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的目的是什么?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后半回至第二十回前半回可谓匡超人传。现已节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青年人的精神走向很能反映时代的文化状况。世界文学名著塑造了些“被引诱者”、“从善良走向堕落”的青年形象。法国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里的拉斯蒂涅,作为外省青年,本有淳朴的道德观念,来到巴黎逐步蜕变,是历经了著名的“人生三课”:鲍赛昂夫人“教导”他:要把别人当做驿马一样去骑,除了自己,一切都微不足道;要利用女人的关系挤入上流社会。

恶棍伏脱冷言传身教说:“在这个互相吞噬的社会里,清白老实一无用处,(对上流社会)如果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高老头之死的悲哀向他显示,一切人伦情感都抵挡不住金钱的邪恶力量。经过当时富贵社会的腐蚀和浊流文化的熏染,他为追逐名利而堕落成不择手段的极端个人主义者。

法国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主人公于连出身下层,被人歧视,他生活的社会是一切都由贵和富主宰的社会,不甘贫贱的他,不择手段要钻入富贵的上流社会,遂使人性被黑染缸越染越黑。

在拉斯蒂涅形象出现前近一个世纪,中国文学就出现了“被引诱者”、“从善良走向堕落”的青年形象——《儒林外史》的匡超人。匡迥字超人,是温州府乐清县乡下的贫寒农村青年,“上过几年学”,是小知识分子,跟商人到省城杭州谋出路求发展,结果流落街头,衣食无着,又无盘费回家,靠测字算命骗钱度日。

在此艰难时刻,马二先生主动向他伸出援手,资助盘程,赠予棉衣、鞋子,连回乡后做小生意的本钱都倾情相送。匡超人感激涕零,“两泪交流道:‘蒙先生这般相爱,我匡迥何以为报!’”

程十发绘《马二先生游西湖》

匡超人“为人乖巧”,自小就“乖觉”,易受习染,可塑性极强。年纪轻轻就历经六门“社会大学”课程的习学:乡土人伦——科举做官——名士招牌——商品赢利——黑道伎俩——官场厚黑,场场名师指引,场场好学速成,场场成绩优异,步步超越升级,终成“当代英雄”——“从善良走向堕落者”。

作者仿佛着意以他的经历把本章所写的主要三类人串连起来,作个小收束。

一、超人的“孝养”“孝敬”

他的起点是乡土人伦文化。在马二帮助下他得以回乡,“大柳庄孝子事亲”,他的孺慕之诚出于至性,淳朴可爱:

匡超人望见自己家门,心里欢喜,两步做一步,急急走来敲门。母亲听见是他的声音,开门迎了出来,看见道:“小二,你回来了!”匡超人道:“娘,我回来了。”放下行李,整一整衣服,替娘作揖磕头。他娘捏一捏他身上,见他穿着极厚的棉袄,方才放下心。……他父亲匡太公在房里已听见儿子回来了,登时那病就轻松些,觉得有些精神。匡超人走到跟前,叫一声“爹,儿子回来了!”上前磕了头。

于此黄评曰:“此处一‘娘’字,……一‘爹’字,出于血诚,(反观后来)愈令人惜之恨之。”小说就围绕自然人性的“孺慕之诚”——孝,展开他在乡土人伦文化里的表现。

传统美德孝,起码之点是“孝养”,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者尽孝的起码责任,要求应当尽力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需求,父母长亲生老病死时都要悉心照护。

在这方面匡超人做得很到位,他勤勤恳恳经营起赡养父母的小营生,养猪卖肉,磨豆卖豆腐,从早到晚不辞辛劳。服侍父亲(匡太公)出恭(大便)一段尤其难能可贵:

太公过了一会,向他道:我要出恭……(匡超人)连忙走到厨下端了一个瓦盆,盛上一瓦盆的灰,拿进去放在床面前,就端了一条板凳放在瓦盆外边,自己扒上床,把太公扶了横过来,两只脚放在板凳上,屁股紧对着瓦盆的灰。他自己钻在中间,双膝跪下,把太公两条腿捧着肩上,让太公睡的安安稳稳,自在出过恭;把太公两腿扶上床,仍旧直过来,又出的畅快,被窝里又没有臭气。他把板凳端开,瓦盆拿出去倒了,依旧进来坐着。

传统孝道不仅要“孝养”,而且要“孝敬”,不仅要尽量供给父母的基本物质需要,而且要努力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衣食无忧后,精神安抚越来越更加需要,因为有代沟,故也越来越更加难能可贵。

古人就说孝道难在“色养”——对父母经常的和颜悦色。脸色是内心感情的外在表露,真心爱父母、时时心存感恩,孝敬之色才能成为常态。

电视剧《儒林外史》中宗峰岩饰匡超人

匡超人能够做到孝敬父母,凡有好吃的都先要盛一碗送予父母先吃。“早半日做生意,夜晚伴父亲,念文章”,父亲要折腾到四更鼓,他就陪到四鼓才睡。陪护久病在床的父亲,不仅为父亲调理身体,而且努力“娱亲”,为父亲调节心情:

见太公烦闷,便搜出些西湖上景致,以及卖的各样的吃食东西,又听得各处的笑话,曲曲折折,细说与太公听。太公听了也笑。

在这方面,他哥匡大是个衬托:匡大为弟接风买了一只小鸡子兄弟消受,嘱弟不要告诉老爹。他不肯,把鸡先盛一碗给父母,剩下的才轮到兄弟俩。本村失火,烧到他家,兄弟俩的表现大异:

他哥睡的梦梦铳铳,扒了起来,只顾得他一副上集的担子。担子里面的东西又零碎:芝麻糖,豆腐干,腐皮,泥人,小孩子吹的箫,打的叮当,女人戴的锡簪子,挝着了这一件,掉了那一件。那糖和泥人,断的断了,碎的碎了,弄了一身臭汗,才一总捧起来朝外跑。

……那火光照耀得四处通红,两边喊声大震。匡超人想,别的都不打紧,忙进房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把两只手搂得紧紧的,

……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指与他门外走;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才得出门,那时火已到门口,几乎没有出路。匡超人道:“好了!父母都救出来了!”且在空地下把太公放了睡下,用被盖好。母亲和嫂子坐在跟前。再寻他哥时,已不知吓的躲在那里去了。

他的“敦伦”孝道相当感人,对哥和嫂也恪守悌道。在伦理氛围浓厚的乡村传统社会里,他是孝悌后生,不仅博得乡亲称赞,而且赢得好官赏识,成为后来膺荐的资本。如果能在虞博士倡导的仁义礼乐环境里成长,他会成为正人君子。可惜不是。

他初遇的导师是八股时文选家马二先生。当时的科举制度既是选拔文士的举业制度又是逐级而升的教育制度。考试规定用八股文,又称时文、制艺文,当时可就称文章。马二就专门选每次考试的中式文章,加以评批,成为“选本”发行,成为广大考生的范文,让考生模仿,功能与现在范文讲评之类相近,从而成为考生的“辅导读本”。操弄这种“选事”“选政”的称为“选家”。

马二先生操持这种选事多年,是有点名气的八股时文选家。这位名师古道热肠,他看到匡超人“乖觉”而且有礼,流落杭州,因无钱回家奉养年迈双亲而伤心落泪;况且衣食无着之际还手持他新选的《三科程墨持运》在念。马二心生怜恤,就把他带回寓所,百般关爱:

当下开箱子取出十两一封银子,又寻了一件旧棉袄,一双鞋,都递与他,道:“这银子,你拿家去;这鞋和衣服,恐怕路上冷,早晚穿穿。”匡超人接了衣裳、银子,两泪交流道:“蒙先生这般相爱,我匡迥何以为报。”

马先生着意要给这个可教的后生指点一条出路。于是循循善诱,循其孝心,把孝养引导到显亲扬名的大孝上,他说:

“奉事父母,总以文章举业为主。人在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道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甚么是书?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了。贤弟,你回去奉养父母,总以做举业为主。”……说罢,又到自己书架上细细检了几部文章,塞在他棉袄里卷着,说道:“这都是好的,你拿去读下。”

匡超人捧着马先生的举业读本回乡苦读。一个贫寒的乡村青年,想通过读书上进,改变命运“出头”,从理论上说这是无可非议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也有过众多成功的先例,是应当受鼓励的。

当地知县李本瑛得悉他勤勉夜读,就着实奖掖他。但马二的举业诱导有个致命的毛病:读书做官论。他用宋真宗的“劝学”诗来诱导:“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科举时代的中国封建统治者就是用功名富贵——核心是做官,来羁縻读书人,也是腐蚀读书人,使他们“入我彀中”,为其所用。读书、考试与获得地位名利挂上钩,从正面效应说,可以起激励作用,但同时又产生负面效应,一些人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功利心恶性膨胀,心理失去平衡,诱发出种种人格堕落。

有鉴于此,匡超人的父亲,以乡村老者的见识,临终郑重叮嘱儿子:

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看你在孝弟上用心,极是难得,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的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一条是父亲叮嘱的路:以乡村老者的朴实话语,道出传统文化中“学以成人”的正确理念,也就是“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树人,要做一个正人。所以“德行是要紧的”,要抵御“功名”“贪图富贵”“势利见识”的侵袭,蜕变成“非人”。

一条是马二指引的路:应试,做官,尽管马二还不忘《孝经》孝德,但从根本上说,这两条是截然不同的路。匡超人何去何从?他也不是一下子就选定的,像他父亲所预言,他是经历了“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而—步步蜕变的。

如果把匡超人的沉沦都归因于马二的举业诱导,那既不符合现实生活也不符合作品实际。他回乡后还是遵马老师之教把逐功名与行大孝相统一,而且如前所述,“孝养”“孝敬”(包括“色养”)种种孝行都优秀。重要责任要追究他所继续上的“社会大学”。

他第二次来到文化名城杭州,遇到第二类导师:景兰江等斗方名士热心带挈他进入“杭城名坛”见习,经过“旗亭论辩”——进士、名士孰优辩,他“才知道天下还有这一种道理”:并不像马二说的,“除了这事(指刻苦举业),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原来还有通过写诗浪得虚名、攀结上层的“异路功名”。

凭着乖巧他学得很顺手,虽然原来没写过诗,拿本《诗法入门》看了看,写出来的也不见得不如那些斗方诗人,他很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展开他脚下的牟取功名富贵之路也不是难于上青天。

花花世界令他大开眼界,牟取功名富贵之心更加跃跃欲试,“有奶便是娘”,他饥不择食,不加选择,有细菌的(触犯道德良心)他也喝,有毒素的(触犯法律)他也吃,只要有利可图他就干,谁带他他就跟谁走。

连环画《匡超人变质》封面

太多了,开始目迷五色失去方向,失去定力,道德防线最先失守。

他谋生于书坊,为市场提供举业文化商品,商品经济很快让他懂得,“选本总以行(行销)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要行销就要投合市场口味,随机应变,人家要什么你就给什么。

要投入少、产出快,他的竞争力强就在比马二快得多,马二凡事认真,把选事当学问,有时一条批语要斟酌半夜,而他一个半夜“就批出五十篇”;马二“三百篇文章要批两个月,催着还要发怒”,而他“屈指六日之内”批完同样的数,这六天中他做诗、参加诗会还费了不少时光。

除了举业本身无价值外,选事本身原不一定会使人品变坏,马二的品德就不亏,但匡二却不像马二那样笃诚,他学会的是以牟利为目的而东拼西凑,粗制滥造。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快让他迷失方向,书坊为他铺设了一条牟取钱财致富之路,加上斗方名士教他的“异路功名”,他也可以巴望功名富贵了。他从这里领悟的处世秘诀可以在其后的生涯中“发扬光大”。

他的第三任导师是在布政司衙门当衙吏的潘三。潘三倚仗政权机构,广结地痞恶棍,织成一个黑社会网。

《儒林外史汇校汇评》(典藏版)

《儒林外史》写人,大多都不是说坏就一坏到底。潘三固是黑恶势力,但对匡超人这个进城青年却甚爽快浏亮。在他看来,匡超人相与的那些斗方名士只是“呆瘟”,他教唆这个知识青年要干就要干“有想头的事”。匡超人照样不分黑白“有奶便是娘”,作潘三哥的手脚从中分得一杯羹。

从此匡超人的功利心恶性膨胀,迅速失调失范失控,继道德防线失守之后,法律底线也失守了。他怎样牟利呢:充当潘三的帮凶,作奸犯科,一应作案来者不拒:假雕印信、假造公文,把一个青春年少的女性荷花拐卖了,不管荷花姑娘是否掉入火坑是死是活,他“欢喜接了”二十两白花花的银子,从此“身上渐渐光鲜”。

这是二十两,有二百两呢, 他就冒坐牢之罪,潜入学道考场,替“一字不通的”童生考取一个秀才。潘三哥分给他这笔钱,帮他典房、帮他娶了抚院衙门差人郑老爹之女为妻、不久生女,有妻有女有房,当稳城里人。

《儒林外史》黄小田评点本

而按黄小田的评点,昔日的孝悌人这时已异化堕落成“非人”。施展“非人”之心术,“自丧其天良”,“巧取人间之富厚”(卧闲草堂评)。吊诡的是,正是他“丧其天良”之时,他被“题了优行,贡入太学”!

按当时的体制,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秀才具备成绩好或资历深等条件,可以通过推荐以“出贡”的方式进入国子监,并能够获得参与选官的资格。这样的士人称为“贡生”,根据出贡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好多种,匡超人的“题了优行”是指优贡,标准是“品学兼优”,这名额极少,省级的学政三年任期满了才能经考选,一省推选几个人。

匡超人的堕落与“优行”竟是同时到来,这无异于说明当时的考选制度乃至社会体制,黑白已经不辨,甚至颠倒了,堕落就是优行,优行就是堕落,这是尖刻的讽刺。他顺着这个攫取功名富贵的浊流凫泳(不是像王冕那样抗逆浊流),滔滔的浊流把他推涌成“当代英雄”。

他迅速飚升,混到京城,进入官场,来到一个更高的名利场,来修“官场厚黑”的课。他嫌岳父的身份太低,如果如实“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很不体面,于是谎称并未娶妻。

李给谏派管家探询,拟招他为外甥女婿,他乍听“吓了一跳……要允他,又恐理上有碍”。“恐理上有碍”时,品德好的人就会守住道德红线不逾理;守不住道德底线的人,就会有意无意地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如以“大家都这样”、“某名人也这样”等等为理由,以消解罪恶感。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防卫机制”。匡超人尚不止这样,他凭着乖巧品性已悟到,要钻入官场必须投权门作靠山,这送上门的机会哪能放过?凭着他在书坊取巧牟利的经验,凭着他跟着潘三什么坏事都干的惯例,他立即“又一转念道:‘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这“又一转念”就找了个欺心的“理”。

其实,如《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早期的《蔡伯喈琵琶记》“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在匡超人生活的温州一带,民间戏文和说唱里蔡伯喈或遭“暴雷震死”或遭“雷轰”,原是挨千古骂名的;陆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之四有“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说蔡中郎。”也是说:历史人物的蔡中郎应是肯定性人物,而民间说唱则骂蔡伯喈。

匡超人就是这一带人,明知自己也“弃亲背妇”必遭唾骂,明知是错,居然横下一条心,颠倒黑白强辩之为“佳话”,这是昧着良心找歪理给自己开脱,已是无耻之极,恬不知耻!

于是,他遗弃结发妻子,停妻再娶,帽儿光光,当上给事中的甥女婿。他在京城这边“珠围翠绕,燕尔新婚”,拥着“瑶宫仙子,月下嫦娥”,得意忘形的时候;在老家那边,被抛弃的发妻活活吐血闷死,正如老岳母血泪控诉的:“把我一个娇滴滴的女儿生生的送死了!”

《儒林外史》,不仅让读者从鲜明的对照中看到这样的丑恶,而且画龙点睛式地点出其丑恶的心理过程,在字里行间,不动声色地让匡超人的行为逻辑与读者的良知背道而驰,这在文艺心理学上叫作“情感逆行”。读者就在“情感逆行”中,良知受到撞击,感到痛苦、愤怒;同时又因其鞭挞了丑恶而感到痛快。

这种融合着痛感和快感的艺术享受,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称为“净化”,实是人的灵魂受到一次艺术的“陶冶”“洗礼”。

他刚刚考取个内廷教习,还没上任呢,回到杭州取结,景兰江老师陪蒋刑房来访,他就以昔日景兰江等西湖斗方名士的口吻胡吹,“(我的)学生都是荫袭的三品以上的大人,出来就是督、抚、提、镇,都在我跟前磕头。”

既然势力这么大,景兰江等顺势提出,落网的潘三巴望见他一面。他一听立即变脸,毫不顾念潘三哥曾慷慨施恩于己,而是按官场文化,唯恐受牵连,赶忙切割,而且还要振振有词地宣称,“(我)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

清朝的评点者多从忘恩负义痛骂此人,其实他的“打官腔”同样可憎。像胡屠户那样直露的私,是浅薄的丑;像匡二这样的官人以“公”包装“私”,又丑又伪更加险恶!

《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

令人作呕的表演后,又安抚来替潘三求助的景兰江老师;“(我)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这下可露了马脚,虽原只是搪塞老师的空头支票,却表露了他做官的信条跟王惠一样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以预料,他上任后的政绩,也会融汇诸种浊流文化的毒汁,超越从前一门门课的老师。

人异化成“非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底线,既丧尽天良,自然也就厚颜无耻,言谈举止不堪入目。匡超人一反农村青年原本淳良的天性,仅为炫耀一下自己,就不惜在众人面前叛卖恩师马二先生。

马二曾指点他“文章才气是有,只是理法欠些”,现在他反讥马二老师 “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真是呀,与“慈乌反哺”相反的是“豺狼反噬”,想当初流落杭城受马二先生接济时,曾经“两泪交流”立誓要报恩,现在已经从意欲反哺跨越到反噬!他对一路上有恩于己的人一一反噬,这个人对社会也是反噬。

邮票《马二先生游西湖》

还没完,他接着胡吹:“惟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真该请教匡先生,不知何时外国也行八股举业了?——他唾沫四溅、得意忘形地吹嘘:中原五省读书人家家都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

又有牛布衣不识趣,当场揭破:“先儒”用指已死之人,你是活人何得称先儒神位!他还死撑面子耍赖狡辩:“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牛布衣见他如此说,也不和他辩。“不和他辩”者,不是辩不过他,而是辩也无益,他已不是无知而是无耻!《论语》曰:“无耻之耻,无耻矣”;“知耻近乎勇”。凡人该有羞耻之心、知耻之勇,一旦到了恬不知耻的地步,良知已经泯灭,是不折不扣的无耻,适足表现了“非人”的丑陋。

真该相信“知子莫若父”,匡超人老父亲的担忧一一成了现实。经过浊流文化的阵阵冲刷,乡村子弟所秉承的传统美德的底色,已被冲洗殆尽,“德行”“孝悌”抵挡不住“功名”“富贵”的“势利见识”,这种诱惑是制度性的,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机制体制布下的天罗地网!作者精心设计让匡超人历经种种浊流文化的熏染,让人看看会染出什么结果,并且以匡太公的临终遗言点明立意。

古人谓“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桓宽《盐铁论·孝养》)我们是从低讲到高,次序与桓宽相反,前面已讲了匡超人在乡时的孝养(“养体”)孝敬(“养色”),现在看“养志”如何?养志也可叫孝志,指努力实现父母的善良合理的志向、愿望。

匡父的愿望已如前引的临终遗言所述,匡超人都反其道而行之,而父亲所谆谆告诫的,匡超人反都一一实践了。此时的匡超人不仅不会再回乡为上人养体、养色,而且与养志正相反对,老父亲要他做好人之“志”,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即使从传统孝道角度来说,他也已是彻头彻尾的不孝!

刘旦宅绘《王冕画荷图》

小说第一回王冕的母亲也有临终遗言,与匡父的异曲同工:“这几年来,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的学问有了,该劝你出去做官。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儿可听我的遗言,……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

以我们看,当然不能一概否定“做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是蛮好吧。作者是写一个农村老妇人朴素的直觉,她是针对那时代她所见的多是不好的官;而且,她是简单地把“做官”和“做好人”分列在对立的两极,一旦中了“读书做官论”的毒,一心追逐功名富贵,就会如匡父所说,“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人品蜕变了。

王冕遵母嘱,葆住高洁的品性,成就嵚崎磊落之人,与匡超人相对照,贤愚悬隔不啻天壤。

匡超人的母亲初见儿子回家时絮絮叨叨地诉说:“自从你跟了客人去后,这一年多,我的肉身时刻不安!……一夜又梦见你来家望着我哭,把我也哭醒了。一夜又梦见你头戴纱帽,说做了官。我笑着说:‘我一个庄农人家,那有官做?’傍一个人道:‘这官不是你儿子,你儿子却也做了官,却是今生再也不到你跟前来了。’我又哭起来,说:‘若做了官就不得见面,这官就不做他也罢!’”

《儒林外史与中华文化》

《儒林外史》写梦多深含寓意,有的是隐喻。匡母的梦有多层含意,从有形的形迹来说,你儿子“做了官,却是今生再也不到你跟前来了”,这就是民间戏文里说的蔡伯喈式的“弃亲”,匡超人也是,几次有机会回乡省亲,他都压根儿没有探亲的念头,只顾功名富贵,不顾报恩亲情。

从无形的精神来说,“这官不是你儿子”,灵魂已经全非了,往日“在孝弟上用心”的儿子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她“又哭起来”,不仅哭儿子的“肉身”回不来,而且哭儿子的灵魂永远丢失了!这就是匡超人形象以灵魂为代价留下来的教训:败德必失人!

如前所引,“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匡超人看似步步成功的“当代英雄”,撕破其光滑的表面,内里却是宵小无耻,是无价值的,这是讽刺,是喜剧性的;而实质上如开头所说,他是“被引诱者”、“从善良走向堕落者”、走向“非人”,他的淳良天性被毒杀了,原有的价值被毁灭了,这是悲剧性的。这个形象也是喜剧性和悲剧性相融合的创造。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至二十回实为“马二匡二合传”,匡超人被熏染的结果如何,也是对马二教育思想的一种“成果”检验,马二自不能负全责,也不能负主要责任,但却也宣告了他所选择和宣讲的教育路线的失策、人生道路的失败。

早岁课开元至清,倾心吴稗和关卿1。
政协知命崇仁义,致力中华佳节兴2。

致亊之年归儒林,立言传世以立命3。
委员本色是书生,赢得人文学者称4。

作者在自己题字的全椒吴敬梓塑像前

1、早岁从教,开元明清文学课。研究吴敬梓稗说《儒林外史》和关汉卿,出了几部书。《关汉卿名剧赏论》可传,日本已翻译部分出版。

2、从知命之年起在任全国政协委员的20年中,首为仁义礼智信恢复正位,首倡清明端午中秋放假,有《李汉秋弘扬中华文化实录》、《新三字经》、《政协委员履职风采·李汉秋》、《政协委员文库·李汉秋》、《传统节日的奥妙》、《诚孝仁义公》等数十本书。

3、儒林泛指读书人群体,此处同时也专指“儒林学”。出了二十几种儒林学的书,冀以“儒林外史基础研究”系列立言传世。入列者有《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李汉秋讲儒林》《吴敬梓诗传》《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等。

4、综合之,人称人文学家,遂了书生本愿。

《政协委员履职风采·李汉秋》

东钱湖福泉山景区位于东钱湖的东南山地,濒象山港于东南,临东钱湖于西北,景区面积16000亩,是一个山体旅游与茶园旅游相结合的旅游项目。“一山观湖海,万翠拥福泉”形象得概况了该景区的特色。

汽车东站可乘中巴车直达,或乘906、901、106至东钱湖镇转乘中巴直达。

它(tuō)山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唐代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宁波汽车南站乘中巴至鄞州区鄞江镇 

宁波五龙潭风景名胜区是“宁波新十景”、AAAA级风景区,也是浙江宁波第一家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旅游风景区,位于宁波市西南鄞州龙观乡,距宁波市区约35公里,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中华龙文化、浙东山乡风情、民俗民风为文化内涵,以溪流飞瀑、怪石险峰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宁波中巴南站有直达五龙潭的旅游专线车 

前童古镇,位于宁波市宁海县境内,走进那里“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古镇周围群山环绕,白溪水从村前流过,村内街巷纹理清晰,卵石铺就的路面,街边流淌着淙淙的溪水,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韵浓重、活色生色的乡村画。它始建于宋末,盛于时清,至今仍保存有1300多间明清时期的古建居民以及祠堂、牌坊、门楼、亭台等各式建筑,不但是“浙江省旅游城镇”,也是“浙江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宁波南站至宁海总站乘108公交车至宁海西站乘2路直达 

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 )中国晚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1954年前属于浙江慈溪市),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在余姚,甚至全国都有盛誉!

宁波南站乘中巴直达 

嵌在奉化与溪口之间的滕头生态旅游区,紧倚江拔、甬 滕头村 临公路,地处萧江平原,剡溪江畔。位于奉化城北6公里,离宁波27公里,至机场15公里。距溪口12公里。它以“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碧水、蓝天”绿化工程,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区,在国内外颇享盛名。自1993年获联合国“地球生态500佳”以来,又相继荣获:首批全国文明村、全国环境教育基地、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首批四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荣誉40多项。

宁波南站乘奉化方向中巴至三横转车至滕头 

达蓬山原名香山,位于慈溪市东南部,横跨龙山镇,达蓬山重峦叠嶂、林木葱郁,登山远眺,浩瀚东海尽收眼底。 寻访达蓬之路,可以从达蓬山南的河头横溪村、达蓬山东麓的凤浦岙、达蓬山北的古道上山。之所以命名为“达蓬”,意即从这里出发可以航海到达仙境蓬莱。

宁波汽车北站至慈溪龙山镇 

五磊山,由内五峰、外五峰组成,俯瞰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群山环抱之盆地北侧,建有五磊讲寺,其处翠盖连绵,危峰参差,溪谷幽深,磊石争奇,素有“小桃源”之称。早在宋代,五磊山就是浙江著名风景区,具有深、幽、奇、峻的特点,是回归自然、走向青山绿水的好地方。

宁波汽车北站至鸣鹤下车转乘去五磊山的汽车 

天下玉苑位于大隐九龙山下,是一个以玉文化为特色,融山水灵气、玉雕精品和人文胜迹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占地2460亩,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天下玉苑公园内倚山环湖建有西隐禅寺、南天坛、凤凰台、秀湖、玉苑门楼五大景区,大小景点二十多个,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玉文化主题公园。

宁波南站至天下玉苑(中巴车或旅游巴士07:00--17:00,每隔半小时一班) 

慈城镇是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目前唯一的辖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位于江北区最西端、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距市中心14公里,镇域面积70.07平方公里,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市中心城镇,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慈城史称勾、勾余、勾章,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至1954年,历1200多年皆为慈溪县治。千年的历史为慈城沉积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不但有大量的民居建筑。2010年1月,慈城镇成为宁波市卫星城市试点,被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横店镇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的东阳市,与中国国际商贸名城义乌相距36公里。距省会城市杭州160公里,距金华90公里,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内知名的影视拍摄基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被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称为“东方好莱坞”。是现目前中国最大的影视基地。

宁波火车站乘火车到义乌,至义乌江东汽车客运站转乘班车至横店。 或 宁波汽车南站乘坐汽车到东阳侯,换乘班车或打的到横店。宁波站共有四班车,车程约为3.5小时。 

12、中国渔村:宁波汽车南站乘宁波——石浦快客直达。 

13、金沙湾:宁波汽车南站乘宁波——象山快客,再由象山汽车东站乘车到新桥。 

14、天童:市公交三院站362路直达、黄鹂站365路 

15、松兰山:宁波汽车南站(中巴10分钟一班)至丹城至松兰山 

16、浙东大峡谷、天河生态风景区:宁波南站旅游专线直达(发车08:00、返回16:30) 或 宁波南站(每10分钟一班)至宁海总站乘105公交车至宁海西站乘中巴车至白溪(直达) 

17、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汽车东站乘901公交车至东钱湖 

18、溪口:到宁波南站乘中巴直达 

19、野鹤湫:宁波南站至宁海总站乘旅游专线直达景区 

20、丹山赤水:汽车南站坐宁波到余姚高速巴士,再转坐景区专线车 

24、南溪温泉:宁波南站乘中巴至深圳至温泉或宁波南站乘中巴车(去宁海)至梅林转乘至深圳至温泉 

25、九峰山:中巴南站乘353、82、83、556路公交车到北仑中河路下车,往前50米到北仑影剧院,转乘游1线或游2线。也可以去体育馆乘车。


·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给你听

宋江被救醒后,悲叹连折八位兄弟,心想无法克方腊,得吴用安慰,并令卢俊义前去攻打湖州。方腊军吕师囊正遇见三大王带八骠骑守湖州。宋江军派八人迎战八骠骑,结果美髯公刺死苟正,方腊收兵,闭城门不战。

宋江无法,正自踌躇,忽有李俊前来报捷,领赏归来,献计给宋江,让他水陆并进,宋江拨童威童猛给他,到太湖中被四人识破,捉拿了,那四人为头的叫费保却见他们仗义,放了李俊等,结义为兄弟,众人依计破城,武松斩下方腊。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宋江被救醒后,悲叹连折八位兄弟,心想无法克方腊,得吴用安慰,并令卢俊义前去攻打湖州。方腊军吕师囊正遇见三大王带八骠骑守湖州。宋江军派八人迎战八骠骑,结果美髯公刺死苟正,方腊收兵,闭城门不战。

宋江无法,正自踌躇,忽有李俊前来报捷,领赏归来,献计给宋江,让他水陆并进,宋江拨童威童猛给他,到太湖中被四人识破,捉拿了,那四人为头的叫费保却见他们仗义,放了李俊等,结义为兄弟,众人依计破城,武松斩下方腊。

南宋时期,梁山的英雄故事广为流传。当时的画家、作家龚凯在《宋江三十六人颂序》中写道,包括宋江在内的三十六人的故事,流传在大街上。画家还为他们写了画和阴影。

最早的原始是人民“宣他遂川”这首歌,它关注的描述杨智卖刀,曹国伟丐帮和其他团伙抢劫生日和歌曲江淹Poxi等等,林冲,李逵、武松,陆Zhishen和其他主要人物也有描述。在宋元时期,有许多故事都是基于《水浒传》。在元杂剧中,梁山的英雄人数从36人增加到108人。

石耐庵对《水浒传》中有关的故事和人物进行了整理和加工。在创作《水浒传》的过程中,他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取得巨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第一百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俊于榆柳庄结义四个好汉,计取苏州。武松斩了三大王方貌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