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圆测回法如何全站仪全员观测法?

  1.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B )的夹角。

  A.这两条直线的空间实际线  B.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

  C.这两条直线在竖直面的投影线 D. 这两条直线在某一倾斜面的投影线

  2.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 )。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B.与望远镜相对转动 C.不动 D. 有时一起转动有时相对转动

  3.当经纬仪竖轴与目标点在同一竖面时,不同高度的水平度盘读数( A )

  A.相等 B.不相等 C. 盘左相等,盘右不相等 D. 盘右相等,盘左不相等

  4.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 )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D. 使视准轴平行于横轴

  5.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 D )误差。

  6.用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D )。

  A.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B.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C. 继续观测或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D. 整平后全部重测

  7.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 C )。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横轴  B.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

  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D.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8.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D )误差的影响。

  A.对中;  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C. 整平 D. 指标差

  9.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C )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A.对中  B.照准   C.目标偏离中心 D.整平

  10.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若右方目标的方向值小于左方目标的方向值时,水平角的计算方法是( C )

  11.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A )。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水准管气泡居中

  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D. 水平度盘位于铅垂位置

  12.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D )

  13.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置平,使其竖盘读数为90°,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A )

  14.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D )

  A. 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  B. 使竖盘指标指向90°

  C. 使度盘指标指向2700 D.使度盘指标指向90°或2700

  15.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 B )

  A.相同;  B.不同; C.盘左相同,盘右不同 D.盘右相同,盘左不同

  16.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A )

  A.归零差   B.测回差   C.互差 D.指标差

  17.在全圆测回法中,同一测回不同方向之间的2C值为-18″、+2″、0″、+10″,其2C互差应为( D )。

  18.竖角亦称倾角,是指在同一垂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值范围为(D )。

  19.在测量学科中,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A )。

  20.在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中,若某个角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按( B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1)测回法:只有两个方向时采用。测站应检核的限差有,半测回较差,测回间较差。

(2)方向观测法:用于三、四等三角网或二等低标三角网,测站应检核的限差有,半测归零差,一测回内2C 互差,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C 指的是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平轴误差,2C即2 倍视准轴误差。方向观测法包括普通方向观测法、全圆方向观测法、分组方向观测法。

  1. 普通方向观测法观测流程:选择目标清晰的方向为零方向,上半测回在盘左观测,先照准零方向,然后顺时针依次照准其他方向。下半测回用盘右逆时针观测各方向,上下半测回合称一测回。

  2. 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流程:上半测回依次观测了各方向之后再观测一次零方向。当观测方向数大于 3 时应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

  3. 分组方向观测法:大于 6 个方向时必须采用。每组包含的方向数应大致相等;组之间要联测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方向应是共同的零方向。

(3)全组合测角法:是高精度水平角观测中必须采用的方法,应用在一等三角观测或高标上的二等三角观测。 指在测站周围应测的n个方向中, 每次取两个方向组成单角,用相同的测回数观测任意两个方向所能组成的全部单角的角度观测方法。组合角个数:K=n(n-1)/2 (n为方向数)

全组合观测法的基本要求

  1. 孤值与一大一小:除明显孤值(指某个观测值明显偏离其他观测值)外,应重测最大和最小的测回。

  2. 分群:观测成果随时间段不同而明显分群,则应重测全部测回。

  • 一测回中,如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方向总数的1/3 时,应重测全部测回。

  • 零方向超限时,需重测全部测回。

  • 在一个测站上,若基本测回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全部的方向测回总数的 1/3时,则该份成果全部重测。

  • 重测时,必须联测零方向。

  • 因三角形闭合差、极校验、基线条件和方位角条件闭合差超限而重测时,应重测整份成果。

1.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正确关系为()

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3.方位角取值区间是().

4.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的方法有().

6.以下不属于测量3要素的是().

7.由已知高程点A向已知高程点B测量的水准路线称为().

8.经纬仪的正确使用流程是().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整平-对中-瞄准-读数

C.对中-瞄准-整平-读数

D.整平-瞄准-对中-读数

9.下列不属于水平角观测限差的是().

C.同一方向的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10.不属于常用测距方法的是().

11.水准仪的结构是由()构成的.

A.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B.望远镜.图板.基座

C.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D.望远镜.罗盘.水准器和球臼

1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叫().

13.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要求变换度盘位置,其目的是().

A.改变起始方向的度盘度数

B.减小度盘偏心差的影响

C.便于检查观测的粗差

D.减弱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

14.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观测方法,不能消除().

A.横轴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B.视准轴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C.竖轴倾斜对读数的影响

15.观测值的中误差,其概念是().

A.每个观测值平均水平的误差

B.代表一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

C.代表一组观测值中各观测值的误差

D.代表一组观测值取平均后的误差

16.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水平方向某一目标所得的读数差,理论上应为180°,如果每次读数差不为180°,且为常数,其原因主要是().

17.误差传播定律是用数学的方法建立().

A.各种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

B.观测值中误差与它函数值中误差关系的定律

C.观测值中误差与最或是值中误差关系的定律

D.各种误差相互传递的定律

18.所谓等精度观测,一般是指().

A.相同技术水平的人,使用同精度的仪器,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同外界条件下的观测

B.相同技术水平的人,使用同一种仪器.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同外界条件下所作的观测

C.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观测结果的精度是相同时

19.附合导线当观测右角时,导线角度闭合差分配的原则是().

A.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

B.与角度闭合差符号相反,按实际观测角度数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

C.与角度闭合差同符号,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时,不考虑两个连接角

20.后方交会定点选点时,避免点位落在危险圆上,可采取措施是().

A.计算交会角α.β和已知点的固定角Υ之和不要接近180°

B.在地形图上标出三个已知点及待定点;查看是否在一个圆上或附近

C.在待定点上增加观测第四个已知点

21.为了减弱垂直折光的影响以便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较为适宜的观测时间是().

A.选在中午前后3小时,但当成象跳动时不宜观测

B.日出后一小时和日落前一小时

C.晴天不宜观测,应选阴天观测

22.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23.辩认等高线是山脊还是山谷,其方法是().

A.山脊等高线向外突,山谷等高线向里突

B.根据示坡线的方向去辩认

C.山脊等高线突向低处,山谷等高线突向高处

D.山脊等高线较宽,山谷等高线校窄

24.碎部测量时,对地物应测定其轮廓的转折点,地物凹凸部分在图上小于下列数值可按直线处理().

25.测绘1:1000比例尺地形图时,平板仪对中误差不得大于下列数值().

26.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则图上6.82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

27.地形图公里方格网的纵线是平行于().

A.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

C.投影带的边缘子午线

28.某幅1:25000的图幅编号,提供下列四种写法,正确的写法是().

29.不同纬度处,经度1°所表示的地面距离是不同的,在纬度0°.90°分别为下列数值().

31.我国是把()多年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的基准面.

32.方位角指的是自选定的标准方向的北端起,()转向选定直线的水平夹角.

33.进行3个测回的水平角观测时,第3测回,盘左时度盘应配至().

34.高斯投影,其平面直角坐标系

A.X轴是赤道的投影,Y轴是投影带的中央经线

B.X轴是测区的中央经线,Y轴是垂直于X轴

C.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

D.X轴是投影带中央经线,Y轴是赤道的投影

A.由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C.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36.所谓大比例尺,即:

A.比例尺分母大,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B.比例尺分母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小

C.比例尺分母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37.一组测量值(距离除外)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

C.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

38.水准测量过程中,当精平后,望远镜由后视转到前视时,有时会发现符合水准气泡偏歪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B.竖轴与轴套之间油脂不适量等因素造成的

C.圆水准器整平精度低

39.水准仪安置在与前后水准尺大约等距之处观测,其目的是

A.消除望远镜调焦引起误差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C.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40.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是说明

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

1.某钢尺经检定,其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长0.01m,现用此钢尺丈量10个尺段距离,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丈量结果将必比实际距离长了0.1m.

2.在小区域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的影响较大,故应考虑.

3.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4.视距测量作业要求检验视距常数K,如果K不等于100,其较差超过1/1000,则需对测量成果加改正或按捡定后的实际K值进行计算.

5.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条件.

6.如果考虑到磁偏角的影响,正反方位角之差不等于180°.

7.高斯投影中,偏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变形愈大.

8.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愈低,表示地物.地貌愈简略.

9.经纬仪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有关,距离愈大,影响愈大,但与水平角的大小无关.

10.用经纬仪瞄准同一竖面内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竖盘上的读数差就是竖直角.

11.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该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两面角.

12.使用光学对中器或垂球进行对中时,均要求经纬仪竖轴必需竖直.

13.望远镜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十字丝交点位置不正确所造成.

15.用同一钢尺在相同条件下丈量两条直线,丈量结果:一条长100米,一条长200米,其相对误差均为1/3000,这说明该两条直线丈量精度相同.

16.线型锁观测时,可以不观测连接角,仅观测三角形内角.

17.三种导线测量的形式,即闭合导线.附合导线与支导线,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即用同等精度的仪器和相同的观测法)进行观测,采用闭合导线的形式,测量结果最为可靠

18.对于附合导线要用经纬仪测量连接角,以便推算各边的方位角.对于独立的导线,为了推算各边的方位角,用罗盘仪测量起始边的方位角也是可以的.

19.三角高程测量常与三角测量配合进行,因为三角高程测量计算时所需的边长,是靠三角测量的方法获得的.

20.关于平板仪的分类,目前应分为大.中.小三种,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照准部分的设备不同.

21.选择测图的等高距只与比例尺有关.

22.地形图比例尺愈大,表示地形愈详细,其精度愈高.

23.采用经纬仪测绘法进行碎部测图时,一般使用量角器绘图,经纬仪仅用盘左位置观测水平角,因而读数要准确,读至秒.

24.在1:1万~1:5万的地形图上,外图廓四周中间标写的地形图编号表示相邻图幅的编号.

25.在地形图上按一定方向绘制纵断面图时,其高程比例尺和水平距离比例尺一般应相同.

26.三北方向图(或称偏角图),真子午线方向一定要画成正南北方向,其他两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及纵坐标轴方向)是根据它们偏角为偏东还是偏西分别示意性绘制,并加注角度值.

27.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偶然误差,此种误差可以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或计算改正数的方法加以消除.

28.测角前方交会点的精度与测角误差大小有关,与未知点相对于已知点的位置无关.

29.独立的闭合导线测量,平差计算求得的坐标增量闭合差f,其大小与导线起始边方位角测量误差.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测角误差均有关.

30.所谓经纬仪导线,其特点是因为采用经纬仪进行观测.

31.四等水准测量是国家最低等级的高程控制测量,规范规定:采用仪器不低于S3级,视距长度不大于100米,前后视距差不大于3米,红黑面读数差不大于3毫米.

33.地形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是在图纸上打方格网,对于各种不同的大比例尺测图,其方格边长采用不同的数值.

34.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在于平面图在图上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地形图在图上仅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状态.

35.采用小平板仪和经纬仪联合测图法,是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小平板在测站边.

36.我国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均采用梯形分幅,并以1:100万为基础.

37.在某些1:2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外图廓四周上标注有公里网的坐标值,它们是表示同一带中相邻图幅公里网的坐标值.

38.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值为:y=20743km,其中20为纵行号.

39.坡度是高差与水平距之比,其比值大说明坡度缓.

40.我国1:1万~1:10万地形图中,坐标格网(即公里网)的表示是不同的,1:1万图上不画公里网,仅在图廓上标注.1:2.5万图上公里方格边长为4cm,1:5万及1:10万图上公里网方格边长均采用2cm.

1.在水准测量原理中,计算待定点高程有哪两种基本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案]:高差法:H2=H1+h12=H1+a-b适用于求一个点的高程,适用于路线测量.仪高法(视线高法):H2=H1+a-b=Hi-b适用于求多个点的高程,适用于平整土地测量

2.望远镜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答案]:产生视差的原因是观测目标的象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消除的方法:如果十字丝不够清晰,还需调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然后反复调对光螺旋,使目标的象与十字丝平面重合,一边调对光螺旋,一边用眼睛上下移动,观察目标的象与十字丝是否有错动的现象,边调边观察直至没有错动现象为止,则视差消除了.

3.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

[答案]:正确使用制动螺旋注意两点:一是打开某部件前要先松开相应的制动螺旋;二是制动螺旋不可旋得太紧.微动螺旋使用其中间部分,避免使用两端部分.当制动螺旋旋紧时,微动螺旋才能起作用.使用微动螺旋,最好以旋进结束,此时是压迫弹簧,不会出现弹簧弹力不足而产生滞后效应.

4.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校核的方法有几种?试简述之.

[答案]:有三种:第一种是往返观测,往返观测高差绝对值应相等,符号相反.第二种将路线布置成闭合水准路线,因为闭合水准路线,按同一方向各段高差代数和应等于零,从而可校核测量的成果.第三种布置成附合水准路线,从已知水准点开始,通过观测与计算,最后得到的另一水准点的高程,看其与已知的高程相差为多少.

5.水准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哪些误差可以通过适当的观测的方法或经过计算加以减弱以至消除?哪些误差不能消除?

[答案]:有三大类:第一类属仪器误差: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误差可通过安量测站在前后尺等距处加以消除,零点磨损可通过安置偶数测站数,尺长有系统误差可在计算中加改正数,而刻划不准和尺面弯曲则无法消除其影响.第二类观测误差,这类误差大多数具有偶然性.而水准尺安置倾斜影响极大,解决办法是水准尺旁装上圆水准器.第三类外界条件产生的误差,减小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要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解决尺垫下沉要用往返观测法.减弱大气折光影响,则要选择合适的观测时间.

6.钢尺刻划零端与皮尺刻划零端有何不同?如何正确使用钢尺与皮尺?

[答案]:钢尺零端通常在钢尺带上,而皮尺零端通常就是铁环的边.钢尺皮尺使用时,不应在地上拖着走,应抬起走.丈量时两人同时用力.丈量后,尺面应擦净.收卷时避免扭曲,尤其是皮尺极易扭曲卷入,所以在收卷时,最好是左手拿盘盒同时用食指与中指夹皮尺,右手转动柄手.

7.地形测量如何选择地物点和地形点?请抓住要点简述之.

[答案]:选择地物点要选地物的轮廓的转折点.如果地物轮廓的凸凹部分在图上小于0.4mm,则可用直线连接.选择地形点要求:地性线上要选点,地性线的倾斜变换处或方向变换处必须选点,山坡面上也要适当选点.较宽的沟,除中心选点外,沟边也要选点.总之,地形特征点处必须选点.

8.为什么衡量精度的标准要用中误差,而不能用平均误差?单位(权)观测值的中误差与每个观测值的真差有何不同?

[答案]:中误差的计算公式可看出,首先取真误差或似真误差平方和,然后再平均,最后再开方.因此,大误差经平方就更大,在公式中突出反映.而平均误差,尽管某观测列有较大的误差,用平均误差计算,则反映不出来.中误差正好就是正态分布曲线中拐点的横坐标,拐点的横坐标愈小曲线峰顶的纵坐标也就愈大,表明离散程度小,观测精度高.单位观测值中误差可以代表每个观测值的真误差,一组观测值求得单位观测值的中误差,它反映该组各个观测值所能达到的精度.

9.何谓偶然误差?它的特性是什么?削弱的办法是什么?

[答案]: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表现为偶然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它具有偶然性.偶然误差只能削弱它,不能消除它.削弱偶然误差的办法是:(a)改进观测方法;(b)合理地处理观测数据.

10.影响钢尺量距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定线误差.2.尺长误差.3.温度误差.4.拉力误差.5.钢尺不水平误差.6.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

11.什么叫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有哪些性质?

[答案]: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正负上都表现出不一致,即从表面现象看,所出现的误差没有规律性,纯属偶然发生.这种随机变化的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偶然误差的四个性质为: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要多;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4.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近于零.

12.何谓系统误差?它的特性是什么?消除的办法是什么?

[答案]:"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它具有积累性.消除办法:(a)计算改正;(b)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c)校正仪器."

13.何谓比例尺精度?它有什么实用价值?

[答案]:即某种比例尺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距离称该比例尺的最大比例尺精度.它的实用价值有两点:一是概略决定量距应准确的程度,二是根据要求图面反映地物的详细程度,确定采用何种比例尺.

14.三角高程测量适用什么条件?有何优缺点?

[答案]:三角高程测量适用于山区以及不便于进行水准测量的地区,并且对高程的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采用.它的优点:适用于地形起伏的地区,观测量少,效率高,能测定较远目标的高程.缺点是精度不很高,距离需用其他较为精确方法测定.

15.何谓等高线?等高线可分为几种?试简述之.

[答案]:水平面与地面相截的截线,此截线处于同一高程,这条线称等高线.等高线可分为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及计曲线等四种.首曲线是按测图比例尺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间曲线是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助曲线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计曲线为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的等高线.

16.简述经纬仪测绘法进行测图的主要步骤.

[答案]:(a)经纬仪安置测站,对中.整平;确定测角的起始方向,盘左度盘安置0°00′开始,此时瞄准一碎部点,读度盘读数即为水平角,仅用盘左观测.(b)用视距法测出碎部点的距离及高差.(c)在图板上根据经纬仪测得的水平角及距离,用量角器和比例尺展出碎部点.边测量.边展点.边绘图.

17.偶然误差有哪些统计规律性?

[答案]:(a)在一定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的限值.(b)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c)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d)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于零.

18.什么叫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什么叫1956黄海高程系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

[答案]:绝对高程是指地面某点沿其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相对高程是指地面点沿其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根据1949年至1956年共七年青岛验潮站的资料,以此推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m作为全国高程起算数据.1985国家高程基准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资料,重新推算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4m,以此来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后者的精度大大高于前者.

19.何谓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它们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重力作用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与平均海水面重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一种基准面,即绝对高程的起算面.

20.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为何不相等?钢尺检定的目的是什么?尺长改正数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钢尺由于制造误差,以及使用中温度不同于检定时的温度,使得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不相等.检定目的是求出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以便对丈量结果进行改正.尺长改正数为正时,表示实际长度大于名义长度,尺长改正数为负时,表示实际长度小于名义长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站仪全员观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