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实现一些梦想大概需要多少钱?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336 粤通管BBS【2009】第175号 穗公网监备案证号: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第735号粤网文[4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不约而同建立了 “我要财务自由” 的梦想,这是什么原因?

听说大学同学李XX已经在深圳前海买房了……
过年回家参加小学同学聚会,发现在老家创业的同学年净收入几十万……
同时期进公司的她升级为经理了,自己的职位还在下面徘徊……
出门-挤地铁-打卡上班-工作-下班挤地铁-回家葛优躺,如此往复对生活的疲惫……

90后创业者王XX以元价格卖掉了创业公司股权,实现了财务自由……
XX上市公司在主板成功上市,市值元,据悉将制造出近百位亿万富翁……

想想看,一方面你身边的同龄人在加速甩离你,一方面整个社会都是在围绕“财富”进行话题讨论,这种局面下作为社会普通人的我们难免出现“焦虑”的情绪,刺激了自己心中那一点“奋发向上”的精神,如果恰逢一点工作或生活上的不愉快,这就更加强了奋发向上实现财务自由的想法。

那大家心中的梦想财务自由究竟是什么?离我们有多远?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掰扯掰扯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有多少可行性。

首先我们得对财务自由有一个定义,按照百科的说法,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用公式来说就是“ 财务自由=被动收入>花销”

来来来,我们看一张表:

这张表统计的是主要一线城市城镇居民基本收支情况,若是把这个表中的数据结合财务自由公式一起来看就明白很多了,把四大城市消费支出平均数带入到花销里面得出:财务自由=被动收入>42914元!

那ok继续往下,被动收入包含房租,存款,理财投资等等收益,最终的收益根据品种配比不同,波动幅度不动会导致收益高低相差极大,例如房租是收回来了,结果股票亏钱了,两相加减发现最终还亏钱了,因此这里我们采用无风险利率来作为资产的被动收益率,就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5%为限,那上面的公式就得出财务自由=净资产*1.5%>42914元!直接计算一下大概在286万元,因此理论上来说你拥有的286万元的资产可持续的获得被动收入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是,这个数据一看好像不对劲啊,才200多万就能说财务自由?问题出现在哪里?其实问题就在于人均消费这个数据上面,一个年支出只有1.3万元的人和一个年支出7.3万元的人合起来人均消费也是4.3万元,他们的消费水平能一样吗?对应的他们人均财务自由标准也是200多万,但这个标准对于高消费水平和低消费水平的人来说是同一个财务自由标准吗?

因此这里既然用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基础数据,那么计算出来的财务自由标准也只能说适用于多数人的普通标准,如果想达到下图中的各种自由标准,那么财务自由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就以很多人想象中的完全自由来说,就是那种买房如买菜的标准,按照北上深6万/平方来计算,每年买2套90平方的,把购房款列入支出来计算,那财务自由标准就变成了7.2亿元!

嗯!这个标准可能符合很多人的想象!但是与前面一比好像显得不切实际了!毕竟前者普通人还有可能实现,后者没有那么点天赋异禀+运气还真没可能。

这样我们还是回顾现实,看看普通人如何实现平均标准的财务自由。

就以一个20岁的年轻人为例,计划到40岁实现财务自由这一目标,现在平均财务自由标准是前文的286万元,因为通胀的原因显然20年后不能还按照286万元来计算,同时因为这种计算财务自由的方式是根据人均消费水平和无风险利率计算的,那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有很多,影响无风险利率的因素也有很多,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我们这里暂且忽略掉这些,只刚性的推断包含通胀因素下的账务自由标准。

大家都知道通胀率会导致货币购买力贬值,那么按照3%-5%的通胀率计算,意味着我们每年的收益至少要高于5%才行,那么复利计算一下286*(1+5%)^20=758万元(实际上没这么简单,不是扎心,实际需要数值只会高不会低),也就是说20年后按照平均标准你至少需要758万元才能实现平均财务自由,那倒推20年得平均年净留存758/20=37.9万元才能在40岁攒够基本财务自由的本金!

年净留存37.9万元这种还是很有难度的,毕竟前文也说了2018年北上广深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才6-7万元,这还没有扣减消费,但是也别灰心,未来的工资是提高的,赚钱能力也是提高的,例如说你可能在20岁的时候只能赚到净留存10万元,但是30岁的时候你一年就能赚到净留存100甚至200万元,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假设你的赚钱能力与年龄(工作年龄及能力)成正比:

那我们假设20岁赚到的净留存钱是X万元,往后每年赚到的净留存钱在前一年基础上增加10%,那么21岁净留存到的是X*1.1万元,22岁净留存到的是X*1.1^2万元,23岁…….

如此下去直到40岁的时候你已经累计净留存758万元,那么从20岁算起你每年要净留存的钱如下表,可以看到你要在20岁净留存13.23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年净留存的钱在前一年基础上增加10%即可达到设定的758万元财务自由标准:

嗯,看到这里其实几个核心问题已经掰扯的够清楚了,我们知道了财务自由的标准是依据“ 财务自由=被动收入>花销”公式计算得来的,目前一线城市的平均标准是286万元净资产可用于投资获得收益,而对于一个20岁的年轻人来说20年后的平均财务自由标准已经提升到758万元了,要达到此目的,必须现在开始努力搬砖了!

那除了努力搬砖挣钱,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其实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了,答案就在收入增长上面,例如同样的从20岁净留存的13.23万元起步,如果把每年留存下来的净钱放到银行存款增加来年的收益,那么滚动下来,你大约会提前1-2年完成财务自由标准:

那如果你更进一步学习理财,获得远高于银行存款的投资收益呢?例如每年获得10%的额外投资收益呢?那么你将提前6年在34岁这年完成财务自由标准: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答案是什么了吧?

一个既能搬砖挣钱又会理财挣钱的人会比只会搬砖挣钱的人在财务自由上前进的更快这就好比一个人是两条腿在跑,而另外一个人只能单脚蹦着走,谁快谁慢,谁优谁劣答案不言而喻!

看到这个结果,多数人应该也知道理财的重要性了,但是千万别认为理财比搬砖更重要,请记住,在普通人的世界里搬砖是财富数字组合里面的1,而理财是后面的0,只有1在前面,后面的0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你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带来的收入,那么你就要考虑理财了,而如果你自己本身工作收入都不稳定,没有一定的积累,对不起,请你还是回去老老实实搬砖吧,毕竟没有1的数字组合,再多0也还是0!

我想大多数人都想实现财务自由。有了钱,可以不必担心生活的菜米油盐,有了钱,不用担心没钱看病,有了钱可以实现那些虚幻的梦想。曾经有一个调查,那些身家过亿的人,一般都是在什么年纪获得成功呢?答案是45左右。那么问题又来了,45岁财务自由要多少钱?在中国有多少人实现财务自由?我们还有机会吗? 记得我曾经跟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他们觉得至少要1000万的资产,才能基本上cover掉一个普通

我想大多数人都想实现财务自由。有了钱,可以不必担心生活的菜米油盐,有了钱,不用担心没钱看病,有了钱可以实现那些虚幻的梦想。曾经有一个调查,那些身家过亿的人,一般都是在什么年纪获得成功呢?答案是45左右。那么问题又来了,45岁财务自由要多少钱?在中国有多少人实现财务自由?我们还有机会吗?

记得我曾经跟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他们觉得至少要1000万的资产,才能基本上cover掉一个普通人过普通生活的花销。如果想彻底的实现财务自由,这个数字大概在7000万左右。

为什么是这个数据呢,一个普通人,假设有随便选择在哪个城市买房的能力,我说的是择城,不是择地段和户型。以北京为例,平均房价6万,选择一个正常2居户型,也要600万。如果要抚养一个孩子,得准备100万,另外疾病和养老100万,最后200万能保证自己在不能工作或不想工作的时候有钱花。这还不包括为孩子得准备筹划买房买车。只是一个简单版标配。如果想买豪宅,豪车,请保姆,生二胎,为孩子准备最好的教育,为自己买全套保险。不用工作,天天出去浪的生活,我想7000万也只是个简单标配。

那么话又回来了,在中国有多少人能实现财务自由呢?多少人能挣到7000万呢?根据胡润研究院数据,在在中国顶尖消费群体中,资产达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200人左右;资产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2000人左右;资产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5万人左右;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有80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资产达到1000万的人占0.06%,每1666人中有一个资产达到1000万。达到7000万的,估计一下约莫20000人中才能出一个。所以从数据来看,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是非常少了。

但是,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的。记得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就曾经说过,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每个人都是点,靠自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是很难实现财务自由的,只有抓住机遇,借助时代的面才能让个人的点上升到最高点。那些成功的人,很多人人往往只想挣个百万千万,但是最后成功后却是几亿几十亿的身价。所以,保持清醒牢牢掌握自己的机会,也许你是下一个亿万富翁。到那个时候,你肯定不会问45岁财务自由要多少钱?在中国有多少人实现财务自由?这样的问题了。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45岁财务自由要多少钱?在中国有多少人实现财务自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给我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大家,最后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网站的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想真的能实现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