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指数再度转涨etf为什么只有5角元?

近日,首只上交所沪港互挂、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基金代码:513130.SH,认购代码:513133)获批,投资者有了一个更加灵活的参与港股新经济公司投资的新渠道。2020年以来港股交易热度持续升温,今年2月追踪港股科技股指数的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3033.HK)一度触及历史高点。而经历过去数月的市场调整,腾讯、美团等港股科技龙头股价大幅回撤,目前已经到了布局港股的好时机,此时首只沪港互挂ETF获批适逢其时。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千元尽揽港股科技龙头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513130.SH)的主要投资对象是香港上市的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3033.HK)。作为全球首个追踪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的被动型ETF,南方东英2020年8月28日推出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首日成交额破30亿港元,打破香港盈富基金维持20年的纪录,创香港上市ETF首日成交额历史新高。截至2020年3月19日,南方恒生科技ETF规模达81亿港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数ETF。2018年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后,近年来赴港挂牌上市的中国新经济公司不断增加。一方面,美团、快手、小米等千亿美金级别的明星新经济公司选择在港首次公开发售股票;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美国对中概股限制政策持续加码,中概股加快回流中国资本市场,过去一年里京东、网易、百度、携程、新东方、哔哩哔哩等相继回港二次上市。截至2021年4月20日,港股主板的资讯科技类股票市值占比达到26.32%,较2018年制度改革前大幅提升了15%左右。这股浪潮下,2020年7月27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顺势推出恒生科技指数,被定位为香港继恒生指数、国企指数之后的第三大旗舰指数,又叫“港版纳斯达克指数”。该指数从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大中华区公司股票中,筛选30只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上市公司,整体反映科技或创新领域的龙头公司的表现,涉及资讯科技、非必需性消费、工业、金融、医疗保健等5个板块。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列表(截至2021.4.20)目前恒生科技指数覆盖的成份股包括阿里巴巴、小米、美团、腾讯、快手、舜宇光学、京东等热门中国新经济公司,这也是该指数被称为“港版纳指”的原因。截至2021年4月20日,前五大成份股阿里、小米、美团、腾讯、快手合计权重达39.54%,对于追踪该指数的恒生科技ETF来说,既满足投资者系统布局“新经济”龙头的投资需求,同时,单个成份股8%的权重上限避免了指数表现被巨头公司过分绑架,使指数作为衡量港股新经济的基准更具有代表性。港股回调,布局良机?2020年下半年以来,南下热钱追捧港股科技股,2021年1月港股通南下资金高达3202.9亿元,创历史新高。大举投资的态势使得港股ETF产品备受追捧,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的净值在2021年2月攀升至阶段高点,推出不到半年时间ETF回报率一度超过40%。3月以来受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影响,全球权益类资产价格承压,高市盈率的成长型科技股票遭遇大幅回调,叠加港交所调整印花税税率等利空因素,2月下旬以来恒生科技ETF的资产净值从高点回撤约20%。但从长期来看,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型股票依然是最适合长期持有的权益类资产。过去5年(2016-2020),恒生科技指数的年化回报超过20%,遥遥领先同期港股/A股主要宽基。根据WIND一致预测,其成份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将分别保持平均每年25%、50%以上的高增速,成长潜能突出。经过将近2个月的回调,目前恒生科技指数主要成分股的价格已经回到了一个更加合理的区间,对于想要布局中国科技公司的投资者来说,现在或许已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进场时机。而恒生科技ETF,对于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是最好的投资选择之一。为什么选择这只恒生科技ETF?低门槛,避开港股印花税过去几年,较高的投资门槛一直是阻止境内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的最大因素。对于一名投资者来说,恒生科技指数30只成分股各买1手需要花费60.6万港币(截至2021.3.19),即使仅买入阿里巴巴、小米、美团、腾讯、快手这五大成分股,最低也需要投资15.6万港币。而不考虑投资数额的问题,不论直接购买港股股票,还是投资恒生科技ETF这样的港股ETF产品,境内投资者还面临一系列的制度限制:开设港股通需要账户内有至少50万元的金融资产,投资品种也会受限;开设香港账户直接投资不仅操作繁琐,资金汇兑也受到国家外汇管制的限制。作为国内首只沪港互挂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513130.SH)主要通过投资于在港上市的标的ETF来实现对恒生科技指数的跟踪。由于港股不针对ETF产品收取印花税,因此,投资于香港ETF的513130也可避免印花税对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境内投资者可以使用人民币直接投资,最低投资额度仅需要1000元,是快速布局港股科技巨头的有力工具。同时,作为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挂钩的产品,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3033.HK)规模超80亿港币,且每日成交额经常位列全港ETF前十名之内,流动性好,更加利于追踪恒生科技指数,控制跟踪误差。根据5月8日的公告,该基金将于5月12日至5月18日进行发售,基金认购代码为“513133”,投资者可以选择网上现金认购和网下现金认购两种方式。对于厌倦了内地基金经理千篇一律“喝酒吃药”,想要追求更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境内投资者来说,早点布局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513130.SH)这类聚焦追踪中国新经济公司的指数基金,可能会获得更好的长期回报。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原标题:火速发行!首批恒生科技ETF来了:最短仅售一天!谁来管?怎么投?5问5答来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重磅产品的发行速度往往不凡。在上周四刚刚获批的首批恒生科技ETF快速进入发行期。据基金君发现,下周就有华夏、易方达、大成、博时、华安旗下恒生科技ETF,以及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进入发行期,发行开始日期主要是5月11日和12日,华夏和易方达旗下恒生科技ETF甚至采取一日发行“闪电战”。不少产品设置了募集规模上限,在20亿至80亿。恒生科技ETF产品其实自去年上报起,就备受市场关注。核心原因是这类产品所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有“中国版FAANG”之称,都是“新经济”核心资产——如阿里、腾讯、京东、小米等均为指数成分股。业内人士表示,参考纳斯达克100科技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以及其他市场综合指数,可以发现科技指数普遍具有相对市场更优的走势、较高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以及较高的估值,配置价值很高。这类产品给投资者提供了一揽子参与港股科技龙头的便利工具。迅速投入发行5月6日拿到批文、5月8日发布招募公告、5月11日或者12日进入发行,此次获批的恒生科技ETF产品正显示出“牛市速度”。(数据来源:WIND)基金君发现,目前有6只恒生科技ETF发布了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其中,募集开始日最早的是大成恒生科技ETF基金,将于5月11日发行,募集上限为80亿元。此外,华夏、易方达、博时、华安旗下恒生科技ETF,以及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均计划5月12日开始发行,这次整体发行时间都不长,展示出基金公司对这类产品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华夏恒生科技ETF和易方达恒生科技ETF采取“闪电战”,仅在5月12日发行一天,且募集上限均为80亿。这两只基金的托管行分别为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又将是一波发行大战。而从其他基金来看,华安恒生科技ETF和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设置的募集上限为20亿元。目前从各大公众号和渠道来看,已经开启了对这类产品的预热宣传。据业内人士预测,这几只ETF产品可能是下周新基金发行的最重要看点。而基金君从渠道等了解到,嘉实旗下恒生科技ETF也将于近日进入发行。从产品来看,这6只产品主要是跟着恒生科技指数,而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30家最大的港股科技企业,基本上是中资科技企业包括网络、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数码等领域。从产品运作看,一般完全被动式指数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即按照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的基准权重来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嘉实基金表示,恒生科技ETF的长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第一批是恒生指数公司选择的6家头部公司。从产品角度而言,该指数可以比肩科创50以及创50,他们分别代表了沪市、深市、港股的精华。嘉实基金看好恒生科技ETF发展前景,还有如下三个原因:首先,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研发投入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不可替代性强。受新冠疫情影响,新经济企业需求大爆发,引入大量数据流量,2020年获取高营收。2020年上半年所有成分股合计营收同比增速高达19.80%,前15大成分股合计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71%。成分股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造新业务模式、开拓新领域,积累的用户数据不断增强其粘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中长期来看,该指数成分股具有坚实的护城河。其次,恒生科技指数被称为“东方纳斯达克”,囊括科技,创新领域龙头。该指数反映了中国香港上市、来自科技或者创新领域龙头公司表现,是一键入手有竞争力的科技股票的不二选择。此外,一些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京东、小米等均为指数成分股。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网与产业融合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期业绩表现可以期待。最后,港股估值较A股处于相对低位,更具潜力。截至2021年5月7日,AH股溢价指数达到135,虽然较去年底有所回落, 但AH股溢价指数的合理值为120左右,这表明港股较A股仍处于估值的相对低位,更具投资价值。大成基金也表示,该指数集合了ATMX等优质互联网科技巨头,投资人布局指数即可将优质互联网巨头尽收囊中;“新经济”占比最高,囊括互联网科技、消费等优质赛道,IT板块的权重最高,投资人长期布局可以尽享赛道红利;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新港股在交易量、市值方面正在赶超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旧港股,全球投资人将重新审视港股市场,这将有助于提升港股估值中枢。大成基金还表示,恒生科技指数设置了快速纳入机制,随着中概股回归和新的“独角兽”上市,未来将全面覆盖中国内地最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通过恒生科技ETF可以低成本一键买入中国内地科技巨头,分享中国科技发展红利。基金经理人选曝光此次恒生科技ETF产品的招募文件,也揭开了这次基金经理人选的情况,此次基本启用了公司较为重要的指数基金经理。从这6只恒生科技ETF基金经理人选来看,基本都是行业内较为知名的人士,如华泰柏瑞柳军、华夏徐猛、易方达成曦等。不少人士从业年限较长,如大成基金冉凌浩、华泰柏瑞柳军、华夏基金徐猛的基金经理年限均超过8年。从管理基金规模来看,华夏徐猛目前管理基金规模达到786.22亿元(wind数据),此外华泰柏瑞柳军、易方达成曦等管理规模也超过570亿。这些都是属于基金公司指数投资干将。投资者可以进一步查看这些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看看基金经理的具体简历和实战结果,一方面是看过往管理ETF产品的实际经验,以及ETF跟踪误差等指标;另一方面,管理产品中曾有港股相关经验的人士或更优。恒生科技ETF的“5问5答”基金君整理了恒生科技ETF“5问5答”,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梳理。第一、恒生科技ETF所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究竟是什么指数?答:跟踪指数为恒生科技指数(简称:恒生科技,代码:HSTECH),主要涵盖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网络、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贸及数码业务,反映香港上市的科技创新领域龙头公司的表现。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均为国内核心科技互联网龙头标的,极具稀缺属性。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达68%,成分股集中度高,龙头特性明显。第二、能否介绍下恒生科技指数的编制方法?第三、目前恒生科技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股?答:恒生科技ETF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由于指数对新经济代表性龙头企业有极高的覆盖度,特别是在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非必需消费业、工业、金融业5个行业中优选30只最大的香港上市科技企业,以流通市值加权编制而成,因而恒生科技指数又有“港版纳斯达克”之称,一经发布即引发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第四、请谈谈目前恒生科技ETF的认购情况?第五:请问目前这些基金费用情况?目前这些基金收取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从目前看,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和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的费用较低。编辑:小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恒生科技指数再度转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