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除以640除以2怎么列竖式计算?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复习:
一位数除多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
(3)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4)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新知识: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四舍商大舍去1,五入商小加上1)
3、同头无除商八九(例:239÷26),除数折半商四五(例:330÷68)。
4、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х除数+余数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商是两位数。
7、商的变化规律(一)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就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8、商的变化规律(二)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反而除以(或乘)同一个数。
9、商的变化规律(三)
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不变。
参考答案:
一位数除多位数笔算练习
184÷4=46 1416÷3=472 1614÷3=538 1530÷9=170
999÷9=111 532÷7=76 1014÷6=169 852÷2=426
135÷9=15 1448÷8=181 879÷3=293 1320÷2=660
616÷2=308 910÷5=182 426÷2=213 1929÷3=643
1132÷4=283 1269÷3=423 1380÷3=460 933÷3=311
1608÷3=536 60÷6=10 1887÷3=629 224÷8=28
980÷5=196 1044÷9=116 1936÷2=968 1252÷4=313
588÷6=98 595÷5=119 584÷4=146 1316÷2=658
1674÷2=837 42÷3=14 54÷9=6 210÷5=42
24÷3=8 214÷2=107 1855÷7=265 1462÷2=731
297÷3=99 928÷2=464 833÷7=119 660÷2=330
615÷5=123 72÷4=18 112÷4=28 544÷4=136
343÷7=49 748÷2=374 854÷7=122 728÷8=91
390÷3=130 774÷6=129 702÷2=351 774÷9=86
842÷2=421 651÷3=217 639÷9=71 216÷4=54
816÷4=204 322÷2=161 669÷3=223 364÷4=91
434÷2=217 846÷9=94 459÷9=51 792÷2=396
448÷8=56 882÷7=126 248÷4=62 262÷2=131
162÷6=27 816÷8=102 102÷6=17 530÷2=265
234÷2=117 252÷9=28 810÷3=270 342÷2=171
972÷2=486 588÷3=196 174÷3=58 783÷9=87
两位数除多位数笔算
1332÷18=74 1134÷27=42 95÷19=5 1391÷13=107
1800÷45=40 570÷38=15 215÷43=5 1344÷84=16
946÷22=43 986÷17=58 380÷19=20 20÷10=2
1470÷42=35 1166÷11=106 418÷11=38 810÷45=18
806÷31=26 1512÷12=126 105÷15=7 84÷28=3
75÷25=3 1408÷88=16 1104÷16=69 1691÷19=89
504÷28=18 1716÷13=132 1120÷40=28 1067÷97=11
1419÷43=33 1472÷64=23 1848÷84=22 231÷33=7
1232÷22=56 798÷19=42 1472÷32=46 25÷25=1
1817÷23=79 195÷13=15 792÷12=66 782÷17=46
42÷3=14 1800÷90=20 990÷22=45 210÷5=42
1072÷16=67 143÷13=11 207÷69=3 252÷12=21
477÷53=9 552÷92=6 817÷19=43 136÷34=4
608÷32=19 770÷10=77 510÷34=15 380÷95=4
203÷29=7 804÷67=12 885÷59=15 882÷98=9
923÷71=13 276÷12=23 728÷13=56 536÷67=8
600÷20=30 850÷85=10 851÷37=23 142÷71=2
700÷35=20 276÷69=4 984÷24=41 735÷35=21
43÷43=1 672÷42=16 726÷66=11 110÷11=10
72÷12=6 68÷17=4 616÷56=11 574÷82=7
276÷46=6 896÷56=16 645÷15=43 952÷14=68
893÷19=47 840÷14=60 250÷25=10 120÷10=12
876÷73=12 798÷38=21 91÷13=7 600÷60=10
336÷42=8 936÷12=78 468÷26=18 114÷19=6
424÷53=8 598÷46=13 720÷20=36 320÷16=20

导语:提到五年级,大家应该都了解,有人问五年级下册一百道数学题,另外,还有人想问五年级上数学计算题大全300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五年级数学求方程的题呢,下边小编就来告知大家五年级上数学计算题大全300道,一起来了解下吧。
五年级上数学计算题大全300道
五年级数学题上册
竖式计算(一)
2.5×103= 0.702×15= 3.15×0.14= 12.4×0.17= 2.3×11.2=
0.416÷32= 6.6÷4= 43.5÷29= 28.6÷11= 20.4÷24=
3.9×0.3= 4.3×6.2= 3.64÷52= 15.6÷12= 328÷16=
竖式计算(二)
2.19÷0.3= 5.58÷3.1= 8.32÷4= 5.92÷1.6= 0.63÷0.15=
6.7×0.3= 0.68×0.04= 3.9×5.6= 0.285×7= 58×0.009=
6.15×0.4= 56×1.33= 140.4÷18= 9.18÷9= 243.2÷6.4=
竖式计算(三)
3.5×1.6= 12.5×40= 1.3×2.3= 3.02×2.05= 2.6×1.8=
7÷0.28= 15.6÷2= 0.138÷0.15= 216÷2.7= 6.4÷32=
1.37×0.04= 1.06×2.05= 104÷0.52= 72÷3.8= 75.6÷1.8=
竖式计算(四)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0.04×0.12= 3.84×2.6≈ 5.76×3= 7.15×22=
90.75÷3.3 3.68×0.25= 16.9÷0.13= 1.55÷3.9= 3.7×0.016=
简便计算(一)
66.86-8.66-1.34 0.25×16.2×4 0.25×16.2×4 4.8×7.8+78×0.52
3.6×102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简便计算(二)
1.25×2.5×32 0.49÷1.4 3.65×10.1 15.2÷0.25÷4
15.6×13.1-15.6-15.6×2.1 4.2×99+4.2 0.89×100.1 17.8÷(1.78×4)
(45.9-32.7)÷8÷0.125 9.7×99+9.7 4.36×12.5×8 5.6÷3.5
简便计算(三)
0.65×101 27.5×3.7-7.5×3.7 8.54÷2.5÷0.4 3.83×4.56+3.83×5.44
45×(267+143) 2.5×0.39×0.4 (25+2.5+0.25)×4 1.8×3.5+2.5×1.8
12.5×8.8 3.6×1.2÷3.6×1.2 1.31×12.5×8×2 3.8×0.99
简便计算(四)
4.6×99+4.6 7.5×101-7.5 1.25×2.5×(80×4) 4.6×47+4.6×54-4.6
7.68÷2.5÷0.4 0.45×72+45×0.18+4.5 5.5×99 0.125×72
12.5×0.4×2.5×8 9.5×101 4.2×7.8+2.2×4.2 0.87×3.36+4.64×0.87
解方程(一)
20X-50=50 28+6X=88 32-22X=10 3X+5X=48
3X-24-=3 1.8x=0.972 X+3=18 X-6=12
14X-8X=12 12X-8X=4.8 7.5×2X=15 4(X-5.6)=1.6
解方程(二)
7x =49 20x=40 8x=8 1.2x=81.6
x+3=18 x+32=76 100+x=310 x+55=129
x-54.3=100 x-77=275 x-58=144 11.6-x=8
x÷2.5=100 x÷3=33.3 x÷2.2=8 6÷x=12
解方程(三)
0.273÷x=0.35 1.8x=0.972 5x+34=54 2(x+x+0.5)=9.8
5(x+3)=35 x+3.7x+2=16.1 3x-1.2x=158 2x+55=129
3×(x-4)=46 (8+x)÷5=15 (x+5) ÷3=16 6×5+2x=44
解方程(四)
20X-50=50 28+6X=88 32-22X=10 56-2X=20
4X+2=6 3X+6=18 16+8X=40 2X-8=8
4X-3×9=29 7(X-2)=49 4×8+2X=36 48-27+5X=31
数学五年级上计算训练(一)
1、直接写出得数。
0.32×5= 1.8÷0.3= 3.2-0.1= 0.27÷0.03=
1.8×20= 0.01÷0.1= 6.5×10= 80×0.3=
18×0.01= 2.5-2.5÷5= 0÷4.61= 0.03×2.3=
1.25×0.8= 0.42÷0.7= 1.5÷5= 5.1÷0.3=
2.3×0.4= 5.6+5.4= 0.25×4= 6.36-2.6=
2、用竖式计算:
0.37×2.4= 1.55÷3.8≈ (保留一位小数)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5.5×8.2+1.8×5.5 0.25×0.89×4 4.8×0.98
8.8×1.25 7.65÷0.85+1.1 23.4÷5.2×3.2
4、解方程
1.8x=72 x÷5.4=1.2 x-32.5=94 x+4.2=14.8
数学五年级上计算训练(二)
1、直接写出得数。
0.4×5= 4.2÷0.2= 4.2-1.6= 21.7÷0.07=
1.6×7= 25.25÷5= 1.25×8= 60×0.9=
0.8×0.1= 0÷7.05= 0.4×2.5= 1.7+3.3×0.2=
2、用竖式计算:
56.5×0.24= 93.6÷0.052=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2.35×4.64+5.36×2.35 12.5×1.36×0.8 2.6×10.1
4.4×0.25 25.2÷12+2.9 43.5÷15-1.45
四、解方程
91÷X=1.3 1.2 x ÷ 2 = 60 ( x-4)×0.5=10
4X+1.2×5=24.4 8X-5X=27 6x-10.8=13.2
数学五年级上计算训练(三)
1、直接写出得数。
1.25×8= 3.6÷10= 6.3+0.37= 2.6÷0.02=
0.11×5= 4.8÷4= 0.25×4= 1.12×0.3=
0.8×0.5= 0÷7.05= 1.5×30= 3.5+6.5×20=
2、用竖式计算:
0.59×0.027= 6.72÷6.4=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87×3.05+8.13×3.05 1.25×0.45×0.8 9.8×3.7
0.44×2.5 2.25×0.4+0.6 31.04÷3.2-4.7
4、解方程
2X+8=16 X÷5=10 X+7X=8
6X-6=0 5X+6=11 13(X+5)=169
数学五年级上计算训练(四)
1、直接写出得数。
1.25×8= 3.6÷10= 6.3+0.37= 2.6÷0.02=
0.11×5= 4.8÷4= 0.25×4= 1.12×0.3=
0.8×0.5= 0÷7.05= 1.5×30= 3.5+6.5×20=
2、用竖式计算:
1.24×0.15= 0.39÷7.8=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26×10.1-0.1×3.26 0.125×9.8×8 102×4.8
2.4×2.5 (27.8-15.6)×0.8 9.12÷57+4.84
12.6×99 90÷25÷4
4、解方程
(1) (2)
数学五年级上计算训练(五)
1、直接写出得数。
1.25×8= 2.8÷100= 6.3+0.37= 2.6÷0.02=
0.13×5= 9.6÷6= 0.25×4= 2.34×0.2=
0.6×1.5= 0÷7.05= 2.3×20= 4.3+5.7÷1.9=
2、用竖式计算:
1.03×5.9= 3.8÷4.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39×6.1+3.9×1.39 0.25×1.6×0.4 10.1×1.9
2.4×1.25 0.48×20.2-4.2 42.72÷0.48+0.52
4、解方程
2X+1.5X =42 (X-3)÷2=7.5
数学五年级上计算训练(六)
1、直接写出得数。
1.25×8= 1÷0.125= 6.13×0= 3.9÷0.65=
2.4×5= 10÷2.5= 0.37×0.4= 2.34×0.2=
2.5×4= 0÷21.35= 1.6×0.5= 4.3+5.7÷1.9=
2、用竖式计算:
0.86×1.2= 5.63÷6.1≈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2×2.5+0.8×2.5 2.33×0.25×4 102×0.45
8.8×1.25 7.06×2.4-5.7 0.21÷1.4+2.6
4、解方程
9X÷4=135 3X-1.6=32.6
1、列竖式计算
4.83÷3 36.8÷16 59.51÷11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64÷8 29.29÷29 111÷0.37 24÷96
3、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2.862÷1.08 47.04÷0.56
4、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0.05÷32 210÷187 4.035÷2.4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130+783+270)+1017
36+63-36+63
76+145+24
125*32
99*32+99
152-38-62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44+242+222
99*11
88*102
80*602
(20+4)*25
836-27-73
465-213-65
1260/18/7
8*101-8
734-68+25
25*(6+4)
80-138-162
250*13*4
3200/4/25
88*125
99*38+38
17*23-23*7
72*125
2000/(125/8)
800-138-162
672-36+64
1034+78+320+120
25+75-25+75
2000/125/8
25*(4+8)
1280/16/8
5*99+5
98+265+202
273-73-27
9.07-22.78÷3.4 1.05÷0.7+18.9
21.5÷0.05×0.6 30-[5.5+18÷(5.2+3.8)]
0.4×5÷0.4×5 (7.5-2.3×0.4)÷0.02
6.8×0.75÷0.5 13.75÷0.125–2.75 1.53+23.4÷7.2
5.3×6.3+2.3= 4.4×7.3+5.3=
4×8.8+1.5= 4.1×0.8-0.2=
9.9×1.4+0.6= 6.4×2.4+3.6=
12.48-4×9.7= 9.8×1.3-0.3=
4.8×9.1-0.5= 2.9+0.6×7.5=
4.2×1.8-0.1= 8.6×6.5+6.4=
5.59-3×4.3= 0.2×5.6+2.5=
3.053-0.1×5.3=
9.4×8.4+5.8= 0.5×4.6+7.1=
6.908-1.3×1.6= 2011.248-4.6×3.8=
13.596-9.1×5.6= 229.570.4×1.9=
11.259-2.1×7.9=
7.3+3.8×2.3= 1.8×9.6-1.7=
9.3+6.1×4.8= 27.5×5.7+5.8=
8.7×0.1-0.1= 8.999-1.7×4.7=
8.6×8.9+8= 1.7+0.3×7.6=
4.584-2.1×0.4= 9.8×4.3+9.6=
7.7×9.9+7.7= 8.7+3.4×9=
0.3+2.8×3.5= 5×1.1-0.2=
2.9×8.2+9.2= 3.9×1.7+0.5=
0.739-1.1×4.9= 0.3×0.9-0.1=
9.2+9×3.9= 8.8+0.6×0.1=
8.9×5.2+9.3= 4.8+3.1×9.1=
1.3×2.2-0.2= 0.9+8.3×8.3=
9.08-3×7.6= 1.288-3.2×0.9=
一、计算:
1、竖式计算(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8.63×0.42 0.38×2.6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125×0.25×8×4 7.4×0.28+0.28×2.6
4.8×0.9+0.48 (4-0.4)×2.5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题大全带答案
(2.5+12.5)×40
=2.5×40+12.5×40
=100+500
=600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300道
5×8= 3.6×0.4= 39.68×0= 47.6×1=
4÷0.5= 12÷0.06= 12÷1.2= 3÷30=
0.15×7= 3.2×6+3.2×4= 2.5×4×0.36=
0.2+0.8×0.5= 6.03×1000= 10×0.6= 6.45×0.01=
0.1×0.1= 0.24×0.5= 5.4+3.6= 1.25-0.25=
10.2×4.5= 2.5×6= 9×0.25= 0.125×4=
1.25×8×0.5= 16×0.01= 1.78÷0.3= 0.27÷0.003=
0.01÷0.1= 1.8×20= x-0.4x= 5d-2d=
3.6÷0.4= 0.6×0.8= 2.4×3= 0.12×0.7=
4÷5= 1.6÷0.5= 0.2÷0.05= 2.5×2.3×4=
1.5÷1.5+1.5= 3.6-1.2÷2.4= 4.7×6+4×4.7=
0.5×4÷0.5×4= 38.5×0×0.38= 0.6×0.8=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1.1×9
二、用竖式计算
8.08-2.68= 5.546+29.38= 17.04×0.26 = 8.35×3.5=
三、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43×0.29≈ 52.6×0.23≈ 4.58×0.37≈
四、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3×8.14≈ 27.6×0.45≈ 27.6×0.45≈
20÷12≈ 2.9×1.8≈ 5.08×0.25≈
五、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2.5÷0.7= 2.5÷0.7= 3.25×9.04=
六、竖式计算(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36.8÷16≈ 10.1÷3.3≈ 15.3÷11≈ 0.78÷1≈
七、脱式计算
(2.65+2.77)÷(1.98-0.98)= 3.7×91.6+6.3×91.6=
0.45×12×0.2= 6.2×2.1-2.12.8-2.8×0.15=
2.8×1.43+0.57= 10-6.06+8.5=
6×0.25×1.8= 144÷3.6+27.2=
0.87×3.16+4.64= 6.8×0.75÷0.5=
13.75÷0.125–2.75= 53+23.4÷7.2=
2.881÷0.43-0.24×3.5= 28-(3.4+1.25×2.4)=
(31.8+3.2×4)÷5= 31.5×4÷(6+3)=
0.64×25×7.8+2.2= 2÷2.5+2.5÷2=
194-64.8÷1.8×0.9= 36.72÷4.25×9.9=
5180-705×6= 24÷2.4-2.5×0.8=
3.416÷(0.016×35)=
八、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12+2.54+4.88= 12.5×17.8×0.8= 9.9×2.5=
9.4×5.8+10.6×5.8= 0.125×0.32×0.25= 9.6+9.6×99=
2.8×7.6+1.4×2.8 +2.8= 6.3×10.1= 0.25×3.2×12.5=
12.5×9.7?12.5×8.7= 3.7×91.6+6.3×91.6=
16.84÷40÷0.25= 12.5×0.4×2.5×8= 9.5×101=
4.2×7.8+2.2×4.2= 2.55×7.1+2.45×7.1=
九、解方程
4(x+0.3)=4.8 1.2x-0.8x=9.6 20+x=36
7x-55=59 0.7x=4.2 (10-7.5)x=1
X×1.8=0.972 0.06×X=1.02 X÷0.13=0.7
12.4÷X=31
十、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25倍是37.75,这个数是多少?
(2)比47.88与3.8的商大42.5的数是多少?
(3)1.25乘4.2减5,差是多少?
(4)比4.7的1.5倍多3.05的数是多少?
(5)一个数的25倍是37.5,这个数是多少?
(6)比47.88与3.8的商大42.5的数是多少?
(7)60比一个数的3倍少30,这个数是多少?
(8)一个数的4倍比60多24,这个数是多少?
(9)用14.81与5.19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10)126.8与15.7的和,乘以1.02,积是多少?
(11)0.6乘0.8的积加上0.12后,再除以1.2,商是多少?
十一、应用题
(1)工程队开凿一条长0.7千米的隧道,原来每天开凿0.024千米,开凿了15天。余下的用1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开凿多少天?
(2) 六年级同学植树276棵,比五年级植树棵数的1.5倍还多20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3) 圆明小学在抗洪救灾募捐活动中,五、六年级一共捐款902元,五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90.5元,六年级也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鐧惧害鍦板浘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30道计算题大全附答案!简单点的!
(1)2x+8=16,x=4
(2)x/5=10,x=500
(3)x+7x=8,x=1
(4)9x-3x=6,x=1
(5)6x-8=4,x=2
(6)5x+x=9,x=3/2
(7)x+8=6x,x=8/5
(8)4/5x=20,x=25
(9)2x-6=12,x=9
(10)7x+7=14,x=1
(11)6x-6=0,x=1
(12)5x+6=11,x=1
(13)2x-8=10,x=9
(14)1/2x-8=4,x=24
(15)x-5/6x=7,x=42
(16)3x+7=28,x=7
(17)3x-7=26,x=11
(18)9x-x=16,x=2
(19)24x+x=50,x=2
(20)6/7x-8=4,x=14
(30)3x-9=30,x=13
小学五年级数学300个计算题要答案的
1、45+15×6= 135
2、250÷5×8=400
3、6×5÷2×4=60
4、30×3+8=98
5、400÷4+20×5= 200
6、10+12÷3+20=34
7、(80÷20+80)÷4=21
8、70+(100-10×5)=120
9、360÷40= 9
10、40×20= 800
11、80-25= 55
12、70+45=115
13、90×2= 180
14、16×6= 96
15、300×6= 1800
16、540÷9=60
17、30×20= 600
18、400÷4= 100
19、350-80= 270
20、160+70=230
21、18-64÷8= 10
22、42÷6+20=27
23、40-5×7= 5
24、80+60÷3=100
25、41+18÷2= 50答案补充 26、75-11×5= 20
27、42+7-29= 20
28、5600÷80=70
29、25×16= 400
30、120×25= 3000
31、36×11= 396
32、1025÷25=41
33、336+70= 406
34、25×9×4= 900
35、200-33×3= 101
36、3020-1010=2010
37、12×50= 600
38、25×8= 200
39、23×11= 253
40、125÷25=5
41、4200-2200=2000
42、220+80= 300
43、20×8×5= 800
44、600-3×200=0
45、20+20÷2= 30
46、35-25÷5= 30
47、36+8-40= 4
48、2800÷40=70
49、98÷14 = 7
50、96÷24 = 4答案补充 51、56÷14 =4
52、65÷13 = 5
53、75÷15 = 5
54、120÷24 =5
55、200÷25 = 8
56、800÷16 = 50
57、840÷21 =40
58、560÷14 = 40
59、390÷13 = 30
60、600÷15 =40
61、72÷24 = 3
62、85÷17 = 5
63、90÷15 =6
64、96÷16 = 6
65、78÷26 = 4
66、51÷17 =3
67、80÷40 = 2
68、100÷20 = 5
69、100÷4 =25
70、240÷40 = 6
71、920÷4 = 230
72、300÷60=5
73、64÷2 = 32
74、64÷4 = 16
75、50÷5 =10答案补充 76、60÷8 = 7.5
77、96÷4 = 24
78、90÷6 =15
79、400+80 = 480
80、400-80 = 320
81、40×80 =3200
82、400÷80 = 5
83、48÷16 = 3
84、96÷24 =4
85、160×5= 800
86、4×250= 1000
87、0×518= 0
88、10×76= 760
89、36×10=360
90、15×6= 90
91、24×3= 72
92、5×18= 90
93、26×4= 74
94、7×15=105
95、32×30= 960
96、40×15= 600
97、60×12= 720
98、23×30= 690
99、30×50=1500
100、5×700=3500
0.45×2.5=1.125 0.8×1.25=1 0.3×3.6=1.08 0.3×0.3=0.09 10×0.07= 0.7 0.92×0.4= 0.368 0.2×0.26=0.052 0.14×4= 0.56 0.02×0.1= 0.002 1.2×0.3= 0.362.5×0.4= 1 2.4×5= 12 0.22×4= 0.88 3.25×0=0
0.9-0.52= 0.38 3.99×1=3.99 0×3.52= 0 12.5×8=100
8÷10 = 0.8 10-1.8-7.2= 1 0.43+3.57= 4 2.5×4×12=144
0.9×0.8= 0.72 7.5x-3x = 4.5x a+3a+7a== 11a 1.05×100= 105 1÷0.5= 2 0.96÷3= 0.32
0.56×100= 56 3.78×100= 378 4÷0.8 =5
3.215×100= 321.5 0.8×10= 8 4.08×100= 408 1.1×0.2 =0.22
0.6×0.8 = 0.48 3×0.9= 2.7 2.5×0.4= 1
0.16×5 = 0.8 1.78+2.2 = 3.98 1.2×0.5-0.4 = 0.2 0.7÷0.01 = 70 2.5×0.4 = 1 12-3.9= 8.1 1.25×8÷1.25 = 8 6.6÷0.66 = 10 5.37×0+4.63 =4.63 3.9+2.03= 5.93
7.2+2.8=10 1.4×5= 7
2、用竖式计算
0.18×15= 0.025×14= 3.06×36=
0.04×0.12= 3.84×2.6≈ 5.76×3=
(保留一位小数)
16.9÷0.13 1.55÷3.9 3.7×0.016
13.76×0.8= 5.2×0.6 8.4×1.3
6.4×0.5 4.48×0.4 5.25×5
35.4×4.2 0.042×0.54 0.76×0.32
0.12×0.5×0.16= 4.8×0.25= 0.125×1.4≈
(保留两位小数)
2.5÷0.7= (保留三位小数) 10.1÷3.3= (商用循环小数)
10.75÷12.5= (用乘法验算) 3.25×9.04= (用除法验算)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7.1×4 16.12×99+16.12 5.2×0.9+0.9
7.28×99+7.28 4.3×50×0.2 64-2.64×0.5
26×15.7+15.7×24 (2.275 +0.625)×0.28
3.94+34.3×0.2 1.2×(9.6÷2.4)÷4.8
8.9×1.1×4.7 2.7×5.4×3.9 3.6×9.85-5.46
8.05×3.4+7.6 6.58×4.5×0.9 2.8×0.5+1.58
32+4.9-0.9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85 + 0.35 ÷ 1.4 8.7 × 17.4 - 8.7 × 7.4
12.5×0.4×2.5×8 0.87×3.16+4.64 9.5×101
0.68 ÷(5.2 -3.5)× 1.25
40.5 ÷ 0.81 × 0.18 4.8 ×(15 ÷ 2.4) 2.13.×0.×8257
6.81+6.81×99 0.25×185×40 4.4×0.8-3.4×0.8
(9.37+9.37+9.37+9.37)× 2.5 4.2.×1.+1.×1.75
2.37×6.3+2.37×3.7 2.5×1.25×0.32 3.8×10.1
2.5×(3.8×0.04) 7.69×101 3.8×10.1
0.25×39+0.25 0.125×72 46×0.33+54×0.33
(8×5.27) ×1.25 6.81+6.81×99 0.25×185×40
6.8×0.75÷0.5 3.75÷0.125–2.75 1.53+23.4÷7.2
9.5×99 13.5×0.98 12.5×8.8
求五年级数学的方程计算题30道!简单点的!
五年级方程题 都不难,自己做吧 那个不会,可以单独通过HI问我
9-2x=1
4+5x=9
10-x=8
8x+9=17
9+6x=14
x+9x=4+7
2x+9=17
8-4x=6
6x-7=12
7x-9=8
x-56=1
8-7x=1
x-30=12
6x-21=21
6x-3=6
9x=18
4x-18=13
5x+9=11
6-2x=11
x+4+8=23
7x-12=8
X-5.7=2.15
15 5X-2X=18
3X 0.7=5
3.5×2= 4.2 x
26×1.5= 2x
0.5×16―16×0.2=4x
9.25-X=0.403
16.9÷X=0.3
X÷0.5=2.6
3-5x=80
1.8-6x=54
6.7x-60.3=6.7
9 +4x=40
0.2x-0.4+0.5=3.7
9.4x-0.4x=16.2
12-4x=20
1/3x+5/6x=1.4
12x+34x=1
18x-14x=12
23 x-5×14=14
12+34x=56
22-14x=12
(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7.5*2X=15
1.2x=81.6
x+5.6=9.4
x-0.7x=3.6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
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5×3-x÷2=8
0.273÷x=0.35
1.8x=0.972
x÷0.756=90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x+2x+18=78
(200-x)÷5=30
(x-140)÷70=4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
x+19.8=25.8
5.6x=33.6
9.8-x=3.8
75.6÷x=12.6
5x+12.5=32.3
5(x+8)=102
x+3x+10=70
3(x+3)=50-x+3
5x+15=60
3.5-5x=2
0.3×7+4x=12.5
x÷1.5-1.25=0.75
4x-1.3×6=2.6
20-9x=1.2×6.25
6x+12.8=15.8
150×2+3x=690
2x-20=4
3x+6=18
2(2.8+x)=10.4
(x-3)÷2=7.5
13.2x+9x=33.3
3x=x+100
x+4.8=7.2
6x+18=48
3(x+2.1)=10.5
12x-9x=8.7
13(x+5)=169
2x-97=34.2
3.4x-48=26.8
42x+25x=134
1.5(x+1.6)=3.6
2(x-3)=5.8
65x+7=42
9x+4×2.5=91
4.2 x+2.5x=134
10.5x+6.5x=51
89x-43x=9.2
5x-45=100
1.2x-0.5x=6.3
23.4=2x=56
4x-x=48.6
4.5x-x=28
X-5.7=2.15
15 5X-2X=18
3X+0.7=5
3.5×2= 4.2+x
26×1.5= 2x+10
0.5×16―16×0.2=4x
13 9.25-X=0.403
16.9÷X=0. 3
23x=14x+14
x+14x=65
3 - 5x=80
1.8 +6x=54
6.7x -60.3=6.7
9 +4x =40
2x+8=16
23x-14x=14
x+7x=8
9x-3x=6
6x-8=4
5x+x=9
x-8=6x
4/5x=20
2x-6=12
7x+7=14
6x-6=0
5x+6=11
2x-8=10
1/2x-8=4
x-5/6=7
3x+7=28
3x-7=26
9x-x=16
24x+x=50
6/7x-8=4
3x-8=30
6x+6=12
3x-3=1
5x-3x=4
2x+16=19
5x+8=19
14-6x=8
15+6x=27
5-8x=4
7x+8=15
五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
.5×8= 3.6×0.4= 39.68×0= 47.6×1=
4÷0.5= 12÷0.06= 12÷1.2= 3÷30=
0.15×7= 3.2×6+3.2×4= 2.5×4×0.36=
0.2+0.8×0.5= 6.03×1000= 10×0.6= 6.45×0.01=
0.1×0.1= 0.24×0.5= 5.4+3.6= 1.25-0.25=
10.2×4.5= 2.5×6= 9×0.25= 0.125×4=
1.25×8×0.5= 16×0.01= 1.78÷0.3= 0.27÷0.003=
0.01÷0.1= 1.8×20= x-0.4x= 5d-2d=
3.6÷0.4= 0.6×0.8= 2.4×3= 0.12×0.7=
4÷5= 1.6÷0.5= 0.2÷0.05= 2.5×2.3×4=
1.5÷1.5+1.5= 3.6-1.2÷2.4= 4.7×6+4×4.7=
0.5×4÷0.5×4= 38.5×0×0.38= 0.6×0.8=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1.1×9
二、用竖式计算
8.08-2.68= 5.546+29.38= 17.04×0.26 = 8.35×3.5=
三、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43×0.29≈ 52.6×0.23≈ 4.58×0.37≈
四、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3×8.14≈ 27.6×0.45≈ 27.6×0.45≈
20÷12≈ 2.9×1.8≈ 5.08×0.25≈
五、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2.5÷0.7= 2.5÷0.7= 3.25×9.04=
六、竖式计算(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36.8÷16≈ 10.1÷3.3≈ 15.3÷11≈ 0.78÷1≈
七、脱式计算
(2.65+2.77)÷(1.98-0.98)= 3.7×91.6+6.3×91.6=
0.45×12×0.2= 6.2×2.1-2.12.8-2.8×0.15=
2.8×1.43+0.57= 10-6.06+8.5=
6×0.25×1.8= 144÷3.6+27.2=
0.87×3.16+4.64= 6.8×0.75÷0.5=
13.75÷0.125–2.75= 53+23.4÷7.2=
2.881÷0.43-0.24×3.5= 28-(3.4+1.25×2.4)=
(31.8+3.2×4)÷5= 31.5×4÷(6+3)=
0.64×25×7.8+2.2= 2÷2.5+2.5÷2=
194-64.8÷1.8×0.9= 36.72÷4.25×9.9=
5180-705×6= 24÷2.4-2.5×0.8=
3.416÷(0.016×35)=
八、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12+2.54+4.88= 12.5×17.8×0.8= 9.9×2.5=
9.4×5.8+10.6×5.8= 0.125×0.32×0.25= 9.6+9.6×99=
2.8×7.6+1.4×2.8 +2.8= 6.3×10.1= 0.25×3.2×12.5=
12.5×9.7?12.5×8.7= 3.7×91.6+6.3×91.6=
16.84÷40÷0.25= 12.5×0.4×2.5×8= 9.5×101=
4.2×7.8+2.2×4.2= 2.55×7.1+2.45×7.1=
九、解方程
4(x+0.3)=4.8 1.2x-0.8x=9.6 20+x=36
7x-55=59 0.7x=4.2 (10-7.5)x=1
X×1.8=0.972 0.06×X=1.02 X÷0.13=0.7
12.4÷X=31
十、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25倍是37.75,这个数是多少?
(2)比47.88与3.8的商大42.5的数是多少?
(3)1.25乘4.2减5,差是多少?
(4)比4.7的1.5倍多3.05的数是多少?
(5)一个数的25倍是37.5,这个数是多少?
(6)比47.88与3.8的商大42.5的数是多少?
(7)60比一个数的3倍少30,这个数是多少?
(8)一个数的4倍比60多24,这个数是多少?
(9)用14.81与5.19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10)126.8与15.7的和,乘以1.02,积是多少?
(11)0.6乘0.8的积加上0.12后,再除以1.2,商是多少?
十一、应用题
(1)工程队开凿一条长0.7千米的隧道,原来每天开凿0.024千米,开凿了15天。余下的用1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开凿多少天?
(2) 六年级同学植树276棵,比五年级植树棵数的1.5倍还多20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3) 圆明小学在抗洪救灾募捐活动中,五、六年级一共捐款902元,五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90.5元,六年级也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鐧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5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有答案的 要100道 回答的我 给你再加5分悬赏
计算题是应用题还是纯计算题???先给着个纯计算题的1.5×4= 6 5.8+1.2=7 45×0.2=9 4.08÷8=0.51
0.54÷0.6=0.9 3.1-2.9=0.2 0.12÷3=0.4 0.4×0.7=0.28
0.32×1000= 32 7÷100=0.7 0.8+0.02=0.82 0.84÷0.3=0.28
3.68÷0.01=36.8 9+1.5=10.5 0.4×0.5=2 0.44+0.6=1.04
2.5×0.4=1 0.125×8= 1 3.6÷0.4= 9 3.92+7.2=11.12
(1)7.6×0.9 = 6.84 (2)10.5×0. 3 =3.15 (3)4.25×0.18=0.765
(4) 0.3÷0.12=2.5 (5)104.78÷26=4.03 (6) 34.2÷0.8 =42.75
8.7×10.1=87.87 7.06×2.4-5.7=11.244 6.35÷0.8÷1.25=6.35
2.5×6.8×0.4=6.8 2.5×3.2×1.25 =20 21.36÷0.8×2.9=77.43
102×0.45=45.9 8.27+7.52+1.73-3.52 =14 0.79×99+0.79=79
0.15+ 0.75×18 =13.65 72+8÷2.5-30.2=45 2.8×3.2+3.2×7.2=32
这里不够100道题,如果要更多的题就发个邮件到197302986@qq.com里。到了高中以上时你就会觉得五年级的题目不值一提了,现在要多练习心算速度,笔算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数感。
五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250道
2008-11-20 16:5331.50+160÷40 (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 420+580-64×21÷28
37.812-700÷(9+31×11) (136+64)×(65-345÷23)
38.85+14×(14+208÷26)
23) 1.2×2.5+0.8×2.5
24) 8.9×1.25-0.9×1.25
25) 12.5×7.4×0.8
26) 9.9×6.4-(2.5+0.24)
(27) 6.5×9.5+6.5×0.5
0.35×1.6+0.35×3.4
6.72-3.28-1.72
0.45+6.37+4.55
5.4+6.9×3-(25-2.5)2×41846-620-380
4.8×46+4.8×54
0.8+0.8×2.5
1.25×3.6×8×2.5-12.5×2.4
28×12.5-12.5×20
23.65-(3.07+3.65)
(4+0.4×0.25)8×7×1.25
1.65×99+1.65
27.85-(7.85+3.4)
48×1.25+50×1.25×0.2×8
7.8×9.9+0.78
(1010+309+4+681+6)×12
3×9146×782×6×854
5.15×7/8+6.1-0.60625
39.(284+16)×(512-8208÷18)
40.120-36×4÷18+35
41.(58+37)÷(64-9×5)
42.(6.8-6.8×0.55)÷8.5
43.0.12× 4.8÷0.12×4.8
44.(3.2×1.5+2.5)÷1.6 (2)3.2×(1.5+2.5)÷1.6
45.6-1.6÷4= 5.38+7.85-5.37=
46.7.2÷0.8-1.2×5= 6-1.19×3-0.43=
47.6.5×(4.8-1.2×4)= 0.68×1.9+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3.87-0.13)+4.2×3.74
50.32.52-(6+9.728÷3.2)×2.5
51.[(7.1-5.6)×0.9-1.15] ÷2.5
52.5.4÷[2.6×(3.7-2.9)+0.62]
53.12×6÷(12-7.2)-6 (4)12×6÷7.2-6
102×4.5
7.8×6.9+2.2×6.9
5.6×0.25
8×(20-1.25)
1)127+352+73+44 (2)89+276+135+33
(1)25+71+75+29 +88 (2)243+89+111+57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912)×5-6178
8528÷41×38-904
264+318-8280÷69
(174+209)×26- 9000
814-(278+322)÷15
1406+735×9÷45
3168-7828÷38+504
796-5040÷(630÷7)
285+(3000-372)÷36
1+5/6-19/12
3x(-9)+7x(-9
(-54)x1/6x(-1/3)
1.18.1+(3-0.299÷0.23)×1
2.(6.8-6.8×0.55)÷8.5
3.0.12× 4.8÷0.12×4.8
4.(3.2×1.5+2.5)÷1.6 (2)3.2×(1.5+2.5)÷1.6
5.6-1.6÷4= 5.38+7.85-5.37=
6.7.2÷0.8-1.2×5= 6-1.19×3-0.43=
7.6.5×(4.8-1.2×4)= 0.68×1.9+0.32×1.9
8.10.15-10.75×0.4-5.7
9.5.8×(3.87-0.13)+4.2×3.74
10.32.52-(6+9.728÷3.2)×2.5
11.[(7.1-5.6)×0.9-1.15] ÷2.5
12.5.4÷[2.6×(3.7-2.9)+0.62]
13.12×6÷(12-7.2)-6
14.12×6÷7.2-6
15.33.02-(148.4-90.85)÷2.5
7×(5/21+9/714)
二、竖式计算。(☆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8.2 – 9.02 12.6 ÷ 35 15 + 6.92 ☆32.3 × 5.2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5 ×2.5 ×0.4 ×8 3.7 ×9.5 ×1.6 12.13 + 7.15-1.13 + 2.85
10.8 ×4.2 - 4.2 ×1 .8 + 4.2 38.5 -10.5 ×0.8 7.29 ×4.6 + 46 ×1.271
『青青星座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顺利顺利7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人教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人教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设计,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随笔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随笔
19:40:12 我们最近在讲第六单元,本单元本单元我主要以学生为主,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新知的探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通过学习,我觉得以下两方面自己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比较合理的处理教材。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例题是学生在校园里捡废电池的情景,考虑到现在我们的校园卫生非常好,不可能在校园里捡到这么多的废电池,何况两个例子的情景是分开的,因此设计了上面打印文章的例题,把两个例子串连在一起,比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的处理上,而是把课后的练习进行整合,有侧重点的进行练习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去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完全暴露了出来,思维的积极性相当的高,达到了原先设计的效果。
但在教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引导计算方法时,叙述:先算18除63够了,在十位上写3,应是先算18除63个十,这样,才能在十位上上3,表示3个十。另外,在学生出题,除数是一位数与除数是两位数的比较时,教师选择学生的素材应充分一点,如选择学生的例子是:除数是一位数的,商是两位数、商是三位数的各一个;除数是两位数的,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各一个,这样便于学生的比较。
篇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反思
虽然二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但是对于三年级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仍然很吃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
从课堂效果和作业情况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商的位置的确定:当练习中同时出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三位数时,有些学生的错误率就比较高,有的明明被除数的百位不够商,却还要去商;有的确定十位商后,余数与个位合起来除,学生不知道商几。
2、在试商的过程中不知道商几。
3、在乘的过程中经常把商和想出来的整十数相乘。
4、学生第一次除后,减法不彻底(连续退位减法不熟练),导致后面计算出错。
5、学生做题目时,余数忘写,横式答案抄错。
学生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已有知识,为了节约时间,来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而抛弃了复习旧知。没有对旧的唤醒,学习效果不理想,只能课内损失课外补。而其课堂计算训练的量不够,课堂上因一些情境让计算时间流失。部分学生基础不好,速度慢;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参与探究活动中。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及时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并将计算方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商是两位数”就需要试商两次,就需要经历两次估商的过程。
2、教给同学们除法竖式的口诀:一想(把除数四舍五入想成整十数),二商,三乘(和原来的除数相乘),四减(注意连续退位)。
3、做好批改记录,针对个别学生遇到困难或疑惑的地方给予一对一指导和帮助。
4、通过教材中的题组对比让学生明确商的位置取决于被除数的大小。
5、汇集学生错误,全班会诊“找错”。通过反例让学生寻找错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考方法,形成计算策略。
篇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时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等基本问题,然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教学中安排了几组例题,分层次、分阶段分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及方面的优点:
一、让学生在计算中养成心算估算的能力。
由于刚刚开始学习四舍五入试商怕学生不知道把除数看成接近哪个整十数来试商,所以在做除法竖式时都要求学生把除数接近哪个整十数记在心里,帮助学生试商。这个方法很好,学生试商也方便多了,避免了学生试商写好了以后用商去乘与除数接近的那个整十数,这样一是避免学生无意的出错,二是让学生养成心算、估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计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往往能激起学生征服的欲望。计算流于生活,根据学生的好胜心,设三组信息,巧妙的将四舍法求商,分解成三步,让学生在用口算,心算的凑巧求商,慢慢延伸成初商过大需调小这种装况,矛盾的产生就能有思维的撞击,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满腔热情,这样的情境创设让课堂变得勃勃生机。
三、知识技能目标在分析对比中落实。
课上适时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智慧地利用对比的方法,将四舍五入法求商的重难点有机的嵌入学生默默的学习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从准备练习入手,( )里最大能填几、找两位数的`近似数、口算等都隐含了之后学习内容的手笔;在学习了四舍法求商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五入法求商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学会的,先扶后放,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练习层次在地递进中进行。
练习内容安排的不是很多,但题题奔重难点,通过练习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通过解决密切联系实际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样的安排既用足了教材的练习资源,还使学生在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应用到灵活应用的练习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同事又培养了基本的数学思考能力。
篇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章学的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虽然三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但是对于四年级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仍然很困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痛苦”。
第一个课时讲的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这个难度不是很大,也教会了学生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但在后面的学习内容中教学“试商和调商”时,学生就感觉有些无处下手。一道计算题,全班的差距很大,做的快的与做的慢的能差好几分钟。计算历来是学生的难点,既枯燥又容易出错的题目。怎样在孩子初学时掌握一些技巧?
一、每节课前5分钟说口算练习题(10题左右),提高学生口算能力。口算是计算中的基础,通过口算熟练掌握乘法口诀,退位减及乘法进位。
二、除法的竖式计算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为避免学生产生对抗情绪,在练习时也采取多种形式,如请学生上黑板板演(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进行比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然后优生批阅。
3、加强估算练习,估算练习所给算式的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这样练习所用时间不多,但对学生的计算有很大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以及数学思考能力。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穿插、点滴渗透本单元的除法知识,相信通过日积月累的计算积累,学生的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篇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反思
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今天我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课内容的教学知识目标是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在教学新课时,我通过课本主题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了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下面就是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的试商问题了。我利用沈重予老师对我的提示,将试商的教学和方法分五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按教材提示尝试计算192÷32,初步体会试商方法。例题在列出算式后,告诉学生“32接近30,把32看作30来试商”。并在竖式中除数的上面写出“30”,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192÷32的计算。在这一步的教学中要注意两点:
(1)把除数32看成30试商的意思是,把192÷30的商作为192÷32的商进行计算;
(2)商“6”必须和除数32相乘,不能和30相乘。第二步,让学生通过验算证实这样的试商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第三步是“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计算192÷39,被除数192不变,除数从32变成39,引导学生主动地把39看成40试商,再次经历把除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过程,体会试商方法。第四步,让学生回顾例题和“试一试”的试商,初步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第五步,在“想想做做”里安排说试商方法的练习,促进方法的内化。
在教学中,我只通过一部分必要的点拨和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没有更多的说教,反而学生在我讲的每一步时,都自信地说:“我们自己能行!”虽然,在课堂作业仍出现类似“商6跟30相乘”的现象,我认为这对小部分孩子来说需要一个过程,他们会通过晚上的练习及明天的练习课,证明他们也能行!
篇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反思
虽然三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但是对于四年级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仍然很吃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
第一个课时讲的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这个难度不是很大,也教会了学生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但在后面的学习内容中教学“试商和调商”时,学生就感觉有些无处下手。一道计算题,全班的差距很大,做的快的与做的慢的'能差好几分钟。
从课堂效果和作业情况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商的位置的确定:当练习中同时出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一位数时,有些学生的错误率就比较高,有的明明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却还要去商;有的确定十位商后,余数与个位合起来除,学生不知道商几;遇到不够商1要商0时,学生遗漏;有些学生把除数看着一位数,把末尾的0忽略不看,直接用一位数除法计算了。
2、在试商的过程中不知道商几。
3、在乘的过程中经常把初商和想出来的整十数相乘。
4、学生第一次除后,减法不彻底(连续退位减法不熟练),导致后面计算出错。
5、学生做题目时,余数忘写,横式答案抄错。
我想出现这些原因在所难免,从我本人来讲,我布置学生预习,及时掌控学生可能的错误,每天认真备课,把握课的重难点和目标,上课上的很慢生怕后进生不会,可还是出现这些问题,只能说:部分学生基础不好,速度慢;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比如祁同学,上课不听,课间找不到人,作业拖拉,其实他完全能跟上。再比如张同学、赵同学、施同学基础和智力都有点滞后。
针对这些情况,从思想态度上我首先告诫自己:一理解二放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次,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每天课前2分钟口算(12题),提高学生口算能力。口算是计算中的基础环节,通过口算熟练掌握乘法口诀,退位减及乘法进位。
2、加强估算,估算练习所给算式的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这样练习所用时间不多,但对学生的计算有很大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以及数学思考能力。
3、教给同学们除法竖式的口诀:一想(把除数四舍五入想成整十数),二商,三乘(和原来的除数相乘),四减(注意连续退位)。
4、做好批改记录,针对个别学生遇到困难或疑惑的地方给予一对一指导和帮助。
5、汇集学生错误,全班会诊“找错”。通过反例让学生寻找错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考方法,形成计算策略。
篇7:《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虽然三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但是对于四年级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仍然很吃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
第一个课时讲的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这个难度不是很大,也教会了学生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但在后面的学习内容中教学“试商和调商”时,学生就感觉有些无处下手。一道计算题,全班的差距很大,做的快的与做的慢的能差好几分钟。计算历来是学生的难点,既枯燥又容易出错的题目。
怎样在孩子初学时掌握一些技巧?
1、每天课前2分钟写口算练习册(10题左右),提高学生口算能力。口算是计算中的基础环节,通过口算熟练掌握乘法口诀,退位减及乘法进位。
2、除法的竖式计算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为避免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在练习时也采取多种形式,如请学生上黑板板演(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进行比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3、加强估算,估算练习所给算式的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这样练习所用时间不多,但对学生的计算有很大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以及数学思考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穿插、点滴渗透本单元的除法知识,相信通过日积月累的计算积累,学生的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篇8:《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今天我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课内容的教学知识目标是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在教学新课时,我通过课本主题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了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下面就是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的试商问题了。我利用沈重予老师对我的提示,将试商的教学和方法分五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按教材提示尝试计算192÷32,初步体会试商方法。例题在列出算式后,告诉学生“32接近30,把32看作30来试商”。并在竖式中除数的上面写出“30”,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192÷32的计算。在这一步的教学中要注意两点:
(1)把除数32看成30试商的意思是,把192÷30的商作为192÷32的商进行计算;
(2)商“6”必须和除数32相乘,不能和30相乘。第二步,让学生通过验算证实这样的试商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第三步是“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计算192÷39,被除数192不变,除数从32变成39,引导学生主动地把39看成40试商,再次经历把除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过程,体会试商方法。第四步,让学生回顾例题和“试一试”的试商,初步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第五步,在“想想做做”里安排说试商方法的练习,促进方法的内化。
在教学中,我只通过一部分必要的点拨和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没有更多的说教,反而学生在我讲的每一步时,都自信地说:“我们自己能行!”虽然,在课堂作业仍出现类似“商6跟30相乘”的现象,我认为这对小部分孩子来说需要一个过程,他们会通过晚上的练习及明天的练习课,证明他们也能行!
篇9:《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从开学到现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我感觉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很吃力。从课堂效果和作业情况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商的位置的确定:当练习中同时出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一位数时,有些学生的错误率就比较高,有的明明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却还要去商;有的确定十位商后,余数与个位合起来除,学生不知道商几;遇到不够商1要商0时,学生遗漏;有些学生把除数看着一位数,把末尾的0忽略不看,直接用一位数除法计算了。
2、在试商的过程中不知道商几。
3、在乘的过程中经常把商和想出来的整十数相乘。
4、学生第一次除后,减法不彻底(连续退位减法不熟练),导致后面计算出错。
5、学生做题目时,余数忘写,横式答案抄错。
学生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已有知识,为了节约时间,来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而抛弃了复习旧知。没有对旧知的唤醒,学习效果不理想,只能课内损失课外补。而其课堂计算训练的量不够,课堂上因一些情境让计算时间流失。部分学生基础不好,速度慢;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参与探究活动中。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及时复习三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笔算,以及三下”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笔算),并将计算方法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商是两位数”就需要试商两次,就需要经历两次估商的过程。
2、教给同学们除法竖式的口诀:一想(把除数四舍五入想成整十数),二商,三乘(和原来的除数相乘),四减(注意连续退位)。
3、做好批改记录,针对个别学生遇到困难或疑惑的地方给予一对一指导和帮助。
4、通过教材中的题组对比让学生明确商的位置取决于被除数的大小。
5、汇集学生错误,全班会诊“找错”。通过反例让学生寻找错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考方法,形成计算策略。
篇10: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在计算过程中,学生探索在“四舍”法试商的基础上,学会调商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
2、让学生在不断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计算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
4、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能学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后进行调商。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片段:
一、出示对比题,在辨析中掌握新的方法
1、四(1)班有43人,到图书馆共借书262本。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2、四(1)班有34人,到图书馆共借书272本。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1)小黑板出示两题,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2)在学生独立解题的.同时,教师巡视,及时掌握情况。
(3)集体讨论:学生提出疑惑,全班分析解疑。
追问:在计算时先是把除数看成几来试商的,商后发现了什么情况,再怎么做的,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重点:解答272÷34的过程中,第一次试出来的商乘除数所得到的积比被除数大,无法继续计算,需要进行调商。
(4)比较262÷43和272÷34,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计算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两道题目的设置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但又能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现。教师要在这里鼓励学生不要在试商的过程中急躁,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调商,使得计算能够正确。并多表扬认真计算的同学,通过这里引领式的评价方式让所有的学生树立良好的计算态度,形成良好的计算品质。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要求较高,可以教学生在草稿上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帮助他们进行口算。
篇1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时间2分钟)
师:刚过春节,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在春节期间的一些好玩、好吃的事。(指名1-2人回答)
师:说得挺好,我们知道了像春节这样的节日有放鞭炮、吃饺子的习俗,谁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师:对,八月十五吃月饼。看,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有关月饼的问题,看大家有没有办法解决。
(出示书上的月饼图)
二、探索新知
⑴明确题意(时间1.5分钟)
师:你从这副图上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我们解决哪些数学问题?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指名1-2人回答)
⑵学生试做,师巡视。(时间3分钟)
师:好,根据要求自己试着算一算吧。算完之后再用自己的方法验算。
⑶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
师:把你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跟你的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⑷全班交流,集体汇报。(时间8分钟)
●解决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即商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余数6表示什么?)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的算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追问:商36和余数6在问题中分别表示什么?
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过程再在实物投影上给大家展示一下?
(指名1人到实物投影上展示)
●解决验算时367的积为什么加6?
强调有余数和无余数除法的演算的区别(即有余数的除法演算方法:商除数+余数)
师:大家都会计算了,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演算过程?
(指名2-3人展示演算过程,说加6的原因,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决需要装多少个盒子的问题(即需要37个盒子)
师:(手指板书提问)258除以7商36余6,那多出的6块,在装盒时怎么办?
(指名回答)
师:对,就像这位学生说得多出的6块还要再装一个盒子。那你就说说怎样写答吧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每7块装一盒,需要37个盒子。)
三、看书质疑
(时间1.5分钟)
师:每7块装一盒,我们知道怎样装了,如果每8块装一盒怎么办呢?
(时间2分钟)
(出示课件:每8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师:同学们自己先算一算,再演算演算吧。
师巡视,完后集体汇报。
(展示一名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演算过程。
四、巩固练习
1、(时间3.5分钟)
师:现在想把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老人,每人5块,那么够分给多少位老人?大家帮忙分分吧。
(出示课件:如果把上面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老人,每人5块,那么够分给多少位老人呢?)
●指名读题。
●学生自己做,师巡视。
●全班交流,(重点解决余下的3块不够分给一位老人,所以只能分给51位老人。)
师:来,把你的答案展示给大家。说说为什么够分给51位老人?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师:说说你的理由。
2、(时间17分钟)
师:我们帮敬老院的老人分好了月饼,再来看看是谁正在吃竹子?
(出示书上11页的第1题)
●指名读题并说图意。
●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指名订正。
师:我们知道了熊猫妈妈的体重大约是熊猫宝宝的几倍,再来看下面几道计算题,比比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出示书上11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关注计算的正确率并提醒学生注意验算。
●集体订正。
师:你想说哪道题到就说哪道题。
师:学校要为同学们更新课桌,在木器厂订做了一批新课桌,看大屏幕。
(出示书上11页练一练的第3题)
由学生自己看题意,自己解答,指名说说答案或在小组中订正也可。
五、小结
由师生对传统习俗的谈话引出把258块月饼装盒的事情,比较亲切自然,而且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知道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及所求问题。
①在上节课刚学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以及过去已学过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更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验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同时在平等交流的环境中互相学习。
老师要参与到小组中重点关注学生计算中的商的首位和验算的方法。
以上学生试做、小组讨论两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①百位不够商1,看前两位:25个十除以7商3个十,所以3写在十位上;②6比7小,不够7除,所以6是余数。
这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再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是让学生看到算式的结果与单位名称,等下面讲解完答案后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算式的结果与答话的不同。
明确单位名称:36表示36个盒和还余6块,所以36的后面跟单位“个”,6的后面跟单位块。
看看学生是否写对了单位名称。
实现教学目标: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让学生知道实际生活中多出的也要再装一盒。实现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让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再一次梳理除法算式、竖式的书写;余数要比除数小;演算的方法;单位名称以及答语
这个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体会余数不管是几都要再装一个盒子。
①巩固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②让学生了解具体问题还要具体解决,不能一概而论,明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有准确答案的就说准确结果,有余数不是准确的倍数时才用到“大约”。
①巩固计算的正确率。
②任选题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这节课的例题都是“包含除”,现在出示的是一道“平均分”的应用题。
老师不做任何说明,继续培养学生会看题意并能独立解答的习惯。
学生会说出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等等
如果此环节学生说不好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一些风俗习惯。不要在此环节时浪费时间。
说数学信息时,学生会说出有一堆月饼共258块,有两种月饼盒子,要我们解决:每7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当看到学生大部分验算完之后才说“把你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跟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不要让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流于形式。
(学生可能的回答:①我在十位上写3,在个位上写6,商就是36,还多出6块,余数就是6;
②因为百位不够商1,所以我在十位上商3,还余着6块是余数)
让学生说自己的算法时,很有可能会说出3写在十位上的原因,如果这样老师就不再问“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老师一定要问一问。
学生可能出现的演算方法:①分步验算:
36252
×7+6
252258
②整体验算
36
×7
252
+6
258
学生可能的回答:多出6块要再用一个盒子,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学生不知道多出的6块也要再用一个盒子,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问::“如果你在装盒时,还剩着6块你准备怎样处理这6块月饼?如果学生说买一赠一或与其他月饼挤在一个盒子里,老师要肯定在实际生活中有这种现象但不合题意。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答案:分给51位老人、分给52位老人)
学生可能为了好区分两只小熊猫,为他们起名:团团、圆圆。
如果怕时间不够可以让左边的学生做第一横行,右边的学生做第二横行。
如果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只做了一问,还是要提醒学生这道题有两个问题,不要丢了。
如果有时间就小结一下,如果没有时间就直接下课。
篇1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情景图,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3.在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
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被除数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意图
教学预设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个?
生:“六一儿童节”。
师:你们还记得去年的“六一”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生:学校举办了六一文艺汇演,我们还看了电影,那一天我们玩得可开心了!
师:育华小学的小朋友们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过得也非常有意义,学校举办了“放飞我们的理想”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师:多么快乐的节日呀!你看小朋友们各自放飞自己的理想,五彩的气球迎风飘舞,我们一起祝愿他们的理想能早日实现。同学们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为了搞好这次活动,学校做了一个预算,你能帮着算一算吗?
(出示问题)育华小学为了这次活动一共准备了660个气球,一次放完这些气球,需要多少小朋友?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660÷4的吗?
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教师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4、指导看书质疑
从学生自己喜欢的节日入手,揭示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先自己列式解答,然后交流算法,让自己尝试解答,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交流时可以相互学习别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技巧。
在计算过程中,商到商的最高位但又有余数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不把十位上的6移下来与余数2和起来去除。
(2)十位上的6直接去除除数4。
(3)用余数2直接去除4。
(4)商的位数写错了。
重点指导:被除数百位上的6除以4够商1,所以,商的百位上写1。
三、自主探索
1、提出蓝灵鼠的问题,学生自己进行计算。
“如果每位小朋友5个呢?”
四、反馈练习(点击课件,依次出现练习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试一试,先让学生判断商是几位,再计算。
学生自己试着判断,然后全班交流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中练一练1、2、3题。
学生独立分析思考,然后进行解答,再试着提出其它问题并解答。
五.拓展练习
出示问题:
要使05÷5的商是两位数,在中
最大填。
要使05÷4的商是三位数,在中最小填()。
五、课后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书中的伙伴蓝灵鼠提出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计算时,逐渐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让学生用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涉及到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生一起总结规律: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时,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同样多,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
在估算商是几位数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搞不清除法的计算法则;
(2)商末尾有零时易丢。
在拓展练习中,学生可能会在最大填几和最小填几中出错。
篇1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1~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初步学会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大约是几百多。
2、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发展抽象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小朋友,王大爷的养鸡场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呢?
(课件出示:一共有600只鸡,关进3个鸡舍,平均每个鸡舍有多少只鸡?)
[简析:教材主题图是600只鸡关在3层鸡舍,这儿对情景内容作了微调,改成600只鸡关进3个鸡舍,应该说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教材3层是个隐含条件,需要学生借助于观察发现的,而变更后的题目,两个关联条件都是直接的。这儿是否可以在告知两个条件的前提下,直接请学生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探讨口算方法。
(1)要求平均每个鸡舍有多少只鸡?怎么列式?
(2)600除以3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交流。
(3)你是怎么想的呢?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4)交流:
生1: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
师:这种想法真好,谁再说给大家听听。(生答略)还有其它想法吗?
生2:6÷3=2,再在2后面添加两个0就是200。
生3:200乘3得600,所以600÷3=200。
[简析:学生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口算方法,教者虽说没有作出优化处理,但在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之后,及时地表扬“这种想法真好,谁再说给大家听听”,其实在肯定的同时,也认同了这种方法,并适当地给予了强化处理。应该说,这种处理还是相当到位的。因为这个时候作优化处理,时机还不够成熟。]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练习在作业纸上,再组织评析。
(1)核对答案。
(2)观察每组的3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几个百除以几得几个百,几个十除以几得几个十,几个一除以几得几个一。
[简析:选择先练再评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时候真正地感受与体悟到每组算式的异同,如果选择口算,学生往往只关心自己算的题目而忽略了题目间的关系,感悟也远没有笔答的印象深刻。借助于观察,引导学生探索出规律,并作及时的小结,从而为下面的笔算教学打下伏笔。]
二、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的口算能力真不错,王大爷很满意!他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课件展示图片和声音:狼山鸡不但肉质鲜美,还都是产蛋高手呢!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根据这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列式?
2、引导估算。我们先来估一估,平均每天大约产蛋几百多个呢?
生:4百多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9里面最多有4个2,所以有4百多个。
3、探讨笔算方法。
(1)引导计算。
986÷2到底等于4百多个呢?我们就需要列竖式计算了。(板书)
①986除以2,先要用哪一位上的数去除以2?商是几呢?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写在百位上呢?8表示什么呢?余下的1表示什么?用余下的1个百除以2,还够商1个百吗?
②百位算完了,下面该算到哪个数位了?想一想:算到十位的时候,应该用多少个十除以2呢?小组里讨论讨论。
③18个十是怎么来的?用18个十除以2,商是几个十?该怎么写呢?你们想不想挑战自己,自己做下去?
[简析:由于是借班上课,教者对学生的基础情况不是太熟悉的,故而在这块的指导上问题问得比较碎,而且本课的教学本来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经验,但本课起始部分并没有作相应的铺垫,故而这部分的提问显得有点罗嗦了。不过,在关键点也就是为什么是“18个十除以2”的用力上还是需要的,因为有相当的同学总以为把哪位数字移下来,就用哪位数字去除。在处理好几个关键点后,由扶到放,让学生挑战自我,尝试做完题目,这种处理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这儿能否放得更开些,老师们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作些尝试。]
(2)尝试计算。师:做好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3)集体交流。
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作业的?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回顾过程,完成板书。
现在一起来指导老师完成黑板上的竖式。(教师先引:先用几个百除以2?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再用几个十除以2?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小朋友们接着说下去……)和我们刚才估算的四百多一致吗?现在你知道到底每天产蛋多少个了吗?
谁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算的?
4、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竖式计算。刚才我们探究的就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简析:很欣赏谢老师的让学生指导老师完成黑板上的竖式,“指导”二字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又使黑板上的板书很自然地保证了完整。其后的让学生再次回顾过程也是相当有必要的,计算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做,还要能说清算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先看前两题,能估一估它们的商大约是几百多吗?在练习纸上做一做。
(学生算的同时,教师进行视屏切换。请一生上来,第1题对吗?第2题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下好吗?这两题算的结果与我们刚才估算的一致吗?你们都算对了吗?)
(2)后面两题没有方格了,你能独立计算吗?在练习纸上做一做。(教师把两题的竖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请二生上黑板板演。同样的,提醒做完的同学说算理。)评析时突出要把前一位上余下数与移下来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简析:这儿的四道题从有方格到无方格,其实也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不作两个层次的分组练习直接让学生依次完成应该问题不大,教者这样做是过于细心了。后两题的处理有点不妥,既然有实物投影,为什么不让学生写好后展示,而要让学生上黑板,是为了显示真实?还是为了板书上的整体美观?我觉得这组题的处理,最好还是放手让学生练,但评析时重在后两题就成。]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这儿有四道题,每人做一题,看看谁做得既对又快!
[简析:这种一人解一道题的训练其实效率是很低的。首先从教者编拟的题目看,涉及的不是同一类型,其次从学生答题的速度看,有快有慢,那意味着先行算好的同学必须呆坐在那儿慢慢地等着。就课堂上教者对这块的评析来看,是评讲到哪题就即时呈现相应的竖式,但过得太快,给人以走马观花的感觉,相信学生也没能完整地看好竖式。故而我觉得最好的处理应该是让学生尽可能地练习到各种类型的题目,可以只出3题,让做得快的同学上黑板板书,这样可以刺激学生快速解题,以争取到上黑板的机会。]
3、解决实际问题。
(1)一共有375箱鸡蛋,运往3个超市,平均每个超市送多少箱?
(2)一共有540个鸡蛋,每盒装4个,130个盒子够装吗?
学生独立解题,然后组织评析。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小朋友们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呢?如果大家能与“细心”交上朋友,就一定能成为班级的计算小能手!
总体印象:
本课在设计上并没有多少的创新之处,但整节课的教学扎实、有效,教学重点突出,教师讲解、点拨到位,就课堂反馈情况看,学生学习情况不错。本课教学有以下优点:
一是教学重点的把握很准确。不管是新授中的点拨还是练习中的评析,都能围绕知识的新点展开,围绕学生易错的地方用力,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与完整表达,这些都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了保障。
二是教学细节的处理很精当。比如说教师在指导竖式书写时,坚持用直尺画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比如说课堂上多次进行视屏的切换,教者在时机的把握上都处理得不错;在学生练习的评价与指导上注意提问角度的变化,在学生练习时的音乐处理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是教学方法的变化很自然。不管是例题教学还是练习的处理,都能由扶到放,从引导到鼓励探究。
四是教师的教学功底很扎实。教者的语言很好,尤其是评价性语言极具鼓动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五是教学设计很精巧。利用发生在养鸡场的各种问题有机地串联起整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本课我们解决的都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有用的问题,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到的数学知识的价值。
从课堂实施情况看,有两点需要提出来商榷的:
一是在练习校对时选择齐答对错的形式不妥当。因为这种齐答不容易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
二是形成性练习的四小题选择每人做一题的操作不是太科学的,难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篇1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验算方法。能进行正确的验算和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正确估算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重点:
1、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验算方法。能进行正确的验算和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正确估算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第三题
学生独立读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练习生活,说一说迎面接力比赛时应该怎样分配人数才合理,然后独立进行计算,并进行验算。验算使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独立验算。
二、自主练习第四题
算一算964 6324 653 5693 244 1584 213+2 1893+2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三、自主练习第五题
学生:独立看图。
教师:多媒体出示议长进货单。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指导学生说一说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教师:订正讲解错误的问题。
四、自主练习第六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新华书店购物清单。指导学生说一说清单的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后自己解答
五、自主练习第七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学生:分小组研究、汇报交流、弄清要解决还能装多少果汁的问题,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六、布置作业
聪明屋。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学习了本节,即强化了知识,又帮助了学生灵活的去理解知识,寻求方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篇1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数学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在计算过程中,学生探索在“四舍”法试商的基础上,学会调商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
2、让学生在不断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计算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
4、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能学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后进行调商。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片段:
一、出示对比题,在辨析中掌握新的方法
1、四(1)班有43人,到图书馆共借书262本。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2、四(1)班有34人,到图书馆共借书272本。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1)小黑板出示两题,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2)在学生独立解题的同时,教师巡视,及时掌握情况。
(3)集体讨论:学生提出疑惑,全班分析解疑。
追问:在计算时先是把除数看成几来试商的,商后发现了什么情况,再怎么做的,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重点:解答272÷34的`过程中,第一次试出来的商乘除数所得到的积比被除数大,无法继续计算,需要进行调商。
(4)比较262÷43和272÷34,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计算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两道题目的设置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但又能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现。教师要在这里鼓励学生不要在试商的过程中急躁,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调商,使得计算能够正确。并多表扬认真计算的同学,通过这里引领式的评价方式让所有的学生树立良好的计算态度,形成良好的计算品质。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要求较高,可以教学生在草稿上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帮助他们进行口算。
篇1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第6页的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材简析:本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第6页例题及试一试,主要教学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而且在初商后不需要调商。例题是把除数个位上的数“四舍”后,再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试一试”是让学生依据例题的基本思路,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后,再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想想做做”第1、2两题巩固基本的试商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试商方法(除商后不需要调商)。教学难点: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后试商。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试商方法(除商后不需要调商)。正确地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不断增强学生口算和估算意识,培养他们的数感。养成及时改正,验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探索算法复习210÷30、160÷80,口算出商是几【教师拿一本书说】老师手里的书共192页,现在老师决定每天看30页,你觉得我能看几天,还多几页?【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列式并估算结果,集体交流后,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请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提问:怎样解决茄子老师的`问题?怎样列式?学生列出式子后,引导学生观察除数和刚才的除数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估计大约几天可以看完这本书?先独立估算,再交流估算方法。
交流个人观点后,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把32看作几十来试商把32看作30,6个30是180,接近192。大约6天看完。如果要得到精确得数,该怎样算?尝试用竖式算。(提示:可以把32看作几十来试商?)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
小结:把32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试商,想多少个30接近192?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书写完整答句。(必须强调,否则作业中又要出现不书写答句的问题。)完成试一试,总结算法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讨论这回应该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组织讨论结果,你想把39看作几十来试商?几个40接近192?说明为什么看作40来试商;交流试商结果后,再让学生完成计算。
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让学生自由说,只要意思对就行。
归纳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想几个这样的整十数接近被除数再试商。分层练习,巩固方法对比练习,突出试商(想想做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对比着说说把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独立计算。
联系实际,巩固应用(想想做做的第二题)。引导学生发现要先求出每天播放的总时间,然后用除法进行计算,在计算时要学生说说是怎样试商的?
作业:想想做做第二题。
篇17:《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
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课时划分:
9课时
1、 口算…………………. 2课时左右
2、笔算…………………… 7课时左右
1、 口算乘法
第一课时
课题: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课文第45的例1,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 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
篇18: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及相应练习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
教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算出王叔叔所在城市到北京多少千米么?指明学生列出算式:78×12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
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1 4 5
× 1 2
2 9 0 ――表示什么?(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即290个1)
1 4 5 ―表示什么?(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即145个10)
1 7 4 0
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一是与估算结果比较,二是通过验算。)
3、讨论交流
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篇19: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60页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
关键: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多媒体出示:一组海南省琼海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师:我们琼海市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带领客人(这是一节接待课)一起欣赏吧!(多媒体播放,教师介绍:万泉河、白石岭、博鳌、……)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来一次“琼海一日游”,好吗?
[设计思路:选择学生熟悉的当地景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师:出发前,我们必须准备好车票和门票。
1、(多媒体出示例题)例5: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2、审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名口答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加深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3、学生独立估算。(当学生选择笔算时,教师把笔算的竖式板书,同时说明:笔算的结果很准确,但当我们去旅游时一般不需要把钱算得那么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估算。)
师:你会估算吗?
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
↓ ↓
50 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 ↓
50 110
方法三:49×104≈4500(元)
↓↓
45100
方法四:49×104≈5250(元)
↓↓
50105
[教师注意倾听并及时记录学生的不同方法以便及时评价,有便于后面的集体讨论,一方面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出发,巧妙引导学生逐层讨论,逐项比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看法,形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辨别比较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有序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篇20:《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待解决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前几天老师买了一套少儿百科全书,付了128元,如果买2套付多少钱呢?5套呢?学校图书室要买12套,你能算出要付多少钱吗?
2、学生进行估算,并说说想法。
3、通过诱导,引入新课。
刚才每位同学都进行了估算,那么究竟128×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各有高招,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2、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三、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小组交流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策略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1)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学生的解题策略可能有:
①128×10=1280128×2=2561280+256=1536②128×2=256256×6=1536
③128×3=384384×4=1536④利用竖式
(2)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3)请学生算一算128×13,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方法二、三的局限性,从而更好的体会学习竖式的价值。
四、应用深化,总结学习方法
1、森林医生做完此题教师小结: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3、如果我班每位同学买这样一套少儿百科全书,书店给我们每套优惠15元,请算一算全班同学一共要付多少钱?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新知识的。
【人教版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2.人教版三位数减三位数教学设计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4.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的教学反思
6.《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
7.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8.三位数乘两位数ppt课件
9.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10.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教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0除以2怎么列竖式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