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什么没有突出经济二字

(2018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治蓉兴蓉提出了总体要求、指明了方向路径、描绘了美好蓝图,是新时代成都发展的总纲领总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尊崇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1.始终铭记、永远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发展和干部群众的深切关怀,全面增强对表看齐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深入成都天府新区、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战旗村看望干部职工群众、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成都发展的高度重视,饱含着对成都人民的深切关怀。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融入政治历练和党性锻炼全过程,坚定对表看齐的政治自觉,提升胸怀全局的政治境界,始终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行动坚决,确保成都各项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深切嘱托,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信心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充分证明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全面学习新思想、积极践行新理念,作出的城市定位、战略谋划、重大部署,形成的工作范式、实践路径和创新举措,完全符合新时代新要求、完全符合成都市情阶段特征、完全符合市民美好生活期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落实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变革发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努力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

3.全面贯彻、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成都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对成都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寄予很高期望,以宽广视野、深刻洞见和战略远见,提出“抢抓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公园城市,走在乡村振兴前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城市跨越发展”的重大要求,为成都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定了前进方向。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部署,明确支持成都做强“主干”支撑,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中西部最前列,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二、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明确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

4.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推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不断提升城市创新力、创造力和创业力。到2020年,全市R&D投入强度达到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到2020年,全市R&D投入强度达到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

5.始终坚持全域统筹、城乡融合。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成渝相向发展,坚决贯彻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持续调整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推动“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空间功能布局,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公园城市理念推动城乡空间融合。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847平方公里,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达到78%。

6.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深入推进“三治一增”,加快生产体系、生活模式、生态环境绿色化转型,全面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努力让绿色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小于0.36吨标煤/万元,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5%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以上。

7.始终坚持开放引领、互利合作。抢抓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决策部署,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推动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高水平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到2020年,外贸依存度达到4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到位额超过130亿美元。

8.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追求,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有效增加优质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持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0年,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9以下。

三、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9.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扣城市战略定位、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先进制造业,会展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生活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重点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息安全、软件服务等领域,到2020年建成万亿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重点聚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装备等领域,到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重点聚焦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医药供应链、中医药等领域,到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新型材料产业,重点聚焦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前沿材料等领域,到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绿色食品产业,重点聚焦优质白酒、软饮料、川菜调味品、休闲食品四大优势领域,到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会展经济,重点聚焦综合会展、专业会展、特色会展,推动会展与投资促进、重点产业、产业园区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会展经济产业链,到2020年会展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金融服务业,重点聚焦资本市场、银行保险、新型金融等领域,到2020年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现代物流业,重点聚焦城市配送、冷链物流、汽车物流、快递物流等领域,到2020年增加值突破1400亿元。文旅产业,重点聚焦创意设计、现代时尚、传媒影视、音乐艺术、休闲旅游等领域,到2020年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生活服务业,重点聚焦商业零售、教育服务、农商文旅体融合等领域,到2020年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

10.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围绕培育“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等新经济为主要形态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人工智能+”,重点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小型超级计算机、机器人、增材制造等领域自主研发攻坚突破,加快智能制造、健康医疗等领域场景应用示范,到2020年关联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数据+”,重点拓展交通指挥调度、个性化诊疗、智慧化工厂管理、大通关和物流信息服务等行业应用,推动大规模数据仓库、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等共性基础技术研发,到2020年大数据核心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5G+”,重点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云医疗、云制造、数字娱乐(电子竞技)、无人机应用,到2020年5G组网实现规模化商用。“清洁能源+”,重点发展绿色高载能产业,突出页岩气、光伏、先进储能等领域,在晶硅光伏、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及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到2020年关联领域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供应链+”,重点建设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全球配送网络和资源配置中心,推进制造业、商贸等领域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着力打造国际供应链枢纽。

11.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坚持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构建产业比较优势,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产业功能区集聚。聚焦错位协同,加快制定全市重点产业全景图、重点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线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表,明确66个产业功能区产业方向、产业门类、细分领域,建立产业功能区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差异化错位发展。聚焦垂直整合,积极引进配套产业和企业,建立完善企业协作服务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股权合作、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模式开展全链条布局,到2020年实现主要产业本地配套率60%以上。聚焦功能配套,高水平配置标准化厂房、专业楼宇、人才公寓、智慧网络等基础设施,品牌化配套与产业联系紧密的教育科研、孵化平台、产业基金、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新型城市社区。聚焦供给创新,重点推进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建立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挂钩制度,构建工业用地亩产效益评价体系,探索试点新型产业用地机制,实现土地高产高质高效综合利用。

12.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龙头,持续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能力。全面提升全球科技要素集聚能力,大力引进世界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来蓉建立研究中心、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争取布局建设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引进能力,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到2020年引进和培育100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完善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深化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复制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鼓励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技术市场交易额超过600亿元。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能力,设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产业引导基金,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工作,全面推进成都造“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示范应用,到2020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以上。

13.积极发展现代金融。坚定不移推进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聚焦“五大核心功能”,持续提升金融集聚辐射能级水平。全面增强资本市场功能,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和运营中心,支持本土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创新性要素交易市场,实施“交子之星”上市倍增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债、并购重组,打造中西部区域资本市场高地。全面增强财富管理功能,积极培育和引进境内外知名财富管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稳步推进财富管理产品多元发展和业态创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财富管理基地。全面增强创投融资功能,实施“GP独角兽计划”,发展重点面向初创期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加快构建“创业投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多层次创业融资服务体系,打造西部创投融资中心。全面增强结算中心功能,探索“一带一路”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创新,加快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贷记结算业务,打造中西部结算高地。全面增强新型金融功能,开展保险创新功能试验区等改革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文化金融等新型金融,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圈,打造中国新型金融先行区。

14.深化人力资源协同。紧扣服务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产业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人力资源协同体系。强化精准引进,建立完善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机制,绘制全球高层次人才分布图、本地人才结构需求分布图和人才流动动态示意图,加快引进更多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和团队。强化精准培育,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加快建设人才学院、人才特色小镇,实施“成都工匠”培育计划、“技能成都”品牌培育计划,推广首席技师制度。强化精准匹配,打造跨界共享的人力资源平台,推行高端人才“双聘制”,推动优秀人才同优势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园区和企业高效匹配。强化精准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建设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化提升“蓉城人才绿卡”制度,建立创新创业、短期实习、技能培训等人才扶持服务体系,开辟海外人才来蓉发展绿色通道。

15.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深化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加快推动功能性公共性资产货币化股权化,引导专业化公司的“混改”和上市,加大市属国企优质资产注入、资本金补充力度,通过外部增资扩股、存量资产增值,促进国资国企降负债、降成本、提效益、提能力,到2020年国企资产总额达到150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4.5%左右,资产证券化率达到30%以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坚持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功能区、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实施民营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快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提升”,培育一批“拟上规、成长型、小巨人”企业和一批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鼓励类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建立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机制和审批绿色通道,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健全完善精准支持政策和正向激励机制,树立和宣传企业家典型,培养具有诚信意识、全球眼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1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充分发挥战略支点作用,加强与沿线城市生态环保、开放通道、产业协同、文化旅游等方面全面对接、联动发展,培育区域合作竞争新优势。主动推进环成都经济圈一体发展,引领推动成德成眉成资通道、产业、平台、服务、市场共建共享,加快区域间铁路公交化运营,整体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引领带动五区协同发展,坚持以交通和经济廊道建设为引领,主动加强与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区协作联动,着力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完善区域间统筹协作机制,分区域制定配套政策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开发强度、土地配置、产业准入,推动“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精准落地。加快城市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高起点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城区,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坚定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形成区域发展新支撑。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的战略定位,聚集发展新经济、会展经济、文创产业,加快形成天府中心、西部博览城、成都科学城、天府文创城“一中心三城”的功能布局,规划建设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京东云小镇等7个特色产业小镇,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先行区、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和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17.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战略通道建设、开放平台提升、政策制度创新,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加快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和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统筹推进“两场一体”运营,布局“48+14+30”的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加快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建设高能级战略开放平台,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蓉欧+”战略示范区,全面增强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功能,不断提升中德、中法、中意等国别合作园区共建层次,加快中国—欧洲中心、“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园等建设,以淮州新城为中心建设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强化宽领域经贸合作,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跨国企业总部提升计划,建立国际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跨国并购,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到2020年服务贸易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推动全方位制度创新,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聚焦双向投资管理、贸易监管服务等五大领域推动核心制度体系创新,建立健全与主要开放口岸、重点城市群的区域协同开放体制机制,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打造西部法律服务核心城市,积极探索更高水平的内陆自由贸易港。

18.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殷切嘱托,加快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推动乡村活力释放,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依法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建立健全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打造100个特色镇(街区)和1000个川西林盘,加快建设天府农博园、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中国川菜产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郫都区“绿色战旗、幸福安唐”乡村振兴博览园,推动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建设,培育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饲料加工等千亿产业集群。推动乡村环境美化,开展“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行动,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民居、老旧院落,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全方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风化回归,加大农村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新乡贤人才,把天府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建设和居民生活,让文明乡风滋养乡村振兴。

四、积极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9.努力实现劳有所得、劳有丰酬。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质量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健全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工作,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和托底帮扶,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推进创业服务提能、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载体建设提速、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提质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市民就业创业技能,推动实现技能增收。深入实施科技人员、企业经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正常增长机制,持续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持续巩固简阳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减少城乡相对贫困人口,确保实现高标准全面小康。到202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6万元和2.61万元以上。

20.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优教。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优教成都”,到2020年率先在中西部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增强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健全小学生课后服务制度,综合施策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到2020年建成中小学、幼儿园500余所,增加学位约28万个,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确保全市示范性高中在校生占比达到80%以上。推动职业教育优质领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优质协同,支持在蓉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市属高校高水平发展。推动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全覆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市场化供给,发挥教育投资集团国有资本撬动作用,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城,打造留学生学习培训基地,建成一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21.努力实现体有所健、病有良医。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大服务、大共享”理念,加快建设“健康成都”,到2020年,基本形成均衡协调、一体高效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居民人均期望寿命81岁以上,建成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开展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分级诊疗等制度。坚持对标一流进阶提质,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基层卫生三大服务体系建设,全市三级医院达到70家以上,80%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标准,90%的县级疾控机构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2890个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开展卫生健康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国际相关认证,重点打造20个具有国际医疗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增强体育投资集团的公共体育设施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能力,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造“运动成都”品牌。

22.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创新住房公积金制度,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商品住房供应,切实解决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未来3年新建商品住房66万套。加强人才住房供应,推进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探索实施“先租后售”和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模式。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交付和腾退流转,清理盘活国有闲置存量住房和市场存量房源,培育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保障力度,到2020年筹集各类政策支持性住房39万套。积极探索“留改建”模式,深入推进多元化补偿方式,多渠道筹集安置房源,2020年前完成3.1万户棚改和900个老旧院落改造。强化物业服务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控和评估体系,完善“三联三共”管理机制,规范行业服务标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23.努力实现人有所保、人有普保。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不断提升市民安全预期和稳定预期。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深入实施保障水平提升计划,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确保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稳步提升,调整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结构、适度扩大报销范围、突出大病保障功能,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深入实施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计划,引导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深化长期照护保险试点,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补充保险相互衔接,满足群众多层次保障需求。深入实施社会救助提升计划,建立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制度,健全特殊群体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全面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促进社会关爱援助、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衔接发展。

24.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颐养。加快构建多层次、普惠制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一个老年人都活出尊严、活出品质。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适度超前、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到2020年养老床位达到13.5万张以上,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5张以上。优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支持利用社区底商和闲置空间就近引入公益性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到2020年城乡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0%。创新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建立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整合闲置资产优先用于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编制养老关爱地图,开展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设施适老化改造,提高困难老人基本养老服务补贴水平,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体系建设,打造养老服务连锁“成都品牌”。

25.努力实现以文扬韵、以德润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塑造别样精彩的人文魅力和城市气质。坚持以文铸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影响力,构筑全市人民共同精神家园。坚持以文化人,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打造“三馆一站”公共文化体系升级版,全力建设“书香成都”,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综合使用效率,形成一批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坚持以文塑城,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将天府文化融入城市社区、绿道体系、川西林盘,打造“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文化景观、文创街区和小镇,创构成都生活美学地图。坚持以文立品,深入实施天府文艺“攀原登峰”工程,加快推进天府奥体城、天府锦城、熊猫星球、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音乐坊等文化地标建设,全力打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深入推进高效能治理,努力提高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6.深化社区发展治理营建美丽家园。坚定不移转理念、转职能、转方式、转机制、转形态,统筹推进“五大行动”,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构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区域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对各类治理主体的有效覆盖。深入推进街道(乡镇)职能转变、社区减负增效。编制社区标准体系和社区发展规划,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加快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多种模式建设和运营“一站式”社区综合体,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规范化城市管理标准,全面优化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建设净洁美好家园。把国际化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社区,加快打造一批示范性国际化社区。完善“一核三治、共建共享”社区治理机制,健全村(居)民议事会制度,深入推进院落居民自治。探索业主代表大会制度或小区自治委员会制度,到2020年城乡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设立率达到100%。深化社区“诉源”治理,完善社区多元解纷机制。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善社区经费保障激励机制。实施社区总体营造,鼓励发展社区基金会,培养壮大社区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到2020年实施社区营造项目的社区达到90%以上。落实社区工作者薪酬保障政策,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重点打造智能政务平台、智能安防平台、天府市民云平台,大力提升便民效率。

27.实施大气综合治理保卫锦城蓝天。坚持以铁的手腕深入实施“治霾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控工业污染,持续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强力推进老旧燃气锅炉改造,全面完成全市燃煤锅炉(电厂锅炉除外)淘汰工作。严控移动源排放,强化柴油货车等高排放移动源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标车用燃料行为。严控扬尘污染,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和装配式建设方式,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密闭作业试点,实现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科学治理大气污染,加快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和大数据管理平台,编制实施动态更新的污染源清单,深化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对污染源精准检测、精准溯源、精准治理。深入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和夏季臭氧防控专项行动,督促重点排放企业错峰生产,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推动大气综合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到2020年实现中心城区PM2.5年均浓度小于50微克/立方米,明显改善空气质量。

28.加强水体系统治理重现水润天府。坚持重拳治水,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管理,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坚决打赢“蓉城碧水”保卫战。加强河湖流域综合治理,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时序要求,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打造“夜游锦江”城市生态景观品牌,加快实施沱江、金马河流域水生态治理。提升城市水生态品质,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制定再生水利用规划,加快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工业企业治污减排力度,提标改造工业园区和重点行业污水处理设施。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开展城郊和镇郊结合部、农村新型社区、林盘院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专项行动。到2020年完成全域296段黑臭水体治理,岷江、沱江成都段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0%,纳入国家和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

29.创新交通精细治理实现畅通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面形成“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2020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占机动化出行的5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50%。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到2020年轨道交通投入运营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到2020年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800公里,全面建成公交都市。加快建设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网,串联形成覆盖区域、城区、社区三级的天府绿道慢行系统。提升交通组织智慧化水平,建设城市智慧交通云脑,优化“蓉e行”交通众治平台,到2020年全面建成智慧交通体系,明显提升城市通行效率。完善静态交通管理,推进智慧立体停车场(综合体)建设,试点社区共享停车和“互联网+停车”,到2020年城市核心区新增配建停车泊位5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3万个。常态化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加快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地方性立法,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全畅达、高效绿色。

30.强化绿色空间治理实现绿满蓉城。坚持全域增绿,加快建设“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全长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着力打造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系统串联市域五级绿化体系,有机植入高端消费场景、宜居生活场景、新兴业态场景和蜀风雅韵文态场景,充分彰显绿色空间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坚守留白增绿静气,推进城市增绿,加强以屋顶、桥柱、墙体为重点的立体绿化,深入实施“增花添彩”工程,加快天府植物园、熊猫之都、鹿溪河生态廊道等重大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工程,以都江堰精华灌区、崇州北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双流国际机场航空走廊、龙泉山和龙门山生态建设等为重点,打造空间布局融合、功能定位清晰的现代农业生态新景观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实现全域景观化景区化。深入实施“治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积极开展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土壤污染分类管理、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坚决打赢“天府净土”保卫战。

31.强化社会安全治理守护市民安宁。牢固树立城市安全观,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争创首批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完善城市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综合交通枢纽、特种设施设备、固体废弃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城市道路桥梁、公交地铁、高铁、供电等城市生命线的安全防护运营。深入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食品药品大数据监管、溯源监管、风险监管,确保市民吃得放心、用药安心。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防控和处置,提升传染病疫情综合监测应对能力。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自然灾害避难场所,切实增强城市综合承灾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打突出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建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三张清单”和10个防范化解风险工作方案,开展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试点,全力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

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32.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健全从政道德常态化教育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尊崇遵守党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政治巡察常态化、全覆盖,坚决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持续肃清周永康和李春城流毒影响,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政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高度自觉,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33.全面提升领导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建设,常态化开展深度调研,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科学决策重大事项,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持续增强驾驭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全面提升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实施以“四个一批”为抓手的“践行新理念建设新天府执政骨干工程”,紧扣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和新政策、新部署、新举措开展专业化培训,分批次选派干部到先进城市挂职锻炼,持续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

34.激发干部敢担当善落实乐奉献。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加快制定实施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措施办法,落实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细化干部关心激励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突出学习先进、勇争一流、敢于担当、为民奉献的政绩导向,常态化分专题开展竞进拉练,建立健全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综合运用,形成广大干部抓落实、促落实、善落实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蓉城先锋”党员示范行动、“新时代新作为”主题宣传活动,分行业分领域选树能手标兵,激励广大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主战场和基层第一线争做时代先锋、争创一流业绩。

35.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加快构建与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相适应的法规体系,着力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打造事项最少、环节最简、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至简审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深入推进网络理政,建设高效政务一流城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推动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加快研究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政绩考核体系,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36.弘扬务实作风推动落地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行动计划、工程项目和保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层层推动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持续开展“四个一”深度蹲点调研活动,对焦点穴、靶向施策,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推动落实。职能部门要以“全面落实年”为主线,建立责任清单,加强督促指导,强化激励约束,加快形成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抓落实体制机制。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真抓实干作风,坚定不移转理念、转方法、转作风、提能力,不断提升复命意识和划句号能力,让成都速度、成都服务和成都效率成为一种干事状态、一种城市精神,以奋斗者和奉献者的精神区位,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就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出部署,鲜明提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

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

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

”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来做,

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结

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

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推动信息化和工

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武装干部、武装人民。新发展理念不是凭

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

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

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所以它是科学的。无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一班人的“领头羊”,其个人品质、才能、工作方法对党员、群众的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既要言传更要身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支部书记2022讲党课讲稿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支部书记2022讲党课讲稿篇1

  根据区纪委《关于在全区开展党政正职和基层支部书记讲廉政党课优秀讲稿和优秀讲课视频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安排,今天我在这里给全体党员讲一堂廉政方面的党课,下面围绕利益关主题,就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大家共同认识、体会一下。

  一、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

  我们的党员干部究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呢?换句话说,也就是什么样的利益观才是我们所应当具有的正确的利益观?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利益观说起。如果要给利益观下个定义的话,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利益”。通俗地说,利益其实就是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所持的看法和态度。

  利益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可见,利益观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利益观的核心就是个人利益至上,就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一套。这种利益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诱惑力,至今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远的不说,就是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里,被资产阶级利益观困扰者也大有人在。以谋取私利为目标的“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等错误观念,正是这种利益观的真实写照!

  随着我们党执政时间的不断延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我们干部队伍成分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同志能够在正确的利益观指导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但也应当看到,确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与诱惑,利益观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内心世界的颓废与堕落,直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凭借手中的权力,非法谋取个人、家庭和小团体的利益,甚至为了钱、权、色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贪图享乐、奢侈挥霍,把吃喝玩乐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视艰苦奋斗为“冒傻气”,整天沉湎于纸醉金迷之中;三是突出自己、好大喜功,把个人出名获利当作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为了个人名利而不惜劳民伤财;四是心术不正、勾心斗角,把旧时的官场作风带进现实生活,终日里谋人不谋事,干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却把心思用于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求升官晋爵;五是见风使舵、庸俗市侩,对上级阿谀奉承,对同事拉拉扯扯,对朋友居心叵测,对群众漠不关心,凡事以对个人是否有利为准则;六是盲目攀比、怨天尤人,收入同多的比、待遇同高的比、条件同好的比,总觉得自己吃亏。事业不成怨条件、工作不力怨环境、关系不顺怨领导、业绩平平怨下属,好像党和人民总是对不起他。

  上述现象不能不说与一些干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有着直接关系。尽管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但如果不认真对待并切实加以纠正,支流就有可能变成主流,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资产阶级利益观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如果抱着这样的利益观不肯放手,就不配当党员干部,更不配当领导干部。那么,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呢?对此,刘少奇同志早在六十多年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里就作出了高度概括,他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在每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都要使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完全一致。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应有的利益观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短短九个字,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利益观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这里所说的整体利益,就是指党和人民的利益,个人利益则不单指党员干部本人,还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属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

  2、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观念。也就是说,党员干部不仅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且不能只顾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局部利益,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全局的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服从全局利益的大局观念。

  3、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有些事情从眼前看是有益的,但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和胆识,不为眼前利益所惑,树立为长远利益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4、甘于清贫的无私奉献观念。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最前面,时刻不忘人民公仆的本色,突出一个“谋”字,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

  5、自律基础上的遵纪守法观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必须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来进行,党员干部都要强化自己的法制观念,即使在谋取正当利益的时候,也要严格自律,模范地遵纪守法。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对待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共产党员一切言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称职,最根本的标准也是这一点。

  二、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江泽民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世界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江泽民的这番话明确告诉我们,正确的世界观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什么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等,都无从谈起。

  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总的和基本的看法。共产党人应当具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它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从一定意义上说,世界观就是人生的“总开关”,这个开关工作正常,人就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这个开关出了毛病,人生就会迷茫甚至步入歧途。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同样是党员干部,绝大多数能够严于律己,时时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有的人却追求一己私利甚至堕落成腐败分子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们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与世界观紧密相连并受世界观制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是党员干部必须注重解决好的问题。简单地说,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现实。江泽民同志对此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并写进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自觉抵制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这“三个解决好”,集中反映了为官做人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态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参加革命为什么”,讲的是领导干部参加革命的初衷,就是干什么来的、图的是什么;“当干部应该做什么”,讲的是领导干部的现实作为,是打算用人民给的权力去为老百姓服务呢,还是为了光宗耀祖甚至是谋取私利;“身后留点什么”,讲的是历史评价问题,是要留下怀念和好的口碑,还是让人民群众在你离开后戳脊梁骨。贯穿这“三个解决好”的主线就是为什么人掌权、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三个解决好”,也就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打下了坚实根基。

  3、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是爱好还是憎恶、是赞同还是反对、是接近还是回避,体现了人的价值观。价值观往往是隐含在人的意识深处的东西,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象人生的“方向盘”,通常情况下,会帮助人们在有关善恶、是非、真假、曲直的判断中明确方向,作出正确选择,即使在遇到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时,也能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刻苦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并且要坚持不懈,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

  同志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非常值得珍重。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使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手段的情况下,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物质利益,对谁来说都是必需的,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大家千万要记住,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成为它的俘虏,既有损于党的事业和个人名节,也有悖于党员干部的本色,实在是得不偿失。只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党支部书记2022讲党课讲稿篇2

  《师德师能提升年党员应该怎么办?》这是我本次讲党课的主题,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1、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确定为师德师能提升年,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

  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深入浅出,阐明观点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第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

  第四,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第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第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第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第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同志们,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党支部书记2022讲党课讲稿篇3

  各位领导、同事们:

  做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总书记的“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此外,作为一名村官,我们应该时刻不忘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守党的规章制度,并牢记于心,争取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对于此次提到的两学一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在最基层工作,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党性觉悟;其次,路漫漫,我们要时刻不忘身上的重担,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于心,不断增强我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论何时,何地,都坚决拥护共产党;最后,我们要坚持出淤泥而不染的作风,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在基层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对于“两学一做”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一学为主,那么学什么呢?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学习《准则》和《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同时要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还得学习习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点一点去挖掘,一点一点去学习,将自己充实起来。

  此外,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要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要引领身边的党员强化政治意识,向党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要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这些是我们作为一名合格党员所必须有的基本意识。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们是一名无产阶级战士,我们要武装我的大脑,不被时间冲淡。

党支部书记2022讲党课讲稿篇4

  按照会议安排,结合学习思考和工作实际,我就延安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怎样学、怎么看、怎么干”三个方面的问题作如下发言。我的发言题目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推动延安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一是十九大的重大判断。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判断,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现代金融、开放合作六个方面作出战略部署。这是继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之后又一重大判断和创新成果。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包含的“七个坚持”,这是十八大以来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三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高质量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并从理念、供给、需求、投入产出、分配、宏观经济循环六个方面进行论述,得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内涵变化。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三个必然要求的发展。五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五个牢牢把握”来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上述五个方面是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研究转化、系统谋划、精准施策、落地见效上出实招,推动延安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坚持以稳中求进的辩证思维审视延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讲“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看问题、想对策、抓落实,都要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尊重规律,既反对消极应付、不思进取,又反对冲动蛮干、急于求成,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这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总书记不仅讲原则、提要求,还给我们教方法。发展阶段调整也是处理稳和进的关系。回顾我市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在提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引水兴工、“三区九园”之后,形成了“稳油、增气、扩煤、兴电、促转化”工作思路;到市五次党代会提出五大战略、城区园区景区集中集约集群化承载,提出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为延安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特别是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去年,我市紧盯追赶超越目标,两手发力,在“稳”字上下功夫,在“进”字上求突破,稳住了石油、煤炭和烟草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提升,全市经济实现了稳中有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特别是经过多年发展、创新探索和接续奋斗,我市已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但经济总量小、结构差、增速慢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一是经济结构不平衡。三次产业占比为特点,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运用党的基本理论,有针对性地帮助广大党员认识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注意把党课教育同分析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同广大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完成本单位的任务、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每听一次党课,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

  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

  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带头讲党课,又要带头听党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联系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实际,每年至少为基层党员、干部讲一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党员作出表率,是坚持党课制度、增强教育效果的关键。

  坚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引导党员结合党课讲授进行讨论交流,是消化党课内容、提高党课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营造党内生活的民主氛围,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一次好的党课,应当激发出党员平等的讨论、同志式的批评内动力,而且应当允许不同认识、不同见解的争论,从而使党员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党员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这就需要围绕党课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党员讨论交流,把党课讲授引向深入。通过讨论交流,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帮助党员明辨是非、提高觉悟、增强党性。

党支部书记2022讲党课讲稿篇6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礼记大学》中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深刻诠释,并且,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古人还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百行以德为首”。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修身正己最主要的就是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精神之所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正是他们坚持严于修身的思想根植于心的具体体现,在于自我崇高思想情操的塑造。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这就鲜明地告诉我们,公权民用,一丝一毫不能私用,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身为领导干部,时刻应当把秉公用权作为底线,做到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确保公权行使不越轨、不谋私。否则,上行下效,带坏了队伍,败坏了风气,严重的违反了党纪国法。长言道:“公不畏严,而畏廉”,归根结底,要当好官、清官、廉官,就是要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谨言慎行,一切在制度的框架内办事,才能保证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以权谋私,注定要身陷囹圄,这样的警示案例有许多,不胜枚举。古有大贪官严嵩、和,今有苏荣、万庆良。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所以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还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讲的就是自我修炼,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真的要慎独慎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始终不放纵、不逾矩,谨防得意忘本,保持一身正气,才能经受住错综复杂的考验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常言道:“苍蝇不盯无缝儿的蛋”,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手中有了实权或兜里有了“资源”,便会如花招蝶,头脑稍不清楚,便会飘飘不知所以然,不知不觉中变化、变质、变腐、变坏。作为领导干部时刻应把自己管得严严实实,建好自身的“防火墙”,才能对“四风”百毒不侵。对自己严,就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宽,无异于对自己的害。对自身要求要严、标准要高、行为要正。特别是做官从政者,对自己要求应更紧一点、苛刻一点、自律一点。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其本质要求就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共产党成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大法宝。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急功近利、不好大喜功、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因地制宜,接地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盲从、避免因照抄照搬而引发的历史悲剧重演,给革命、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和灾难。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马上就办”。看一个人或一个班子集体创业实不实,就是要看是否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要以“敢于担当为镜”,检查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尤其在联系服务群众、切实为基层解决问题方面的实际表现。众所周知,创业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番风顺的,不仅有成功,也有失败。在鲜花、掌声背后有的更多的是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脚踏实地,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抓到机遇,在实干中造福社会和人民。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古人讲,“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这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怎么对你。正如《论语》中所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帮无怨,在家无怨”。党员领导干部为人处世做官就应当诚实守信,坦坦荡荡,思想上与党和组织同心,行动上与党和组织同步,对群众真情实感,对同志真心实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党支部书记2022讲党课讲稿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