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考合法乌鲁木齐职业鉴定中心官网证明在哪里开

【导语】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留学生:美国高考难度不高于国内高考(共5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篇1:留学生:美国高考难度不高于国内高考“我参加美国高考SAT,2400分的总分,我考了2360分。” 日前,成都某学校高二学生胡诗I告诉记者,他将向世界排名前30的海外大学发起冲击,力争进入世界一流的学校深造。据悉,SAT是美国高考,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阅读以及理科学习能力等,能够考出2360分的高分,在国内都比较少见。此前,他在光亚学校的同学何华曾经考出过2310分的高分。参加美国高考 其实不难“其实参加美国高考,与国内的高考相比,其难度并不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胡诗I告诉记者,他以前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读书,理科知识比较扎实,因此参加SAT考试相对比较容易。“对国内高中生来说,上分是很简单的,但要考上2300分,就不仅仅是对学术知识的要求了,而更加强调学生考试时是否仔细,是否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了。”“我参加的SAT2难度相当于普通高中教科书的程度,不需要学生做多少习题搞题海战术,也不需要习题有多深的难度。”胡诗I表示,SAT考试的试题都是英语,特别是理科为主的SAT2,首先就是要求学生能看懂试题,并能熟练地进行解答。说到自己考高分的经验,胡诗I说:“主要是多做简单题,并从中熟悉学科知识的概念和理念,这样对付一些难题就有了方法,基础打牢了,才能举一反三。”对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胡诗I的经验是多思考,少做题,千万不能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的理论要点,不断问为什么,把一些学科知识的道理想通,自己才算学懂了,遇到类似的问题,才能触类旁通。”“每科的考试时间1个小时,在这个时间里,化学科85道题,物理75道题,数学50道题,每科都要求在1个小时完成,时间是比较紧张的,要求学生一分钟就要做一道题,因此平时如果对考试技巧等不熟悉,也不容易得高分。”“虽然SAT考试并不强调知识的难度,但IB课程却是世界上最难学的国际课程,只要你IB课程学好了,不光能比较轻松地应对考试,就因为它难学,因此国外的大学对IB课程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很高。”胡诗I对明年进入国外一流大学充满信心。“虽然2360分的成绩已经超过哈佛、普林斯顿等大学的录取要求,但我并不希望进入这两所大学。”胡诗I对自己的目标学校暂时保密。“要参加SAT考试,需要学生具有很大的词汇量,至少1-1.2万左右,并且还需要具备比较宽的知识面,对科学、社会、人文、环保等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留学专家表示。“SAT成绩对于申请美国学校是一种参考,并不是必须的。”专家告诉记者,“但有SAT成绩,会给学生的申请提供很大的帮助。”[留学生:美国高考难度不高于国内高考]篇2:高职高考难度大吗高职高考难度大吗一、考试分值不一样:单招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原则上为180-200分,素质测评即面试分值在100-120分,各测试院校的设定分值不一样,具体以各测试学院招生简章为准。二、组织出题不一样:单招考试是由省考试院统一组织,各试点单招学校独立命题、自主组织测试;三、考试范围不同:单招考试普高学生只考4科,即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科,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考填报专业的专业考试,而普通高考考试科目虽然为4科,但需要考文综或理综。四、单招相对于普通高考来说:单招考试题比较简单,单招文化考试主要注重基础,同时面试得分相对容易。高职高考报名须知根据有关政策文件,目前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的报考条件及报名时须提交的材料和证件如下:一、随迁子女在我省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院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即:“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和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考试):(一)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二)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住所;(三)父亲或母亲持有我省居住证,已连续3年以上(含3年);(四)父亲或母亲在我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累计3年以上(含3年);(五)随迁子女具有我省中职学校3年完整学籍;(六)拟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其父亲或母亲在我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持有我省居住证有效期以及随迁子女中职学校阶段完整学籍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统一为高考录取结束前(8月31日)。二、随迁子女在我省就读普通高中,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一)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二)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住所;(三)父亲或母亲持有我省居住证,已连续3年以上(含3年);(四)父亲或母亲在我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累计3年以上(含3年);(五)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六)随迁子女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3年完整学籍;(七)拟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其父亲或母亲在我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持有我省居住证有效期以及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统一为高考录取结束前(8月31日)。三、符合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报名参加高考,应当在当年高考报名规定的时间内,持本人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及相关的证明材料按要求到就学学校所在地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随迁子女报名时,应提交以下材料原件和复印件:(一)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提供《广东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劳动合同》《工商企业登记证》等其中一项有效证明材料;(二)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提供房地产权证、购房合同、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协议、房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等其中一项有效证明材料;(三)父亲或母亲的《广东省居住证》(在深圳市报考的提交《深圳市居住证》);(四)父亲或母亲在我省累计缴费3年以上(含3年)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证明材料;(五)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及在我省高中阶段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有关证明。高职单招考哪些科目考试科目一般共4门:语文、数学,(医学护理类、药学类考化学)、外语(英语或日语,由考生任选)和专业理论,但“其他类”中的“退役士兵高职招生”和“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只考语文、数学、外语。高职单招考试由文化素质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一般由两部分组成。1.文化素质测试凡参加高职单招的考生(免试生除外),均需参加文化素质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涵盖中学所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文化素质测试由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评卷,考试工作由各区县考试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2.职业技能测试凡报考15个高职对口招生专业所对应单招专业的对口高职考生:以其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按满分300分折算为职业技能测试成绩,计入总成绩。普通文理考生、对口高职艺术和其他类考生:考查考生职业适应能力、专业认知能力等。该科目的满分为300分。篇3:一些关于预测高考试题难度在考生当中对当年高考题难度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有听任课老师说的,有听补习老师说的,有听专家说的,还有道听途说的。今年也不例外,现在又有人开始预测08高考英语的难度了。有人说xx英语科出题会变易,也有人说会变难。而且言之凿凿――有根据权威人士的发言,有根据所谓的“大小年”理论,也有说是对新考纲的深刻理解的推论……这样让本来备受煎熬的xx考生左右为难!我还发现,很少有人在当年高考考完之后对自己的高考前的难度预测有一个回顾以证明自己的先知先觉,当然预测错的更不会高考后去主动承认错误的。事实上,每年对当年高考难度预测错的人士很多,当然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回避自己的错误。就说去年吧:去年高考前有不少人说陕西用的全国卷的理综会简单,因为前年难(这是典型的大小年理论),但是高考出题人好像没给这些权威人士面子,xx年这份全国卷的理综卷子更难了。我就想这些人该出来道个歉吧,结果什么也没等出来,等来的是他们对当年高考题的大加赞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错误,忘记了自己的错误给不少考生带来的严重影响。事实上对当年高考题难度的预测对考生消极影响很大。如果考生按你预测的难度去准备,预测准了,对他们也许会有些帮助;但一旦你预测的难度不准确,使他们在考场上心理的预期与实际不符,产生了心理落差,有些人一时不容易接受,也许有失败的可能。假如你说当年高考英语试题会变容易,可事实上变难了,接受你预测的考生由于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考场上会很不适应甚至十分紧张,以致影响答题和最后的成绩。多年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年的每科高考题的总难度不易预测(我认为只有出题人等少数人知道,几乎没有可能外传),并且一份试题的难和易没有明确的标准,且不同考点、不同题型对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难易之分――有些学生认为某个考点难,可能另一些学生认为它容易---所以即使你预测准了该科的总难度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我一直认为高考前要把高考想的难一些,把困难想的多一些,这样你的准备才会充分,不管当年的高考题是难是易,你都不会因此产生大的心理落差。如果当年的考题比你想的容易,你的紧张情绪一定会变得放松,会有一个较好的考场心态,利于发挥;如果当年的考题难了,因为你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不会产生心理落差,也能够从容应对。总之,我建议在高考前把高考想的适当难一些,这样你就会在考场上首先胜在心态上。一个好的稳定的考场心态是高考考场上正常发挥的前提,是考出自己真实水平的前提。希望我的建议对xx高考考生们有些帮助。[一些关于预测高考试题难度]篇4:高考全国卷难度分析试题难度适中“不任性”对于我省考生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全国卷难不难,偏题、怪题多不多。而此次参加论坛的各位名校校长和专家也给我省考生吃了一颗定心丸,认为全国卷不任性、没有偏怪题,但是题目难度会有梯度。以英语为例,全国卷的英语命题要求是“稳中求变、与时俱进、重在内容创新”,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中、难,总体难度控制在0.55~0.58 之间。所以考生在复习选题时,不要选择偏题、怪题,以中档题为主,适当做些综合性较强的试卷。全国卷的学科试卷在时间安排上也有讲究,英语学科的阅读、七选五的时间建议给35 分钟,完形填空、语法填空时间为30 分钟,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时间为35 分钟。这样的时间安排从现在就需要开始训练,以便考场上能从容应对。数学因为容易拉分,加上难度变幻不定,可以说是我省考生最为害怕的一个学科,第一天下午开考的数学考得如何直接决定着考生第二天的考试情绪。不过相对于安徽卷来说,全国卷近5 年来的难度都属于较为稳定的状态。选择、填空题会以基础题呈现,属于中等难度。选择题在前六题的位置,填空题在前二题的位置;解答题属于中等难度,且基本定位在前三题的位置。理综中的物理也是考生头疼的一个环节,而从近年来全国I 卷的表现来看,全国卷物理部分都比较中规中矩,不任性,几乎没有怪题。但这并不代表物理卷没有难度,全国卷的试卷比较成熟,题目设置上有梯度,实验题和力学题都是难度较大的题型。“倒计时”促进法要慎用“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搞倒计时,老师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有时间了’,这种方法其实从学习效率上来说是最低的一种。”中科院附属学校执行校长王金战说。因为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为了增加紧迫感,倒计时被广泛运用,但这种在焦虑环境下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高。“有高一的学生就和我说,觉得距离高考只有两年多时间了,学习来不及了,这些都是焦虑情绪的过度反应。”现阶段很多老师会建议学生放弃难怪题,多抓基础题。王金战则建议,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此时要重视难题。因为基础题虽然占主流,但是要想拉开差距,还要靠难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做一些难题,全国卷的区分度较高,难题出现的可能性也较大。对于后期如何提高复习效率,他建议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一本错题集,每次考试后不要过度关注考分本身,而是将错题整理出来,让每一次考试的失分都变得有价值和意义。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问题,以避免在下次犯同样的错。数学卷或现被弱化考点全国卷考什么?和我省考生熟悉的安徽卷差别在哪里?论坛上专家们也对一些重点学科进行了总结论证,认为数学科目差距最为明显。首先,考点分布上,全国卷数学文理科对几何概型都未涉及,但在安徽卷中却是常设考点;全国卷理科对正态分布、条件概率等时有涉及,而安徽卷理科则从未涉及;全国卷文理科对相关关系及相关系数时有涉及,而安徽卷文理科对相关系数则从未涉及。全国卷文理科解答题中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是常设考点,安徽卷文科解答题时有涉及,安徽卷理科解答题较少涉及。其次,在命题思路上也存在差异。在解答题情景材料呈现方面,全国卷文理科经常以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及散点图等图表作为情景材料呈现,而安徽卷文科时而有以频率分布表作为情景材料呈现,安徽卷理科较少涉及。全国卷文理科解答题背景材料经常是相近的,甚至是同题,安徽卷文理科试题背景材料基本不同。古典概型概率都是全国卷与安徽卷考查热点,但考查的题型不一样,全国卷对古典概型概率经常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安徽卷在选择、填空题中基本不考查,而是在解答题中考查。此外,全国卷注重知识交汇,而安徽卷则较少涉及。全国卷试题不拘泥于知识内容的层次要求,对于看起来“边缘”知识的考查较为频繁,全国卷理科对相关系数、正态分布、条件概率等时有考查,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忽视阅读材料的教学、不能忽视所谓的“非主干知识”。而对超几何分布的考查,全国卷相对弱化。试题将体现多学科融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曾表示,全国卷的各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而这样的原则会通过什么样的试题和形式呈现呢?研讨会上专家们通过具体例题,阐述了这一命题原则将会以何种形式呈现在试卷中。化学题目和文言文出现在一起,这是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全国卷中就曾不止一次出现类似的题目。或者利用文言文创设崭新情景,或者利用古今结合创设崭新情景。例如: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这样的命题就把传统文化融合其中。还有利用诗词名句创设崭新情景。例如:“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下列有关“玉”的说法正确的是A.玉是石灰石B.玉的硬度比河砂大C.玉的熔点较高。类似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在其他几个学科中都有体现,这些将是全国卷的一大特色,考生在后期复习中可以加以留意。高考难度预测教育部官网昨日正式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文。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都采访时明确表示,新增必考内容的试题会控制好难度,确保第一年平稳落地,高考试卷的整体难度也会保持稳定。作为高考制度综合改革的试点,上海、浙江两地将于明年率先实施新高考,即“3+3”考试模式。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地的语数外3门统一测试科目命题要跟新大纲统一,而“+3”中的选考科目,可根据自己的改革方案安排,不受新大纲的限定要求。考试大纲为什么要这样修订长期以来,高考对教育教学都发挥着指挥棒作用。相关专家指出,20高考大纲的改革,正是试图通过高考这根指挥棒,继续推进高考内容改革,破题应试教育,体现素养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高考大纲修订的总体原则是优化考试内容,提高考试质量,在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以满足高校人才培养与选拔的要求,这也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这次修订其实将考察学校是不是尊重学习规律,是不是应试教育。”有专家指出,本次修订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发挥高考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人才选拔功能,想靠刷题换取高分会越来越难,“越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学校越会适应大纲的调整”。选考变必考,高考更难了吗根据《通知》,与往年只是微调相比,2017年高考大纲修订调整较大,语文、物理均将以往的一些选考内容调整为必考内容。新大纲也引发一些考生和家长的关注:新必考内容的难度如何?“肯定要考虑到稳中有进。”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增必考内容的试题会控制好难度,确保第一年平稳落地,高考试卷的整体难度也会保持稳定。南都此前了解到,新物理大纲将高中课标里选修的3-5模块调整为必考,部分师生存在担忧。已经是高三第一学期,有些学生之前没有选修3-5模块,时间紧、任务重,怎样更好地调整复习计划?对此,北京八中副校长、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唐挈坦言,3-5模块的考察第一年回到必考系列,学校、老师和考生确实会有不适应,但从物理学科的整体性、系统性上看,调整是必要的。他认为,学校对相关知识及教学方法是有传统的,而且试题难度不会太高,广大考生不必过度恐慌。调整突然,是否符合“三年早知道”原则此前有一线教师提出,大纲的调整有些突然,不符合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对此,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称,年度高考大纲的修订是教育部相关部门每年都要开展的例行工作,而“三年早知道”是对高考招生改革方案的要求,例如考试科目、加分政策调整等,不是对年度例行工作的要求。该负责人同时进一步解释了2017年高考大纲修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2017年要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各项改革。考试大纲作为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修订调整。专家解读考生如何调整复习计划?教育部及专家逐科详解如何理解这次高考大纲的修订?考生又该怎样据此调整复习计划?教育部考试中心及有关专家近日给出了一些参考。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高等教育学科评审组组长谢维和表示,大纲不等于考试命题,还有很多环节和工作等待有关部门部署,让这次大纲修订能够平稳落地。他强调,这次考纲修订是根据国家高考改革的进程来进行的,出自于基础教育发展变化的需要,也契合了高校深化创新改革、培养拔尖人才的要求。学校、师生和家长需要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语文取消二选一选考模式 考试阅读量增加对策:平时一定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文是2017年高考大纲修订中变化较大的科目之一,修订后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阅读量也有所增加。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取消此前二选一的选考模式。一篇字的文章,阅读加答题的时间约在15-20分钟左右,如果其他题量不变,语文答题的时间会更紧张。教育部义务教学语文课标修订专家组召集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执行主编温儒敏认为,本次大纲修订将改善当前语文教育边缘化的状态。温儒敏说,语文不像数学和英语等科目,考试分数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难以依靠短期的突击,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学校要求语文“让路”的现象。相关数据显示,去年高考中,某省份语文卷文学类阅读仅有8%的选择率,也就是说,92%的考生选择了实用类阅读。每年两类文本的选考,绝大多数考生都是选实用类阅读。“为什么?因为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更需要长期的熏陶和积累,是很难速成的。一些学校要复习提分,肯定就不选。”温儒敏说,现在很多学校基本上不学文学类阅读,放弃了小说、诗歌等文学欣赏。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学生除了具备阅读实用类文本的信息筛选、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应该有文学审美的能力。新大纲中对阅读量的要求有所增加,温儒敏认为很有必要。“没有阅读量,就不可能有语文。”他说,语文教育包括了听说读写,只有精读是不够的,一定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既要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我觉得这次高考大纲的修订意义重大,会马上对一线教学产生正面指挥作用。”物理考试范围扩大了一本书对策:新增必考内容可结合其他模块复习新的物理大纲同样增加了必考内容,原本属于选修的3-5模块改为必考,主要包括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及波粒二象性的相关内容。由于考试范围扩大了一本书,部分考生和家长难掩焦虑。对此,北京八中副校长、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唐挈认为,一线教学老师确实会感到不适应,但从物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上看,调整是有必要的。此前学生没有学过,高三复习的时候怎么把新的内容讲进去?唐挈建议把3-5模块分成三部分,同其他模块的复习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动量的知识,可以放在力的运动、机械能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复习当中。这样也丰富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考虑到动量首次纳入到必考内容,在试卷设计时会适当控制涉及动量内容试题的考查难度,保持物理试卷总体难度的稳定。再比如波粒二象性的教学,唐挈说,如果学生选学了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3-4模块,在对于光的本性认知这样一个大课题下,再来进行波粒二象性的学习,实际上既是相关知识的比较,也是对光的认识的深入。数学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科学与人文兼顾对策:将特别强调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而不只是集中于知识性内容新的数学大纲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认为,修订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将来高考对数学学习情况的考察,不像过去集中于知识性内容,而是特别强调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增加对数学文化的要求,则体现出数学科学与人文价值的兼顾,符合未来高考改革及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新大纲还从此前的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了“几何证明选讲”。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刘和平说,该部分的主要内容在高中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都有相当程度的体现,因此没必要再以单独的专题形式来考查。需要注意的是,删去这部分内容,并不意味着弱化对考生相关能力的要求。篇5:今年高考难度怎么样2022高考命题的10项原则一、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要求考生:懂得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应用。二、弘扬时代精神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高考命题应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三、学过的知识点都可能被考到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考纲补充的考点要选择性地考,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四、同一考点变化考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考点知识,今年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五、多层探究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出题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因此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六、考察思维,解题容易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较难的题目,考生一般入题较易,之后会发现解题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宽,但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七、思维穿透力考察考生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试题往往从比较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察,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八、课外和课堂结合考察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高考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就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九、考查知识的“应用性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察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人文学科要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自然学科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有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十、以生考熟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察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高考大体录取比例近两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都已经突破千万,本科录取人数约16%,也就是说,不管你被什么本科录取了,就算是最普通的三本,也已经是6选1的突出人才。一本录取人数是114万人(6%),也就是说,不管能考上什么样的一本学校,都已经是16选1的精英了。211高校录取人数约46万人(2.4%),也就是说,全国同龄人中只有2.4%的人能考上上211高校。这些高校包括东北林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延边大学这样的,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听说过的学校,能考上这些学校的,也已经是40选1的超级精英了。985高校录取人数约15万人(0.8%),也就是说,考上985高校,实际上是战胜了99%的同龄人的。而清北录取人数约6600人(0.03%),这两所中国TOP2的高校。万里挑三,堪称人中龙凤。各地高考难度排行榜(仅供参考)由于高考是“省内竞争”,各省的高考难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真实面貌。我们从后往前排,先讲高考难度最大的省份。地区高考难度排名:1河南省:地狱模式河南是一个符合其印象的地区,他的高考真的是全国最难。由于河南人口众多,本地知名高校也实在有限,一本、985、211、清北录取率,都是全国相当靠后的位置。河南高考难这个问题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解决的迹象。地区高考难度排名:2广东省:地狱模式广东是唯二地狱难度的地区,各项录取率是真的低,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广东人多,78.3万考生仅次于河南,而好学校录取数量也很低,别说什么广东人爱做生意,不爱考试什么的,人家福建也是这个文化,也没有广东这种地狱模式。但是却很少听广东人民抱怨过这件事情,这一点上来说,广东人民真是好样的。但广东的学校,确实是需要加强了,教育资源和建设,需要多关注一下广东了,广东人民真的是虽然苦,但是不说。地区高考难度排名:3江苏省:困难模式其实这个排名,没有体现江苏高考最变态的地方。因为这个排名,只有录取率,没有反映考试内容。而江苏高考最变态的地方,就是他的高考并不标准化,天天改革,一会3+X,一会3+2,一会又搞成3+1+2,一会要学物理,一会又不学物理了。导致江苏高考的制度,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这无疑加重了很多学子的心理负担。总体而言,江苏高考论考试内容难度,那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论考试令人的迷惑程度,那江苏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地区高考难度排名:4广西自治区:噩梦模式和山西同样的情况,广西自治区内更是缺乏知名高校。而广西更是50多万考生,高考难度其实是非常大的。但广西也是因为本身存在感薄弱,导致有苦说不出。地区高考难度排名:5安徽省:噩梦模式安徽985录取率全国倒数第一,211录取率也排名靠后,一本录取率相对还能缓和点。在安徽高考也是件艰辛的事情,不过安徽至少出了个毛坦厂中学,让人至少“有苦能说得出”,大家至少知道安徽高考挺苦的。总而言之,在安徽高考也是真的不容易的一件事。地区高考难度排名:6云南省:噩梦模式云南,和广西和山西一个问题,存在感弱,也是35万+考生,本地没有太多知名高校,关注度也不高。各项录取率挺低的(比山西和广西还是稍微好点)。请多关注关注云南学子,上个大学不容易的。地区高考难度排名:7四川省:噩梦模式四川考生近70万,除了河南广东山东,四川排第四。这也好理解,四川毕竟本身人口这么多。在四川高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好在四川本地还有川大,西财等好的高校,整体录取人数也还过得去。四川人比较豁达乐观,经常见到的四川人都是乐呵呵的,所以“四川高考苦”这个事,没有造成广泛的印象。但是总而言之,从录取率综合量化评判,四川高考是挺苦的。地区高考难度排名:8山东省:噩梦模式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起源,山东人对于“考试”的热爱程度,可以说是全国数一数二了,考生人数也位居全国前列,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以至于出现“我高考不容易,先上个曲阜师范大学,以后考研出去吧”这样的景象,这也是山东人民高考不易的一个体现。不过山东高考比较不友好,是个全国范围内有印象的事情,他也就是符合印象吧。比起像广西,四川这种高考更苦,但是还没啥人知道的地方,山东人民至少有人心疼。地区高考难度排名:9甘肃省:困难模式甘肃不算多,其985,211,清北这些高校录取比例在全国排名其实挺靠后的,但是好在其一本录取率还可以,使得其高考难度总体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还过的去。地区高考难度排名:10贵州省:困难模式★ 美国经典高考励志电影★ 面对澳洲高考 中国留学生如何见招拆招?★ 北京 今年高考数学题难度有所下降★ 出国留学VS国内高考 他们对立吗★ 美国留学生听课的三大技巧★ 放弃国内高考学生:出国只是不同生活轨迹★ 留学生要注意美国申系统的复杂性★ 高考成绩一本线美国留学指导★ 高考范文★ 高考 范文
《留学生:美国高考难度不高于国内高考(共5篇).doc》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鲁木齐职业鉴定中心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