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泽千万民生的意义在于

16: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以工代赈是我国开发式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提高农村群众工资性收入水平、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为推荐典型、交流做法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从各地遴选了一批以工代赈典型案例,现予以推介。

【以工代赈典型案例之二十三】

以工代赈铺就致富路 惠泽民生促发展

“路打通了,终于通车了,再也不用肩挑背扛走路进城了,从此告别了‘泥腿子’,也不用操心安全问题,家里种啥养啥很快就能拉出去,真是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项目,让我们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略阳县2019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建成通车时,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南麓西段,是省定深度贫困县。近年来略阳县连续遭受暴雨洪灾袭击,五龙洞镇通往外界的交通线多处路基冲毁、下陷、裂缝,路面断裂,涵洞及挡护工程被毁,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为彻底消除当地群众出行安全隐患和经济发展难题,略阳县积极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加快补齐交通设施短板,2019年投入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500万元、省级基建资金108万元,整合其他资金。

  就业是新疆最大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一直强调就业对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至关重要性。从要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到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疆抓好就业这件大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就业一头连着群众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大局,是关系民生福祉、社会进步的“国之大者”,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共同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原则,锚定“稳就业”,大力推进就业优先和积极就业政策,克服重重困难,在拓宽就业渠道、构建就业平台、提升就业服务、促进就业质量上持续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脱贫攻坚中,就业打开致富门,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乡村振兴中,就业浇灌幸福花,就业增收,落实落细,书写着幸福生活靠双手创造的美好篇章。 

  就业之路万万千,产业发展需当先。只有产业不断释放生机活力,就业压力才能得以缓解,就业质量才能不断提升,就业惠民才能得以实现。这是紧贴民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只有以产业拓宽就业空间,以就业促进产业活力,推动产业就业双向驱动,才能更好释放产业带动就业的民生效能。 

  壮大产业发展,就业更有保障。推动产业发展,就是在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推动产业链延伸,就是在扩大就业良性循环。产业发展是技能技术升级的重要考场,产业结构变化深刻影响就业动向,延链、补链、拓链、强链的过程,就是带动就业,推动人才技能升级的过程。当前,随着新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稳就业保民生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更加有利于人才适应产业所需,适应市场所求,将技术技能转化为就业的“本钱”,找到自己施展拳脚的用武之地。所以,打牢坚实的产业基础才能不断扩大就业的海绵效应,放大就业惠民的积极作用。 

  做大产业才能扩大就业,这不仅是因果关系,也是市场化的必然规律。当前,新疆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打通产业与就业之间的障碍和门槛,发挥产业优势,整合市场优势,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以业安人、以业稳人、以业增收,努力实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发展,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国园林网3月12日消息:今年是全国人大决定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2周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局之年,党的十八大对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全面部署,彰显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赋予了林业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2012年我市林业建设惠泽百姓民生

  2012年以来,我市林业建设围绕增加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农民收入的“三增”目标,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统筹推进山上治本和身边增绿,狠抓村庄和通道绿化,突出核桃和连翘发展,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植树造林,全市城乡生态面貌大为改观,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荒山作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本工程,我市将太行山绿化和市县城周、交通沿线、厂矿村庄的可视荒山绿化作为造林绿化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行政推动、政策调动、投入拉动、科技引领力度,全面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共完成营造林12.12万亩,植树800万株。全市81家煤矿投入资金2.1亿元,完成造林绿化3.7万亩,成活率达90%以上。

  我市把村庄绿化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按照恢复乡情野趣、打造田园风光建设理念,采取生态型、生态园林型、园林游憩型多种绿化模式,山上山下统筹推进,村里村外一体绿化,高标准绿化村庄300个,栽植杨柳榆槐类乡土树种和栾树、合欢、木槿、丁香、紫叶李等园林树种410万株。

  我市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实现林业转型的突破口和解决山区贫困农村突出问题的重头戏来抓,坚持围绕民生抓林业,围绕生态抓产业,把造林绿化的过程变成了培育林业主导产业的过程,变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2012年,新发展核桃经济林和连翘灌木经济林各10万亩,建成5000亩以上的核桃之乡18个、连翘之乡11个,完成新育苗1.59万亩,育苗总面积达3.3万亩,年出圃苗木达1.52亿株;建成中晋药业、彤康食业、坤歌木业等13家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涉及合成药、饮料、蜂产品、茶及精油等10大类30多个产品,每年可带动5万多农户创收7500余万元。

  2013造林绿化任务明确重点突出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攻坚之年,是实施林业“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全市林业建设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争三快两率先”的工作中心,实施“城乡增绿、山川治本、产业富民、林业增效”转型发展战略,落实“一环、两河、十园、十乡、百村、万亩苗”重点工程布局,狠抓村庄、通道绿化,突出核桃、连翘发展,集中建设“六圈30个点、一片100个村和一项标杆工程”精品工程,全力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建设美丽宜居晋城。

  2013年,我市将完成国省营造林8.83万亩,其中:“两山”造林3.4万亩、“两网”绿化4.09万亩、“两林”富民1.04万亩、“两区”增绿0.3万亩;完成市县营造林23.3万亩,其中核桃经济林3.3万亩、连翘灌木林20万亩;绿化村庄300个;完成通道绿化159.92公里;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严控在0.5‰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严控在4.4‰以下。

  林业工作重点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精心打造6圈30个点、1片100个村和1项标杆工程,做到林业精品不断线、生态景观连成片,走出一条具有晋城特色的创建之路。

  “6圈30个点”即围绕荒山造林、干果经济林、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基地育苗等项目,每个县(市、区)打造一个精品工程圈。城区围绕白马寺山、吴王山、环城高速、晋高一级路、北石店区建设精品工程圈;泽州县围绕巴公、北义城、南村镇、环城、晋焦、晋济、晋阳高速、晋高一级路建设精品工程圈;高平市围绕环市区、长晋高速、207国道、坪曲线、河石线、河西、南城办建设精品工程圈;阳城县以町店工业园区为轴心,以芦苇河为半径、环凤城、东城办、润城、北留等10乡镇,沿晋阳、阳翼高速、陵沁线、八芹线、阳云线、王曲-演礼线打造绿色生态圈;陵川县以环县城、高陵高速、潞城、古郊、崇文等乡镇建设精品工程圈;沁水县围绕阳翼高速、坪曲线、郑村、加丰、端氏、郑庄等乡镇建设精品工程圈。

  “1片100个村” 即按照绿化生态型、生态园林型、园林游憩型三种模式,重点对泽州县巴公镇30个村、北义城镇14个村,高平市南城办12个村、河西镇30个村、马村镇4个村、原村乡4个村、东城办1个村、野川乡3个村、米山镇2个村等100个村进行高质量绿化,进一步恢复乡情野趣、打造田园风光。

  “1项标杆工程”即按照宽林带、大骨架、多树种、多景观、近自然、原生态的要求,对环城、高陵、阳翼三条高速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廊道。(来源: 晋城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生教育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