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地震的大小程度啊?

地震按震级大小分类方法

地震按震级大小分类方法

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

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什么叫震中距,如何划分远震、近震、地方震

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作震中距。同一个地震在不同

的距离上观察,远近不同,叫法也不一样。对于观察点而言,震中

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为

千米以内的称为地方震。例如,汶川地

多千米外的重庆而言为近震,而对

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作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

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

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

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同样强度的地震,

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越大,破坏越大。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为浅

什么是震级,它是怎样测定的

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把“尺子”,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

弹性波能量有关。震级越高,表明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

震级通常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振动幅度来测定的,由于地

震波传播路径、地震台台址条件等的差异,不同台站所测定的震级

地震常识:地震大小是什么? 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评定?

川北在线核心提示:原标题:地震常识:地震大小是什么? 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评定? 上次我们说了地震的成因的一些问题,现在我们继续谈谈地震的另外一些常识吧,一说到地震,有些人会觉得好像很远,应该说会觉得过好久才回发生一次地震,其实地震的发生是很频繁的,从地球的范围来看,地球


上次我们说了地震的成因的一些问题,现在我们继续谈谈地震的另外一些常识吧,一说到地震,有些人会觉得好像很远,应该说会觉得过好久才回发生一次地震,其实地震的发生是很频繁的,从地球的范围来看,地球上每天都会发生地震,这种现象和普通的下雨差不多,发生得多的时候,一天就要发生上万次,一年平均也会发生五百万吃左右,因此也不用感到恐慌,尽管是经常发生地震,也不是每次都会造成很大的灾害,大部分的地震是很小的,一般是无法观察和察觉,只能是通过仪器的测量才能被发现,这样的小地震占据了所有地震的绝大多数。这些地震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那么,地震是有强有弱的,要如何判断地震的大小呢?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评定呢?

地震的大小通常是用震级和烈度来表示的,震级是什么呢?震级是衡量地震强度的标尺,一般来说是需要通过地震监测的设备来计算出来的,它的大小和发生地震的能量释放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是成正比关系的。现在公认的标准是有地震学家查尔斯里克特公布的,地震的震级也沿用了他的姓氏,因此地震的震级也称作里氏震级。这样的级别被分为了十个,而且每一个级别都比上一个级别的能量释放要大十倍,也就是说,二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十倍。那么他们有什么明显的划分没有呢?当然是有的,五级的地震被认为是中度地震,超过六级的地震就是强烈的地震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一般来说达到七级的地震,是很罕见的,也就被陈伟大型地震,造成的伤害范围也是非常的大,通常会有几百公里。比如汶川地震和这次雅安发生的地震,都是属于大型地震。超过八级的地震就是特大地震了,这种地震的伤害力可想而知。

当然,除了震级之外,烈度是衡量地震大小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烈度是指地面的建筑受到地震破坏的一个程度指标,地震的烈度和之前我们说到的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面状况等方面都有关系,因此对于同样震级大小的地震,在不同的地方来说,产生的烈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把地震的烈度划分成了十二个级别,也就是十二度,烈度的数值越大,那么造成的损害就越大。

        了解了地震的大小常识以后,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就不能盲目的恐惧慌张,根据晃动的大小来判断采取哪一种方式来避险,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我们在下面的知识会继续和大家分享。

1、地震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24303.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有关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