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有什么危害?

为什么会地震?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地震来临前会有什么预兆?地震来了怎么办?今天,就让我们来解决这4个问题吧!希望同学们多了解地理知识,储备求生常识!

绝大多数的地震由地壳运动所引起。刚硬的岩石在地壳运动中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甚至破裂,往往就会产生地震。

虽然目前对地壳运动的推动力从何而来还有争论,对地震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有许多推测,但关于“地震是由于该处的岩石发生破裂而直接引起”这一论断是毫无疑问的。

绝大多数地震的发生是由于该处地下的岩石产生了新的断裂,或原有的裂缝再次发生错动,强烈的地震则多发生在地下原有断裂的地方。当地下的岩石接近破裂时,太阳和月亮引力作用、大气或水(水库)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都可促成破裂,从而引发地震。

地震也常常伴随着火山爆发,大量炽热的岩浆从地层深处喷出,其体积迅速膨胀,冲击地壳,因此常常引起地震。

(二)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震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三)地震来临前的预兆

1、动物异常:蛇、鱼、鸟、鼠等动物被称为地震“活仪器”。鼠类异常反应来得最早,大老鼠成群结队叼着小老鼠乱跑,黄鼠狼大搬家。大小家畜如狗乱叫狂吠、上墙上房,猪不吃食,羊不进圈,猫乱抓乱挠。马、牛不吃料或乱奔或发呆。鸡、鸭、鹅惨叫不停等等动物的异常反应常与地震活动有密切联系。鱼类震前的表现,成群漂浮,有的发呆,有的翻白,有的佯死,有的倒立水中打旋,或者跃出水面。

2、植物预兆:某些植物对地震的反应是有代表性的,其中含羞草的反应较为典型。含羞草的叶子白天是张开的,到了夜晚叶片逐渐自动闭合。然而,科学家发现,地震前夕,含羞草显得有点反常:白天它的叶子紧闭着,夜晚叶片反而半张半开了。地震发生时,含羞草的小叶全部张开了。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说推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请注明出处:/343941.html

2008年5月12日的14点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地震袭击了汶川,一眨眼间,几万多人便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情值得让我们反思,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次的地震。其实,地震本身强度不大,可有一点却成了死亡的头号杀手,那就是——恐惧!恐惧使人没有办法冷静,而在慌乱中恐惧的后果不是跳楼就是踩踏!

其实地震是可以事先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许多预兆(顺口溜)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假如没有发现预兆,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地震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前一秒钟你还好好的,下一秒钟,呵呵!地动山摇,连站都站不稳,更何况逃跑呢?这时,连老天爷都帮不了你了!你只能靠自己了!可是,要怎么自救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首先,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定、临危不乱,不能失去理智这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然后,迅速躲到离自己最近的,坚固的物品下面(比如床底、桌底)或者到狭小的厕所里(一定要非常小)!但一定记住,千万不能躲到不坚固的地方!等第一次地震平静后,尽量争取在余震前跑到一楼或操场等宽阔地带,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尽管没时间,最好原地蹲下,一定不能乘坐电梯!因为地震时电路会中断,假如你乘坐电梯,万一你坐到一半,电梯忽然停电了怎么办?

但是,如果你被埋在废墟下,也不要慌张,更不能乱动!先把手、脚从废墟里抽出来,然后慢慢移动废墟,保持呼吸流畅,等待救生人员来救你!只要听见脚步声,就可以大声呼喊!但四周没有动静时,是不能大喊大叫的!需要静静等待!否则会消耗体力,最后导致昏过去!

这些自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桑枣中学的全体师生就因为掌握了这些知识,校长也多次的进行疏散演练,在这次5.12事件中,这所学校创建了0伤亡的奇迹——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包括两千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上,以班级为单元站好,共用时1分36秒!速度之快,是让人无法想象得到的!其实假如每个家庭,每所学校假如都像桑枣中学一样的话,那地震问题不是就不那么可怕,也可以减少伤亡吗?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防震减灾,用知识捍卫生命!

关于防震减灾法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而出。本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我国为什么要出台《防震减灾法》?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震的死亡人数是群灾之首,所以要出台《防震减灾法》,预防和减少地震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使防震减灾工作有法可依。

地震除由于地震能量释放直接带来的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危害以外,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如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爆炸、毒气蔓延(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滑坡、泥石流、瘟疫(震后尸体腐烂等引起)等。

防震减灾规划包括哪些?

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布局,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救援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防震减灾法》第十四条)。

谁应该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防震减灾法》第三十八条)。

地震灾害的分级是怎样的?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地震灾害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级。具体分级标准按照国务院规定执行。

一般或者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发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预案;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国务院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预案(《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九条)。

地震发生后的害损失调查评估与过渡性安置方法是怎样的?

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的具体工作,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和财政、建设、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承担。

过渡性安置点应当设置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区域(《防震减灾法》第六十条),同时应尽量避开农用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防震减灾法》第六十一条)。

怎么避免有人恶意侵占、截留、挪用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的资金、物资?

地震灾区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的资金、物资以及社会捐赠款物的来源、数量、发放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防震减灾法》第七十八条);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的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的审计,并及时公布审计结果(《防震减灾法》第七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防震减灾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防震减灾法》第八十一条)。

如果有人破坏地震观测环境与设施的,会受到什么处罚?外国人可以在国内地震观测吗?

单位有破坏地震观测环境与设施等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地震观测环境与设施等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防震减灾法》第八十四条)。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未经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地震监测活动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监测成果和监测设施,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防震减灾法》第八十六条)。

制造、散布地震谣言该如何处理?

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或者在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扰乱社会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防震减灾法》第八十八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