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我国公共公共性质组织的环境是稳定的经济环境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是为了争取社区公众对组织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为组织创造一个稳固的生存环境。我们说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这是因为,社区如同组织扎根的土壤,没有良好的社区关系,组织就会失去立足之地。社区公众是由特定的活动空间所确定的,区域性、空间性很强。组织或企业的活动直接受社区的制约,社区关系便直接影响着组织或企业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如员工家属关系、本地顾客关系、地方的政府关系和媒介关系等,因此,组织或企业需要将社区关系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认真对待。

10简述做好政府公关工作的必要性?

答:我们把做好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归纳成以下几点:(1)有助于市场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充分实现宏观调控的职能,促进经济的发展,15简述新闻写作应坚持的原则?

答:写好新闻写作必须注意以下原则:(1)要有新闻根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与小说的根本区别所在。新闻存在的价值就是对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对于事件中的人物、地点、时间、过程、结果,都必须实事求是地给予叙述,不能人为的进行杜撰和臆造。(2)要突出新、近点。新闻的特点就是一个“新”字,每一个事件发横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但在写作新闻时一定要首先突出新、近的部分,把与公众生活最紧密的,最新发生的部分告诉公众,才能引起它们的兴趣。(3)要简明扼要。大众传播媒介虽然很多,但当代媒介适应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实,都在新闻的短小、精干。(4)要突出变化点、趣味点。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上还承担着娱乐大众的功能,所以非常重视新闻稿的可读性,以便引起读者的兴趣,但也要注意,追求新奇效果的时候,不必须做好政府公关工作,以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以政府之间的协调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和协作。(2)有助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公共关系是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产物,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如实向全体公民汇报政府工作,实质就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另外,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公众参政议政,加深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与支持。(3)有助于政府的廉政建设,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公众必须被告知”坚持一个基本原则,显然有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实施监督,也会有效地促进国家机构的廉政建设。(4)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有助于克服各种官僚主义的弊端,重新树立人民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望。(5)有助于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是多元化的,各种不同利益主体在竞争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开展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能合理地调节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加社会的稳定。(6)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一个政府要想顺利的执行自己的职能,必须首先要赢得广大社会民众的支持和信赖。树立政府“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争取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以成为当今各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7)有助于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任何国家离开世界孤立发展是完全不可能的。国际上的竞争和制约进一步加剧,通过广泛的交换信息,协商对话,是解决国际争端和问题的主要方法。因此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增加中国政府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可争取到更多得国际合作。

11 公关广告的创作原则主要有哪些?

答:公共关系广告形式多样,为了使公关广告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在写作公关广告时要注意如下原则;(1)内容真实,公关广告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即不能夸张更不能捏造。如果其内容有言过其实的成分,必然会引起公众的反感。同时公关 所使用的语言和商品广告也有差异,不要使用叫买、兜售式的夸张语言,尽量使用中性词汇。(2)立意深刻。公关广告的写作必须服从组织的基本宗旨,并以此创作出有深刻含义的信念、口号、对联、图案。一些好的公关广告令人看后回味无穷。(3)构思新颖。公关广告要想达到引人注意,便于理解,便于记忆的目的,就需要运用各种艺术的手法,使广告的画面、音响色彩、语言新颖活泼。不论哪种形式的公关宣传都忌讳人云亦云、一般化、呆板、雷同。(4)态度友善。公关广告的立意语言,都都应当是友善的,与公众为友,地位平等,反对盛气凌人、即使是对待竞争对手,也要有一种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望,决不能采取贬低、排斥、压抑对手的方法。 12 介绍妇女优先原则的内容?

答:与男士相比,妇女一般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国际上的各种礼仪都提倡“女士优先”的原则。妇女优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处处对妇女的照顾、妇女优先原则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1)出门进门让女士先行 (2)走路让女士处于比较安全的一侧(3)男士多为女士承担重体力工作有了危险男士要挺身而出等。当然女士优先也应当尊重女士的意愿,不能让她们勉强接受。 13 说明需要与公众行为的关系?

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揭示需要与公众行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其基本观点如下(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人类的五种需要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五种需要的排列顺序是: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属于低层次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属于中层次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层次需要。(3)优势需要决定人的行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只要有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的行为。当一种优势需要获得满足后,其驱动力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优势需要,由此驱动人的新的行为。公共关系活动要注意不断满足公众新的需要。

14 企业开展赞助活动应注意些什么?

答:所谓赞助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以不计报酬的捐赠方式,出资出力支持某一项社会活动、某一种社会事业。开展捐助活动是企业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种表示。应注意以下事项:(10企业的捐助活动应以企业和企业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为出发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公共关系政策、方针和策略。赞助切忌盲目一切人情式赞助,一切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赞助,都应拒之门外。(2)企业应将公共关系政策公布于众。应保持与被赞助者和赞助活动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应将赞助计划列入企业为其生存和发展创造环境的长期计划,分清所需要赞助事业的轻重缓急,逐步实施。(3)企业的公共关系部应随时把握社会赞助的供求状况,做到灵活掌握赞助款项。应留有机动性较强的费用,当计划外的重大社会活动举办时 ,才能应变自如。(4)对赞助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必使其善举“广”行。音响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必然会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16说明举行庆典活动的注意事项?

答:要举办好庆典活动应做好下列工作:(1)精心选择来宾并发出邀请。庆典活动应邀请与组织有关的政府领导、行政上级、知名人士、社区公众代表、同行组织代表、组织内部员工和新闻记者等前来参加。公共关系人员应选好对象,提前发出邀请,特别是重要来宾应亲自上门邀请。(2)合力安排庆典活动的程序。庆典活动的程序包括:安排专门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介绍重要来宾,由组织的领导或重要来宾致辞或讲话;有些活动需要有剪彩和参观的安排:安排交流的机会(或座谈、宴请;或安排喜庆、余庆的节目,席间进行交流);重要来宾的留言或题词。(3)安排接待工作。庆典活动开始前,应做好一切接待准备工作。接待和服务人员要安排好,活动开始前有关人员应各就各位。入场、签到、剪彩、留言等活动,都要由专人指示和领位。(4)物资准备和后勤、保安工作。庆典活动的现场,需要有音响设备、音像设备、文具、电源等,需要剪彩的要有彩绸带。鞭炮锣鼓等在特殊场合,也要有准备。宣传品、条幅、和赠与来宾的礼品,也应事前准备好。赠送的礼品要与活动有关或带有企业标志。燃放鞭炮一定有保安措施。

17 组织形象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组织形象设计必须遵循“有效性”原则。因此在形象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公众利益与组织利益的统一。公共关系应当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在形象设计时,必须反映公众对组织的要求,不能只考虑组织自身发展的各种因素。这是一个困难的工作,但仍可以应用到互利互惠的原则,在公众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找到共同点。(2)总体形象和特殊形象的统一。每一个组织的公众都是多方面的,设计形象时即要照顾大多数公众的利益要求,也要针对某些特殊公众的特殊要求,搞出自己的特色。(3)期望值与实际能力的统一。在形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把“公众要我干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结合起来,这才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不要提出自身能力达不到的目标,制定超过能力所及的任务。不然给人留下“挂羊头卖狗肉”,“打肿脸充胖子”的印象。甚至会让公众误解为戏弄公众。 18 进行公共策划时有哪些经验可借鉴?

答:进行公共策划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1)大胆设计,敢于开创前人没有发现的新形式,如香港奥美广告公司为杭州西冷冰箱厂设计的公关广告,买下上海《文汇报》第一版整个版面,创造了新中国报刊史和广告史的第一次,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2)移植要再造相结合。从事公关工作的人员,在教科书上、报刊杂志上,或道听途说其他公司的先进经验,只要本地区尚无人使用,就可以大胆借鉴,移植使用。(3)角度转化,逆向思维,寻求突破。许多常规的公关活动样式立意虽好,但应多次被采用而失去了新意,如一般的厂庆、店庆活动都是盛大的集会,但某百货公司却在40周年店庆之际,开展了百日监督活动,请来顾客监督服务质量,多提宝贵意见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4)排列组合,以旧翻新。其他组织或自己曾经搞过的活动形式,经过转换顺序,变换形式的方法,仍能取道意想不到的效果。 19 说明员工关系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答:员工关系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其具体对象包括全体职员、工人、管理干部。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内部公众,是内求团结的首要对象。良好的员工关系可促使企业的决策及行为能充分体现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共同利益,能反映双方的愿望和要求,能说服员工将个体利益目标追求寓于企业整体利益目标之中,达成双方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发展。 员工是形成组织力量的主体,是企业创一流产品或服务的主力军,是塑造和吐下组织建瓯形象的积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其意义注意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需要通过员工的认可和支持里增加内聚力。一个组织如果其形象得不到自己成员的认可,就很难赢得社会的认可;如果组织的目标得不到自己成员的配合与支持,就很难赢得社会的支持。因此搞好员工关系,使员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要将员工视作传播沟通的首要对象,尊重员工分享信息的优先权,使员工在信息分享中与组织融为一体,形成信任与和谐的内部气氛。(2)组织需要通过全员公关增强外张力。一个组织的对外影响力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努力和配合。因为每个组织成员都是组织与外部公众接触的触角,都处在对外公共关系的第一线,组织的整体形象必须通过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良好表现具体体现出来。在对外交中,如果组织希望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自觉地维护组织的形象,就应该时时处处尊重自己的员工,将他们作为重要的公共关系对象,努力培养他们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根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0 如何才能做到与公众“真诚互惠”?

答:互利互惠是搞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根本原则之一。其具体内容可包括两个方面;(1)真诚对待公众。这是公共关系工作重要的职业道德,必须严格遵守。

尊重公众具体包括诚实无欺,对外开放和对社会负责。组织对公众要以诚相待,1923年出版了《公众舆论之形成》,是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被视不能靠“耍嘴皮子”“耍笔杆子”影响公众,更不能做套愚弄公众。(2)给公众以实际利益公众关系从某种角度看,也被称为组织的信誉投资,即化钱买名誉。组织必须给公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才能使他们对组织产生信赖感,乐于与组织合作。

21 如何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选择?

基于对大众传媒优缺点的认识,在进行公关宣传时,公关人员应根据传播的目的、对象、内容,有针对德选择传播媒介,以便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一般而言,在选择传播媒介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内容。传播的内容对媒介的选择有决定性的意义,形式要服从内容。(2)范围。公众分布范围的大小影响传媒的选择。(3)持久性。短期的公关活动适宜选择电子媒介,长期活动适宜选择印刷媒介。(4)针对性。每一次设计公关计划时,都要明确地选择公众,应针对公众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习惯来选择传播媒介。(5)可行性。各种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是不同的,权威媒体影响大于普通媒体。但要考虑信息在权威媒体上出现的可行性。(6)经济性。不同的宣传媒介在费用上也是不同的,各组织的公关人员要考虑经济节省的原则,尽可能少化钱,多办事。 22 简述危机处理的一般程序?

答:危机中进行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的公共关系的综合显示。有效的危机公关工作必须制定出一个反应迅速、正确有效的危机公关程序,以避免急迫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公关危机中的重复和空位现象。危机处理的的一般程序是:(1)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发展。组织遭受突发性的公共关系危机时,需要的是冷静,要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发展,应尽可能的使组织形象与声誉损失降到最低点;另外要尽可能地赢得时间,了解危机事件的真相,并妥善处理危机。(2)坦诚告知,表明诚意。一旦发生危机,组织便受到社会与公众的关注,人们急于了解危机发生的真相,作为舆论代表的新闻界必然要来采访。此时组织应该坦诚告知,表明诚意。事实证明,隐瞒事实真相,往往会助长公众的怀疑,扩大危机的波及面,而坦诚告知,表明诚意才是最佳的选择。(3)调查情况,收集信息。对于突发性公关危机的处理,最终是建立在针对事情真相,采取相应、得体的公关措施的基础上,因此,调查危机事件的真相就显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在灾难得到 止,危机得到初步控制后 ,就要立即展开对危机的范围、原因和后果的全面调查,查明原因是为危机处理决策提供依据,也是成功处理危机的关键所在。只要尊重事实,切实采取改进补救的措施就能获得公众的谅解,并通过努力也会化险为夷的。(4)针对对象,确定对策。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大体包括;业务来往单位的对策;组织内部对策;受害者的对策;上级主管部门的对策;对其他公众的对策等。(5)评价总结,改经工作。组织在平息危机事件后一方面要注意从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心理效应和形象效应等方面,评估消除危机的有关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刻原因,收集公众对组织的意见,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组织工作,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观念的含义?

答: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组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

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沉的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2.简述公共关系的特征?

答:情感性、双向性、广泛性、整体性、长期性、 3.什么是“公众”?简述公众的基本特点。

答: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特定的含义是:与一个社会组织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或潜在影响力的个人、群体和社会团体。 特点:1 群体性2 同质性3 变化性4 相关性 4.如何按照公众的态度进行公众分类?

答:根据公众对组织是否具有合作态度将其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5.说明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 答:1.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2.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3.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4.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5.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 6.报刊宣传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部分报纸刊登大公司为达到宣传目的而杜撰的新闻。这些新闻煽动离奇,不具备真实性。

7.清垃圾运动与公共关系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答:清垃圾运动迫使工商业界对公众舆论引起重视,利用新闻改善自身形象。从而把公共关系提到台面上,促使了公共关系的形成。

8.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对公共关系事业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艾维李认为,解决企业形象危机的最好办法是把事实的真相告诉新闻界,采取信息公开的政策,这样不仅可以消除误会,还可以促使企业完善自己。艾维李的公关实践,为日后公共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从事公关工作的原则是“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和“向公众说真话”,这一原则使公共关系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9.爱德华伯尼斯对公共关系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贡献?

答:1、他是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从此,公共关系进入到了科学化阶段;2、

为公共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3、提出“投公众所好”的根本原则;4、将艾维李的活动与1897年美国《铁路年鉴》中出现的“公共关系”一词结合起来,使这一词具有了科学含义,从此,公共关系正式从新闻领域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而又系统的管理科学;出版《舆论》一书;编写教材《公共关系学》;1923年率先开设公共关系课程,开公关教育之先河。 10.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答:1、民众社会地位提高,公众队伍形成,老百姓有了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可能;2、民主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民众的参与意识,而民主政治的每一步都需要公共关系活动的配合;3、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民主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公共关系运行的重要保证。

11.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答:1、公共关系适应了商品经济分工协作、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2、公共关系是物质生产供大于求,市场重心从卖方向买方过渡的产物;3、证券民主化运动推动了公共关系的神话发展;民众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家放弃唯利是图的经营方针,采取盈利与公共并重的经营战略。 12.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传播技术发展的关系?

答:公共关系的产生促进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事业的发达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之一,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13.公共关系发展的各个时期公共观念的特点是什么?

答:1、古代自发的“公共关系”―盲目性、经验性、低层性;2、现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反公众,反公关;现代公共关系的开端―。 14.试论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

答:1、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2、民主政治制度的出现 3、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4、大众传播事业的发达。

15.结合西方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谈谈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必要性。

答:1、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必要性表现出来。2、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需要公共关系得帮助,正确处理和协调不同的社会关系,化解个方面的矛盾,促进安定团结。3、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公共关系发展成为必然。4、对外开放,使我国对外公共关系得发展成为必然。 16.组织的公共部门要注意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

答:1.产品形象信息。2.组织形象信息。3.政府信息。4.媒介信息。5.竞争对手信息。6.市场信息。7.内部公众信息。 17.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有哪些?

答:大致包括:从俗心理、同步心理、求美心理、求名心理、求异心理、好奇心理、偏好心理、便利心理、选价心理。

18.公共部门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1.重视本组织的形象和声誉。公关人员要教育全体员工,使每个人都要懂得,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同大家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企业形象的好坏足以使企业兴旺发达或是破产倒闭。而良好企业形象的建立不仅仅是少数领导和公关人员的事,还必须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在员工中开展公馆知识培训。企业员工光为组织的良好愿望是不够的,还个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关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美好形象。 19.组织形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其对组织的评价。这种形象不仅来自外在的有形事物,而且也出自由组织行为所反映的内在精神。它的组织形象就是有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机构形象、管理想象、企业文化形象综合反映出来的。

20.公共关系有助于提高员工哪些方面的素质?

答:1.公众至上意识。2.交往合作意识。3.个人形象意识。4.与时俱进意识。 21.公共关系在优化环境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1.优化社会环境。2.优化社会政治环境。3.优化社会文化环境。4.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22.公共关系工作中“求真务实”的原则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1.向公众说真话。2.用行动来证明。3.公关活动应当从事实出发。 23.如何才能做到与公正“真诚互惠”?

答:公共关系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1.真诚地对待公众。这是公共关系工作的职业道德。

24.为了使公关策划不断创新,有哪些思路可供借鉴?

答:1、大胆设计,敢于开创前人没有发现的新形式。2、移植与再造相结合。3角度转换,逆向思维,寻求突破。4、排列组合,以旧翻新。 25.简述公共关系部的设置原则。 答:1.规模适应性。是公共关系规模的大小应当与组织的规模及其发展相适应。2.整体协调性。是组织在设置公共关系部机构时,应与组织内部各部门相协调。如果有冲突应适当调节。以免执照矛盾。如有3.工作针对性。4.机构权威性。 26.从工作方式来考察,简述公共关系部的三种组织类型及各自的优点。 答:1、公共关系对象型 优点:有利于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了解其需要和反映,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2、公共关系手段型 优点:各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工作人员的技术专业划分,工作人员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着重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方面下功夫,便于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自得公共关系手段,开展多方面的公共关系活动。3、公共关系复合型 优点:把手段型和对象型结构合而为一,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下属机构,不拘泥于固定模式。 27.比较公共关系部与公共关系公司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答:1.公共关系部繁荣优势:(一)熟悉组织情况。(二)能提供及时的公共关系服务。(三)有利于保持公共关系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四)有利于节约经费。2.公共关系的不足之处:(一)责任不明,负担过重。(二)看问题有时不够客观,即所谓“当局者迷”。(三)总费用可能比聘请公馆公司多。(四)有可能成为组织的以后总负担。2.公共关系公司的优势:(一)职业水准比较高。(二)看问题比较客观。(三)社会关系广泛。(四)信息比较灵通。(五)机动性强。(六)建议容易为人们所重视。(七)节约经费。2.公共关系公司的不足之足 :(1)不太熟悉客户情况。(2)工作缺乏连续性,持续性差。(3)远离客户。

28.说明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答:1.组织能力。2.表达能力。3.宣传推广能力。4.社交能力。5.创新能力。 业的活动直接受社区的制约,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或企业其它各个方面的关系。

44.了解政府公众的心理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1、执行政策的灵活性和原则性。2、在工作作风方面有关断性和细腻性的区别。3、在工作态度上有消极和积极之分。4、在物质利益方面的趋利性和避利性。

45.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

答:1.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2.信息单向流动,受众反馈有限。3.信息包罗万象,受众范围极广。4.信息公开,面向社会。5.信息传播速度快。6.信息内容要经过“把关人”的选择。7.受众有强烈的选择性。 46.大众传播有什么社会功能? 29.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与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有什么不同?

答: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要求知识面广,头脑灵活,思路开阔,考虑问题周全,并有较全面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何完整的性格结构,在工作中能够独挡一面,担任共公共关系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要精通某一方面的公共关系技术,如新闻写作、广告、美工制作、摄影、书法、绘画、市场分析、资料编辑等等。 30.公众调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公众构成2、公众态度3公众需求 4、意见领袖

31.进行组织自我期待形象调查的主要方面有哪些?

答:1、完整地掌握组织的内部资料。2、了解组织领导人对组织形象的期待水平。3、了解全体员工对自己组织的看法和期望。 32.访谈法包括哪些主要形式?

答:按访谈对象的多少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按访谈形式分为当面访谈和电话访谈。

33.抽样调查法包括哪几种主要形式?

答: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随机抽样 3、分区多级抽样4、配额抽样 34.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尊重公众,慎重选择所提问题,防止对公众情感造成伤害。2、问题的组织要有顺序,合乎逻辑。3、文字简洁、明确、通俗易懂,不可太长,不要用公众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不要加太多的形容词。4、不要用双重提问,即一个问题最好只有一个答案。5、措辞准确,防止模糊不清火模棱两可。6、避免使用带倾向性的措辞。7、备选答案力求全面,避免出现重大遗漏。8、如果对问卷没有把握,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请部分公众问答问题,分析问卷,看看其中是否有不妥之处。

35.设计组织形象时要注意哪些原则问题?

答:1、公众利益与组织利益的统一。2、总体形象与特殊形象的统一。3、期望值与实际能力的统一。

36.在确定公共活动主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确定公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没有公关目标公关活动,无异于丧失战略方针军队,东打西冲只能是徒劳地耗费精力。

1、确定主题前,组织首先必须对公关活动的性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2、公关活动首先应当由新闻价值。3、必须在提供新闻的同时,传播企业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达到最终引起顾客购买行为的目的。4、考虑媒体目标。 37.人际、组织、大众等三种传播渠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1、从周期来说。人际传播最为偶然、频发、周期性最强,但缺乏规律性,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组织传播的规律性要强的多,大众传播最有规律。2、从角色来说。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地位可以随时转换。在组织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领导与被领导可、上级与下级、组织与公众之间有了比较清晰的界限。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的地位更加固定,机会完全不均等,角色转换得机会也很少。3、从反馈来说。在人际传播中,由于“传者”和“受者”角色可以随时转换,因此他们获得的反馈也最及时。在组织传播中,因传播活动以直接传播为主,所以组织也能获得较多的信息反馈。4、从规范来说。人际传播过程中,公关人员可以使用各种约定俗成的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组织传播过程中,公关人员则要对传播信息所使用的媒介有所规范。大众传播对信息的规范性要求最高。 38.影响传播质量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答:1、引起公众的注意 2、促进公众理解 3、便于公众记忆 39.公关传播中常见的障碍有哪些?

答: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语言文字、文化习俗、年龄等方面。 40.良好的员工关系对企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组织需要通过员工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加内聚力。2、组织需要通过全员公共关系增强外张力。

41.建立良好的消费者关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良好的消费者关系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利益。2、建立良好的消费者关系能够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3、良好的消费者关系能够形成稳定的消费者系列。

42.你认为搞好媒介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答:重要。因为1、良好的媒介关系就等于良好的舆论关系。2、建立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

43.为什么说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 答:社区如同组织扎根的土壤,没有良好的社区关系,组织就会失去立足之地。社区公众是由特定的活动空间确定的,区域性、空间性很强。地方性组织或企

答:1.(一)环境监测功能。(二)社会整合功能。(三)文化传递功能。(四)娱乐功能。(五)设置议题功能。(六)授予地位功能。 47.如何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选择?

答:1.内容。2.范围。3.持久性。4.针对性。5.可行性。6.经济性。 48.写好新闻公报要注意哪些原则?

答:1.要有新闻根据。2.要突出新、近点。3.要简明扼要。4.要突出变化点、趣味点。

49.公共广告与商品广告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答:1.两者的直接木的不同。2.两者的内容不同。3.新闻界的报道方式不完全相同。4.两者的应用范围不同。 50.写好公共广告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内容真实。2.立意深刻。3.构思新颖。4.态度友善。 51.举办新闻发布会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1.邀请记者。2.统一宣传口径。2.选者主要发言人。4.准备报道提纲和答案要点。5.准备好会场。6.会议主持人的准备工作。7.准备辅助工具。8.安排好记者活动。

52.策划媒介事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选者公众的兴趣点。(二)形式必须新颖。(三)实现进行充分的舆论准备。(四)充分用名人效应。9五)选择恰当时机。(六)执照新闻要自然得体。(七)充分调动新闻记者参与的积极性。 53.主办内部刊物要从事哪些工作? 答:(一)筹建编辑部。(二)组稿和编辑。(三)内容安排和版面设计。(四)印刷与发行。(五)费用预算。

54.组织宣传材料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一)组织领导人致词。(二)组织的历史和概况。(三)特色产品的特色服务。(四)图片的选择。(五)公众与组织的联络方法。 55.人际传播有哪些基本要素?

答:1.人际传播包含两个人以上。2.人际传播包含反馈。3.人际传播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4.人际传播不必是有意的。5.人际传播都具有效果。6.人际传播不一定使用文字语言。7.人际传播受情景的影响。8.人际传播受噪音的干扰。 56.人际传播的符号有哪些?

答:语言、副语言、表情和目光、身体动作、声调、距离、实物。 57.公共谈判前要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答:1.心理准备。(1)要有谈判取胜的信心。(2)要有在谈判中克服困难的恒心。(3)要有一颗参加谈判的静心。2.资料准备。(1)对我方信息情况的全面了解。(2)详尽地了解对方的各种情况。3.技术准备。(1)起点是谈判者指定间隔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全部谈判的价值基础。(2)界点是谈判各方的基本利益防线。(3)争取点是谈判各方期望获得的最大利益。(4)协议区是谈判双方真正争夺的利益范围。(5)协议点是经过双方协商,最后确定的成交点。4.人员准备。(1)主谈人。(2)助手。(3)专家。(4)辅助人员。5.物质准备。谈判会场的布置。准备谈判所需要的必要文件、文具和工具书。 58.公关谈判的主要过程是什么?在各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导入阶段,谈判人员一般不能马上进入主题,以免造成谈判气氛紧张。2、概说阶段,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基本目标和想法,重要的是倾听。3、交锋阶段,谈判人员要充分运用问、答、辩、说服的技巧。4、妥协阶段 5、协议阶段,注意协议文字的切磋和选用,协议要经过法律公正。 59.演讲稿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一)确定演讲的题目。演讲的题目要做到:第一,准确、直接、具体。 (二)写好演讲的开场白。开场白就像京剧演员上场后亮相,一定要精彩,只有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演讲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演讲的主体。演讲的主体是正文部分,是演讲的核心内容。 (四)演讲的结尾。演讲的结尾要顺理成章,深刻精彩,压得住台。 60.在演讲过程中要使用哪些语言技巧?

答:1、准确、简洁、生动、幽默的语词。2、纯正、地道、音质优良,又感染力的语音。3、使讲话变得有力度,重点突出,加大对听众的影响力的语调。4、适中的语速。

61.在演讲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形体技巧?

答:1、丰富的表情2、适合的站姿。3、恰到好处的手势。4、运用目光的交流 62.在劝说过程中应当掌握哪些技巧?

答:1、掌握充分的信息。2、选择恰当的实际和场所。3、注意情感因素的应用。4、联想和假借。5、尽量强调一致性。6、提前做好预防工作。7、巧妙诱导。

63.人际沟通要掌握哪些技巧?

答:1、适度掌握开放区和秘密取。2、找共同经验区。3、注意尊重对方。4、防止说话伤害对方。5、学会保持沉默。6、克服自卑心态。 64.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禁忌?

答:1、凡事包打听。2、讲大话吹嘘自己。3、一味吹捧对方。4、故弄玄虚。5、过分暴露自己隐私。 65.如何开展赞助活动?

答:1、调查研究,确定对象。2、制定计划、落到实处。3、完成计划、争取效益。4、评价效果,以利再战。

66.要办好一次庆典活动,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1.精心选择对象,发出邀请确定来宾,应邀请与组织有关政府领导,行政上级社区公众代表。组织内部员工和新闻记者等前来参加。2.合理安排庆典活动程序可安排专门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介绍主要来宾由组织领导和重要来宾致辞或讲话,有些活动需剪彩和参观安排安排交流机会及重要来宾留言、题字等。3.安排接待工作庆典活动开始前公关人员应做好一切接待准备工作。4.物质准备和后勤,保安工作要做到认真充分热情有礼就会使庆典活动取得成功。 言一行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组织或公司。 84.OK手势有几种意思表达? 答:在欧美通常表示同意,暗示赞成或欣赏对方的观点;在日本则表示“懂了”;在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泰国表示“没有问题”;在巴西指别人作风不正;在地中海国家,常用它来影射同性恋。 85.在公关活动中,微笑的含义表达有哪几种? 答:一般多是友好的,如“你好”“很高兴和你见面”“欢迎光临”“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我喜欢你”。

86.员工的穿着打扮是个人小事吗?为什么?

答:服饰是一种文化,通过不同的服饰我们可以看到任内在的文化传统。服饰礼仪又时时刻刻提醒人们,每个人的穿着打扮绝非个人的私事,而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否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87.请你说出三种以上服装的色彩所表现的感觉及其象征意义?

答:1、红色,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色彩,引人注目,能唤起火焰般的热情地联想,使人感到兴奋,热烈,激动和快乐。在我国,红色象征吉祥,喜庆。67.开放组织的准备工作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答:1、明确目的。2、安排时间。3、成立专门机构。4、做好宣传工作。5、做好向导。6、做好服务接待工作。 68.简述危机处理的一般程序?

答:1、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发展。2、坦诚告知,表明诚意。3、调查情况,收集信息。

69.什么是企业CI?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企业CI又称为CIS。核心内容是根据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社会群体成员的资格而做出的自我确定。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 70.组织CI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1、管理功能。2、识别功能。3、传播功能。4、教育功能。5、经济功能。 71.在进行企业CI设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书351。

答:注意符合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社会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差异性原则 5、稳定性原则。

72.为什么说MI是CI系统的核心和灵魂?

答:在整个CI系统中,MI处于核心和统帅的地位,因此,企业的CI导入和设计,必须首先从MI开始。引申到企业经营管理的领域里,就可以被视为企业的指导思想,包括企业的使命,经营哲学,行为准则和活动领域等几方面的内容。经过近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工伤企业逐渐变成了独立的经营实体,因而确立自己的经营理念也就成了事关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73.在进行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设计时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74.行为识别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对内行为识别系统合对外行为识别系统。对内行为识别系统包括:员工教育,规范确立,生产福利,工作环境,内部设备,公害对策,研究发展等等。对外行为识别系统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促销活动,流通对策,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等方面。

75.如何完成从理念识别到视觉识别的转换?书364。

答:在整个企业识别系统中,视觉识别应当是理念和延伸,通过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形象,将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方针、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有组织、有计划、完整准确的表达出来。从企业理念出发、VI的设计应当哪个是:确定形象概念。建立设计概念。选择视觉符码。 76.视觉符码包括哪些主要形式?

答:1、形象,主要可分为具象、抽象和半抽象三类。2、色彩,即不同的颜色及其色彩纯度,亮度的变化。3、质感,即一种带有处决经验的视觉感受。4、字母,用英文字母或汉语拼音字母作为组织的标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5、汉字。汉字本身就是一种形象文字,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77.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有哪些内容?

答:基本要素:1、企业名称。2、企业标志。3、标准字。4、标准色。5、象征物。应用要素:1、符号类。2、证件类。3、办公用品类。4、票据类。5、促销广告类。6、大众传播类。7、商品及包装类。8、服装类。交通工具类。 78.CI导入包括哪几个主要阶段?

答:提案准备阶段、调研宣传阶段、设计开发阶段、实施管理阶段。 79.为什么说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

答:世界各国人民的礼仪,其产生,发展和演化都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从礼仪的形成和演变看,其背后市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因此,它一经形成,就具有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性质。 80.公共礼仪的本质是什么?

答:就是追求和创造真、善、美这种本质产生对公共关系和礼仪学的综合继承之中。

81.公关礼仪具有哪些显著特点?

答:1、有备而为――运用追求目的性。2、全员施礼――操作追求群体性。3、不拘一格――形式追求艺术性。

82.妇女优先原则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妇女优先原则主要体现在处处对妇女的照顾。 83.为什么公关人员必须注重自己的形态礼仪?

答:公关人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或公司形象对外的代表,不仅对组织或公司在公众心中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从公关人员本身就可以看出公司的素质,组织或公司的领导人更是如此,因此,每位员工都要注意,自己的一

2、黄色,使最明亮,最活跃和引人注目的颜色,可以使人感到温暖,明丽和欢乐,也可以使人产生焦虑。它及其鲜明而高贵,自古以来就是财富和权威的象征。3、橙色,使一种明亮色彩,代表活泼,热闹,光明等,能激起活力,也使人联想到落日余晖而感到温暖,怒自喜欢它的绚丽,男子喜欢它的豁达。 88.请简述握手礼仪的顺序?

答: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即根绝握手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握手有无必要。

89.为什么说名片介绍是现代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礼仪?

答:通过交换名片,双方可以迅速了解对方的姓名,职务,地位,同时也便于将这些资料长期留存。

90.组织或公司举行庆典时,可送的礼品有哪些?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印有公司标志的手表,笔,领带夹,皮包等是不错的选择。注意:这些标志应该不要太抢眼。

91.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与事业团体组织公共关系的差别何在? 答:企业公共关系是社会一切赢利性组织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形象的公共关系。与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团体公共关系相比,企业公共关系的突出特点就是直接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为组织增加经济效益。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通过与社会各界公众的双向沟通,树立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自觉活动。社会上一些非赢利机构也开始重视公共关系作用,自觉运用公共关系的方法解决组合子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事业团体公共关系。

92.公共关系在企业名牌战略的(定位)过程中应当采取哪些策略?书418. 答:1.市场领导者策略。2.市场跟进者策略。3.市场挑战者的策略。 93.公共关系在企业名牌战略的(传播)过程中应当采取哪些策略?419。 答:三名的 战略。即名人、名品、名门。 94.整合营销战略的指导原则有哪些?

答:1.以消费着为核心2.以公关调查为依据3.以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为目的4.以“一种声音”为内在支点5.以全方位御用多种传媒为手段 95.企业CS战略形成的原因及其内容是什么?

答:企业CS战略形成的原因有:1.经营与竞争环境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决大多数行业处于买方市场之下,企业利润的增加首先取决于服务的质量。2.质量观念与服务方式的变化。人们不仅注重产品质量,更注重产品的包装、服务、融资等顾客认为有价值的东西。3.顾客消费观念和消费形态的变化。顾客从评判产品使用的“好与坏”的标准。进入感性消费时代,他们评判产品的用的是“满意与不满意”。 企业CS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1.理念满意2.行为满意3.视听满意4.产品满意5.服务满意。

96.开展政府公共关系的意义何在? 答:(1)有助于经济发展。(2)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3)有助于政府廉正建设。(4)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作风。(5)有助于尾骨稳定政治局面。(6)有助于塑造良好政府形象。(7)有助于发展国际友好关系。 97.在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应进行哪些具体工作?

答:1.收集信息(信访工作、建议工作、民意测验、典型调查)2.发布信息(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发布政府报告,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举办展览)3.协商对话4.办事公开5.多办实事

98.事业团体组织的公共目标是什么?

答:1.采集信息,咨询决策。2.树立形象,扩大影响。3.争取合作,赢得支持。4.协调关系,解决矛盾。

99.事业团体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开展个中形式的宣传工作书2.举办各类公益活动3.举办各种文化、学术活动4.与工商企业保持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5.加强与特定公众的联系 100.说明公共关系预算的基本方法及其基本内容?

答:公关预算主要是指财务预算,通过预算组织基本上可以限定公关活动范围和规模,编制公共预算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长期预算一般用“销售额提成法”即按过去的总销售额,抽取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关开支,另一种是短期预算即针对某一项公关活动进行预算,一般用“目标作业法”即按照事先指定公关目标和工作计划,将完成公关热任务所需经费详细列出,请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101.确定公关活动主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确定公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没有公关目标公关活动,无异于丧失战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年村情调研报告2000字7篇一

新安县磁涧镇柴湾村是洛阳市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位于磁涧镇北部,东至洛新开发区,西接礼河村,陇海铁路和磁五路分别以东西向和南北向贯穿我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485户,总人口1935人,土地面积总计约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1700亩。XX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6万元,人均年收入4100元。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5人。村中第一大姓为孙家,第二大姓为党家。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约占2%。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中主干道为水泥路。全村有小学1个,在校学生近300人,教师18人。

柴湾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村共有11个水泥预制板厂,是新安县最大的水泥板生产集散地,并成立了水泥板行业协会。村双委计划今年进一步突出柴湾村水泥预制板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力争年内形成规模效应。

除了水泥预制板厂,柴湾还有1个砂石厂,1个砖厂,1个饲料加工厂,2个工程建筑队,2个奶牛场(规模为70-80头奶牛),10多家养鸡场(规模在500只鸡以上),10多家养猪场(规模在10头猪以上)等,均为民营企业。这些本地企业带动实现本村劳动力300多人从业。除了努力实现本地就业,村双委还积极抓好劳务输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与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合作,强化宣传,搞好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同时介绍本村村民到洛阳荣华技校学习培训。柴湾村去年对外输出劳动力达400余人,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柴湾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柴湾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柴湾村没有像磁涧镇其他村一样大规模种植大粒樱桃、香花辣椒或蔬菜等经济作物,主要种植优质高产小麦,另外种植有油菜,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0%。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

柴下河湾处有良田数百亩,土地肥沃,本村因此得名“柴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柴湾的山里没有住着神仙,河里也没有住着龙王,却也照样有她不俗的名气和灵气。 村北直面人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邙山。涧河这颗璀璨的明珠从村南绕村而过,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柴湾人。

村中铁路以北,有一古寺遗址,古名南泉寺。传说有一高僧,云游到此,坐地休息,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建立寺庙。因寺在泉南,故名南泉寺。汉武帝东巡东都经过此地,遂进寺上香,后普降春雨,百姓甚喜。

古寺遗址不易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百转千回,曲径通幽,于层峦叠嶂、茂林修竹处方见南泉寺。正是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南泉。朝听晨钟,夕闻暮鼓。古时鼎盛时期,钟鼓之声,远闻数里,常年香火不绝。南来北往的香客不惜舟车劳顿,纷纷前来上香许愿。

柴湾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东有古南泉寺,西有小樱桃沟。这里是十里樱桃沟的具体而微,小规模的樱桃沟。一条刚修好的水泥路伴随樱桃沟一起延伸到山林深处。道路两旁和沟里都是樱桃树,开着美丽绚烂的白花笑迎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沟内溪流清澈,怪石林立,鸟鸣声声,平添了山谷幽静的气氛。

今年倒春寒,且因这里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樱桃到现在刚开花。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路旁的田地里种的都是黄灿灿的油菜,一眼望不到边,加上满眼绚烂怒放的樱桃花,让人有种误入桃花源的感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总之,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久久驻足,不忍离去。

樱桃成熟季节之早,在百果中占首位,樱桃上市后,其他水果才接踵而至。因此樱桃被人们誉为“鲜果第一枝”。

每当五月樱桃成熟的时候,正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走在山坡上,远远的看到漫山红果欲烂漫,点点红颜,点点浪漫。那一抹被绿叶衬托着的点点醉红,令人陶醉。那绿叶丛中诱人的樱桃闹春枝头,玲珑剔透鲜红无比,赏心悦目。白居易一首《吴樱桃》流传千古:“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诗中所说的“含桃”就是樱桃。这首诗把樱桃的香、鲜、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似乎看到了那火红夺目的樱桃,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芬芳。

柴湾村双委在村支书孙仓、村主任邓和平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5人,“双强”党员17人,多次荣获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和“五好”党支部称号,柴湾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被磁涧镇党委副书记王三虎誉为“磁涧镇最团结的村级领导班子之一”。

柴湾村双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三级联创”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柴湾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022年村情调研报告2000字7篇二

我镇辖2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25037户,行政人口90028人,其中农业人口63990人,劳动力36877人,耕地面积95443亩,国内生产总值77729万元,其中:一产21851万元,财政总收入4833万元。我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从人口构成来看,全镇农业人口占71%以上;从经济构成来看,全镇GDP的28%来自第一产业。

五里村辖8个村民小组,534户,人口1915人,劳动力938人,区域面积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3600亩,村级集体年可支配收入12万元;新民村辖12个村民小组,1033户,人口3298人,劳动力1961人,区域面积5500亩,其中耕地面积4393亩,村级集体年可支配收入20.2万元。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镇用全新的理念,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措施,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我镇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发挥能人效应,带动农民增收;

二是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提升生产能力,推动农民增收;

四是推进项目建设,拉动农民增收;五是搞好两权改革(林权和泵站经营权改革),促动农民增收。

从对五里、新民2个村的调查来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惠农政策执行良好。通过各种媒体、干部宣传,农户对党的惠农政策达到了家喻户晓,并且执行情况良好,如:涉农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免交学杂费等,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2、村容整治初见成效。对境内12条县镇主河道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与保洁人员签定协议30份。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添置2台垃圾运输车,新建垃圾房15个、垃圾池253个,改造垃圾池338个,整治河塘125条,长度138.7公里,疏浚土方58万方。卫生厕所比重有所上升,五里、新民村分别达84%、87%。

3、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五里、新民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72%、87%,程控电话普及率分别达85%、90%,新民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3%。实施通达工程后,镇村硬质化道路进一步延伸,达到了村村通。中心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其中新民村中心村建设成效显著,该村以开展“三村联创”为载体,继续完善中心村的服务、辐射功能。以村部为中心,按中心村庄建设规划,冻结建设用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心村庄的服务功能。目前,中心村庄入户达510户,自来水受益人口达1800多人,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分别达95%和96%。加快道路升级改造,实现道路硬质化。共铺设道路13公里,其中:水泥路面8公里。村内建有水厂、幼儿园、老年活动室、卫生室等公益性设施,电力设施配套齐全。

4、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坚持依法治村,切实加强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工作,实行民主选举,搞好民主理财,强化民主监督,进行民主决策。实施“四个一工程”,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不断增强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从而改善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上级的肯定,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5、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结合“四五”普法等工作,着重宣传与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浅出,做到家喻户晓,进一步提高广大干群的法制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多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绩突出,无集访事件、无刑事案件、无安全事故,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肯定和表扬,为打造平安范水、和谐范水贡献了力量。

2022年村情调研报告2000字7篇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按照全国人大农委举办研讨培训班通知精神,xx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遂宁、内江、宜宾、泸州市,深入到8个县(区)近20个村(社)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村社负责人、农民代表、业主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总的来说,我省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近年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我省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xx省委、省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新村建设为有效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产村相融、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广电同步跟进,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去年,省委、省政府还作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决策部署,力争到20xx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新建成新村聚居点10972个、涉及农户112.3万户,改造提升和保护修复村落15354个、涉及农户90.3万户,启动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242个。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23.7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18297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17589公里。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早在XX年我省就编制印发了《xx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XX年-20xx年)》和11个分项规划。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布局上,坚持新村建设规划与小城镇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在项目上,新村建设规划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新村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旅游开发项目等科学对接、有序实施;在建设上,村落民居规划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点,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情乡愁。

(二)注重产村相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统筹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与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循环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实行一三联动、农旅结合,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如泸州市江阳区西岸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蔬香园、异果园、渔歌园、玫瑰花园、生态植物园等观光休闲“五园”和农耕农俗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体验区、婚纱摄影基地等景观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实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江安县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引进企业采取“六方合作”的方式,即“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带动发展年出栏500头商品猪的养殖户500户,让农民也能通过发展现代化养殖业增收致富。XX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95元,比上年增长12.8%。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411元。

(三)创新筹资机制,努力增加新村建设资金投入。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多方投资、共建共享。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对60个示范县投入6亿元;从XX年开始,每年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达75.7亿元。

二是积极开展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如蓬溪县推出“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担保公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地上建筑物”、“政府增信+银行授信”等四种贷款抵押新模式,搞活了农村金融。威远县推行农业bot模式,避免土地“一租了之”,让农民享受规模经营带来的收益。

三是用财政支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将其集中用于为农户和其它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提供贴息、担保,充分发挥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如宜宾市翠屏区推进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由区政府、合作社和川茶集团共同成立公司,农民自筹资金加财政补贴占股47.8%,如此一来财政补贴便从过去给农民或企业的一杯水变成了一口源源不断的水井。

(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空间。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围绕农民生活生产需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电力、广播、电视、宽带入户连网,改厨、改厕和沼气建设大规模推进,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让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宜宾市积极开展“五化一处理”,即:“卫生洁化、污水净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村内道路硬化、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探索推进新村规划生态环境评价工作。遂宁市全面推行农村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新模式,全市65%的村庄实施了建筑立面清理和风貌塑造工程,75%的村达到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化要求。

(五)坚持同步跟进,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紧紧围绕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制度,加快城乡制度接轨步伐,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一是结合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以村级组织(村两委)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即“1+6”)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建设。

二是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食堂、寄宿制学校、教学用房和农村教师周转房进行改善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教育公平,省政府从XX年起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妇幼保健、计划生育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补助水平,缩小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差距,新农合参保率达99.2%。

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完善农村社会低保救助机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廉租住房建设,逐步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五是着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传承融入新村建设全过程。如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建了4000平米的村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引来有名的书画家、摄影家、诗人进行创作,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新村规划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是部分规划做得比较仓促,没有很好将新村功能定位、区域布局、产业支撑、文化品位和建筑风格等综合考虑,规划不全面;一些规划没能按照城镇化进程作相应调整完善,村庄布局不能对应农村人口转移等变化,造成部分农民住房闲置和资源浪费;一些居住点选择不够合理,耕作半径大,远离产业发展。

二是在规划建设上复制城区模式。一些新建聚居点,规划设计和建设方式简单套用城区模式,有的搞钢筋混凝土和城市园林花草崇拜,满地都是与农村格格不入、与农民毫不相干的.园林、草坪、水景、广场、雕塑等人造景观,弄得村不像村、城不像城。

三是新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特别是既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又懂新村建设规划的人才奇缺,新村建设规划执行和指导难到位。

(二)农民新村建设主体意识比较淡薄。

一方面,一些地方群众缺乏主人翁意识,投资投劳积极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既搭台又唱戏,大包大揽,让农民成为局外人、旁观者;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集中建房,打着节约土地的旗号,实则暗藏着支撑土地财政的玄机,无端盘剥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有的地方工商资本强势进入,搞大集中,建小产权房,剥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

(三)资金投入不足,资源配置存在偏差。

一是建设资金压力大。新农村建设涉及产业发展、农房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等多个方面,任务面宽量大,资金需求量多,群众集资积极性不高,建设资金需求与政府财力和农民自身投入能力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资金整合难度大。目前,中央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大多按行业划拨到地方,到基层很难整合使用,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三是资源配置上没有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一些地方不惜重金,在基础好、条件好的地方搞示范,集中资源塑造“形象”、打造“亮点”,忽视最需要投入帮扶的边远山区、落后地区,造成区域之间差距不断拉大。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只单纯注重农房修建,忽视农民的生产生活,出现农村“外表光鲜、内部寒酸”的情况。

(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一是农村面源污染比较严重。由于部分农户不能正确使用农用化学品,施肥结构不合理和施药不当,使得土壤受到严重污染,而且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水体。同时,处理使用后的农用塑料薄膜和秸秆多采用焚烧方式,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二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亟待改善。在中心场镇以外的广大农村,一般没有完善的供水系统,农户直接从河道、池塘、山泉、浅井取水,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大多没有经过相关部门认定,多数没有经过净化和消毒处理就直接使用,存在诸多饮水安全隐患。

三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建立完整的农村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一些农户直接将污水排入江河湖溪等。由于部分聚居点距离城市较远,垃圾处理运输成本过高,随意丢弃垃圾现象比比皆是。此外,一些新农村示范片尽管建有供排水系统、垃圾库、沼气化粪池、公共厕所等,但维护和运行方面没有资金保障,导致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一)从顶层设计上勾勒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路径。新农村建设与深化农村改革紧密相关,既是重要的载体,也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建议国家在土地流转、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户籍制度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在政策上有更大突破和松绑,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比如加快农村金融立法,保护广大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农村金融和社会稳定。再比如放活土地经营权已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重点,建议全国人大制定《土地流转法》或国务院制定《土地流转条例》,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流转的管理机构、管理程序、操作规范、合同签订、违约责任等问题。规范政府、农民和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有效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使土地流转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金运行机制和模式。

一是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要确保农业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并且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xx是农业大省,“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城镇化率仅有45%左右,农村人口接近4500万,且居住分散,因此新农村建设任务相当繁重。建议在资金投向上要向xx这样的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地区倾斜。

二是进一步明晰财权和事权。在新农村建设中,哪些由国家投入,哪些由集体投入,哪些由农民投入应该进一步明确,并合理划分各级财权、事权,从而调动各种主体、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三是注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应清理归并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对某些项目可只下达资金计划,将项目审批权限下放,为地方支农资金整合创造条件。应尽早下达项目,及时拨付资金,加强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科学高效。

(三)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让农民唱主角,努力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农村住房尤其新建聚居点空置率很高,除了规划不科学,更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想法和农民的意愿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在新村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参与规划、选址、建设、管理全过程,切实保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决策权。对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公服管理等项目,采取由下而上,让民作主,自主决策,自主实施,实现农民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要从中发挥导向作用。我们大英县探索“申建制”值得推广,新村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农民自愿申请,达到一定数量就开工建设,建设工程中始终依靠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重视产业支撑,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形成产业促新村、新村带产业的良好格局。

一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思路来考虑和规划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注重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上下功夫。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重点扶持一些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通过重组、合作等方式,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此外,还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三是创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着力培育壮大农村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农民群众在家乡留得住、有钱挣、过得好,就地就近实现增收致富。

(五)坚持服务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把农村社会发展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下大力破解城乡收入差距大和农民看病难、读书难、养老难、卫生条件差、文化生活单调等难题。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农村公共交通、集中供水、能源电力、广播电视、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厨改厕改水改路,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二是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就是要在农村林权、土地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三是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事业建设,积极维护农民身心健康;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建立健全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

四是努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生态观念,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要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2022年村情调研报告2000字7篇四

按照全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新业绩,树新形象”主题实践的部署,深入开展以“解民忧、访民情、促民风、谋民富”为主题的蹲点调研活动,以点带面,加快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乡党委、政府决定开展乡领导班子成员“办公日、住村周、调研月”活动。根据要求,我于XX年6月24日至30日蹲点xx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xx村与xx省的xx县接壤,总面积7.32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人口1102人,耕地713亩。XX年,农民人均收入3112元。

二、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XX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630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700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2454元,同比增长7%。积极发展粮食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全乡油菜面积扩大到300亩;菜园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500亩;成立了全县首家早姜专业合作社—富源早姜合作社,带动80户农户发展早姜300亩;发展葛根药材基地110多亩。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加大农民知识化培训力度,全年劳务输出3400人。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逐步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岭上湾革命纪念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核心的旅游业,并以此带动相关景点的开发和建设。村财乡管的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政务、村务、财务公开不断完善。抓好生产救灾和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活动,积极引导、帮助贫困户发展项目,落实贫困户120多户,扶持资金20多万元。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农村弱势群体帮扶和关爱农村老党员活动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到促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洲岭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三、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洲岭乡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较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积极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虽然乡里积极推行“农民知识化”工程,但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还较为普遍存在。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洲岭乡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

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难以保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四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洲岭乡的实际,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在各项政策上给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有总体的规划,对洲岭乡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要严格规划管理,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实现新村建设目标。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要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五、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022年村情调研报告2000字7篇五

上河村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特别是每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群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千山初醒,朝云起岫,一眼翠,一眼蓝,间或飘着几朵云,珠花般镶嵌其中。傍晚,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转眼间太阳落山,霞光消退,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巅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沿着近几年修建的马路走着,马路很窄,仅容一辆车通行,却也给村里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再也不用担心雨天道路泥泞,污了衣服,湿了鞋子。道路右边是层层叠叠的良田,青翠中透着幽幽的绿,秀长的叶子,挺拔的杆子,饱满的穗子,眼瞧着就是成熟的季节了;左边又是一座山,瞅着也就一两百米来高的样子,爬上去却能把人累的直喘粗气。当然,这只是对我们这些身娇体弱的学生来说的,农民伯伯们可是厉害的很健步如飞,即便是山路也是如履平地!

前面就是村庄了,沿河而建,自上而下,占据了两片连绵山脉间的狭长地带,房屋错落有致,因势利行。

一、村容村貌,农民对两委的评价状况

由于上河村属于丘陵地带,房屋多依山傍水而建,比较整齐,不会这儿一家,那儿一家,村民住房较好,周围也还是蛮干净的,至少看起来如此。饮水比较卫生,只不过没有公共垃圾点也没有统一的排污管道,村民喜欢将污水还有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村子的村民凝聚力、集体主义观念强,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程度评价一般,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评价良好。对两委工作的满意程度一般,对党员作用发挥的满意程度评价一般。农民有事一般自己解决,主动找村委的比较少。

1、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氨的逸失,硝态氮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而逸入大气,对大气造成污染。

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在使用杀虫剂时,一些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或直接毒害而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2、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加速农村的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农村,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由于工厂条件简陋,设备不完善,使得大量的污水被直接排入河流和路边灌水渠道,其后果造成了一定的水体污染。一方面,用于灌溉会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使河流中的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此外,还有很多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污染了周围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极大的影响了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每年的夏、秋季节是农村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每年的农村有大量的秸秆被焚烧。秋季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收获后,上未干燥的玉米秸被大量不能燃烧充分,产生大量的烟雾弥散于空气中,使空气中的二养化碳、一养化碳浓度急剧升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到了傍晚时分,空气湿度加大、烟雾扩散减慢,全部积聚于低层,能见度大大降低。另外,烟雾还严重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喉咙,使人流泪、喉咙、呼吸困难,甚至呕吐,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调查中比较满意的方面

1、农民对政策的知晓程度比过去大大提高。党的农村政策温暖了农民的心。

2、农民对求富得渴望非常强烈。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呼声很高,积极性也高。

3、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观念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了。

1、农民收入来源少,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农业转型及市场变化影响;

二是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

三是自然条件差,事实上,农民增收缓慢,主要体现在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增收缓慢;

四是两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村中现象剪影。上河村地少人多,光是种植庄稼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所以很大部分农民都外出务工了。造成了村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众多的现象。在医疗保障方面,虽然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得到补偿的金额最多只占总费用的30%。而且村中医疗室只有一个,村庄又大,有些老人小病宁可拖着也懒得去看看,因而存在着小病拖成大病的现象。

3、村庄自然条件有限,难以开拓其他产业。该村农民收入来源有外出务工、运输业、加工业、服务业、农业中的种植业、养殖业。从调查中可知几乎没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范围也有限。村庄地形复杂,山多平缓地带少,没有矿产资源。因此,很难开拓其他产业。

虽然有些环境上的缺点,总的来说,村庄还是很宜居的地方。要想农村的各方面全面进步,经济健康发展,还需要积极开展技术扫盲活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并且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控制工业污染。还要向向广大农民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相信,几十年之后,中国的农村会成为新一代经济发展的重点,人人向往的居住圣地。

2022年村情调研报告2000字7篇六

20xx年8月份我荣幸的被组织录取,光荣的进入了寺庄镇箭头村担任村长助理一职。在短短的几十天的工作中,我对箭头这个产业转型的村子有些许了解。在此将我个人观点发表于下:

箭头村是一个有2100多人的中等村落,在前些年的时候是寺庄地区的第四大村,随着出外求学人口的增加,箭头村的人口也逐年呈现负增长,由以前的23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2100人,村民选举时箭头1500个选民,寺庄村1800个选民,而在以前两个村落的人口差距仅为100多个。箭头村拥有6个村民小组,在这个资源缺乏靠天吃饭的村子里,是经历了由工业到农业的转型变化,促使了箭头村体制改革和劳动力的巨大变化。

工业向农业转型是箭头村的一个亮点,也是群众寻找致富的另一途径。

箭头村从工业向农业转型的过程中,福乐铁厂的兴衰直接影响到整个村子的变化,从村庄的经济性质,人员分布,经济收入,劳动力聚散及生产生活等方面,铁厂自20xx年因各种原因倒闭至今,箭头村发生了由工业到农业经济体制的根本变化,从人均收入的减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和闲散人口的密集,从农民收入保障的降低和村委由盛及衰的沿革。充分可以看出,工业衰败带给人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据了解,箭头铁厂兴盛阶段,在铁厂务工的人数达到300—400人。光外村务工人员也有100—200人。村里的机动四轮跑运输铁块的也有很多。农民收入在6000元/年以上。在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地下资源日益掏空,地壳下陷尤其给搞运输为生的村民造成成本上升,成为极大的不便,原先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铁厂,球摊厂随之倒闭,村民的就业问题成了最大的困扰。原先在周边区红极一时的箭头村迅速衰败下来,从生活各个侧面便可反映这一变化。

随着箭头铁厂的倒闭,箭头这样缺乏资源的前不临城。后不临镇的分界村,在新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蔬菜温室大棚种植和养殖业的催生和兴起无疑是解决村民收入的又一新的途径,据了解,现在村民劳动力的人员动态有以下几个方向:

1、自建蔬菜温室大棚。

箭头村现有20余户进行温室大棚种植,按每家有三个大棚计算,总共有70—80个大棚,并且都是简易的大棚,冬天温室较少,农民的生产期限也固定在春天到冬初的这段时间,到冬天就可以安享天伦了。一个大棚的建设费用在6000多元,塑料薄膜的损耗大。以往的大棚年收入在20xx0元以上,而随着蔬菜价格的不断上涨,今年农户的收入会更加可观。但是蔬菜大棚是一个投资大,雇佣人员多,风险与利润并存的项目,有许多农户还是不能承受,以至于没有敢于下口吃这块"肉"。并且如果管理不好的话极有可能亏损!

并且,蔬菜品种的单一和销售渠道的限制和规模的小型化,使得这一看似不错的农业新机制难以搞大搞活。我们都知道,蔬菜大棚的建设和技术都是从山东寿光县种植能手李师傅那里学到的,他们的“一县一品”的销售渠道和种植方法可能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与之相比较的。但是箭头村蔬菜种植仅仅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境界,如果想更大,更快,更强,更广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和财力的大力支持。

2、苗圃的基地建设是今年的主要任务。

箭头村也在大力发展苗圃,现在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建中,从中赢利的农户也是新型农业的受益着!

周边的石渣开采还是吸引了大部分的无业人员。

许多人都靠外出打工(即贴小工)挣钱,这样的收入尽管不是很差,但是工作强度大,长期在外令人担忧!

新型行业的兴起带动了许多有胆识有魄力的人在外经营,但是只是少数人!

今年箭头村的工业有了新的项目。与泫氏铸管签定加工协议,与野川签定炼铁协议等。可能会解决村里的很多闲置劳动力,这样的工业再次兴盛也充分说明了,农业带动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和工业是息息相关,互相制约,互相进步!

箭头村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出现很大缺陷,种植品种单一,以单纯的玉米为主,小麦,大豆,高粱,谷子的种植少了,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收入随市场行情而定,投入人力精力大,回报小!不但没有解决农户的收入和闲暇时间,反而带动了箭头附近的一大批村落的农户,单一种植。这样是一个恶性循环,土地的使用能力会逐年下降,另人担忧!

从工业、农业、教育、卫生、副业等几个方面来看,村子的基本状况是相对来说平缓的发展,只有经过更深刻的调查和研讨,发现新的经济形式,创造新的经济体制,发挥优势,屏弃劣势,才能促进箭头村的新发展!

2022年村情调研报告2000字7篇七

最近,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对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学习,几天的参观学习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华西村如火如荼的发展氛围,亲耳聆听了华西村率先发展的先进经验,亲眼目睹华西村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很深,触动很大。华西的巨大发展变化不仅让我惊叹,也让我深思。更多的是华西村的发展经验,让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1、要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华西村经济的发展,吴仁宝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没有吴仁宝,华西固然也能像其它农村一样能得到发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巨变,恐怕很难。正是由于有吴仁宝这样的好带头人,华西才先后实现了“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无私奉献、信念坚定、能领着群众共同致富的好带头人。

2、要建设新农村必须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华西村正是立足本地资源,从发展小五金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农村与农村的情况不同,经济基础也不一样,资源优势也不一样,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实际,找准符合本村的发展道路,才能走上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3、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必须要坚持制度创新。华西村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整套具有华西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提出“一分五统”(即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的发展建设大华西的新举措,建立了“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管制、工代议事制”的管理体制,对员工实行“首位高工资、末位淘汰制、违章辞退制”,在分配机制上,坚持“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这些创新理念和举措,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来这里创业,使华西村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华西经济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4、要建设新农村必须首先发展农村经济。华西村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把华西建成了年产值超过400亿元,闻名全国的“天下第一村”。华西发展了,华西人富裕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华西的村民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因此,农村要发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做起。华西的证明,只有走集体经济道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农村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借鉴外地成功经验,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感受最深的是,当前我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好班子,配强队伍。华西村之所以能够永葆先进,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绩,最关键的就是有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的领路人。我们要借鉴华西村的经验,

一是要在村级班子建设上,着力打造村级领导核心。

二是要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注重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农村党员中深化和拓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在武广客运专线等重点工程项目上发挥把好无职党员带头作用。

三是在后备干部培养上,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力量,保障班子队伍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制度管人、有章理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2、理顺思路,强化管理。要通过强化制度管理,进一步推进基层的民主建设,

一方面落实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四民主二公开”制度。

另一方面抓好党内民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交流,畅通联系渠道,让群众监督党员,评价党员,要广泛收集当前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各村的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本区的发展目标规划,力求使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实际,达到群众满意。

3、抓住关键,促进发展。目前,我区农村位于城郊结合部,正处于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大好时机,近3-5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前,规划好长远。首先,做好群众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组织讲课、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等措施,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工作,真正培育一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让群众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划,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思想,形成人人谋发展,人人思发展的良好局面。其次,依托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二、三产业,壮大区域经济。围绕区委提出的建设中部地区率先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强区的战略思路,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好土地的最大效益。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一是进一步加快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二是要加强依法治村,进一步提高新农村科学管理水平,以明确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核心,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村务工作流程,努力建立程序规范、便民高效、权责一致的一整套依法行政体制机制。

三是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村级领导层的运行能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创新能力,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利用,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的探索方面,华西的经济发展带给我们很多好的经验和思路,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长效机制问题。不可否认,老书记对华西村的巨大贡献,在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村逐步发展壮大,规模在日益庞大,华西村合并了周围的10多个村,村党委现有31个支部,38名副书记,14个常委,10多名候补委员,村集体下设了50多家企业,人员结构和组织层次也在日益增多。老书记在华西村担任了48年的书记,个人影响力、控制力应该来说是深入人心、举足轻重,但是,个人的影响力和威信力在一个地方被过分的强调,当个人的控制力远大于一个群体的控制力之后,不知道是否是一件正常或不正常、合理或不合理的事情,一旦老书记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存在后,华西村是否仍然能够平稳、健康的发展,以前所隐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个人、集体和私营经济利益分配问题,华西中心村和大华西村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否会有所爆发,老书记培养起来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是否有能力驾驭这些复杂局面。个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建立一种更加长效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体制来保障村级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多的应该体现出制度的、体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而不是依靠个人的决策能力。

2、激励机制问题。目前,华西村成立的50多家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都是老书记的子女或亲属,我们不过多的评价老书记的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是否可行,对我区是否有借鉴意义,但是,如何来保障村支两委成员的正常、合理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既保障村民集体的利益不被侵犯,也要保障好村支两委成员正常、合理的经济待遇是我们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不至于因为村级换届工作让一些村上干部的辛苦和努力付之东流,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环境问题。华西村的经济发展我们有目共睹,华西村环境恶化趋势,我们也不容忽视,作为农村,山清水秀的田园景色正在发生变化,华西村正在承受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型的毛纺厂、钢板厂等工业企业的相继建立,企业规划的不合理,使得当地环境有恶化的趋势,空气混浊、水源变差,这对我区正在建设的新农村应该也是一个警示,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应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更多的应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注重人居质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农村经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影响关于环境保护公共政策思考(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关于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思考6篇

第一篇: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关于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思考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环境包括:结构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公共政策环境对塑造、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起决定和基础作用。公共政策影响和改造政策环境,具有反作用。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的首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是政策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公共政策实践中,对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类要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

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媒体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们以不同的力度影响着

(一)社会公众的影响。公众诉求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社会因素,不得民心的政策,不管多么符合政党、利益集团,政策制定者的愿望和利益,从长远看也是不成功

的。所以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公众的要求、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如在城区规划中,涉及到居民房屋拆迁这一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妥善处理。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从公众角度出发,完善拆迁机制,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对房屋拆迁工作的法规,切实解决好居民的拆

迁安置工作,积极争取政法部门和舆论的支持,创造既维护 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有依法服从拆迁,服从城市建设大局的社会氛围。

(二)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影响。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出现和发展给民意的表达带来了新的平台,打破的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的舆论的垄断地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闻与网络传媒通过制造和传播社会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表现为:提高政策问题的认知度,扩大政策诉求群体,扩大公众参与等。综上所述,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传媒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存在与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始终。处理好它们与公共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第二篇: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关于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思考

浅析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当前,我国资源严重短缺且利用率不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承载能力脆弱。具体表现在:一是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沙漠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全国约有3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38%的草原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并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地扩张。二是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不断增长。有些工业固体废弃物有相当一部分露天堆放,污染了水资源、大气和土壤,有些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三是水污染问题突出。城市水质量呈现加快恶化的趋势,除个别水系支流和部分内陆河流外,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四是大气污染趋势抬头。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中,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很高,严重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标准,同时臭氧层的破坏也日趋严重。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政府的介入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环境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是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由于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会产生外部效应而导致了市场失灵。一个人对“环境”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正是因为环境的这一性质,导致了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来说,过度的使用环境资源便无可厚非了。

(二)政府介入的理论依据。一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必须要引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加以调控,只有通过公共治理使外部效应内在化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二是环境保护被视为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那么每个消费者都倾向于成为“免费搭车者”因此对其投资将无法产生回报。私人厂商也就不愿意提供环境保护这类公共品,必须依靠政府的介入。三是政府介入环保事业有其自身的优势。在环境保护方面,西方经济学者经常建议的政策是庇古税,即按照污染物的排放量或经济活动的危害来确定纳税义务及应纳税额。

三、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趋势

(一)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适时开征环境税,依据“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对我国境内一切有污染物或废弃物排放行为以及生产有污染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引导厂商选择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减少污染。在对消费税税目进行调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将白色塑料制品等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此外,对一些含磷的产品,如:洗涤剂、干洗液等也应逐步纳入到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来,以抑制对环境的污染。

(二)建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加强生态位势较高地区的环境保护。在我国,生态位势的高低与经济发展呈反比,这一方面导致欠发达地区对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和使用,通过降低产品的成本来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发达地区也同样会在欠发达地区掘取原材料而造成对其资源的过度开采,致使生态位势较高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且经济只是得到了一个短期的发展。因此,应尝试建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引导一部分资金由生态位势低的发达地区流入生态位势高的欠发达地区,同时这笔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政府绿色采购观,引导环保消费。政府绿色采购是指政府在采购办公用品,投资于公共工程等环节时,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活动。倡导这种采购观有利于树立民众的绿色消费意识,而消费需求又是厂商生产的原动力,当消费需求转向绿色产品时,厂商的生产也将逐步转化为生产绿色产品,从而将达不到环保标准的厂商逐出市场。通过消费—生产—消费这样一种链条式反应,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压力。

(1) 夏长杰:《经济发展与财税政策》,中国城市出版社,

(2) 廖卫东:《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与优

化》,《学术论坛》,2005年第2期

(3) 张得让、陈金贤:《试论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政府

绿色采购》,《财政研究》,2003年第4期

(4) 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江建平:《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深度考量—江苏实

例分析》,《财政研究》,2005年第12期

第三篇: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关于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思考

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行政生态学是20 世纪60 年代在西方行政学界兴起的一门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 行政生态环境的发展会对公共政策体系带来系统性的影响, 其直接后果就是引发行政生态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根据公共政策的条例对我国共政策环境进行分析来看我国行政生态环境现状分为以下几种: 
    异质性是指在相同时间内的社会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由于这种现象存在的不协调,使其表现出强烈的反差。我国的多样的经济形式,多元的价值观念都迫使着公共行政带有明显的多元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步比较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并不现实,政治体制的变革需要在摸索中前进。从行政组织角度来看,我国在各大中城市建立了完善的公关行政机构,保证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提供,在各种各样专业化强的部门和领域中也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并配套设置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然而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如同这样的公共设施并没有配套完全,在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宗教、宗族等组织所充当了主要力量。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水平的仍需不断提高,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依然是农业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百姓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中部及西部地区仅仅能满足温饱水平,一些偏远地区甚至还没有脱离贫困。这些经济的差距导致了其他关联的方面出现不均衡。从整体上看,中国正处于过渡阶段,异质性普遍存在于我国社会的更个方面。 
    重叠性是指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行政行为往往受到非行政标准的影响,行政机构不能照常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能完成行政任务时,却又要借助非行政组织来完成任务。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我国政府组织结构初具规模,随着改革开放和逐渐步入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迅速发展,政府办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数量也随之增长,管辖范围也慢慢的扩大,政府机构的建设日益完善,政府权力也迅速膨胀。由于市场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机构建设有一定的盲目,因而创建了许多类似的部门,部门间职权关系模糊,相互间存在着权利的争夺,政府机构过于庞大使得办事效率并不高。行政机构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经济基础的发展。以国务院的机构改革为例,国务院从1982 年精简机构至今已经进行了5 次改革(第6 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已通过人大表决),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再者由于传统思想和各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行政机构的改革已成为了我国现阶段改革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最大的难题。 
   而我国行政生态环境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政治环境影响因素 
    政治环境对于公共决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其发展和存在的基础,行政系统适应其政治环境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可以确定合理的行政目标和决策方案,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行政生态规律,来能动地改造社会,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提高.克服和消除一切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东西。公共决策伴随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一,宪法的制定确立了基本政治制度是政府决策管理活动的法律根本和行政权力的来源,第二,政治制度规定着行政主体的产生、职权范围乃至活动方式。第三,政治体制还决定着行政系统接受政治意识形态的程度,从而把这些意识形态通过公共政策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文化环境影响 
    文化环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公共决策的制定,并且文化底蕴愈加深厚,文化要素积累的愈加厚重,其对公共决策影响也就越深越长久。行政文化往往与文化环境相适应,行政文化是各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各种要素提炼浓缩而形成的行政主体内在的理念、感情、意识、行政理念和行政道德。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公共决策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文化环境对公共决策的作用通常是隐性的但却不可小觑。公共政策的制定系统中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现了创意者对政府管理的情感、动机、态度和理想,这些通常来自于社会中的文化环境,因此文化环境制约着行政主体的发展形式。 
(三)经济环境影响 
     作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经济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出发点。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依附于经济环境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公共政策作为意识形态的表现从一定程度上说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意识形态的表现。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与经济环境并不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通过强制力来分配其重要的生产资源:劳动力和土地。发展到产品经济时,公共政策成为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要素密不可分,掌握着国家各种经济资源,通过国家计划,具体地组织和协调着整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它并不具体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而是从宏观上以各种间接地手段调控者经济环境的发展,努力维持社会的平和。简要概括为:(1)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
(2)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
(3)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些具体的经济环境因素的变化,要求政府职能、机构设置、管理方式和领导作风等都必须努力实现相应的转变。 
    结合我国现有情况来看我国行政生态环境对于公共政策改善方法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培养参与性民主公众政策环境 
    随着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公众渴望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觉悟的变化,民主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决策权力的不断下放。决策从原来的独立决策慢慢向群体决策开始转变。这些变化促使政府在制定、实施公共政策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时,不单单是管理层内部自行讨论决定的封闭型决策,不单单只是依靠想这个执法人员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处理社会事务,而是要更多的举行听证会等,更多的汲取专家和民众的意见,共同商议共同管理。这样做从一方面,可以使参与者逐渐了解政府的行政方式,掌握参与公共行政活动的规则和规律,参与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促使了民众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随着民众参与的增多,方便政府从各个角度了解民情,有助于决策的制定,并且通过民众与政府的深层次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助于民主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强化法治型公共政策环境 
    由于我国正处于过渡性社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等相关行政法规、规章的权威是当前最根本的十强,在现实的行政生活和工作中,凡是包含有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法制程序进行,并且整个过程都要受到有效地法制监督。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另一种形式,各个主体都有确切的法律规范,这就要就政府的公共决策也要符合法制的相关规定,依法行政受法监督。另一方面,政府官员带有是“理性经济人”的色彩,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效益,如果没有具有强制力的监督机制,公共决策很难具有公平性,不能具有实际的效果。强化政府行政合法化、规范化,通过法治和行政、道德伦理来教育和强化行政行为品质。

第四篇: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关于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思考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环境包括:结构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公共政策环境对塑造、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起决定和基础作用。公共政策影响和改造政策环境,具有反作用。

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的首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是政策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公共政策实践中,对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类要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媒体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们以不同的力度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

(一)社会公众的影响。公众诉求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社会因素,不得民心的政策,不管多么符合政党、利益集团,政策制定者的愿望和利益,从长远看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公众的要求、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如在城区规划中,涉及到居民房屋拆迁这一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妥善处理。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从公众角度出发,完善拆迁机制,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对房屋拆迁工作的法规,切实解决好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积极争取政法部门和舆论的支持,创造既维护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有依法服从拆迁,服从城市建设大局的社会氛围。(二)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影响。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出现和发展给民意的表达带来了新的平台,打破的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的舆论的垄断地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闻与网络传媒通过制造和传播社会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表现为:提高政策问题的认知度,扩大政策诉求群体,扩大公众参与等。综上所述,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传媒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存在与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始终。处理好它们与公共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关于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思考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2005年 3月 21日, 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到圆明园游玩时偶然发现湖底正在铺设防渗 膜,随即于 3月 24日向《人民日报》记者打电话告急。经过《人民日报》的披露,其他媒 体纷纷跟进, 国家环保局于 3月 1日叫停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 并要求立即补办环境评价审 批手续。至此一系列的事件开始浮现在公众面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公 布之后召开的第一个听证会、 环保总局首次点名批评不负责任的环评机构、 首次公开敏感项 目的环评报告等。

在此事件中, 媒体为政府依法公开行政与公众理性参与相结合提供了一个 官民良性互动的样板。公众能够充分地参与公共事件,更加信任政府,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行政的效率和人民的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 而且在圆明园事件中又体现了多方利益主体之间 的复杂化关系及矛盾,即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环保、水利、文物、园林之间, 代表不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公众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媒体以其影响力表达民众呼声,形成媒体舆论,并促使社会话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

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 再提升到政府议程, 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 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动态过程。

在此过程中, 媒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快捷性促进政策制 定的高效化; 多元性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化; 开放性增进民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 交互性 激发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

媒体一词来自拉丁文,音译为媒介, 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

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传统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包括户外媒体如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兴媒体如 IPTV 、电子杂志等。本文所说的 “媒体” 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 (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 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 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

媒体有着传递信息、 协调管理、 教育娱乐功能, 同时还具有监测社会环境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

媒体也肩负着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媒体的社会责任, 可以分为政治责任和道德 责任。

公共政策的介绍及其性质

公共政策是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 是公共管理的手段, 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政策领域, 公共政策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多 功能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 即政府过程, 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 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 再提升到政府议程, 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 过程。

即政策制定阶段为:公共问题的产生; 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利用媒体,使其对公共政策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媒体的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热情

二、媒体的多元性促进公共政策的制定兼顾各方利益平衡

三、媒体的开放性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四、媒体的便捷性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高效化

第六篇: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关于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思考

案例:北京市烟花爆竹“禁改限”到“限改禁” 政策的变化

“爆竹一声辞旧,桃符万象更新。”这是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国就已经流传的一幅春联。从那个时候起,燃放烟花爆竹就已经成为成为春节辞旧迎新的特有习俗。出于安全,环保等因素的考虑,自1992年广州首先“禁放”开始,目前,全国28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就连华人众多的美国纽约市,也在1996年发布了禁放令。发布禁令容易,可是要真正改变千百年来的根深蒂固的风俗却很难,很多地方禁放多年,可逢年过节也没能消除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于是,有的城市又选择了开禁,而有的城市恰恰相反,不仅坚持禁放,而且还加大了惩处力度。

讨论政策环境在政策制定中的影响是什么: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

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

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

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

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具体

来说,根据上文对国内国外环境的分类,每一类别对公共政策环境都有很大的影

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

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

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

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性质组织的环境是稳定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