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股票成交价格原则操作原则与方法?

前言很多人想学炒股,但不知从何下手,本篇文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读完本文你将得到:入门科普,比如:股市起源、如何开户、怎么交易、交易规则、交易费用等进阶知识,比如:开盘看什么、如何获取信息、常用选股办法、怎么读财报等高阶玩法,比如:如何给股票估值、如何正确面对股价波动等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是学不完所有的知识的。本文一直在不断精简重构,力争用最少且必备的知识,让朋友们少走弯路,快速从入门做到盈利。# 特别提醒 # 本文较长,建议先收藏,后续会不断更新。无需做笔记,文章最后有脱水版笔记,现在你需要放松阅读。本人非科班出身,习惯简单表达,专业人士勿怪。一、入门操作股市起源股市由外国发展而来,目的就是融资(借钱),拿股权(白纸)换钱。过去海上贸易扩张(出海抢劫)迅速,资金需求大,回报也大。船长为了降低借钱成本,出让了部分股份来换现金,而代表股份的凭证就是股票。年底打劫归来,按股票比例分赃(也就是现在公司的分红)。 这种拿股权换现金的制度逐渐被皇家规范起来,形成了现在的股市雏形。企业拿了换的钱去发展,挣钱了再分红给股东,如此往复,这是股市长久不衰的推动力。股市存在的目的就是给企业融资、给股民分红,所有的交易理论都是基于这一点衍生出来的。选择券商大券商和小券商安全性上讲一样,因为银行、券商、股票三者是分开独立运行的:券商只负责交易指令,资金是通过“第三方存管”存在银行,股票登记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判断方式在下面这个链接结论:大券商名气大,用着感觉放心;小券商收费低,交易成本低。看个人喜好。开户以银河证券为例,下载App后,点击下方的【交易】,然后再点【开户】,准备好身份证和银行卡,跟着操作即可。股票代码都是六位数,比如000002(万科)、601012(隆基)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管沪市股票;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市)管深市股票;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新手暂不用考虑开盘时间工作日开盘,法定节假日休盘至于集合竞价、连续竞价、开盘价、收盘价,详细了解点下面这个链接交易规则T+1:即今天买的股票明天才可以卖;时间优先、价格优先:同样价格成交先挂单的;买时挂高价优先成交,卖时挂低价优先成交。最小交易单位:股票是一手(100股),可转债是10张。交易费用主要是券商佣金+印花税,过户费等可以忽略不计。印花税:万十。即一万块交易额收10块,买时不收,卖时收,谁卖收谁的,最低1分钱。ETF基金和可转债交易不收印花税。券商佣金:万1到万5不等。现在(2022年11月5日)的行情是,小券商万1,大券商万2.5关于ETF基金和可转债是什么,晚点录个视频再展开讲,【手动挖坑】交易软件手机端同花顺。注意:同花顺不是券商,它只是一个平台,可以把不同券商的账号挂到上面交易。界面好用,换券商不用再熟悉新软件。下面是我录的同花顺入门操作看盘看什么日常开盘只需要关注公司价格及相关资讯即可。作为新手,关注太多是大忌。股票世界诱惑太多,先学会聚焦,学会专注。美国大选、EW战争不影响你家地里胡萝卜产量,和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关系的一律不看。信息获取关注个股:东方财富、同花顺等都可以。重点关注个股的公告区,这里公布公司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变动。还有公告区旁边的研报、新闻板块也可以看。拓宽广度:扩大知识接触面,推荐东方财富的【要闻】板块常用论坛推荐:价值投资方向推荐【雪球】,爱追热点、技术流、打板这类推荐【淘股吧】关于财报财报是什么财报=财务报告,年报=年度财务报告。财报就像是体检报告,方便观察企业的经营数据。财报是定期报告,3个月左右一次,一年报告4次。财报去哪找交易软件的公告区;上交所或深交所官网—信息披露这里去查。财报公布时间(阳历)一季报:每年4月1日——4月30日二季报(中报):每年7月1日——8月30日三季报: 每年10月1日——10月31日年报披露时间:每年1月1日——4月30日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公司会在四月底公布年报和一季报。如何与公司交流通过深交所的互动易,或者上交所的E互动,网址在下面可以提问和看到历史问答,回避那些官话套话一大堆,还有不回复提问的公司。东方财富App路径:个股的公告区——问董秘——查看更多董秘内容——提问。这个方式本质也是上面两个,不过换集成到了app上。直接联系公司,方式如下:投资书籍推荐兵在精而不在多,以下为精选出的几本必读书:读财报:《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作者唐朝,俗称“老唐”入手读财报首选。本书定位于“术”,以2013年茅台年报为例,逐个名词解释,没有会计基础也可读懂,实操性满分。选股:《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财》合称“彼得林奇三部曲”传奇投资人彼得林奇,掌管基金13年,回报率超过700倍,年化收益率近30%。作为一个快把美股买个遍的人,什么类型的股票他几乎都买过。如果你对选股毫无头绪,选他就对了。看公司:《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者和公司高管教程》译者杨天南杨天南老师本人也是从事投资事业的实战派,翻译出来的版本没那么学术,更贴近投资。本书主讲公司治理,站在老板角度去思考公司经营,而股市实际上本身就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二、硬核知识点股票入门,数学水平达到小学二年级即可。除此之外,只需要了解PE(市盈率)、PB(市净率)、股本、ROE(净资产收益率)四个指标。PE(市盈率) P—市值 ,E—盈利 , PE实际是个公式的缩写,即PE=P(市值)÷E(净利润),省略了中间的“÷”。PE=8
表示:假设以当前市值买下公司,维持盈利能力不变,需要8年收回投资。常见市盈率有三种: 市盈率(动)=当前市值/专家预估今年净利润。俗称动态市盈率,用处不大,因为预测的不准。市盈率(静)=当前市值/去年净利润。俗称静态市盈率,无人为干扰,是客观数值。市盈率(TTM)=当前市值/最近四个季度的净利润。俗称滚动市盈率,是软件默认的市盈率。PB(市净率) P—市值 ,B—净资产, PB也是公式的缩写,即PB=P(市值)÷B(净资产)。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净资产也称“股东权益”、“账面资产”)简单理解:所有能换钱的东西就是资产;所有欠别人的钱就是负债。若经营不善破产清算,还完债剩下的就是净资产(资不抵债就是负数)。PB=2
表示:以市值2元买下净资产为1元的公司。假设我们以800万买入一家年净利润100万、净资产400万的包子铺,此时这家店 PE=8
PB=2PB=2
意味着,即使经营不善破产清算,处理店铺也可获得400万;PE=8
意味着,买回来正常经营8年收本,8年以后都是赚的。PE、PB 是看股票最常用的指标,实际企业经营要远比这个复杂和精彩的多。比如你盘下包子铺时的桌椅是前任老板6年前以10万块入账的,但实际中已近报废。虽然会计上显示折旧后依然价值5万,但卖给市场也就按废品处理。或者你请了高手来经营,通过改进配方、开通了外卖、和隔壁武大郎跨界搞了个联名款包子......一年不到收回投资也很有可能.......所以,看财报也好,各种新闻也好,最终都是要回到经营公司的层面来(俗称“基本面分析”)。而做股票,最终比拼的是每个人对公司、行业乃至社会发展等层面的认知。股本股票就是拥有股份的凭证,股本就是发行股票的总量。股本就是做分母,起到分份的作用,从而降低参与公司经营的门槛。总股本100万,相当于发行了100万股的股票,同时把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划分成了100万份。再看下面这些公式就一清二楚: 净资产/总股本=每股净资产 净利润/总股本=每股净利润市值/总股本=每股市价(就是股价)以此类推......ROE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
股票软件默认常用的是加权ROE企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但利润不一定等比例上去。还是以前文的包子铺为例,净资产400万,年净利润100万。假设包子铺稳定运营,则店铺ROE(简便起见,此处以普通ROE)的计算过程为:第一年净利润100万,ROE第二年净利润100万,ROE=100/(100+500)=16.7%第三年净利润100万,ROE=100/(100+600)=14.3%以此类推.......随着时间增长,ROE变得越来越低,最终会降到和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一样,甚至更低。从这个角度看,ROE本质就是衡量一个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三、估值办法PE估值法根据净利润估值,即 净利润 X 一个合理倍数(PE)= 企业估值举例:车企B年净利润90个亿,总股本30亿,市值9000亿,则PE=9000/90=100 ,股价=9000/30=300块;车企T年净利润也是90个亿,总股本也是30亿,除了造车,T还会发射火箭、送人上天(不是送人上西天,就是单纯的发射火箭)。市场认为T发射火箭这是加分项,侧面说明T技术更厉害。参考车企B的100倍PE,溢价20%是120倍PE。此时T公司市值为:90X120=10800亿。至于现实中谁参考谁不重要,理解思路即可。其他卖青龙偃月刀的、卖耗子老鼠药的、卖胸口碎大石药膏的公司,只要同行主营业务相似,也可用此法硬估。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腾讯传》,看看鼎鼎大名的风投IDG公司和李嘉诚儿子当初是怎么抱团壮胆硬投的腾讯。PB估值法核心三个字——收废品 此类公司有破产风险,故出价要打个折扣,常见于房地产公司。比如,一家主营四五线城市的房企RS,其主要资产是商品房及未开发的地皮。此类一般按PB=0.5出价,即1块钱股票换2块钱的净资产。感觉会稳赚不赔?看上去好像是这样的。但这种公司问题和麻烦都很多,就算买下再拆分出售,也可能卖不出去,或者必须大降价才可出售。保守起见,我们要留一定周旋余地,也就是常说的“安全边际”。1块买1块净资产,无利可图;降低标准,1块钱买2块的净资产,既有安全边际,也有获利空间,此时PB=0.5
。可能有人会问:真有人这么傻吗?拿2块的资产换1块的现金?答:是的。还记得前面我们盘下的包子铺吗?还记得前任老板留下了当年以10W入账、快要报废的桌椅吗?虽然会计账上显示价值5W,但实际中只能按废品作价。有小可爱肯定会问:为什么PB是0.5?0.3或0.6不可以吗?答:可以。这是投资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具体数值无人能定,这取决于你对企业的理解。同样是房企,同样是2块钱的净资产(也就是地皮或房子),小地产公司的资产很多都是在四五线城市,龙头企业一般是在一二线城市。众所周知,一二线城市房子的保值率是比四五线要高的。故市场给龙头房企估值一般是8折,地方小公司给5折甚至3折。对于折扣和安全边际的不同见解,产生了分歧,进而产生了波动。自由现金流折现法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除了维持正常经营活动以外能自由支配的那部分钱。自由现金流≠经营现金流。只要产生经营活动就会有现金流产生,但是这部分钱不一定是自由现金流(闲钱)。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简称为 DCF,也叫永续现金流折现法,就是把未来所有的自由现金流折算成当前现金价值的方法。巴菲特常用此法估值,理解DCF需要知道两点:资金是有时间成本的。比如存银行年收益10%,那1年后的110块相当于现在的100块,即110÷(1+10%)=100模糊的正确胜过精准的错误。DCF更适用于成熟稳定企业。为方便展示,下面演示的是简化版DCF,深入学习请搜索【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假设企业前三年自由现金流增长率100%,3年后,自由现金流每年保持6%的年增长速度。某企业第1年年底产生的自由现金流是10亿,折算成现在的价值就是10÷(1+10%)=9.09第2年年底是20亿,折现值为20÷(1+10%)÷(1+10%)=16.53第3年年底是40亿,折现值为40÷(1+10%)÷(1+10%)÷(1+10%)=30.05第4年年底是40X(1+6%)=42.4亿,其永续价值为 =42.4÷(10%-6%)=1060,永续价值折现到现在就是1060÷(1+10%)÷(1+10%)÷(1+10%)÷(1+10%) =724把前三年的折现值相加,再加上永续价值,算出来的数字A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A=9.09+16.53+30.05+724=779.67给企业估值真的这么简单吗?思考几秒......显然不是如果只靠算估值就可以盈利,那投资最出名的应该是数学家,而不是巴菲特。因为上面这个公式的变量有很多,稍微变动一下,数值就误差极大。比如:前三年自由现金流增长率一定能维持100%或者某个特定的数值吗?三年过后还能依旧保持6%的速度增长吗?企业真的能永续存在吗?那既然算了也不准,那自由现金流是不是就没有用了?没有必要计算了?不是的,这套方法重点的是一种思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而不是一个计算公式。也就是巴菲特常说的“模糊的正确胜过精准的错误”。第一点:企业要长期存在 在计算数字A时,永续价值724占比企业内在价值 A(779)的比例高达92% !永续价值占比非常大。用此办法的前提之一就是企业必须要长期存在。要不自由现金流中的“永续价值”没有意义。这点用来排除那些存活期不长的公司。第二点,企业产生自由流吗? 这点用来筛选出那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如前面所讲,按PB估值的房产企业,能坚持几年都是个未知数,更不会产生多少自由现金流(闲钱)。第三点,企业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稳定吗?如果不能预知企业最近几年的现金流,可以直接放弃。并不是他们不好,而是太复杂,用DCF很难预测,留给各路神仙去玩,比如养猪行业。而简单一些的行业,比如过路收费的(高速公路)、落地收费的(机场)、强势龙头消费品牌(白酒)等,难度相对来说要低不少。符合以上三点的,适用DCF方法估值。“模糊的正确胜过精准的错误”,虽然算出来也不一定准,但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可行的办法。剩下的就是日拱一卒,不断地学习、认识、理解企业,不断地接近企业的内在价值。四、如何面对波动如果你真的看懂了上一节,这一节其实非常简单。当我们对企业有一个正确地认知、了解后,对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就会得出一个估值区间。估值区间就像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对篮球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篮球运动员身高是在1.8到2.5米之间。如果有人和你对赌某个人身高,而你了解这个人是篮球运动员,但他不知道,那你的胜率是不是很大?参与出价的人五花八门,每个人的学历、见识、阅历各不相同,所以价格波动也很正常。而市场的出价只可利用,不可预测。知道了这一点,决策就变得清晰起来:身高范围在1.8到2.5之间下注,其他区间不参与就是胜利。如果你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你甚至可以脱口而出下注的准确数字。比如他叫姚明......那如果这个人不是篮球运动员呢?很简单,田忌赛马,错位打击。不熟悉的不下注,只下注自己懂的行业,也就是巴菲特说的不走出自己的“能力圈”。作为拳手,你不需要像特种兵一样全能,你只需要在擂台上规定的范围内打败别人就可以了。五、实战案例我们以一家上市地产公司RSFZ为例 。先说风险,指名道姓的聊上市公司风险是很大的,轻则被喷,重则跨省。所以,下面的内容我就斗胆一写,如有侵权,私信我删除。本文只做学习交流之用,不得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各位看官老爷如果觉得有用就截图保存,我不保证下面内容会一直存在、不会被和谐。估值方法:PB估值法必备基础知识点:流动资产=1年内可变现的资产;非流动资产=1年内无法变现的资产;流动负债=1年内到期要还的债;非流动负债=1年以后才会还的债。特殊点:房地产企业的存货是地皮和商品房记入流动资产,而不是像其他企业记入非流动资产估值模型:(流动资产—总负债)/总股本=股价
这个公式其真实的含义表示:假设现在公司破产清算,把所有的流动资产快速变现,偿还所有的债务后,剩下的非流动资产即为利润。 测算步骤:找到公司2022年四月底公布的1季报,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找到以下数据:流动资产=2630亿,总负债=2477亿,总股本=43.5亿,初步计算:(2630-2477)/43.5=3.513. 4月底公布财报以后,因为劳动节的关系,5月的第一个开盘日为5月5日,此交易日的最低价是3.54,距离我们推算出的3.51 只差0.03,误差不超1%。4.在5月5日以后,股价短暂维持在3.51附近几天后,然后继续下跌。理由也很简单,注意观察前面几天有两个断崖式大跌,根据日期及公告,我们找到了原因:公司发了一个业绩修正预告——原预告是预估2021年盈利1个亿,结果预测失误,修正预测为亏损50亿左右。5.这个变动幅度大吗?答:大!而且非常大!具体细节条文就不贴了,只说结果:这家公司公布业绩预测修正的次日就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说明两次预测差距大的原因。6.出于这个考虑,市场对其估值一再打折。我个人经验是8折,至于为什么不是6折或7折,具体原因我在下面这篇文章写过,7. 预留出2折的安全边际,再次计算:3.51X0.8=2.8
2022年6月到9月股价走势图上图是2022年6月到9月这家企业的股价走势图。我们以2.8元价格为中枢再去看,这时你是否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8. 后续会不会跌破2.8?跌破2.8怎么办?没有一个神奇的公式或者方法可以一劳永逸,应对变化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变化。估值方法只是辅助判断、辅助交易的一个手段,不要贪心,算出价格中枢2.8元,上下来回波动的低买高卖足以让你盈利三个月了。乔峰打遍天下无敌手,除了音响之外,主要也只使用一套降龙十八掌。9. 本人应用此法推算此只股票,从2022年4月用至10月,本篇文章更新此法于2022年11月。10.看到这觉得有用的朋友给个收藏和关注吧,后面我还会更新这个文章的。不清楚的也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我会尽力解答的。六、如何判断一个博主、大V的水平一看他讲的是企业估值还是玄学技术流我不会,但我不否认这可以赚钱,只是我觉得猜测情绪难度太高,估值相对更简单一点。无论什么流派,谁也不比谁高尚,只要对方谈的东西可以落地、有一定的实操性,哪怕他是错的,这个也是值得学习的。如果单纯讲玄学让你自己悟,这是耍流氓——你操作对了,是他的功劳;你操作错了,是你没有悟对。理论上,他永远正确。二看有没有具体的判断、能不能落地“长期看XX一定会赚钱”、“只要拿住XXX一定会赚”,这种言论是正确的“废话”。因为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等到你发现他的错误之时,这个“长期”已经过去了3-5年,浪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 长拿茅台也没人敢保证永远赚钱,不看公司而傻傻的长拿一只,你遇到退市的概率倒是挺大。不做具体判断就可以永远正确,宣泄情绪骂大A也能博得喝彩,吸引无数吃瓜群众。但不要忘了,我们来股市是为了赚钱的,不是来看热闹的。骂大A和证监会无法让你盈利,只能让你更加浮躁,陷入怨天尤人、不断亏损的恶性循环中。“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巴菲特祝各位工作顺心,投资顺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成交价格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