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软件就业前景怎么样?

人工智能是近些年才兴起的新兴行业,目前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加紧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因此人工智能专业也成为了高考的热门专业,那么人工智能专业是否值得选择,未来又是否合适从事相关行业呢?我们接下来就分析一下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到底如何。

在当下,人工智能已经被国家列入发展规划。目前国家提出了人工智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要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要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而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所以说,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国家战略的背景支持,在今后的发展当中,肯定是会越来越火热。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各路资本纷纷涌入相关领域,从科研院所到商业巨头和企业,各行各业都在开发引进人工智能,不少知名科技企业甚至将人工智能列为了重点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人才的需求量自然日益增加,也导致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非常大。根据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分布显示,中国目前的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五万人。当然,从待遇来看,作为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高端技术,人工智能行业的薪资也是非常可观的。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还是非常广阔的,高考报考人工智能,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可以分为一般的人工智能工程师、人工智能专家、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师、数据分析科学家、人工智能科学家等。有机会在百度、谷歌、微软这样的智能搜索公司就业,还可以从事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等,包括医学图像处理,目前有许多医疗设备和器械都会涉及到图像处理和成像。 

因此,通过行业形势及国家政策来看,人工智能行业必然会持续繁荣下去,对于想要从事该行业的人来说,人工智能就业前景也是很不错的。只要自己踏实肯学,充分掌握到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及生活都可以有所保障。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题:高考本科批次录取陆续结束,考生专业选择透露哪些新动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目前,各地2021年高考本科批次录取陆续结束。今年考生专业选择中,医卫类持续向好、师范类大火、强基计划吸引力增强。“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在专业选择与职业预期呈现强相关特点的同时,考生个人志趣、对未来产业的前瞻等越来越成为志愿选择的关键因素。

  动向一:师范等专业受热捧,就业前景明确成重要考量

  2021年师范专业火出了圈。在一些省份,部属师范院校的专业组投档线飙升,有的大学录取线已经接近北大、清华,非部属师范院校也水涨船高。

  华南师范大学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校师范类专业录取分数与去年相比有所提高,尤其是英语、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传统师范专业,录取分数显著提高。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高考录取中,职业稳定、社会需求大、就业前景明朗的专业更受欢迎,其中师范类和公安、司法等专项的招录情况都比较好。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先哲说,师范专业持续火热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的求稳心态。就读师范专业有将来获得在编教师岗位的竞争优势,升学深造的机会又不比其他专业差。尤其是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大学生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带来的就业不确定性让考生、家长专业选择心态更加趋向求稳。

  此外,多位专家表示,之前很多考生期望毕业后去互联网大厂、金融机构等就职,薪酬是首要考量因素。近两年,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的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很多考生和家长的选择由此发生变化。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经济发达地区的考生不愿意出省的现象较之前更为明显,深圳、杭州等地高校录取分数普遍高于外省同档次学校。

  动向二:强基计划第二年吸引力增强,人数与生源质量大幅提高

  强基计划今年实施第二年,吸引力增强。记者采访多个院校发现,去年强基计划第一年,部分高校出现未招满、校考弃考、大幅降分等情况,今年强基计划录取人数增加,考生报考更加理性,认可度提升。专家分析,总体上今年强基招得比去年更好,报名的学生更多是真正喜欢基础学科的,考生和家长都更理性了。

  去年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因湖南高分考生报考而备受关注。据北大招办介绍,考古学专业今年报考依旧很踊跃,吸引了一大批高分学生报考。

  四川2021年强基计划录取总数比2020年增加了162名,增幅达到了97%。今年强基计划36所高校在广东共招收了264名考生,录取人数、生源质量均大幅度提高。

  北京理工大学招办主任徐建表示,今年学校有近4000人报考强基,最热的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高考处处长王跃说,愿意学基础学科的考生多了,今年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比去年增加了50%以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广东招生组组长王亚星表示,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选择喜欢或适合的专业,不能图虚名而通过分数稍低一些的强基计划上名校。强基计划不能转专业,如果不喜欢就不一定能学得好,可能造成厌学。

  动向三:未来产业升温,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越来越热

  从聚焦当下到放眼长远,今年考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前瞻性增强。除了传统热门专业如计算机与软件、金融、经济类等专业受欢迎以外,一些新兴专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也越来越热。

  王亚星说,虽然很多高分理科生还是相对青睐传统一些的理工科好专业,但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的分数已经不低,未来可期。

  继2020年全国各地报考医学专业考生大幅增长以来,2021年医科类专业的报考情况持续向好。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广东考生报考医学类专业的热度不减,尤其是本硕博连读的八年制专业更受追捧,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相关专业投档排位分别比去年提高5000多个位次、1000多个位次。

  专家分析,医卫专业曾一度是报考低谷,如今一路冲高,吸引大量高分考生,除了新冠疫情凸显了医生职业价值和职业形象外,不少考生也意识到老龄化社会到来将产生求医高需求。

  动向四:从家长意志转向考生兴趣,专业选择更加遵从内心热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前高考报志愿大多会以父母的意见为主,这两年,更多转向以考生个人志趣为出发点。北大招办相关负责人说,整体感觉学生在志愿填报时更遵从内心的热爱。

  王跃说,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自主性更强,能够根据兴趣和特长,不像以前是单纯冲着学校去了。王跃遇到一个考生,对农林方面特别感兴趣,家长不认同,但考生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专家认为,当前一些学校已经重视从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更早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应更重视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时将个人志趣与国家发展相结合,让一些重要的“冷门”专业热起来。(记者郑天虹、胡浩、魏梦佳、王菲菲、杨淑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