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逻辑思维是最高级的吗

    职业棋手与业余棋手有一个重要的差别:职业棋手非常注重基本功训练,要花大量时间对基本功进行高强度和系统性的训练,因而都有过硬的基本功;业余棋手通常不注重基本功训练,偶尔练一练,训练的强度和系统性也不够,因而总是不能与职业棋手相匹敌。大学生是职业的学习者,职业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储存者和复述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者。职业的思考者必须练好思维基本功,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基本功。

    十七世纪法国文学家布鲁叶说:“世界上最稀有的东西,除了好的判断外,便是钻石和珠宝了。”

    谈到批判,总要有一个批判的对象,也就是批判什么;还要有一个批判的标准,也就是依据什么来批判;当然,批判是有目的的。

    如果对批判的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那就不具有批判的资格。因而,批判首先意味着准确和充分地理解批判的对象。在这方面,批判性思维坚持理解的宽容原则,也就是以合理性的最大限度理解批判的对象。宽容原则限制批判者对所批判的对象进行歪曲的或者片面的理解,要求批判者具有公正、准确的理解能力。

    任何批判都会预设一个或多个标准。批判的标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立场性标准;另一类是中立的标准。

    《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朱“为我”的观点,主张尊重个体生命,不做自伤其生的事情,也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伤害和侵夺。墨翟“兼爱”的观点,主张普遍平等地爱人,不受等级贵贱和血缘亲疏的局限。孟子对杨、墨的批判,依据的标准是立场性的,以儒家有差等的人伦之爱为标准,对杨、墨的观点进行批判。立场性批判通常不能解决争议,易于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

    苏格拉底在临终前面临三项指控:腐蚀青年;崇拜新神;不崇拜城邦诸神。苏格拉底不清楚第三项指控的确切意思,请法官美勒托为他澄清一下,美勒托说:这项指控意为苏格拉底是彻底的无神论者。苏格拉底说:倘若如此,那第二项指控就不能成立。由于“苏格拉底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与“苏格拉底崇拜新神”相互矛盾,其中必有一个不能成立。苏格拉底对美勒托的批判,以逻辑学的矛盾律为标准,这种标准是中立的,也就是控辩双方都认同的标准。

    批判性思维坚持批判的中立原则,也就是以双方无争议的或者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准则作为批判的标准。宽容原则和中立原则是确保思维公正性的原则,违背其中之一就会伤害思维的公正性。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得出好的判断。十七世纪法国文学家布鲁叶说:“世界上最稀有的东西,除了好的判断外,便是钻石和珠宝了。”爱因斯坦说:“应该把独立思考和综合判断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获得特定知识的能力。”若要得出好的判断,非竭尽全力、劳心苦思不可。据此,恩尼斯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针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

    阅读是职业学习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我们只是把所读到的东西机械地转录到脑子里,这种阅读就不是批判性的。

    在恩尼斯的定义中,既把批判用于思维的产品,也将其用于思维的过程。用于思维产品最常见的批判形式是批判性阅读。阅读是职业学习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我们只是把所读到的东西机械地转录到脑子里,这种阅读就不是批判性的。批判性阅读意味着积极主动的思考,既不抗拒作者的观点,也不是不加思考地对作者的观点加以接受,而是积极地参与作者的思考,在不遗漏作者表述的细节、不曲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对所读到的东西进行理解、分析、比较、核对、质疑和反思等思考性工作,依据无争议的标准对所读到的东西进行权衡和评估,然后,再得出观点对错或作品好坏的判断。

    让我们来看一则小测验。我让大学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重读鲁迅的《孔乙己》,要求回答的问题是:在鲁迅笔下,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几乎所有同学都认同:“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是一位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当我进一步质问: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什么?有些学生茫然无语,有些学生说:“老师这样教的。”

    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无奈。首先,“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不是对“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的直接回答,而是对“什么原因使孔乙己成为那样一个人”的直接回答。其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读者对孔乙己发表的看法和评论,仍然不是对“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的直接回答。在没弄清楚孔乙己是什么样人的前提下,就去推测他何以成为这样的原因,作出孔乙己让人感到悲哀或愤怒的评论,这是不合理的。最后,“老师这样教的”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回答,是不独立思考的表现。

    接着,我把“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细化,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显然,孔乙己没什么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会向饭店的小伙计卖弄“回”字有四种写法;孔乙己有一技之长,写得一笔好字;文中六次描写孔乙己挨打,两次间接描写:“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四次直接描写:“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先写服辩,后来是打。”“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凡写挨打之处都提到偷,因为偷人家东西挨打;孔乙己是一个酒徒。“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

    没有真才实学却自以为有学问,身着脏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虚荣到了死要面子的地步;有一技之长却不好好发挥,一边干活一边偷人家东西,屡打不改,而且偷窃的胆子越来越大(举人家的笔书纸砚通常比一般人家的更贵重、更值钱);嗜酒如命,即使被打折了腿,仅有四文大钱,还要爬到酒店去喝。虚荣、懒做、偷窃、嗜酒之人,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难道没有吗?如今,哪个单位敢雇用这样的人?什么样制度的国家能养得起这样的人?这种人的出现与封建科举制度有多大的相关性?怒其不争气尚可,哀其不幸则未必。若是在今天,因屡次偷窃被抓,会被关进监狱,对这种“不幸”,何哀之有?

    批判性思维首先倡导的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学文科的,这种态度和精神的匮乏,到了让人悲伤的地步。懒得独立思考,喜欢简单和模仿,动不动就找模板,或者上网搜查现成答案。思考问题缺乏耐心,在没有对结论赖以成立的根据进行深思熟虑的情况下,便匆忙得出结论,下判断时胆大、草率而任性。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说:“如果勉强让我们做选择,一个是个人的态度,另一个是关于逻辑原则的知识,也就是能顺利处理问题的逻辑方法和技术,我将选择前者。幸好,我们不必作出这样的选择,因为个人态度与逻辑方法并不是对立的。”确实,有了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才会产生使用方法和技术的愿望和意志。否则,即使掌握了方法和技术,也不会不辞辛苦地使用它。

    很遗憾,我国的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教育很薄弱,很多教师和学生没有学过逻辑,缺乏逻辑观念,不懂得评估论证好坏的逻辑标准和方法。

    当然,思维方法和技术很重要,逻辑的方法和技术就是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方法和技术。柯匹在《逻辑学导论》中说:“逻辑学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在那些必须依靠下判断的地方,正确推理终究是其最坚实的基础。运用逻辑学的方法与技术,人们可以有效地区分正确的推理和不正确的推理。”赫尔利在《简明逻辑学导论》中说:“逻辑的目标是研发一种方法和原则的体系,可供我们用作评价他人论证的准则,以及构造我们自己的论证的指导。”“逻辑作为评价论证的科学,其目的就是开发供我们区别好论证与坏论证的方法和技术。”

    很遗憾,我国的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教育很薄弱,很多教师和学生没有学过逻辑,缺乏逻辑观念,不懂得评估论证好坏的逻辑标准和方法。何以见得呢?给出支持主张的理由和根据叫论证。表达主张的陈述叫结论,表达理由和根据的陈述叫前提,由前提得出结论的推导过程叫推理。无论是表达主张,还是陈述理由,都要使用概念。

    针对论证的主张、理由、推理和概念的运用,至少有32种常见的逻辑错误,诸如含糊不清、混淆概念、绝对判断、不一致或自相矛盾、非黑即白、轻率概括、不当类比、熏鲱、稻草人、假因果等等,这些逻辑错误违背的都是逻辑的基本规律和准则。与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相比,在论文或论著中出现逻辑错误是更加不能允许的。我们以逻辑错误为例,检阅一下论证性的思维产品,看一看我们的思维素质和思维质量如何。

    “唐山大地震30周年,就是10950个日子。每一个日子,都伴随和意味着数十个灵魂在逐渐远去。但是他们的名字,却应该和必须永远留下来。因为没有这些真实的名字,那场灾难就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失去了这些真实的名字,也就失去了唐山大地震的历史。其实每一场灾难都是如此。”

    “30周年”应该是第30年这一年,怎么会有10950个日子?这是误用概念。很滑稽,遇难同胞的灵魂没有一起走,在这30年中,每天走数十个,一直走到现在。作者的主张是:遇难者的名字应该和必须永远留下来。理由有两个:其一,“没有这些真实的名字,那场灾难就是不完整的。”这个理由不成立,灾难一旦发生都是完整的,其完整性不取决于遇难者的名字。其二,“失去了这些真实的名字,也就失去了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这个理由也不成立,因为即使我们失去了遇难者的名字,也不会失去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这个论证是无效的,可作者却在此基础上大胆地概括说:“其实每一场灾难都是如此。”这样的概括叫绝对判断。

    再看某家名牌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面向21世纪的大学教材中的论证:

    “因此,一篇文章可以没有对比性的写作赋形思维操作,但绝对不可以没有重复性的写作赋形思维操作……但是,并非每一篇文章的写作中都必须运用‘重复’与‘对比’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这要看具体情况灵活而定。有时只用‘重复’,有时只用‘对比’,有时二者兼而有之。” 

    其中的自相矛盾是明显的。这本教材的逻辑错误很多,再看一例:

    “对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首先是对写作思维原理——三种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理解,主要是认真阅读教材,认真听老师的知识阐述、举例分析、操作演示。然后是对这些理论的思考、验证,看是否能推翻这些结论。如果不能推翻,就只有深信它,迷恋它,实践它,运用它。”

    “思维原理”与“思维操作模型”不是同一档次的概念,不可等量齐观;最后一句假设:“对于一种理论,要么推翻它,要么深信它,迷恋它,实践它,运用它。”在此假设之下,“如果不能推翻,就只有深信它,迷恋它,实践它,运用它”才能成立。这一假设犯了非黑即白的错误。反例是存在的,即使是不能推翻的科学理论,也没有必要“深信它,迷恋它”,否则,科学就会停止不前。

    学术专著中的情况又如何呢?一本研究音乐文化的著作中有如下论述:

    “王光祈曾把世界音乐分为三大体系,即:华夏乐系、希腊乐系和波斯——阿拉伯乐系。杜亚雄继承了这一体系划分,但将华夏乐系改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改为欧洲乐系,并进一步阐释了这几个乐系的特征。我接受这一划分,但仍愿意把中国乐系叫做华夏乐系。否则,我认为会有把使用欧洲乐系和波斯——阿拉伯乐系的少数民族排斥在中国以外之嫌。”

    王光祈对乐系的分类依据的是文化标准;杜亚雄对乐系的分类依据的是区域标准。这是两种独立的划分,没有什么继承关系。作者将这两种分类掺和在一起:“华夏乐系、欧洲乐系和波斯——阿拉伯乐系。”在一次分类中使用了两种标准,导致分类的混乱。“否则,我认为会有……之嫌。”事实上,“华夏乐系”的外延不包括使用欧洲乐系和波斯——阿拉伯乐系的少数民族音乐,而“中国乐系”则能将它们包括其中,真是事与愿违。“我接受这一划分,但仍愿意……”,对乐系进行分类属于事实性问题,应当遵循科学和逻辑的标准,不取决于作者愿不愿意的情感偏好。在需要做出理性判断的时候,任凭情感和愿望的参与并受其左右,这种现象很普遍。

    俗话说:不知者无畏。逻辑观念淡薄,缺乏逻辑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恐怕是出现这类不合格的思维产品的一个原因。讲究学术规范,最起码要符合理性的标准,而逻辑的准则是理性标准的底线。学好逻辑,用好逻辑,这是职业学习者必备的思维基本功。

    怀特海说: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

    就思维过程而言,我们把思考分为两个阶段:产生想法的创造性思维和判断想法的批判性思维。这两个阶段是互相交织的,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思考会在这两者之间互动。每个人都会产生想法和判断想法,但思考质量却千差万别。面对问题或挑战,有的人只会产生简单或肤浅的想法,而且不加批判地予以认可;有些人则会产生很多想法,其中包括有原创性的和有深度的想法,他们会对这些想法进行质疑、评估、审验等批判性思考,挑选出最好的想法,并对它进行验证,以便得出经得住检验的知识和信念。

    我们以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为例,看一看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和关系。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发现含铀的结晶体具有使感光底片曝光的力量。他从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结晶体放射某种射线,它穿透了覆盖在感光底片上的不透明颜料,与位于下面的光敏物质发生反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射线不及用做胸透的X射线强烈,所以,贝克勒尔减弱了对它们的研究兴趣。

    一年后,巴黎大学的玛丽·居里选取它作为博士论文题目。她用更适合测量射线强度的静电计替换了感光底片,为了确定射线的来源,她依然使用纯铀进行各种实验。当这些实验毫无成果后,她把注意力转向其他的金属或矿物质。为此,她测试了成百上千种金属、化合物和矿石,最后她将注意力集中到沥青铀矿上。沥青铀矿中有铀,她估计这种铀矿会放射射线,由于矿石中含有许多杂质,这些射线应当弱于纯铀的强度,事实的情况却相反,这些射线的力量更强。这一现象引起了居里夫人的注意,成为她接下来研究的核心问题。

    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居里夫人产生了沥青铀矿中的杂质以某种方式增强了铀的放射量的想法。由这一想法得出的一个推论是:将纯铀与沥青铀矿中的杂质混合,会使铀的放射量增加。为了验证这一推论,居里夫人用各种元素与铀混合,然后测量其射线的强度。然而,混合后的放射量总是比纯铀的放射量少。因此,她放弃了这种想法。

    尔后,她又提出第二个想法:较强的射线是由沥青铀矿中的其他杂质引起的。可是,除了铀之外,钍是当时唯一已知的放射性元素,而在已经检测的沥青铀矿中绝对没有钍。由此得出的推论是:某种新的未知元素增加了放射的强度。从这一想法得出的另一个推论是:通过提炼可以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该元素。

    她与丈夫皮埃尔一起进行元素的分离工作。由于这种元素的量异常地小,从余下的杂质中分离出可计量的量,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居里夫妇先把沥青铀矿磨碎,放入酸中溶解,再经过多步的过滤和添加其他化学物质后,他们获取了一小撮白色的粉末,发现这种粉末的放射性是纯铀的900倍。但是,由于白色粉末中的主要元素是钡,这种未知元素仍然未被分离出来。

    至此,居里夫妇决定不再进行提炼工作,而是对白色粉末进行光谱分析,希望通过这种分析能揭示出未知元素的光谱特征。当白色粉末在光谱仪中燃烧时,在紫外线区域出现了一条不同于其他成分的放射线。根据光谱的复合图像和放射强度,居里夫妇于1898年宣布发现了新元素镭,并经过多步提炼,获得足够量的镭,从而确定了它的原子量。

    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发现问题;产生想法;从想法中得出推论;验证推论。前两个步骤主要是产生想法的阶段;后两个步骤主要是判断想法的阶段。逻辑学把科学研究中产生的想法称为假说。

    好想法的产生,必须以发现一个好问题为前提。不像教师指定作业中的问题,科学研究中的好问题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富有创造性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发现的。调研不只是简单地收集常规信息,而是以很强的好奇心和富有想象力的行动去探究常人想不到的问题。居里夫人测试了几百种金属、化合物和矿石,才找到了她所研究的核心问题。

    好想法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的想法通常是不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取决于持续地产生想法,直到将惯常的想法扫荡干净,才会产生富有想象力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居里夫人的第一个想法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于是她又产生了第二个想法。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努力加上1%的灵感。怀特海说: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

    想法或假说的产生,来源于研究者自由的思想,用来解释事物的成因,寻找或构造相关的证据,以便揭示所观察到的事实的真相。因而,假说完全有可能是错误的。知道这一点,养成产生想法时保留判断的习惯就非常重要。

    想法或假说与推论和证明息息相关。从居里夫人的事例中可见,每一个想法或假说的产生,都意味着一个或更多的推论,推论的目的在于形成可用观察和实验检验的结论。因而,假说是搜集证据的指南,告诉研究者寻找什么,忽略什么。推理是我们不但要懂而且要做的事情。如果实验的结果与推论相一致,而且有理由相信唯有被探究的这些条件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那么这种证实就足够有力地支持了所推出的结论,至少在与结论相反的事实被发现之前,它是可信的。

    在发现问题和产生想法的创造性阶段,好奇心和想象力是重要的,但是,二者必须在独立思考、勤奋辛劳和勇于承受困惑和失败的基础上,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在得出推论和验证推论的批判性阶段,搜集证据和给出证明是重要的,没有经过严格证明和检验的假说只是一种臆测或猜想。尽管搜集证据和给出证明也需要发挥想象力,只有合乎逻辑的推论和经得住检验的证明,才能使好奇心和想象力开放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胡适将这两个阶段概括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杜威把这两个阶段的思维叫做反省思维。“对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按着支持它的根据以及由它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缜密的思考,就形成了反省思维。”恩尼斯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使用了“反省思维”这个词,吸收了杜威的思想。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和做出好的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工具。

    批判性思维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主张使用逻辑的方法和技术对思维产品和思维过程进行合理的质疑和反思,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注重培养清晰性、准确性、一致性、合理性以及理性的公正、谦逊、真诚和执著等思维品质和习惯。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使命,是职业学习者必须进行强化训练的思维基本功。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们按着他们所确信的“真理”来生活和工作,这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依据真正的真理而行动。当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时,每做出一次好的判断,就使我们向真理或成功迈进了一步;每做出一次坏的判断,就使我们向谬误或失败迈进了一步。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和做出好的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工具。

本文给大家讲解关于五个方面的产品综合思维能力面试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招聘,也帮助一些人求职。

很多的公司招聘产品类岗位的时候,主要还是随便聊聊热点,或者谈谈做过的项目,总体来说凭感觉。然而通过一些综合思维能力的面试题(笔试题),能更好地测试候选人。

有些常规的套路题目,如“产品经理需要什么能力?”“你做产品有什么优势?”“你为什么会选择产品经理?”等之类,这些题目其实主要是看候选人对求职准备的程度以及表达沟通能力如何,所以这些就不做分析了,网上有很多“标准答案”。本文主要讲的是考察思维能力的题目。

下面这些面试题,有些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题目,有些是我自己工作中的总结以及实践应用中招聘候选人的原创。挑选一部分,抛砖引玉,希望能帮助你招聘,也帮助一些人求职。

我将题目分类为:产品思维,数学及逻辑思维,数据思维,用户思维,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敏感度5个方面。

(1)为什么京东只能加入购物车,没有“立即购买”的按钮,而淘宝有?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产品策略的题目。到目前为止,京东的PC主站的很多产品详情页仍然只能加购物车,而不能直接下单。

有的候选人居然回答淘宝是想引导你冲动下单,而京东鼓励你理性消费。很明显是错的。

京东的定位是一个B2C的综合商城,引导你加入购物车后,通过组合营销以及运费策略,能获取更多销售额。而淘宝,以及天猫,都只是一个平台,并不直接销售商品,而是各个卖家自己销售。所以很难像京东那样组合营销,如果只能加入购物车,则可能导致部分流失。所以各家平台的性质不同导致了策略的不同。

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拓展问题:网易严选是否应该有“立即购买”?网易严选也是一个B2C的商城,但是为什么网易严选做了直接购买呢?

这仍然与定位有关。网易严选的定位是“严选”,商品品类并不像京东那么全,并且精挑细选的东西,往往不像京东那么大批量的购买。网易严选的用户购买单个商品的需求比京东强烈,所以应该做直接购买的功能。

但是我们明显能看到,网易严选,淘宝,京东三者产品策略的不同。京东是只能加购物车,淘宝是两者都可以但是强调立即购买,而网易严选则是两者都可以但是强调加入购物车

(2)为什么淘宝必须交易后评论,而大众点评可以直接评论?

这个问题主要从两个点分析:第一,在线竞争与线下竞争的不同;第二,获取评论数量的不同。

  • 第一,线上竞争与线下竞争的不同:淘宝上的店铺主要是纯线上的店铺,整个行业都是竞争对手。如果不需要交易就能评论,那么淘宝整个生态体系将会被恶性攻击给摧毁。而O2O的主要竞争范围只是方圆一公里的店铺,同类店铺数量非常有限,所以恶意评论容易控制。
  • 第二,O2O通过线下交易更方便,如果必须要线上交易了才能评论,那么会使得评论的数量过少,误差偶然性太大,失去参考价值。

同样关于评论的还有一个问题:B2B电商是否可以做评论功能

评论同样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竞争对手恶意攻击的问题;二是评论数量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仍然需要交易后才能评论;第二个问题,B2B一般是较大额的低频交易,有很多企业一年可能就只能卖出去几个大单,这种低频交易的评论就会误差非常大。所有B2B电商并不适合做评论,而是采用的是第三方权威认证的方式代替评论。

(3)微信为什么不做已读未读?

这个问题网上有较多的分析,不难回答。发送方有需求想要知道对方是否已经看到消息,而接收方这有需求对自己的行为保密,那么当双方需求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护更敏感的一方。在这里,接收方对于自己的行为泄露会比较敏感。如果做已读未读会对已经形成的人际关系造成压力,甚至破坏人际关系。

同样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陌生人社交是否应该做已读未读呢?

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已读未读的逻辑理解得非常透彻才能回答。陌生人社交,一般是陌生人以“恋爱交友”为目的。这里面,敏感的一方已经彻底发生了反转,主动发消息的一方一定会比接收消息的一方更加敏感。

陌生人之间并没有现有的人际关系,所以消息接收方几乎完全不担心人际关系的破坏,而信息发送方则非常敏感,非常关心自己是被接受还是被拒绝,而消息已读不回,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拒绝状态,这点对于陌生人社交非常重要。所以陌生人社交的已读未读状态是最基本的功能。

另外,其他一些追求效率类的办公通讯软件,如钉钉。其聊天的目的在于工作效率而不是人际关系,沟通双方并没有那么明显的人际关系的压力,所以也应该做消息已读未读状态。

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微信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体验冲突时,那边的体验更重要?

这个问题其实在上面基本已经解答,对于熟人社交来说,接受方更敏感,所以接收方的体验是更重要的。而陌生人社交,发送方的体验更重要。

(4)为什么微信的头像是方的而QQ头像是圆的?

产品的人群定位不同,微信的用户主要是成年人为主,QQ的用户主要是未成年人。

以成年人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微信,将头像做成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用户的照片本身就是方的,应该尊重用户本身的照片”,如果用户喜欢圆头像,可以自己做一张圆头像图片上传。

而QQ头像做成圆的,则是因为QQ的目标群体更年轻,很多用户需要通过头像的装饰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圆的头像能更好地衔接各种头像挂件。

(5)抖音一打开就能看到推荐的短视频,而快手则只能看到关注的短视频列表,为什么?

抖音和快手两个APP最明显的不同就在于这一点。对于新用户,抖音的使用体验比快手要好很多。但是如果作为要面试产品经理的候选人,仅仅只看到抖音对新用户使用体验更好这个层面,是不太合格的。抖音的这种模式对新用户友好,更容易让新用户快速上手并沉迷,但是对于老用户,粉丝效应、用户粘性、流量变现等效果却不如快手。

抖音的首屏总是将全网最火的一些视频推送给大家,对于新用户来说,会非常有趣。但是你关注的人却被藏起来了,粉丝效应会减弱,使得内容创作者的激励不强,很难持续推动内容的创新,久而久之,抖音全网的同质性会越来越强,老用户会感到腻烦。

所以抖音的模式的活跃主要还是靠增量用户,而快手则主要是靠存量用户对内容创作者的关注,是一种粉丝效应的体现。

所以总体来说,抖音是一个后起的产品,当前的目标主要是圈地,拉新用户,而对老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方面考虑较少。而快手则是继续维持其粉丝效应、用户粘性、流量变现等方面的优势。

(7)美团为什么要做打车?微信支付宝适合做打车吗?

美团做打车的主要目的在于完善其产品组合。强大的产品组合可以产品协同效果,互相促进。出行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景,但是出行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场景,比如说一遍打车去娱乐场所,打车去吃饭,等等。

美团利用原来在O2O领域的积累,做打车可以完善其产品组合,并且还可以做协同营销。用户对单纯的打车的APP本来忠诚度也不高,也几乎没有粘性,而美团通过一个APP解决用户的出行和消费问题,能获得更高的粘性和忠诚度。

微信和支付宝都不会做打车,因为他们的定位是一个平台,对于做平台的来说。做具体的服务机会成本很高。

(8)招聘的双方,电商的双方,哪方体验更重要?

互联网产品很多时候像是一个连接双方的中介。

冠冕堂皇的说法是,双方的体验都很重要。但是实际上,多数情况下,双方的体验是存在明显的冲突的,你在整体的思路方面必须要偏重一方。

我们需要看是哪方更稀缺。比如说:传统的招聘产品,在考虑企业和求职者双方时,明显是偏向企业的,因为企业是其收费的重要来源。而在前几年互联网泡沫中,中小企业相对较多,而人才相对稀缺,这个时候,招聘市场就变成了求职者主导的市场。

拉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以求职者的体验作为核心卖点,快速吸引了大量的互联网行业求职者,从而使得企业HR也被吸引过来。但是很多HR对拉勾的评价并不好,原因还是在于拉勾的偏向是求职者体验的。

同理,国内电商的双方,则是彻彻底底的买方的市场,买家的体验重要性远大于商家。

(9)键盘为什么是当前这种不合理的排列,有没有办法解决?

键盘的排列已经被很多工程学者认定为效率不高的一种排布方式,但是为什么现在仍然使用这种排列方法?

主要原因在于历史包袱太沉重。其代价会大于收益。对于这类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去和传统方式硬碰,而是在新的平台上采用新的技术去替代,让老的方法渐渐边缘化。比如说现在手机,以及其他新的终端设备中,都普遍采用语音输入,传统的输入方式沦为辅助。

同样在我们工作中经常也会碰到历史问题,有些没有产品思维的新手产品或交互动则想把线上产品一点点看不顺眼的东西都给改了,但是带来的问题难以估量的,带来的风险也非常大。

还有一些缺乏经验的新手在做新功能的时候会有掉进这么一个陷阱中:新功能的交互必须要和老的保持一致,同一个网站不能弄出两套方式,要改一起改。这么做,每一次尝试新的方式都会被带上沉重的历史包袱,使得创新和尝试很难进行。

其实,多数情况下用户根本不在乎你所谓的那些一致性,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交互方式,用户会觉得很自然。所以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在新的功能上大胆尝试新的方法,一旦新的方法被验证更好,就会让旧的方式慢慢被边缘化,在合适的时机就能被自然而然取代。

(10)开车的时候为什么有的人会把油门当刹车,怎么解决?

自动挡汽车为了兼容手动挡的驾驶方式,让同一只脚在油门和刹车之间来回切换,不停地在做选择,这是很违背人类神经系统规律的,紧急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错误。

然而,汽车行业也是一个历史包袱非常沉重的行业,汽车的设计以现代认知科学的眼光看,问题非常多。不仅油门刹车有问题,还有各种死角,盲区,远光灯等等问题,汽车这种不科学的设计导致很多事故。如果这是一个现代设计的产品,根本不可能允许上路,但是,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这个历史包袱,几乎谁都不可能直接撼动。

这个问题其实和上一个问题一样,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新的突破性技术让原来的产品边缘化。比如说自动驾驶技术,大幅度地将人解放出来,原来所有的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产品思维是产品类岗位最重要的能力。有的招聘者考察产品思维主要是让候选人谈谈“假如你要做一个**产品,你会怎么做。”这种题目过于开放,主观性非常大,没有对比的标准。而且和业务相关性强,如果候选人不了解这个业务,那么这个题目将无从回答,面试官很难发现候选人的潜力。

要考察产品思维,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类似于上面的案例考察候选人是否善于思考常见的、成功的产品的一些功能和产品策略。

逻辑思维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逻辑思维在产品策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几乎无处不在。

逻辑思维的考察一般有两种方法:

  • 第一就是根据与其交谈的情况,看候选人言语表达是否清楚,推理过程是否合理,等等,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是有较强的主观性;
  • 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逻辑测试题,这些测试题表面上看起来都和产品经理具体工作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与产品经理长期发展有着较强相关。

有很多互联网公司确确实实会拿这些题目招产品经理,尤其是对于工作经验不多的产品经理。这种题目网上很多,大家碰到了可以多关注,下面举几个例子:

(1)总共100个球,拿到第100个算赢。两个人分别拿,至少拿1个,最多拿5个。规定你先拿,那么你第一次拿几个,之后怎么拿,才能保证你赢?

这是一个博弈策略的题目,某家互联网公司产品招聘用过此题当笔试题,具体的过程可以网上搜索。答案是第一次拿4个,后面每次跟进对方那的情况,凑齐6个,这样就能保证赢。

(2)中国很多农村地区实行过一个政策:如生女孩,则可以继续生,如果生了男孩则不允许再生,请问这种政策对人口性别比例是否有影响?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也有互联网公司招聘产品用过此题,这个题目要回答正确非常难。

数学不好的人回答这个问题肯定是错误的,而很多数学好但是忽略了社会人文背景的人也会回答错误。

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步,需要数学知识。生女孩,则可以继续生,如果生了男孩则不允许再生,表面上感觉好像会导致女孩越来越多,男孩越来越少,但是因为每胎生男生女的比例为1:1,所以最终的结果仍然是1:1,不会导致女孩越来越多。具体的计算方法自己可以去网上查看。

但是如果仅仅只回答到这一步还不够,好的产品经理应该有数学逻辑思维,同时又能跳出纯粹的逻辑思维。你先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政策出台?

农村之所以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计划生育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如果生了女孩就不让生了占用了这一个孩子的指标,那么很多农村人会用B超检查,打掉女孩,导致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然而,如果实行以上政策,能解除很多农村人的顾虑,减少堕胎,缓解失调。

能考虑到第二步,是优秀产品经理更重要的能力。

(3)融雪的时候一定比下雪冷吗?

这个问题主要考察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考察候选人是否之后去套用一些人云亦云的说法,而不是去深入理解其中的原因。

现在很多科普文都给大家科普:“因为雪融化的时候是吸热的,所以融雪的时候比下雪的时候冷”。融化吸热嘛,初中物理谁都背过,这个说法看来没毛病,其实这种说法是本末倒置的。

雪消失有两种情况,其对温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1. 随着气温的回升,雪会融化。虽然融化时吸热的,这种被动吸热也只是减缓温度上升的速度而已,并不能导致更冷。
  2. 温度并没有回升,而是因为空气流动(刮大风)使得雪直接升华,主动吸走空气中更多的热量,使得温度会进一步下降。那么雪升华的时候确实会比下雪的时候冷。

更多与逻辑思维相关的问题,可以见本人之前的文章《》

数据思维是指的遇到问题时能否从数据的角度考虑。并且需要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如果对数据理解能力不强,反而被数据误导,对产品决策造成巨大的负面作用。

(1)和老板或上级意见分歧怎么办?

这个题是一个很基础的考察数据思维的题。有一些候选人喜欢回答:“要多沟通,讲道理,尽量说服,相信上级不是那么不讲理的”等等。但是实际上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那种说法纯粹是冠冕堂皇的说法。

和上级有意见分歧,绝大多数情况不是靠争论,沟通能解决的。多少情况下的意见分歧是因为对事物的理解以及过往经验不同造成的,解决这种意见分歧最好办法就是用数据结果来说明问题。做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数据方案,然后收集数据分析。

类似的问题还有:如何验证产品方案是否有效?如何评价交互设计的好坏?如何分析一个功能上线后的效果,如何对比?

(2)如何理解寒门再难出贵子,985高校新生来自一二线城市的比例越来越高?

最近十几年,985学校招聘的学生中,来自一二线城市学生的占比越来越高。于是有人得出结论,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严重,偏远农村地区的人越来越没有晋级的希望。

但是对数据敏感的人很容易就能看到上面说法的漏洞。985学校招聘的学生中,来自一二线城市学生的占比越来越高,不一定是阶层分化导致的,而是一二线城市人口基数增大导致的。

十五年前,一二线城市人口总数是多少,现在又是多少?很多一二线城市在最近十几年人口是翻倍的,而很多三四线及农村地区人口是在减少的,一二线城市人口增加了这么多,难道985招聘的学生中来自一二线城市的人数比例不应该增加吗?

事实上,善于观察数据,喜欢在网上看这种数据的人还能注意到,近年来发达地区学生考试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的(北京上海除外),而不发达或中等发达地区高考反而越来越容易。

比如说湖北湖南,在十几、二十几年前,是全国闻名的高考强省,高考分数高,录取比例低,竞争非常激烈。而然最近一些年,人口持续流出,高考人数连年减少,高考录取率已经大幅度上升。而江苏、广东作为全国最发达的省份,因为最近几十年人口大量的涌入,近年来已近几乎成为高考竞争最激烈的省份。

看数据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需要考虑基数和背景信息。

(3)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比现代建筑耐看?为什么古代文学作品都比现代更加有思想底蕴?

理解幸存者偏差是分析数据的前提,你看到的古代建筑都很好看,是因为历史上其他没有品味的建筑都已经被拆了,你看不到了。如果你以此认为现代人的审美和品位都在退化,由此来说明社会的浮躁,明显就是人云亦云。

同样,你看到中国古代文学家比现代文学家更有创作才华。但这并不是因为现代人没有才华,而是因为能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学都是几千年下来的“幸存者”。

同样的还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战争中飞回来的飞机,机翼中弹数量最多,是否应该加强机翼的保护?这也是幸存者偏差很经典的案例。

类似的问题在数据分析中很常见,如果对数据没有足够的敏感度,很容易被数据误导,还不如不看数据做决策。

用户思维主要考察候选人能否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某些情况下还需要以高于用户的眼光来低成本地解决问题。

(1)iphone 自带前置自拍有什么问题?

前置摄像头本来是用于自拍的,但是在自拍大国中,爱自拍的人从来不用iPhone自带的拍。有些人说是因为美颜之类的功能,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iPhone自作聪明地将用户自拍的照片左右翻转,导致拍摄后的照片与用户拍摄是看到的完全不同。违背所见即所得。

iPhone这么做是为了保持一个客观的视角,防止文字左右颠倒。但是,用户并不需要你的产品来帮助他认清世界真是的样子,只需要如实反映用户看到的样子即可。iPhone牛逼可以不在乎这么一个功能,但是如果你的产品不是反映用户看到的样子,而是试图去帮助用户“认清现实”,那么你的产品很有可能被用户抛弃。

(2)有人身份证号码有字母X,那么输入身份证号码应该用一下两个键盘中的哪个?

输入身份证号码,如果考虑用户体验,最好的办法是定做一个带字母X的数字键盘。但是如果限定在只能用以上图中两种原生键盘的情况,哪一种更好呢?

  • 有的人认为,应该用左边的,这样,对于身份证中带X的人,也不需要手动切换输入法;
  • 而有的人认为,应该用右侧的,绝大多数人的身份证都不带字母,我们应当考虑绝大多数人的输入体验,对于少部分人,可以通过切换输入法来输入字母X。左侧的输入法数字输入区域过小,对于身份证这种数字非常多的输入情况,体验非常不好。

其实做产品和用户体验,很重要的一个思维就是概率思维,很多人没有概率思维的人总是将各种异常的情况一手端平,为了让异常情况下的人好用而使得正常情况不好用。工作中碰到这种人一般都是灾难性的,最后往往会把产品做得很乱。

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大多数人的体验,然后在不影响多数人体验的情况下,尽可能优化少部分人的体验,但是当多数人的体验与少数人的体验有冲突时,以多数人的体验优先,此时少数人只要能完成操作即可。

所以上面的问题,应该选择哪个键盘答案就很明显了。18位的身份证号码,只有最后一位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概率是X,输入数字输入字母概率的180倍以上。

(3)你常见的会议室或者大会堂的灯开关有什么问题? 怎么帮助更好的减少尝试?

经常会发现大的教室或者会议室,人们需要反复尝试哪个开发控制哪排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有的候选人会说,给开关上贴标签,指明每个开关对应的哪排灯。

关键问题是,你标签说得清楚吗,每排灯你还得取个名字?

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自然映射,减少学习成本。开关与灯在位置上形成一种自然映射的关系,这样多数人就能在最短的尝试次数中找出规律。

五、交互设计及用户体验敏感度

主要通过一些常用软件或与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场景设计来考察候选人对于用户体验的敏感度及天赋。

(1)过马路的时候,有倒计时和没倒计时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在用户等待的时候,应该为用户提供明确的反馈。没有反馈的情况用户更容易流失,同理,没有倒计时的路口更容易闯红绿灯。但是,红绿灯时间如果过长,则提供反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同样的情况还有电视剧或综艺节目插播广告时,是否应该给倒计时的问题。

此题考察对容错和防错原则的理解。

当消息有撤回功能时,系统本身就是容错的,所以enter好,而QQ老的方式Ctrl+enter操作更麻烦。

但是以前没有消息撤回功能时,应该优先考虑防错。所以Ctrl+enter是更好的方式。因为enter在多数情况下表示换行,因此容易导致消息被误发送。Ctrl键相当于是发送功能的“防错开关”。

(3)弹窗表单是否应该有取消键?

如图所示的弹窗表单,是否应该有取消键?

(4)电梯选择楼层键的布局示意图,请选出你认为最好的方案

这个题比较开放,多个答案都是可接受的。主要考虑格式塔认知原理,还需要考虑场景,如按钮太高小孩子按不到的情况。

(5)图为杭州的斑马线,请找出其设计亮点

杭州斑马线的自然引导做的非常好,通过箭头能很好的引导人流,防止人口冲突。

(6)以下图片某高速公路上的路牌,请找到此路牌一处与视觉认知、交互设计相关的亮点

(7)请提出至少3种方法解决图中的问题

安装的APP中喜欢哪个,为什么?不喜欢哪个,为什么?

这个问题几乎是产品或设计面试必问的问题。需要以产品的眼光来分析APP的用户群体产品战略目标产品盈利模式,以及一些体验设计的亮点。

这种题目最忌讳的是光从自己的角度评价产品:“我认为这个功能很适合我”。过于主观的回答是不符合产品岗位的需求的。另外,还有一些人总喜欢从内容的来回答,比如“推荐的内容很棒,我很喜欢”之类的,这种回答也没有什么含金量。因为推荐的内容好,很大程度是其推荐算法做的好,与你面试的岗位关系不大,除非你能把里面的算法摸透并表达出来,那也能加很多分。

还有一些回答会说界面做的很好看或者动效做得好。除非你能说出来一套专业的设计理论来支撑你认为他好的理由,否则这些回答都是没有任何含金量的。

总而言之,就是尽量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评价APP,如果要从技术、设计等角度评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必须保证的是有足够的理论支撑,而不是仅仅主观上认为它好。

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给以下四个人每人推荐一款APP并解释原因,父亲、母亲、表弟、表妹,这个问题着重考察的是对APP用户群体的分析。

ArvinNing,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擅长B端产品,擅长思考,总结,归纳。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高级的酒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