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编程工序卡ug怎么自己制作程序单生成?

1、首先打开UG软件,进入加工环境,通过“文件—打开”,打开创建的模型文件型腔铣参数设置

2、点击“创建工序”,工具子类型选择“型腔铣”,点击确定进入型腔铣对话框型腔铣参数设置

3、在刀轨设置项中,切削模式选择跟随部件,平面直径百分比设为70型腔铣参数设置

4、每刀公共深度恒定,最大距离设置就是每次下刀的深度,要合理设置,这里为1mm型腔铣参数设置

5、打开“切削参数”对话框,在策略选项,设置顺铣和深度优先型腔铣参数设置

6、在余量选项卡,设置余量0.3mm型腔铣参数设置

7、在连接选项卡,设置开放刀路为变换切削方向型腔铣参数设置

8、在“非切削移动”对话框中,进刀选项,封闭区域进刀类型为沿形状斜进刀,斜坡角三度,开放区域进刀类型设置与封闭区域相同型腔铣参数设置

9、在转移和快速选项,区域之间,设置转移类型为最小安全值3mm,区域内转移类型为直接型腔铣参数设置

10、在“速度和进给率”选项,要设置合适的转速和进给率,我们此处用的是12mm刀具,所以设置速度5000,进给2500比较合适型腔铣参数设置

11、设置完成,我们通过点击生成按钮,会生成右图所示的刀路,刀路很合理,没有多余的跳刀,提高加工效率型腔铣参数设置

欢迎来到【高训智造】原创专业课堂第343期,本期由钟泽然老师给带来UG小课堂。

1.首先我们现在软件里任意建立一个工件,如下图。

2.点击应用模块,然后再点击加工。

3.把UG编程前的准备工作设置好(高训智造课堂86期有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我们需要一把平底刀,点击添加刀具第一项:MILL,添加一把直径为8的平底刀,我们这次要加工的孔径为φ10,这把刀比我们加工的孔径的直径要小一点,但是要比半径大一点。

4.在类型里选择第一项:mill_planar,然后在工序子类型里选择孔铣,位置里面的四个选项要根据编程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去选择,选择我们刚刚添加的平底刀,选择创建好的几何体,其他选项默认就好(后面没有说到需要更改的项目均为默认)。

5.选择指定特征几何体,依次点击要加工的三个通孔的孔内壁,如下图二。

6.在轴向的选项里,把每转深度改为距离,螺距改为0.3mm,注意要把右边的选项改为mm,不能是百分比。

7.点击切削参数,点击策略选项里延伸刀轨,把底偏置改为0.5,这样刀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往下铣0.5mm,以防刚好铣到底面,没有把孔铣通。然后在切削参数里的余量选项里,把内外公差设置为0.001,因为如果按照默认的0.03,处理的刀路会是一条条直线拼凑成的多边形,但经过更改之后刀路就会尽可能接近圆形了。

8.选择进给率和速度,设置合适的加工参数即可。

9.生成刀路,这样我们的编程就完成啦。

数控加工及数控加工编程软件概念、数控编程师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UG版本发展介绍。

本节主要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包含铣削基本概念, 数控铣削设备及工艺范围,数控铣削刀具及工艺特点以及常用夹具。

本节主要介绍UG界面的基本操作以及UG编程环境界面介绍及常用界面设置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工序导航器的应用,包括工序导航器对话框介绍,在工序导航器中切换程序视图、机床刀具视图、加工方法视图及加工几何体视图,工序导航器的应用。

本节介绍刀具,几何体的定义,主要包括创建定义加工的四类节点基本信息;刀具创建方法(自定义、刀库调用)以及加工几何体的创建(workpiece)和定义。

本节主要介绍UG中的坐标系,主要包括 绝对坐标系、参考坐标系、已存坐标系, 工作坐标系以及 加工坐标系及其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底壁加工工序,平面铣削模板概述,最后通过实例演示底壁加工工序的创建过程及 NC助理的使用。

本节主要针对底壁加工工序选项进行讲解,主要包括:几何体选项卡各选项,刀具选项,刀轴选项,刀轨设置的重点选项,操作选项等。

切削参数主要是对刀具切削路线进行更精确的设置,本讲内容包括:1.策略;2.余量;3.拐角;4.连接。5. 空间范围;6.更多各选项卡内容的介绍、设置及使用。通过创建型腔粗、精加工工序实例演示了这些选项在实际加工中的使用。

本节主要介绍底壁加工工序非切削移动参数。非切削移动主要是设置在切削过程中起着辅助切削作用的进退刀方式、抬刀、避让等,主要包括包括:1.进刀;2.退刀;3.起点/钻点;4.转移/快速。5. 避让;6.更多等各选项卡。通过工序实例演示了重点选项在实际加工中的使用。

本节主要内容包含平面铣工序简介及创建平面铣工序过程。首先对平面铣工序工艺对象平面铣工序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实例具体讲解了平面铣工序创建过程,重点介绍了部件边界、毛坯边界以及切削层的各选项的含义设置方法。

本节主要内容包含平面铣两个综合案例工序的创建过程。首先介绍了两个工件的结构特征及工艺安排,然后讲述了针对不同的零件结构特征怎么快速的创建平面铣工序的加工边界,以及借用粗加工工序创建底面及壁的精加工工序的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点位加工--钻孔,首先介绍点位加工的相关知识,然后详细介绍 钻孔工序的子类型及 钻孔工序对话框的相关参数选项设置。

本讲通过法兰盘钻孔工序的创建,介绍UG中定位孔、通孔、盲孔、沉头孔、倒角加工工序的创建过程及注意事项。重点讲解了孔几何体的选择、循环参数的设置以及循环参数组的使用。

本讲讲述了文字加工的分类及加工步骤、方法。重点介绍了平面文本加工的两种方式:用文字平面文字加工工序子类型加工单线条文字和用平面铣子工序加工艺术文字。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曲面铣削模板工序子类型和型腔铣简介,重点介绍型腔铣工序的创建以及型腔铣几何体的设置。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等高铣削切削层及切削层参数的设置和等高铣削工序子类型切削参数的新增选项。

本节主要介绍型腔铣二次粗加工的三种方法:1.使用参考刀具;2.使用3D IPW;3.使用基于层的IPW,通过实例演示了这些方法的使用,并总结以上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等。

本节主要介绍型腔铣表面精加工的两种方法:1.型腔铣的轮廓加工;2.等高轮廓铣(深度轮廓加工)。通过实例演示这些方法的使用过程及参数设置,并总结其优缺点。

本节主要介绍等高铣削中的参数设置:1.层间进退刀的设置及各种方式的应用范围;2.合并距离介绍;3.最小切削长度介绍;4.延伸刀轨各选项的含义及应用。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1.固定轴曲面轮廓铣简介;2.曲面铣削原理;3.演示创建曲面铣削工序步骤;4.驱动方法介绍;5.投影矢量介绍。

本节主要介绍了固定轴曲面轮廓铣中区域驱动方法。包括:1.投影矢量切削区域的选择;2.区域驱动方法参数讲解;3.区域驱动方法使用范围;4.区域驱动方法与等高加工在实例中的配合使用。

本节主要介绍了固定轴曲面轮廓铣中边界驱动方法。包括:1.驱动几何体与投影矢量;2.边界驱动方法参数讲解;3.边界驱动方法与区域铣削驱动方法的区别。

本节主要介绍清根方法。包括:1.面铣方法;2.型腔铣方法;3.参考刀方法;4.等高轮廓铣方法;5.曲面驱动方法;6.边界驱动方法;7.径向驱动方法。重点介绍径向驱动方法在清根及高曲率曲面精加工的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了固定轴轮廓铣中的清根驱动方法及陡峭区域与非陡峭区域不同切削模式的运用。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学习和深化这些知识要点。

本节主要介绍了曲面刻字的两种方法:1.轮廓文本方法,2.固定轴曲面轮廓铣中曲线/点驱动方法。在第2种方法中讲解了怎么从外部导入CGM文件作为驱动几何体。

本节第一部分内容介绍了后处理的概念及UG中后处理的步骤,第二部分介绍了利用UG的后处理构造器定制一个三轴数控铣床后处理(控制系统:FANUC)器的过程。

本节主要讲述了使用定制加工模版的3方法:1.使用加工向导,2.使用模型部件,3.使用自定义加工模板。并详细介绍了自定义加工模板的方法及步骤。

本节以塑料凳下模仁的加工为例,演示了整个加工过程。包括加工的工艺路线安排、工序子工序的衔接及创建、后处理等内容和步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g怎么自己制作程序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