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大气球和吹大肥皂泡的原理区别

第1篇:肥皂泡优秀作文

下午,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既有趣又好玩的作文课。老师叫我们带肥皂水,我没有带,我就借了别的同学的肥皂水吹。我拿着肥皂水噔噔噔的来到了五楼。

我不管它三七二十一,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到了吹肥皂泡上,我用力一吹可是没有泡泡只有一滴小水珠,然后我看了别的同学吹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然后才知道要慢慢地吹。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吹,肥皂泡向**的小球,有黄*的,有绿*的,有蓝*的,有紫*的,**的,还有五颜六*的,五*缤纷。

只见吹出的一串趾的肥皂泡像有了翅膀一样自由飞翔,它们随着微风徐徐上升,一个个,一串串,大的,小的,连在一起飞向空中。闪着七*的光亮,我看着,看着,我好像*上了翅膀跟着肥皂泡自由飞翔。这真是一节有趣的的作文课!

星期六下午,我在家里闲着没事干,想起学过的《肥皂泡》这篇课文,课文中作者把肥皂泡写得很美,我自己也想试一试。

说干就干,我拿起杯子,倒了杯水,又倒了些洗发水,一不小心倒得太多了,我只能用吸管拌了几下,没想到清清的水一下子变浑了。不过这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我又跑到厨房里,东看看,西瞧瞧,突然,我把目光停在一瓶84洗洁灵上,虽然不知道它有没有用,但我还是硬着头皮挤了一点。“大功告成!”我兴奋地大叫一声,朝院子里冲去。

我蹲下来,用吸管轻轻地沾了一丁点儿,对着天空小心地吹了一下,本想让它飞起来,可风大哥不给我面子,不肯露面,害得“肥皂泡1号”直往下坠,幸亏地小妹留给我些面子,让它在地上安了家。我张大嘴巴,看着这个在地上安了家,而且没有破的泡泡,十分吃惊。接着,“2号”、“3号”、“4号”、“5号”…“15号”…全在地上安了家。我不服气,又沾了些肥皂水一吹,一个比鸡蛋还大的泡泡出现了,这时风大哥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嘴巴一张,“肥皂泡120号”被刮到别人家去了。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时却听到一个小女孩说:“好大、好漂亮的一个肥皂泡呀!”我的气也消了。这杯肥皂水也差不多没了,我才站起来,慢慢地走进屋里……

【篇三:五*缤纷的肥皂泡作文】

看了语文报上的一篇作文《肥皂泡》后,兴致来了,也决定做肥皂泡玩。

我兴致勃勃地跑到厨房,从*箱里拿了根吸管和一个杯子,按方法先装半杯水,再加上洗洁剂,然后搅拌搅拌就行了。

我刚开始沉不住气,拿起吸管就使劲吹,可吹出来的不是泡泡,而是肥皂水。我明白了,要有耐心,才能吹出又美又大的肥皂泡。我耐心的吹着,就一个个五*缤纷的泡泡一个接一个地从吸管里跑出来,悠闲的在空中飘着。那圆圆的球,轻轻的,一不留神,风儿就把它们送到了很高很远的地方去了。

肥皂泡泡很美哦,那五*的浮光,环绕在那清澈透明的球上。你如果吹得有技巧,它们会围在一起,形成一个漂亮的水晶球;你如果吹得太急,肥皂泡会被扯成长短不一的形状,颤巍巍地从吸管上飘下来。我正开心的吹着,突然,“叭”的一声,一个肥皂泡暴了,那肥皂水散了我一脸。

我多么想自己就是那五*缤纷的肥皂泡呀,能自由自在地翱翔着,飞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

我喜欢吹泡泡,也喜欢和院子里的小朋友比赛谁吹的肥皂泡大。为了吹出最大的泡泡,我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把妈妈的洗发水,沐浴液都挨个试过,可效果还是不好。一天,表叔到我家玩,看到我房间里大大小小做实验用的肥皂水瓶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说:你呀,走错路了,让我教你一个办法吧。我乐的差点蹦起来。

表叔让我拿一点砂糖和一包袋泡茶来。我着急的说表叔,要喝茶等会儿慢慢喝吧。表叔又笑了:这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哦!什么?砂糖和袋泡茶也能吹肥皂泡?我将信将疑的拿来了砂糖和袋泡茶。表叔用小*把肥皂切成小薄片,放进杯子里,加热水搅拌,再放了一些砂糖进去,最后干脆用肥皂水泡上了茶——噢,这还能喝吗?表叔说:你把杯子盖上盖子,放一夜,明天就可以用这杯特殊的茶吹出超级肥皂泡了,吹出的泡泡还能捧在手里玩呢!

第二天天一亮,我跳下床就去吹泡泡。嘿,真神,泡泡巨人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乐的我嘴都合不拢了。下一次的吹泡泡大赛冠*非我莫属了!

肥皂泡不是一般的肥皂泡,它代表着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希望、我们的骄傲。

小时候,在奶奶家玩吹肥皂泡,我找来一个吸管,或一个小铁环,拿来一个杯子放上点碎肥皂,加上点水,也可以放上一些洗洁精,用筷子搅拌均匀,做成肥皂水。然后把吸管的一头蘸上一点肥皂水,用嘴一吹,就可以吹出美丽的肥皂泡了。

我把吸管放在嘴边,轻轻一吹,吹的慢,可以吹出一个又大又圆又饱满的肥皂泡,若是吹的急,吹的快,一溜玻璃球大小的小泡泡,呼的一下子飞出来。

吹起的肥皂泡很美!我吹出了一个晶莹透明的大泡泡,它闪耀着光芒,婀娜多姿的舞蹈使我陶醉。我接着吹一溜顽皮可爱、五颜六*、玲珑小巧的小球,它们是多么可爱,围在一起、粘在一起,在一起嬉戏玩耍。我吹呀吹,吹了很多很多……

小朋友们想用手去摸,可又不舍得弄碎它,只好把自己的心愿、自己的快乐和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肥皂泡身上,目送着它们飞向远方……

我们想象着,它飞过了沙漠,沙漠变成了绿洲,一条无边的清泉正是行人的希望;它飞过了大海,大海波涛汹涌、浪花四起,鱼儿肥了,孩子们吃了一定会长高长壮的。我们想呀想,想的很远很远……

这幻想的肥皂泡一个一个吹出,又一个一个破裂,这美丽快乐而又脆弱的肥皂泡,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也不会破裂!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从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我们只要把碎肥皂放在一个小碗里,搅拌搅拌,放一小会,就可以了。拿出一根吸管,蘸上粘稠的水,轻轻的吹。你看!大泡泡、小泡泡像是许多小精灵在翩翩起舞!

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个泡泡里都有一个*虹。那七*的光线在那晶莹透明的光球上转动。很小的泡泡就会颤巍巍的光影凌乱。慢慢地飞向远方!

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小心地吹起来的,看着她轻轻地飞走。她是那么圆润,那么透明,那么美丽……目送着她,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希望。仿佛走进了童话的世界!

他们飘啊飘,飞啊飞。飘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身旁,和她玩耍,这样小女孩在临死之前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飘到丑小鸭身上,告诉它只要心中有梦,总有一天会变成白天鹅;飘到骄傲的同学身边,告诉他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落到失意的人身旁,让他们感觉到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真正的未来!

肥皂泡你就像诗、你就像梦,让我遐想,让我难以忘怀。你就像一闪而过的流星,将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篇七:肥皂泡为什么先升后落】

星期天,写完了作业,我闲着没事干,便想吹肥皂泡玩。我兑好肥皂水,把塑料管浸入装有肥皂水的小瓶子里蘸了一下,再用嘴轻轻一吹,一串一串的泡泡便从塑料管里飞了出来,五颜六*的,好看极了。我越吹越起劲,吹了一次又一次,肥皂泡也不停地冒出来,好像下起了一场肥皂泡雨。忽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串串的肥皂泡总是先轻飘飘地向上升起,一会儿又慢悠悠地落下来。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肥皂泡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吗?

我向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妈妈想了一会儿,说:“这个……我想和热气球的原理一样吧。”真是这样吗?我知道热气球能飞上天是因为燃料燃烧产生了热空气,可肥皂泡里有热空气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把家里的书都翻遍了,终于在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当我们吹肥皂泡的时候,肥皂泡里就充满了我们吹进去的气体。除非是在很热的天气里,否则我们呼出的气体总要比空气温度高。热空气的质量较轻,所以刚吹出的肥皂泡就会向上升;但是时间一长,肥皂泡中的气体温度下降,热空气的体积缩小,肥皂泡就逐渐比空气重,只好慢慢地落下来了。

哈哈,原来我的呼吸,就是肥皂泡的“燃料”啊。

我所喜欢的游戏种类有很多很多,可我最喜欢玩的就是吹肥皂泡。

你问我为什么喜欢?那是因为他们很美丽。

做肥皂液很简单,首先要把肥皂头放一些到小碗里,然后加上点温水使它融化。再拿一只吸管搅一搅,蘸一蘸,再轻轻地吹气,一个清新透明流光溢*的圆球就出现了。

那透明光球的球面上,五*浮光乱转,使你被它迷住,忍不住想再吹下一个。

当你吹出一个非常大的泡泡了,而且马上就要破裂,你会悬着心,仰着头,着急的看着你的肥皂泡,突然它破裂了,肥皂水撒进你的眼睛里,你赶紧把头低下揉眼睛,一直揉出了眼泪,可你还是会对它爱不释手。

这梦幻般的光球,在你的眼睛里飘啊飘,在睡梦里飘啊飘,它会轻悠悠地飘到很远的地方。

第2篇:吹肥皂泡泡优秀作文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怎样做大泡泡:先在一个大盆子里倒入大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洗洁精,然后用细铁丝围成一个圆,把圆用胶带粘起来,放入倒有洗洁精的盆子里,最后把铁丝缓缓抬起,一个大泡泡就做成了。

听老师讲的挺好玩的,回家以后,我就照老师教的方法准备好后,挽起袖子,把那个铁丝网飞快地抬起,我暗自窃喜:嘻嘻,凭我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做成一个超大型泡泡的,说不定还能做成双层泡泡呢!我微笑着俯下身一看,竟然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个小水珠,它们似乎在嘲笑我:哈哈哈哈!大笨蛋!连这都做不好!还你还是放弃吧!哈哈!!!“谁第一次就能做好呀!再说我才不放弃呢!没关系,加油!加油!加油!你一定能做到的!”我自言自语道。我重拾信心,再次把手伸进*凉刺骨的肥皂水中,双手先把铁丝圈放平,再一点一点的向上抬,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不再速度太快,而是缓缓地、慢慢地、轻轻地抬那个铁丝圈,我想:这次应该成功了吧?可当我再次弯下腰查看时,那盆水却好像就是和我过不去似的——还是没有!这是怎么回事?我很奇怪,这一次我可是又轻又慢呀,怎么还是不行呢?我暂时放下手中的活儿,仔细的看着自己的准备,思考着:是不是还是用力太大了?不可能呀,再轻就拿不住了。

那是怎么回事呢?……忽然,我灵光一闪:是不是洗洁精太少了?老师说的是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我倒的可能太少了。想到这一点我忙冲进厨房,*起一瓶洗洁精,回到屋里把洗洁精倒进盆子里一些,又一次开始做试验,可是这次好像又用力太大了,我并不气馁,而是更加有信心,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一次又一次……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成功了!我不但做成了一个大泡泡,还做成了一个双层泡泡!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在这次游戏中,我还明白了: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逛完商场,走在回家的路上。当我们路过一家小超市时,看见了有一些小孩子正在买泡泡水,于是我扬起头望着爸爸,问:“爸爸,能不能给我也买瓶泡泡水啊?”爸爸笑着说:“你自己会吹吗?”我高兴地连声说:“我会!我会!”

手拿着心爱的泡泡水,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打开了。我把吹管放到嘴边,鼓起腮帮使劲地往外吹,可奇怪的是除了看见几个“瘦小”的小泡泡飞出来外,怎么不见一个大的泡泡呢?而且泡泡的数量也不多。爸爸看后,笑眯眯地对我说:“儿子,你那么吹是吹不好的,出国要想吹出更多更大的泡泡,就要按照爸爸教你的方法去做。”说着,爸爸把泡泡水拿在手里,只见爸爸拿着吹管轻轻地往上一吹,只见又大又多的泡泡飘向空中,五*缤纷的,好看极了。我高兴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伸着手对爸爸说:“快给我啊,爸爸,让我也来试试!”

我接过爸爸手中的泡泡水,按照爸爸教的方法一试,果然,我也吹出好多好多的大泡泡,我看着自己吹出的大泡泡飘在空中,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多高兴了!爸爸这时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看,空中这些你吹出来的泡泡,不一会就自己破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好奇地追问:“爸爸快说,快说!”爸爸耐心地对我说,泡泡是肥皂水做的,飘在空中,遇到外界较大的压力或碰到物体的时候自己就会破掉。儿子,你以后学习可不能像这空中的泡泡那样浮躁,一定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掌握好你学过的知识,把知识变为自己的武器,来应对你将面临的各种困难。理解问题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只看到美丽的表面,你明白了吗?”

我连连点点头,觉得自己又长大了!

第3篇:肥皂泡泡的发现的作文

我在家洗澡的时候最喜欢玩肥皂泡泡了,今天也不例外。

我把全身冲湿了,然后把沐浴液挤到身上就开始玩了。我先把两只手紧贴在上半身,然后手掌合拢,再把手臂向前一伸就形成了一个大泡泡膜,用力一吹,再双手合拢。哈哈,一个大泡泡出现了,那是一个比我的头还要大一点的巨型泡泡。我五指叉开,往下一按,巨型泡泡变成了六个和我手掌差不多大的泡泡。我越玩越起劲。把泡泡弄到手上,当作水晶球一样捧着。我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肥皂泡泡是**的呢?我冥思苦想,但始终没有*,只好冲掉肥皂泡泡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为什么肥

第4篇:肥皂泡与电灯泡的作文

一阵风吹过来,空中飘来了一个个五颜六*的肥皂泡,它们飘呀飘,来到一间房子里,发现了一个和自己形状差不多的会发光的泡泡———灯泡,吊在屋顶的天棚上睡大觉呢。

肥皂泡们看着这一片白*唯有自己是五颜六*、光*夺目的,自觉美得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于是它们清了清了嗓子,摆着学者的风度对着屋顶上的电灯泡大喊:“喂!可怜的小家伙,你低头看看,知不知道我们是谁呀?我们是赫赫有名的肥皂泡姐啊!”电灯泡被它们的高嗓门给吵醒了,抬起头惊奇的望着它们。

肥皂泡们看电灯泡真的听它们在讲话了,而且还很认真的样子,就更来

第5篇:《肥皂泡》优秀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心众多作品中的一篇散文,文中写了*心小时候玩肥皂泡时的情景,不仅详细地写出了玩肥皂泡游戏的过程,也对肥皂泡的描写以及产生的美好想象做了生动、细腻地描绘,不由自主地把读者带入童年的欢笑当中,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回味无穷。这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但怎么才能让学生们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我备课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于是我设计了由游戏导入,游戏贯穿全过程,说游戏结束,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前,我和学生们一块玩了这个游戏,有新朋友参加,学生

第6篇:玩肥皂泡作文300字

今天,我亲自体验了玩肥皂泡,而且刚好也是雨天。

书上说下雨的时节,天气潮湿吹出来的肥皂泡不易破裂,我先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个小杯子里,再加一点水,用吸管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用一支吸管套管沾上肥皂水,一次,那圆润的球飞着,是那么可爱,轻悠悠地在空中飘动。

吹出来的,那带紫的浮光是多么美,如果肥皂泡破了,肥皂水落下来,洒到眼睛里,特别难受,会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它们

第7篇:肥皂泡四年级作文

童年的游戏是丰富多*的,而我最喜欢的是吹肥皂泡。

七。八岁时的一天上午,我和陈娇在她家吹肥皂泡。我们找了个小罐,把用剩的肥皂弄碎,加上些水,搅拌搅拌,使它溶化就可以了。我们一人找一根吸管,占了一下黏稠的肥皂水,慢慢的一吹,再轻轻一提,两个肥皂泡同时升空,撞在一起,成了一个橘子大小的泡泡,它在阳光下泛滥着光*,轻悠悠的摆动。里面照出我们,照出房屋,照出花草,照出树木……它一点点升高,要飞越墙壁了!我们心中充满了期盼,多么想让它飞向蓝天那!我们把梦想寄托在了它的身上,可不幸的是,它被竹竿拦住了,破了

第8篇:蜗牛背上的肥皂泡作文

第9篇:吹肥皂泡二年级作文

今天我要玩吹泡泡游戏。我先观察了一下吹泡泡的用具:一个放泡泡水深绿*的瓶子,还有一个约一分米长的吹管,上面还有一个哨觜。

我开始吹了,我拧开盖子,蘸了一点泡泡水开始吹。刚吹出一个像核*大的泡泡一直向上飞,我大叫:“快看,快看。”老师和同学们没来得及看,这个泡泡好像因为我的叫声太大,吓爆了。我赶快又吹“天女散花”,“节日礼花”,“满树梨花”……同学们看了直拍手叫好。还有很多同学吹出了各种形状的泡泡:有的像冬瓜,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母子,有的像……后来我和几个同学准备吹一个联合泡泡,结果吹出了一串糖葫

   有时洗手我会拖拖拉拉,主要是玩泡泡!我用肥皂涂满手,吹出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泡泡,泡泡渐渐升起,逐渐下降,像一个个伞兵从天而降。   我把肥皂放到水中,水里出现一个个白*泡沫,好似小鱼在吐泡泡。水变成了肥皂水,我把肥皂水里加进清水,奇迹出现了!水面上又鼓起一个个小包,犹如一座座乳白*的山坡。我用手拿了一块泡沫,有趣的是泡沫如同一滩融化的积雪,从我的手指缝里顺流下来。   我将泡沫涂在脸上,变成了一个小丑,一照镜子,看见自己这有趣的模样,逗得自己哈哈大笑!我用毛巾把泡沫擦掉,毛巾变得香喷喷的,

    你喜欢吹肥皂吧?你知道那飘浮在空中的美丽的肥皂泡是可以冻成五颜六色的水晶玻璃球的。

   (2)用吸管在盘子上吹一个球形的肥皂泡;

   (3)将装肥皂泡的盒子快速放入冰箱,冷冻20分钟。

    肥皂泡大部分是由水构成的,所以在破裂之前迅速冷却了摄氏0度以下,就会冻结,我们就会看到美丽的冰冻泡泡了。

  2.自动绽放的肥皂泡:

    吹个肥皂泡放在锡箔花中央,锡箔花的瓣会自动抬起来,银白色的花簇拥着七彩的肥皂泡,非常美丽。

   (1)剪一个直径8厘米大的六瓣锡箔花;

   (3)再把锡箔花浸泡在肥皂液中,放在木塞上使花瓣下垂;

   (4)把吸管的一端剪成四瓣,用它吹个大肥皂泡泡;

   (5)把肥皂泡放在花心中,低垂的花瓣就会抬起来,吸附在肥皂泡上。

    肥皂泡表面的薄膜具有一定的牵引力,当把肥皂泡放在锡箔花的中心时,这种牵引力就把花瓣拉起来了。

    用金属丝衣架,可以做出巨大的肥皂泡泡,大泡泡还会包着小泡泡。

   (1)先将金属衣架或弄成圈形,用胶带包在圆圈上;

   (2)在盆中放入1升水、100毫升清洗剂和500毫升洗涤剂;

   (3)把衣架放出盆中,慢慢向上提;

    关键在于洗涤液的放入,只不过在硬水的条件下,实验不容易进行,自来水通常是硬水,用蒸馏水就比较容易成功。

  4.空中立正的肥皂泡:

    飘浮在空中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我们可以让它静止不动,如同在空中立正似的。

   (1)将鸡蛋壳浸泡在大半杯醋里,然后盖上杯子盖;

   (3)等杯中不见气泡后,吹个肥皂泡放在杯中;

   (4)肥皂泡在杯中飘来飘去,最后静止不动。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而吹入杯中的肥皂泡密度小,所以会浮在上层,好象停在了空中。

    可以给小朋友做这样一个魔术:在水中的火柴,任你指挥。

   (2)把方糖放入水中,火柴和木片就会向方糖方向靠拢;

   (3)如果把肥皂放入水中,火柴和木片就会向四周散开。

    糖溶于水后,水面的表面张力增大,火柴和木片就会向表面张力大的地方移动;当肥皂溶于水中后,水面的表面张力减小,火柴和木片就朝相反方向移动。

  6.爱吃糖的牙签:

    把糖和几根牙签摆放在水中,牙签会向糖游去,很有意思,就像要抢糖吃似的。

   (1)在平底浅碟中加水,把方糖放在水中央;

   (2)将六根牙签放在水面上,与方糖保持一定距离;

   (3)方糖溶解后,牙签会向方糖所在的方向游去。

    当糖在水中慢慢溶解时,形成了糖溶液,它的密度比水要大,是往下沉的。糖溶液下沉的过程中引起了水流变化,水的运动方向在牙签下面形成一个循环,就会带着它向方糖所在的中心位置靠拢,好像是牙签被吸引了过来。

  7.可爱的冰项链:

    在冰块上垂根细绳,然后轻轻撒上食盐,不一会儿,冰与绳就粘在一起了。戴在脖子上,就变成了水晶的冰项链!

   (2)在冰上洒盐,等30秒钟,慢慢拉伸细绳,冰块粘在绳上了;

    在冰上撒上盐后,温度就下降了,湿润的那一部分细绳就冻住了,所以绳与冰就很好地粘合在一起。注意食盐不要撒得太多!

    我们用金属丝来切冰块,金属丝也确实通过了冰块,但不可思议地是冰还会粘合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1)用细铁丝把两个装满水的饮料瓶连在一起,再准备一大块冰;

   (2)将铁丝横在冰上,用水瓶的重量把冰块切开;

   (3)铁丝向下移动,过会儿,切开的冰又恢复了原状。

    由于金属丝的压力使接触金属丝的冰融化了,金属丝一点一点地把冰切开了。但是,一旦金属丝通过冰块后,冰马上又被冷却,再度冻合了。

    我们让温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水在同一空间“相遇”,就制成了由下向上升腾的“彩云”。

   (1)大瓶中装2/3的水,小瓶加满蓝色热水,用塑料膜扎紧;

   (3)把小瓶平稳地放在大瓶的瓶底;

   (4)小孔里冒出水珠,会像云彩一样散开。

    热的蓝墨水与大瓶中的水相比,温度要高,因而更轻一些,就会涌出小瓶,不断上升、扩散,周围的水又不停地流过来补充,便出现了对流。墨水的颜色令对流明显呈现出来。

  10.饮料瓶中的云:

    在饮料瓶中放入少许烟灰并盖上盖儿,用泵往瓶里压入空气,瓶中就会腾起洁白的云雾。

   (1)在瓶盖上开一个可插入泵头的孔,注意安全哦;

   (2)用水把瓶子内壁湿润,注入香烟灰;

   (3)插入泵头,用胶布固定好,再向瓶内注空气;

   (4)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空气挤出来,泵头飞出。瓶中腾起了白云。

    云是由水蒸气在尘埃的周围集合起来所凝固形成的物质。当在瓶内注入空气,空气就不断受到压力作用,在泵头飞出去的瞬间又被减压,温度下降,形成水蒸气与烟灰结合,而形成云雾。

  11.喷水饮料瓶:

    往装有水的饮料瓶中插入吸管,然后往里面猛吹气,就会看到水从吸管处喷流如注。

   (2)用锥子在瓶盖上开一个和吸管一样粗细的洞,将吸管穿过瓶盖;

   (3)通过吸管猛吹一口气,马上闪开,瓶中的水就会迅猛喷出。

    若猛吹一口气的话,瓶中的空气被压缩,气压升高。嘴离开吸管,瓶的水就会因压力而从吸管中喷溅出来。若吹气之时用力更强劲的话,就可以看到更壮观的喷泉。

    小朋友都见过室外那令人心动的大喷泉吧,我们会做瓶内红色喷泉供大家欣赏。

   (1)小瓶中装上少量红水,将吸管穿在瓶盖上;

   (4)把大口瓶口朝下,对准点燃的蜡烛;

   (5)大瓶加热到烫手时,扣在小瓶上,就会出现红色喷泉了。

    当大口瓶扣在盘子上时,这时瓶内温度逐渐下降,气压变小;当小于小饮料瓶内的气压时,小饮料瓶内的水就会喷出来。

  13.纸杯烧开水:

    纸靠近蜡烛的火焰,很快就燃烧了。但是,装水的纸杯却不会燃烧,还能把水烧开。

   (2)纸杯不会燃烧,过一会儿,纸杯中的水却沸腾起来。

    纸要燃烧需达数百摄氏度的燃点,纸杯装了水,在蜡烛上加热,从火焰上得来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了,没有达到纸杯的燃点(水的沸点为100℃)。因此纸杯没有燃烧,而水却沸腾了。

  14.水往高处流: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实验却有办法实现“水往高处流“,你也可以做做看啊!

   (2)把冷水瓶倒置过来对在热水瓶上;

    和冷水相比,热水的相对密度要小一点,也就是说:同体积的热水是比冷水轻的。较轻的热水在连通的容器里上升,较重的冷水沉下来补充,就形成了冷热对流。这样就出现红水向上流的现象。

  15.水滴走钢丝:

    让水滴从一条细线上走过去,我们管它叫水滴“走钢丝”。

   (1)用肥皂把线擦一遍,在其中一个杯子中倒入半杯水;

   (2)用胶带把一条细线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杯子的内侧,距杯口2—3厘米;

   (3)拿起装水的杯子,与另一个杯子形成坡度;

   (4)轻轻拉紧细线,往外倒水,就会看到水滴在线上一滴滴滚到另一个杯子里。

    用肥皂把细线擦一遍,改变了水的表面张力,增加了水和线的吸引力。这种表面张力使水变成圆形水滴,并能沿细线流过。

  16.在海中前行的牙签:

    在浴盆中的水里放一根牙签,它浮在水面。若把香波液稍稍在它上面涂抹一下的话,牙签就会轻快地航行了。

   (1)取一根牙签,在尾部涂上香波;

   (2)把牙签轻放在浴盆的水面上;

    香波与肥皂都含有去污的“表面活性剂成分”,这成分使水的表面张力变弱。牙签尖的那一部分动起来,是因为牙签尾部沾了香波后,使周围的水面张力下降,牙签就被整体拉动了。

  17.在水面行使的樟脑小船:

    铝箔小勺装上樟脑,放入水中,就如一只小船漂浮水中,将樟脑点燃,小船便一边燃烧一边前进。

   (2)在勺中放上樟脑并用火点燃;

    樟脑能改变水的表面张力,樟脑船被水的表面张力所牵引,于是能在水中前进。因为樟脑船在水上做着不规则的前进运动,所以非常有趣儿。

  18.胡椒沉底的秘密:

    在加水的玻璃不中加入胡椒,胡椒应该浮在水面上,怎么能让它们沉入水底呢?

   (1)将肥皂弄湿涂在一个手指上;

   (3)用涂过的手指在水面上划过;

    手指涂上肥皂划过水面后,削弱了胡椒附近水的表面张力,胡椒就无法浮在水面,而沉下去了。

  19.打不湿的手帕:

    我们把手帕放在水中,却不会被水打湿,你动手做一下试试。

   (1)先在脸盆里放入半盆水,再把手帕揉成团儿放在杯子底部;

    杯子里除了手帕外,还充满了空气,当杯子垂直插入水中,由于杯子里空气压力的存在,会阻止水进入杯中,手帕也就被打湿。

    水火不融已被认为是一句真理,做完这个游戏,你会看到另一种水火相融的奇观。

   (1)倒半杯水,把铁钉插入蜡烛底部;

   (4)过一会儿,尽管水面上的蜡烛已燃尽,但火焰仍在继续燃烧。

    蜡烛燃烧后流出的蜡液遇水冷却后,形成一层很薄的外壁,这层外壁将水和火焰隔开,这样火焰就不会熄灭了。

  21.乒乓球的登瀑布冒险:

    把乒乓球靠近强势水流的水龙头试一试吧。乒乓球就好象在攀登瀑布一般,顺着水龙头往上走去。

   (1)取20厘米长的细绳,用玻璃胶带贴在乒乓球上;

   (2)用一只手拎着,靠近强势的水流;

   (3)接触水时,稍拽一下绳子,乒乓球会沿水流向上攀登。

    乒乓球一接触到水流,水就会沿着乒乓球的曲面流下来,结果是乒乓球受水流之力被吸附过去了。这个时候,如果向上拽一下绳子,就可以看见乒乓球宛如登山一样向上攀去。

    我们用绿色在纸上点个点,放在水中,绿色向上移动并消失了,而且出现两种不同颜色的彩带。

   (1)在纸端5厘米处用彩色笔点一个大点,杯中装水3厘米深;

   (2)把纸放入水中,绿点距水2厘米;

   (4)绿点不见了,纸条上出现蓝色的彩带,再往上是黄色的彩带。

    绿色是由蓝色和黄色组合而成的。颜色在水中会向上移动,不同颜色的移动速度会不同,所以就出现了不同的色带。

    混合在一起的铁屑、木屑、沙子和糖,怎样才能把它们分开?快想出最简单、最方便的步骤来!

   (1)先用磁铁从混合物中吸出铁屑;

   (2)再把混合物倒入水中,这样,木屑就会浮起,用纱布把木屑打捞上来,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糖了;

   (3)把剩余的水倒入锅中,这就可以捞出在水底部的沙子;

   (4)倒入锅中,再加热至完全蒸发后,就还原成糖了。

    针对铁、木、沙、糖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找到分离它们的简单途径。铁屑能被磁铁吸引;木屑密度小,会浮在水面;沙子密度比水大,自然沉底;糖不同于那三样固体物质,它可以溶于水,只要加热糖水,待水分蒸发,就得到固体的糖了。

  24.倒水的角度:

    (2)两个人分别用手堵住瓶口,呈不同角度,倒立瓶身。

    因为瓶子倾斜了一定的角度,水倒出后,空气比较容易从瓶口进入,及时填补水流后形成的空间。这部分新的空气以压力作用于水,让它流得更快,垂直倒水的情况则相反,空气不易进入,水流受到的作用力也小些,所以流出的速度慢。

  25.保温瓶保温的秘密:

   (1)用锡纸和白纸分别包紧两支温度计的头;

   (2)把两支温度计放在距台灯相等的距离;

   (3)过一会儿,会发现包锡纸的那支温度计温度显示稍低些。

    因锡箔的表面光滑,能把灯泡辐射的热量反射出去,使热量无法传递到温度计上,这就是两个温度计显示温度不同的原因,也是保温瓶的瓶胆镀上水银的道理所在。

   (1)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细细地流淌;

   (3)把它迅速接近水流,水流就会被吸管吸引而变得弯曲。

    这是一个利用静电原理的小实验,被使劲摩擦后而带有负电荷的吸管,接近细长的水流时,水中的正电荷被吸管吸引了,所以会出现弯度的水流。

   (1)在注射器里灌满水,把橡皮套在注射器上;

   (2)针头与胶管垂直,扎入胶管壁,停在胶管中间,针尖的斜口朝前;

   (3)针头插入蓝墨水中,推动注射器活杆,由橡胶管中喷出的是蓝水。

    推动注射器后,胶管里的水流动加快,快速流动的水的压强比静止的水的压强要小。外界的大气压就把原本静止的蓝墨水压进胶管里了,看起来好像是被竖直吸了上去。

   (1)把玻璃片放在热水盆旁,直到水汽沾满玻璃;

   (2)把玻璃片放入冰箱,几分钟后,拿出玻璃片;

    当玻璃外面的气温低于0℃时,房间内的水汽一遇到玻璃的低温就凝结成冰,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冰花。先让玻璃靠近热水,使它上面附着水汽,再放进冰箱,让玻璃上的水汽遇冷而迅速凝结成冰,就是按照冰花形成的原理来制作的。

   (1)把纸杯中注入果汁,再插入一根筷子;

   (2)把冰与盐按8:2的比例放入碗中搅拌;

   (3)将装有果汁的杯子装入冰中;

    冰与盐混合后,可以达到最低温度零下20℃,这与常用制冷设备的温度是一样的。

   (2)等糖和苏打溶化后,放一勺柠檬然后拧紧瓶盖,充分摇光饮料瓶,放在冰箱里一段时间;

    我们在超市买的汽水主要成分是苏打和柠檬酸,汽水冒气的原因主要是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我们用苏打和柠檬酸就可以制成一模一样的吱吱冒气的汽水。

  31.糖果溶化的速度:

   (3)把C糖扔入一杯水中,在另外两杯水里,A悬在水面,B悬在水中;

   (4)A完全溶解了,B溶化的速度第二,C才溶化了一小部分。

    糖块在水中的位置越低,溶化速度越慢;糖块吊得越高,溶化速度就越快。因为糖在水中的溶解主要靠对流。沉入水底的糖溶化后,形成密度比较大的糖溶液,令水的对流减慢。而吊在水面的糖,由于糖水比清水重,糖水下沉,清水上升,形成对流。糖的位置越高,水对流的范围越大,糖就越容易溶化。

  32.恰浮瓶中央:

   (1)在水中加食盐使之变成淡盐水;

   (2)沿着玻璃杯的边慢慢注入清水,使水和盐水恰好分成两层;

   (3)放入鸡蛋,鸡蛋怎么也沉不下去了。

    这是利用了鸡蛋、水、盐水比重不同的原理,鸡蛋的比重大于水,却比食盐水小,因此它就在水和食盐水的分界线上静止住了。

  33.鱼在热水中捞:

   (1)把小鱼放入注满水的试管里;

   (3)水沸腾了,可鱼仍然自由自在地游动着。

    水在加热后,热是向上传递的,因此试管上方的水虽然沸腾了,却不影响下方的水,鱼依然能够存活。

  34.自制防雾眼镜:

   (1)在干净的玻璃片中间涂一层薄薄的洗涤剂;

   (2)把涂有洗涤剂的玻璃片上一面朝下,放在盛有开水的暖瓶口上方;

   (3)几秒钟后,没有涂洗涤剂的一部分布满水珠,所以在眼镜上涂上薄薄的洗涤剂,你就不会为眼镜“起雾”而烦恼了。

    水蒸气遇冷会在玻璃片上凝结成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成半球形或球形,使光线散射,所以视觉效果就不清楚了。洗涤剂能减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蒸气不能凝结成小水珠,只是紧贴玻璃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所以玻璃片看上去仍是透明的。

  35.油里的冰块:

   (1)先把一个冰块放入半杯冷水中,再把另一个冰块放入半杯油中;

   (2)我们会发现,水杯中的冰块是浮着的,而油杯中的冰块是沉入杯底的。

    就密度而言,冰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冰块可以浮在水面上,但冰的密度比油的密度要大,冰块就下沉了。

  36.冰块融化的温度:

   (1)在两个杯子里倒入等量的凉水,把两个冰块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

   (2)拿小木棍把其中一个冰块压到杯底,不让它浮上来;

   (3)10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两个杯子里的水温,会发现冰块浮在表面上的那杯水温度要低一些。

    冰块溶化吸收热量,这使得它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带走水的热量,也使水温降了下来,所以浮出的、与空气有接触的冰块令人降温快。而当冰块被压在杯底时,受冷的只是杯子和冰块相接的那部分水,这就使水温降低得慢一些。

  37.不听话的纸条:

   (1)用剪刀把纸裁成30厘米长,5厘米宽的纸条;

   (2)拿着纸条放在下嘴唇处,用力吹气,使气流向你脚尖的方向;

   (3)任你怎么吹,纸条不但不下垂,反而倒卷上来,直冲着你的鼻子。

    对着纸条吹气的时候,从纸上方冲出的气流的速度比较快,就降低了纸上方空气的压力。这时,纸下方的大气压力相对大于纸上方的空气压力,就把纸条向上推,所以它会倒冲上来。

  38.飞起来的热气球:

   (1)用细铁丝圈成一个跟塑料袋口大小相同的环,铁环中间要做成一个尖突起;

   (2)用透明胶把铁环粘在塑料袋开口处,塑料袋要把铁环裹在内侧,中间的尖突起要朝向袋子里面;

   (3)用棉花沾上少许煤油,固定在尖突起上,用火点燃;

   (4)塑料袋慢慢变鼓,哇,飞起来了。

    气球飞起来是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对流缘故,塑料袋中的空气被持续加热,体积变大,重量变轻,最终飞向天空。

  39.扎不爆的气球:

   (2)取一小块透明胶带,贴在气球上;

   (3)用针在贴着透明胶的地方扎气球;

   (4)气球没有发生爆裂声,像漏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瘪下去。

    气球被扎破后,溢出的空气会造成一股压力,如果不贴透明胶,肯定会发出很大的爆裂声。而透明胶比较坚固,它可以阻挡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爆,防爆车胎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0.停在漏斗里的果汁:

   (1)把漏斗插在玻璃瓶上,用橡皮泥粘住漏斗和瓶口外部连接的地方,使它们连成整体,中间不能进空气;

   (2)向漏斗里倒一些果汁,果汁并不会像通常那样顺畅地流下去;

   (3)开始只有少量滴入玻璃瓶,剩余果汁则全部停在了漏斗里不动。

    玻璃瓶里充满空气,当注入果汁时,漏斗柄里外都被堵住不透气了。瓶里的空气受困而没有出路,也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果汁进入,果汁就被空气顶住了,在漏斗里变成了悬空状态,如果把堵在瓶口外面的橡皮泥戳开一个小洞,让瓶里的空气跑出来,果汁就能照常流进玻璃瓶里去了。

  41.测量空气比例:

   (1)在大瓶上画上十等分的刻度;

   (2)在盘中加蓝墨水并把蜡烛放好;

   (3)点燃蜡烛,扣上大瓶子,火焰慢慢变小;

   (4)火焰熄灭后,盘中的水开始进入瓶中,瓶中水的位置会高出盘子,占瓶子体积的1/5。

    当玻璃瓶倒扣在装水的盘子里,玻璃瓶中的空气与外界隔绝了。蜡烛在瓶内燃烧,最后耗尽了里面的全部氧气,这时蜡烛熄灭。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可以溶于水的,这样,原本属于氧气的部分在瓶中空了出来,瓶外大气压作用使瓶内的水上升,显示的就是氧气的比例。因为氧气的体积占了空气20% 的比例,所以瓶子外面被压入瓶中的水就大约占整个瓶子体积的1/5。

  42.在墙上转动的吸管:

   (1)用纸包上吸管,上下反复撸几下;

    这是利用了摩擦吸管产生静电的原理,吸管在带电的状态下贴近墙壁,墙壁上会产生正电荷,墙壁对吸管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使吸管贴在墙壁上滚下来了。

  43.自动沉浮的纽扣:

   (2)将纽扣投进汽水里,慢慢沉低;

   (3)静置两分钟,纽扣浮上来了;

    纽扣进到汽水里,碳酸汽水中的二氧化碳马上聚集到它表面,这个浮力会慢慢积累到足以抬起纽扣的重量,于是纽扣就好像自动浮出水面了。当到达水面后,二氧化碳挥发到空气中去,纽扣受到的浮力减小,它又会沉入杯底,因为二氧化碳的聚集与挥发在循环,上面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只要你掌握好纽扣上下的时间,便会像变魔术一样主宰纽扣的沉浮。

  44.模拟的捞沉船:

   (1)大盆里盛半盆水,将铝箔捏成小船的样子;

   (2)小矿泉水瓶中装满水,放进大盆后,在瓶上扎几个孔。用线绳把“铝船”和小矿泉水瓶绑在一起;

   (3)把塑料管一端套在矿泉水瓶口上,另一端放在盆外,用嘴对着塑料管口吹气,可以看到矿泉水瓶中的水会从扎了小孔的地方冒出来;

   (4)瓶子慢慢被吹进去的气体充满,最后带着“铝船”浮出水面。

    这其实就是模拟打捞沉船的原理,小矿泉水瓶装满水沉底后,像一个打捞起重装置,把它和“船”连在一起,通过送入气体而排出瓶里的水。这样,瓶子受到的浮力就大于它本身重量与“船”重量的总和了。所以,矿泉水瓶最终能带着“船”一同浮上来。当然,我们用的这些装置比实际打捞时的简单得多。

  45.铅笔尖刺穿装水塑料袋:

   (1)塑料袋中注入水,用手攥住袋口;

   (2)朝着袋子,猛扎进去一支削得尖尖的铅笔;

   (3)铅笔刺中了袋子,水一点都没有漏出来,再扎三四支铅笔都没问题。

    塑料袋子被铅笔突然刺中,产生了一种摩擦热,被刺进去的塑料部分收缩起来,而紧紧裹住铅笔,密不透气,所以水流不出来。

  46.漫画书的瞬间合体:

   (1)把两本漫画书每隔3—5页交插在一起,最后,两本书组合成一体,复合部分大约有1/3;

   (2)手持两本书的两端往外拉伸,无论使多大的力气,两本书紧紧地咬合在一起不能分离。

    这是利用摩擦力的原理。书页如果卷曲了或杂乱地相互插入,就不会很好地咬合住。同样原理也可运用于手帕。

  47.模仿伽利略:

   (1)首先要两手分别握着铁球和玻璃球,站在凳子上;

   (3)结果是两个球同时落在地面上。

    如果你觉得同体积的铁球比玻璃球重,所以它会先落地,那你就错了。很久以前的人们也认为轻重不同的物体从等高处落下时,重的物体会落得快些,直到伽利略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证实了“自由落体定律”,人们才明确知道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1)三个药瓶,一个空着,另一个加入一半的沙子,第三个加满沙子;

   (2)拧紧盖,三个药瓶并排立在书上,将书倾斜一定角度或稍加晃动;

   (3)我们会发现最先倒的是装满整瓶沙子的最不容易倒下。

    三个药瓶与书接触的底面积相同,但重心越低的就越能保持稳定。半瓶沙子重心偏低,不容易因外力而倒下,装满沙子的与空的药瓶重心都在中间位置,相对容易倒下。

   (1)拿出5根火柴,在桌面上摆出一个拱形,点燃蜡烛后,用滴落的蜡油粘在每两根火柴之间的连接处,可以在拱形两面都滴蜡油,尽量接得牢固;

   (2)把“火柴拱桥”立起,桥两端用橡皮泥固定在桌面上,用细线绑几个火柴盒,挂到拱形最高点;

   (3)再制作一个直线形的火柴桥,同样进行试验,会发现它没有“火柴拱桥”那么能承重。

    与直线结构相比,曲拱结构承受外力的能力更强,这是因为曲拱形结构可以把外界的压力向两边分散开去,使自身的坚固性更大,修建拱桥也是遵循着这样的道理。

  50.百元钞票一下拔出:

   (1)把一百元美钞夹在两个瓶口中间;

   (2)瓶身立稳,用一只手下抓住钞票一角拉直;

   (3)另一半手快速水平抽出钞票。看!啤酒瓶并没有倒。

    对于物质来说,受力并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原来的状态,就是惯性法则。用手指抽钞票,对于瓶子来说,这个力量的发生只是一瞬间,因此惯性法则在此就适用了,两个瓶子纹丝不动。

  51.生鸡蛋的区分法:

   (1)区分鸡蛋生熟的方法很多,可用鸡蛋大头向下旋转的方法;

   (3)把鸡蛋放在盘子里转动,用手指在蛋上施力,让它减速;

   (4)在鸡蛋将要停下来的瞬间,马上松开,哪个蛋继续转,就是生蛋。

    方法一:生鸡蛋内部的蛋清和蛋黄不是固体状态,在蛋壳里也不对称,旋转时就没办法像熟鸡蛋那样直立转动较长时间,会先停下来。

    方法二:在生鸡蛋要被我们按住时,它内部的液体仍继续做惯性运动,只要手一拿开,蛋清和蛋黄就又会带动着壳转动下去,熟鸡蛋里面已是固体状态,就不会这样。

   (1)削出铅笔芯,用导线串联电池、铅芯和灯泡,只要铅芯接得不太长,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2)调节铅芯接入长度,以小灯泡刚灭为准;

   (4)过一会儿,灯泡亮起来啦。如果拿着蜡烛,灯泡又会慢慢熄灭。

    铅芯这种导体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也就是说它受蜡烛烘烤后,电流更容易通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铅芯吸收热量后,电阻减小,小灯泡两端电压就增大,重新点亮了灯泡。拿开蜡烛后,铅芯恢复到原来的温度,电阻增大,小灯泡就灭掉了。

   (1)从两支铅笔中取出铅芯削尖,用铜线分别在铅芯上缠五六圈,线的松紧程度适度;

   (2)把两根铅芯上缠绕的铜线另一端分别连在电池正负极上;

   (3)手拿铅芯,让它们尖端接触,会擦出电火花;

   (4)如果调整好空隙,会看到它们中间闪出电弧来。

    电池接通了导线,电流就运动向铅笔芯,在铅芯尖端处又遇到较大的电阻,使得两段铅芯接触处因电能而温度升高。这时,铅芯中的游离出碳分子,形成导电的碳蒸气,电流在碳蒸气中通过,闪现火花与电弧。

  54.湿手易触电:

   (1)我先用导线串联起电池和小灯泡;

   (3)把导线两端泡在水中,灯泡并不亮;

   (4)如果向水中加盐的话,灯泡会微微发出光来。

    人的手上常沾着汗液,汗液中有一定的盐分,就好像上面所证明的,纯净水没有杂质,不导电,而盐水却是电的导体,它能成为电路的一部分,让电流可以通过小灯泡,同样的,湿手下就好像那杯溶解了食盐的水,也是导体,不小心碰到电源时会容易触电。

  55.邮件通报器:

   (1)把金属片剪得比邮箱底小一点,将A端弯曲。A、B各钻洞连上导线;

   (2)用绝缘胶带把A固定在报箱中、距信件入口10厘米;

   (3)B片在A片下5毫米处固定好,再把两条导线引出邮箱,串联在小灯泡和电池上;

   (4)这样就成功了。把报纸投入时,小灯会亮起来!

    当报纸落入邮报箱时,压在金属片A上,它弯曲的一端就与金属片B相接,电路中形成回路,小灯泡就亮起来了,当把报纸取走后,金属片弹开,电路就断了,灯泡也不亮了,这实际上是靠信件的有无决定邮报箱里的电路是通还是断。

   (1)在小碟中加入凉开水,放到冰箱中冷冻。凉开水制成的冰块透明度高,气泡少;

   (2)取出冻好的圆饼状冰块,尽快把它磨成四周薄、中间厚的放大镜形状;

   (3)在光线聚集了一段时间后,“冰火镜”虽然有点融化了,也可使纸焦黑冒烟,出现燃烧的现象。

    “冰火镜”实际就是一个用冰制成的凸透镜,冰和和玻璃一样,可以让光线通过。按照光学原理,中央厚、四周薄的凸透镜会把平行通过它的太阳光线聚集在一个点上,这叫焦点。焦点的温度越聚越高,最后足以使易燃的纸张达到燃点而被引燃。

   (2)站在蜡烛前一米处,手拿羽毛紧贴眼睛,透过羽毛缝隙看烛光;

   (3)能看到排成X形的多个火苗,闪烁着光谱中的七种颜色。

    透过羽毛缝隙看到的是光的“衍射”现象。因为在均匀排列的羽毛缝隙中,存在着边缘孔隙,光线经过时就被“折断”,引向另外的角度,光谱中的颜色也就被分散开了。我们眼前的羽毛孔隙有很多个,那么火苗也衍射成了多个。

  58.为雷电测距离:

   (2)在听到雷声停止计时,要操作准确;

   (3)让我们算一算,声速是每秒340米,乘上计时的数字,就知道雷电发生的地方与我们的距离了。

    出现雷电时,闪电和打雷其实是同时发生的。我们之所以会先看到闪电,后听见打雷,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常温下,光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秒,而声音是340米/秒。雷电在天空某处发生时,以闪电为开始标志,测出那之后的雷声“走”了多长时间到我们耳边,又知道了声音的速度,就可以用乘法算出距离了。

  59.自制指南针:

   (3)磁带在水面上转动,最后一端向南,一端向北停下。

    原来磁带涂的是硬磁性材料,这种材料被磁化以后能保持磁性。磁带在磁铁上摩擦几下,也可以感应地球潜在的磁场了,因而就能当指南针用,指示方向。

  60.录音机怕硬币:

   (1)先把磁带放进录音机里,让它正常播放;

   (2)再把硬币摆在录音机插带口旁;

   (3)这时,录音机不是变为无声,就是声音含混不清啦。

    我们把录音带称为磁带,是因为它具有磁性,这也是它能发出声音的关键。硬币被放到录音机上方时,它里面含有的一些金属元素具有强大的磁场,就干扰了录音带的磁性。这样,声音效果就受影响了。

  61.收音机的杂音:

   (1)先把收音机打开,并调小音量;

   (2)拿塑料木梳在头上摩擦几次;

   (3)把木梳靠近天线,但不要碰到,收音机就会传出杂音。

    塑料木梳经过摩擦后,聚集了很多电荷,会产生电磁波,类似于闪电或手机辐射。拿木梳对收音机进行电磁干扰就妨碍了它对信号的正常接收,这样便传出了杂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应防止电磁干扰。

   (1)先来把硬纸板卷成一个圆筒;

   (2)再将铝箔剪成圆环套在圆筒上,圆环不可太紧;

   (3)放在打开的电磁炉上,铝箔沿圆筒浮起来了。

    电磁炉通电后形成磁场,铝箔在磁场中产生与电磁炉方向相反的磁场,这两个磁场相互排斥,较轻的铝箔圆环受到了向上的排斥作用力,就浮了起来。

  63.纸币与磁铁:

   (1)把牙签竖直地插在泡沫板上;

   (2)把新的纸币对折,摆在牙签上,让纸币保持平衡;

   (3)试一试用磁铁靠近纸币,会看到纸币被吸引朝向磁铁方向转动啦。

    做这个试验需要新纸币,因为印刷纸币的墨水含有微量的铁,尽管含量不多,但也能被磁铁吸引。如果纸币用旧了,上面的墨也跟着磨损流失,铁的含量就很少了,难以在磁铁下有反应。

   (2)在热水中浸泡后再用冷水浸泡,重复50次;

   (3)拆下来的金属丝就是螺旋形啦,任你用力把它弯转变形;

   (4)但只要放在热水中,金属线就会恢复螺旋形。

    医院为病人做牙齿整形用的金属线要比普通金属的延展性高出上百倍,对它进行进行形状的预制就好像“训练”它记得自己的形状一样。在热水、冷水中反复浸泡,令金属线对螺旋形有了“记忆力”,就不会轻易改变原来的形状了。

  65.电视机上的字幕:

   (1)关掉电视机,在屏幕上用手指画上图案;

   (2)用棉花蘸面粉,在屏幕前均匀拍打,让面粉颗粒吸在上面;

   (3)等飞扬的面粉停止时,电视机的屏幕上就有被手指画过的图案啦。

    关掉电视机后,屏幕上还分布着大量的静电荷,手指画过的地方静电荷被消除了,在屏幕前拍打面粉时,静电荷依然存在的地方就会吸附面粉,成为白色的“背景”,屏幕上写的字就显示出来了。

  66.自制万花筒:

   (1)用三块大小相同的薄镜片(宽约3厘米,长15厘米),围成一个三棱柱,在三个棱角上用胶布粘合,再用线绳捆牢;

   (2)两端用透明保鲜膜蒙上,粘牢;

   (3)装进一些彩色透明纸屑或彩色玻璃屑;

   (4)把薄膜的一端向着光,从另一端看里面的纸屑,就会看到缤纷的图案,转动三棱柱,图案也随着变换,绚丽多彩。

    万花筒里的彩色纸片被三角形的镜子反复反射,除了在三面镜子中的成像外,还有每一面镜子反射出的另外两面镜子中的影像。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是变幻了好几倍的彩色纸片,就更是缤纷奇妙了。

   (1)找两个直径30—40毫米的塑料瓶盖,用烧红的针,在瓶盖中间扎一个直径约1毫米的小孔;

   (2)在瓶盖两侧各扎两个小孔,用线穿起来,就做成了一副眼镜;

   (3)戴上这副眼镜,便能看清楚周围的一切,不管是300度、500度的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戴上它都能看清楚。

    人眼睛的视网膜,就好像是个光屏,一般情况下,近视眼或远视眼的人,不是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就是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成像不在视网膜上,所以看不清楚,加了小孔之后,不管近视远视,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了,所以看得清楚了。

  68.颜色减少了:

   (1)用白、红、蓝、绿四色纸做成四朵花;

   (2)把红色玻璃纸叠6至8层,挡在纸花上面;

   (3)透过红玻璃纸看到下面的花是:两杂黑的、两朵白的。

    红色玻璃纸像一个过滤膜,除红色外的其他光都被滤掉了。红光投射到白、红纸花上,大部分光被反射出来,纸花看上去呈白色。当红光投射到蓝、绿纸花上时,几乎所有的红光都被吸收了,没有什么光被反射出来,就显得颜色暗黑。

   (1)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胶皮管扬水;

   (2)用手堵住管口,强大的水压把水挤出来,在空中扬起一道水弧;

   (3)调整好水弧的角度,就可见到美丽的彩虹呈现在眼前。

    太阳光由七种颜色构成,它们的波长各异,太阳照在胶皮管喷出水弧上,水就具备了三棱镜的功能,可以给太阳分色,七色彩虹就随之出现了。

  70.微型太阳灶:

   (1)放大镜对准太阳,在地上可以看到它折射的光线;

   (2)调整放大镜的角度,让光线聚成一点;

   (3)让火柴的位置恰好处在这一焦点上;

   (4)一会儿,“吱”的一声,火柴就着了。

    照射到放大镜上的平行光线,透过玻璃之后被聚集到了一个点上,这就是放大镜的焦点。焦点处的阳光越聚越多,温度也随之升高,最后使火柴本身的温度升到燃点以上,尽管没有明火,火柴也被点燃了。

  71.用微波炉点亮荧光灯:

   (1)把瓦数小的荧光灯放进微小炉中,把装水的带把儿大杯子也放进去;

   (2)在黑天的时候,关掉屋里的灯,启动微波炉的开关后,3秒钟后把微波炉断电;

   (3)没有电流通过,荧光灯却亮了起来(看的时候要离荧光灯3米远)。

    电子微波炉释放微小的电波,可使放入其中的物体的分子产生振动。荧光灯发光是因为管中的电子在振动,碰到了管中涂抹的荧光物质,所以,荧光灯就被微波炉点亮了。

   (1)把洗过的黑衣、白衣同时晾晒在一处,每隔两小时去检查它们水分蒸发的状况,黑衣先干;

   (2)衣服干后,可以将温度计卷在黑衣里,放到有阳光的地方,记录10分钟后温度计的数值;

   (3)同样的,用温度计测出白衣在光照时的温度,你会发现比黑衣温度低。

    在湿度、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颜色的物体对太阳光热量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比较来说,白色吸热慢,黑色吸热快。衣服本身温度高的,水分蒸发得也就快,所以黑衣先晒干。

   (1)在黑色纸上剪一个小孔,把纸罩在手电筒上,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可以通过小孔射出来;

   (2)将手电筒和玻璃杯都拿到黑暗处,把手电筒贴在玻璃杯的侧面,打开开关;

   (3)往玻璃杯里倒入半杯水,加一滴牛奶,搅匀后成为乳白色液体;

   (4)观察被光线集中照射的液体部分,看到的是一片浅蓝色。

    不论是在空气里还是在液体里,无数的物质微粒散射着光线,频率越高的光线,被散射的越厉害,在光谱中,蓝光的频率较高,红光的频率较低,所以,牛奶中的那些微粒散射着手电筒的光,蓝光最大程度地映入我们的视线,这就显得乳白色的液体变了色。

   (1)把易拉罐两头剪去,拿保鲜膜蒙住一端,用胶布固定。将一块纽扣大小的镜片粘在保鲜膜上;

   (2)站在距离一面墙三四米的地方,对着太阳,让保鲜膜上镜片反射的光能投射到墙上;

   (3)对着易拉罐敞口的一端喊出声音,随着喊出声音的音高音长的变换,墙上反射的镜片的光会有不同的振动情况。

    声带振动发出的声波能使保鲜膜振动,从而带动那上面的小镜片振动起来,墙上的光影就显示了镜片的活动情况。光影做不同程度的起伏跳跃,其实就是声音振动空气的情况,我们不仅听到了声音,看到了光影也可说是“看”到了声音哦!

  75.夹不住的百元钞票:

   (1)我手上有100元钞票,松开手使它自由落下,看你能接住吗?

    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后,大脑进行判断,然后再开始行动,平均要用0.2秒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物体自由落下的距离是20厘米,可100元钞票的长度是15.5厘米,看到钞票落下,再去夹它,钞票已落下12厘米了,所以想要抓到它就很困难了。

   (1)把牛奶在锅里加热,在它沸腾之前熄火,往牛奶里加一匙食醋,搅拌后等它冷却;

   (2)等牛奶变成白胶状时,把细纱布罩在盘口上,让锅中粘稠的液体部分透过纱布过滤,流入盘子里;

   (3)用这些胶状物在盘子里做出各种形状的玩偶,等它们干透,看起来和塑料制品一样。

    液体牛奶中均匀分布着大量有机化合物的固体颗粒,食醋使漂浮在牛奶里的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凝结成固体块儿,叫“凝乳”。分离出这凝乳就能轻松地制成一定的形状了,晾干之后它就像塑料袋一样坚硬。

  77.用奶汁写信:

   (1)用火柴杆蘸着牛奶,在纸上写字;

   (2)把干了的纸放在蜡烛火焰上方;

   (3)烘烤一会儿,会有黄色的字迹显现出来。

    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都是有机物,有机物不耐高温,烘烤一下就会被氧化,成为黑色的炭,牛奶变焦的地方也就是原来写字的地方。

   (1)用沸水冲一杯茶,等茶水冷却,玻璃杯中加50毫升白醋,把钢丝球泡进去;

   (2)在盆里加热水,把装有醋的玻璃杯小心地放到盆里,使醋升温;

   (3)取出玻璃杯中的钢丝球后,把醋倒入小碟中,再加一些茶水,让它们混合均匀;

   (4)用毛笔蘸着碟子里的混合溶液写字,过一会儿,字迹颜色就像用蓝墨水写的那样了。

    一方面,在隔水加热时,杯里的钢丝球和醋起反应,生成了亚铁离子和氢气,气体挥发了,而亚铁离子留在醋里。另一方面,茶里含有单宁,这种成分能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单宁酸亚铁,我们写字用的混合溶液,主要是单宁酸亚铁在起作用,它留在字迹里,很快被氧气氧化,成为深蓝色,和墨水一样。

  79.制作固体燃料:

   (1)把空罐头盒洗净晾干,把肥皂搓成粉末,按1:4比例与乙醇混合,要避免乙醇挥发对眼睛的刺激;

   (2)将玻璃杯放在60℃水里,稍加搅拌,使肥皂融化;

   (3)乙醇在肥皂的上层,这时拿出玻璃杯,把液体乙醇倒入罐头盒里,放置20分钟左右;

   (4)当它凝固后,在罐头盒中点燃固体乙醇,它发出蓝色火焰,盖上盒盖就熄灭了。

    乙醇本身是液体燃料,肥皂有帮助它凝固的作用,制作出来的固体燃料像肥皂那样半透明,使用方便又安全,火箭上用的化学燃料也是固体的,其他的燃料还有液体的汽油、气态的天然气。

   (1)用泡沫塑料削成瓶塞,中间插入一根橡皮管,盖在装有汽水的瓶中;

   (2)罐头瓶中放一截点燃的蜡烛,橡皮管伸入罐头瓶;

   (3)轻轻地摇晃汽水瓶,汽水冒出的气球进入罐头瓶,过一会,原来燃着的蜡烛灭掉了;

   (4)再试着把管子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更得浑浊。

    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会沉到罐头瓶底部,使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81.易拉罐灭火器:

   (1)剪下易拉罐罐顶,用胶布封住三角形螺口,用纸巾包三匙苏打;

   (2)把苏打包放进开口的易拉罐里,倒入食醋,迅速将剪下的圆顶盖在上面,人要避开一定距离;

   (3)稍等一下,就有气体顶开易拉罐的盖子,并从罐子里溢出大量泡沫。

    苏打和醋酸起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当气体压力过大时,上面盖的盖子就被冲开了,气体与混合溶液生成的泡沫随着溢出来,如果旁边放了一支蜡烛的话,就会马上被熄灭了,泡沫灭火器也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来灭火的,只是设计得更科学。

   (1)把各色的粉笔压成粉末,倒入纸杯中;

   (2)杯中加一点豆油,搅拌均匀。在盘子里加一些醋,把“混合油”倒入盘里,会在水面上形成彩色圆圈和曲线;

   (3)把一张白纸放在水面上,晃一晃再拿起来,让它沾上彩色油花,晾干后擦去粉笔末,就是一张用画笔也画不出的“油画”了。

    粉笔中的碳酸钙成分与醋发生化学反应后,其中的彩色颜料就溶解在油里了,油脂分子与纸张纤维中带电的正、负分子相互吸引,就会附着到纸上去,颜色也自然被粘在纸上,出现彩色条纹、花形。而且这图案是自然形成的,人们用画笔也画不出这种效果。

  83.指南针逆转指北:

   (1)我们先带指南针来到图书馆;

   (2)在消磁设备上摩擦几下指南针;

    图书馆办理借书手续的地方会有一个设备给馆藏图书消磁,那是一块磁性非常大的磁铁,可以使指南针上的磁性改变。这种改变是将磁场转动180°,让磁性相反,原本指南的一端变成指北,但指指南针的磁性并没有消失,再经过一次强磁场,它又会恢复正常了。

  84.柠檬酸的强力清洁作用:

   (1)用水清洁并不能去掉脏污变黑的铜币的污垢;

   (2)用切开的柠檬用力擦铜币,一会儿铜币就有光泽了;

   (3)其实,用化妆棉蘸醋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柠檬和醋中都有酸,可以把酸素从氧化了的物质转移到其他物质,铜币上的铜与空气中的氧化合,变成了氧化铜,于是铜币看起来又脏又黑。柠檬和醋从氧化铜中取走了酸素,因此经摩擦后能使铜币变得清洁光亮。

  85.书报储存法:

   (1)把氧化镁和苏打水倒入盆里,加水混合;

   (2)将想要保存的报纸泡进混合溶液里,一小时后拿出;

   (3)用吸水纸吸干印刷品的水分再小心晾干;

   (4)这样处理过的书报可以保存好多年。

    一般在纸张生产过程中都会加入酸性试剂,它留存在纸上,在空气中腐蚀纸纤维,使书报难以长期保存,氧化镁和苏打水混合生成的碳酸镁能与纸张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酸性消失,书报变成中性后就不会发脆了。

  86.丝绸干洗法:

   (1)让丝绸手绢沾上一点油清,在杯里倒入一些甘油,把丝绸手绢放进去;

   (2)盖上杯盖,把杯子拿起来摇晃几下,然后放置半小时;

   (3)取出丝绸手绢时,油污已经消失了。

    丝绸手绢在杯子里沾满了甘油,而甘油分子结构很不稳定,挥发性极强。当从杯子里拿出丝绸手绢时,甘油迅速向空气中挥发,手绢上原有的污渍在挥发过程中被一起带走了,就起了清洁效果。

  87.铁钉防锈法:

   (1)用砂纸打磨生锈的铁钉,除去锈和它原本镀的防锈层;

   (2)在玻璃杯A、B中加冷水,在C杯中加热水和几滴豆油;

   (3)在第一枚铁钉上涂一层油,放入A杯;第二枚铁钉直接放入B杯里;第三枚铁钉放入C杯;

   (4)几天后,只有B杯里的铁钉生锈了。

     A杯里的铁钉已经被油层隔绝了,接触不到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不具备条件马上氧化生锈;铁钉在B杯里完全符合了氧化反应的条件,所以很快就生锈了;C杯中,热水的含氧量本来就比较低,再加上水面上的油膜防止氧化,所以里面的铁钉是三个之中最不易生锈的。

  88.给铁丝镀铜:

   (1)将几段铜线放在杯中,再挤入柠檬汁,把铜线浸没;

   (3)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锈,投入柠檬汁里;

   (4)20分钟后,铁钉改变了颜色,其表面镀上了铜。

    这个实验中一共发生了两次化学变化,铜和柠檬汁中的酸起反应,生成柠檬酸铜。当加入铁钉后,铁元素又把柠檬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铁钉表面起了变化,铜附着上去,就均匀地镀了一层膜。

  89.叶片洗印照片:

   (1)最好用黑白照片的底片,将底片用曲别针夹在盆载植物的叶片上;

   (2)将这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4-5个小时;

   (3)取下一片叶子,拿掉底片,在热酒精里浸泡叶片,让它脱去叶绿素,变白;

   (4)洗净叶片,滴碘酒,过一会儿将碘酒冲净,叶片上显出影像。

    底片有的地方黑、有的地方透明,黑处就挡住了阳光,透明处能使叶片感光。因为叶片的那部分照射到了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产生了淀粉,又遇碘变成蓝色,而变蓝的部位正好是人像的轮廓,实验结果就好像冲洗出了一张照片。

  90.碘盐中的碘: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含碘食盐溶液,滴入几滴双氧水(含过氧化氢),溶液变成黄色;

   (2)向黄色溶液中加几滴香蕉水,搅拌后,分离出深黄色的香蕉水;

   (3)将深黄色香蕉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它挥发后留下一些深褐色固体物质就是碘;

   (4)让碘溶解在酒精中,然后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或米汤),原本白色的试液变蓝。

    含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被氧化后,生成碘元素,而碘的特性就是能使淀粉变蓝,用这种方法就能区别出食盐是否含碘了。

   (1)制成苏打水,倒入一个玻璃杯,另一杯中盛清水;

   (2)在小木棒两端各开一个小口,把石蕊粉末、高锰酸钾粉末分别填进去;

   (3)拿起小木棒,把有高锰酸钾的一头伸进清水杯里,搅两下,转过另一端有石蕊的,在苏打水杯里搅搅;

   (4)拿开手绢后,原本透明的两杯液体,一个变成红色,一个变成蓝色了。

    苏打水和清水在别人看来是没区别的,小木棒里分别隐藏的石蕊、高锰酸钾粉末也不容易被发现,所以看魔术的人还以为是小木棒在染色,高锰酸钾溶于水,就变成红色的了;而石蕊与碱性的小苏打起反应,溶液就变蓝了。

  92.钢丝球燃烧:

   (1)剪下一段钢丝球,在阳光下晒干水分,再把它弄松散;

   (2)把铝箔平铺在地上,放上钢丝;

   (3)只要钢丝足够干燥和蓬松,它就会燃烧起来;

    钢铁的燃点在120℃以上,但只要在平常状况下能满足它燃烧的条件,我们还是能看到“钢铁火焰”的。钢丝球是由极细极薄的钢丝组成的,被我们弄松散之后便变得质量小,表面积大,与氧气接触的范围就扩大了,在点燃时更容易起火。不必达到上千度的高温,几百度的火柴火焰就能让钢丝燃烧了。

   (1)在玻璃杯里加入半杯漂白剂;

   (2)把头发丝卷几下放进漂白剂里,使其完全浸没;

   (3)半小时后,漂白剂产生气泡,头发丝上冒出小泡;

    漂白剂是碱性的,而人体全身都是酸性的,包括头发,它们发生酸碱反应,也就是“中和反应”,酸碱平衡之后,就把头发溶化掉了。

   (1)找两根葱,剪去它们的叶,留下葱白,用手挤出葱汁;

   (2)用毛笔蘸葱汁在一张白纸上写字;

   (3)葱汁干了之后,白纸上看不见字迹。把这张白纸放在烛火上烘烤,棕色的字会立即显现出来。

    葱汁能使纸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一种类似透明薄膜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燃点比纸低,在火上一烘烤,它就被烧焦了,所以会显现出棕色的字迹来。柠檬汁、蒜汁、洋葱汁以及醋、明矾水等,都有这种特性,所以也能用来写密信。

   (1)倒一些醋,把生锈的铁钉放进去;

   (2)用牙签蘸着铁锈水,在纸上写下你想写的话,或画个图案;

   (3)一段时间后,铁锈就溶解到了醋里;

   (5)看的时候需要在纸上涂些茶水,这样就能显出蓝黑色的笔迹。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它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色的醋酸铁。纸上的字迹是酸性的,而茶水是碱性的,又能进一步与醋酸铁反应,起变化的地方就能让我们看到了。

  96.蜜桔皮产生的焰火:

   (3)向蜡烛捏蜜桔皮,沾到火苗上的汁,好象焰火一般。

    蜜橘的皮中含有大量的叫做宁烯的植物油,这种油就是生产火焰的原因,除了蜜橘,柠檬的皮也一样适用。

   (2)用牙签大头的一端蘸盐水,在纸上画几颗星星;

   (3)半小时后,纸干了,星星也就不见了;

   (4)侧拿着软芯的2B铅笔,笔头放平,在纸上轻轻涂一层,星星又回来了。

    画星星的盐水在半小时后蒸发掉了水分,纸上留下了食盐颗粒,尽管肉眼看不到它们的存在,但这些细小的颗粒却使纸面变得粗糙不平了。铅笔涂上去,先在纸上遇到了食盐颗粒,就把这部分涂黑了,也就是原本的星星图案。

   (1)A杯装白醋,B杯装橘子汁,C杯装肥皂水,D杯装牛奶;

   (3)向四个杯子中各加一点甘蓝菜汁;

   (4)结果A、B杯液体变成粉红色,C、D杯液体变成绿色。

    紫叶甘蓝里有一种植物性的染料,这种染料会受酸碱度的影响而发生颜色变化。遇到酸性物质时,染料变成粉红色;遇到碱性物质时,染料变成绿色。A、B杯的醋和橘子汁是酸性的,而C、D杯的肥皂水和牛奶是碱性的,所以甘蓝汁加入后,就出现了颜色变化。

   (1)在铁皮上撒一些糖,用火柴去点燃它,不管你试多少次都点不着;

   (2)在糖上撒一些烟灰(不要太多),把它们掺在一起,捏出一个小尖儿;

   (3)用火柴去点燃这尖顶,这时糖便会燃烧起来,发出蓝色的火焰和丝丝的声响,直到糖烧完。

    糖是用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有机物,虽然不能直接被点燃,但烟灰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可以起催化作用,促成化学反应的发生。燃烧以后,烟灰还是烟灰,既没有增多也没有变少,但正是它促使了燃烧的进行,我们叫它催化剂。

  100.“仙气”手指:

   (1)撕下一块火柴盒上的砂纸,面朝下放在地面上;

   (2)用火柴点燃,让它烧完,留下的是红褐色灰烬;

   (3)把手擦干,用中指蘸一点灰烬,大拇指摩擦两下,手指间就会冒出一缕白烟。

    火柴盒的砂纸部分含有在低温下就能燃烧的红磷,所以能引燃火柴,红磷化合物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沾在手指上,由于手指摩擦产生的热量而升高了温度,其中残余的红磷就会直接汽化,成了白色烟雾。

  101.不会燃烧的钞票:

    用火柴试着点燃被酒浸泡过的钞票,虽说火焰猛窜,但没有关系,钞票不会燃烧起来!

   (4)火焰虽然熊熊,但熄火后,钞票却没有烧着。

    液体与固体变为气体时叫做气化。在这个小实验里,钞票上沾有的酒成分迅速气化,是这种成分燃烧了,所以钞票安然无恙。

千图自有素材库,含所有免费和VIP专享内容,不包含「Pro图库、企业专享」。

「免费」标识的素材每日可免费下载1次,总共可享100次免费下载。

企业专享为合作伙伴限定企业客户专享或官方企业VIP定制服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上的圆盘状的冰块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