐渐兴起,典型代表是ChiMxiGi(CMG,主打墨西哥餐的休闲餐饮)。图17:美国餐饮行业近150年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招商银行研究院美国餐饮业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行业相对成熟。特别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肯德基、汉堡王、麦当劳、必胜客、达美乐、星巴克等第一代美国连锁快餐品牌集中诞生,我们认为这与二战后美国的食品加工技术发展与普及紧密相关。食品加工环节的设备化率提高,真空包装和保鲜技术等储存技术成熟,仓储冷链配送完善,为连锁快餐品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该阶段,各连锁餐饮品牌通过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快餐,通过特许经营、品牌扩张抢占市场。外资品牌积累丰富的工业化与连锁经营经验,逐渐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餐饮工业化:集中采购与精细化配送,原料成本优势突出。肯德基为代表的美式快餐,采用工业化的运营模式,对上游供应商建立鸡肉上游管理制度,使用集中采购模式。对供应商实施严格的管理与原料标准的制定,并建立先进的冷链体系和物流网络。国内来看,肯德基中国区的原料成本仅占比32%,远低于国内正餐/快餐的整体水平(40%以上),这最终转化为较好的门店利润率。●连锁经营:直营与加盟均有成熟模式,租金管控能力出色。成规模的品牌连锁凭借引流能力,租金水平通常不高。直营为主的星巴克,其租金占比仅为7.27%,远低于咖啡馆行业平均水平10-12%,品牌影响力为其带来较大的租金成本优势;加盟为主的麦当劳则将租金优势进一步转化,采用“地产+加盟”模式,即低加盟费率+低销售分成比例+浮动租金。在此模式下,加盟商除去初始加盟费外,需额外缴纳浮动租金,其中浮动租金取固定租金(麦当劳租金加价2-4成)和销售额比例提升(约5%)中较高者。由此,麦当劳2023年的租金收入占其加盟业务收入的64.3%,成为加盟收入的主要来源。图18:肯德基原料优势突出,利润率较高(%)注:样本企业共100家,涉及门店25507个,品牌359个资料来源:百胜中国2023年年报,中国饭店协会,招商银行研究院图19:星巴克租金水平低于咖啡馆平均线(%)资料来源:星巴克2023年年报,FITi,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0:麦当劳“地产+加盟”盈利模式资料来源:《商业模式升级与持续发展:麦当劳案例》,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1:租金成为麦当劳加盟业务收入来源(%)资料来源:麦当劳2023财年公告,招商银行研究院通过上述梳理可以发现,美式餐饮的工业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在食材端较国内餐饮具备成本优势,支撑其全球范围的门店布局。而在门店端,连锁餐饮通常借助客流吸引能力,实现从租金端获得更大利润空间。2.2品牌溢价红利渐退,本地化经营需依赖众多供应商支持美式餐饮品牌的发展时间长,门店布局广,在品牌价值方面也具备较强优势。根据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Fi”发布的“2023全球最有价值25个餐厅品牌”排行榜,美式品牌占据20席。考虑到美式餐饮多在20世纪末进入我国,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民众对外来文化有较大热情,加之国内餐饮行业刚刚起步,发展较弱。此时,美式餐饮凭借其强大品牌影响力在定价方面享受明显的溢价红利。时至今日,美式餐饮的定价优势虽不复当年,但仍然存在。图22: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排名(亿美元)注:上图仅列示餐厅品牌前10位,其中标红的8家为美国餐饮品牌。品牌排名第11-25位未列示,其中,美国餐饮品牌有12家,其余3家分别是英国C,英国Wh,菲律宾Ji资料来源:BFi,招商银行研究院品牌价值,可以具体体现在单品加价幅度。中外资餐饮品牌的餐食种类繁多,原料不一,口味各异,较难直接进行比较。为此,我们选取餐厅配售的可乐作为观察定价的窗口。一方面,国内可乐销售的来源单一,原料和味道一致,具备可比性;另一方面,可乐的进货成本相近,却在各餐厅的零售定价差异巨大,可用超市零售价作为锚定价格,比较出各餐厅在可乐定价的加价部分。图23:外资餐饮品牌的定价优势仍然存在(以配售的可乐定价为例,元/份)注:上图为深圳某地附近餐厅在外卖平台上的可乐单价,其中高出某大型商超售价的部分,可粗略认为是餐厅的品牌溢价;注:考虑可乐的原料成本极低,对于容量相近的单品(如330罐装、300听装、中杯装),近似认定为相同规格;资料来源:调研数据,美团点评,招商银行研究院外资品牌来华早期所享受的品牌溢价红利,会随着内资餐饮的崛起而逐渐减弱,本地化运营的重要性随之凸显。最近10年,肯德基产品价格复合增速为4%,远低于居民人均餐饮消费支出增速7%,即肯德基提价慢于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外资品牌亦深知饮食文化的地域属性,品牌热度的保持需要更加重视本地化经营。因此,首家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肯德基,成为首个提供中式早餐的西式快餐品牌。其早期推出的“老北京鸡肉卷”已成为主打产品,广受好评的“嫩牛五方”也已多次返场,近年还推出“宵夜系列”、月饼、热干面等;必胜客通过改良及添加新品,2023年菜单相比2017年变动了70%。表2:肯德基近三年代表性新品,注重本地化注:加粗标注的产品,带有明显的中式风味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公司官网,招商银行研究院外资餐饮品牌的本地化经营,需要依赖众多本土供应商开展合作。供应商管理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终端企业只对应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再去对应诸多供应商,另一种是由终端企业直接管理供应商。餐饮企业的情况不同于汽车制造、消费电子,通常不愿采用一级供应商模式,主要原因在于把监督权委托给别人以后,是无法采用召回措施来补救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因此,大型连锁餐饮品牌,通常拥有数量众多的本土供应商。以百胜中国为例,其供应链团队负责对接郑州思念、北京华都、中粮集团等800余家供应商,实现了绝大多数原料的本地化供应,如其鸡肉原料已实现100%本土供应,包装材料也实现85%以上由本土供应。表3:百胜(上海)主要食品原料供应商名单注:不同子公司的供应商或存在差异,上述名单视供应商调整进行不定期更新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招商银行研究院与众多供应商、加盟商合作中,外资品牌存在交易结算便捷化需求。同样以百胜中国为例,其800家供应商中,来自前五家的采购额比例不足30%,采购来源呈现分散化特征。虽然其与头部的供应商普遍有超过10年的合作关系,也在总部层面签订了长期批量购买协议,但是考虑蔬菜等食材的保质期通常为3天,实际门店端的供应仍呈现“小额高频”特征,期间存在大量交易结算场景。另外,百胜中国约有占门店总数2成左右的加盟店及联营合营公司,总部与这些企业的往来贸易的收入包括食品级包装物销售、广告服务费、加盟费用等,合计金额超50亿/年。总部与上述1500家企业的资金结算亦存在统一管理、交易便捷的长期需求。2.3品牌运营阶段,企业聚焦对供应商的管控与交易结算如前所述,餐饮企业的发展可分为产品创新,规模成长,品牌运营三大阶段,不同阶段企业的重心亦有差别。外资品牌已经历在本土市场的发展,菜品相对成熟,在进入国内市场后,凭借其工业化和连锁经营的丰富经验,实现了约30年的快速扩张。当前,外资品牌对原料、租金等主要成本项继续压降的空间不大。为配合其本地化运营战略,企业会更注重供应商的管控,以及对上游采购、下游销售的交易结算数字化提升。表4:餐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审核、评估、入股等多方式实现供应商管控。外资品牌拥有严格的新供应商准入机制,包括风险评估、资质审查、工厂准入审核等。例如百胜中国会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全面绩效管理,评估后分为T1-T4级。T1为最佳供应商,包括给予奖励,入股加强合作等多种方式;T2-T3供应商需改善辅导,将举办供应商STAR及其他技术类培训;T4供应商,则会被暂停或者终止供应。●交易结算高频,数字化提升需求长期存在。餐饮企业通常采用直接管理供应商模式,因此需直接对接的供应商众多,采购环节存在大量交易结算需求;外资品牌在华经历约30年发展,门店数量与会员人数众多,门店消费端亦需要多种快捷支付。企业对上游采购、下游销售的交易结算金额小、频率高,数字化提升的需求会长期存在。图24:环胜公司增持圣农发展股份(亿元,%)注1:环胜公司为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直接全资子公司及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间接全资子公司注2:圣农发展为肯德基T1供应商,据公司公告,对肯德基(中国)的生食与熟食供应占比分别为40%、68%资料来源:圣农发展公司公告,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5:百胜中国交易结算的主要参与者注:会员为2.75亿肯德基会员与0.85亿必胜客会员合计资料来源:百胜中国2023年财报,招商银行研究院内资品牌规模偏小,优先考虑门店扩张,第三方中央厨房有望趁势崛起3.1内资品牌规模普遍偏小,仅少数品牌探索工业化生产经营不同于外资品牌百余年发展历程,内资餐饮品牌发展时间仅40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内搞活经济,同年允许个体户开饭店,开启我国内资餐饮发展序幕。整体来讲,我们内资品牌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个体餐饮起步,早期本土品牌诞生。80年代打工潮兴起,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向大城市,“请客吃饭”的社交需求攀升。同时,1979年国内允许个体户开饭店,悦宾饭店为代表的个体餐饮相继开业,内资个体餐饮起步。同时期,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吉野家、星巴克相继进入国内市场,让广大居民对外来文化的新鲜感得到满足。本阶段,虽然国内亦有真功夫、海底捞、眉州东坡等早期本土品牌诞生,但内资餐饮整体处于个体经营阶段。●21世纪初至今:本土连锁品牌大量涌现,连锁门店渐具规模。洋快餐文化对国内餐饮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为内资餐饮的发展提供了“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范本”。快餐领域,首家华莱士和德克士于2001年先后开张,真功夫2004年门店总数已达86家;火锅领域,小肥羊2004年成立加盟连锁服务中心;正餐领域,大娘水饺2007年规模突破200家,同年,70家门店的全聚德在深交所上市……内资企业借鉴外资品牌先进理念与成熟模式迅速崛起,连锁餐饮渐具规模。目前,我国个体餐饮仍是主流,连锁餐饮门店占比仅10%,且连锁规模仍然偏小,50家以下门店占比过半。此阶段,餐饮企业容易陷入“中等规模困境”,即很多餐饮品牌在单一地区门店达到十几家体量时,难以继续做大。由此,在关于中式餐饮的商业模式讨论中,大连锁模式一再被人们所推崇。唯“连锁化论”者认为,大连锁发展能够突破单店经营成长天花板。因此,连锁餐饮是现代化产物,似乎没有做成大连锁的餐饮,就无法称作成功的餐饮企业。我们认为,持上述观点者混淆了“工业化”与“连锁化”两者的概念,两者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是连锁化的必要条件,同时,工业化也需要一定的门店规模作为“启动条件”。国内餐饮连锁化率提升或是非常缓慢的过程,但工业化降成本则是企业的普遍诉求。不论是单体门店还是连锁门店,出于成本考虑,都愿意接受工业化的半加工品食材,即都有工业化的需求。只是连锁企业更有条件去独立尝试用专业食品加工设备和机械化生产代替人工操作,最大限度做到去厨师化,通过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作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国内餐饮的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后,连锁化率提升则水到渠成。图26:内资餐饮品牌连锁规模整体偏小(家)注:样本企业共100家,其中连锁企业占比95%,2023年营业收入超2000万的占比88%,内资民营企业占比80%,外商企业占比3%;样本能反映大中型内资餐企发展状况资料来源:中国饭店协会,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7:餐饮企业面临的中等规模困境资料来源:中物联冷链委,招商银行研究院内资餐饮企业中等规模困境的出现,很大程度是由于中式餐饮整个产业链的生态没有完整地建成。当前中国餐饮供应链体系庞杂,养殖加工物流采购各环节高度分散,无数个生产者对应无数个批发商,再对应无数个大中小餐饮门店。但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极其相似的是,国内食品加工技术基本成熟,保鲜技术、冷链配送及仓储能力基本完善,效率价值、个性文化品质需求、健康生活追求这原本分为三个阶段的诉求几乎在同一个时代爆发。随着我国餐饮供应链日趋完善,少数内资餐企已经开始运用工业化的思维进行生产经营。我们特意选取不同规模的三家企业案例,以供参考:●杨记隆府:食材集采+标准化酱料,助力江湖菜出渝。以爆炒为主的重庆江湖菜对厨师手艺依赖大,而杨记隆府通过工业化、标准化手段,将15家门店开出了重庆。食材酱料方面,杨记隆府集中采购城口的老腊肉、永川的茶香鸭等食材,经过腌制处理为半成品,并配套研发标准化酱料,进行冷链运输;在操作工序上,如大公馆辣子鸡这一菜品,鸡肉的预先炸制时的切块大小、炸制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堕落虾:加工+烹饪设备使用率高,门店迅速突破千家。2013年成立的堕落虾拥有太湖和洞庭湖两个自建的养殖场,年产量500万斤。公司通过参股加工厂,在产地直接并通过顺丰冷链配送。在加工和烹饪环节,公司使用物理动力臂筛虾机器、超声波洗虾仪器,液氮锁鲜技术实现对选虾、洗虾、蒸虾、锁鲜进行严格管控;并自主研发智能化厨房设备,如即时加热设备、无烟烧烤设备,实现门店“去厨师化”。2023年全国门店已突破1100家,覆盖超250个城市。●九毛九:多地自建中央厨房,寻求第三方供应链合作。九毛九目前在广东、湖北及海南三处设有中央厨房,每个厨房均配有三个仓库,各个物流设施的服务范围约为200公里。自有央厨配送不到的地方使用可靠且声誉良好的第三方供应链蜀海供应链。中央厨房或第三方供应链生产或加工大部分菜品及食材,例如酸菜鱼调味料就是由央厨统一配置好送到餐厅的,餐厅仅需进行有限的烹制工作。图28:九毛九各地自建中央厨房的产能、产量、利用率(百万吨、%)资料来源:九毛九招股说明书,招商银行研究院3.2中餐工业化确实面临更多困难,但不乏优质赛道值得期待中式餐饮供应链的不断完善,还不能使内资品牌快速追赶上外资品牌。原因在于,中式餐饮相较美式快餐,其工业化推进还面临更多的挑战,主要是来自烹饪技术复杂和地域口味差异。以正餐为主的中式餐饮,其烹饪技术复杂多样:炒、爆、熘、炸、煎、贴、烧、焖、炖、蒸、氽、煮、烩、炝、腌、拌、烤、卤……这对厨师的烹饪水平依赖度大,加工设备的替代亦会更加困难;我国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的区域口味的差异是远超美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交通阻隔等因素共同造就国内各地域不同的饮食口味,并进一步形成了不同的地方菜系。地域口味的多样性与正餐企业菜系的单一性存在矛盾;地域口味难以根本改变,从而全国性的大规模正餐连锁餐饮也很难产生,整体的工业化水平提升受到制约。图29:中国餐厅类型以正餐为主(2023年,%)资料来源:欧睿国际,招商银行研究院图30:中国餐饮市场菜品类型极其丰富(%)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招商银行研究院那么,对于中式餐饮的哪些赛道能够率先实现工业化突破,做大门店规模,我们可以按照可否能解决“烹饪技术复杂”和“地域口味差异”两大难题的思路尝试展望。●烹饪技术简单:火锅、烧烤、粉面制作简单,具备明显优势。火锅是一种高度标准化的产品,是少数不依赖厨师烹饪技术的餐饮业态。半自助式就餐形式,让火锅店只需要向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新鲜食材和锅底,保证了食物的统一性、品质的可控性,有利于连锁门店的复制扩张。按照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对正餐和火锅头部企业规模化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头部连锁餐饮企业如呷哺呷哺、海底捞等门店数量基本都在500家以上,远超传统正餐品类。同样的,随着近年自助烤肉及自动烧烤架的兴起,使用涮烤类速冻食材的烧烤发展迅速。近期,汤粉、拌面等类菜品吸引投资者关注,亦是由于浇头和粉面均可配送到店,简单加工即可售卖。●口味接受度广:嗜辣区广泛存在,川菜、湘菜、卤味小吃空间更大。正餐的扩张与中国消费者地域口味的复杂性有突出的矛盾。一般的正餐企业往往专注于一种菜系,尽管目前社会个体之间的文化、物质交流的程度在加深,但特殊的地域口味也是难以消除的。餐饮菜品需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寻求消费者口味的“最大公约数”。川菜的扩张并非伴随着严格的标准化和连锁化。究其原因,这种扩张可能是由于川菜菜品重口味的特点使得调味的界限变得模糊、厨师调味门槛降低。多数川菜的味型复杂,崇尚“麻、辣、鲜、香”,调味料使用较多较杂,并不突出食材本味,调味容忍区间较大。这种模糊边界的调味要求造成了其易于“复制”的特点。湘菜、卤味小吃等菜品情况类似。由此可见,中式餐饮的发展不仅依赖整个供应链的生态,亦需解决“烹饪技术复杂”和“地域口味差异”两大难题。相对来讲,火锅、烧烤、粉面类快餐由于烹饪过程简单,有望率先实现工业化水平提升。而地域口味的差异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复杂的调味可一定程度模糊口味界限,针对具有相似口味偏好的地区发展区域连锁,是一种折中的选择。3.3规模成长阶段,企业优先展店,第三方央厨有望趁势崛起内资餐饮品牌多数仍处于规模成长阶段,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门店的扩张。期间,餐饮品牌会对食材的加工与供应提出较大需求,而自建中央厨房与供应链需要相当规模的前期投入。当餐饮企业的门店数量尚少,或拓展城市有限时,自建中央厨房产能利用率不足,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反而会给企业带来建设成本的压力。因此,伴随内资餐饮品牌成长,同时向多个品牌进行供配的第三方中央厨房有望趁势崛起,其成长确定性相对于单个餐饮品牌更高。图31:国内预制菜企业数量快速成长(家)注:数量统计为“速冻、预制菜、预制食品”等关键词加总资料来源:企查查,国盛证券,招商银行研究院第三方中央厨房的预制菜肴,是速冻食品和复合调味品的组合,具备调味难度,且需在央厨完成菜品烹饪过程,传统生产线难以满足生产需要。目前,相对领先的第三方中央厨房企业均在积极投资扩产,为将来抢占市场份额打下基础。安井设计产能143.5万吨,行业领先。三全合计84.6万吨,千味央厨合计19.6万吨。味知香现有产能1.5万吨,2023年拟募集资金建设5万吨发酵调理食品(半成品菜)项目,我们预计完工后产能增加3倍以上。图32:安井食品产能扩张测算(万吨)资料来源:安井食品公司公告,招商银行研究院图33:千味央厨产能扩张测算(万吨)注:合计产能未计算将停产的产能,红枫里英才街数字为倒算,2023E2023E公司公告未披露,2023E2024E为披露值资料来源:千味央厨公告,中金公司,招商银行研究院业务建议(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系研究院)风险分析(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系研究院)附录1:2023年我国各省市区餐饮收入情况(亿元,%)资料来源:中国饭店协会、招商银行研究院附录2:有无中央厨房的餐饮单店模型对比(万元/年,%,2,人,元/月,元/2·天)假设说明1:无中央厨房时,单店模型的基本情况为面积2002(前厅1052,后厨452),人员14人(管理人员3人,前厅人员6人,后厨人员5人),收入为500万元/年。假设说明2:有中央厨房后,单店模型调整为后厨面积减少60%,后厨人员减少2人;前厅面积增加272,前厅人员相应增加2人,收入相应增加至600万元/年;由议价能力提升和后厨损耗降低带来的食材成本占比下降4。假设说明3:人员薪酬与店面租金取市场平均水平,即管理人员8000元/月,后厨人员7000元/月,前厅人员4000元/月,店面租金约5万/月。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测算附录3:中央厨房的成本模型(万元/年,2,元/2·天,万元,年,人,元/月,家,公里,元/公里,天)假设说明1:依据我国餐饮企业中央厨房统计数据,面积一般为50002左右,平均投入为5000元/平(包括设备投入50%,装修成本33%,其他周边17%),所需员工100人。假设说明2:依据卫生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规定,集体配餐的热链产品从出品到用餐不超过4小时,冷链产品不超过24小时,中心温度不低于60度,故中央厨房鲜食的配送半径不超过30公里,冷链半成品配送半径不超过200公里,我们假设配送半径为100公里。假设说明3:人员薪酬、配送费用取市场平均水平,即平均月薪5000元/月,中型货车运输的油耗成本为1.2-1.3元/公里,外加这就、维护、过路费以及15%加价率,单位货运成本约为3元/公里。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测算附录4:2023年部分预制菜企业融资情况资料来源:红餐网,招商银行研究院2023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出炉,百强占全国餐饮收入7.8%...
周报2023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出炉,百强占全国餐饮收入7.8%2023广州米其林指南榜单新鲜出炉:3家二星、16家一星、38家必比登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希望西贝在2026年上市海底捞:曾关停门店或将部分重启太二酸菜鱼推出新品酸菜咖啡-原汁酸菜拿铁呷哺呷哺上半年亏损2.8亿元,首次布局烧烤赛道奈雪生活全球首店正式启航,汇集16个品牌打造共创平台陆正耀三次创业回归咖啡赛道,推出新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官宣上海门店突破600家;海伦司上半年亏损3.04亿元五芳斋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可斯贝莉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将在上海等7个城市开设;洋河投资成立餐饮管理公司...后疫情时代,本周餐饮业还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呢?2023-9-4餐饮O2O周报一、产业资讯1、2023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出炉,百强占全国餐饮收入7.8%8月30日,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烹饪协会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23数智化全产业链赋能餐饮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在会上发布了《2023年度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餐饮企业百强营收规模不断上涨,产业集中度保持稳中有升。2023年,餐饮企业百强总营业收入3649亿元,同比上涨23.2%,餐饮百强营业收入占到全国餐饮收入的7.8%,与上年持平。五百强门店总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0%,两者涨幅均要高于整个餐饮行业。区域分布范围广泛2023年,餐饮企业百强覆盖了17个省区,而餐饮五百强门店则分布于29个省区,可以说是几乎遍及全国。北京的百强企业数量和五百强门店数量都位居榜首。扩张步伐有所加快2023年,超过七成的百强企业选择继续新开门店。2023年,74.7%的百强企业门店数量有增加,比上年上升了10.4个百分点;11.4%的百强企业门店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比上年降低了15.7个百分点;门店数量保持不变的百强企业占13.9%。盈利水平不断提高餐饮企业百强盈利表现良好,平均销售利润率为7.1%,比上年上涨了1.1个百分点。餐饮五百强门店再次展现了“小而精”的特性,平均销售利润率达到13.7%,高于上年1.9个百分点。各项成本急剧上升2023年,餐饮企业随着营业规模的增大,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各项成本急剧增加,其中原材料、人工、研发投入、社会保险、税收等成本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20%。附:2023年度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名单2、2023北京餐饮品牌大会成功举办,十大餐饮品牌花落谁家?9月3日,北京烹饪协会、北京商报社主办的2023北京餐饮品牌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以“未来餐饮破浪而来”为主题,以“站在行业前沿,洞察餐饮未来”为使命,为众多餐饮人提供行业走向的前沿资讯。本次大会遴选出了“2023北京餐饮十大品牌”、“2023北京餐饮十大经济人物”和“2023北京餐饮十大工匠”、“2023北京餐饮十大创新案例”等荣誉奖项。其中,大董、胡大、麦当劳、紫光园、北京华天、肯德基、眉州东坡、东来顺、旺顺阁、永和大王,实至名归获得“2023北京餐饮十大品牌”。3、2023广州米其林指南榜单新鲜出炉:3家二星、16家一星、38家必比登8月23日,2023广州米其林指南榜单新鲜出炉,共有3家米其林二星、16家一星、38家必比登推介及54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还包括多家新上榜的小微型餐饮品牌,其中不乏云吞面、煲仔饭等形象和价格都比较接地气的品类。以正宗高品质粤式菜品著称的御宝轩、传统融合创新技艺的泰安门和在微妙之处精准拿捏平衡的江餐厅蝉联米其林二星评级。在14家维持米其林一星评级的餐厅之外,今年两家餐厅信记海鲜饭店和Si新上榜米其林一星餐厅名单。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GwP总结说:“今年,厨师和餐厅面对的形势依然艰难,但米其林评审员见证了广州餐饮人不断前行的执着,同时,广州食客用行动支持各自喜爱的餐厅,让广州餐饮的热度不减、应对挑战的韧性更强。”数据也体现出,餐饮消费市场正在复苏,人们的餐饮消费频次有所增长,全国尤其是广东的小微型餐饮企业生机勃发。4、新茶饮半年关店3490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30家典型的连锁茶饮品牌开店数达7076家,闭店数也高达3490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奈雪的茶、喜茶、乐乐茶半年内两次降价,打起了价格战,新茶饮品牌都在努力寻找破局之道。餐饮O2O周报二、餐企动态1、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希望西贝在2026年上市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在其美食市集的发布会上表示,希望西贝在2026年上市。贾国龙称,因为过往3年疫情影响导致西贝的营收数据不好看,到2023-2025年的报表相对好看,按照港股要求准备IPO。根据贾国龙披露,西贝在2023年和2023年的营收数据分别为52亿元和55亿元。他还坚定地表示:“我就是个开饭馆的,我永远就是个开饭馆的。”2、海底捞:曾关停门店或将部分重启8月30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67.64亿元,去年同期为200.94亿元;同比减少16.6%;公司溢利为-2.6亿元,去年同期为9650.8万元;流动负债为85.08亿元,去年同期为98.86亿元;顾客人均消费109.1元,去年同期为107.3元。财报显示,海底捞餐厅总数为1435家,去年同期为1597家;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业18家餐厅,因“啄木鸟计划”关停26家餐厅。海底捞在财报中透露,集团计划择机启动“硬骨头”门店计划,目前在考虑重新启动开业可能性的门店为2023年“啄木鸟计划”下关停的部分门店。3、太二酸菜鱼推出新品酸菜咖啡-原汁酸菜拿铁8月25日,太二酸菜鱼在公众号发文称,品牌推出的新品酸菜咖啡-原汁酸菜拿铁,并于8月26日-9月8日在全国上市,部分门店因设备限制不售卖。同时,太二酸菜鱼推出的周边产品酸菜鱼盘咖啡,现已于官方小程序上架,售价为69元/盒。此外,太二酸菜鱼还与“好好”联合推出4款“怪咖”新品,分别为“就你皮”陈皮冷萃、快洛神花冰美式、“随便花”菊花柠咖、“椒你做人”百香果美式。为了配合咖啡上新,太二还推出了线下门店同步互动活动,用户至门店穿任意短裤下单咖啡,做出指定动作对暗号「短裤喝咖更酸爽」,即可享受咖啡免单一杯。4、呷哺呷哺上半年亏损2.8亿元,首次布局烧烤赛道8月29日,呷哺呷哺披露2023年半年报,公司营收21.56亿元,净亏损2.78亿元,同比减少29.2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8亿元,同比扩大459.95%。上半年,该公司新开设6间餐厅,在中国市场共经营810间呷哺呷哺餐厅;也新开设15间凑凑餐厅,中国和海外市场共经营198间凑凑餐厅。呷哺呷哺方面透露,随着疫情的好转,下半年将加速扩张,计划新增门店100家。此外,呷哺呷哺旗下以“烧肉+酒+茶”的新品牌“趁烧”首家门店9月下旬将亮相上海,这也是公司首次布局烧烤赛道。5、广州酒家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四成,餐饮业务收入3.94亿元8月29日,广州酒家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4.24亿元,同比增加15.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446万元,同比增加45.33%;扣非后的净利润为4882.9万元。6、“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停牌9月1日,克莉丝汀在港交所公告,由于需要额外时间完成管理账目,导致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将延迟刊发,预计中期业绩将于2023年9月6日前后刊发。同时,该股票从当日起停牌。而一个月前,克莉丝汀才在闭店风波后重新开业。8月初,克莉丝汀上海总部表示,地铁门店今后将不再营业,120余家沿街店铺则会陆续恢复正常营业。7、百胜中国苏南供应链运营中心落户张家港8月25日下午,百胜中国苏南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张家港。百胜中国首席公共事务官王立志表示,希望苏南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可以积极发挥先进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形成区域内重要的食品企业供应链聚集区,为张家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贡献一份力量,也相信在张家港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南项目能够助力张家港成为辐射全国的现代化高端供应链基地。8月31日,百胜中国宣布全年将向社会开放5万个全职工作岗位,其中1万个岗位将面向高校毕业生,为餐饮行业孵化创新人才。8、必胜客携手游《原神》引爆“疯狂星期一”:IP+餐饮联动成餐饮流量密码8月29日,星期一,原本是繁忙的工作日,然而作为必胜客与米哈游旗下的手游《原神》联动活动的第一天,不少必胜客的门店前却是从早到晚,人山人海。活动推出专属套餐,到时候购买专属套餐的玩家会额外赠送一个安柏餐盘、鼠标垫,或是优菈餐盘、鼠标垫。与此同时,“必胜客”“原神”也纷纷登上微博热搜。9、麦当劳旗下麦咖啡计划2023年新增约1000家店8月31日,麦当劳旗下咖啡品牌麦咖啡MCfé宣布,蓄力更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新增约1000家门店,大部分位于三线城市。过去两年,麦咖啡门店数量由约800家扩展至目前的近2500家,咖啡师超过10000人。在门店扩张之外,麦咖啡也对产品进行焕新。根据中国消费者对于奶咖类产品的偏爱,以及高性价比的追求,麦咖啡在今日推出了“奶铁系列”,并全面下架拿铁。“奶铁”比拿铁更奶更浓,是麦咖啡在了解中国消费者咖啡口味的基础上,重磅研发的全新奶咖类产品。餐饮O2O周报三、饮品快报1、奈雪生活全球首店正式启航,汇集16个品牌打造共创平台8月31日,新茶饮行业首个“超级品牌试验田”---全球首店的奈雪生活,在深圳南山文心五路33号海岸城正式开业。据悉,奈雪生活由奈雪梦工厂升级而来。本次开业带来气泡特饮、奈雪烘培、奈雪蛋糕,还有奈雪茗茶全国首店、澳咖线下首店、深圳首家方所甄选等首店进驻,以及三重开业惊喜。奈雪携16个品牌打造共创平台,探索N种生活方式。奈雪茗茶未来将作为单独门店要“单飞”,开进商超或者商务写字楼。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家门店已经在深圳科技园里施工建设了,同时目前标准店型会在100平米左右,商场、购物中心或者商务写字楼都会是其考虑的范围。同时,奈雪的茶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20.45亿元,同比下降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2.54亿元,净利润为亏损2.49亿元。2、陆正耀三次创业回归咖啡赛道,推出新咖啡品牌9月1日消息,陆正耀正在筹划一个新的创业项目,推出新的咖啡品牌CiCff(库迪咖啡)。库迪咖啡品牌手册显示,其关联公司为库迪咖啡(天津)有限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来自瑞幸咖啡、神州租车、神州专车等大型新经济企业。一位瑞幸咖啡的员工表示,陆正耀的回归,让瑞幸咖啡很紧张。详情阅读:东山再起?陆正耀杀回咖啡赛道!能否再造一个“瑞幸”?3、瑞幸咖啡官宣上海门店突破600家从瑞幸咖啡小程序获悉,瑞幸咖啡上海门店突破600家,于2023年8月29日至9月4日开启上海“9块9咖啡节”。活动期间,用户每人每日可通过瑞幸咖啡/微信小程序上海门店指定页面,领取9.9元饮品兑换券一张。据官方表示,本次活动仅限上海地区,兑换券使用不限门店、不限饮品。4、甜啦啦销量超1.1亿杯,全国签约门店数累计已突破6400家8月27日,发源于安徽省蚌埠市的新茶饮品牌——甜啦啦召开了一场鲜果茶全国销量领先曁品牌战略发布会。会上透露,其鲜果茶2023年的销量已超1.1亿杯,全国签约门店数累计已突破6400家。新茶饮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前景大,入局者众多,近年来竞争日趋白热化。主打各式果茶、奶茶的新品牌层出不穷,同时各品牌们连锁化率也在不断提升。美团发布《2023茶饮品类发展报告》显示,茶饮市场的连锁化率从2023年41.2%一路增长到2023年55.29%,连续3年有所提升。新茶饮品牌们跑马圈地,但整个赛道的发展空间正日渐饱和,大部分品牌发展步伐明显有所放缓,但这其中仍不乏有一些逆势而上,实现增长的品牌。5、蓝瓶咖啡开设天猫旗舰店2023年9月1日,BBCff蓝瓶咖啡的中国化步伐更进一步,在公众号官宣其天猫官方旗舰店已正式上线。天猫官方旗舰店首次开业,蓝瓶咖啡上新了多款咖啡产品组合,其中包括蓝瓶咖啡拼配精选与蓝瓶经典手冲组合。6、星巴克推出全新桂花系列8月30日,星巴克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推出桂花绵云拿铁、桂花冰震浓缩、桂花馥芮白三款新品。三款新品目前均已上市。7、乐乐茶联名巴黎水上新8月31日,乐乐茶发布与巴黎水的联名新品:巴黎水苹果柠和巴黎水山茶柠。新品现已上市,售价22元。8、COSTA咖啡推出6款当代新桂系列新品2023年8月29日,COSTA咖啡推出6款当代新桂系列新品:桂花风味芋泥软欧包、桂花风味冻冻慕斯蛋糕、桂花风味米酿千层蛋糕、狭鳕鱼火腿厚蛋吐司、芝芝黑椒牛肉卷、红烩牛肉可颂堡,新品目前已上市。9、「NOWWA挪瓦咖啡」推出吨吨桶系列升级新品8月29日,「NOWWA挪瓦咖啡」推出吨吨桶系列升级新品:吨吨一桶拿铁、吨吨一桶鸭屎香柠檬茶、吨吨一桶0糖生椰拿铁、吨吨一桶金奖美式。目前,新品已上市,销量非常喜人,今年各咖啡品牌都在推“自制咖啡”视频出圈。在宣传方面,官方以“大口吨吨”为宣传语,介绍了新品的原料及口感,并强调了新品容量大的特点。10、每日鲜语联名阿华田推新品每日鲜语微信公众号8月29日发布,每日鲜语X阿华田推出可可麦芽牛乳饮。新品现已上市。餐饮O2O周报四、上市投融资1、五芳斋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8月31日,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7”)登陆上交所主板,公司此次公开发行股票2518.58万股,发行价格为34.32元/股。公司募资拟用于五芳斋三期智能食品车间建设项目等多个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2、可斯贝莉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8月31日消息,连锁烘焙社区店「可斯贝莉Ki」获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产业投资人。此前,「可斯贝莉」曾在成立初期获钟鼎资本A轮融资。这是华莱士创始人华怀庆的二次创业,这次他瞄准了有千亿市场规模的烘培赛道。可斯贝莉的策略是性价比定位,下沉二三线城市及社区,采用“华莱士”的加盟模式拓展店铺,目前在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约有200家门店。此轮融资后,到今年年底,计划扩张至300家门店,3年内达到1000家门店规模。3、海伦司上半年亏损3.04亿元去年赴港IPO的中国连锁酒馆海伦司8月29日公布,上半年收入8.73亿元,同比增加0.5%,录得股东应占亏损3.04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2483万元。海伦司表示,上半年疫情反复对其带来了冲击。期内,该公司新开133家酒馆,关闭69家酒馆,截至8月21日酒馆网络为821家。4、锦江酒店拟转让上海吉野家9.815%股权日前,上海锦江国际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转让上海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9.815%股权,转让价格821.73万元。上海吉野家成立于2002年6月,注册资本123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张晓强,即上市公司锦江酒店董事长。5、蓝鼎餐饮2023年半年报:净亏损216.54万元8月26日,新三板蓝鼎餐饮发布2023年半年报业绩报告。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9.57万元,同比增长1.59%,净亏损216.54万元,同比止盈转亏,去年同期净利18.1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3600元。蓝鼎餐饮,公司全称苏州蓝鼎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06月02日,现任总经理冉翼,主营业务为团膳餐饮服务,主要是为企业客户提供食堂托管服务。餐饮O2O周报五、外卖新零售跨1、洋河股份投资成立餐饮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8月29日,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成立江苏蔚蓝上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2、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将在上海等7个城市开设据悉,据“i茅台”官方消息,8月29日茅台冰淇淋将在北京、上海、遵义、青岛、哈尔滨五个城市线下门店开业。据了解,8月30日和9月1日,茅台冰淇淋将先后登陆郑州和成都。另外除了线下门店,“i茅台”也将在前期开启19个省区市基础上,同步布局在河南、四川、山东三个省线上销售。-E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盟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