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运算公式?

数学运算在狂做题之外,更需要冷静下来做做相关题型的总结,这样才能达到熟悉题型,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自己总结了一些公式 。
  仅供参考理解,不提倡盲目死记。
  1 最近看了天字一号关于盐溶液配比的题目受益匪浅,窃取一个公式嘿嘿。
  有甲乙两杯含盐率不同的盐水,甲杯盐水重120克,乙杯盐水重80克.现在从两杯倒出等量的盐水,分别交换倒入两杯中.这样两杯新盐水的含盐率相同.从每杯中倒出的盐水是多少克
  2 某S为自然数,被10除余数是9,被9除余数是8,被8除余数是7,已知100〈S〈1000,请问这样的数有几个?
  解析:公式,这类被N除余数是N-1的问题,这个数即为[(这几个N的公倍数)-1],所以s=360n-1,注意,这里n!不=0。
  3 闰年的判定关键:闰年为366天,一般来说,用年份除以4,能整除就是闰年。但是,整百年份要除以400。比如1900年不是闰年,1600年是闰年
  如 2003年7月1日是周二,那么2005年7月1日是周几?
  解析:每过一年星期数加一,但是闰年加二。所以答案是 周五。
  4 圆分割平面公式
  最多分成平面数:N^2-N+2
  5 类似于每两个队伍之间都要比赛的问题
  如 有几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两个队伍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最后总共比赛了36场。求几个队?
  此外 N个人彼此握手,则总握手数为? 的问题也可以用公式解答。
  6 有300张多米诺骨牌,从1――300编号,每次抽取奇数牌,问最后剩下的一张牌是多少号?
  解析:不管牌书有多少张,都可以这样算:小于等于总牌数的2的N次方的值就是最后剩下的牌的序号。例题中小于等于300的2的N次方的值是2的8次方,故最后剩下的一张牌是256号。
  公式 2*n  另:总是拿掉偶数牌,最后剩下的是第一张牌,即编号是1的。
  一个车队有三辆车,担负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成装卸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共需至少()名装卸工才能保证各厂装卸要求?
  解析 利用 ”装卸工“问题核心公式。如果有m两车和n(n大于等于m)个工厂,所需最少装卸工的总数就是需要装卸工人数最多的m个工厂所需的装卸工人数之和。
  8一本书有400页,,问数字1 在这本书里出现了多少次?
  解析:关于含“1”的页数问题,总结出的公式就是:总页数的1/5,再加上100
  9 甲乙两车相向而行的问题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是a走的距离即54
  b是剩下的那个42
  10 另外还有 十字相乘法,时钟追击问题等等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公式:

  精英班tips: a×b+a×c= a×(b+c),同样也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正逆运算都要牢记于心。

  在学校中关于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停留在较浅的层次,题目都会很直观的给出相同的因数,学校考试一般会给这样的题目,例如:简便计算15×42+15×8,题目中的相同因数是15,已经特别清楚的给出了,学生只需要懂得乘法分配律就能做出。

  但小升初不同于学校考试,它是选拔性的考试,试题势必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而关于乘法分配律的考察,就不在于学生会不会运用乘法分配律来做已经给出相同因数的题目,而在于学生会不会构造出相同的因数再运用乘法分配律来简便运算。而如何构造出相同的因数,就变为了难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小升初考试中常见的关于乘法分配律应用的题目:

  思考:同学们,一般看到”+””-“,我们首先就可以联想到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关键是找出相同的因数,题目中并没有,而我们看到9999 和3333可以想到什么?3,那我们便可以利用积不变性质将转化为22×3,那么这样我们就拼 凑出相同的因数啦!

  思考:看到“×”“-”马上联想到乘法分配律。首先看到前面两个式子,并没有相同的因数,但是有34.5和345,因为 345=34.5×10,我们可以利用积不变性质构造出相同因数。于是前面两项提取相同因数就为34.5×(76.5-64.2)=34.5×12.3, 再看到第三个式子,同样 123=12.3×10,再次运用积不变性质构造出相同因数,就可得出答案。

  精英班tips:积不变性质—在乘法中,两个因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最后,老师为大家总结一下小升初考试中关于乘法分配律运用的3步技巧:

  1. 找相同因数(如果题目已经给出,直接运用定律即可,若未直接给出,需要观察数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变形“)

  2. 运用乘法分配律。

第1篇: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简便运算知识点整理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106-(26+74)=10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25与4;125与8;125与80等。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

第2篇: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整理

1、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例1:234×15=例2:350×24=

2、估算。先把两个因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再求出两个近似数的积,这个积就是要估算的积。例3:297×34=

3、乘法结合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字母(公式)表示:a×b×c=a×(b×c)例4:11×25×4=11×(25×4)=11×100=1100

4、乘法交换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在两个数的乘法运算中,在从左往右计算的顺序,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6、灵活运用这三种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乘法计算变得简便。

第3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a-b)c=ac-b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年级上册简便运算 的文章