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为什么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这对全国科技界来讲是振奋人心的,科技界有义务担当这一责任。”在11月6日召开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座谈会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萌表示,“要完成好五中全会规划的各项战略任务,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支撑和引领。”

科学家精神,不仅属于科学家,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弘扬科学家精神,也不只是科学界的“圈”内事,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黄大年为吉林大学学生授课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不断丰富着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我国科技界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精神凝练升华,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作出全新阐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既传承精神血脉,又蕴含时代特点。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当下,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精神的培育与弘扬,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与土壤。

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在《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一文中,对诺贝尔奖的获奖规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他发现,从1901年至1999年百年间,全球共有来自185个机构的科学家获奖。其中有20%的机构获得3人次以上奖励,占获奖总人次的69%;12.4%的机构获得5人次以上奖励,占总人次的46%;4%的机构获得10人次以上的奖励,占了获奖总人次的22%。

诺贝尔奖获奖机构为什么如此高度集中?路甬祥认为,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他认为好的创新氛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素质优秀科技人才大量聚集形成的以高知识密集度和高目标创新活动为特点的环境;二是为优秀科技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所提供的跨学科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交流、碰撞,以及竞争和合作兼容的环境。

培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离不开科学氛围的营造、学术生态的建设。

良好的作风和学风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在制度建设、工作机制、教育引导、监督惩戒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我国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学术不端、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依然存在。

“学风就像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影响着我们,如果我们的学风不正,它就会像雾霾一样侵蚀我们的健康,影响我们的长远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席南华院士直言。

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创造一个尊重创新的环境,是培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题中之意。

“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加强对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再一次提出要求。

如何优化创新生态、改进作风学风,让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科研作风学风建设涉及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确保作风学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须有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

作为指导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一出台便引发关注。

“《意见》提出的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崇尚学术民主,坚守诚信底线,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等,都说到了问题的点子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表示。

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意见》态度鲜明,并且提出了许多硬招实招。比如,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退休院士不超过3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科研人员同期主持和主要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项,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同期主持的不得超过1项;科研人员公布突破性科技成果和重大科研进展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抵制各种人情评审,不得“打招呼”“走关系”,不得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资格……

实践中,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转变职能,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一方面,加大激励,优化服务。完善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管理制度,在出国、兼职、离岗创业等方面不简单套用行政人员的管理方法,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不断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出台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硬措施,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的七项行动,推动解决表格多、报销繁、检查多等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为基层减负,等等。

另一方面,加强监督,严肃惩戒。信任不是放任,宽容不是纵容。科技部出台了科研诚信案件的调查处理规则、科技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划定红线,明确界限。近年来,我国严肃查处了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基因编辑婴儿等一批典型案件,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强化警示、形成震慑,显示了国家对于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的决心。

随着各项务实举措的有效实施,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但作风学风治理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的转变政府职能,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表示,“科技部将与社会各界和广大科研人员一起携手努力,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守护好科技工作‘生命线’,推动我国科研学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担负起领导责任,需要各有关部门转变职能,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也需要大学、科研机构、科学共同体、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共同发力。

去年9月,10位科学家共同签署的《“弘扬科学家精神 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倡议书》引起热烈反响。

“在新时代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

“深入科研一线,掌握一手资料,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不能把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当成定论向公众传播”;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打破门户倾向,抵制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

《倡议书》在网上流传后,大量科研人员参与网络联署,一批青年学者更是通过各种平台表达他们渴望纯净科研环境的心声,展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决心。

不久后,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中国工程院主席团也向全体院士发出倡议:以实际行动带头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在坚持价值引领之外,各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也纷纷加强制度建设,以确保作风学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中国科学院本着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健全了院、分院、院属单位三级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管理体系,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并将学风和科研诚信状态纳入院属单位整体评估范围。对学风和诚信状况进行主动监测和评估,持续发布“诚信提醒”,推进分类教育等。

中国工程院1994年成立时,院章便明确了院士标准之一就是“学风正派”,1997年又专门成立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工程院对院士们提出“不忘初心,精忠报国”“珍视荣誉,固守长城”“牢记使命,薪火相传”的要求,加强院士队伍建设,严把院士增选入口关,倡导与惩戒并进,守正扬清。

在宣传引导方面,各大媒体开设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宣传专栏,大力宣传优秀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和创新事迹。《科学家精神》丛书也顺利编辑出版。特别是在这次疫期间,科技部联合其他部门发布了“五倡导”,倡导科技报国、倡导严谨求实、倡导潜心钻研、倡导理性质疑、倡导学术民主,积极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把智慧奉献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的第一线,反响积极,成效显著。

时代呼唤科学家精神,更需要把科学家精神融入科技创新实践。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舆论环境,定能让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大有作为。

来源:《中国人才》2020年第12期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事宜未及落实,如转载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欢迎作者持有效版权凭证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稿酬事宜。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交汇点讯 “科学家精神,为我们注入了接续奋斗、扬帆奋楫的强大动力。”9日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记者采访了多位获奖代表。如何让科技报国的传统薪火相传,让更多青春力量投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事业,获奖科学家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为祖国多做一点事就是最大的幸福

  科学家精神如灯塔般为科技发展引领航向。近年来江苏设立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正是为了厚植科学家精神的沃土,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教授贲德说,科学家要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不计名利投身探索创新;要实事求是,才能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成果。

  贲德院士在雷达领域深耕近60年,还悉心培育了中国雷达事业坚实后备力量,先后培养了30余名雷达总师,10余名博士研究生,其中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学家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广阔的眼界、坚强的毅力,才能在科研道路上摘得硕果。”谈及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期望时,贲德院士表示,科研工作要服务国家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这样对项目课题才有实际意义,成果才能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未来,我会以更大的努力投入雷达创新研究,探索雷达技术前沿,不断创新,在科学技术上永攀高峰。”贲德院士说。

  “如果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一点事,这就是最大的幸福。”2021年度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大附一院阮长耿教授深情地表示,在科研生涯中,受老师和前辈的影响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要热爱自己的事业,选择了科研方向以后就一直坚持做下去;二是严谨、求实、创新,做学问或者做医生尤其要如此,在严谨求实的基础上力争有所创新。他热切地希望,大家能够向老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学习,要有雄心壮志,踏踏实实,不弄虚作假,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和最大的精力奉献给科研事业。

  科研就是爬过一山又一山

  “科学研究就是要爬过一山又一山,不断攀向新的高峰。”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郑有炓,说起他为之奋斗近70年的半导体事业依然闯劲十足,充分体现出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郑有炓院士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多年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支充满创新活力的学术团队,包括6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位国家97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以及3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科技部创新团队。

  谈及人才培养,他言辞恳切,对青年科研人员充满期冀:“我们深有体会,任何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关键在青年人才培养,营造汇聚天下英才在江苏这片沃土发挥聪明才智的氛围。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成就人才就是成就事业。”为此,郑院士决定将此次奖项的2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并成立了“南京大学郑有炓科教基金”,旨在培养半导体人才,鼓励大家把握新时代新机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为国家、为江苏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开拓进取,继续奋斗,努力创造新业绩。

  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离不开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首届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刘加平在采访中频频提及团队:“这是对我们团队长期以来协同创新创业发展的认可和褒奖。”

  千帆竞发唯勇进者胜

  科技强国梦需要一代代科学家接续奋斗。采访中,获奖院士无不对青年科技人才寄予厚望。

  为培养更多青年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先锋和中坚力量,近年来,省科学技术奖一直鼓励支持青年人才牵头完成的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并于2019年起增设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迄今已授予21名在原始创新、技术突破、成果转化或创新创业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4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

  王建浦2013年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博士后毕业,进入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一边搭建自己的实验室平台,一边尝试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在国外同行主要集中开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时,他敏锐地觉察到钙钛矿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光材料,于是在国内率先开展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我们从材料的本身性质上突破局限性,找到了关键科学问题并解决。”王建浦此次获得2021年度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在他看来,弘扬科学家精神就是要勇于闯入科学研究的“无人区”,这样才可能孕育颠覆性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青年科研人员责无旁贷,必须“打前站”。王建浦表示,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下,千帆竞发唯勇进者胜。

  湖泊是大地上“灵眸”,让被污染的湖泊恢复清澈,在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运林看来,是必须扛起的社会责任。“研究湖泊学,野外观测、现场考察必不可少。”张运林说,有些问题必须去现场,才会有更为清晰的认知。“虽然条件艰苦,也经历过高原上迷路、湖面上遭遇龙卷风等‘生死考验’,但所收获的科研经验却是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最近,张运林又带领团队原创了水环境陆基高光谱遥感仪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作为科研‘国家队’,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争取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湖泊重回‘水清草盛’奉献自己的力量。”张运林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摘 要]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要求及可行性,结合近年来科技馆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的一些工作案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包括:提高趣味性,优化宣传展示内容;提高全域性,增强宣传效果;提升专业性,加强宣传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科技馆 弘扬科学家精神 展览教育活动

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而科学家是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知识的氛围,科技馆责无旁贷。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浅议科技馆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

一、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符合时代要求

一直以来,党中央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引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从信奉“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思想理论,秉承“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指导方针,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等,无不体现了对科技事业的重视。我国在载人航天、移动通讯、载人深潜等关键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创造了一系列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科技强国建设需要科学家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当前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1]。

大力弘揚科学家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新时代对我国社会各界的召唤。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活动阵地,在面向公众普及科学与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与方法、倡导科学精神,增强公众求知、探索和创造科学的意识等方面,担负着时代重任。因此,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馆责无旁贷[1]。

(二)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具有可行性

201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建设科学家博物馆,探索在国家和地方博物馆中增加反映科技进步的相关展项,依托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设施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

这为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科技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通过形象、直观的展览展品向公众宣传科学家精神,更容易让科学家精神入脑入心,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以科技馆作为平台,不仅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宣传科学家精神,还可以以多种形式来解读科学家精神。以广西科技馆为例,场馆的展览展品能直观、形象地展现科学原理,科普活动能够帮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科技成就、科学家背后的故事[4]。而通过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以及数字科技馆“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整合资源,科技馆更能全面、有效地宣传科学家精神。所以,在科技馆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具有可行性。

二、在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践

在举办临时展览中,可以通过图文、展品等展品展项展示我国的科技成就,带领公众走近科技巨匠,感受巨匠风采。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发了“科创百年——建党10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展览以“温故知心,科技强国”为主题,借助丰富的展品、视频、图片和虚拟现实技术,使公众通过回顾建党100年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感受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日益提升的人民生活水平。在广西站展览期间,广西科技馆还展出了柳州工业博物馆的馆藏工业文物051型友谊牌单人伐木油锯、柳州农业机械厂生产的水轮泵、柳州市无线电二厂研制的山花牌C153型三波段晶体管袖珍收音机等,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到科技成果,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

每位科学家都是一座充满智慧的知识宝库,讲好科学家故事可以让人们学习到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和哲学观等。近年来,科技馆还以宣讲报告、座谈会的形式宣传科学家精神,带领青少年群体走进科学家的内心世界,感悟家国情怀,拉近了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例如,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联合广西科技馆等单位举办了百馆千场万人“红色记忆:抗战中的中国科学家宣讲活动”暨中国科技馆“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女士讲述了李四光先生碧血丹心的爱国之情、舍我其谁的报国之志和在时代洪流中傲然屹立的家国大义;中国科学院院士苏步青之孙苏泉讲述了苏步青艰辛的求学生涯、辛劳的工作和他对学习方法的见解。聆听报告的中小学生深受感动,也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激励着他们追逐科学梦想。为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广西科协、广西科技馆协同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等单位,开展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传承2020”广西行活动,报告团先后到贵港市和河池市,为当地9所学校2500多名师生讲述老一代科学家的动人故事。

要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科学家的工作生活,观看影视作品是有效的方式之一。以影片方式再现科学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工作环境等,让观众通过画面全方位了解科学家,感受巨匠风采,更能产生共鸣。中国科技馆联合全国39家科普场馆共同举办“光影科学梦”——2020年度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在36座城市全面开启科学家电影巡映之旅。该活动主要展映《钱学森》《袁隆平》《我是医生》等系列科学家精神电影,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宣传解读。2021年,广西科技馆打造“感党恩 跟党走”红色地标,举办科学家影片展映活动,还依托自主研发的流动3D影视宣教平台深入全区展播科学家影片。

(四)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普及活动

举办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教育活动,使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科技事业发展背后的动人故事,学习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等相关科学内容,是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有效举措。如上文提到的科学家电影巡映活动中,全国各地还配合影片播放举办了相关系列活动,增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效果。中国科技馆还举办了“走进种业科学家,关注粮食安全”科学影迷亲子沙龙活动,活动围绕电影《袁隆平》,邀请农业农村部种业司教授马志强,带领观众了解种子科学、粮食生产方面的相关知识。活动中,中国科技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项目负责人欧亚戈还与观众分享了采访袁隆平院士手模及科学家手模墙背后的故事。

(五)利用新兴媒体宣传科学家精神

近年来,科技馆不断创新科普传播手段,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上也不例外,如整合社会媒体,运用科普App,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多种形式宣传科技人物,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021年,广西科技馆策划推出献礼建党百年专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宣传建党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令人崇敬的科学巨匠事迹,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及科学家精神,共迎建党百年,专题推送十余期,画面简洁明了,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深受公众喜爱。在“科创百年——建党10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广西站)活动中,广西科技馆利用抖音平台,打造了云游展览直播活动,当日观看达到6.1万次,活动拓展了展览的外延,使更多公众足不出户便能观赏到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感受到科学家精神的魅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科技馆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实践上,如果缺乏个性与特色,就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内容片面,宣传效果不佳。科学事业离普通人的生活比较远,如果科技馆只是蜻蜓点水般宣传科学家的某一方面内容,或者只是针对某一科学知识泛泛而谈,很难将科学家的精神境界与凡人琐事区别开来,更难以挖掘到深层次的知识,观众不能产生共情,就会使“高大上”的科学家精神束之高阁,视作空谈。

2.手段单一,吸引力不够。如果科技馆只是简单地以图片、文字、科技模型办展或以讲座、电影等传统形式片断化呈现科学家的事迹,很容易表现出刻板印象,不能引起公众探究科学的兴趣,更遑论弘扬科学家的思想及精神。

弘扬科学家精神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要讲好科学家故事却并非易事。因为科学家的工作生活往往存在一定的“神秘感”,科技馆要想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期需要做好充足的素材搜集和整理工作。然而一些科技馆因资源受限,只能简单罗列科学家故事或者直接引用大馆的展览展项,难免会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缺乏个性。在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活动中,一些科技馆满足于当下举办的讲座或观影等,没有考虑到活动的外延,因此活动影响力不大,效果欠佳。此外,科普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些讲解员对科学家的工作、生活了解甚少,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也是浅尝辄止,因此讲解往往不够有深度,不能更好地对公众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更难以真正普及科学知识及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对于科技馆而言,利用场馆的特点及优势,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是时代所需,更是职责所在。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根据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践经验,以及开展各项展览活动的成功案例,下面就今后科技馆如何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趣味性,优化宣传展示内容

要整合资源,开发富有意义的宣传展品或组织开展有趣的宣传活动,通过迎合公众的品味追求与精神需求,提高公众探究科学、学习科学家精神的兴趣。

1.合理开发展品展项,丰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内容。要整合资源,开拓创新,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好科技资源交流配置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好引进展览及自创展览,在展览的共性与个性中寻找平衡点及创新点,更好地让公众学习了解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要合理开发常设展品,注重展品展项在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上的协调统一,将科学家精神内涵蕴含其中,通过不断拓展展品展项的功能和内容,真正讓科学家精神走进头脑、埋进心田,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中国科学技术馆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联合策展开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常设展项,就是通过显示屏、多媒体配图等形式,展示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生平事迹、影像资料。展项整体设计为庄严的肖像画风格,并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展现,观众扫码后可通过手机深入了解科学家背后的故事。

2.开展各类特色活动,深化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要争取在原有实践上,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开展各类较具特色的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活动,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例如利用场馆优势,深化馆内弘扬科学家活动主题,加大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力度,提高活动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提升活动效果;要加强馆校结合,与学校长期合作,让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参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相关活动,通过参观展览、参与科学实验、体验科学研究课程等方式,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让青少年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优化资源配置,组织邀请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普专家演讲团进校园、进社区等开展宣讲报告会,或借助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巡展等深入各地开展科普活动的契机,向更多公众分享科学家故事、介绍科技成就等,形成全社会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二)提高全域性,增强宣传效果

要切实提高传播、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深度与广度,还应当具备全域性的视角,建立融媒体传播平台。

1.双向结合,做好线下活动的延展活动。线下举办宣传活动容易受时效性与地域性的影响,因此可设置对应的线上活动,提高活动参与度。也可抓住人们喜欢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特点,将科学家故事制作成音频作品,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聆听科学家故事。例如,“庆祝建党百年——百场科学家精神报告会”把科学家故事打造成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的音频作品,通过广播剧的形式推广至全社会。广播剧形式新颖、传播范围广,达到了宣传科学家精神的效果[4]。

2.制作科学作品,举办线上专题活动。要注重把科学家精神内核之外的东西包装得更为时尚,这样才能让当下的年轻人树立科学家精神永不过时的观念,使其像追捧明星、网红那般,把科学家视为“全民偶像”。可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多媒体平台,以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述说科学家小故事、展示科学成就,用流行话语让“高大上”的科学家、科技成就变得更加“接地气”,激发公众想要将科学“一探到底”的好奇心,也让更多人体会到科学就在你我的身边。例如广西科技馆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献礼建党百年,致敬科创伟业”线上专栏,宣传建党百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宏图伟业和科学巨匠精神。

(三)提升专业性,加强宣传队伍的建设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还应该建设一支高素质、精干的科普工作队伍。

1.加强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普服务能力。要在科技馆培养专业队伍,开展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科学家精神宣传队伍的科学素养和综合业务能力;或是精心挑选业务能力过硬、学习能力强的科技辅导员组成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骨干队伍,促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更新、优化。

2.建立完善兼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掘科普宣传人才资源。要不断挖掘资源,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社团的作用,搭建科学传播服务的平台,不断充实科普专家演讲团队伍,深入开展科学家精神传播活动;要不断建立完善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社群大科普传播圈,通过建设多元化的科技志愿者队伍,提升各类群体的科普感受。

总之,科技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一以贯之地秉承探索、创新的思想,不断丰富科技馆的展教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启迪民众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Z].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Z].

[3]马顺兴.科学技术馆建设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8(8):45.

[4]叶肖娜,刘伟霞.科技馆弘扬科学家精神[J].学会,2020(1):54-5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