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2.0,它们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1

  一,1,4,亿;2,,二十三亿零七百二十六万;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2

  3、每公顷需要4÷5=0.8小时;每小时耕5÷4=1.25公顷

  11、连环画看做1份,故事书是2份还多5本,两种书一共的245本就是3份还多5本,所以245-5=240,连环画240÷3=80本,故事书80×2+5=165本

  18、第六天白天一下就爬了110米,就没有滑下来;前五天每天爬110-40=70米,所以70×5+110=460米

  20、如果被除数968加上35就刚好被这个数整除,商就是17,所以这个数(968+35)÷17 二、计算

  (5)三个数一组,每组分别是0、3、6、9…27,和一共是135

  21、运用倒推还原(8.6-1.7×3)÷5,当然也可以设这个数为X,列方程解答。

  22、129减去余数3,再减去商3得123,就是被除数和除数的和,被除数是除数的3倍多3,所以123-3=120就是除数的4倍,120除以4就是除数等于30,所以被除数是93.

  25、先算油的重量:(86-53)×2=66千克。所以桶重20千克

  26、6位一循环,20xx÷6=334……3,第三个是5

  31、苹果每千克(3.2+1.4)÷2=2.3元,一共带了2.3×3+1.4=8.3元 13、考虑除数应该比余数大,24-3=21,所以除数可以为7和21,商就有两个答案

  32、相加就是这个数的2倍,相减是0,相除是1,所以101-1=100就是这个数的2倍,这个数是50

  33、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10倍,才等于乙数一半,所以乙数就是加数的20倍,63÷(20+1)=3,所以甲数是3

  34、距离中点150米相遇,就说明走得快的甲比比走得慢的乙就多走了两个150米,就是多300米,甲的速度是乙的1.4倍,那么他走得路程也是乙的1.4倍,接着就是差倍问题了,300÷(1。4-1)=750米,(750+150)×2=1800米 17、5×5×4×3=300

  35、12.21,如果这个题没做对,该好好修理一下。

  36、第一把钥匙去开,运气太差了,连试4次都不行,就一定是最后一把锁的钥匙了。第二把运气差就要试3次,以此类推,所以4+3+2+1=10次 20、0-99有20个2,100-199有20个2,200-300有120个2,共160个2

  37、长和宽相差2,周长20除以2就是长和宽的和,和差问题,长:(10+2)÷2=6,宽就为4

  38、有点难,要做辅助线,要补成一个大长方形ABCD,答案就等于15乘8 计算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3

  暑假的来临,生机勃勃的气息让同学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整理编辑了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五.1 3 6 边的条数不一定等于角的个数

  3时-直角 4时-钝角

  2.(顺时针方向转)东北 东 东南 南 西南 西 西北 90 45

  三.④ ⑥ ② ④ ② ⑤

  三.○☆☆☆○○○

  三.略 学习要好好努力了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4

  2、一个数由4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4、20xx年我国小学生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是()亿人。

  5、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用6分钟,如果锯成5段要用()分钟。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5.40和5.4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70°的角,看到的角是700°。()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验算:验算:验算: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在格子里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分别画出它们的一条高。

  2、填一填,画一画。

  3、画一个边长4cm的正三角形,并作出它的一条高。

  1、修一条长9.7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1.35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0.2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的公路未修?

  2、水果店购回苹果150千克,购回梨比苹果的4倍还多30千克,购回梨、苹果一共多少千克?

  3、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5

  一、填空。(17分每空1分)

  1、6.976保留两位小数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2、有一个数千位上和百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

  5、5厘米=()米(用小数表示)

  6、一个数的近似值是9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7、一根木料,每锯断一次要2分钟,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要()分钟。

  8、甲数是356,比乙数多48,甲、乙两数的和是()。

  9、0.056扩大到它的()倍是56。

  11、把2.5的小数点向()移动两位是0.025。

  一、直接写出各题得数.

  2.一百零四亿零三十万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 ).

  3.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 ).

  9.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0,则被减数是( ).

  10.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与丙数的积是270.已知甲数是30,丙数是6,乙数是( ).

  二、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12分每题2分)

  1、把小数点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5、0.8与0.80大小相等,而且计数单位也相同。()

  6、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每题2分)

  A、交换律B、结合律C、交换律和结合律D、分配律

  A、一样多B、多1C、少1D、多2

  3、把0.85的小数去掉,它()

  A、大小不变B、扩大10倍C、扩大100倍D缩小100倍

  4、小刚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三万二千零一。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四、计算我能行。(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3、用递等式计算。(6分)

  五、小小向导我来当。(8分每空0.5分)

  (1)小兵家去学校的路线是向()偏()、()方向。距离是()米到邮局,再从邮局向()的方向走()米到超市,再从超市向()偏()、()的方向距离是()米就到学校。

  (2)小红去学校的路线是向()方向走()米到医院,再从医院向()偏()、()的方向距离是()米就到了学校。

  六、应用题。(29分)

  1、一个玩具厂5天生产150辆玩具车,照这样计算,今年二月能生产多少辆玩具车?(3分)

  2、新世纪游乐园开张后,第一天上午卖出287张门票,比下午少卖出28张,第二天卖出744张,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卖出多少张门票?(4分)

  3、小华家的书架上层有120本书,下层有72本书,从上层取出多少本书放入下层后,两层的书本数相同了?(4分)

  4、明明上星期坚持做奥赛题,前3天每天做6道,后4天一共做31道题,这个星期明明平均每天做多少道题?(4分)

  5、小华家住六楼,他从一楼走到3楼,用了28秒,他以这样的速度回到家,他上楼一共用了多少时间?(4分)

  ③、4.05吨3小时36分④、乘法结合律⑤、0.05⑥、⑦、8⑧、664⑨、1000⑩、1(11)、左

  二、①、×②、√③、×④、√⑤、×⑥、×

  三、①、C ②、D ③、C④、D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6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7

  1、P3 近似数一般写成用千、万、百万、千万、亿为单位的数

  2、P5 一格自然数的近似数是5亿,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3、P9 麦子放到第 28格,这一格已经超过1亿粒;第64格大约要放亿粒

  4、P11 判断,3和4是错的,其余都对。

  6、P19,画一画,注意画垂线,标上直角符号

  7、P20认一认,梯形有5和6,轴对称图形是1、3、4、5

  收款收据:大写:叁仟八佰陆拾伍元零角零分

  15、P53 十四世纪,中国人

  19、P60 2填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0、P61 想一想填一填 (3) 明明骑自行车一共用了2.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12千米。

  (1)×(水能溶解一些固体,也能溶解气体和液体。)

  (2)×(冰糖放入水中溶解后,冰糖仍存在。)

  (3)×(在热的菜汤中放入一些猪油,猪油分解成更小的。)

  (4)×(当水分蒸发后,溶解于水的物质仍存在。)

  (5)×(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放入水中不一定都会沉到水底。比如:菜油。)

  (8)× (声音是能在水中传播的。)

  (9)× (声音可以朝着四面八方传播。)

  (10)√ (没有空气传播)

  2.不能溶解的物质是:面粉、油菜、土块

  提示:做小实验时尽量多放点食盐,选择的瓶子也尽量小瓶口,这样观察结果会明显些。

  结果说明:食盐量多,瓶口小,则水面上升明显些;食盐量少,瓶口大,则水面上升不明显,但原理上也是增加的,水面也是会上升的。

  4.小资料的内容,希望好好读读,联系实际说说记记。

  说明第(3)题:(注意区别)

  把两节电池串联起来,能使小灯泡发光更亮。

  把两个灯泡串联起来,能使小灯泡发光更暗。

  (1)自制吹管乐器原理说明

  试管:水位低,试管震动快,发出声音高。反之,水位高,试管震动慢,发出声音低。(图上所示应该是音高 音低)

  吸管:空气柱短,振动快,发出声音高;空气柱长,振动慢,发出声音低。(图上所示应该是音高音低)

  盐水升温灯泡变亮,盐水降温灯泡变暗。原因是盐水升温加快分子活动,水中电解质增多,加大了水的导电性能。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8

  1、我们把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

  3、工厂一天组装20台机器,34天组装680台。

  表示工作量的数是(),20台表示(),34天表示()。

  4、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里的,再算()里的。

  5、把“45-15=×10=60”合并成综合算式: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4%

  1.与36×2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加→减→乘→除B、加→乘→减→除

  C、乘→加→减→除D、乘→除→加→减

  四.根据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5%

  五、用下列各组中的四张牌算“24”,你行吗?请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10%

  4、3、6、8                  10、4、2、8

  六.应用题。30%

  1、玩具厂生产一种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4天做完,实际3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多做几个玩具?

  2、一辆卡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50千米,12小时后到达两地中点,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3、学校买来180米长的绳子,先剪下10米做了5根跳绳,剩下的绳子可以做这样的跳绳多少根?

  4、小巧、小胖和小亚一起去游泳池游泳。小胖游了400米,比小巧多游100米,小亚游的距离正好是小巧的2倍。小亚游了多少米?

  5、商店运来600千克桔子,比香蕉多3箱,已知每箱桔子20千克,每箱香蕉重26千克,运来的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

  6、学校买来20xx千克煤,用了4天,还剩1400千克,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

  7、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60米,比宽长20米,求操场的面积。如果沿着四周跑一圈,是多少米?

  8、游泳池的地面长4米,宽2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多少块?

  1、我们把每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工作效率)。

  2、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3、工厂一天组装20台机器,34天组装680台。

  表示工作量的数是(680),20台表示(工作效率),34天表示(工作时间)。

  4、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圆括号,又有方括号,要先算(圆括号)里的,再算(方括号)里的。

  5、把“45-15=×10=60”合并成综合算式:

  207减87除以29的商,再乘65,积是多少?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4%

  1.与36×2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D)

  A、加→减→乘→除B、加→乘→减→除

  C、乘→加→减→除D、乘→除→加→减

  四.根据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5%

  五、用下列各组中的四张牌算“24”,你行吗?请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10%

  六.应用题。30%

  1、玩具厂生产一种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4天做完,实际3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多做几个玩具?

  2、一辆卡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50千米,12小时后到达两地中点,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3、学校买来180米长的绳子,先剪下10米做了5根跳绳,剩下的绳子可以做这样的跳绳多少根?

  4、小巧、小胖和小亚一起去游泳池游泳。小胖游了400米,比小巧多游100米,小亚游的距离正好是小巧的2倍。小亚游了多少米?

  5、商店运来600千克桔子,比香蕉多3箱,已知每箱桔子20千克,每箱香蕉重26千克,运来的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

  6、学校买来20xx千克煤,用了4天,还剩1400千克,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

  7、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60米,比宽长20米,求操场的面积。如果沿着四周跑一圈,是多少米?

  8、游泳池的地面长4米,宽2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多少块?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9

  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

  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

  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

  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 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

  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 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

  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一、计算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1、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4、一个数的8倍减去480,得16,这个数是几?

  1、服装厂计划6天生产720套服装,实际提前1天完成生产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

  2、有苹果8000千克,原来计划每箱装16千克,实际每箱改装20千克,可以比原来少用箱子多少个?

  3、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每小时840千米,比火车速度的10倍还多4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食堂运来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60千克,可以烧12天;由于改进了烧煤的装置, 结果每天少烧1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5、电讯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15根,只要几天就能装完?提前了几天?

  6、王师傅一月份共生产840个零件, 二月份 比一月份的2倍少生产120个, 二月份生产零件多少个?

  7、卫生间的地面长4米,宽1米,如果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4平方米=400平方分米

【四年级暑假作业数学答案】相关文章:

小数除法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除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P33解决问题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师: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P33“做一做”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2、P356、7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的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小黑板、卡片、幻灯

  〈一〉回答下列问题。

  0.5里面有几个十分之一?

  0.38里面有几个百分之一?

  1.50里有几个百分之一?

  〈二〉说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新课导入,幻灯演示一组整数乘除法的应用题。

  (1)一桶奶粉500克,3桶奶粉多少克?(生答)

  500×3=1500(克)

  (2)3桶奶粉1500克,一桶奶粉多少克?(生答)

  1500÷3=500(克)

  (3)一桶奶粉500克,几桶奶粉1500克?(生答)

  1500÷500=3(桶)

  :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上题如果用千克作单位,该怎么列式?

  因为:500克=0.5千克

  1500克=1.5千克

  所以:相应的算式应是:

  0.5×3=1.5(千克)

  1.5÷3=0.5(千克)

  1.5÷0.5=3(桶)

  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算式的异同点,初步建立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

  (1)出示,读题,根据题意列式。

  把21.45米平均分成15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列式为:

  问:这个除法算式与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怎样来计算?(师生共同完成)

  a.如果把被除数21.45的小数部分“45”不看,整数应当怎样除?

  c.把十分位上的4移下来,合成64个十分之一,用64个十分之一除以15,商是己?表示什么?商应写在哪一位上?在商4与1之间有什么标记把分开?

  (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d.45个百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45个百分之一除以15商几?

  6464个十分之一

  4545个百分之一

  谁能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计算?与整数有什么不同?

  3、练习:第15页做一做

  68.8÷485.44÷16

  1、计算:练习四第一题第一行

  2、课作:练习四第一题第二行及第三题

  教科书第16页例1和 “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1. 计算下面各题。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2) 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五、课堂小结(略)

  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变化

  1、复习除法算式的意义。

  16.8÷15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为:

  ────────────────

  a、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此算式表示已知两个因数是16.8,其中一个因数是15,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b、按“平均分”的意义表示把16.8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多少?

  C、按“倍”的意义,表示16.8是15的几倍。

  结语:小数除法的意义用整数除法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P18页11题。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怎么想的?不同的想法可以相互交流,后报出答案。

  3、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15.48÷4841.6÷16

  先判断各商,哪道题小于1的,为什么?然后再独立计算。

  出示错题,让学生来当医生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100÷800=8576÷7559.86÷19

  100800755761959.86

  ─────51028

  1、某食堂有15吨煤,计划烧25天,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吨?

  2、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4.5米,是宽的3倍,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 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5、 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教科书第68~6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题。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件。学具:计算器。

  一、明确目标,提出课题。

  师:同学们,有关小数的计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指名提问)那么猜猜看,有关小数的计算还得有哪些?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习得方法。

  (一)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场景图,提问:请看屏幕,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1:夏天每千克西瓜0.8元,冬天每千克西瓜2.35元。(好的,你说。)

  生2:冬天的西瓜比夏天贵。

  说明:是的,反季节的水果价格比较贵。

  师:根据这些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同意吗?

  (二)解决问题1。

  激发:0.8×3就是小数乘整数,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算出得数?先想一想,再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算好了,请举手。

  学生思考、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的方法。

  师:算好了,谁先来说说?

  引导:板书0.8+0.8+0.8,问:怎么算?想三八二十四,写4进2。

  3个0.8相加算出结果,也就是0.8×3表示什么?

  说明:是的,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引导:你有想到这种方法吗?有想到的请举手。问:为什么要把0.8元换算成8角?也就是把小数0.8换算成了整数8。(板书:小数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的读写和意义。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四种不同的鸟及鸟蛋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与鸟蛋质量有关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学习。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名数改写的方法的基础,因此是本信息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发言。)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谈话: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3)教师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

  (2)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教材51的图),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3)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4)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总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0.25和0.365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

  (2)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练习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 、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

  1、做期末复习第8题(1)、(2)、(3)。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说一说0.5、0.023的意义。

  (2)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问: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2、(1)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三、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把下面小数化简。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①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②问:做题时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2、做期末复习第9题,第1竖行两题。

  (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3、做期末复习第10题。

  (1)先把这些数排列起来,找出最大、最小数,并和其他数一起,写好序号。

  (2)按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四、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做期末复习第8题(4)、(5)。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问: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

  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4、做期末复习第9题剩下的两题。

  (1)比较25万和0.25亿大小,可以把25扩大10000倍,0.25扩大1亿倍。得到两个整数再比较大小。

  (2)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3)小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一个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或1亿倍就可以

  5、做期末复习第11题。

  学生在书上做,并说明理由。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把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一位小数是( )亿。

  4、在○里填“”、“”或“=”。

  5、1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76千克,平均每千克稻谷出大米多少千克?

  100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多少千克?

  本单元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这里教材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书分母是10、100、10000……的分数,了解小数的记数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从而清楚地了解小数为什么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小数的性质也很重要。学生知道小数末尾添0、去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就加深了对小数的理解。它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应用它可以对小数进行化简,也可以根据具体运算的需要,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小数大小的比较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小数的性质已经涉及到小数大小的比较问题,但只是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是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以及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是本单元所学的几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学生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时,需要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计量单位和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知识,因此要求学生逐一扎实地学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容易混淆,需注意区别。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有关小数的意义教案三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留两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