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键盘拥有原耽语录?

学校公认最好带的一个毕业班。

每个学生都是千挑万选,要么数学天才,要么英语翘楚,大部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是个顶个的学霸。

和其他学校不同,市一中只开了这一个火箭班,文理不分科。

对于所有家长来说,孩子进入火箭班是一件相当长脸的事。

毕竟以市一中的升学...

学校公认最好带的一个毕业班。

每个学生都是千挑万选,要么数学天才,要么英语翘楚,大部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是个顶个的学霸。

和其他学校不同,市一中只开了这一个火箭班,文理不分科。

对于所有家长来说,孩子进入火箭班是一件相当长脸的事。

毕竟以市一中的升学率,进了这个班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重点大学,211不带正眼瞧,都是直奔985去的,清北甚至也不在话下。

肖战刚进市一中时,学校的升学率还只是普通重点高中的水平。

校长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引进了这位著名的“肖老师”,介于第一眼看到肖战时觉得他这么年轻不可能胜任火箭班班主任的重责,就先安排了一个高三普通班班主任试水。

结果,肖老师所带的毕业班,与当年火箭班的211及985的升学率基本持平。

不仅学生们欢呼雀跃,家长们更是感激涕零,一个个又是送锦旗又是送礼物的,说本来孩子只能考个二本现在简直逆天了,肖老师真是救世主,真是活神仙。

这些好意肖战一概拒绝了。

他知道自己的价值,也懂校长的意思。

升学率关乎校长的考核,并且直接影响学校能拿到的“赞助”规模,同时决定高层是否能拿到满意的奖金,可以说是关乎“生死”。

肖战答应担任高三“火箭班”班主任有几个条件。

一是无视高一高二火箭班的花名册,直接由他遴选高三火箭班的学生。

二是无论学生家庭背景如何,都必须一视同仁。

三是除了正常课程外,其他教学内容他说了算。

这几个条件看起来合情合理,而且遵循了应试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但事实上却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让他们怀恨在心。

校长左右为难,甚至提出工资翻五倍的条件来说服肖战放弃这几个条件。

可肖战并不在乎,说,我在哪儿带班都是带,你们随意。

最后,妥协的自然是校方。

毕竟升学率先上去了,这位极其乖张的肖老师可以慢慢对付。

于是,肖老师轻松连任四届市一中高三火箭班班主任,成了大热。

无数家长削尖了脑袋想让自己的孩子进肖老师的毕业班,可这位永远笑中带冷的英俊老师却油盐不进,只遵从自己的判断。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从暑假补课开始,肖老师又带领着高三五班开启了为期不到一年的毕业班旅程。

高三班级被安排在教学楼的顶层。

一是为了清净,二是为了给长期端坐教室的学生们一点活动筋骨的机会。

除了高三五班之外,其他每个班级门口都挂着标语。

“距离高考还有XX天。”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博,高三白活。”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成绩好的看了强行给自己鼓劲,成绩一般的看了咬牙坚持,大家都清楚高考是扭转命运的关键,也明白高三这一年的重要性。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道理”和“行动”结合起来的。

肖战不挂这些并不是觉得没用,只是觉得不好看。

而且,他更喜欢由他亲自来敲打这些学生。

暑期补课第一天,肖老师站在讲台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白衬衣利落,发型讲究,面庞精致,气质更是难以描述的仙,即使是长期沉迷书本的优等生,也觉得高三时光能有这么个养眼的班主任,一定能大大缓解学习的苦闷。

可肖老师一来就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手捧花名册,以极其优雅的神态给全班同学讲了第一段话。

“各位同学,我是肖战,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由我来担任大家的班主任。”

“高三有多重要,我相信不需要我赘述。”

“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很自豪,我理解,毕竟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由我亲自批准才能进入这个班的。”

“但你们应该知道,我有权让你们坐在这里,就有权让你们不能坐在这里。”

“这一年里会有很多次月考、会考,以及最后一次高考。”

“你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个期间离开这个班。”

“我不会以排名作为唯一的淘汰考量方法,而是会看各位的综合素质。”

“你的一言一行,你对周围同学的影响,你是否有进步,都会成为我考虑的因素。”

肖战在训话的过程中从讲台走到了教室最后方。

这样温润又强势的气场让每一位同学都手脚凝固,生怕哪一个动作不合规矩给肖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当然,学习是有方法的。”肖战一边扫视每个人一边对照花名册,迅速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

“我相信各位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在我的班级里,你首先要优化的就是你的学习方法,好的变得更好,坏的习惯改掉,我很看重互通有无,希望每个人都能以‘强者心态’自居。”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

“在毕业班,‘努力’是最不值得骄傲的事,它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明年六月,是哭是笑,我都不希望你们有遗憾。”

合上花名册,肖战亮出标志性的笑容。

高三九班和高三五班遥相呼应。

一个在楼层的东边拐角,一个在西边拐角。

进入高三,普通班每个学生似乎都处于一种认命的状态。

觉得自己高二是什么水平,几乎以后的高考成绩就这么定格了,努力只能维持,再刻苦也似乎不能有特别明显的进步。

所以除了五班,其他班的学生都是一下课就奔到走廊上你追我赶,享受片刻的自由。

而肖战几乎不需要出现,就能让所有人黏在板凳上。

高三的生活像一张干净的白纸,却画满了无形的格子,每一分每一秒都被规划得好好的,所有的行为都必须填进这些条条框框里。

这严苛的氛围近乎残忍。

八月流火,市一中条件很好,赞助多,空调也贵。

肖战立在走廊里,手持平板电脑写写画画,似乎是在记录每个学生的状态,又似乎是在研究课程。

不经意抬起头,肖战远远看见了站在对面拐角的王一博。

见他似乎正在看着自己,便故意避开了目光,低头看了看手中平板的屏幕,嘴角浮现一丝笑容,顺手又添了几笔。

那天在篮球场上,王一博并非不知道肖战是谁。

市一中鼎鼎大名的肖老师谁会不知道,只不过刚从国外回来的他对不上号而已。

现在,他已经对肖战所有的信息都了如指掌了。

王一博心不在焉地拨弄着手机里的课程安排表。

看的不是九班的,而是五班的。

他想了想,拿起手机发了微信语音,“李老师,学校临时开会,下节课的英语我上不了了,你来上数学吧。”

得到对方一句“OK”之后,王一博关上了手机。

王一博看着肖战走进五班教室,却连一眼都没看他这边,顿时觉得兴趣上来了。

他可太喜欢这个调调了。

市一中的教学楼坐北朝南,设计十分考究。

L型的构造让每间教室都能沐浴阳光,同时也不会过度暴晒,加上繁茂的树木,学校里空气怡人,白杨清新,香樟浓郁,尽最大的努力舒缓学生的压力。

等王一博反应过来,他已经不知不觉站在五班窗边了。

市一中今年开始已经全面实现了电子教学,肖战正拿着激光笔演示课程内容,并时不时在电子白板上写一些要点。

王一博目不转睛地看着肖战讲课。

跳动的红唇像羽毛,轻轻搔刮他的视线,肖战眉眼间有一种气息,渐渐俘虏了他,心里有一扇门轰鸣落下,把他关在了里面。

王一博站的角度很刁钻,面对讲台而坐的学生不转身看不到他,但站在讲台上的人一眼就能看到他。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站在了这里。

可就是没法移动哪怕一步。

这位刚工作的高三班主任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长袖衬衣,衣襟散在西装裤外,少了严肃之感,多了青春气息,无论是脸还是身材,都十分年轻。

如果忽略那标志性的冷冽眼神,大概还真会把他当做一名普通高三学生了。

“提升语文的最大技巧就是多读多看,看你们所能看到的任何文字、影视作品、场景描写,并考虑其中的逻辑联系,不是宽泛地看,要有选择性地看,带上脑子看,比如这几本是必看的,在读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自我练习……”

肖战展示了《三国演义》、《堂吉诃德》等名著的图片,边写边讲。

五班的学生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上语文课。

肖老师不仅嗓音悦耳,表情还绘声绘色,让大家听着听着就自觉坐直了,收下巴,不弯腰,仿佛不保持最佳状态就会配不上这样的课堂。

写完,一回头,肖战立刻看到了双手插袋站在窗外的王一博。

学生们明显看到他停顿了两秒,均是一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正要四处观望时被他制止了。

“怎么,这就走神了?”肖战瑞眼一横,全班鸦雀无声。

“今天晚自习之前,每人交一篇《醉翁亭记》的续写。”

“结合《过秦论》,用文言文写,500字以上。”

肖老师说的是续写!还要结合《过秦论》?

这两篇虽然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但不至于难倒五班的天才们,大家甚至觉得很有趣。

只不过肖老师突然来这么一出令他们有些意外,大家纷纷猜想,这才刚接触几天啊,真不知道肖老师以后还有什么妙招对付他们。

四十五分钟的课程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

肖老师却在下课铃响后第一时间离开了教室,不知道去了哪儿。

没人多想,大家一下课就开始在本子上构思续写,一个比一个快。

这样的临时作业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

管它“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肖老师要求结合起来,那就结合起来,肖老师说写,那就写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耽键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