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自然人投资的公司是国企还是私企国企与民企占比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刘向红 编辑 孙放)“蓝天保卫战”已成今年两会热词,对于环保问题,无论是舆情热度还是高层关注度,都在不断上升。但是,一些身处高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信披却似乎还有些滞后。

  此前,证监会已对年报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格式要求进行过修订,明确要求“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子公司”应披露报告期内的详细的排放情况。但在已披露2016年年报的相关上市公司中,语焉不详者有之、避重就轻者有之,甚至还有只字不提的,更有个别公司,去年已因排放超标遭环保部公示,但在年报中仅以寥寥数语泛泛而谈。对此现象,相关部门已表示,将严格环保信息披露要求,研究制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多数企业未严格按规定披露

  证监会今年1月公布并施行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6年修订)》第四十二条明确: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子公司,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规定披露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

  据查,被环保部列为2016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共有14312家。其中,国家重点监控排放废水企业2660家、废气企业3281家、污水处理厂381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21家、重金属企业2901家、危险废物企业1637家。上述企业中,涉及上市公司的约有1300多家,且不乏一些知名大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大唐发电、燕京啤酒等。

  而从目前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来看,除个别公司没有提及相关环保信息外,大多数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的公司均有环保信息披露,但所披露的内容详略不一,有的公司按要求予以完整披露,有的公司则信息严重缩水。如兄弟科技,年报中只用几百字泛泛而谈,简单提了一下企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公司的环保信息披露似乎是“报喜不报忧”:对要求披露的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排放浓度等一些重要信息轻描淡写;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接受环保部门处罚的情况,则仅寥寥数语甚至只字不提。

  如在环保部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排放严重超标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及处理处置情况”列表中,安泰集团下属焦化厂超标,被罚50万元(至10月21日达标),但这一重要信息在安泰集团1月25日披露的年报中并没有提及。年报中,公司只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焦炉尾气SO2、NOx排放量有所超标,超标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焦化项目原设计采用的是H.P.F煤气脱硫法,该方法无法实现新标准要求的SO2低于50mg/m3、NOx低于500mg/m3排放浓度……2016年10月初,公司(新建的)焦化脱硫项目已全部建成投运,并已向介休市环境保护局、晋中市环保局申请验收。

  出现类似情况的还有山西焦化。在环保部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排放严重超标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处理处置情况”中,山西焦化曾被给予“限制生产”的处罚(至9月28日达标),但这一信息在公司年报中并没有体现。

  记者还注意到,环保部环境监察局3月13日在“答复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吴青代表意见的函”中指出: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情况并不优于一般企业,其环境社会责任报告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公开的内容与质量离法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环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对165家属于“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上市公司的环保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没有一家公司在严格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不到10%的上市公司提及了部分环境信息或指标,仅一家披露了被处罚的相关信息。这难以对环境监管和公众监督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国企责任心比民企强

  纵观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情况,国有控股的要明显好于民营控股的。

  如河北国资委控股的华北制药,在年报中专设“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环保情况说明”栏目,其中披露,公司旗下重点排污单位有三家,分别为制药总厂、倍达工厂、华胜公司,并以表格形式具体公布了这三家单位的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等。

  又如农药行业的红太阳和兴发集团,也都是环保部公布的2016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从其各自年报的环保信息披露来看,国资的兴发集团要明显优于民营的红太阳。

  红太阳是3月28日披露年报的,其中,在“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否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栏目下,红太阳甚至没有说“是”或“不是”,也没有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其年报涉及环保的内容主要是大段陈述环保理念、环保措施、环保成绩等,并没有严格按照证监会规定的格式要求,公布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等信息。

  而兴发集团3月21日年的报中则明确表示,目前,公司旗下有三个“国家重点管控污染源单位”,分别为兴山白沙河化工厂、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并逐一对这三家企业的位置、主要污染物、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披露。

  环保信披监管要动真格

  与那些至少表面上还粗略披露一下环保信息的重点监控企业相比,有的公司竟然还表示“尚不能确定公司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

  如在环保部公布的2016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中,山西焦化赫然在列,涉及多个污染领域。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山西焦化在3月21日披露的年报中,并没有按照信披要求披露有关环保信息。公司除了介绍环保成绩外,很少提及所存在的问题,甚至在“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环保情况说明”一栏中,公司勾选了“不适用”,还注明“没有明确的界定文件判断公司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山西焦化如此表述,似有不认同环保部将其列入重点监控企业之意。

  实际上,山西焦化的环保工作并非完美无缺。去年11月26日,环保部在网上通报了督查河北、山西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其中就点名批评了山西焦化。通报中说:“位于临汾市洪洞县的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达标治理工程刚刚完成招标,SO2浓度(应)为50-100毫克/立方米左右;因焦炉窜漏等原因,SO2超标排放严重,高达500-600毫克/立方米左右;此外,该公司在线监测设施长期疏于维护,采样管脱落、氧含量异常等故障频出。”

  山西焦化还只是个案之一,根据环保部今年两会期间对人大代表的答复函,央企与上市公司在环境管理中虽总体表现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京津冀及山西、山东、辽宁等六省市99家大气污染重点行业上市企业2016年在线监控数据分析,上市公司达标状况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甚至在个别时段低于平均水平,个别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超标情况还较严重。

  环保部表示,未来会将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纳入达标计划工作体系中,全面系统提升其达标排放水平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督促属于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各项规定开展自行监测并公开结果,并将研究制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保部门还将通过在线监控电子督办系统严惩超标行为。

  同时,环保部将加强与国资委、证监会在相关政策制定、执行及信息共享方面的沟通合作,强化实施联合惩戒,按照《关于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要求,每季度将严重超标企业名单移送证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并在环保部网站、“信用中国”网站向全社会公布,建立健全惩戒效果定期通报机制。

  证券监管部门方面,已有监管高层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目前正研究是否有可能对所有上市公司都提出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强制性披露要求。如果能完成这件事,将更加有利于绿色金融的发展。

  1.国企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环节。只有深刻洞察国企的真实现状,才能有更明确的改革方向,这对于理解经济周期波动及宏观政策效果也都有重要意义。我们试图从企业规模、效益和风险三个维度,系统性地对比国企和民企之间的数据差异,从而更科学把握国企改革的趋势及影响。

  2.1998年以来,国企改革已取得较大进展。国企单位个数、资产规模和吸收就业的比例均比1998年下降70%左右。在大多数行业,国企是选择退出的,民企占比显著上升。尽管如此,国企退出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在全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国企仍覆盖40个。

  3.国企经营绩效整体显著低于民企。2013年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国企绩效持续下降,几乎回到1998年国企改革前的水平。相比之下,民企综合绩效则好得多。从债务风险来看,国企(特别是央企)资产负债率更高,其债务集聚攀升的风险比民企更加突出。

  4.国企绩效与宏观周期更密切,加之其集中分布在中上游重资产行业,调整相对更难。其低绩效的深层次原因当然是与软预算约束、非市场化激励机制、非经营目标过多等有关。基于现阶段经营和债务的压力,新一轮改革应加快国企退出低效益行业的步伐。只有如此,中上游产能去化才会更彻底,整个经济才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国企改革备受关注。国企为何亟需改革?这是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只有深刻意识到国企的真实现况,才能有更强的改革动力和更明确的改革方向,这对于充分理解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宏观政策效果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可从企业规模、效益和风险三方面,对比国企和民企之间数据的真实差异,从而更科学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国企改革的趋势及其影响。

  一、规模:国企占比持续下降

  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相对民企而言,无论是在企业数量、资产规模、吸收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性都呈现出持续下降的特征:

  一是国企数目显著减少。据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数据资料,2001年底,国有企业(含国有联营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共有36.9万个,2004年底减少到19.2万个,下降48.2%;2008年末,减少到15.6万个,下降18.8%;2013年末,进一步减少到11.3万个,下降27.6%。2002-2013年,累计减少25.6万个,下降69.4%。

  工业是国企改革的主战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8年国有工业企业有64737个,2001年减少到46767个,2008年减少到21313个,2013年减少到18574个,年累计下降71.3%。而私营企业从1998年的10667个迅速增加到2014年的213789个,增长了19倍。1998年国有工业企业个数占比为39%,而到2015年仅有5%。

  图1: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占比明显减少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二是国企资产占比显著下降。2015年,国企资产总额是1998年的5.3倍,年均增长10.3%,发展非常快,但仍明显低于全部企业和私营企业。1998年国有企业资产占比为69%,2015年下降至24%。

  图2:国企资产比重显著下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三是国企吸收就业比重大幅下降。2015年,国有工业企业用工人数为1778万人,比1998年减少1970万人,下降52.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8%,比1998下降42个百分点,其对就业的贡献显著下降。而私营企业用工人数从1998年的161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463万人,增长20.5倍,比重从1998年的3%上升到2015年的36%,上升33个百分点。

  图3:国企吸收就业比重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国企主要布局中上游产业的格局近年来无明显变化。1999年,国企资产分布的前十位行业依次是电力、钢铁、交运设备、化学、油气开采、煤炭开采、电子通信设备、石化、建材、纺织;而2015年,则依次是电力、煤炭开采、钢铁、汽车、化学、油气开采、有色金属冶炼、石化、交运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可见,过去十几年建材和纺织退出前十位,而汽车、有色金属进入前十位。国企主要布局于中上游产业的格局没有明显变化。

  二、绩效:国企相对明显偏低

  我们通常以资产回报率(利润与资产的比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经过年大力度的国企改革,国企绩效年曾持续提高,但自2011年开始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回报率连续5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15年国企资产回报率仅2.87%,比2007年的高点下降3.08个百分点,降幅为58%,处于2001年以来的新低水平,国企绩效几乎降到了改革之前的“原点”。

  图4:国企资产回报率明显低于私企

  数据来源:国企和私企资产回报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2008》计算,央企和地方国企资产回报率根据CSMAR上市公司汇总数据计算,口径含非工业企业

  与其它经济类型企业比较,国企整体的经营绩效都相对较低。以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的资产回报率观察,1998年以来国企资产回报率一直显著低于私营企业。2015年,国企资产回报率比全部企业的6.47%低3.60个百分点,比私营企业的10.59%低7.72个百分点。

  从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来看,央企资产回报率相对更低。以CSMAR上市公司数据(包括非工业国有企业)计算,2015年央企资产回报率为1.92%,2016年上半年为1.89%,显著低于1998年和1999年。2015年地方国企资产回报率为3.14%,2016年上半年为3.52%,处于1997年以来的新低水平,但比央企还是高些。

  从主要工业行业来看,国企业绩普遍相对民企较低。2015年,在国有资本分布的40个工业大类中,仅有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6个行业资产回报率高于私营企业,其余的34个行业均低于私营企业。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塑料制品业等8个行业甚至比私营企业低10个百分点以上,通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纺织业等15个行业也都低6-10个百分点。

  2015年,在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超过7000亿元的16个行业中,仅有烟草、汽车、电力等3个行业的资产回报率超过私营企业,而其余13个行业均低于私营企业。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化学制品业的资产回报率比私营企业低10个百分点以上,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冶炼3个行业全年亏损,资产回报率为负值。

  图5:资产超7000亿元的行业中国企资产回报率明显偏低(2015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华融证券

  三、风险:国企债务相对更高

  1998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经历了先降后升过程,2015年资产负债率高达61.94%,比2007年高5.44个百分点,与1999年持平,几乎回到国企改革前的“原点”。私营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曾在2003~2007年高于国企,但2008年之后持续下降,2015年大幅低于国企10.13个百分点。

  图6:2008年以来国企资产负债率高于私企

  数据来源: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根据CSMAR上市公司汇总数据计算,包括非工业企业;国企和私企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2008》计算

  以CSMAR上市公司数据计算,国企特别是央企资产负债率相对更高。在国企布局中上游重资产行业大致不变的情形下,年国企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之后居高不下。1998年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为43.8%,到2010年上升到90.4%,一直持续到2015年(91.8%)。地方国企资产负债率相对低一些,2015年为74.5%。而民企资产负债率年持续下降,年则保持稳定,2015年为54.1%,比国企低30.4个百分点。

  国企集中了整个企业部门相当部分的债务。其资产负债率高企表明其存在过度举债行为,这进一步导致利息负担沉重。例如,2014年国企资产利息率(1.37%)与私营企业基本持平,但国企资产明显偏重,2014年资产有37.1万亿元,而私营企业一共才21.3万亿元。尽管表面上国企资产利息率与私企基本持平,但因为前者是重资产,其实际利息负担总额比私企高不少。截至2015年底,国有工业企业负债总规模为24.6万亿元,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负债的42.5%。而私营企业2015年负债总规模仅为11.9万亿元,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负债的20.5%。

  值得一提的是,国企绩效表现出相对更强的周期性。2005年以来,国企资产回报率走势与GDP增速趋势高度一致。年和年国企效益低迷分别对应着前期年和年高投资形成的产能过剩时期。特别是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打断了本该进行的经济调整过程。其实,1998年国企资产负债率比现在要高得多,之后随着产能过剩的缓解,效益曾明显好转,2006年资产负债率已降至56.2%。但随着2008年后刺激政策的加码,国企负债率快速上升,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

  图7:国企资产回报率与GDP的趋同性更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华融证券

  四、基本结论与启示

  中国经济在许多方面都是有特色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脱离经济基本规律。通过对以上国企与民企之间常识性数据的对比“白描”,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国企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改革成功的方法和方向:

  一是1998年以来,国企改革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国企单位个数、资产规模和吸收就业的比例均比1998年下降70%左右,在大多数行业,国有企业是选择退出的,民企占比显著上升。尽管如此,国有企业退出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在全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国企仍覆盖40个。

  二是国企经营绩效整体显著低于民企。2013年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国企绩效持续下降,几乎回到1998年国企改革前的水平,相比之下,民企综合绩效则好得多。从债务风险来看,国企(特别是央企)资产负债率更高,其债务集聚攀升的风险比民企更加突出。

  三是国企改革亟需明确科学方向并加快实施。国企绩效与宏观周期更密切,加之其集中分布在中上游重资产行业,调整相对更难。其低绩效的深层次原因当然与软预算约束、非市场化激励、非经营目标过多等有关。基于现阶段经营和债务压力,新一轮改革应加快其退出低效益行业的步伐。只有如此,中上游产能去化才会更彻底,整个经济才有望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增长。

  伍戈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担任经济学家。

  郝大明:华融证券宏观分析师。

  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伍戈经济笔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人投资的公司是国企还是私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