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经过中国上空吗卫星多大


1个回答
据我所知,星链,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个项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以上就是关于星链卫星数量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已赞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运行了大半年,一直非常平稳,没有受到任何外太空的威胁。没想到,它受到的2次威胁,竟然全是来自于人类自己。在今年7月和10月,我国空间站两次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它躲避的,是埃隆·马斯克的公司SpaceX所开发的星链卫星。当时,我国航天员正在太空执行任务,星链卫星的闯入可以说是对他们造成了致命的威胁!好在我国航天人及时预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星链到底是什么?马斯克为何要开发这个项目?这里有什么惊人的利益呢?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提出了这个概念,那就是摩托罗拉的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天基互联网络,不过没有完全实现。后来,马斯克看到了这个项目的惊人利益,于是开始了自己的星链计划。根据他的计划,他的SpaceX公司将会向太空中发射42000颗星链卫星,组建一个强大的天基互联网,为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你可能会问了:想要上网,地面上就有,为何还要在天上搞呢?实际上,在这个地球上,不方便上网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我们去野外旅游,就会经常遇到没有网络的情况。甚至直到今天,全世界仍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用不上流畅的网络,连超级大国美国也有数千万人面临这样的尴尬。尤其是飞在空中的飞机、航行在海上的豪华游艇,都没有地面网络基站,上网非常不方便,而这些人又非常有钱。所以,如果通过卫星建立一个天基互联网,那么这个网络就可以覆盖全球,并且让这些富豪掏钱上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马斯克曾经就胸有成竹地说,一旦星链部署完成,SpaceX公司将可以获得每年高达300亿美元的巨额收入。真实的市场规模,甚至可能比他说得还要更加惊人!瑞银集团就曾经有过一个估算,认为到2030年的时候,这个市场的规模将可以达到80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的一位分析师更加大胆,推算到了2040年,认为届时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1000亿美元!这些钱听起来就已经相当惊人了,但你绝对想象不到,这只是其中比较小的一块利益。更大的利益,还在后面呢。首先就是低空轨道,想要提供流畅的网络,星链就要离地面足够近,所以它必须要占据低空轨道。别看太空很大,但是低空轨道并没有那么富裕,尤其这个星链项目要发射42000颗卫星,可想而知,它会占据多少轨道资源!据说SpaceX还和竞争对手OneWeb进行过一次估算,认为地球的低空轨道最多能容纳42000颗卫星。如果马斯克把42000颗星链卫星都送上太空,别人的低空卫星往哪里放?而且,其他轨道上的卫星,还有退役的机会,把轨道腾出来。而马斯克的计划是,一旦有星链卫星退役,就会马上安排新的卫星填补进去。也就是说,当低空轨道被星链占据,其他国家的卫星就再也不要想了。星链卫星干扰其他航天器,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9年9月2日的时候,欧洲航天局的“风神”气象卫星就差一点和“星链44”卫星碰撞,而SpaceX愣是岿然不动,欧洲方面紧急调整了卫星的位置,才避免被摧毁的命运。还有一个,就是频段资源。由于距离、大气层等因素的限制,卫星和地面沟通的频段是非常有限的。能够通信的波段看似很多,其实优质的频段非常有限,而且其中80%都在冷战时期被美国和苏联瓜分了。我国的北斗系统在组网的时候,就曾经和欧洲起过冲突,欧洲非要坚持他们的伽利略卫星系统独占一个优质波段。幸运的是,我国的北斗卫星率先发射,占据了这个频段。欧洲方面无奈之下,只得和我们共享这个频段。根据国际上的规定,每个国家都有平等的权利申请频段,但必须在申请的7年内发射卫星,否则申请就会失效。如今,美国拿到了优质频段,可以先用便宜的星链卫星把频段占上。未来如果有更加重要的用途,或许可以腾出来进行军事或者其他方面的使用。尤其是在2018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外层空间条约》。这意味着,美国人想要发射卫星,只需要跟他们自己的官方部门申请就可以,再也不用顾忌国际公约,这简直就是在明着抢资源。所以,星链看似是商业产品,实则和政治、军事方面都有着微妙的联系。因此,星链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从来看不到美国官方的谴责。但是在科学家的心中,马斯克和星链已经成为了公敌。如此低轨道的运行,如此大的卫星数量,已经对天文观测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Jonathan McDowell就曾经专门写论文阐述了星链对天文观测起到的负面作用,他的观点在天文学家之间基本也形成了共识。然而,我们从来没看到经常宣扬太空安全的美国官方对马斯克有任何的指责,而星链卫星一批一批地升空,让我们看到的是纵容。说到这里,我们又有一个疑问:我国空间站的运行高度和国际空间站是基本相同的,为何没有看到国际空间站为了星链卫星而紧急避险的消息?这不能不让我们产生深深的怀疑。这个地球,已经不够和平了。如果人类将这样的混乱带到太空中,那还有什么地方是清净的呢?有些人已经污染这个地球了,希望他们不要再污染太空了! #美国卫星今年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
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今年2次接近中国空间站、中方2次实施“紧急避碰”的新闻今天刷屏。以下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12月初按照国际法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的普通照会。相关报道指出,两次“紧急避撞”发生在7月和10月:第一次紧急避碰美国“星链”-1095卫星自2020年4月19日起稳定运行在平均高度约555千米的轨道上。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该卫星持续降轨机动至平均轨道高度382千米后,保持在该轨道高度运行。7月1日,该卫星与中国空间站间出现近距离接近事件。出于安全考虑,中国空间站于7月1日晚主动采取紧急避碰,规避了两目标碰撞风险。第二次紧急避碰2021年10月21日,美国“星链”-2305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发生近距离接近事件。鉴于该卫星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机动策略未知且无法评估轨道误差,存在与空间站碰撞风险。为确保在轨航天员安全,中国空间站于当日再次实施紧急避碰,规避了两目标碰撞风险。直新闻特约评论员石宏指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这两次变轨都比较奇怪,因为400多公里是空间站普遍运行的高度,这些都是已知的,这两颗卫星突然人为降低轨道,就很耐人寻味。石宏进一步强调,“星链”计划的卫星都很小,携带的燃料很少,机动变轨对卫星的寿命影响很大,美国为何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和代价让卫星变轨接近中国空间站?一般来讲,机动变轨无非就是正常轨道调整、轨道防御实验和轨道攻击实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需要给出一个合理解释,不然就是别有用心。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一家民营航天制造商和太空运输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霍桑,由美国企业家伊隆·马斯克于2002年创办——对,就是特斯拉那位。“星链”是他2015年推出的一个太空高速互联网低轨卫星群计划。美国媒体此前报道指出,太空探索公司也是美国国防部的国防供应商之一,生产“星链”通信卫星的工厂同时也建造装配宽视场红外传感器的卫星,相关合约来自五角大楼的“导弹发射跟踪卫星建造计划框架”。太空探索公司获得的美国国防项目很多。2015年5月,美国空军宣布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1.1版获得国家安全太空发射认证,这意味着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能够为美国空军发射“国家安全级机密荷载”。2016年,太空探索公司又获得美国国家侦察局的发射合约。其中第一次发射于2017年5月1日进行。美国国家侦察局隶属于国防部,是美国的16个情报机构之一,专门负责为美国政府设计、组装并发射侦察卫星,协调、收集和分析从中央情报局以及军事机构的航天飞机、卫星所收集到的情报。值得注意的是,太空探索的“星链”计划卫星和高分辨率军事侦测卫星一样,都属于低轨卫星。直新闻特约评论员石宏对此表示,实际上,马斯克的猎鹰9在2021年1月24日发射的卫星里,就有美军的Hawk-2a、2b、2c信号情报卫星。6月17日,猎鹰九火箭还发射了美国太空军的GPS III-05 Neil Armstrong导航卫星。而马斯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其它武器承包商,比如波音、洛马等没有太大的区别。至于“星链”计划具体任务是什么,马斯克本人以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都没有说的很清楚。石宏认为,马斯克的“星链”卫星未来或是军民两用的,从苹果、谷歌的经验来看,只要是高科技公司,就没有美国军方不插手的。另一方面,美国军方是渲染“中国威胁论”的主力之一。12月4日,美国太空军负责太空行动的副司令汤普森在里根国防论坛上,渲染中国正在以“两倍于美国的速度”发展太空能力。他认为,中国的太空实力或将在本十年末超过美国。库珀现在担任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战略力量小组委员会主席,而该小组委员会负责帮助监管美国太空军预算。CNN报道称,库珀此前一直是美国太空军的坚定拥护者,他也曾强调,私营部门比美国空军更具创新性。直新闻特约评论员石宏认为,中方多次强调和平利用太空空间,但美国却不太情愿。第一,美国经常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不愿意与其它国家进行航天合作。第二,美国现在成立了太空军,表面上看是要维护美国的太空资产,但是又有很多其它带有攻击性的“黑技术”,美国越来越让太空趋于军事化,所以美国一直对和平利用太空空间,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至少不是很积极。美国是世界太空强国之一,如果美国一直唱反调,就会让和平利用空间变得有些难,包括如何解决太空垃圾,各国之间就很难达成一致。直新闻还注意到,“星链”近年来不断“惹是生非”,原因之一在于该公司钻了目前缺乏管理太空活动物体的清晰国际化框架的空子——如果真发生了碰撞,都不清楚谁应该承担责任。1967年《外太空条约》也仅规定在可能发生危险时通知其他缔约国或者联合国秘书长。而单颗“星链”卫星的制造及发射成本仅50万美元,因此别的航天器只能是“惹不起,躲得起”。太空探索公司也就更加肆无忌惮。2019年,欧洲航天局的地球科学卫星“风神”为了躲开“星链”卫星而不得不进行变轨。欧洲航天局的工程师愤怒地表示,根本联系不上太空探索公司,只好自行手动变轨,但这将缩短“风神”卫星的使用寿命。太空探索公司其后表示,当时“电脑故障”“上不了网”。非常讽刺的是,“星链”卫星提供的就是宽带上网服务。今年4月,一颗“星链”卫星与一颗英国OneWeb公司的同类卫星几乎相撞,二者最近时仅相距57.9米。美国太空部队第18太空控制中队当时发出“红色警报”。OneWeb太空探索公司公司指责SpaceX关闭了“星链”卫星上的人工智能自动防撞系统。目前有大约1370颗“星链”卫星在轨运行,并正准备再发射数千颗“星链”卫星,最终打造出一个包括1.2万颗在轨卫星、互联网服务能够覆盖全球的庞大卫星网络。但分析人士和运营商批评,太空探索公司的自动防撞系统仍“相当封闭”,相关数据并不透明。令他们十分担心的是,“星链”卫星系统计划总共1.2万颗卫星,超过人类目前已经发射的8000多个航天器的总和,远超目前在轨的约1500颗卫星数量。在低层轨道形成垄断,甚至有其它公司的卫星信号都被“星链”所干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星链”似乎更像是用来在太空“占坑位”用的“垃圾链”。编辑丨牛玉龙,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链经过中国上空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