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40年走西方国家为什么那么强大200年的发展这说明什么?

(907年—1125年),是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

契丹族本是草原上的游牧,他们与当时同样也说蒙古语的室韦算是同族异种。“契丹”之名,始见于北齐天保五年成书的《魏书》。而汉人记契丹事,以《资治通鉴》为最早,义熙元年初,“燕王熙袭契丹”。《新唐书》等明确指出:“至元魏,自号曰契丹。”

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改为“大同”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1125年被所灭。

辽末,耶律淳建立北辽,与共同抗金,后被金灭。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宗室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和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则于1269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地区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1309年被伊尔汗国吞并。

辽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沟河。

契丹族本是游牧,后吸收农耕技术,为了保持性将游牧与农耕分开管理,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

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

辽朝国号为何在“契丹”与“辽”之间换来换去?

国号作为国家或王朝的标志,通常具有命名的鲜明性与使用的稳定性。有辽一代则不然,曾多次反复用“辽”、“契丹”为国号 。

史学界公论,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又改称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大辽。那么辽朝的国号为什么要在“契丹”和“辽”之间变来变去呢?

以往的历史学家往往以为,“大辽”和“大契丹”两个国号是一种替代关系。但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有历史学家提出了质疑。现代历史学家的看法是,辽朝初建国时还是一个以契丹人为主的游牧国家,故而称为“大契丹”。公元983年,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北方的契丹国,于是辽太宗就在这个以汉人为主的地方建立了新国号——辽。

公元947年,辽军南下,灭石晋政权,辽太宗宣布将晋国改称为大辽,实际上意味着大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中原。但太宗北归后,中原很快易主,辽又缩回了燕云十六周的范围,而辽朝本土仍然称为大契丹。

辽圣宗统和元年(公元982年),取消了“大辽”国号,统一改为“大契丹”。此后又在公元1066年,改回“大辽”。有历史学家指出,辽朝是一个汉化程度很深的民族政权,兼有契丹和南方的汉族文化两种文化,在国号上也就体现出来了这样的特色。

关于契丹首次改国号为“辽”的时间,一般有937、938和947年三种说法。关于辽改国号的次数,一般学者都认同这样的见解,即辽太宗时改国号为辽,辽圣宗时复号契丹,至辽道宗时复改国号为辽。从众多辽代墓志中在契丹或辽的国号前都有“大中央”或“南瞻部洲”的字样来看,到辽道宗时,俨然以中国自居了。

由于对汉地统治的需要,辽朝多次更换过汉文国号,或是“大辽”,或是“大契丹”。也有观点认为辽国实行两院制,北院行胡制,南院行汉制,大契丹和大辽的不断变更也是两院之间的博弈。在契丹语中,契丹人一直称他们的国家为“伟大的中央哈喇契丹”,可简称为“大契丹”或“契丹”,这也能看出辽朝受华夏文化影响之深,其将“中国”翻译为“伟大的中央哈喇契丹”,目的正是宣示自己作为“中国”的正统性,由此而言,辽朝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辽曾九改九复国号,也就是说,辽曾改国号达18次之多 。

“辽”、“契丹”二号的本义,“契丹”可解为“镔铁”,乃之号;“辽”则国号,得名于辽水。也有学者认为“”一号得名于“辽远”之意。有学者研究“辽”与契丹语“辽”的内涵,强调辽“双国号制”的意义。也有学者主张契丹是改“晋”为“大辽”,而非改“契丹”为“大辽”。

大中央契丹 (全称)
大契丹、契丹国、契丹(简称)

亡后的北辽、东辽,后辽,西辽,后西辽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历史上有很多王朝在灭亡之后,会由王朝宗室再复建起来,最出名的就是光武帝刘秀在汉()灭亡之后重新建立了汉(),延续着刘氏江山社稷。但要说起,那个王朝灭亡后,由宗室复建的政权最多,那就得算由契丹族建立的大辽帝国了。公元1125年,辽末代天祚帝耶律延禧被俘,辽亡。此后,的宗室们,总共复建了五个政权,分别是北辽、东辽,后辽,西辽,后西辽

一、北辽。北辽的建立者是宗室耶律淳,是辽兴宗的孙子。辽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人打的抱头鼠窜,逃进大漠不知所踪。于是,大臣回离保、耶律大石等效仿宗灵武登基的例子,在辽南京析津府拥戴宗室耶律淳为,“建福”,史称“北辽”,把不知所踪的天祚帝耶律延禧为湘阴王,以回离保为北院枢密使事,军旅之事悉委任给耶律大石,寻遣使奉表给,乞求作为附庸国。不久,耶律淳病死,时年60岁。遗命立秦王耶律定(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第五子)为帝,以存社稷,但当时耶律定不在南京,所以由耶律淳的老婆萧德妃摄政。公元1122年末,金兵攻破辽南京析津府,萧德妃出逃投奔远在大漠的天祚帝被杀,而耶律定也在青冢泺被金兵捕获,北辽灭亡,存国一年。

二、东辽。东辽是辽亡近100年之后,在金末元初时,由辽宗室耶律留哥所建立的政权。公元1211年,与蒙古爆发野狐岭会战一役,精锐尽没,衰败已见端倪。于是,辽皇族耶律留哥于1213年称帝,国号“辽”,“元统”,史称“东辽”,成为蒙古的藩属国。公元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消灭东辽,存国57年。

三、后辽。后辽是东辽耶律留哥的亲弟弟耶律厮不建立的政权,公元1216年,耶律厮不率众反叛,在澄州(今辽宁海城)称帝,改元“天威”,史称“后辽”。不久,耶律厮不被部下所杀,经过多为权臣篡位之后,1219年被东辽耶律留哥所灭,存国4年。

四、西辽。辽亡后,宗室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 。耶律大石,字重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第八代孙。耶律大石在北辽灭亡后,被天祚帝猜忌,因此率部西走,陆陆续续打败了西域诸国。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国号“辽”,建元“延庆”,史称“西辽”。随后耶律大石向西域、漠北、中亚等地区扩张,建都于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随后击败塞尔柱帝国,称霸中亚,威名远播至欧洲。耶律大石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令大将哲别率领两万骑兵征讨西辽,西辽灭亡,存国87年。

五、后西辽。西辽灭亡后,契丹贵族波剌黑于公元1224年建立起儿漫王朝,又称后西辽,大约位于今天伊朗的克尔曼沙阿、呼罗珊一带。这是契丹人在历史上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公元1259年,后西辽投降蒙古,存国36年。

总之,宗室或贵族建立的这五个小政权,以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最为有名,其鼎盛之时雄踞中亚,纵横九十余年。后世评价说,大石自立为王而去之。幸藉祖宗余威遗智,建号万里之外。虽寡母弱子,更继迭承,几九十年,亦可谓难矣。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五代时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乘中原内乱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后于907年2月27日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并且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十分强盛 。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滦河边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

辽太祖收留因河北战乱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城敦以安置他们。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与卢文进等汉人为佐命功臣。918年辽太祖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 。在军事方面,他于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辽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图 ,然而于攻灭渤海后的隔年,在回师途中病倒,最后去世。其妻述律平宣布摄政,以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屠杀政敌数百人以稳定政权。927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即位,即辽太宗。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统一了契丹 。

936年后唐发生内乱,、,请求辽太宗支援攻打后唐。辽太宗遂亲率5万骑兵,于晋阳、洛阳等地击败后唐军,最后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石敬瑭得以建国后晋。契丹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向契丹臣服,上表称孙不称臣。辽太宗趁机率军南下,意图一统中国 。947年正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亡,契丹国占领大部分的中原地区。二月,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辽朝正式成立。虽然辽太宗有意长久经营中国的意图,然而因纵兵掠夺人民财物,以及不让诸位节度使返回镇地,招来中原人民的反抗。四月,辽太宗被迫引军北返,最后在河北栾城病逝 。

太宗大同元年(947年)1月,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947年位于中原开封的耶律吼等将领拥立耶律阮为帝,是为辽世宗。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太后述律平想让其子耶律李胡继承皇位,不同意耶律阮称帝。太后派耶律李胡与耶律阮在辽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战,最后耶律阮打赢了这场战争。在经过大臣耶律屋质的劝阻之下,太后才认同耶律阮的帝位。辽世宗在位期间,一直不忘占领中原的期望,多次对中原用兵。然而辽世宗好酒色,喜爱打猎。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兴封赏降杀,导致朝政不修,政治腐败。951年九月,辽世宗协助北汉攻打后周,行军至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时,由于其他部队未到,先行驻扎在火神淀。其间喝酒、打人、打猎,众将很是不满。最后被耶律察割杀死于梦乡中

951年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辽世宗并自行称帝,辽太宗之长子耶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国家为什么那么强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